贵州省雷山县第三中学八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
请把答案写到答题卡对应的地方。
每题1分。
共73分。
1、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A )A、王维B、孟浩然C、李商隐D、王昌龄2、下列诗句中不含典故的是哪一项( D )A、怀旧空吟闻笛赋B、到乡翻似烂柯人C、山河破碎风飘絮D、纷纷暮雪下辕门3、《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B )A、柯南道尔B、笛福C、狄更斯D、莎士比亚4、“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一对联写的作家是( B )A、吴敬梓B、蒲松龄C、曹雪芹D、罗贯中5、下列诗句后面与其代表的季节不一致的一项是( A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春)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夏)C、柳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
(春)D、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花香。
(秋)6、宋词和元曲中分别有“词牌”和“曲牌”,下列各项中属“曲牌”的是( C )A、浪淘沙B、水调歌头C、天净沙D、西江月7、《老人与海》的作者是( A )A、海明威B、马克·吐温C、杰克·伦敦D、狄更斯8、指出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B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C、玉盘珍羞直万钱。
D、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9、下面选项中“津”字的意思与其它几个不同类的是( D )A、风烟望五津B、后遂无问津者C、天津D、津津有味10、“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 B )A、诗歌B、音乐C、小说D、散文11、“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原指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他的国籍是( C )A、英国B、法国C、丹麦D、德国12、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的作者原名(D )A、金庸B、古龙C、曲波D、查良镛13、我国四大发明中,与宗教有关的是 ( C )A、指南针B、造纸术C、火药D、印刷术14、四大古典名著中,内容较多地描写湖北的一项是( C )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15、从语音的角度看,下列行业标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A、存款强行,贷款富行。
初二语文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初二语文知识竞赛试题(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试方式为闭卷,选择题答案要求写在后面的答题卡上)·写在前面的话亲爱的同学,当你接到这份试卷的时候,也许还在抱怨吧,“语文学习本来就枯燥无味,还要搞什么语文知识竞赛,真没劲!”千万别急,这一次竞赛的试题与其他的语文考试试题绝对不一样。
做完它,你也许会发现语文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非常广阔,它不光有趣还能增长见识,即使不能得奖,也会觉得其乐无穷,可要努力哟!1、“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 )A、诗歌B、音乐C、小说D、散文2、一主持人拿起一块木板儿,将另一主持人轻打了一下。
据此我们可以猜出《红楼梦》中的三个人物是( )A、门子贾琏袭人B、冯渊板儿袭人C、贾珍板儿袭人D、板儿袭人贾琏3、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A、王维B、孟浩然C、李商隐D、王昌龄4、公元2004年是甲申(猴)年,那么2008年是( )A、乙酉(鸡)年B、丙戌(狗)年C、丁亥(猪)年D、戊子(鼠)年5、下面对联所隐含的年龄的和是()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A、121岁B、131岁C、141岁D、151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语出自()。
A、《诗经》B、《晏子春秋》C、《尚书》D、《战国策》7、新文化运动中,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将文学革命的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的是()。
A、陈独B、鲁迅C、胡适D、蔡元培8、郭沫若称赞唐代一文学家"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人是()A、韩愈B、李白C、杜甫D、白居易9、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著名观点的作家是()A李白B杜甫C韩愈D白居易10、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D、李明的同学张强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11、下列诗句后面与其代表的季节不一致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八年级语文竞赛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竞赛模拟试题(5)一.基础知识(34分)1、阅读下面文字,请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填写相应的汉字。
(2分)没有宽广的胸怀和气度,是很容易流于琐xiè()与平yōng()的。
而实现了huò()达与宽容,自然会产生轻松与幽默,从而洋溢出一种个性的mèi()力。
2.根据语境从备选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在下文的括号里。
(填序号)(2分)备选词语:①深沉②浅薄③收获④沉静⑤休憩⑥深邃⑦生长⑧无知平凡是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肯开拓;平凡是泥土,孕育着,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细流,孕育着,只要你肯积累。
平凡是一场惊险搏击之后的,是一次辉煌追求之后的沉思。
平凡是告别了无知的炫耀之后的成熟,是终止了的狂妄之后的深沉。
