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诗词的发展脉络

仔细阅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 佳,飞鸟相与还。"回答下列问题:
1、 前二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 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 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2、 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后二句景物描 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二句的人物描写有什 么联系?
16
参考答案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 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苍苍,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 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 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4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 于归,宜其室家。人面桃花意象的来源。唐 崔护《题城南》
1、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四书五经: 《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诗》《书》 《礼》《易》《春秋》
2、代表作品:《卫风·氓》《秦风·蒹葭》《邶 风·静女》《豳风·七月》
《卫风·氓》:叙述女子从恋爱到被弃的经过。“士 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3
《秦风·蒹葭》:男主人公因失恋而惆怅,营造出一 幅秋水蒹葭、伊人道殊、可望不可即的萧索画面, 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南宋——李清照、辛弃疾、陆游、姜夔
宋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
婉约派:柳永( )、秦观、贺铸、李清照( )等
格律派: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
元:马致远、张养浩
2
先秦两汉: (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
一、(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我国第一 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 500年间周代的诗歌305首。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线索一、上古——口头歌谣二、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代表作家:屈原)三、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四、魏晋南北朝——1、建安文学(文学的自觉时代):三曹(曹操、曹植、曹丕)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3、两晋文学:西晋:左思东晋: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谢(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代表作《西洲曲》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庚信五、隋唐五代——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2、盛唐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3、中唐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诗境诡谲)4、晚唐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温庭筠诗歌的风格特征:哀艳六、宋代——1、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2、苏轼(北宋时代最有成就的诗人)3、“诚斋体”:杨万里4、陆游(南宋诗坛当之无愧的盟主)宋诗特点(好议论、重理趣、以文为诗)七、元代——杨维桢(铁崖体)八、明代——高启、李梦阳与前七子、李攀龙与后七子九、清代——1、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2、国朝六家: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等3、诗界革命(黄遵宪、梁启超等)词的发展史1、晚唐:温庭筠、韦庄2、南唐五代:冯延巳、李璟、李煜3、宋——发展(以人物为线索):晏殊、欧阳修——柳永(长调慢词)——苏轼(以诗为词)——辛弃疾(以文为词,善于用典,数量居两宋词人之首)派别:婉约:柳永、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豪放:苏轼、辛弃疾、张元干等4、金元:元好问、萨都剌5、清:清初三大家(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6、元曲(小令、“叶儿”)前期(质朴自然)——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后期(典雅工丽,远离现实)——张可久、乔吉、雎景臣等总结诗词发展规律1、发展规律:歌而诗,诗而词,词而曲。
古代文学诗歌发展脉络

先秦两汉六朝诗歌发展脉络(一)上古时代,于劳动中起源原始人在长期的劳动中,逐渐产生思维和语言,这种表意的语言同具有节奏性的呼声或叹声结合时,便成为了意义的诗歌。
如《候人歌》:“候人兮猗”,就只是在“兮”“猗”的呼声上添了两个词。
(二)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由周王朝经过诸侯国的协助,进行采集,然后命乐师整理、编纂而成,除用以教育自己的子弟和娱乐外,主要是为了观民风,以知得失,自考正。
《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共分“风”“雅”“颂”三部分,包括“国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
