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选修2 主题2 课题3 纯碱制造技

合集下载

鲁科版选修二《纯碱制造技术的发展》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科版选修二《纯碱制造技术的发展》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科版选修二《纯碱制造技术的发展》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纯碱制造技术的发展背景、原理和生产流程,使学生对纯碱工业的发展历程有所了解,掌握纯碱制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生产过程,提高学生的化学分析实验技能和理论掌握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纯碱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纯碱的用途,认识纯碱工业的历史和现状。

2.掌握纯碱制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生产流程,了解纯碱制造所需的原材料和设备。

3.学习常规化学实验技能,包括定量分析和质量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实验规范。

4.提高学生理论化学知识水平,加深对化学反应原理和动力学基础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纯碱工业的发展历程本节课重点介绍纯碱工业的发展历程,包括纯碱的定义、应用领域、工业规模和产业链等方面。

通过查阅纯碱工业发展的相关文献和图表等资料,让学生了解纯碱工业在我国和世界的发展历史,掌握纯碱的原材料、生产工艺和应用范围。

2. 硝酸钠法制取纯碱本节课主要介绍硝酸钠法制取纯碱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生产过程。

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原材料的选用、反应的原理、工艺流程和设备等方面。

在实验室中进行硝酸钠法制取纯碱的化学实验,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学生需要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掌握实验中的定量分析和质量分析方法。

3. 草酸钙法制取纯碱本节课主要介绍草酸钙法制取纯碱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生产过程。

侧重介绍草酸钙法的特点、反应机理、工艺流程和设备等方面。

通过讨论和实验,让学生对纯碱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草酸钙法与硝酸钠法对比分析,让学生深入掌握不同纯碱制造方法之间的异同点。

4. 纯碱工业的生态环保问题本节课主要介绍纯碱工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生态环保问题,包括能源消耗、污染排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通过学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以及主要的污染控制技术手段和现状,让学生了解纯碱工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对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着力培养。

人教高二化学技术-课题3纯碱的生产

人教高二化学技术-课题3纯碱的生产

工具
栏目导引
(5)在“侯氏制碱法”工业生产中,原料的利用率高,大大 降低了成本。请问本实验中哪些物质可重复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反应原理,实验操作过程为:先制得 NH3(左边装置)和CO2(右边装置),再将制得的气体依次通入饱 和食盐水中即得碳酸氢钠晶体,再加热碳酸氢钠晶体就可以得 到纯碱。
工具
栏目导引
2.生产原理
氨碱法是由比利时人 索尔维 发明的,所以也称为索尔维 制碱 法,其生产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NH3+CO2+H2O===NH4HCO3

NaCl+NH4HCO3===NaHCO3↓+NH4Cl ,
2NaHCO3==△===Na2CO3+H2O↑+CO2↑

工具
栏目导引
四、联合制碱法
【解析】 “侯氏制碱法”是中学阶段常研究的四大工业
生产知识之一,主要应注重对其反应原理的理解。它是先制得
氨化的饱和食盐水,再往其中通入CO2(即是往饱和食盐水中依 次通入足量的NH3、CO2,不能依次通入CO2、NH3,因为NH3 在水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CO2,先将溶液氨化后,吸收CO2的效 果更好),第Ⅱ步即得到NaHCO3悬浊液,第Ⅳ步应将NaHCO3 加热分解,以得到Na2CO3。
1.原料 联合制碱法,即将 氨碱法 与 合成氨 联合生产的改进工艺, 原料为氯化钠、 氨气 和 二氧化碳 ,其中氨气和二氧化碳来 自于合成氨。
2.反应原理
联合制碱法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
2NaHCO3==△===Na2CO3+CO2↑+H2O↑

2017-2018学年鲁科版选修2主题2课题2氯碱生产教案

2017-2018学年鲁科版选修2主题2课题2氯碱生产教案

课题2氯碱生产●课标要求了解海水的综合利用,认识化学科学发展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作用。

●课标解读1.了解海水资源的利用。

如海水淡化,海水提溴、提镁,氯碱生产。

2.理解以海水作为原料的化工生产的原理,了解化工生产中的产品。

●教学地位氯碱生产是我国重要化学工业,电解原理在氯碱生产中的应用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尤其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极产物的判断、有关实验现象,工艺流程中的实验操作是高考的热点。

