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2 月娥18《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一课时

2 月娥18《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一课时)执教教师:赖月娥执教班级:明溪城关上坊小学六年级执教时间:2014-3-26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14个生字,正确书写“分析、乏力、荣誉、头衔、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体会居里夫人的形象美和为科学坚持不懈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1、自学课文生字词,感情朗读课文。

2、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的形象美和人格精神的赞美。

【教学难点】结合文中具体的句子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读题质疑(2分钟)1.板书“美丽”(1)“美丽”一词同学们都很熟悉,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很美丽?(2)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的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美丽的东西,他们在时间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短暂)“美丽的短暂是这世间最大的遗憾”。

然而,今天老师却要带同学们一起去认识一位跨越百年的美丽的人,(板书:跨越百年)请大家读一读题目。

(3)读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师:那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求答案吧!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0分钟)1.检查生字。

(分成三部分)(1)读准生字。

(指名读、齐读)第二组:人工放射性、天然放射性、放射性元素镭这三个词语与三位科学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你知道分别是谁吗?第二组 : 工业废渣冶炼、溶解、沉淀、分析师:后四个词语其实是居里夫人提炼镭的一道道工序。

2.整体感知。

指名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介绍了居里夫人的什么事情?3.走进居里夫人(1)你了解居里夫人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居里夫人。

(2)课件加以补充。

三、整体感知,初识美丽。

(4分钟)1.现在让我们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进一步了解居里夫人吧!2.出示提示自读批划:(1)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课文中的哪些方面?(2)用“——”划出能表现美丽的句子,在你感受深的地方,做上批注。

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一课时)

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一课时)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18.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一课时)使用范围: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8课作者:於丹单位:海宁实验小学撰稿时间:2011年7月●教学目标: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居里夫人“美丽”的浅层含义。

4.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居里夫人的事迹,认识居里夫人的外在美。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收集了解居里夫人的相关资料。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质疑1.板书“美丽”,同学们请你谈谈对美丽的理解?2.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美丽,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种不一样的美丽,(板书“跨越百年的”),读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问题预设: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课文到底写了什么事?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课文中去寻求答案。

二、初读了解大意1.自由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印象深的地方反得多读几遍,遇到有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

完成《语文作业本》1 看拼音写词语、2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指名朗读印象深的语段,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交流划出的不理解的地方,主要是本文涉及到的一些物理专用词语,如,放射性元素镭、物理学、人工放射性、天然放射性、诺贝尔奖等,通过同伴讨论,教师适当讲解帮助理解。

(难懂的语句放到课文讲解的时候再解决)5.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课题中的百年是指什么时候?出示句子: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的一百周年。

你对居里夫人有哪些了解,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教师随机出示资料,帮助了解居里夫人生平。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18课 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 (共11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18课   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 (共11张PPT)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求答案。
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 字的书写,14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
专用名词讲解
放射性元素镭 物理学人工放射性 天然放射性 工业废渣 冶炼 溶解 沉淀 分析 酸碱 试管 量杯 诺贝尔奖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默读 课文,解决课初提出的问题: 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展示)
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 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 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 价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结合重点句子进行释疑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 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第五单元
18 跨越百年的美丽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审题质疑
跨越百年的 美丽
1.请同学们谈谈对美丽的理解。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跨越百 年的美丽》,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 要问吗?
问题预设:
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 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 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跨越百年”指的是什么时间? 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 题?
指导朗读,读通下面的句子 1.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 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 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2.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 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 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3.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 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 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8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8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8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一课时优秀教案---------------------------------------18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课前准备1.教师认真阅读梁衡的原作《跨越百年的美丽》《悼念玛丽·居里》等相关书籍,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围绕题目质疑1、板书“美丽”(1)同学们,你们是怎么理解美丽这个词语的?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很美丽?(2)是啊,同学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能深刻的感受身边美丽的事物。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美丽的事物可能也会逐渐黯然失色,但是有一种美丽,即使跨越了百年之久,却依然散发着它迷人的魅力。

2、板书“跨越百年的”(1)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新的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起来读读这个题目。

(学生读题)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2)那让我们现在走进课文去寻求答案!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初读(1)大家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注意生字,把难记的字多看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询问学习生字的情况。

