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球自动分类机说明书修改
健身球自动检验分类机

目录一、设计题目及任务1.1设计题目及原始数据1.2设计方案提示1.3设计任务二、设计要求................................................................................................................4[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2.1功能要求..........................................................................................................4[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2.2工作原理..........................................................................................................4[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2.3工艺流程图......................................................................................................4[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三、机械系统的选择及比较........................................................................................5[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3.1电动机的选择及比较......................................................................................5[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3.2传动机构的选择及比较 (5)[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3.3执行机构的选择及比较..................................................................................7[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四、健身球检验分类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流程图..................................................12[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4.1健身球检验分类机工作流程........................................................................12[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4.2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简图................................................................................13[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4.3健身球检验分类机的基本组成....................................................................13[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五、机器基本组成应用及尺寸设计..........................................................................13[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5.1电动机............................................................................................................13[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5.2减速器............................................................................................................13[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5.3传动装置........................................................................................................14[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5.4凸轮推杆滑块................................................................................................17[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5.5检验装置与接料装置....................................................................................19[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5.6进料机构设计................................................................................................20[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5.7各机构的运动循环图....................................................................................21[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六、偏置曲柄滑块的运动分析..................................................................................22[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6.1构件的基本尺寸............................................................................................22[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6.2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流程图........................................................................23[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6.3编写程序........................................................................................................24[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七、方案分析与评价..................................................................................................29[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7.1优点................................................................................................................29[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7.2缺点................................................................................................................29[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7.3改进................................................................................................................29[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八、总结......................................................................................................................30[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九、参考文献..............................................................................................................31[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附录一..........................................................................................................................32[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附录二..........................................................................................................................33[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附录三..........................................................................................................................36[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附录四..........................................................................................................................37[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一、设计题目及任务1.1设计题目及原始数据设计健身球自动检验分类机,将不同直径尺寸的健身球(石料)按直径分类。
健身球分类检验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1.设计要求: (2)2.工作情况分析: (3)2.1系统拆分 (3)2.2 各机构方案比较、选择: (3)2.2.1 进料机构: (3)2.2.1.1 方案比较: (3)2.2.1.2分析: (4)2.2.1.3选择 (4)2.2.2送料机构: (5)2.2.2.1 方案比较: (5)2.2.2.2 分析: (5)2.2.2.3 选择 (6)2.2.3检测机构: (6)2.2.3.1方案比较: (6)2.2.3.2 分析: (6)2.2.3.3选择 (7)2.2.4接料机构: (8)2.2.4.1方案比较 (8)2.2.4.2分析 (9)2.2.4.3选择 (10)2.3最终机构方案的组合: (10)2.4最终选定机构组合简图: (11)3.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 (11)3.1减速装置的设计计算: (11)3.2槽轮机构的设计计算: (13)3.3凸轮机构的设计计算: (14)3.4分动齿轮设计计算: (17)3.5曲柄分动装置设计计算: (18)4.致谢: (20)5.参考文献: (21)1.设计要求:健身球自动检验分类机,将不同直径尺寸的健身球(石料)按直径分类。