雅诗和颂诗是统治阶级在特定场合所用的乐歌,而国风保存了不少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
从思想内容看,国风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处境,是我国最早的现实主意诗篇。
如反映阶级社会不合理性的《七月》、《伐檀》;以婚恋为主题的《氓》、《静女》以及讽刺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新台》、《南山》等。
国风最大的艺术特点在于善于以朴素的生活画面反映社会现实,这给后世诗歌创作以极大影响。
形式上,国风多为四言一句,隔句用韵,章节复叠,语言准确、优美、赋予形象性。
《诗经》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最早发生、发展的文学形式诗歌从口头到书面、从民间到宫廷发展阶段的完成。
《诗经》拥有高度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其中广泛使用的赋、比、兴表现方法,哺育了后继的中国诗人,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远、含蓄蕴藉的特有风貌起着重大的作用。
而"风雅比兴"一直是中国古代进步作家与诗人高举的战斗旗帜。
(三)骚体诗“楚辞”诞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骚体诗,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
《楚辞》中收集的先秦作品,出自屈原和宋玉两位诗人。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也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
诗人将他坚持奋斗而不能实现爱国理想的沉痛感情熔成了这篇激动人心的诗歌,清楚地表达了诗人的理想和不懈的追求。
诗歌发展脉络(简史)

名句积累
作者 王勃 王维 李白 杜甫 韩愈 贾岛 白居易 作品 名句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终南别业》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将进酒》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春雪》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题诗后》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琵琶行》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已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八、近代(1840-1919)
近代诗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到1919年五四运动 兴起前为止,将近100年左右的诗歌。它代表了一个历史 时期即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歌,也是从 传统的古典诗歌到现代意义的新诗的过渡,反映了新 的思想文化和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富有时代精 神。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六、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现实 主义文学与其他流派文学
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欧洲文学重要的转折期,浪漫主义文 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发源地。海涅是当时德国杰出的浪 漫主义诗人,后期作品转向了革命民主主义。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成就最高,“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 斯、柯尔律治和骚塞是第一代浪漫主义的代表,这派诗人中最 出名的是华兹华斯。 而随着欧洲民主主义运动的不断高涨,拜伦、雪莱和济慈 等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大大提升了诗歌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 上也有重大的突破。他们将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 俄罗斯伟大的诗人普希金在浪漫主义中渗透着革命热情, 不但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也实现了俄国文学真正的民 族化,他的《叶甫盖尼· 奥涅金》更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 之作。
四、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与特点

一、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与特点。
●诗经(西周——春秋)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源头。
表现形式:风、雅、颂;表现手法:赋、比、兴,(通称“六义”)。
风,指十五国风(即民歌);雅,指宫廷乐歌;颂,指宗庙祭祀歌。
305首。
四言为主,杂以多言;节拍“二、二”。
●楚辞(又称“骚体诗”——战国)浪漫主义文创作的源头。
句子长短不一,句句有“兮”字;一般三、四个节拍。
代表人物屈原,代表作《离骚》,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主要作品有《九歌》《九章》。
●乐府民歌(两汉时期)继承了《诗经》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传统,也继承了《楚辞》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传统。
乐府诗长于叙事铺陈,语言富于生活气息;句式以五言、杂言为主。
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木兰辞》(北朝民歌)。
●五言古诗(汉代文人诗)与四言诗相比诗的容量增大,节拍“二二一”、“二一二”,节奏鲜明。
东汉后期抒情组诗《古诗十九首》“为五言之冠冕”。
●魏晋南北朝诗人▲建安诗人:代表人物,曹操三父子。
风格,质朴与刚健。
