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春节日记:福州的春节_日记大全

合集下载

家乡的风俗春节福州作文600

家乡的风俗春节福州作文600

家乡的风俗春节福州作文600
亲爱的朋友们,在这个阳春三月,温暖如春的时节里,让我们一起从心底深处拥抱这个传统佳节——春节!作为一名福州人,每年的这个时候,我总是被家乡的独特风俗深深吸引。

说到福州的春节,怎能不提那独具特色的"耍八仙"呢?这种载歌载舞、热闹非凡的庆祝活动,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福州人民世世代代延续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

在除夕夜,街头巷尾到处洋溢着喜气洋洋、其乐融融的氛围,大家身着靓丽的民族服饰,或手持彩灯,或敲起锣鼓,载歌载舞,其热闹景象可想而知!
春节期间,福州还有"耍陆陆仔"的传统习俗哦。

"陆陆仔"这个可爱的名字,源自民间对小孩的亲昵称呼。

每到春节,孩子们都会打扮得红红火火,在大人的带领下,挨家挨户地诵读吉祥语,祝愿邻里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而家家户户也都会把心意装进大大小小的红包里,回赠这些可爱的"小使者"。

说到福州人过年,怎能不提"年啖"呢?这可是我每年最盼望的了!年夜饭过后,全家老少就会围坐在一起,品尝各种精心制作的糕点美食,有肉粽、元宵、汤圆等等,既富有地方特色,又别具创意。

大家一边吃着,一边聊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期盼着新的一年里,家人健康平安,事事顺利。

福州的春节风俗源远流长、独树一帜,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儿。

这不
仅凝聚了福州人民的智慧结晶,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每逢佳节倾心而往,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家的温暖与亲情的力量。

希望这些独特的风俗能够永续传承,为明媚的春天增添更多欢乐和祝福!。

福州的年味作文初一

福州的年味作文初一

福州的年味作文初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家家户户的锅碗瓢盆声,春节的喜庆洒满了整个大街小巷。

一进家门,扑面而来的酒肉香,饭菜香,在方圆里就闻见了。

这种香让人闻见了会想起家,那么就让我带你走进福州的春节吧!腊月这段时间是供财神的时候。

在财神爷面前放上一张木桌,上面摆上鸡、鸭、鱼、菜、汤,放上10支红色小杯子,倒上料酒,拿一张红纸,撕成一小半一小半,放在每一道菜上,把家门打开,让神仙进来。

大人们总会买好年糖年饼,带小孩出去挑新衣。

红纸包可是每次粘糖年饼里必有的东西。

腊月二十三这天,一大清早,就听见楼下游街大队各个敲锣打鼓,穿着金黄色的大衣,抬着轿子来接神仙。

鞭炮声接连不断,一旁的人有的看见鞭炮在放赶紧躲开,有的小孩拍手大笑,老人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看着。

这天是最忙的大扫除,贴春联,嗒吃的,因为过了这天很多店都关门了。

这天还得供灶王爷。

除夕早上的第一声问候就是“新年好”,大家都穿起了新衣,长辈们都在厨房里忙碌,在外工作的人差不多都到家了。

吃完年夜饭之后还要看联欢晚会。

放鞭炮才是重头戏,我们会到广场上放鞭炮,这天广场上会有很多人。

大人放鞭炮,小孩看,他们一手捂着耳朵,一手拿着打火机,点完火便立马跑开,小孩双手捂耳朵。

当烟花射向天空,开出美丽的花时,小孩更是高兴得跳了起来,大人拿出手机拍照,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正月初一,焚香鸣炮,喜迎新年。

福州人正月初一的早餐必吃太平面、线面、鸡蛋、鸭蛋。

取福州话谐音,如“鸡”音似“系、羁”,鸭蛋音似“压、浪”以祝一年中福寿绵长,太平如意。

这天不吃新煮的饭,吃的是“隔年饭”,是讨个年年有余的吉利。

正月初四是守在家里不出门,迎“灶神”回民间。

灶神是古代神话中的司饮食之神,又称灶王爷,一般会在腊月廿三送灶王爷回天庭汇报工作。

这几天出门拜访亲友或遇到熟人,第一句话便是“新年好!”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新年好”,但我却听出了他们对新年的喜悦,因为这一句话让大街小巷瞬间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店铺会在元宵前几天开张,这几天有人去旅游,上街游玩,找亲朋好友。

福州春节习俗见闻作文

福州春节习俗见闻作文

福州春节习俗见闻作文
福州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每年春节期间,这里都会呈现出独特的节日氛围和热闹景象。

