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静脉穿刺的新思路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其实它在医疗领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我们先来聊聊为什么这个程序这么重要。
首先,颈内静脉是个关键的血管,连接着大脑和心脏。
想象一下,正如交通干道,流通着身体内的重要物质。
当病人需要输液、采血,或者安装导管时,这里就是最优选之地。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就像在紧急情况下,选择最直接的路线,快速到达目的地。
接着,来看看这个过程的步骤。
首先,医生需要找到静脉位置。
这个可不简单,需要用到超声波。
就像用显微镜观察细微事物,医生得小心翼翼,确保万无一失。
一旦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接下来就是消毒、麻醉,再用一根细针穿刺进入静脉。
嘿,这时候,大家都得屏住呼吸,紧张又期待。
一旦针成功进入,医生就会慢慢放入导管。
这个时候,心跳加速,简直如同过山车。
导管就像是一条小路,通向血液流动的王国。
它的使用可以大大提升治疗效果,尤其是在重症监护中,简直是不可或缺。
当然,任何手术都有风险。
虽然这个过程相对安全,但偶尔也会发生一些并发症,比如感染、血肿等。
这时候,医生的经验和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能够应对突发状况,才是真正的高手。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术后的护理。
手术虽然简单,但术后不能掉以轻心。
保持创口的清洁是关键,定期检查导管的位置和通畅度。
如果有任何异常,务必及时与医生联系。
这就像是照顾植物,细心呵护才能长得茁壮。
再谈谈这个程序的应用场景。
无论是外科手术前的准备,还是重症监护室的病人,颈内静脉穿刺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想象一下,一个病人急需大量输液,医生快速而精准的操作,就像是在关键时刻的英雄,让人倍感安心。
在这个过程中,团队合作也至关重要。
医生、护士、麻醉师,大家密切配合,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就像一场精彩的演出,缺一不可。
大家共同努力,最终为病人带来最佳的治疗体验。
说到这里,颈内静脉穿刺不仅仅是一个医疗操作,更是一种责任。
它承载着病人的生命和健康。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和细心,任何一点疏忽都有可能影响结果。
休克时穿刺颈内静脉

请教一下:休克时穿刺颈内静脉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休克患者中,如果熟练掌握了穿刺技术,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休克患者监测CVP以指导抢救治疗更为重要,所以不推荐股静脉穿刺。
休克时穿刺颈内静脉
注意以下几点,可提高穿刺成功率:
1 首先是体位(正确的体位在休克患者中尤其重要),如有条件可头稍低15度,以利塌陷的静脉进一步充盈。
2 穿刺时按解剖位置进行,不必过分强调动脉搏动
3 先用细针试穿、牢记进针方向,深浅。
4但如试穿不成功并不可怕,往往改用穿刺针即可顺利穿到静脉,如穿到动脉可在压迫后改变进针方向,比原来稍外侧即可。
5 注意:由于休克病人静脉塌陷,往往在进针时穿不到回血,而在刺穿静脉后,向后退针时,同时保持负压回吸即可顺利抽得回血。
别怕刺透静脉
哦,但要注意别过分深啊!!