检测后送入各自指定位置,整个工作过程(包括进料、送料、检测、接料)自动完成。
健身球直径范围为ф40~ф46mm,要求分类机将健身球按直径的大小分为三类。
1. ф40≤第一类≤ф422. ф42<第二类≤ф443. ф44<第三类≤ф46其他技术要求:电动机转速(r/min):1440 生产率/检球速度(个/min):202.工作情况分析:2.1系统拆分2.2 各机构方案比较、选择:2.2.1 进料机构:2.2.1.1 方案比较:方案1:曲柄滑块机构:方案2:凸轮滑块机构方案3:四杆机构:2.2.1.2分析:方案1:设计、制造简单可行,能实现小球的逐个进料,滑块在运动的过程中,料斗里的球对滑块有正向的压力,则滑块的速度不宜过快,滑块的磨损比较严重。
健身球检验分类机课程设计报告机械原理

健身球检验分类机课程设计报告机械原理健身球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健身器材,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类型的运动训练,包括力量训练、平衡训练、柔性训练和有氧训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如何设计一款健身球检验分类机,这个机器能够对健身球进行自动分类。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健身球检验分类机的目的。
这台机器的主要用途是将不同类型的健身球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不同的大小和重量。
这个机器将能够比人类检查员更加准确地检测健身球的大小和重量,因为它使用的是高精度的传感器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对球的大小和形状进行高度精确的测量。
为了设计健身球检验分类机,我们需要首先进行一些机械原理的考虑。
这包括机器主要的运动部件,如传送带、扫描器和机械臂。
传送带是机器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因为它承载着要传送的健身球。
传送带必须能够在一定速度下稳定地运行,并且必须有足够的功能来控制球的流量和每个球之间的间距。
扫描器是另一个重要的部件,它必须能够高速地扫描每个健身球,记录它们的大小、形状和重量,并将这些数据发送给计算机视觉系统进行处理。
最后,机械臂是机器的关键部件之一,因为它必须能够准确地抓住每个健身球并将它们放入相应的类别中。
在机器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
这将是机器的另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因为它必须能够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来对健身球进行分类。
我们可以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或循环神经网络(RNN)来训练机器,使它能够自动分类健身球。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提供大量的数据来训练机器,这将为机器学习过程奠定基础。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将所有这些零部件结合在一起以实现完整的健身球检验分类机。
这将涉及到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我们将需要设计和制造机械部件、编写和测试软件,并将所有部件集成在一起以实现完整的系统。
总之,健身球检验分类机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课程设计项目,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感官信息的读取,它将为我们从事健身球行业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同时为我们提供了解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机会。
健身球分类机课程设计

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题目:健身球检测分类机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康丽春目录1.设计要求健身球自动检验分类机,将不同直径尺寸的健身球(石料)按直径分类。
检测后送入各自指定位置,整个工作过程(包括进料、送料、检测、接料)自动完成。
健身球直径范围为ф40~ф46mm,要求分类机将健身球按直径的大小分为三类。
1. ф40≤第一类≤ф422. ф42<第二类≤ф443. ф44<第三类≤ф46方案选择:电动机转速(r/min):960 生产率/检球速度(个/min):20工作情况分析2:各机构方案比较、选择2.1进料机构2.2:送料机构方案1:曲柄滑块机构方案2:凸轮滑块机构方案3:四杆机构2.21:送料机构方案分析、比较方案1: 机构为低副面接触使得接触面单位面积所受压力较小,接触面便于润滑,制造方便且精度高。
能实现小球的逐个进料,滑块在运动的过程中,料斗里的球对滑块有正向的压力,故滑块的速度不宜过快,否则滑块的磨损较严重。
方案2:凸轮机构可使从动件得到精确的预期运动,且结构简单、紧凑、设计方便,能实现小球精确的进料,但凸轮的加工制造困难,成本高,行程不宜过大,而且为高副接触易磨损。
方案3:能满足工作要求,要实现小球的精确进料需要严格的数学计算,杆件的形状复杂,设计难度大。
.2.22:送料机构方案确定综合各方因素考量后,确定为方案12.3检测机构:方案1:凸轮+滑道机构方案2:槽轮+转盘机构+半圆形环状管道2.31:检测机构方案分析、比较方案1:该机构比较简洁,但是并不能满足任务要求,因为健身球的直径相差不大,机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震动,容易使直径稍大的球容易卡入小直径的滑道,当凸轮在推程工作的时候需要较大的推力,并且会使得小球和滑道的接触表面严重受损,使得工作不可靠,最终会丧失分球机构的精度。
并且此机构要求凸轮的从动件行程较大,使得凸轮的外形尺寸变大,笨重,不紧凑。
健身球检验分类机构课程设计

健身球检验分类机机构设计一、综述1.1工作原理健身球自动检验分类机是将不同直径尺寸的健身球(石料)按直径分类的机器。
它将健身球检测后送入各自指定位置,整个工作过程(包括进球、送球、检测、接球)自动完成。