●新课导入建议发明氯气、芥子气等毒气的弗里茨·哈伯,也曾是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

他在一战时曾为德国政府研发生化武器,生产出的毒气造成了近百万人伤亡。

尽管当时表彰的是他关于合成氨的发现,不涉及毒气的研制,但对于一个扬言制造杀人毒气是为了尽早结束战争的人来说,他是否有资格接受这一神圣的奖项,引起了许多专家的激烈争论。

你知道工业上如何生产氯气吗?●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看教材P26-33,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并完成[思考交流]。

?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教学地位分析。

?步骤2:建议对[思考交流]进行提问,反馈学生预习效果。

?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可利用[问题导思]的设问作为主线。

?步骤7:通过[例2]的讲解研析,对“探究2,粗盐的精制”中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

?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

?步骤5: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1、4、5题。

?步骤4:通过[例1]和教材P26-27“氯碱生产的核心技术——电解”讲解研析,对“探究1,电解产物的判断”中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

?步骤8: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2]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2、3题。

?步骤9: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时知识框架,然后对照[课堂小结]。

安排课下作业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了解电解的概念和电解食盐水的原理,并能写出相应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知道电解槽的基本结构、作用及其主要类型,能说明离子膜电解槽的工作原理,知道离子膜法电解制烧碱的主要工艺流程,了解精制盐水的原理和方法。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3纯碱的生产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3纯碱的生产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

预习交流 2 生产 NaHCO3 的反应中 ,向 NaCl 溶液中先通入 NH3 还是 CO2 呢 ?为什么 ?
提示:应该先通入 NH3,向 NaCl 溶液中通入 NH3,使溶液呈碱性, 增大了 CO2 的溶解度,制得的 NaHCO3 较多。
四、联合制碱法 (又称侯氏制碱法) 1.原料:将氨碱法制碱中含氯的废液与合成氨过程中的二氧化 碳废气加以回收、利用,制成纯碱和氯化铵化肥,使制碱和制氨两大 工业联合起来,这就是联合制碱法,也称侯氏制碱法。 原料是食盐、氨和二氧化碳。 2.反应原理: 联合制碱法的主要化学方程式是:NaCl+NH3+CO2+H2O NaHCO3↓+NH4Cl,2NaHCO3 Na2CO3+CO2↑+H2O↑。 3.联合制碱法的优点: (1)氯化钠的利用率达 96%以上; (2)综合利用了合成氨厂的二氧化碳; (3)节省了蒸氨塔、石灰窑等设备; (4)没有由蒸氨塔出来的难以处理的氯化钙废料。
典题例解 【例 1】 (双选 )以下关于氨碱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使用的原料为食盐、CO2、氨 B.精制盐水后应先通入 CO2,再通入过量的 NH3 C.析出 NaHCO3 后的母液中已无 NaCl,只有 NH4Cl D.氨碱法的缺点是食盐利用率只有 70%,生成的 CaCl 2 难处理 思路点拨 :氨碱法生产纯碱的过程中,将饱和食盐水先氨化、再 + 碳酸化后 ,析出碳酸氢钠沉淀并形成 NH4Cl 溶液。HCO3 和 NH4 的 形成、碳酸氢钠沉淀的形成,实质上就是下列平衡向右移动的结果: + CO2+H2O H2CO3 HCO3 +H + NH3+H2O NH3· H2O NH4 +OHNa+(aq)+HCONaHCO3(s) 3 (aq) 解析 :氨碱法是以食盐、CO2、 NH3 为原料,先将 NH3 通入饱和 食盐水,再通入 CO2,析出 NaHCO3 后的母液中有 NH4Cl 和 NaCl,用 Ca(OH) 2 处理后的废液中含 NaCl 和 CaCl 2,因此 NaCl 的利用率 低。 答案:AD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2 第1单元课题3 纯碱的生产 教学设计、教案、学案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2 第1单元课题3 纯碱的生产  教学设计、教案、学案