(2)交流:有你认为难记难写的生字吗?(指生发言,教师板书指导)在课文中有一些物理方面的专用词语,大家要读准,出示小黑板:放射性元素镭物理学人工放射性天然放射性工业废渣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酸碱试管量杯诺贝尔奖(3)、指导朗读2、请大家再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介绍了谁的什么事情。

跨越百年的美丽 第一课时

跨越百年的美丽 第一课时

跨越百年的美丽【授课班级】【课时】第一课时(2课时或4课时,最多4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指导学生筛选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课文主旨2.能力目标:学习课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以及运用联想、引用、类比、对比等手法深化主题的写法。

3.德育目标:通过阅读,理解居里夫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启迪学生领悟敬业与乐业的内涵与要求。

【教学重点】这篇课文跨度大、内容多、篇幅长,学生不容易把握文章的线索和思路。

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将“美丽”作为本课的切入点,以“美丽”带动学生纵观全文,引导学生理解“美丽”的深层含义,进而启迪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的价值,为实现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

【教学难点】课文在材料运用上与其他同类文章也有很大不同:丰富的联想,大量的引用,多处的类比和对比。

这种写作手法,既拓展了文章的取材范围,也使居里夫人的形象在各种比较中更为丰满,更为美丽。

但学生对这种表现手法,不容易理解,应将此作为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实训课、体育课等相关课程必须体现安全教育)手指操【教学反思】附录:课程《叉车操作》之教案《安全教育》项目一任务二安全教育【授课班级】???班【课时】2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理解操作叉车时的穿着的重要性(2)知道正确佩戴安全帽的要求。

(3)理解操作叉车时的规范要求的重要性2.能力目标:(1)能按规定要求上课着装;(2)会熟练佩戴安全帽。

3.德育目标:形成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态度以及安全、健康、快乐成长的生命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操作叉车时的规范要求的重要性【教学难点】理解操作叉车时的规范要求的重要性【课前准备】1.教学资料和设备准备(1)各种不适合操作叉车的着装图片(2)若干个安全帽(3)授课PPT2.教学组织准备课前将学生分组,每小组5-7人,设置组长一名;2.教师根据图片具体分析错误的着装情况着装部位根据某个同学的具体着装情况,教师进行分析,根据情况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一课时教案

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一课时教案
那让我们现在走进课文去寻求答案!
三、预习
请同学们自己整理学习字词,并把你阅读中有困难的字词组内提出。
四、组内交流
1.自由轻声读文,借助工具书,做到正确流利读课文。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检查正确流利读课文情况,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
3.学生借助课前搜集的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相互交流自己的初步感受。
五、展示(基础字词部分)
独学课外进行
对学、群学
组内检查预习:(10分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引领学习组内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引领学习班内大展示
合作探究:(15分钟)
1.用较快的速度略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你觉得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那些方面?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2.小组自主汇报讨论结果。
3.集体概括,把轮廓勾勒出来。
(1)阅读第一自然段,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外在美)
板书
设计
外在美美丽端庄
教后反思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本单元,请大家自读“单元导读”,想想我们在这一单元里将要学习什么?
二、质疑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是怎么理解美丽这个词语的?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很美丽?(板书“跨越百年的”)
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新的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起来读读这个题目。(学生读题)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1.组内检查
2.组织班内展示
六、预习(课文内容部分)
教师适时指导,并指导读句子时注意读出感情。
七、展示提升
小组讨论后,学生个别展示,畅所欲言。
八、达标检测
两导P74,P75
(5分钟)
课堂小结
我们通过理解具体的句子,知道了美丽的一部分含义,可是外在的美丽不会长久,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居里夫人的这种美丽经久百年还让人肃然起敬呢?那就是一种内在的美。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十八课《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一课时

十八课《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一课时
学习

难点
1、能抓住“美丽”一词感知文章的内容。
2、通过理解文中重点句子,了解居里夫人的“美丽”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同步导案
【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互相检查。(学法提示:认真朗读全文,将生字词找出来,作上记号,多读几遍,生字要读准字音,认准字形,生词联系上下文理解。)
教学资料:镭:放射性金属元素,银白色结晶,有光泽,具有很强放射性并能不断放出大量的热,镭的放射线穿透力强,能破坏动物体的组织,并杀死细菌,可用来治疗癌症和皮肤病。
二、预习检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师重点就学生课前预习中的错误来讲。
三、合作探究,领悟居里夫人的伟大精神。
让学生朗读、感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通过探究让学生清楚地感受题目“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美丽“的具体含义,不仅是居里夫人的美丽端庄,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学精神和人生态度上的美丽。
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
2.请大家再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人声嘈杂,像水在鼎里沸腾一般。()
(2)、完全跟过去一样。()
(3)、很大的名望。()
(4)、确定在某种状态、格式、标准上。()
(5)、比喻在历史发生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苏坊镇中心小学导学案
年级
六年级
科目
语文
课题
18、跨越百年的美丽1
时间
主备人
兰小玲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学习
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一课时