▲建安七子:代表人物,王粲。
风格,“慷慨以任气”。
▲田园诗人:代表人物,陶渊明。
风格,平淡自然,韵味隽永。
▲山水诗人:代表人物,谢灵运。
风格,“辞必穷力以追新,情必极貌以写物”。
▲南朝民歌:代表作《西洲曲》;风格,明丽清婉。
▲北朝民歌:代表作《木兰辞》;风格,刚健亢爽。
●唐代诗歌(繁荣),体裁有古诗、律诗、绝句。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风格,气势雄伟,襟怀开阔。
▲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
风格,多写隐逸情怀,意境幽美。
▲边塞诗派:代表人物,高适、岑参。
风格,格调雄壮,意境阔大。
▲新乐府诗派:代表人物,白居易、元稹。
风格,继承民歌传统,反映现实生活和百姓疾苦,语言通俗优美。
▲诗歌典范:李白,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风格,豪放飘逸。
杜甫,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
风格,沉郁顿挫。
●宋代词(兴盛):▲江西诗派:代表人物,黄庭坚。
中国古代诗词的发展脉络

初唐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 王:冲破绮靡诗风的牢笼。 陈子昂:继承汉魏风骨来开辟唐诗的领域。
唐朝
盛唐
1.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 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 2.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 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 3. 以李白(诗仙)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 以杜甫(诗圣)为代表的现实主义。
唐朝
中唐
1.主流是现实主义: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 府”运动,《卖炭翁》等抨击黑暗,同情百 姓疾苦,语言通俗流畅的优秀诗篇。 2.刘禹锡:怀古诗、政治讽刺诗; 3.李贺:想象奇特,诗境诡谲; 4.韩愈、孟郊:不平之鸣; 5.柳宗元: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情深意 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6.建立词碑——苏轼: 1.开拓了词境,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和词体的 作用; 2.提高了词的品格; 3.开创了豪放风格的词作; 4.使词摆脱了作为音乐附庸的地位,成为一种 独立的抒情诗体。
后期: 1.秦观:创造了凄迷伤感的意境; 2.贺铸: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 婉约二派之长; 3.周邦彦 :开创了格律派,婉约派集大成者。
古代诗词发展脉络
先秦、两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西晋、 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北魏、东魏、西魏、 北齐、北周、南宋、南齐、南梁、南陈)、隋、唐、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 两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
先秦
《诗经》: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元朝 明、清
1.小令,又叫“叶儿”。 2.前期: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质朴自 然,比较接近民歌; 3.后期:张可久、乔吉,风格趋于典雅工丽, 讲究格律辞藻,内容远离现实。
古诗发展概述脉络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脉络一、先秦诗歌:前1066~前206年1. 时间:西周(前1066~前771年)→东周(前770~221年)【春秋(前770~前476年)和战国(前475~前221年)】→秦(前221~前206年)2. 成就:(1)《诗经》——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源头:收集西周初年(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前7世纪)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分“风(105篇,十五诸侯国民歌)、雅(40篇,周直接统治区音乐)、颂(160篇,宗庙祭祀歌舞曲)”三部分,表现手法赋比兴。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2)《楚辞》——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源头:战国后期屈原为代表创作的,包括《离骚》《天问》《九歌》等。
二、汉代诗歌:前206~公元220年1.时间:西汉(前206~公元23)→东汉(公元25~220年)2.成就:(1)汉乐府诗:乐府采取和加工的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以五言为主,中国诗歌语言形式一次创新。
代表作《孔雀东南飞》(中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陌上桑》《上邪》。
(2)《古诗十九首》:汉末文人创作的五言诗,收入萧统《文选》,代表五言诗最高成就,刘勰誉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三、三国诗歌:220~280年1.时间:魏(220~265年)、蜀(221~263)、吴(222~280)2.成就:(1)建安文学:“三曹”和建安七子,他们诗作富有现实内容,情怀慷慨,爽朗刚建,被誉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a.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其中曹植成就最高,“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被钟嵘誉为“诗中之圣”b.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瑒、刘桢等c.正始文学:“竹林七贤”,代表作家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等,魏晋易代时期,政治黑暗,诗作多愤世嫉俗,隐晦曲折。
