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一科)同心圈(1)
中药鉴定常用名词术语解释

二甲子指人参播种后分出二桠,每桠长出一枚掌状复叶,称二甲子。
二杠茸指具有一个侧枝的花鹿茸。
十大九糠指大黄因个块过大水分不易外泄,受冰冻而内心松散且体轻者,但外表不易看出,故有十大九糠之说。
丁拐指果实上的一种肉质突起呈芒刺状,如曼陀罗。
刀削痕指药材在产地采收时用刀除去无用部分或除去粗皮及边材后留下的痕迹。
九眼独活为五加科植物食用木根茎的别称,因其上有多数凹窝(茎痕)呈串珠状排列,故称九眼独活。
三划三花指人参播种后第二年生出的二枚三出复叶,称三花。
三星指款冬的头状花序由三个花朵连在一起、称三星或连三朵。
三岔具有三个侧枝的马鹿茸,称三岔。
四个侧枝的称四岔。
三叉茸指梅花鹿的角具二个侧枝者。
大贝指浙贝母鳞茎外层单瓣肥厚的鳞叶,因形大而称大贝。
大理石纹指由深棕色的外胚乳与淡白色的内胚乳交错或种皮与外胚乳的折合层错入内胚乳中而成状似大理石样的纹理。
如肉豆蔻和槟榔的种仁的断面。
大挺指二杠茸茸体上部较粗壮的主干部分,习称大挺。
小子指小的花苞。
小托盘指掌叶覆盘子果实上的宿存萼,形如托盘而得称。
上与钩齐,下与底平,指以往采收钩藤时的茎枝留取部分上方与向下弯曲的变态枝剪齐,下方与变态枝底部平截。
马头指海马头部与体轴略呈直角,管状长嘴如马头外伸,上有冠状突起似马缨,故称马头。
马牙贝指川贝母中炉贝的鳞茎呈长圆锥形,状似马牙,故称马牙贝。
马牙窟窿指根茎类药材茎基脱落后留下的多数排列整齐的圆形空洞,状似马牙痕。
如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的根茎(关升麻)。
马牙芦指山参根茎脱落后留下的茎痕边缘较平齐,中心凹陷,形如马牙,称马牙芦。
马牙边指罗角药材自底外边向上高约3cm处有环形的凹凸不平,排列较齐的收边带,称马牙边。
马牙柱指人工合成的块状朱砂断面呈纤维柱状,称马牙柱。
马尾指白薇等中药根茎下部的簇生细长须根,因弯曲紧抱状似尾形而称马尾。
马尾连指毛茛科唐松草属多种植物具黄连小檗碱成分,其带根茎的根因根丛生于根茎,形如马尾,俗称马尾黄连,为小檗碱的资源植物。
农业区位论

和杜能试图解释大范围地区宏观的农业区位不同,现代的农业区位论者更多地注意研究具体农场的“农业决 策”。在一些农业经济学者看来,一个农场的生产类型即它的生产专业化方向不过是代表一个农场主决策过程的 最终结果,由若干个具有类似生产类型的农场所组成的土地利用区域,不过是各个农场主按照他们自己的条件所 作出的若干种决策的混合物;解释和论证一定的农场生产类型的区位,必须研究农业决策。这类研究广泛运用了 各种数学方法,如运用线性规划确定总生产费用最小而纯收益最大的农作物最优组合;运用博弈论研究面对种种 不确定性和风险(如天气变化、市场变化等)的农场主如何作出生产上的最优决策,以争取最坏情况下的最好可能 性;运用马尔可夫链研究生产革新的空间扩散等。影响农业决策过程的因素,不仅有各种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 素、自然因素,而且有农场主的行为因素,如个人业务知识、经验、偏好以及冒险精神等等。通过农业决策论的 研究,不仅可以论证解释已有的农业区位,而且还可能预测它的变化。
杜能学说的意义不仅在于阐明市场距离对于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和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类型)的影响,更重要 的是它首次确立了对于农业地理学和农业经济学都很重要的两个基本概念:土地利用方式(或农业类型)的区位 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和优势区位的相对性。此外,杜能的理论模式对于区位论的建立起到奠基作用。杜能以后百余 年来,有一批学者如F.艾列波、T.布林克曼、E.劳尔、A.廖什、E.M.胡佛、E.S.邓恩、L.H.魏贝尔等,论证、 应用和修订了杜能的农业区位学说。如劳尔应用杜能原则,把全世界农业经营类型按集约程度排列为七大农业经 营地带,而以西北欧工业区域为世界农业集约化中心。
谢谢观看
简介
农业区位论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 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
同心圈

4.19—5.2门诊病人取报告单不成功累计人次720次
(四)改善前柏拉图
700 650 600 550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项目 一 100% 100% 82.09% 70.42% 426 59.17% 90% 80% 70%
77.92%
31 45 3 1
7 34 7 2 2
7 43
5 28 3
3 28 4
41 1
39 6 1
1 3
9
1
5 1
1
2 1 1 1 1 3 1 2 1 14
12 1 1
6 1 1
1 1 1Leabharlann 13查检人:检验科窗口人员
检查方式:写“正”
查检地点:门诊二楼检验口
(三)数据收集结果之分析