1.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健身球直径范围为40~60mm,要求分类机将健身球按直径大小分为三类。
○1第一类:40<ф≤42mm○2第二类:42<ф≤44mm○3第三类:44<ф≤46mm表11.3设计任务○1一般至少包括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2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3画出机构运动方案简图○4画出凸轮机构设计图(包括位移曲线、轮廓线和从动件的初始位置)。
要求有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检核最大压力角和最小曲率半径,确定轮廓线。
盘状凸轮用电算法设计,圆柱凸轮用图解法设计。
○5设计其中一对齿轮机构○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1.4设计提示健身球自动检验分类机是创造性较强的一个题目,可以有多种运动方案实现。
○1球的尺寸控制可以靠三个不同直径的接料口实现。
例如:第一个接料口直径为42mm,中间接料口的直径44mm,第三个接料口的直径稍大于46mm。
这样就使直径小于42mm的球直接落入第一个接料口,直径大于42mm的球先卡在第一个口,然后由送料机构将其退出滚向中间接料口,以此类推。
○2球的尺寸控制还可以由凸轮机构实现○3此外,需要设计送料机构、接料机构、间歇机构等,可由曲柄滑块机构,槽轮机构等实现二、方案选用选择以下方案为设计方案:方案一:此机构用凸轮和连杆机构为送料机构,平顶盘形凸轮为检球机构,其中一个齿轮和凸轮双联,其他齿轮起到减速的作用。
健身球在滑块的推动下被送入检球机构,在凸轮滑块的缓慢移动下,根据健身球的直径大小不同进入不同的轨道,即进入接料机构。
方案二,此机构以槽轮为送料机构,平顶盘型凸轮为检球机构,其中一个齿轮与凸轮双联,其他齿轮起到减速的作用。
健身球在滑块的推动下被送入减料机构中,在凸轮推杆的滑块的缓慢移动下,根据健身球的直径不同进入不同轨道,即进入接料口。
健身球自动检验分类机

第一章总论及设计要求1.1设计要求 (1)1.2功能分解 (1)1.3工作原理 (1)1.4 工艺动作流程图 (2)第二章传动方案2、1 机构的选用 (2)第三章主要执行机构方案设计3、1 进料机构 (3)3、2 检验机构 (3)3、3分离机构 (4)3、4 传动方案的拟定 (5)第四章机构运动方案简图4、1机构运动方案简图 (6)4.2同组方案简图 (8)第五章方案的评价5、1方案的讨论 (10)5、2心得体会 (11)5、3最终确定方案 (11)第六章参考资料6、1参考资料 (14)第一章总论及设计要求1、1 设计要求(1)计健身球自动检验分类机,将不同直径尺寸的健身球(石料)按直径分类。
检测后送入各自指定位置,整个工作过程(包括进料、送料、检测、接料)自动完成。
健身球直径范围为ф40~ф46mm,要求分类机将健身球按直径的大小分为ф40≤第一类≤ф42、ф42<第二类≤ф44、ф44<第三类≤ф46三类。
其他技术要求见表1:(2)设计任务1.健身球检验分类机一般至少包括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
2.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
3.图纸上画出健身球检验分类机的机构运动方案简图和运动循环图。
4.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表2为设计任务分配表。
表2 设计任务分配表(3)设计提示健身球自动检验分类机是创造性较强的一个题目,可以有多种运动方案实现。
一般的思路在于:1.球的尺寸控制可以靠三个不同直径的接料口实现。
例如:第一个接料口直径为42mm,中间接料口直径为44mm,而第三个接料口直径稍大于46mm。
使直径小于(等于)42mm的球直接落入第一个接料口,直径大于42mm的球先卡在第一个接料口,然后由送料机构将其推出滚向中间接料口。
以此类推。
2.球的尺寸控制还可由凸轮机构实现。
3.此外,需要设计送料机构、接料机构、间歇机构等。
可由曲柄滑块机构、槽轮机构等实现。
1、2功能分解为完成健身球分类过程,需实现下列运动功能要求(1)进料是一个往复运动过程,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进料机构。
健身球自动分类机方案设计说明书

健身球自动分类机方案设计说明书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3)1.1功能要求及工艺动作分解提示 (3)1.2 设计方案提示 (3)二、健身球自动检验分类机方案设计 (3)2.1功能分解 (4)2.2功能逻辑图 (4)2.3方案设想 (4)2.4原动机及传动机构的选择 (6)2.4.1原动机的选择 (6)2.4.2传动机构的选择 (6)2.5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7)2.5.1进料与送料 (8)2.5.2检验分类与按类存放 (10)三、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与比较 (12)3.1根据工艺过程确定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 (12)3.2绘制机械系统运动转换功能图 (12)3.3根据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选择机构 (12)3.4用形态学矩阵法创建机械系统的运动方案 (13)四、机械系统工作运动循环图 (14)4.1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14)五、机构的尺寸设计及运动分析 (15)5.1凸轮机构的设计 (15)5.2结果分析 (20)5.3减速装置的尺寸设计 (20)六、机构运动总体方案图 (24)6.1运动方案简图 (24)6.2健身球检验分类机工作原理 (25)6.2.1健身球检验分类机工作流程 (25)6.3健身球检测分类机分析与评价 (26)七、总结 (26)八、主要参考资料 (27)一、设计任务书(1)功能要求及工艺动作分解提示1)总功能要求将不同直径的健身球按直径分类存放。2)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分解提示健身球自动分类机的功能是将不同直径的健身球(石料)按直径分类,并送到各指定位置。整个工作过程(包括进料、送料、分类、按类存放)自动完成。(2)原始数据和设计要求健身球直径范围为ф40~ф46mm,要求分类机将健身球按直径的大小分为三类:第一类: 40≤ф≤42 ; 第二类:42<ф≤44;第三类:44<ф≤46。生产率(分类速度)20个/min。