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一、人类的出现过程: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南方古猿)→完全形成中的人(四种,其中现代人的特征出现在晚期智人时期)1、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元谋人、北京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山顶洞人)3、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形成的原因: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血缘关系)1、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

(1)特点:母系——群婚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都以集体为基础。

(2)特点:父系——婚姻关系相对固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社会占主导地位。

2、父系氏族取代母系氏族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3、国家的产生:父系氏族后期,生产力提高,私有制出现,阶级和国家产生。

父系氏族后期,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私有财产→私有制→奴隶制→军队,监狱、法庭→国家,奴隶社会逐渐取代原始社会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奴隶社会----人类进入文明时期)1、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

这四个古国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因为它们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发源于河流)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3、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地位:是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反映了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

4、印度的种姓制度(1)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国王处于第二等级。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②被统治阶级:吠舍(雅利安平民)、首陀罗(被征服的印度人);(2)特点:等级森严★★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答: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实用,必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实用,必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第1课古代埃及1.位置:非洲东北角2.河流:尼罗河(孕育古埃及文明)3.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4.主要成就(1)数学(2)医学(3)天文学:太阳历(4)文化: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文字之一)①狮身人面像(5)建筑用途:法老的陵墓②金字塔意义:象征国王权力,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地位: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古埃及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同时体现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多读几遍有印象)(1)含义:国王的称呼5.法老(最高统治者)(2)权力:集军政财神等大权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又称“美索不达米亚”)(1)河流:幼发拉底河古巴(2)国王:汉谟拉比比(3)政策:内:建立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伦外:各个击破王(4)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国(5)结果:他在位期间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①人物:汉谟拉比②目的(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③地位: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1)《汉谟拉比法典》 a有公民权自由民A社会等级分明 b无公民权自由民④内容 c奴隶B奴隶制发达,维护奴隶主地位C商品经济比较活跃(租赁、雇佣、交换、借D 宣扬“君权神授”,现世报应(以牙还牙)A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⑤作用B人类社会法制传统源远流长(2)文字:楔形文字(苏美尔人)(3)阴历(苏美尔人)(4)60进位制第3课古代印度一、古代印度1.位置:南亚次大陆2.河流:印度河和恒河4.早期文明遗址: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5.鼎盛时期:孔雀王朝,首都:华氏城(最繁荣、人口最多)二、古代印度主要成果发明者:印度人1.阿拉伯数字传播者:阿拉伯人⑴制定者:雅利安人种第一等级:婆罗门(祭祀)统治姓阶级(2)等级第二等级:刹帝利(军事、行政)------ 国王制度第三等级:吠舍(农业、商业)被统治第四等级:首陀罗(为前三等级服务)阶级(3)贱民:最卑贱(在社会上遭受歧视和凌辱)特点:① 各等级之间有贵贱之分② 低等级不得从事高等级职业③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3.佛教(1)教义:反对“婆罗门”等级,宣扬“众生平等”,忍耐顺从(2)地点:古印度(3)创立者:乔达摩.悉达多(悉迦牟尼)中古亚非文明(属于大河流域文明)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一、希腊1.地理环境:环海、多山、多岛屿2. 最早的文明: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2.公元前8世纪,出现城邦3.希腊城邦特点:小国寡民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尚武)二、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1.背景:①经过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

九年级上册历史重要知识点复习提纲(实用!)

九年级上册历史重要知识点复习提纲(实用!)

九年级上册历史重要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1—3课)第1课古代埃及(非洲)1.古埃及发祥地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流域。

文明成果:(1)古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太阳历是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3)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4)古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西亚)2.发祥地: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西亚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

(1)(两河是指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大体上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

)(2)文明成果:《汉谟拉比法典》(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意义)《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4)文字:楔形文字第3课印度河流域(南亚)3.古代印度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1)发祥地:印度河流域。

(2)文明成果:雅利安人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第二等级刹帝利,第三等级吠舍,第四等级首陀罗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4.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5.世界三大宗数之一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释迦牟尼”。

(教义)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4-6课)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一、希腊城邦1.欧洲文明之源: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2.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

3.公元前8世纪开始,古希腊建立了城邦,其中最强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

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

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

4.雅典的民主政治:雅典是古希腊的著名城邦。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一、伯利克里改革1、改革者:伯利克里2、主要内容:扩大公民的权利;4、作用:使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二、日本“大化改新1、时间:7世纪中期(646年)2、改革者:孝德天皇3、主要内容: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以才选官②经济方面:一切土地收归国家爱所有,国家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影响: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