作为福州人,我对家乡的春节习俗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感受。

正月初一,全城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氛围。

清晨,人们会穿着节日盛装,拜祭祖先,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随后,举家人团聚共进新年第一餐,品尝着地道的福州美食,如鲜香软糯的肉圆、香喷喷的腊味、酥脆可口的年糕等,其乐融融。

正月初二,人们会观赏"福州花灯"。

这种独具福州特色的民间艺术,以竹篾编织而成,造型精巧别致,栩栩如生。

花灯游行时,锣鼓喧天、彩旗飘扬,热闹非凡。

除夕夜,福州人有"守岁"的习俗。

这一晚,人们守到子时,吃"岁夕面"、打"开运钱",希望能在新的一年里步步高升、万事如意。

夜里,还能听到街坊邻里的鞭炮声不断响起,祝福新年快乐。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福州最著名的习俗就是"游莆田"。

人们会穿戴节日盛装,步行或乘船前往莆田,在临水景区游玩赏灯、品尝各色美食,尽兴而归。

春节期间,福州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氛围,充满了欢声笑语。

作为福州人,我由衷地热爱这座城市,也希望福州的传统习俗能够代代相传,永续传承。

我的家乡福建春节作文

我的家乡福建春节作文

我的家乡福建春节作文篇一《福建春节:热热闹闹的团圆饭》在我的家乡福建,春节那可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

一进入腊月,村子里就开始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我家也不例外,准备春节的过程就像是一场欢乐的战斗。

特别是准备年三十那晚的团圆饭,可费了不少心思。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做红糟肉。

这红糟肉啊,可是福建春节团圆饭上的大菜。

奶奶一早就开始忙碌起来,她先从自家酿的红糟里舀出一大碗红糟糟,那红糟糟散发着阵阵酒香,红红的颜色看着就喜气。

然后把切好的五花肉块放进红糟糟里,加入各种调料,像盐、葱姜蒜,还有八角之类的。

奶奶一边搅拌着肉和红糟糟,一边跟我讲以前过年的故事。

她说,在过去啊,过年能有红糟肉吃,那可就是好人家啦。

我就看着那些五花肉在红糟糟里翻滚着,像是在进行一场独特的沐浴仪式。

肉在红糟糟里腌制了一上午,之后就放到锅里小火慢炖。

那炖肉的过程中,香味就开始四处乱窜了。

从厨房飘到院子里,我的馋虫也被勾了出来。

我就守在厨房门口,像个小馋猫一样,时不时地问奶奶好了没。

奶奶就笑着说心急吃不了热红糟肉。

终于等到肉炖好了,那一块块红糟肉红亮红亮的,肉皮也变得软糯Q弹。

到了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

那一盘子红糟肉尤其显眼,夹起一块咬上一口,肉香和着红糟的香味瞬间就在嘴里散开了。

在这样的团圆饭上,大家欢声笑语,讲着一年的趣事,满屋子都是温馨和幸福的味道。

我们就在这样热热闹闹的氛围里迎接新年的到来。

篇二《福建春节:游神和鞭炮声》在家乡福建的春节,有个特别热闹又好玩的传统活动就是游神。

这游神啊,就是把庙里的神像抬出来巡游,那阵仗可大了去了。

这天一大早,村子里就跟炸开了锅似的。

人们纷纷涌上街头,都想占个好位置看游神。

我也跟着大人一起,挤在人群里。

先是听到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那声音越来越近,震得我耳朵嗡嗡的。

不一会儿,就看到大队人马过来了。

最前面的是几个扛着大旗的人,那旗帜随风飘舞,可威风了。

后面跟着一群穿着传统服饰的叔叔伯伯们,他们抬着神像,一步一步稳稳地走着。

福州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

福州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

《福州家乡春节的风俗》嘿,你知道福州的春节有多热闹吗?那可真是像一场盛大的狂欢派对!一进入腊月,福州的街头巷尾就开始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年味。

大人们忙活着采购年货,那架势,就像要把整个超市都搬回家似的。

小孩们则眼巴巴地盼着过年,心里像揣着只小兔子,兴奋得不行。

福州的春节,有个特别重要的风俗,那就是做年糕。

做年糕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

奶奶把糯米粉和水搅拌均匀,然后用力揉成一个大面团。

这面团就像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可爱极了。

接着,爷爷把面团分成小块,放进蒸笼里蒸熟。

蒸熟后的年糕热气腾腾,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咬上一口,软糯香甜,那滋味,简直绝了!除了做年糕,福州人还会在春节前打扫房屋。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活儿,得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妈妈拿着扫帚,像个女战士一样,把灰尘和垃圾统统赶走。

爸爸则爬上爬下,擦窗户、洗窗帘,忙得不亦乐乎。

我和弟弟也没闲着,帮忙递工具、倒垃圾。

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是看着焕然一新的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到了除夕这天,福州人会早早地贴上春联和福字。