课题3 纯碱的生产1.了解纯碱的生产及发展过程。

2.了解天然碱的生产与化工生产之间的联系及技术发展的过程。

3.掌握路布兰法—索尔维法—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

一、氨碱法生产纯碱氨碱法是由比利时人索尔维发明的,氨碱法是以碳酸钙和食盐为原料生产碳酸钠的过程。

1.制取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将CO 2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现象 有白色晶体析出反应方程式NH 3+CO 2+H 2O===NH 4HCO 3、NaCl +NH 4HCO 3===NaHCO 3↓+NH 4Cl2.制取碳酸钠的反应方程式是 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

3.氨碱法制纯碱的优点是原料食盐和石灰石易得,产品纯度高,氨和部分CO 2可循环使用,制造步骤简单。

缺点是生成的氯化钙不易处理,食盐利用率才70%。

氨碱法中加入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提示:主要作用是让氨与二氧化碳作用NH 3+CO 2+H 2O===NH 4HCO 3,然后再与饱和食盐水反应NaCl +NH 4HCO 3===NaHCO 3↓+NH 4Cl ,进而制纯碱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

二、联合制碱法根据上图,写出生产纯碱的化学方程式: (1)NaCl +NH 3+CO 2+H 2O===NaHCO 3+NH 4Cl 、 (2)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

1.我国著名的化工专家侯德榜在20世纪20年代所创立的“侯氏制碱法”誉满全球。

“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下列的( ) A .NaOH B .K 2CO 3 C .Na 2CO 3D .NaHCO 3解析:选C 。

“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Na 2CO 3 。

2.与氨碱法比较,下列关于联合制碱法优点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提高了原料的原子利用率 B .降低了生产成本 C .减少了环境污染 D .减轻了对设备的腐蚀解析:选D 。

课题3纯碱的生产-人教版选修2 化学与技术教案

课题3纯碱的生产-人教版选修2 化学与技术教案

课题3 纯碱的生产-人教版选修2 化学与技术教案
一、课程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关于纯碱生产的相关知识,包括纯碱的定义、生产过程、应用等方面的内容,以及有关于易制毒化学品的探究。

二、学习目标
1.了解纯碱的定义和生产过程
2.掌握纯碱的应用和市场价值
3.了解易制毒化学品如何制约纯碱生产
三、教学重点
1.纯碱的定义和生产过程
2.纯碱的应用和市场价值
四、教学难点
1.易制毒化学品的制约对纯碱生产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1.讲解演示;
2.课堂讨论;
六、教学程序
(一)引入
教师引入本单元话题,并简要介绍纯碱的定义和生产过程。

(二)学习内容
1.纯碱的定义
2.纯碱的生产过程
3.纯碱的应用和市场价值
4.易制毒化学品如何制约纯碱生产
(三)学习方式
1.讲解演示: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纯碱的生产过程、易制毒化学品对纯碱生产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向学生传达纯碱生产的相关知识点。

2.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就纯碱的应用、市场价值等方面的内容展开交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纯碱生产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前景。

(四)教学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和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和回顾,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总结,让他们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七、课后作业
1.阅读相关文献,进一步了解纯碱及其市场价值;
2.讨论纯碱应用的前景,并撰写相关报告;
3.总结易制毒化学品对纯碱生产的掌控情况,分析其局限性。

高中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3纯碱的生产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2(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3纯碱的生产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2(2021年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3 纯碱的生产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3 纯碱的生产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3 纯碱的生产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2的全部内容。

课题3 纯碱的生产氨碱法生产纯碱(1)氨碱法也称索尔维制碱法.(2)原料:食盐、氨和二氧化碳.(3)生产过程:①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将二氧化碳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

②制取碳酸钠: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错误!Na2CO3+CO2↑+H2O↑。

母液中的NH4Cl加石灰乳可回收氨,以便循环使用。

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错误! CaCl2+2NH3↑+2H2O。

(4)优缺点:①优点:原料便宜易得,产品纯度高,氨和部分二氧化碳可以循环使用,步骤简单。

②缺点:食盐利用率低,只有70%;产生了当时认为无用的氯化钙。

[跟随名师·解疑难](1)氨碱法制纯碱时,应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氨气,后通二氧化碳气体。

因为氨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大,二氧化碳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较小。