6回血成功,然后的就不必多说了。
颈内静脉穿刺

颈内静脉穿刺(中路途径)
1.沿胸骨切迹向外侧触摸,分别确定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锁骨和胸锁乳突肌锁骨头。
2.从三角区顶点穿刺,沿颈动脉外侧,并与额面成45°穿行。
3.颈内静脉一般距穿刺部位约2cm以上,但当穿刺超过4cm,仍未见回血时,应在负压抽吸下缓慢后退穿刺针至皮下,略向内变换角度后重新穿刺,注意角度不应过大,以免误刺入颈动脉。
如穿刺血管的回血压力较大,血液颜色鲜红,则说明误穿入动脉,必须立即拔除穿刺针,并在穿刺的局部至少压迫10分钟。
4.导丝及导管进入长度12cm。
程序:
1.病人取仰卧头低位,头低位最少应保持15°,以减少发生空气栓塞的危险。
病人头部转向穿刺对侧,但不应超过45°,以免发生套管错位。
2.穿刺部位消毒,铺无菌巾,操作者戴口罩和无菌手套。
3.病人处于清醒状态时应用1%利多卡因局麻穿刺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
4.在穿刺过程中,保持穿刺针始终处于负压状态。
当见有回血后再推进数mm,同时用一手指堵住穿刺针末端,以免空气进入血管内。
5.注意应在病人呼气时取下注射器。
如病人处于人工呼吸状态,则应在吸气过程中(正压状态)取下注射器。
迅速从注射器末端置入导丝或套管,并拔除穿刺针。
6.穿刺部位缝合,妥善固定套管,并将套管与输液装置连接,最后用护皮膜覆盖穿刺部位。
改良后路颈内静脉穿刺

更早发现,也可反映病人临床状态和疾病分期。
杨键等[3]报道骨显像发现MM 的灵敏度为63.7%,X 线为71.6%,两者的符合率仅为35.3%;吕宽等[4]报道骨显像的灵敏度为63.6%,X 线为71.7%,两者的符合率为35.3%。
可能骨显像对以溶骨性改变为主的微小“冷”区敏感性不高,且仪器空间分辨也有一定影响,同时SPECT 全身骨显像对单纯性溶骨性骨质疏松的作用也有限,故MM 因溶骨引起骨密度降低时应结合X 线检查。
本研究结果发现全身骨显像受累部位与X 线受累部位基本相同,均以脊柱为最常见,其次为肋骨、骨盆,但SPECT 全身骨显像一次成像可以显示全身骨骼的形态,且它能早期反映骨骼的血供、代谢及功能情况,可在疾病的早期探测到骨骼的病理改变。
因此,对于X 线难以发现的病灶,骨显像有明显的优势,可作为MM 病人的常规检查之一。
MM 治疗中,虽然联合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放疗仍有重要作用。
通过骨显像可以早期发现承重骨的浸润灶,对于放疗部位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对局部承重骨的浸润灶进行快速高效的姑息性放射治疗,能快速缓解骨痛和功能障碍,阻止肿瘤对骨的局部浸润,避免发生病理性骨折造成伤残而影响生活质量。
本研究中有1例患者诊断时腰椎局部疼痛较剧,骨质破坏严重,影响行走,化疗期间,在骨显像定位下,予局部姑息性放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同时化疗后追踪,复查骨髓好转,全身骨显像复查病灶明显减少。
另7例患者经化疗后症状好转,复查骨髓浆细胞比例正常,复查全身骨显像骨质代谢异常范围明显减少。
提示全身骨显像对MM 的疗效监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中,Ⅰ、Ⅱ期病人阳性率低,可能因为骨质破坏的有无或程度与体内肿瘤量无显著相关性,因病例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1Frank J W ,LeBesques ,Bucganan RB.The value of bone imagin in multiple myeloma.Eur J Nucl Med ,1982,7:502.2Leonard RcF ,Owen J P ,Proctor S J ,et al.Multiple myeloma radiolo 2gy or bone scanning.Clinical Radiology ,1981,32:291.3杨健,苏敏,萧亚景,等.多发性骨髓瘤全身骨显像与X 线检查的对比研究.中华核医学杂志,2001,21:102.4吕宽,刘春雨,路淮英.多发性骨髓瘤99Tc m -MDP 骨显像研究.医学影像学杂志,2002,12:202.·临床麻醉·改良后路法颈内静脉穿刺术朱小勇作者单位:311200杭州市萧山区第五人民医院 颈内静脉穿刺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抢救急危重症病人中显示出了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快速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技巧及管理

快速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技巧及管理深静脉置管操作流程患者平卧位,头转向左侧,取右侧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三者所形成的三角区的顶部为穿刺点。
皮肤常规聚维酮碘消毒,铺无菌巾。
以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并以5 ml注射器作试探性穿刺,穿刺方向呈30~40°,向下稍向外进针,指向右侧乳头方向,边进针边抽吸,见静脉回血,表明已进入颈内静脉。
换穿刺针,按试穿方向穿刺颈内静脉。
见静脉回血,抽吸顺畅,固定穿刺针,经穿刺针尾端孔送入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