降低门诊病人取报告单不成功原因汇总
同心圈
衢州市第三医院
隋鑫悦
(一)圈名介绍
(一)圈名的由来及意义 圈名:同心圈
一、由来 《易经》——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二、意义 (一). 圈内同心:检验科全体人员同心,同心 协力、勇往直前。 (二).圈外同心 1. 检验科全体人员与病人同心,想病人所想, 急病人所急。 2. 检验科与临床科室同心,合作共赢。 3. 检验科全体人员与全院职工同心,共创 三院辉煌的明天。
项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部 分 病 人 理 解 不 够 13
十
取 单 时 间 超 过最 长时 限 11
十一
忘 记 带 就 诊 卡
十二
十三
十四
检 验 科 仪 器 故 障 1
未及时 完成及 不清楚 不清楚 自动刷 取单时 就诊卡 时(不 原因 取单地 取单时 卡机故 间未到 消磁 包括检 点 间 障 验仪器 故障)
地球圈层结构ppt

降低
对流
(二)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三)生物圈
地球表面有生命的地带被称 为“生物圈”。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被称为自然界的 “四大圈层”。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人 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环 境干扰和影响越来越强烈,于是导致了环境问题,保护环 境和协调发展,成为我们应特别关注的问题。
地球的结构—— 同心圈层结构
地表
内部圈层结构 外部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 地震波 纵波 固、液、气态 速度快
横波
固态
速度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共同点 在不同的介质,传播 的速度不同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速度{千米/秒) 33
上地幔
地壳
莫霍界面
下地幔
地幔
2900
古登堡界
外核
地核
内核
不连续面:地震波发生突然变化的地方,说明此处物质不连续
气
高层大气 分 平流层 层 对流层 厚度 2000~3000KM 50—55KM 17~18KM(赤道) 10~12KM(中纬度) 8~9KM(极地) O3层吸收 紫外线 地面 升高 平流 直接热源 温度变化 运动形式 与人类的关系 无线电短波通讯
天气晴朗, 有利于飞机飞行
与人类关系最密 切,天气现 象复杂多变
上地幔 下地幔 内核 岩浆 A+B1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一)大气圈
干 洁 空 气
组 大 成
N2 O2 CO2 O3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维持生命活动 光合作用、保温作用(吸收红外线)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成云致雨 成云致雨、保温
心一同心圈

2、明确公式 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 =现状值+【(100%-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 =17.08%+【(100%-17.08%)*75.61%*96.15%】 =60.28%
五、目标设定
——改善目标的设定
1、改善前:17.08%
2、改善目标值:60.28% 3、改善幅度(进步率):43.20 %
二、主题选定
头脑风暴法
1.降低住院患者口服给药的错误率 2.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3.提高危重病人的满意度 4.减少病区响铃次数 5.提高病区住院病人健康教育掌握率 6.提高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合格率 7.提高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分类管理正确率 8.降低病房病人血压漏测率 9.降低医嘱漏签率
二、主题选定
八、效果确认
——无形成果成员能力提高
九、作业标准化
九、作业标准化 ——改善后的流程图
2015/12/19
2015/12/19
2015/12/19
2015/12/19
十、检讨与改进
机构名称: 同心圈活动成果报告
• 活动主题:提高病区住院病人健康教育掌 握率 • 活动单位:心病一科 • 活动时间:2014.7.7—2014.11.30
圈徽:
圈徽的意义: 1、绿色橄榄枝代表者生命,一颗心,两只手,寓意着让我们 用温暖的双手,温暖他人的心。 2、内有一双手环抱爱心象征着我们用温暖双手, 托起 心的希望,同时用我们的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感动患者, 取得配合,促进康复,体现人文关怀,从而实现护理品质的提升。