(2)氨的作用:氨跟水发生反应使溶液显碱性:NH3+H2O NH3·H2O NH错误!+OH-,OH-与H+反应生成H2O而减小了H+的浓度,从而使CO2+H2O H2CO3HCO-,3+H+的平衡状态向右移动,增大了二氧化碳的溶解量和HCO错误!的浓度,因此Na+可以与大量的HCO错误!结合生成NaHCO3沉淀.[剖析典例·探技法][例1] 根据氨碱法的原理,首先配制氨化饱和食盐水,即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氨水(体积比1∶1)并充分搅拌;再将二氧化碳通入氨化饱和食盐水中,控制一定的温度,直至有碳酸氢钠析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化学方程式分别表示出氨和二氧化碳在水中产生NH错误!、HCO错误!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人教版选修2课题3纯碱的生产word教案

2017人教版选修2课题3纯碱的生产word教案

第一单元课题3 纯碱的生产教学目标一、掌握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原理。

二、了解联合制碱法、氨碱法的异同。

教学重点:氨碱法的生产原理教学难点:复杂盐溶液体系中固体物质的结晶、分离和提纯教学用具:PPT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进程【进行新课】[设问]你明白纯碱的用途吗?[展示]胶片 3[讲述] 很多工业都要用到纯碱,如:玻璃、制皂、造纸、纺织和漂染等。

纯碱也被大量地应用于生活中;还能够用于生产其他含钠化合物。

如:以纯碱、生石灰和水为原料生产烧碱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过渡]取得纯碱的方式有哪些?自然界中天然存在:①一些生擅长盐碱地和海岸周围的植物中含有Na2CO3,能够从植物灰烬中提取。

②天然纯碱主要存在于一些地表碱湖,当冬季到来时,湖水所含Na2CO3结晶析出,经简单加工就可以够用。

[图片展示]鄂尔多斯天然碱厂[过渡]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以后,天然碱和从植物灰烬中提取的碱已不能知足生产进展的需要,纯碱工业随之进展起来。

两种著名制碱技术: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板书]一、氨碱法生产纯碱(索尔维制碱法)氨碱法制碱原理原料三种:碳酸钙氯化钠氨气一、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NH3+CO2+H2O==NH4HCO3NaCl+ NH4HCO3== NaHCO3↓+NH4Cl2、制取碳酸钠2NaHCO3=== Na2CO3+CO2↑+H2O↑CO2来自碳酸钙;NH3来自炼焦副产品。

[展示]氨碱法生产原理示用意如胶片[试探]在此生产进程中哪些物质取得了循环利用?[讨论并回答]氨和部份CO2的循环利用。

[讲述]在纯碱生产进程中氯化钠是不是被充分利用?利用率不高,大约只有70%。

[分析]分析氨碱法的长处和不足。

长处:一、原料廉价;二、产品纯度高;3、氨和部份二氧化碳可循环利用。

4、制造步骤简单。

不足:一、氯化钠利用率不高。

2、产生了那时被以为没用的氯化钙。

如何克服上述不足?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设计的联合制碱法,成功地解决了那个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纯碱制造技术的发展1.知道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纯碱生产可以以海盐为原料,能说明氨碱法制碱的化学原理和主要生产步骤并能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重点)2.了解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能说明侯德榜对氨碱法制碱工艺做出了什么改进。

3.能说出纯碱制造技术的主要发展历程,能从原料、原理、工艺等方面对几种制碱方法进行评价,进一步体会社会需求、资源的科学利用、各种技术间的相互借鉴是推动生产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重难点)1.纯碱学名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俗称苏打。