沿导引钢丝插入扩张器,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退出扩张器,沿导引钢丝送入双腔静脉留置导管,插入长度15 cm,退出导引钢丝。
双腔导管分别接注射器,回抽后以肝素盐水5 ml封管,接肝素帽。
在穿刺点附近皮肤以1号丝线将导管缝扎固定,以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操作技巧及管理要点1.穿刺前行超声定位:如果无超声定位时应该选取合适体位即双肩稍垫高(肩枕过伸位)。
2.穿刺时要点:左手食指及中指轻轻按压颈动脉,确认颈动脉位置,在颈动脉外侧0.5~1 cm处,由外向里试探,避免损伤颈动脉。
保持负压进针不宜过大,沿导引钢丝插入扩张器角度要小,避免导丝打折。
3.置管前准备:1)心理指导:置管前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前关知识的介绍,说明置管的目的,告知置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讲解配合要领及留置时间等,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充分评估患者对该项治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准备程度,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积极配合置管并签署置管同意书。
操作时一般不应由家属陪同患者。
2)患者的准备:做好个人卫生处置,于置管前1日沐浴、更换病员服,修剪指甲剃胡须。
协助作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胸透、出凝血时间等。
3)治疗室的准备:所有患者的置管操作最好在一专门治疗室内完成。
穿刺前室内行紫外线空气消毒1次,30 min/次。
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技术准入制度。
4.置管后的护理:1)安置患者:置管后应将患者护送回病室,取仰卧位。
静脉穿刺进针角度及穿刺方法改良

静脉穿刺进针角度及穿刺方法改良静脉穿刺是医学中常见的操作,用于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或给患者输液。
穿刺操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疼痛感受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因此,改良穿刺方法以提高穿刺效果及减少患者疼痛感是医疗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
静脉穿刺的传统方法传统的静脉穿刺,穿刺部位通常是在手背、前臂或肘部等静脉丰富的部位。
在穿刺操作中,医生需要确定静脉的位置,并将针头插入静脉内。
传统的进针角度为30度至45度,如果角度不够合适,常常会导致静脉穿透后不易将针头插入到静脉腔内,或者会甚至将针波穿透静脉,进入肌肉,引起患者的疼痛感和不适感。
静脉穿刺的改良方法为了改善静脉穿刺的效果,一些改良方法被提出。
这些改良方法的主要思路是通过改变进针角度、采用“墨球”等辅助器具、运用上臂静脉等切实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
超浅角度的穿刺传统静脉穿刺时的进针角度一般在30度至45度之间。
研究表明,将进针角度降低至15度至20度,可以大幅度提高穿刺成功率。
超浅角度的穿刺方法不仅使针头易于插进静脉内,而且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
运用“墨球”“墨球”是一种透明的器械,形状类似于圆珠笔心。
它被用来帮助确认静脉位置和方向。
这种工具可以降低静脉壁的位移,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运用上臂静脉传统的静脉穿刺,通常采用手部静脉或前臂静脉,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些部位的静脉可能因缺血等原因变得不易穿刺。
此时可以采用上臂静脉进行穿刺,这样更易于插入针头,减少了疼痛感和不适感。
运用“不插式”血采集器不插式血采集器是一种无须插入静脉的装置,它可以通过吸引点压采集患者的血液。
不插式血采集器减少了疼痛感而且避免了静脉损伤。
Conclusion静脉穿刺的改良方法使得穿刺的过程更加简便,运用这些改良方法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但在穿刺当中,医生还需要合理掌握方法,具体的操作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患者穿刺的质量以及安全。
颈内静脉穿刺术详细解读

穿刺前需对穿刺针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穿刺时,将穿刺针与皮肤呈3045度角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继续进针至所需深度,然后固定穿刺针并连接 输液装置。
穿刺过程注意事项
0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2
03
04
无菌操作
穿刺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无菌操 作原则,避免感染。