一、圈的介绍——圈员职务表
How much 多少
四 、 现 状 把 握
同 心 圈 数 据 收 集 表
四、现状把握
护胃圈1

实施日期
5月14日-20日
负责人
杨亚红
目标达成情况
目标达成率 =
X
100% =
0-7
X
100% = 140 %
目标值-改进前
2-7
进步率
=
改进前-改进后
X
100%
=
7-0
X
100% = 100%
改进前
7
8 7 6 5 4 3 2 1 0
7
2 0 改进前 目标值 改进后
改善后柏拉图
50 45 40 150% 35 30 25 20 82% 15 10 5 5 0 45% 3 73% 50% 82% 100% 91% 100% 系列2 系列1 系列3 200%
过医嘱后未及 时更改信息
术前晚未更改 饮食 术后病人未回 房信息已改 病人翻阅床头 卡致错误
9
7 1 1
16.07
12.5 1.79 1.79
83.93
96.43 98.22 100
改善前柏拉图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1 0 1 0% 24 43% 14 9 7 68% 100% 96% 98%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系列2 系列1 系列3 84% 100% 90%
现况值
14
缺陷例数 目标值
6
0
2
4
6
8
10
12
14
16
• 目标三
设定降低因过医嘱后未及时更改信息而发生缺陷的目标值 目标值=9-(9X84%X80%)=3
现况值
9
缺陷例数 目标值
3
0
2
2023最新-《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优秀5篇)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的为您带来的5篇《《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篇一一、教学内容分析地球是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圈层所组成的球体,一般可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它们都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形成同心圈层.这是地球结构的最大特征。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圈层结构。
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圈层的了解,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
通过研究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来推测地球内部的组成及其他特征。
地球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由于各圈层在后面的教材中还有详细介绍,所以在本节中介绍得较简略。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是本节课的课标要求。
所以.根据课标要求与教材、教学实际,教学目标确定为:(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
(3)绘制地球圈层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4)运用图表及相关资料,认识并探究地球表层,用具体实例说明地球表层的特征。
本课内容由两个目来完成。
第一目: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震波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纵波,横渡知识学生没有接触过,因此教材首先给出了纵波、横渡的基本特点。
图l。
26“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意在指导学生分析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推测原因,划分出内部圈层。
图1·26“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解析。
纵波与横波最突出的差异是在不同介质中能否传播以及传播速度的差异。
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与其通过的介质性质密切相关:若介质为均质体,地震波则匀速直线传播;介质性质发生变化,地震渡波速随之变化。