2.纯碱广泛用于玻璃、冶金、纺织、印染、造纸、石油化工、食品及精细化学品的生产。

1.纯碱属于碱类物质吗?【提示】纯碱不属于碱,属于盐类物质。

1.原料:食盐、硫酸、石灰石、煤。

2.反应流程3.缺点:原料价格高,对设备腐蚀严重;难以连续化大生产,产品不纯,原料利用不充分,废渣污染环境。

1.原料:食盐、氨和二氧化碳。

2.生产过程(1)在用原盐配制的饱和食盐水中,加入熟石灰和纯碱,以除去食盐水中的Mg 2+和Ca 2+。

这一过程称为盐水的精制。

(2)在精制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氨盐水,这个过程称为盐水氨化。

(3)使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这个过程称为氨盐水碳酸化。

化学方程式为NaCl +NH 3+CO 2+H 2O===NaHCO 3↓+NH 4Cl 。

(4)滤出碳酸氢钠后煅烧得到纯碱,同时可回收近一半的二氧化碳再利用。

化学方程式为2NaHCO 3=====煅烧Na 2CO 3+H 2O↑+CO 2↑。

(5)将氯化铵加石灰乳分解,回收氨循环利用。

化学方程式为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

2.索尔维制碱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哪些?【提示】 NH 3和CO 2。

侯氏制碱法工艺流程示意图3.侯氏制碱法与索尔维制碱法相比较,有哪些方面的优点?【提示】 (1)原料利用率提高;(2)没有CaCl 2废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3)缩短了生产流程,节省了投资,降低了生产成本。

①实际生产中,原料食盐中常有Ca 2+、Mg 2+等杂质,如果不除去这些杂质会产生什么危害?【提示】 Ca 2+、Mg 2+分别与CO 2-3反应生成CaCO 3和MgCO 3,既浪费了原料,又使所得的产品不纯。

②氨碱法的生产过程中,盐水氨化和氨盐水碳酸化的工序能否调换?【提示】 NH 3易溶于食盐水,使溶液呈碱性,从而能吸收大量CO 2;若两道工序调换,CO 2微溶于食盐水,溶有少量H 2CO 3的食盐水吸收NH 3时,不能生成HCO -3。

③氨碱法制纯碱涉及的反应原理是什么?【提示】 NH 3+CO 2+H 2O +NaCl===NaHCO 3↓+NH 4Cl ;2NaHCO 3=====△Na 2CO 3+CO 2↑+H 2O↑1.索尔维制碱法的工艺流程2.索尔维制碱法的几道工序(1)盐水的精制:在用原盐配制的饱和食盐水中,加入熟石灰和纯碱,以除去食盐水中的Mg 2+和Ca 2+。

(2)盐水氨化:在精制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氨盐水。

(3)氨盐水碳酸化:使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 +NH 3+CO 2+H 2O===NaHCO 3↓+NH 4Cl 。

(4)碳酸氢钠的转化:滤出碳酸氢钠后煅烧得到纯碱,同时回收近一半的二氧化碳再利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 3=====煅烧Na 2CO 3+CO 2↑+H 2O↑。

(5)氨的循环:将氯化铵加石灰乳分解,回收氨循环利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 4Cl +Ca(OH)2=====△2NH 3↑+CaCl 2+2H 2O 。

根据氨碱法的原理,首先配制氨化饱和食盐水,即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氨水(体积比1∶1)并充分搅拌;再将二氧化碳通入氨化饱和食盐水中,控制一定的温度,直至有碳酸氢钠析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化学方程式分别表示出氨和二氧化碳在水中产生NH +4、HCO -3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通入二氧化碳的先后顺序是先通氨气后通二氧化碳。

是否可以先通二氧化碳后通氨气?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氨碱法生成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通常状况下,氨在水中的溶解度近700体积,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仅约1体积。

所以应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NH3,然后再通CO2,这样会使溶液里HCO-3的浓度增大。

【答案】(1)NH3+H23·H2+4+OH-(或NH3+H2+4+OH-);CO2+H22CO3-3+H+(或CO2+H2-3+H+)(2)不可以。

在常温下,氨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大,二氧化碳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较小。

若先通二氧化碳后通氨气,溶液里只能产生很小浓度的HCO-3,不利于生成NaHCO3沉淀(3)NaCl+NH4HCO3===NaHCO3↓+NH4Cl(或NaCl+NH3+CO2+H2O===NaHCO3↓+NH4Cl)(1)纯碱是Na2CO3,而不是NaHCO3。

(2)氨水与足量的CO2反应生成NH4HCO3:NH3·H2O+CO2===NH4HCO3;氨水与少量的CO2反应生成(NH4)2CO3:2NH3·H2O+CO2===(NH4)2CO3+H2O。