3、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2分)备选成语:卧薪尝胆守株待兔精卫填海锲而不舍悬梁刺股艰苦卓绝直言不讳坚持不懈执着的故事不老——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执着的人物不朽——闻鸡起舞的祖逖,的勾践,面壁静修的达摩。
执着是,是,是一支无休止符的进行曲。
4.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弃之可惜”;下联是:“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请你将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诗中的有关语句填入上联,使之完整。
(2分)5.中国古典小说的回目特别讲究对称美,请你使用对偶的方法,试试补全《西游记》第七回的回目。
(2分)第七回回目:五行山下定心猿【帮帮你】“五行山下定心猿”指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心猿”即孙悟空。
第七回前半部分内容精选: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
这一日,开炉取丹。
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
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的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
6、阅读下面的语段,从你的积累中也选择一个妙用的量词的例子加以揣摩分析,将语段补充完整。
(2分)汉语中有一些量词形象生动,极富韵味。
比如一“刀”纸。
刚刚制成的纸,张张铺设整齐,未曾经过剪裁,未染些许墨汁,手起刀落,厚实的一摞纸坯子旋即被劈开,毛边不飞,利落的声线犹在耳边。
八年级语文竞赛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竞赛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拂.晓 ( fú ) 疏.懒 ( sū ) 寒噤. ( jìn ) 赃.物 ( zhāng )B.霹.雳 ( pī ) 伎.俩 ( jì ) 絮.说 ( xù ) 匀称. ( chèng)C.轩榭. ( xiè ) 嘈.杂 ( cáo ) 繁衍. ( yiǎn ) 滞.笨 ( zhì )D.颓.唐 (tuí ) 归咎. ( jiù ) 诘.问 ( jié ) 栖.息 ( q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锐不可当荡然无存转弯末角风尘苦旅B.草长莺飞五彩斑澜穷愁潦倒大庭广众C.物竞天择巧妙绝伦衰草连天在劫难逃D.张慌失措销声匿迹豁然开朗重峦叠障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的经典名作,着一代代炎黄子孙。
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
我们从中不仅能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
A.不言而喻滋润苦痛获取B.脍炙人口滋养沧桑汲取C.不可名状养育磨难吸取 D.家喻户晓培养苦难吸收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据初步统计,目前社会上已有近20%左右的人将储蓄视为未来的养老保险金。
B.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C.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D.通过这次社会调查,同学们不仅学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而且了解了农业的历史和现状。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学而不厌”出自《论语·述而》,常与“诲人不倦”连在一起使用。
B.晚饭的餐桌上,多了一样四弟带来的家乡菜——芦笋。
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八年级

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八年级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B. 再接再励C. 黄梁美梦D. 一诺千斤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左传》3. 以下诗句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 “出淤泥而不染”常用来形容人的哪种品质?A. 勇敢B. 诚实C. 高洁D. 智慧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
B.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喜爱。
C. 这山望着那山高,那山望着这山高。
D. 我热爱我的家乡,热爱我的祖国,热爱我的人民。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王勃在《________》中描绘的景色。
8. “________,________”是《诗经》中的名句,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9.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________的高尚情操。
10. “________,________”是《论语》中的名句,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0分)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春天到了,万物复苏。
小草从土里钻出来,嫩绿嫩绿的,像给大地穿上了一件新衣。
花儿也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11. 文段中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象?12. 文段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文段二:《岳阳楼记》节选:“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3. 作者在文段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哪些特点?14. 文段中“前人之述备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文段三:《论语》节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八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修订稿