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一课时

18跨越百年的美丽【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字义、句意,归纳出段意;3、正确、规范地听写本课词语。

【教学过程】:一、导入示标师: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

一起来看看我们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出示)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字义、句意,归纳出段意;3、正确、规范地听写本课词语。

师:同学们,为了顺利达到这些目标,我们要进行三场比赛。

二、比读书(第一次先学后教)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字音准确,句子流利,如有不认识的字问同桌或举手问老师。

2、师:质疑问难:有没有不认识的字。

(如果有师板书在黑板上)3、师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埃及伦琴藤蔓分析盐碱顽强卓越效果腐蚀乏力荣誉头衔粪土捐赠4、朗读比赛,比谁的字音准、句子流利,声音响亮。

(1)、指名轮读课文(2)、有错及时纠正,没错就接着读(3)、师适时板书。

师:字音读得准确,句子读得流利,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读懂课文三、比读懂课文(第二次先学后教)(一)、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第1自然段,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思考: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1、理解词语:放射性:某些元素(如,镭、轴)的不稳定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而衰变成另外的元素的性质。

镭:金属元素,银白色,有放射性,医学上可用来治疗癌症和皮肤病。

2、指名说段意,师生交流。

段意:总起,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

(课件出示)(二)学习第二自然段指名读2自然段,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思考:这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1、理解词语: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庄重:严肃稳重。

不随便,不轻浮。

淡泊:(对名利等)超脱,不追逐。

2、指名说,互相交流。

段意:写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

(课件出示)(三)学习第三自然段齐读第三自然段,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思考:这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1、理解词语。

提炼: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使化合物或混合物纯净,或从中提取所要的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跨越百年的美丽
学习目标
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新课,走近居里夫人
1.播放多媒体课件,观看居里夫人的演讲录像。

2.同学们,你们知道眼前这位端庄、漂亮的女士是谁吗?(居里夫人)3.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相信居里夫人的形象已经定格于同学们的头脑中,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居里夫人。

4.请几名学生自由发言。

二、编写习作提纲,试写居里夫人
1.通过交流,同学们对居里夫人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现在如果让你来写居里夫人,你打算写些什么内容、怎样去写?请同学们快速构思,列出写作提纲。

2.与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作文思路。

3.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内进行交流。

三、初读感知课文,了解作者思路
1.结合学生的作文思路进行简单小结。

2.同样是写居里夫人,我们看看作者梁衡在纪念居里夫人逝世100周年时创作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怎样写的。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18课(板书课题)。

3.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认读生字新词。

5.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6.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写了有关居里夫人的哪些内容。

7.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

四、细读探究课文,理解“美丽”内涵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里,请从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根据学生的发言,机动教学。

教师边引导学生体会居里夫人的“美丽”所在,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品读有关语段,深入理解“美丽”的内涵。

(1)外表美。

重点品读下面语句。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引导学生理解“定格”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这句话。

(2)内在美。

相机出示有关语句。

①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

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重点引导学生感悟居里夫人执著的探究精神。

②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体会居里夫人执著的信念与追求。

③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从这两段话中引导学生感悟居里夫人的巨大贡献及其为科学而献身的伟大精神。

④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

引导学生体会居里夫人一心想着人类的科学事业,视名利如粪土。

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居里夫人最美的地方。

五、回读通览课文,理解题目含义
1.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结合课文谈一谈什么是真正的美丽,为什么美丽能跨越百年?
2.小结:外在的美是短暂的、易逝的,只有内在的美才会是永恒的,不变的。

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表现在她美丽的容颜,更重要的表现在她那坚定执著的信念与追求、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淡薄名利的人格魅力上。

所以,她的美丽才会牢牢铭刻在人们心中,才会跨越百年,甚至是永远。

六、自主完成作业,课外拓展阅读
1.写会本课生字新词,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

2.阅读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