(3)运动方案构思提示健身球自动分类机可以有多种运动方案实现。一般的思路在于:1)球的尺寸控制可以靠三个不同直径的接料口实现。例如:第一个接料口直径为42mm,中间接料口直径为44mm,而第三个接料口直径稍大于46mm。使直径小于(等于)42mm的球直接落入第一个接料口,直径大于42mm的球先卡在第一个接料口,然后由送料机构将其推出滚向中间接料口。以此类推。2)送料机构、接料机构、间歇机构可由曲柄滑块机构、槽轮机构、凸轮机构等实现。(4)建议完成的设计工作量1)本题设计时间为两周。2)根据功能要求,确定工作原理和绘制系统功能图。3)按工艺动作过程拟定运动循环图。4)构思系统运动方案(至少二个以上),进行方案评价,选出较优方案。5)对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设计。6)绘制系统机械运动方案简图。7)编写设计说明书。二、健身球自动检验分类机方案设计2.1功能分解1.进料功能2.送料功能3.自动分类功能4.按类存放功能2.2功能逻辑图图2.12.3方案设想方案一自动检验分类机的主要用途就是将不同直径大小的健身球分成三类,我们提出了如下图的运动装置:图2.2该方案将送料机构与检料机构中的滑块运动统一起来,在上滑块将球推出的同时下滑块上边缘也正好抵达料道1的口缘处,向下运动时对球进行检测分类。但考虑到球在检料机构通道中向下运动至靠近料道时,有可能球会卡在料道口而不能进行正常分类。以及检料机构滑块间歇时间不易控制,所以我们放弃这一方案,选用改进的方案二。方案二运动方案图:图2.32.4原动机及传动机构的选择2.4.1原动机的选择表一:型号电流转速效率功率因数电压Y112-M4 8.8 1440r/min 84.5% 0.82 380v2.4.2传动机构的选择机械系统中的传动机构是把原动机输出的机械能传递给执行机构并实现能量的分配、转速的改变及运动形式的改变的中间装置。传动机构最常见的有齿轮传动、带传动、蜗杆传动等。他们的特点如表2:表二:由上诉几种主要的传动装置相互比较可知,齿轮传动、带传动用于减速,故选用带传动和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效率高,工作可靠、传动精确。2.5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2.5.1进料与送料(1)进料机构图2.4如上图所示为漏斗状进料机构,槽体上安装有一个振荡器,槽体高度h ,可根据待测球数量适度调整。槽壁的倾斜角度为α,其对槽体和健身球的受力情况有较大的影响。如果α角度过大,则健身球整体向下的压力不足,影响了传递的连续性;如果α角度过小,则球之间互相压力增大,健身球流动性下降。所以,︒<<︒4530α。我们取 α=35°对于导管直径d ,为了保证良好的流动性d 应该大于最大球的直径,并保证mm 2~1的盈余空间;但也不宜过大,过大尺寸的直径d 容易造成球体之间的相互摩擦力增加,造成导管的堵塞。考虑到待测球在漏口堵塞情况,设置了如下图所示的振荡器装置:为了防止料槽中,健身球堵塞,本装置使用了如上图所示的解卡振荡器。本振荡器使用电动机2来带动偏心轮1转动,由于偏心轮质心偏离转动中心,因此产生振动的效果。把解卡振荡器安装于料槽壁上带动料槽振动,使料槽中健身球的流动性得到加强,很大程度的减小了健身球被卡住的几率。(2)送料机构方案一、四连杆机构图2.6方案二、对心凸轮滑块机构以上两种方案各有特色,两者都同样能玩成工作任务,但前者有急回特性,有冲击,而后者若采用摆线或五次多项式运动规律,则可避免冲击,并且结构更为简单,便于设计,杆件少,功能损失更少,能出色地完成认务,所以选用后者,即对心凸轮滑块机构。2.5.2检验分类与按类存放(1)检验分类机构方案一:图2.8方案二:图2.9从理论上来讲,以上两种方案都可以实现健身球自动检验分类的功能,但是,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实际上方案一在料道1处,直径在φ44及以上的健身球会卡住,而无法实现分类,故选方案二。在方案二的检料箱体中,设有待测球出口料道1、料道2、料道3,料道顺序为尺寸从小到大依次设置,小球先检测,接着检测中球,大球直接滚出,为了使球能够快速稳定地经过料道尺寸检测,设计轨道与水平夹角为:β=10°料道相应尺寸大小如表三:料道1料道2料道3料道直径(mm)444648设置滑块轨道有关尺寸为:其中,1h 是滑块1的行程, mmh h h 60321===444=h mm 425=h mm另外,在滑块2的前端,留有在mm 5的距离,因为考虑到健身球的形状以及其重力作用,其能够按照预想的路程进行检料。(2)按类存放装置如下图所示:图2.10三、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与比较3.1根据工艺过程确定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1.送料功能的执行构件是滑块1,它作间歇往复直线运动;2.检验分类功能的执行构件是滑块2和滑块3,它们都作间歇往复直线运动。3.2绘制机械系统运动转换功能图根据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绘制机械系统转换功能图:3.3根据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选择机构(1)送料滑块1的间歇往复移动,可选凸轮机构,连杆机构,凸轮+连杆机构等。(2)分类滑块2的间歇往复运动,可选凸轮机构,连杆机构,凸轮+连杆机构等。(3)分类滑块3的间歇往复运动,可选凸轮机构,连杆机构,凸轮+连杆机构等。3.4用形态学矩阵法创建机械系统的运动方案根据机械系统运动转换功能图可构成形态学矩阵。由表所示的形态学矩阵可求出保健球自动检验分类机系统运动方案数为:N=3x3x3x3x3x3=729可由给定的条件,各机构的相容性,各机构的空间布置,类似产品的借鉴和设计者的经验等,从中选出若干个较为实际可行的方案,然后从选出的若干个方案中用评价方法选出最优方案。图3.2图示实线连接的即为设计的最佳方案。四、机械系统工作运动循环图4.1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机械系统运动方案有3个执行构件需要进行运动协调设计,它们是送料机构(滑块1),检验分类机构(滑块2和滑块3),在运动循环图中,分别用送料,分类Ⅰ,分类Ⅱ来表示。横坐标表示分配轴的转角,送料的纵坐标表示送料滑块1的运动(由右向左为正),分类Ⅰ的纵坐标表示滑块2的运动(由下向上为正),分类Ⅱ的纵坐标表示滑块3的运动(由下向上为正)。如下图所示:图4.1表四:执行阶段运动阶段运动时间(s) 分配转角(°)送料阶段送料远休回程近休0.75s0.5s0.75s1s90°60°90°120°分类Ⅰ阶段近休升程远休回程1s0.75s0.5s0.75s120°90°60°90°分类Ⅱ阶段送料远休回程近休0.75s0.5s0.75s1s90°60°90°120°五、机构的尺寸设计及运动分析5.1凸轮机构的设计(1)送料凸轮和分类Ⅱ凸轮的设计图5.1图5.2 调试结果:(2)分类Ⅰ凸轮的设计图5.3图5.45.2结果分析根据实践经验,在推程时,许用压力角[]α的值对于移动从动件,[]'α=30°~38°。