红红的春联就像两条巨龙,守护着家门;大大的福字则像一个聚宝盆,把福气都聚在了家里。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

这顿饭可丰盛了,有鱼有肉,有虾有蟹。

大家一边吃着美味的菜肴,一边聊天说笑,气氛温馨极了。

吃完年夜饭,我们就等着看春节联欢晚会。

那精彩的节目,让我们笑得前仰后合。

大年初一,福州人会穿上新衣服,走亲访友。

见面的时候,大家都会互相拜年,说一些吉祥话。

小孩子还能收到长辈们给的红包,那红包就像一个小太阳,温暖着我们的心。

走在街头,到处都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就像春天里盛开的花朵。

福州的春节,还有很多有趣的风俗,比如舞龙舞狮、逛庙会等等。

这些风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也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乡。

福州的春节,就是这么热闹,这么有魅力。

我爱福州的春节,我爱我的家乡!。

福建的春节的作文

福建的春节的作文

福建的春节的作文精选福建的春节的作文4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福建的春节的作文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福建的春节的作文篇1世界各地的过年的习俗都是不一样的,在爆竹的阵阵声中,我们迎来了一个喜庆的节日—春节。

家乡在过除夕夜和正月初一那天是最为热闹的。

首先是在除夕晚,先是敬天公,敬天公是在于子正时(为零点)一到,四处爆竹声响成一片,我们即要在家中万堂中设案,摆上三牲、果子、清茶等贡品,并且燃上三柱清香、点烛拜天公。

这种祭祀天公是一直要持续到初四。

除夕之夜。

不仅要守岁还要开正,开正就是在除夕之夜守岁到十二点,迎新年,在子正时“敬天公”的同时,燃放烟花爆竹,以表庆贺,开门迎春迎祥,俗称“开正”。

正月初一,首先是贺正。

清晨,无论是男女老少,个个都是要早早起床,穿上早已准备好新衣服,早餐合家都吃面线加鸡蛋,据说吃蛋去壳,意思是在除霉气,迎吉祥,而面线则象征着福寿绵长之意。

早上吃完早餐即要出门走访邻居亲友,亲友则笑脸相迎,首次见面皆要互相道到:“恭喜”。

就是俗称“贺正”,要是有小朋友上门做客,主人必要奉上糖果、蜜饯或者喝甜茶、喝甜茶,意思是让上门小客人“甜一下”意思。

以示让小客人有个甜甜蜜蜜好开端。

到了初九了,春节的热闹差不多就过了,小孩子们去照常上学了,大人们也去照常做事了。

福建的春节的作文篇2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

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

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

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

一种福建过年的风俗作文600字

一种福建过年的风俗作文600字

福建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600字1我们家乡春节别有一番风味,从春节前几天到正月十五,每天都很精彩。

春节前几天,家家都很忙,即使是在贫困的家庭里,这几天也要买很多东西。

大人们要买过年的吃的、穿的、喝得、用的——店铺多数过年不开门。

小孩子就首先要买爆竹。

等到万事俱备,之欠东风时,就盼着春节到来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人们盼呀盼终于把春节给盼来了。

春节真热闹。

大家都要穿新衣,还要贴红红的的对联和吉祥的年画。

中午要吃团圆饭,在吃团圆饭前,还要放鞭炮,那天除了万不得已,都要赶回家吃这顿饭。

吃完团圆饭,除夕夜也悄悄地来了。

我们这里除夕要守岁,虽然不用守一整夜,但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

午夜时分,家家都要“除天行”,也就是要放鞭炮,放礼花。

漆黑的天空一下子变得亮了起来,好像白天一样,鞭炮声震耳欲聋,经久不绝古老的小镇便洋溢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

正月初一的早上家家都要吃饺子,饺子也叫“元宝”预示着招财进宝。

街道也不像以前那样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但不时从门缝里飘出的饭菜香味和人们的欢声笑语诉说着人们的幸福美满。

正月初二要给自己的长辈和亲戚拜年,去时一般会带上一些礼品,表达祝福之意。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家乡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节日,家家都要吃元宵。

吃元宵表示我们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家乡的春节是快乐的,最快乐的也是我们小孩子了。

我们可以拿到许多的压岁钱,又不用做作业,还能自由自在的放鞭炮,每一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都伴随着我们的欢笑。

家乡的春节是快乐的,我爱家乡的春节。

福建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600字2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门框边贴上一副春联,迎吉避邪,辞旧迎新。

所以,贴春联也是逢年过节的一件特别有趣的事儿。

往年春节时,都是大人们来贴春联的。

今年的我,看着外婆早已买好的春联,心中总是痒痒的。

好不容易等到外婆要贴春联的时候了。

我一个箭步冲到外婆面前,对外婆说:“外婆,你的年纪大了,不适合爬上爬下。

我已经长大了,让我来贴春联吧!”外婆用疑惑的眼神打量着我,问了一句:“你能行吗?”我虽然没有“实战”经验,但是这几年我早把贴春联的过程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了。

福州春节习俗的作文.