八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八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A、王维B、孟浩然C、李商隐D、王昌龄2、《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A、柯南道尔B、笛福C、狄更斯D、莎士比亚3、下列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以书房命名的一项是()A、《聊斋志异》B、《杜工部集》C、《稼轩长短句》D、《临川先生文集》4、“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一对联写的作家是()A、吴敬梓B、蒲松龄C、曹雪芹D、罗贯中5、有位美国老妇人来游仙女山,途中不慎被荆棘划破了裤脚,游兴大减,不肯继续登山,机灵的女导游笑着对她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使得老妇人开怀大笑。
高兴地继续跟导游登山观景了。
根据当时的情景和女导游的身份,你认为她说的是下面的哪句话?()A、我们仙女山就是这样,荆棘多,但只要你小心点,不就不划破了吗?B、您看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拉住您的裤子,不想让您走呢!C、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它拉住您的裤子,就是不让您走。
D、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就是这样,它不想让谁走,就划谁的裤子,您最好别走。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6---7题。
国外某城市开设了租车自驾旅游项目。
驾车人发动汽车时,车内自动放音装置就会放一段录音:“阁下,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30英里,你就可以饱览本地的美丽景色;超过60英里,请你到法庭做客;超过80英里,欢迎光顾本地设备最新的急救医院;上了100英里,请君安息吧!”6、对当地规定的驾车最高时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30英里B、60英里C、80英里D、100英里7、若用简明的语言直截了当地表达录音的内容,在说“阁下,请您”后接续正确的一项是()A、饱览美景B、不要超车C、驾车慢行D、热爱生命8、下列诗句后面与其代表的季节不一致的一项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八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A、王维B、孟浩然C、李商隐D、王昌龄2、《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A、柯南道尔B、笛福C、狄更斯D、莎士比亚3、下列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以书房命名的一项是()A、《聊斋志异》B、《杜工部集》C、《稼轩长短句》D、《临川先生文集》4、“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一对联写的作家是()A、吴敬梓B、蒲松龄C、曹雪芹D、罗贯中5、有位美国老妇人来游仙女山,途中不慎被荆棘划破了裤脚,游兴大减,不肯继续登山,机灵的女导游笑着对她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使得老妇人开怀大笑。
高兴地继续跟导游登山观景了。
根据当时的情景和女导游的身份,你认为她说的是下面的哪句话?()A、我们仙女山就是这样,荆棘多,但只要你小心点,不就不划破了吗?B、您看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拉住您的裤子,不想让您走呢!C、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它拉住您的裤子,就是不让您走。
D、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就是这样,它不想让谁走,就划谁的裤子,您最好别走。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6---7题。
国外某城市开设了租车自驾旅游项目。
驾车人发动汽车时,车内自动放音装置就会放一段录音:“阁下,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30英里,你就可以饱览本地的美丽景色;超过60英里,请你到法庭做客;超过80英里,欢迎光顾本地设备最新的急救医院;上了100英里,请君安息吧!”6、对当地规定的驾车最高时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30英里B、60英里C、80英里D、100英里7、若用简明的语言直截了当地表达录音的内容,在说“阁下,请您”后接续正确的一项是()A、饱览美景B、不要超车C、驾车慢行D、热爱生命8、下列诗句后面与其代表的季节不一致的一项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春)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夏)C、柳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
(春)D、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花香。
八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八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赃物B. 追溯C. 座佑铭D. 味同嚼蜡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以增强体质,延年益寿。
B. 每逢周末,他总是约上几个好友去郊外钓鱼、野餐,享受周末的轻松和快乐。
C. 他的演讲抛砖引玉,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D. 此时已日上三竿,我浑浑噩噩地过了一上午。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不仅《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脍炙人口的名篇,还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B. 在中考备考中,我们要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老师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C. 2013年我国发射了“嫦娥三号”,它能够在月球表面进行巡视探测。
D. 能否杜绝“牛皮癣”等影响市容的现象,关键在于市民增强“爱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意识。