尤其是地震波通过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的分解面时,波速会发生突然变化,出现地震波的不连续面。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精品课件 第13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 1 磁场 磁感线

(3)若研究磁体与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的相互作用力,可 根据安培定则将环形电流或通电螺线管等效成小磁针或条形 磁体,然后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进行分析。
2.三种常见的电流的磁场。
安培定则
立体图
横截面图
纵截面图
直线 电流
以导线上任意点为圆心垂直于导线的多组同心圆,越向外越 稀疏,磁场越弱
安培定则
提示:由于小磁针N极转向纸里,可知该点磁场方向向里,又根据安 培定则,A、B间存在由A向B的电流,由此可知A带正电,B带负电。
典例剖析 【例2】电路没接通时三个小磁针方向如图所示,试确定电 路接通后三个磁针的转向。
答案:小磁针1逆时针转动,小磁针3顺时针转动,小磁针2基 本不动
解析:接通电路后,由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的磁场为内部从 左指向右,外部从右指向左,如图所示,故小磁针1逆时针转动, 小磁针3顺时针转动,小磁针2基本不动。
二 安培定则的应用 重难归纳 1.使用方法。 (1)分清“因”和“果”。在判定直线电流的磁场方向时,拇指 指“原因”——电流方向;四指指“结果”——磁场绕向。在判 定环形电流的磁场方向时,四指指“原因”——电流绕向;拇指 指“结果”——环内沿中心轴线的磁感线方向,即指N极。 (2)优先采用整体法:一个任意形状的电流(如三角形、矩形 等)的磁场,从整体效果上可等效为环形电流的磁场,再根据安 培定则确定磁场的方向,即磁感线的方向。
知识概览
课前•基础认知
一、电和磁的联系 1.电和磁的相似性。 (1)自然界中的磁体总存在着两个磁极, N极 和 S极 ;自然界 中也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2)同名磁极或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 ,异名磁极或异种电荷相互 吸引 。 2.电流的磁效应。 (1)1820年, 奥斯特 偶然发现:把一根导线平行地放在磁针的上方, 给导线通电时,磁针发生了偏转,说明电流能产生 磁场 ,这个现象 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2)电流磁效应的发现,用实验展示了 电 与 磁 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翻身卡,行床边交接班
使用防压疮工具,如水垫、气 垫床、枕头等
保持床单位干洁平整,控制皮肤湿度.
避免剪切力
• 当床头被抬高50°到 60°时,会发生剪切 力,床头抬高不能超 过30°,以免发生剪 切力,当所有30倾斜 体位时,接触压力被 转移到压疮发生低风 险区域,如臀部肌肉 可耐受比骨性隆起区 高3.5倍的压力。
75
597
压疮发生的病人
制定防压疮的制度
• 凡70以(含70岁) 老年人,肿瘤晚期,活动受限、
营养不良、术后管道多、病情原因制动或活动 能力下降等压疮风险评分≤12分均为高风险人
群, 必须落实相应防压疮的护理措施.
回顾及体会
•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医 疗服务的更高要求,我们将继续努 力,持续质量改进,不断的进步,为 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病人 病情需 要制动 营养 不良
护士未重视 压疮的预防
床单元的整 洁和防压疮 的设备不理 想 缺乏先进 防压疮的 工具
压疮的 发生 护士工 作忙 岗位职 责落实 不明确
机
环
法
近 端
缺乏标 准的护 理制度
护理临床思维
该患者是否发生压疮? (压疮风险评估)
如何预防压疮的发生? (制定预防措施)
如何识别压疮? (各期压疮的护理)
QC小组活动记录
• 活动次数编号:TXQ6 时间:2014-3-30 • 阶半年小结:半年来,我科护士不断总结经 验,查找不足,努力完善各种防压疮护理措施,截 止3月底,统计数字如下: • 2012年8月份至2013年8月份,我科共收治病人1431 例,其中压疮评分≤12分患者233例,压疮发生患 者3例,压疮发生率为2 ‰ • 2013年10月份至2014年3月份底,我科共收治病人 数702例,其中压疮评分≤ 12分患者95例,均未发 生院内压疮,压疮发生率为0 ‰ • 品管圈活动各项措施有效,坚持完成小组的活动目 标----2014年10月止,我科院内压疮发生率为0.
小组的口号
Hale Waihona Puke •同心协力呵护患者健康
小组精神 同心 呵护 健康
对策依据
持续性
安全性
慎独性
制定小组活动目标
• 现拟定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 份,本 科室压疮发生率由去年2‰降为0‰。 • 为了达到该目标,必须通过大家同心协 力,共同努力,提高病人服务质量.