1.以下关于索尔维制碱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使用的原料为食盐、CO2B.精制盐水后应先通入CO2再通入过量的NH3C.析出NaHCO3后的母液中已无NaCl,只有NH4ClD.索尔维法的缺点是盐利用率只有70%,生成的CaCl2难处理【解析】索尔维制碱法又叫氨碱法,主要原料有食盐、NH3和CO2;反应的原理为NaCl +NH3+CO2+H2O===NaHCO3↓+NH4Cl,而NH3与CO2为1∶1时才能生成NaHCO3,但CO2在水中溶解度小,先通入CO2,CO2溶解度小,再通入NH3时,NH3过量而CO2太少;析出NaHCO3后母液中仍有NaHCO3、NaCl、NH4Cl;加入石灰乳后回收NH3,但生成的CaCl2吸水性强,呈黏稠状无法处理。

【答案】 D①侯氏制碱法与氨碱法相比,工艺流程有什么改进?【提示】 侯氏制碱是将合成氨工业与制碱工业联合起来,改进了CO 2的来源。

②侯氏制碱比氨碱法有哪些优点?【提示】 a .增大原料的利用率;b.防止CaCl 2废料的产生;c.降低了生产成本。

1.侯氏制碱的主要过程(1)粗盐水精制:加入熟石灰和纯碱除去Ca 2+、Mg 2+。

(2)盐水氨化:向精制盐水中通入NH 3。

(3)氨盐水碳酸化:NaCl +H 2O +NH 3+CO 2===NaHCO 3↓+NH 4Cl 。

(4)制Na 2CO 3回收CO 2:2NaHCO 3=====煅烧Na 2CO 3+H 2O↑+CO 2↑。

(5)循环制NH 4Cl :析出NaHCO 3后的母液吸收NH 3,降温加食盐,析出NH 4Cl ,滤出NH 4Cl 后再经氨化、碳酸化制碱。

2.侯氏制碱法的评价(1)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NH 4Cl 可作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 转化成CO 2,革除了CaCO 3制CO 2这一工序。

(2)缺点:有时会发生氯化铵产品供过于求的情况。

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仔细阅读后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碳酸化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体B 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_______。

在实验室里进行煅烧所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生产过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 、B 、F 、________。

(填物质编号)【解析】 (1)分析工艺流程图可知:E 为Na 2CO 3,D 为NaHCO 3,即:2NaHCO 3=====煅烧Na 2CO 3+H 2O↑+CO 2↑。

因此碳酸化是指向饱和食盐水的浓氨溶液中通入CO 2,其反应的方程式为NaCl +H 2O +CO 2+NH 3===NaHCO 3↓+NH 4Cl 。

(3)操作Ⅰ分离出NaHCO 3晶体得母液1,故操作Ⅰ为过滤,过滤装置所需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煅烧所需主要仪器为:坩埚、坩埚钳、泥三角、三脚架及酒精灯。

(4)上述生产过程中能循环的物质有C 、B 、F 、A 。

【答案】 (1)NaCl +H 2O +NH 3+CO 2===NaHCO 3↓+NH 4Cl (2)NH 3 (3)过滤 漏斗 坩埚、三脚架、泥三角、坩埚钳、酒精灯 (4)A2.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目前制碱工业主要有“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两种工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导学号:28920025】A .“联合制碱法”是在“氨碱法”的基础上进行技术革新的成果B .“联合制碱法”和“氨碱法”所用的氨都取自合成氨厂C .“联合制碱法”和“氨碱法”所用的CO 2都来自石灰石的分解D .“联合制碱法”的副产品是氯化铵,“氨碱法”的副产品是氯化钙【解析】 “氨碱法”所用的CO 2来自石灰石的分解;“联合制碱法”将合成氨厂和制碱厂联合进行生产,利用合成氨厂制造氢气时副产品的CO 2作为制碱的原料。

合成氨厂制造氢气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C +H 2O(g)=====高温CO +H 2,CO +H 2O(g)=====催化剂高温CO 2+H 2。

【答案】 C1.侯氏制碱的3种原料:氨气、二氧化碳、食盐。

2.侯氏制碱的2个反应:(1)NH 3+CO 2+H 2O +NaCl===NH 4Cl +NaHCO 3↓(2)2NaHCO 3=====煅烧Na 2CO 3+CO 2↑+H 2O↑3.侯氏制碱的2种产品:Na 2CO 3和NH 4C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