四、两晋诗歌:265~420年,同期十六国(306~439年)1.时间: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2.成就:(1)左思:西晋人,《咏史》诗八首,明则“咏史”,实则“咏怀”。
古代诗歌脉络

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独特的脉络。
下面简要分析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
1. 古代诗歌起源:古代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3000年前的商代和西周时期的《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民间歌谣的形式表达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颂歌、赋予、民歌、爱情诗等。
2. 先秦诗歌:先秦时期的诗歌发展呈现多样的面貌。
《楚辞》是战国时期著名的诗集,其中以屈原的《离骚》最负盛名。
《离骚》以神话寓言和个人抒发情感为主,展示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祖国深厚的感情。
同时,屈原的作品也被称为浪漫主义的先驱。
3. 魏晋诗歌:魏晋时期是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个时期的诗歌开始追求与生活脱离的自由空间,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表达内心情感。
代表性的作品包括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
4. 唐代诗歌: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被誉为“诗的黄金时代”。
诗人们追求自然真实的表现,形成了“正、丽、浑、凝”的特点。
代表作家有王之涣、王维、杜甫、李白等。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都是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5. 宋代诗歌:宋代诗歌在继承唐代诗风的基础上,更注重细致入微的描写,形成了“婉约派”的特点。
陆游、苏轼、李清照等都是著名的宋代诗人。
陆游以其悲凉的抒情给人深刻的印象,苏轼则以其豪放的风格和自然的描写闻名。
总之,古代诗歌发展脉络丰富多样,表现了时代的变迁和诗人对于生活、情感的不同诠释。
这些诗歌作品多以抒情、写景、咏史等形式出现,通过艺术化的语言展示了古代文人的才情与情感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灵运
开创山水诗派诗清新自然,又以善于炼句著称,诗句含义深邃委屈,
语言富艳精工
民歌
南方
民歌
产生最多的时期是东晋、宋、齐
大多属于南朝“清商曲”中的“吴歌”和“西曲”
代表作《西洲曲》《子夜歌》《读曲歌》情调哀怨缠绵,艳丽柔婉,喜用双关谐音,语言活泼。
北朝
《木兰辞》题材广泛感情直率语言朴实风格刚健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以五言为主,清新刚健,风骨遒劲,
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
正始
文学
“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240-249),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学”,
包括正始后直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
“正始名士”何晏、王弼、夏侯玄(哲学)
南宋
杨万里写景最工,有机趣,重“活法”:“诚斋体”
陆游平易晓畅恢弘踔厉爱国主义
元代
杨维桢以乐府诗、竹枝词著名,藻词丽句,又奇特险怪,“铁崖体”
明代
明初高启风格豪迈
以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Fra bibliotek明末清初
“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梅村体)、龚鼎孳
康熙
年间
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国朝六家”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中唐
韩愈、孟郊诗歌多“不平之鸣”,意象壮伟瑰怪,诗境奇崛雄豪
元稹、白居易平易语言质朴明白
刘禹锡怀古诗、政治讽刺诗
李贺想象奇特,语言峭奇艳丽诗境诡谲
晚唐
李商隐擅长律绝《无题》等
杜牧七绝
温庭筠“绮才艳骨”
宋诗
好议论,重理趣,以文为诗,追求平淡
北宋
苏轼
黄庭坚陈师道“江西诗派”
雍正
乾隆
沈德潜“格调说”袁枚“性灵说”翁方纲“肌理说”
龚自珍最具忧患意识和哲理色彩,大歌大哭,风格瑰丽奇肆
戊戌变
法前后
黄遵宪、丘逢甲、康有为、梁启超“诗界革命”
新课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古代诗歌发展(图表)
源头
周《诗经》:精华在于十五“国风”,现实主义
战国后期《楚辞》:浪漫主义
汉代
汉乐府,代表作:《东门行》《妇病行》《战城南》《十五从军征》
《有所思》《上邪》《陌上桑》《焦仲卿妻》,以五言为主
《古诗十九首》(南朝梁萧统编入《文选》)
汉末
建安
时期
“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文学)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采用比兴象征,隐晦曲折意旨深远
基本特点: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
西晋
左思《咏史》诗八首辞情慷慨风格遒劲
东晋
陶渊明
出语平淡,不事雕琢,风格清新,意境醇美,是情理景的统一
(独创)田园诗:《归园田居》《桃花源诗》“隐逸诗人”“田园诗人”
刘宋
诗坛
鲍照
建功立业的抱负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俊逸豪放矫健凌厉创制七言歌行
谢朓
“永明体”出语天然情深味长
南朝
后期
萧纲
“宫体诗”,浮艳
庾信
“徐庾(徐陵、庾信)体”由冶艳而刚健《拟咏怀》二十七首
唐朝
初唐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建立了高俊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
盛唐
李白五七言绝句;杜甫律诗
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王维、常建、储光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