三、文艺复兴1、时间:14世纪1688):1、根本原因:英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2、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3、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4、《权利法案》①时间:1689 ②目的:限制王权③作用:确立议会高于王权,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对欧洲和北美产生了重要影响,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六、美国的诞生或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1、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来克星顿枪声:1775年4月,标志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3、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美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直至胜利。

1787年宪法制定后,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并连任第二届,被誉为“美国国父”。

4、《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标志美国诞生。

5、萨拉托加大捷:1777年,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6、《1787年宪法》:1787年美国制定,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由国会、总统、最高法院组成。

7、性质: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的性质8、意义: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推动了欧洲和拉美革命的开展。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及复习资料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及复习资料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及复习资料以下是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的汇总及复习资料:
1. 新中国成立及其历史背景
-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清朝末年的社会变革与民主革命
-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土地革命
- 北伐战争与国共合作
- 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政治体制建设
2.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
- 社会主义改造与过渡时期
-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 文化大革命的起因与发展
- 改革开放的背景与政策
- 经济体制改革与农村改革
- 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领导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现代化建设与科技创新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传承- \。

世界历史 九年级上册 考纲内容知识归纳

世界历史 九年级上册 考纲内容知识归纳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考纲内容知识归纳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对“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的理解:尼罗河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

2.制定汉谟拉比法典的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3.对汉谟拉比法典的评价: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种姓制度的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5.对四大文明古国的悠久历史的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1.大化改新的背景: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

公元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了。

2.大化改新的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大化改新的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4.由日本大化改新得到的启示:要不断改革创新,要善于学习。

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和发展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1.对象形文字的评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2.楔形文字的作用:楔形文字后来流传到亚洲西部的许多地方,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3.对宗教的认识:提倡宗教信仰自由,但我们要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

第一~三单元单元综合提升1.有益开卷(1)亚非四大文明古国(2)世界三大宗教2.考点感悟(1)在亚非的大河流域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

(2)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1. 文艺复兴的背景:①14世纪前后,地中海区域是欧洲贸易最繁荣的地区。

九年级上册提纲-中考历史复习

九年级上册提纲-中考历史复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九年级上册复习背诵提纲第一二三四单元世界古代史1、古埃及产生于尼罗河流域;文明象征:金字塔。

最高统治者:法老2、古巴比伦产生于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

《汉谟拉比法典》旨在维护奴隶制的等级制度,地位: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

3、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佛教:创立时间、创立者: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

主张:众生平等。

4、古代希腊文明:近代民主发源地希腊城邦特点:小国寡民代表:雅典和斯巴达5、雅典民主极盛时期人物:伯里克利他认为“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

”内容:五百人会议的议员和陪审法庭的陪审员等由抽签的方式产生;公民大会是最城邦高权力机构;为公职人员和参与政治事务的公民发放津贴。

局限性:在雅典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无权享受这种民主。

亚历山大东征的作用:使东方人民饱受战争之苦,客观上促进了希腊文明与东方诸文明的交流和融汇。

希腊建筑:_帕特农神庙__是古希腊大型建筑的重要代表。

哲学家:德谟克得特提出原子论、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

6、古代罗马文明:建国:公元前509年罗马成共和国建立。

帝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灭亡: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其中西罗马帝国的首都依然是罗马城。

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称拜占庭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建筑:圆形竞技场、万神殿等建筑;古代罗马法律《十二铜表法》;历法:儒略历。

现行公历的基础。

5、法兰克王国:建立发展:481年,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

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国王。

800年,被罗马教皇加冕为皇帝,被称为查理大帝。

他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被称为查理帝国。

分裂:848年,查理的三个孙子签订条约,帝国分裂,奠定了日后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6、基督教:公元1世纪中叶,耶稣创立于罗马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罗马天主教廷和教皇成为欧洲的精神领袖。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三篇】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三篇】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三篇】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一、基本概念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一、基本概念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

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如N2O2CO2P2O5等。

6、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7、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N2O2S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如CO2KClO3SO2等。

9、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

如CO2SO2等。

10、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A+B==AB11、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AB===A+B1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

(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又叫触媒)[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14、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二、空气的成分1、空气含氧量的测定——过量红磷的燃烧实验P23问题:(1)为什么红磷必须过量?(耗尽氧气)(2)能否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不能,产生新物质)2、空气的成分:N2:78%O2:21%稀有气体:0.94%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3、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4、氮气的用途:P245、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P256、空气的污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1)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一、伯利克里改革(九上P14)1、时间: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2、改革者:伯利克里3、主要内容:扩大公民的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4、作用:使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二、日本“大化改新”(九上P24-25)1、时间:7世纪中期2、改革者:孝德天皇3、主要内容: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以才选官②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影响: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