福州春节习俗的作文.

福州春节习俗的作文2018-01-13新年就要到了,小编整理了关于福州春节习俗的作文以供各位同学在假日里学习和参考,希望大家在假期中有着更好更快乐的玩耍,也祝福大家新的一年在学习和生活上有着更多的收获和惊喜!福州春节习俗的作文一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日,古称履端、元旦,今谓春节,福州人叫“做年”,是一年中最隆重、假期最长的民间节日。

黎明时分,各家敞开大门,焚香鸣炮,喜迎新年。

这个节俗传统禁忌甚多,说第一句话,做第一件事,都讲究好彩头,以冀一年之平安。

新年伊始,逢人第一句都要说“恭喜”、“发财”、“平安”等吉利话,对方也报以相应的好话。

当日不扫地、不打水、不挑担、不劈柴、不洗衣、不洗澡、不理发、不说不吉利的话。

全家起床后,便穿新衣服,或穿质地最好的衣着。

早餐,有的吃太平面(线面、鸡肉、鸭蛋),以祝太平、长寿;有的吃年糕(红糖),以祝年年高升;有的老人吃素,祈求合家子孙一年平安。

初一,小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则给以压岁钱或糖果、桔子。

初一不出远门,初二、初三人们可以访亲拜友,互贺新年。

正如清人吴继筠在《福州岁时竹枝词》中说的:“族新衣服趋人前,礼数谦谦喜连连;路上相逢共作揖,发财恭喜贺新年。

”这便是古时福州新正的景观。

有出嫁女儿的人家,要办春酒,邀女儿、女婿及外孙回娘家饮宴团聚。

水上船家(民)的妇女,头戴红花,蓝衫青裤,布底青鞋,结伴登岸,挨家串门,用福州话唱诗贺年:“姑嫂双双贺新年,红红伞灯挂厅前;好好送奴去,金字牌板企(站立之意)门前。

”“旧年过了又新年,生意兴隆赚大钱;恭喜发财平安过,送奴过门前。

”这叫“讨诗”,又是贺年词,贺年讨以示吉祥。

春节期间,福州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火树银花,欢声笑语,到处呈现一派节日气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党政领导在节前或节日期间,持礼物到军烈属、离退休干部及老劳模等府第拜年。

各有关部门组织春节游园、各界联欢会、文艺晚会等活动。

那些有迷信色彩的旧俗逐渐消失。

九十年代初,大多数居家都安装电话,一般亲戚好友用电话互拜新年,减少节日交通拥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七年级春节日记:福州的春节初中七年级春节日记:福州的春节
从这一天起,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大人们喜气洋洋地忙着大扫除、置办年货。

小孩们也不闲着,乐呵呵地帮着贴春联、大红“福”字、插花、挂灯笼,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

小孩们虽然碍手碍脚,大人们却不会像平时那样加以呵斥或驱赶。

到了除夕这天,福州家家户户灯火通明,过年的喜气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和心上,弥漫在每一个角落,一切都显得那么祥和幸福。

厨房里到处摆放着美味的食物,只等夜幕降临,就可以一饱口福了。

各家各户还备有鞭炮、烟花,准备辞旧迎新。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大家都欢呼起来,鞭炮声响成了一片,震耳欲聋。

兴奋的我在家中来回地跑着,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

在阳台上抬头望去,夜空中烟花璀璨,像无数颗耀眼的流星,更多的像五彩缤纷的花朵,把夜空照得如同白昼一样,美不胜收!
到了正月初一,一早就被鞭炮声唤醒。

睡眼惺忪的我在枕头下摸到了装在红包里的压岁钱。

这一天,福州的大人小孩都穿戴一新和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互相说些祝福的话儿。

小孩子则可以不受约束地做自己喜欢的事,玩个痛快!
接下来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

这一天,福州有名的“花灯一条街”南后街热闹非凡,手工精心制成的莲花灯、宫灯、走马灯等,1 / 2
以其独特的魅力倾倒了无数观灯的福州人。

在文庙,大型猜谜游戏,吸引了众多的猜谜爱好者。

而民俗公园南公园更成了一个“福州民俗风情世界”,吸引了许多的游人,人们在这里品尝地道的福州民间风味小吃,体验福州的民俗风情。

真心祝福福州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幸福平安。

2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