准确定位
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确保 穿刺针准确进入颈内静脉。
术后护理要到位
术后应对患者进行密切观 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 出现的并发症,确保患者 安全度过术后恢复期。
05
颈内静脉穿刺术在临床 应用中的价值
在急救医学中的应用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
药物注射
在急救场合,颈内静脉穿刺术能够快 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为抢救患者 生命争取宝贵时间。
在急救过程中,经颈内静脉穿刺给药 可迅速达到治疗浓度,提高抢救成功 率。
03
颈内静脉穿刺术作为医学教育和科研的重要实践内容,有助于
提高医学生和临床医生的操作技能水平。
06
颈内静脉穿刺术发展趋 势及挑战
技术创新方向探讨
超声引导下穿刺
利用超声技术提高穿刺准确性和 安全性,减少并发症。
机器人辅助穿刺
通过机器人技术实现精准、稳定 的穿刺操作,减轻医生负担。
智能化穿刺系统
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实 现穿刺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颈内静脉穿刺术详细解 读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
• 颈内静脉穿刺术基本概念与意义 • 穿刺技巧与操作方法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实践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 • 颈内静脉穿刺术在临床应用中的
价值 • 颈内静脉穿刺术发展趋势及挑战
颈内静脉穿刺.的总结

颈内静脉穿刺(2010-01-26 11:39:09)转载▼分类:医学标签:杂谈1.首先就是穿刺点的定位问题:一般是选择中路的占到大多数,操作者是先触摸颈动脉,在颈动脉的外侧约0.5cm且与喉结平齐处作为穿刺点,2.最好是一次成功,因为临床上经常碰到两次或多次穿刺导致的静脉渗血,透析后形成血肿等,万一误穿动脉一定要充分按压,并且最好无肝素治疗,否则很容易形成血肿,这点对初学者很重要,务必注意!3.穿刺抽出血液的鉴别,一定要注意静脉血颜色深红,而不是鲜红,再就是血液在注射器的压力变化,不象动脉压力比较大,误入动脉后放开注射器会出现自动后推现象,去除针筒后可以见到一小血柱直往外喷4.导丝进入深度的确定,可以穿刺前比划下,进针时注意不要太深,否则引起心律失常,有条件的可以在X光下操作5.退扩张器、导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导丝碰到脏衣物,因为导丝相对比较长,有弹性,很容易碰到脏的工作服6.导管方向的确认,注意让较长的静脉端靠近身体中轴线7.事前清楚出现并发症的处理,比如万一出现气胸血胸、心律失常等,知道应该如何处理,初学者最好有上级医生在场指导,8.注意左侧插管和右侧解剖位置的区别,以及进管深度;还有临时插管和永久插管的区别。
9.一点小技巧:就是先用5cm的注射器试穿,成功后先不要急于拔出,而是用穿刺针紧贴着5cm针头进行穿刺,成功率会很高,这样也大大降低了因穿刺针误穿动脉引起血肿的风险。
但是大前提是你必须确认起初试穿到的一定是颈内静脉--------------------------------1.体位:肩部垫高,头偏向对侧。
2.进针点:胸锁乳突肌两头交点的内角比较易穿而且安全。
3.方向:对着乳头或者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内侧。
4.角度:15-305.深度:大概10ml注射器的3/4.体会:1.最好先触摸颈内动脉,把它压向内侧。
2.要先用注射器试穿成功后记住进针点和方向角度再用穿刺针穿。
3.穿中时回抽应该很顺,偏暗红色,如果鲜红色并且血从穿刺针尾部流出应该警惕穿中动脉或者患者中心静脉压很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实用 医学 20 年第 2 卷 第 5 08 , 4 期
的依赖因子 Ⅱ、 Ⅸ、 Ⅶ、 X以及抗凝蛋 白 c和 S 的 合成而发挥作用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合 并疾病多, 合并用药多 , 在华法令抗凝治疗 中容易发
[ 参考文献]
[ ] 马长生 , 1 周玉杰 , 马煜 , . 国人 非瓣膜 性 心房 颤动 等 中 患者脑卒 中发 生率及 影 响 因素 的 回顾 性 前 瞻性 研 究 ( 摘要 )J .中国循 环杂 志 ,99 1( [] 19 ,4 增刊 ) 10 :1 . [ ] 戴玲 .1 2 例心房颤动电复律术后 并发桡 动脉栓 塞病人 的护理[] 护理研究 ,O4 1(2 )24 . J. 2 0 ,8 1B :27
冗, 很多都脱离实际。初学者学 了依然是解 剖位置 模糊 , 操作起来两眼一抹黑经常靠碰运气。
要解 决这个 问 题 , 就有 必 要 寻 找 1 颈 内静 脉 种
穿刺的新思路 , 使初学者经过简单培训即可掌握 , 并
且不容易遗忘 。
要实 现这 一 目标 , 必须 搞 清 以下 几 个 问 题 :1 () 颈 内静脉 究竟 在 哪儿 ?它在 每个 患者 身上 经过 的确
tl i oiy o rm oi ad ha ot i[ 】.M A, r a a s e ft o bs n em s s J asn c t h s as J