头脑风暴
QC小组活动记录
谢谢聆听
2012年8月份~2013年8月份收住病人统计 (人)
3 80 压疮评分低风险人 群 术后管道及切口疼 痛或卧床制动压疮 评分高风险的病人 营养状况差,压疮 评分高风险的病人
150
1198
压疮发生的病人
2013年10月份~2014年3月份收住病人统计 (人)
0 20 压疮评分低风险人 群 术后管道及切口疼 痛或卧床制动压疮 评分高风险的病人 营养状况差,压疮 评分高风险的病人
• 活动次数编号:TXQ4 时间:2013-11-7
• 全体成员采用头脑风暴,应用RCA分
析法寻找主要原因.
• 我们同心圈QC小组活动的目标是:到明年10 月份止一年的时间,科内压疮的发生率为0, 总结过去经验,对压疮发生的原因分析如下:
•
主 要
人
物
床垫软硬 不适合
管道 切口 多活 疼痛 动受 限
预防压疮发生
同心圈QC小组活动
QC品管圈名称 同心圈
• 品管圈名: 同心圈。 • 口号:同心协力,呵护患者健康 • 主题:预防压疮发生。
圈员资料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岁) 学历、职称 职责 组内分工
1
2
钟雪楠 曾德芬 古彩辉 江漫萍 钟梦婷 戴秋霞 林仙芳
女
女
35
39
中专 主管护师
中专 主管护师
• 整改措施:1、饮食指导更细化,根据地方 的饮食特点,如鱼汤、肉汤、 蛋羹。 2、对评分<12分患者,应增加 翻身次数并评估皮肤的情况。 3、皮肤受压处可涂赛肤润保 护。
临床案例
• 患者张兰凤,女,2014年1月11日入院,诊 断:1、胃癌并转移;2、失血性贫血;3、 2型糖尿病。生化检查: RBC3.34*10~12/L,Hgb95.5g/L。ALB31.3g/L, 住院111天,病人身体虚弱,精神淡漠,卧 床不起,移动非常受限,经常大小便失禁, 通过各护士认真落实各防压疮的措施,家 属放弃治疗5月2日出院,全身皮肤完好, 未发生院内压疮。
组长
秘书
全面协调 技术指导 设计方案 收集资料 设计方案 监督执行 统计资料 成果发表 实践操作 实践操作 实践操作
3
4 5 6 7 8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44
31 22 33 30 25
中专 主管护师
本科 护师 中专 护士 中专 护士 大专 护士 中专 护士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钟莉娜
实践操作
选题过程(通过全组成员评价)
评价主题 重要性 迫切性 上级政策 总分 性 40 154 选定
降低科内 58 压疮的发 生率 降低导管 40 脱落率
56
√
35 45
40
35 38
32
110 133
107
降低给药 50 差错率
提高护理 35 文件书写 的完整率
选题的理由
• 2012年8月份至2013年8月份,我科发生大 手术后压疮病人3例,为更好为广患者提供 优质护理,促进患者舒适安全,杜绝我科 患者压疮的发生,培养我科护理同心协力 的凝聚力,提高我科护理质量,故2013年10月 份成立预防压疮发生的品管圈活动----同心 圈QC小组
防压疮制度的落实,护理措施的实 践及跟进
• •
• 制定标准 • 设计实施方 案 • RCA分析法 • 实施执行
P A
• 检讨 • 跟进
D C
• 效果评价 • 确定
QC小组活动记录
• 活动次数编号:TXQ5 时间:2014-1-10 • 阶段小结:自QC小组活动以来,在全科护士的共同 重视下,各护士凭着认真负责工作态度,认真执行 科室制定的防压疮的制度,正确落实防压疮措施, 应用PDCA循环模式不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 存在问题:1、对能进食病人营养支持指导 未具体化。 2、压疮风险评分<12分的患者易发生 皮肤发红,避免局部压迫不能褪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