在回程时,对于力封闭的凸轮,由于这时使从动件运动的是封闭力,不存在自锁的问题,故可采用较大的压力角,通常取[]'α=70°~80°。并且,最大压力角[]αα<max 因此,我们取[]α=30°,[]α'=70°。从上面的调试结果可知,升程︒≈29max α<[]α=30°,回程最大压力角<'max α[]'α=70°,且无运动失真现象,故满足设计要求。5.3减速装置的尺寸设计图5.5本分类装置采用上图所示的减速器,由传送带和齿轮系构成的减速装置。其中一对齿轮的传动比是有限的,由于本装置需要较大的传动比,固采用轮系来实现。(1)皮带传送:图5.6如图所示为皮带减速机构,带轮1连接原动件转速为0n =1440r/min 的交流电动机,皮带2连接齿轮系中的齿轮1,皮带1的半径为1r ,皮带2的半径为2r ,根据皮带传动原理有:1r n =0n (1)皮带1与皮带2的转速与半径成反比:21r r n n =12r r (2) (2)齿轮系传动:如图5.5所示,带轮2与齿轮1同轴传动,齿轮1与齿轮2啮合传动,齿轮2与齿轮3同轴传动,齿轮3与齿轮4啮合传动,齿轮4与直齿锥同轴连接,根据齿轮系传动原理有:⎪⎪⎪⎩⎪⎪⎪⎨⎧====433423211221z z n n n n z z n nn n z z z z z z r z (3) 由上式可得: 42231104z z r z z r n n z = (4)(3)直齿锥齿轮:图5.7如图5.5 所示,直齿轮4与直齿锥齿轮5、凸轮7、凸轮8同轴传动,直齿锥齿轮5与直齿锥齿轮6垂直啮合,直齿锥齿轮6与凸轮9同轴连接,根据齿轮传动原理有:5z n =4z n (5) 6z n =5z n (6)由凸轮9与直齿锥齿轮同轴传动有:69z n n = (7)根据提供的原动件转速为0n =1440r/min 的交流电动机与课程设计要求,在0n 的前提下,设计机器的生产率为20个/min,设计的凸轮滑块结构实现凸轮转动一圈完成一个健身球的检测,可以得到凸轮9的转速为:s rad r n n n /323020min /20987ππ===== 同时,齿轮4与凸轮7和凸轮8是同轴传动,故s rad n n n z /32874π=== 则s rad r n /48301440min /14400ππ=== 根据公式(4)可以得出:s rad z z r zz r n z z r z z r n z /4842231104223114π==因此由上两式可以得出:721422311=z z r z z r 根据1比72的比例关系,我们选取适当的皮带轮半径和齿轮齿数721313181422311=⨯⨯=z z r z z r 故我们得出:128r r =,123z z =,343z z =考虑到齿轮大小与传动的合理性,经过比较设计皮带传动结构与齿轮系传动结构的相应参数如下:表五:皮带轮参数带轮1 带轮2 皮带轮半径(mm)30240表六: 各齿轮参数模数(mm) 压力角(°) 齿数(个) 直径(mm) 分锥角(°) 齿轮1 3 20 20 60 /齿轮2 3 20 60 180 /齿轮3 3 20 20 60 /齿轮4 3 20 60 180 / 直齿锥5,6 3 20 40 120 90 六、机构运动总体方案图6.1运动方案简图:注:1,2,3,4—直齿轮5,6—锥齿轮7,8,9—凸轮10—弹簧11—推杆12—振荡器13—进料槽14—料槽15,16—推杆17,18,19—收集箱6.2健身球检验分类机工作原理6.2.1健身球检验分类机工作流程6.3健身球检测分类机分析与评价(1)优点1)设计结构简单,能耗低;2)设计制造简单;3)使用解卡振荡器,很大程度上减小健身球互卡的几率;4)传送带靠摩擦力工作,传动平稳,噪声小。(2)缺点1)由于机构简单,故精确度不高;2)振荡器的使用加剧了健身球之间的相互碰撞,同时使机械运转的噪音加大;3)不适用于高速分类。(3)改进1)可通过精确的调整解卡振荡器的频率,从而减小噪音;2)使用摩擦系数较小的导轨,提高选择精度。七、总结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马上就要结束了,虽然只有两个星期的时间,但是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学到了不少东西,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它不仅使我们平时所学的一些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际,培养了我们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发现、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使我们加深了对各类机械机构的认识,学会了利用程序分析设计各类凸轮机构,用VB软件对机构杆件的运动进行调试和分析,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并且提高了我们对CAD画图,Word文档排版编辑的能力以及诸多方面的能力,这次设计是个综合性设计。在这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们真正体会到了设计工作的严谨性和自己很多方面知识的不足。刚开始,我们根本无从下手,好在有老师的耐心讲解和指导,我们才结合自己平时的理论基础,一步一步地完成了这次课程设计。同时,这次设计更好地锻炼了我们在处理问题时的团队协调合作能力,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对具体任务的分工协作精神。总之,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受益匪浅。我们相信通过越来越多的实践体验,我们一定能更好地掌握机械专业各方面的知识。八、主要参考资料1、孙桓,陈作模,葛文杰编著,《机械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2、牛鸣岐,王保民,王振甫编著,《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11。。
健身球自动检验分类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广西科技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健身球检验分类机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专业:车辆工程班级:车辆111设计者:*****学号:*****指导老师:*****2013年7月5日目录第一章设计要求1.1设计题目 (2)1.2 设计任务 (2)1.3 设计提示 (3)第二章方案的选定2.1 解题思路 (3)2.2 不同方案的对比 (3)第三章传动方案3.1传动方案的拟定及电动的选择 (6)第四章主要执行结构方案设计4.1 进料机构 (12)4.2 测健身球直径 (13)4.3 送料机构 (13)4.4 接料机构 (13)4.5 工作原理以及工艺动作流程图 (14)课程设计的感受 (14)参考文献: (15)第1章设计要求1.1 设计题目(1)设计健身球自动检验分类机,将不同直径尺寸的健身球(石料)按直径分类。