三、文艺复兴(九上P58-59-60)1、时间:14世纪—17世纪上半叶2、最先兴起的国家:意大利3、中心思潮:人文主义4、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5、早期代表:代表人物国别主要作品及其成就但丁意大利创作长诗《神曲》,率先批评教会达•芬奇意大利创作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莎士比亚英国创作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6、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四、新航路的开辟(九上P61-62)1、主要原因: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扩大;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的强烈渴望;奥斯曼帝国对东亚商路的控制。

2、客观条件:指南针的应用;地圆学说的深入人心;航海技术的发展。

3、开辟的过程航海家哥伦布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开辟新航路发现美洲新大陆进入印度洋到达印度环球航行4、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欧洲人殖民扩张活动的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5、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提示学生从规模、目的、性质、影响等方面分析比较)航海家规模目的性质影响郑和船多人多宣扬国威加强联系友好交往义举促进国家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哥伦布等船少人少开拓市场掠夺财富殖民扩张活动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殖民灾祸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九上P67-68-69)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克伦威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人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队打败了国王军队,取得了最后胜利。

1649 年,在英国建立了共和国,1653年就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军事独裁统治。

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

3、1688年宫廷政变:(P69)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国王。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4、《权利法案》(P69)①时间:1689 ②目的:限制王权③作用: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国王不能滥用权利,为所欲为。

④意义: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P69)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六、美国的诞生或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九上72-76)1、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来克星顿枪声:1775年4月,标志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3、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出生在弗吉尼亚一个种植园主家庭,一直反对英国的殖民侵略。

独立战争爆发后,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是司令,并领导美28∙回复∙1楼∙2009-12-12 16:19∙举报 |∙∙nomoneynoshop∙核心会员6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直至胜利。

1787年宪法制定后,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并连任第二届,退休后回到自己的农庄,1799年12月14 日去世。

4、《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标志美国诞生。

5、萨拉托加大捷:1777年,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6、《1787年宪法》:1787年美国制定,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大权。

华盛顿当选为第一届总统。

7、性质: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的性质8、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推动了欧洲和拉美革命的开展。

七、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九上P78-81)1、根本原因:封建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人权宣言》:制宪会议发表。

它宣称人们生来是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思想。

打击了法国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3、法国大革命的影响:①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②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③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4、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拿破仑建立,又称拿破仑帝国。

5、《法典》: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后,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拿破仑颁布了《法典》(包括《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6、拿破仑战争:①拿破仑的早期战争是为了打退欧洲的反法同盟对法国的干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后期乘胜扩大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则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②拿破仑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带到了法军所到之处,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具有积极意义。

但是,拿破仑战争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③拿破仑的失败表明,在当时的欧洲大陆,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势力。

八、“蒸汽时代”的到来(九上P88-90)1、珍妮机:18 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

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2、瓦特与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改良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汽船:美国人富尔顿制造。

4、火车的诞生: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

1825 年,这列名为“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5、工业革命完成:19 世纪上半期6、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九、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九上P107-108)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2、《共产党宣言》①时间:1848 年②起草人: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③作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十、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1861-1865)(九上P111-114)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即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2、林肯: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解放了黑人奴隶,为废除奴隶制而献身。

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美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是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回复∙2楼∙2009-12-12 16:19∙举报 |∙∙nomoneynoshop∙核心会员63、《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颁布。

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宣言的发表,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

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

4、性质: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5、影响: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

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十一、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九上P117-118)1、时间:1861年2、沙皇:亚历山大二世3、性质: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影响:①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十二、日本明治维新(九上P118-120)1、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2、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意义:①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②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③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十三、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九上P124-127)1、“电气时代”的到来:19世纪70年代,人类历史进人了“电气时代”。

2、“发明大王”爱迪生: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3、汽车:德国人卡尔•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被称为“汽车之父”。

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田,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4、飞机:1903年12月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十四、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九上P131-134)1、形成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2、形成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3、“三国同盟”由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组成;4、“三国协约”由英国、法国、俄国组成。

5、形成后果: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十五、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2、战争的性质:帝国主义国家的掠夺战争3、导火线: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4、战争的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5、战争的影响: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空前。

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②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参战各国共死伤二干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俄、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十六、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九上P138)1、18世纪的法国2、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十七、启蒙思想的影响(九上P139)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十八、牛顿力学理论体系(九上P139)1、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