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 讲

合集下载

【新教材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5单元 第1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新教材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5单元 第1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C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 F1,F1 与隐性亲本测 交,对其后代进行统计分析,表型之比接近 1∶1,是测交结果,是 对演绎推理的验证,不是演绎推理的过程。演绎推理的过程应是: 若假设成立,F1 应该产生两种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F1 与隐性 亲本测交,测交后代表型之比应为 1∶1。]
果蝇:(1)易于培养,繁殖快;(2)染色体数目少且大;(3)产生的 后代多;(4)相对性状易于区分。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2 中出现 3∶1 的性状 分离比需满足的条件有哪些?
提示:(1)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 相对性状为完全显性。(2)每一代不同类型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 不同配子结合机会相等。(3)所有后代都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且 存活率相同。(4)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2.(2021·深圳高级中学检测)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分离定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察到的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 F1,F1 自交 得 F2,其表型之比接近 3∶1
B.提出的问题:F2 中为什么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 C.演绎推理的过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 F1,F1 与隐性亲本测交,对其后代进行统计分析,表型之比接近 1∶1 D.得出的结论: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 不同的配子中
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 (1)传粉: 自花传粉,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2)性状: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且能稳定地 遗传给后代。 (3)操作:花大,便于进行 人工异花授粉操作。
2.用豌豆做杂交实验的方法 (1)图解:
(2)过程:
二、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分析 1.科学的研究:假说—演绎法的过程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课件)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课件)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4)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判断
无中生有 相同性状的 是隐性 亲本杂交
有中生无 相对性状的 是隐性 亲本杂交
子代出现不 同性状
子代只出现 一种性状
子代所出现 的新的性状 为隐性性状
子代所出现 的性状为 显性性状
紫花×紫花 紫花和白花 紫花×白花
紫花
具有一对相对性 状的亲本杂交
F2性状分离 比为3∶1
分离比为3的性 状为显性性状
P 高茎×矮茎
F1 F2
高茎 :矮茎
3: 1
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 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B )
杂交组合 ① 甲(顶生)×乙(腋生) ② 甲(顶生)×丙(腋生) ③ 甲(顶生)×丁(腋生)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101 腋生,99 顶生 198 腋生,201 顶生
现有一对相对性状红花和白花,如何设计实验判断其显隐性?
A.杂交法 红花×白花
B.自交法 红花×红花
白花×白花
红花 红花为显性,白花为隐性 白花 白花为显性,红花为隐性 红花:白花=1:1 无法判断显隐性 红花 无法判断显隐性
红花:白花=3:1 红花为显性,白花为隐性 白花 无法判断显隐性
白花:红花=3:1 白花为显性,红花为隐性
互斥事件
两个互斥事件A与B 的和的概率,等于事 件A与B的概率之和
P(A+B)=P(A)+P(B)
例如:水稻的基因型为Aa,自交后代中的纯合体占总数的( B )
A.25%
B.50%
C.75%
D .100%
3 0
(5)遗传概率计算
乘法定理
一个事件A的发生,不影 独立
响另一个事件B的发生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一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第一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知识点一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和杂交方法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方法知识点二分离定律知识点三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考点一分离定律的实质及自交和测交的应用1.分离定律的实质下图表示一个基因型为Aa的性原细胞产生配子的过程:由图得知,基因型为Aa的精(卵)原细胞可能产生A和a两种类型的配子,比例为1∶1。

2.自交法和测交法的应用 (1)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①自交法:②测交法:(2)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①测交法:②自交法:待测个体――→⊗结果分析⎩⎪⎨⎪⎧a.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b.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易误提醒]对分离定律理解及应用的两个易误点(1)杂合子(Aa)产生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

基因型为Aa 的杂合子产生的雌配子有两种A ∶a =1∶1或产生的雄配子有两种A ∶a =1∶1,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一般来说,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

(2)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就会出现特定性状分离比(针对完全显性)。

原因如下: ①F 2中3∶1的结果必须在统计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子代数目较少,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