检测后送入各自指定位置,整个工作过程(包括进料、送料、检测、接料)自动完成。
(2)健身球直径围为φ40~46mm,要求分类机将健身球按直径的大小分为三类。
(3)直径围在φ40~42mm的为第一类,直径围在φ42~44mm的为第二类,直径围在φ44~46mm的为第三类。
其他技术要求见表1:1.2 设计任务(1)健身球检验分类机一般至少包括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在的两种机构。
(2)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
(3)绘制健身球检验分类机的机构运动方案简图。
(4)绘制凸轮机构设计图(包括位移曲线、凸轮轮廓线和从动件的初始位置)。
要求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曲率半径,确定凸轮廓线。
(5)设计计算其中一对齿轮机构。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7)学生可进一步完成:凸轮的数控加工、健身球检验分类机的计算机演示验证等。
表2为设计任务分配表。
表2 设计任务分配表1.3 设计提示健身球自动检验分类机是创造性较强的一个题目,可以有多种运动方案实现。
一般的思路在于:1.球的尺寸控制可以靠三个不同直径的接料口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交大理工学院课程设计指导书设计题目:健身球自动检验分类机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班号:11机电3班设计者:谢彪-20110410290304邬雁冰-20110410290312吴壹通-20110410290303刘成银-20110410290326赖盛楠-20110410290317熊华斌-20110410290324指导教师:黄志刚老师2013-6-10目录第一章设计目的及要求 (2)1.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 (2)1.2设计题目 (2)第二章机械系统的运动方案拟定 (2)2.1机器的工艺动作功能分解 (2)2.2执行构件及其运动设计 (3)2.2.1进料与送料 (3)2.2.2检验分类与按类存放 (4)2.3原动机的选择 (6)2.4执行构件的运动协调性(运动循环图)设计 (7)2.5机构选型及组合 (7)2.5.1根据工艺过程确定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 (7)2.5.2根据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选择机构 (8)2.6方案评价及优选 (8)第三章相关机构的尺寸设计 (8)3.1凸轮机构的设计 (8)3.1.1送料凸轮和分类Ⅱ凸轮的设计 (8)3.1.2分类Ⅰ凸轮的设计 (10)3.2结果分析 (11)3.3减速装置的尺寸设计 (12)3.3.1皮带传送 (13)3.3.2齿轮系传动设计 (13)3.3.3直齿锥齿轮 (14)第四章机械系统的运动简图绘制及相关性能分析或说明 (16)4.1运动方案简图 (16)4.2健身球检验分类机工作原理 (17)4.2.1健身球检验分类机工作流程 (17)4.3健身球检测分类机分析与评价 (17)4.3.1健身球分类机优点 (17)4.3.2健身球分类机缺点 (18)4.3.3健身球分类机的改进 (18)第五章课程设计体会及建议 (18)参考文献 (19)第一章设计目的及要求1.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1.学会机械运动简图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2.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机构分析与综合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使用技术资料,计算作图及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进行机械创新设计的能力。
1.2设计题目1、健身球自动分类机总功能要求将不同直径的健身球按直径分类存放。
2、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分解提示健身球自动分类机的功能是将不同直径的健身球按直径分类,并送到各指定位置,整个工作过程(包括进料、送料、分类、按类存放)自动完成。
3、原始数据和设计要求健身球直径范围为ф40~ф46mm,要求分类机将健身球按直径的大小分为三类:第一类: 40≤ф≤42 ;第二类:42<ф≤44;第三类:44<ф≤46。
生产率(分类速度)20个/min。
第二章机械系统的运动方案拟定2.1机器的工艺动作功能分解1.进料功能2.送料功能3.自动分类功能4.按类存放功能2.2执行构件及其运动设计2.2.1进料与送料(1)进料机构采用漏斗形状的进料机构,根据待测球数量适度调整所需高度。
槽壁的倾斜角度为α,其对槽体和健身球的受力情况有较大的影响。
如果α角度过大,则健身球整体向下的压力不足,影响了传递的连续性;如果α角度过小,则球之间互相压力增大,健身球流动性下降。
所以,︒<<︒4530α。
我们取 α=35°对于导管直径d ,为了保证良好的流动性d 应该大于最大球的直径,并保证mm 2~1的盈余空间;但也不宜过大,过大尺寸的直径d 容易造成球体之间的相互摩擦力增加,造成导管的堵塞。
考虑到待测球在漏口堵塞情况,设置了如下图所示的振荡器装置:为了防止料槽中,健身球堵塞,本装置使用了的振荡器。
本振荡器使用电动机2来带动偏心轮1转动,由于偏心轮质心偏离转动中心,因此产生振动的效果。
把解卡振荡器安装于料槽壁上带动料槽振动,使料槽中健身球的流动性得到加强,很大程度的减小了健身球被卡住的几率。
(2)送料机构方案一、四连杆机构方案二、对心凸轮滑块机构方案三、凸轮旋转进料以上三种方案都同样能完成工作任务,但第一种有急回特性,有冲击,而第二种若采用摆线或五次多项式运动规律,则可避免冲击,但第三种虽也为凸轮机构设计,但结构更为简单,便于设计,杆件少,功能损失更少。
所以我们选用第三种,即凸轮旋转机构。