2 O ,7 :0 O 0 1 2 6 0.
别是患病或调整合并用药时 , 加强对患者的心理 护 理, 关心 、 体贴患者 , 建立良好 的护患关系 , 增加服药
ii a nJ . m J ad l 0 ,0 19 . ffl o [) A C r o,02 9 :37 b lf i i 2
颈 内静脉 穿刺 的新 思 路
姚新峰 , 国强 , 褚 张菁
( 常州市妇幼保健 院 , 江苏 23 0) 10 3
深静 脉置 管是 1 种可 靠 、 效 的静脉 通道 , 仅 有 不 适 用于 患者长 期接 受输 液 、 外 营养及 药物 治疗 , 肠 在 抢救 时也 可为快 速 大 量 输 液提 供 通 道 , 且 可 以为 并 危 重患者 提供 监护 治疗 的新 途径 L 。深静 脉置 管可 1 j 以选 择颈 内静 脉 、 骨 下静脉 、 锁 股静 脉 以及外 周 深静
置估计差不多 , 应该很容易就穿到。
但 目前的现状是 , 大部分 的麻醉医生并没有熟 练 掌握 这 一 技 能 , 不 要 说 其 它 医生 了。结 果 呢 ? 更 会穿 的人 不多 , 成功率不高 , 并发症较多。作者发 现, 这种 现 象 即使在 大 医院也是 如此 。
问题 出在 哪儿 呢 ?文 献 上 方法 很 多 , 叙 述 繁 但
1 )
脉的定位对估计颈 内静脉的准确位置意义较大 , 但 此处 颈 内动脉 被 胸 锁 乳 突 肌 所 覆盖 , 过触 摸 定 位 通
颈静 脉从 颅底 静脉 孔 内穿 出 , 颈
乳突 肌外侧 缘 意义 不 大 。根 据解 剖 特 点 二 , 内动 颈
内静脉、 颈动脉与迷走神经包裹在颈动脉鞘 内, 在颈 部与 颈 总动脉伴 行 , 先位 于颈 内动 脉后 侧 , 后在 颈 然 总动脉外侧下行 , 最后与锁骨下静脉汇合 , 在此汇合 处 , 内静脉在 颈总 动脉 的外 侧稍 偏前 方 L。 ( 图 颈 3 见 j
切位置, 包括体表 的投影、 距体表的深度 。( ) 2 穿刺
针如何与它相遇而不是擦肩而过 , 并且进人血管 内
图 1
收 稿 日期 :0 8 0 —1 20 — 4 0
期
12 解 剖特点 二 .
[ ] G lsA S Bk rR I O kv r , ta.Cness 3 au , ae , cef dP A e 1 osnu l o
g ieie o rai ea y rc mme d t i fo 也e a s ud l sf r n wafr t r p e o nh n a O rm il u —
1 1 解剖 特 点一 .
颈 内静脉 为颈 部最 粗 的静脉 , 其
内静 脉穿 刺 。因此 , 不但 是麻 醉 医生 , 有可 能 出现 所
直 径大 约 为 2c 1。 m…
在抢 救第 一现 场 的医生也 都应 该掌 握颈 内静 脉 穿刺
这一基 本技 能 。
解 读 : 内静脉 大约有 本人 手指 那么 粗 , 颈 如果 位
脉 。但在 麻醉 手术 以及 抢救 患者 时最 常用 的还 是颈
而不逃 脱 呢 ?() 3在盲 穿 的过程 中 , 如何 避免 危 险 又
确保安全呢?比如穿到动脉、 穿破胸膜等等。 下 面 , 以上 这几 个 问题 展 开 来 寻找 简 单 正 确 就
的方 法 。 1 颈 内静 脉 的确切 位 置与认 识
及监 测 的依从 性 。
[ ] Jf Glhbr . fcvns adsfyo l g 4 oeH V, o a e SZ E etees n e fo — d i at n
tr a t c a ua o f ains >9 e r fa ew t t a em ni o g l6 n o p t t e 0 y a so i a il g h r
生相互作用。而且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差 , 不能及 时监测 IR, N 造成 IR波动增加 ; N 另外年龄 的增大可
能 是 出血 的 1 独 立危 险 因素 。所 以在 老年 非 瓣膜 个
性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华法令时 IR应控制在较低水 N
平 引。随访 时应 及 时提 醒 、 促 患者 复查 IR, 督 N 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