②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如隐性致死、纯合致死、显性致死等。

[必明考向]考向一 孟德尔杂交实验分析及应用1.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 .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 .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解析:选A本题的“题眼”为题干中的“验证”,即用隐性个体(纯合子)与F1(杂合子)测交,故“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对实验结论影响最小;对分离定律进行验证的实验要求所选相对性状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否则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验证实验中所选的相对性状一定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这样才符合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实验中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否则会导致实验误差。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孟德尔选择豌豆做杂交实验的原因是什么?
1.豌豆做杂交试验的优点
(1)自花传粉、闭花受粉,一般是纯种。
(2)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性状。 (3)生长周期短,易于栽培。 (4)子粒较多,数学统计分析结果更可靠。 (5)花比较大,易做人工杂交实验。
2.根据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总结人工一花传粉的过程
去雄
纯合子:遗传因 子组成相同的 个体,如:DD, dd
思考讨 论
孟德尔的解释正确吗?他是建立在假说的基础上 演绎的结果,要得出可信的结论,还需要进行验证, 请替孟德尔设计验证实验的思路。
1.验证目的:? 2.验证思路:? 3.验证过程:? 4.验证结果:? 5.结论:?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1.验证目的: Dd → D : d = 1 : 1
A.②⑤④③⑥④
C.①⑤④②⑥
花粉成熟前去雄,目的是避 免自花传粉。异花传粉前后 都要套袋,目的是避免接受 其他花的花粉。
B.①④⑤②⑥④
D.①⑤④②⑥④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过程
P ×
高茎
矮茎 通过这个图解分析:
F1
高茎
×
子一代中全部是高茎,
矮茎都消失了还是隐藏了呢?
F2
高茎
矮茎
2.阅读课本P27回答相关概念
子一代: F1
子二代: F2
P
高茎 × 矮茎
F1
高茎 ×
F2
高787 3
矮277 ∶ 1
思考:F2中的3∶1是不是巧合呢?
性状
一种性状
另一种性状
F2的比
茎的高度
种子的形状 子叶的颜色
787(高)
5474(圆滑) 6022(黄色)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豌豆优点:相对性状明显
如何判断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 同一性状
不同表现类型
【探究点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母本
父本
高茎
矮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探究点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自交一定是自花传粉吗?
豌豆优点:自花传粉、闭花 受粉、自然状态下是纯种
【探究点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探究点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豌豆用作遗传材料的优点:
1、相对性状明显 2、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是纯种 3、子代多 4、花大,易人工授粉 5、生长周期短
【探究点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时间 准备
实验过程 分别保管高茎和矮茎种子
你提出的问题
豌豆既有高茎, 也有矮茎
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彩球。
【探究点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材料说明: 红盖瓶子代表雌性生殖器官,白盖瓶子代表雄性生殖器官,红色 (或蓝色)小球代表D配子,黄色小球代表d配子。
操作要领:1、六人一组,就近原则。2、一人一瓶(也可一人左 右手各拿一个),手握瓶底使瓶盖向上充分摇晃,同时颠倒装置 观察瓶口小孔处小球颜色,记录颜色组合。
①F1为什么都是高茎? ①生物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为什么子二代又出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现矮茎了?
③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
③子二代出现3 : 1的 同的配子中
比例是偶然的吗?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课后任务
既然否定了融合遗传,那么粉花是怎么来的呢?请查阅资料, 寻找粉花产生的原因。

精品课件高中生物必修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

精品课件高中生物必修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
(4)在受精时,不同基因组成的配子是 随机 结合的。
精品课件高中生物必修二孟德尔豌豆 杂交实验一
2.遗传图解
注意:符号及意义
即图中所展示的F2的基因组成及比例为 DD:Dd:dd=1,:2:1
F2的性状表现及其比例为 高茎:矮茎=3:1 。
精品课件高中生物必修二孟德尔豌豆 杂交实验一
注意:F1配子种类是指雌、雄配子分别有 两种:D和d。 雌配子中D和d的比例为1:1, 雄配子中D和d的比例为1:1;
杂交实验一
3、纯合子自交后代仍是纯合子,能够稳 定遗传;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不能稳定遗传,其后代中既有纯合子,也 有杂合子。
练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C )
A.两个纯合子的后代必是纯合子 B.两个杂合子的后代必是杂合子 C.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D.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精品课件高中生物必修二孟德尔豌豆 杂交实验一
精品课件高中生物必修二孟德尔豌豆 杂交实验一
3、基因类型
(1)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若控制相同性状可 称相同基因)。
练习:等位基因是指 ( D )
A.一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
B.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长链上的基因
C.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
D.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
对分离现象的 解释
提出假说 说
解释问题
——
对分离现象解释 的验证
演绎推理 (纸上谈兵)