2.2.2检验分类与按类存放(1)检验分类机构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理论上,三种方案都可以实现健身球自动检验分类的功能,但实际上方案一在料道1处,直径在φ44及以上的健身球会卡住,而无法实现分类,方案二对原动机的要求较多,也更为难装配,故选方案三。
在方案三的检料箱体中,设有待测球出口料道1、料道2、料道3,料道顺序为尺寸从小到大依次设置,小球先检测,接着检测中球,大球直接滚出,为了使球能够快速稳定地经过料道尺寸检测,设计轨道与水平夹角为:β=10°料道相应尺寸大小如下表:设置滑块轨道有关尺寸为:其中,1h是滑块1的行程, m mh h h 60321===444=h mm 425=h mm另外,在滑块2的前端,留有在mm 5的距离,考虑到健身球的形状以及其重力作用的因素,其能够按照预想的路程进行检料。
(2)按类存放装置如下图所示:2.3原动机的选择2.4执行构件的运动协调性(运动循环图)设计2.5机构选型及组合2.5.1根据工艺过程确定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送料功能的执行构件是滑块1,它作间歇往复直线运动;检验分类功能的执行构件是滑块2和滑块3,它们都作间歇往复直线运动。
2.5.2根据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选择机构(1)送料滑块1的间歇往复移动,可选凸轮机构,连杆机构,凸轮+连杆机构等。
(2)分类滑块2的间歇往复运动,可选凸轮机构,连杆机构,凸轮+连杆机构等。
(3)分类滑块3的间歇往复运动,可选凸轮机构,连杆机构,凸轮+连杆机构等。
2.6方案评价及优选如上表格所示的粗黑体的功能综合,即为设计的最佳方案。
第三章相关机构的尺寸设计3.1凸轮机构的设计3.1.1送料凸轮和分类Ⅱ凸轮的设计调试结果:3.1.2分类Ⅰ凸轮的设计调试结果:3.2结果分析根据实践经验,在推程时,许用压力角[]α的值对于移动从动件,[]'α=30°~38°。
在回程时,对于力封闭的凸轮,这时使从动件运动的是封闭力,不存在自锁的问题,故可采用较大的压力角,通常取[]'α=70°~80°。
并且,最大压力角[]αα<max,因此,我们可以取[]α=30°,[]α'=70°。
从上面的调试结果可知,升程︒≈29max α<[]α=30°,回程最大压力角<'max α[]'α=70°,且没有运动失真的现象,故满足设计的要求。
3.3减速装置的尺寸设计本分类装置采用上图所示的减速器,由传送带和齿轮系构成的减速装置。
其中一对齿轮的传动比是有限的,由于本装置需要较大的传动比,固采用轮系来实现。
3.3.1皮带传送如图所示为皮带减速机构,带轮1连接原动件转速为n =1440r/min 的交流电动机,皮带2连接齿轮系中的齿轮1,皮带1的半径为1r ,皮带2的半径为2r ,根据皮带传动原理有:1r n =0n (1)皮带1与皮带2的转速与半径成反比:21r r n n =12r r (2)3.3.2齿轮系传动设计带轮2与齿轮1同轴传动,齿轮1与齿轮2啮合传动,齿轮2与齿轮3同轴传动,齿轮3与齿轮4啮合传动,齿轮4与直齿锥同轴连接,根据齿轮系传动原理有:⎪⎪⎪⎩⎪⎪⎪⎨⎧====433423211221z z n n n n z z n nn n z z z z z z r z (3)由上式可得:42231104z z r z z r n n z =(4)3.3.3直齿锥齿轮直齿轮4与直齿锥齿轮5、凸轮7、凸轮8同轴传动,直齿锥齿轮5与直齿锥齿轮6垂直啮合,直齿锥齿轮6与凸轮9同轴连接,根据齿轮传动原理有:5z n =4z n (5) 6z n =5z n (6)由凸轮9与直齿锥齿轮同轴传动有:69z n n = (7)根据提供的原动件转速为0n =1440r/min 的交流电动机与课程设计要求,在n 的前提下,设计机器的生产率为20个/min,设计的凸轮滑块结构实现凸轮转动一圈完成一个健身球的检测,可以得到凸轮9的转速为:srad r n n n /323020min /20987ππ=====同时,齿轮4与凸轮7和凸轮8是同轴传动,故s rad n n n z /32874π===则s rad r n /48301440min /14400ππ===根据公式(4)可以得出:s rad z z r zz r n z z r z z r n z /4842231104223114π==因此由上两式可以得出:721422311=z z r z z r根据1比72的比例关系,我们选取适当的皮带轮半径和齿轮齿数721313181422311=⨯⨯=z z r z z r 故我们得出:128r r =,123z z =,343z z =考虑到齿轮大小与传动的合理性,经过比较设计皮带传动结构与齿轮系传动结构的相应参数如下:表:皮带轮参数 带轮1 带轮2 皮带轮半径(mm ) 30 240表: 各齿轮参数模数(mm) 压力角(°) 齿数(个) 直径(mm) 分锥角(°)齿轮1 3 20 20 60 / 齿轮2 3 20 60 180 / 齿轮3 3 20 20 60 / 齿轮4 3 20 60 180 / 直齿锥5,63 20 40 120 90第四章机械系统的运动简图绘制及相关性能分析或说明4.1运动方案简图注:1,2,3,4—直齿轮 5,6—锥齿轮7,8,9—凸轮 10—弹簧 11—推杆12—振荡器13—进料槽 14—料槽15,16—推杆 17,18,19—收集箱4.2健身球检验分类机工作原理4.2.1健身球检验分类机工作流程4.3健身球检测分类机分析与评价4.3.1健身球分类机优点(1)设计结构简单,能耗低;(2)设计制造简单;(3)使用解卡振荡器,很大程度上减小健身球互相卡住的机率;(4)传送带靠摩擦力工作,传动平稳,噪声小。
4.3.2健身球分类机缺点(1)由于机构简单,故精确度不高;(2)振荡器的使用加剧了健身球之间的相互碰撞,同时使机械运转的噪音加大;(3)不适用于高速分类。
4.3.3健身球分类机的改进(1)可通过精确的调整解卡振荡器的频率,从而减小噪音;(2)使用摩擦系数较小的导轨,提高选择精度。
第五章课程设计体会及建议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就这样结束了,虽然只有在课后才抽出时间来,但是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的陶冶,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实践。
它不仅使我们平时所学的一些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际中,更好的培养了我们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发现、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使我们加深了对各类机械机构的认识和了解,学会了利用程序分析设计各类凸轮机构,用VB软件对机构杆件的进行调试和运动分析,并且提高了我们的画图能力,Word文档编辑的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