二、填空题1、《芦花荡》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本文选自《____________》,这篇文章以____________为背景,叙述了一个类似____________的故事,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的英雄形象。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作者是法国作家,他的国籍是____________。
3、《阿长与〈山海经〉》选自《》,这是鲁迅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其中我们学过的课文《》也选自该散文集。
4、《老王》的作者是____________,选自《____________》,该文是以____________为主旨,通过____________的叙述,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王的____________之情。
5、《背影》的作者____________,选自《》,他字,号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的散文家和诗人。
文中作者通过对父亲的一个普通____________的描写,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至爱,也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怀念和感念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山县第三中学语文知识竞赛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部分(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菁.华(qīng)宁.可(nìng)冠.心病(guān)翘.首回望(qiáo)B.吐蕃.(fān)庇.护(bì)歼.击机(jiān)呱呱..坠地(gū)C.请帖.(tiě)梵.文(fán)发横.财(hèng)按捺.不住(nà)D.链.接(liàn)创.口(chuāng)倒.春寒(dào)拈.花惹草(niā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A.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强调的是人性的发现和回归,是人生经过轰轰烈烈的成功或者大起大落之后的盖棺定论....,而成就、业绩反倒是第二位的了。
B.作为减轻学生经济负担、节约社会资源的一个重要举措,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C.如果你能听从老中医的劝告,增强自信心,抓住一切可以锻炼的机会,坚持锻炼,不气馁,长此以往....,你口吃的毛病一定经能得到矫治。
D.强调认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要自怨自艾....,也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3.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签订嬉戏绵里藏针寸草春晖B.竣工膨胀笑容可掬前踞后恭C.厮打圆珠笔粗制滥造出奇不意D.惊谔倒计时凤毛麟角张慌失措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2分)A.鲜.为人知寡廉鲜.耻屡见不鲜.鲜.见B.怨声载.道风雪载.途千载.难逢登载.C.藏.垢纳污藏.龙卧虎矿藏.丰富宝藏.D.少.安毋躁少.见多怪至少.多少.5. 找出没有歧义的一句()(2分)A.小萌哥哥和姐姐的朋友来学校看他。
B.事物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中。
C.张明走了两个多时辰了。
D.我想起来了。
6. 正确的笔顺书写是写好一个字的关键所在,好不好,看笔顺是否正确;它还可以帮助学生对汉字的识记,养成良好的识记生字的习惯;还能提高我们的书写速度,提高写字效率,字容易写的正确美观;在查字典时可以顺利查找。
所以,要正确掌握汉字的书写笔顺,并且按照书写笔顺书写汉字。
请按笔画顺序写出“为”和“火”两字的笔顺。
(4分)7. 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
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根据提示猜出谜底。
(2分)添一笔不好,加一倍不少。
(打一字)8. 在《汉书》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
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
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
皇上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
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
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
”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何瑭说:“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
”说着,提笔在手,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笔,原信退给了来人。
匈奴的领兵元帅,以为是中原不敢应战,可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
原来,何瑭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一笔后,变成了“”。
(2分)二、常识部分(30分)1填空。
(5分)绝大多数姓氏的读音,同这个汉字的读音是一致的,但也有一些姓氏的读音是比较特殊的,这主要是因为姓氏是承宗接祖,一代一代相袭继承下来的。
有些姓氏就保留着古代的读法,也有些是避讳以及其他种种原因。
我们要尊重“名从主人”的传统习惯,不可任意乱读,以致闹出笑话来。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入相应的姓氏中去。
单于()万俟()羊角()宰父()中行()A. yángjiǎoB. dānyúC. zǎifǔD. chányúE. zhōngxíngF. zǎifùG. zhòngxíng H. mòqí I. zhòngháng J. zhōngháng K. yángjué2.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最小。
古人字前常加排行次序,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等。
因此,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仲父”,仲父之弟称“叔父”,最小的叔父称“季父”。
如王氏家有四个儿子,族长为他们取字为仁、义、礼、智。
那么他们在族谱的名字及排序为:。
(4分)3.公元纪年,公元是“公历纪元”的简称,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