实验验证Biblioteka 绎得出分离定律总结规律
精品课件高中生物必修二孟德尔豌豆
孟德尔通过假说—演杂绎交法实验提一出基因分离定律
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高一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高一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讨论: 1. 豌豆的传粉时间?花蕾期
雄 花药 蕊 花丝
2. 豌豆的传粉方式?自花传粉
柱头 花柱 雌蕊 子房
3. 豌豆的交配方式?自交
2. 豌豆是一种严格的自花传粉、闭 花传粉植物。
豌豆花结构示意图
问题探讨:结合教材 2. 豌豆作为自花授粉、闭花授粉植物,如何获得杂交种呢?
去雄 对象:母本未成熟的花 目的:防止自花传粉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测交实验 测交: Dd × dd (F1高茎)(隐性纯合子)
(1)设计测交实验 预期实验结果(纸上谈兵)
P 高茎
矮茎
Dd × dd
配子 D d
d
F1 Dd 高茎 1
dd
矮茎 1
(2)实施测交实验 得出实验结果
总结归纳,提出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 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后分离的遗传因子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D 根据上面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
B.棕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
C.交配的不同组合中黑马和棕马肯定都是纯合子
D.无法判断显隐性,也无法判断哪种马是纯合子
甲和乙为一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可以得到下列四组实验结果
。若甲性状为显性,用来说明实验中甲性状个体为杂合子的实验组
Dd 高茎 矮茎 dd

∶1
分离定律
分离定律的应用
表现型和基因型的一般推断 (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正推法)
亲本组合 ①AA × AA ②AA × Aa ③AA × aa ④Aa × Aa ⑤Aa × aa
⑥aa × aa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学课件)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学课件)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
1AA
2Aa
1aa
××
×
杂合子比例
1
1/2
纯合子比例
0
1/2
第2代
4AA 2(1AA+2Aa+1aa)
4aa
数据整理 6AA
4Aa
6aa
1/4
3/4
××
×
第3代 24AA 4(1AA+2Aa+1aa)
24aa
数据整理 28AA
8Aa
28aa
1/8
7/8
第n代
1/2n
1-1/2n
根据这一原理,如果想得到一种植物某显性性状的纯合子,只需把该显性性状的个体逐代连 续自交,多代后,得到的该显性性状的个体基本上都是纯合子。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显性遗传因性子:决定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用大写 字母(如D)表示。 隐性遗传因性子:决定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用小写 字母(如d)表示。
2.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如 DD、dd 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如 Dd
去雄
采集 花粉
传粉
一、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2、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容易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相关概念:
性状:生物体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特征。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请再列举几个相对性状的实例
一、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人 的 几 个 相 对 性 状 的 实 例
一、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做人工杂交实验时,结果既可 靠,又容易分析
在课本上找到以下概念,并结合初中知 识理解和叙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概念的三个要点:
同种生物:豌豆
同一性状:茎的高度
不同表现类型:高茎1.5~2.0米,矮茎0.3米左右
二、分离定律的内容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成对存在 ,不相融合 __________ _______;在形成配子时,成 分离 对的遗传因子发生 _______ ,______后的遗传因 分离 配子_____遗传给后代 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
2001(绿色) 207(茎顶)
224(白色) 299(不饱满) 152(黄色)
3.01:1 3.14:1
3.15:1 2.95:1 2.82:1
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分析图解 阅读P5
高茎 矮茎 ×
1.生物的性 状是由遗传因子 决定的。
P
配子
DD
D
dd d
2.体细胞中遗 传因子是成对存 在的。
生物必修2《遗传与பைடு நூலகம்化》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学目标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4、假说——演绎法
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探讨问题1.实验材料(豌豆的优点)P2-3
完成课后作业
让F1与隐性亲本杂交,来检测F1类型的 实验方法——测交。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杂种子一代 高茎 隐性纯合子 矮茎
测交亲本 配子
Dd
×
dd
请写出遗 传图解, 预测实验 结果。
D
d
d
测交后代
Dd 高茎
dd 矮茎
隐性植株的优点: 1、不掩盖其他性状。 2、隐性性状肯定为纯 合子,易于选材,分 析遗传因子组成。
F1
Dd
高茎
3.生物体在 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 对的遗传因子 彼此分离,分 别进入不同的 配子中。 4.受精时, 雌雄配子的结 合是随机的。
高茎
高茎
F1
配 子
Dd
D d
×
Dd
D d
F2
DD Dd 高
1
Dd 高
2 :
dd 矮
1

: 3
下列有关纯合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由相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受精发育而来 B.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 C.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 D.只能产生一种雌配子或雄配子
1、雄蕊 未成熟时, 去雄
2、套袋 接受花粉—母本 提供花粉—父本
3、人工传粉
人工异花授粉示意图
4、套袋
思考: 1.为什么要在雄蕊未成熟时去雄? 避免自花传粉 2.为什么要套上纸袋? 避免其他花粉的干扰
孟德尔选择了豌豆作为遗传试验材料,找 出了七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他还发现 一棵植株或种子上有多对相对性状。


豌 豆 的 优 点
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且这 些性状能够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易观察和分析。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避免外 来花粉的干扰,所以豌豆在自 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繁殖周期短,产生后代多。 科学的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想一想:如何使豌豆进行杂交呢?
探讨问题2.实验过程
下列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现象的 假设性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D ) A.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B.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互不融合 C.在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D.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
假说能解释实验的结果,是否意味提出的假说就是正 确的?
孟德尔假说的关键 F1(Dd)形成的配子D:d=1:1,配子结合 是随机的。 探讨问题3.如何设计实验验证?
1
:
1
名词小结
亲代与子代 杂交与自交 正交与反交 性状与相对性状 纯合子与杂合子
性状分离
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遗传因子
隐性遗传因子
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 ) A.番茄的红果和圆果 B.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C.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D.马的白毛和鼠的褐毛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这么多的性状,该如何研究呢? 你是如何思考的? 一对相对性状
多对相对性状
遗传图谱中的符号:
P: 亲本
阅读教材P4
♀: 母本
×: 杂交
: 父本
:自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
F1: 子一代
F2: 子二代
P
(亲本)
高茎
×
(杂交)
矮茎
P
(亲本)
矮茎
×
(杂交)
高茎
正交
反交
(子一代)
F1
F1
高茎
(子一代)
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
性状 茎的高度 种子的形状 一种性状 787(高) 5474(圆滑) 另一种性状 277(矮) 1850(皱缩) F2比例
2.84:1 2.96:1
子叶的颜色 花的位置
种皮的颜色 豆荚的形状 豆荚颜色
6022(黄色) 651(叶腋)
705(灰色) 882(饱满) 428(绿色)
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分 离定律。下列几组比例中,最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 是( B ) A.F2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为3∶1 B.F1产生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C.F2 3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数量比为1∶2∶1 D.测交后代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为1∶1
技能训练:
有一株高茎豌豆,想知道它的遗传因子组成,请 简要叙述程序设计思路?
高茎
F2中的3:1是不 是巧合呢? F 2
为什么F1中只表现 高茎 矮茎 一个亲本的性状 ( 正、反交 ) (亲本) (高茎),另一个 亲本的性状是永远 消失了还是暂时隐 高茎 1 藏起来了呢? (子一代) (自交) ×
P
×
F
(子二代)
高茎
矮茎
787 277 显性性状 3 ∶ 1 隐性性状
这种在杂种后代 中,同时出现显性 性状和隐性性状 的现象 叫做性状 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