然而中国古代传统的纪年法是干支纪年法,通过众多的天文历法学者的研究得出一些干支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之间的规律,如下:公元前推算表支。
如2013年的最后字数“3”为癸,再用2013年除以12余数为9,9为巳,那么2013年就是癸巳年了。
如公元前2013年的最后字数“3”为戊,再用公元前2013年除以12余数为9,9为子;那么公元前2013年就是戊子年了。
利用上面解释说明求出1941年、1953年、2016年、公元前722年、公元前630年的干支。
(10分)4.新闻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新闻结构的五部分:、、、、。
(5分)5.《》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儒家之经典。
(1分)6.《》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的总集,收录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故又称“诗三百”。
(1分)7.杜甫,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李白,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过分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苏轼,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人称“诗佛”。
(4分)三、文体部分(12分)1.下面这段话中有几处毛病,请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文字。
(8分)龙卷风袭来时,路上行人跑到附近的商店躲避。
一家不大的商店,挤满了路过的避难人,突然小商店被龙卷风刮得倒塌了,狂风过后,人们从废墟中救出三十多名遇难者,迅速送到医院抢救。
经医生疹治后,有将近十余人因伤势较重,仍需留在医院继续治疗。
2.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1分)A今年收成不好,地里仅长了几颗粮食。
(夸张)B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反问)C孩子们像盛开的花朵。
(比喻)D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3.下列句子中,比喻不贴切的一项是()(1分)A.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它,它却已经融化了。
B.仲春时节,清风送爽,我们走在山路上,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快。
C.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嗡嗡的蜂声,微风轻吹树叶声,汇成悦耳的交响曲。
D.月色下的荷塘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4.把陈述句“二班的男学生都会踢足球。
”变成(1)双重否定句;(2)表示反问的疑问句。
(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文言文部分(25分)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左传·隐公元年》初[1],郑武公[2]娶于申[3],曰武姜[4],生庄公及共叔段[5]。
庄公寤生[6],惊[7]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8]。
爱[9]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10,公弗许[11]。
及庄公即位[12],为之请制[13]。
公曰:“制,岩邑[14]也,虢叔死焉[15]。
佗邑唯命[15]。
”请京[16],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17]。
祭仲[18]曰:“都城过百雉[19],国之害也[20]。
先王[21]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23],中五之一[24],小九之一[25]。
今京不度[26],非制也[27],君将不堪[28]。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29]?”对曰:“姜氏何厌之有[30]!不如早为之所[31],无使滋蔓[32],蔓难图[33]也。
蔓草犹[34]不可除,况[35]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36],子姑[37]待之。
”注释:[1]初:当初,这是回述往事时的说法。
[2]郑武公:名掘突,郑桓公的儿子,郑国第二代君主。
[3]娶于申:从申国娶妻。
申,春秋时国名,姜姓,河南省南阳市北。
[4]曰武姜:叫武姜。
武姜,郑武公之妻,“姜”是她娘家的姓,“武”是她丈夫武公的谥号。
[5]共(gōng)叔段:郑庄公的弟弟,名段。
他在兄弟之中年岁小,因此称“叔段”。
[6]寤(wù)生:难产的一种,胎儿的脚先生出来。
寤,通“啎”,逆,倒着。
[7]惊:使动用法,使姜氏惊。
[8]遂恶(wù)之:因此厌恶他。
遂,连词,因而。
恶,厌恶。
[9]爱:喜欢,喜爱。
[10]亟(qì)请于武公:屡次向武公请求。
亟,屡次。
于,介词,向。
[11]公弗许:武公不答应她。
弗,不。
[12]及庄公即位:到了庄公做国君的时候。
及,介词,到。
即位,君主登上君位。
[13]制:地名,即虎牢,河南省荥(xíng)阳县西北。
[14]岩邑:险要的城镇。
岩,险要。
邑,人所聚居的地方。
[15] 虢(guó)叔死焉:东虢国的国君死在那里。
虢,指东虢,古国名,为郑国所灭。
焉,介词兼指示代词相当于“于是”“于此”。
[16]佗邑唯命:别的地方,听从您的吩咐。
佗,同“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唯命,只听从您的命令。
[17]京:地名,河南省荥阳县东南。
[18]谓之京城大(tài)叔:京地百姓称共叔段为京城太叔。
大,同“太”。
[19]祭(zhài)仲:郑国的大夫。
祭:特殊读音。
[20]都城过百雉(zhì):都邑的城墙超过了300丈。
指次于国都而高于一般邑等级的城市。
雉:古代城墙长一丈,宽一丈,高一丈为一堵,三堵为一雉,即长三丈。
[21]国之害也:国家的祸害。
[22]先王:前代君王。
[23]大都不过参(sān)国之一:大城市的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参,同“三”。
[24]中五之一:中等城市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五分之一。
“五分国之一”的省略。
[25]小九之一:小城市的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九分之一。
“九分国之一”的省略。
[26]不度:不合法度。
[27]非制也:不是先王定下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