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图表化(15分)
《软件工程》期末试卷(3套含答案)

《软件工程》期末试卷(一)(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1.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软件工程三要素()。
A.过程B. 方法C. 工具D. 计划(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软件管理过程()。
A. ISO9000B. CMMC. IEEED. 软件企业文化(3)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开发方法是()。
A. 面向过程的方法B. 面向对象的方法C. 面向数据的方法D. 形式化方法(4)在软件的生命周期中,位于需求分析和单元测试之间的是()。
A.详细设计B. 集成测试C. 立项D. 维护(5)以下对于喷泉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分析结束后才开始设计B. 开发人员可以同步开发C. 不需要大量的开发人员D. 审核简单(6)软件设计的三层体系结构是()。
A.表示、中间、数据B. 表示、客户、逻辑C. 表示、业务、逻辑D. 前端、表示、数据(7)活动图是()。
A. 表达系统静态特性的图B. 展现数据之间转移的控制流C. 着重逻辑过程D. 一种分组机制(8)采用黑盒测试()。
A. 低成本见效快B. 用户需求报告复杂C. 准备工作时间长D. 定位准确(9)动态模型不包括()。
A. 状态模型B. 对象模型C. 交互模型D. 活动模型(10)用例之间的关系有()。
A. 扩展关系、协助关系B. 异步关系、同步关系C. 顺序关系、结构关系D. 包含关系、扩展关系2.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需求分析员参与客户需求调研,撰写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是软件策划的核心、重点与难点。
(3)软件由程序、数据和______________组成。
(4)______________是软件设计的基础,______________是软件开发的核心。
(5)需求分析分为两个阶段,_______________阶段和需求规约阶段。
(6)对象图的组成元素包括对象和______________。
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图表数据分析

人口老龄化家庭规模变小和寿命延长正在使世界人口年龄分布从青年转向老年。
在20世纪50年代,60岁或以上的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8%。
到2009年,这一比例已上升至11%,预计2050年将达到22%。
在全球范围内,60岁或以上的人口预计将增加两倍左右,从2009年的7.43亿增加至2050年的20亿。
到那时,老年人人数将超过15岁以下儿童人数。
较发达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更高,2009年老年人比例估计为21%,老年人人数已经大幅度超过15岁以下儿童人数。
到2050年,较发达地区的老年人比例有可能达到33%,是儿童预期所占比例(15%)的两倍。
虽然欠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稍慢,但仍快于总体生育率迅速下降的欧洲。
欠发达地区老年人的比例预计将从2009年的9%增加到2050年的20%。
尽管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比例较低,但其老年人人数已超过发达国家。
到2050年,预计全球80%的老年人将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2009年至2050年期间,这些国家的老年人口预计将从4.81亿增至16亿,而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口预计将从2.62亿增至4.06亿。
1950年、2009年和2050年各发展集团60岁或以上人口的数量和分布来源:《世界人口前景:2006年修订本》。
欧洲的老年人比例将继续保持最高:2009年为22%,2050年为35%。
相比之下,非洲60岁或以上人口比例2009年为5%,到2050年预计只有10%。
亚洲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预计将是老年人比例增长最快的地区,2009年老年人比例为10%,2050年将增至24%(图四)。
1950年、2009年和2050年各主要区域60岁或以上人口的分布情况来源:《世界人口前景:2006年修订本》。
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寿命都在增加。
60岁以后的全球预期寿命从1950年至1955年间的15年上升至2005年至2010年间的20年,2045年至2050年期间预计将达到23年。
因此,老年人口本身也在老龄化,80岁或以上人口目前占世界人口的1.5%,到2050年预计将占4.4%。
数据分析常用的20种图表

14、甘特图
反映3月份各培训项目的时间分布
15、大事记图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大事记图
建立惠州坪山工厂 比亚迪日本有限公司成立 正式落户西安 比亚迪收购秦川 比亚迪上海有限公司成立 比亚迪韩国办事处成立 比亚迪美国有限公司成立 比亚迪香港有限公司成立 I 比亚迪欧洲有限公司成立 比亚迪股份公司成立
2006
3 3 3 4 2月
4 2 5 5 3月
6 1 3 9 4月
项目一
项目二
项目三
项目四
反映1-4月份各项目开展次数对比
4、线-柱图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0.5 0.0 课程一 讲师纪律 课程二 课前准备 课程内容 课程三 语言表达 学员互动 课程四 平均分
培训收入
物料费
反映09年培训收入与培训支出的对比,同时将培训支出的各项(授课费、物料费、场地费)同时体现在培 训支出列堆积图上
19、自动筛选动态图
利用自动筛选功能,是最简单的动态图表,适用于数据行
20、定义名称动态图(行、列)
利用组合框窗体控件,需要offset、counta等函数的知识,可以设置数据行和数据列的筛选。
2005-8
2003-6
2003-1
2002-9
2001-4
1999-4
1999-11
以时间顺序记载公司发生的一些大事件
1998-12
1995-2
16、步进图
FO 1-12月销量变化情况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数据分析常用的20种图表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教案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教案教案名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目标:通过探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使学生了解太阳高度与地球自转的关系,培养学生科学观察、数据分析和实验探究能力。
知识要点:1.太阳高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2.地球的自转和其对太阳高度的影响。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教学资源:地球仪、两张纸、直尺、铅笔、直尺、图表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请学生回答问题:“你有没有观察到太阳在一天中的高度有所变化?你认为是什么因素导致太阳的高度发生变化?”2.引导学生思考,提出学习目标:“通过探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了解太阳高度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二、观察与实验(30分钟)1.演示实验一:太阳高度测量方法-制作一个太阳高度测量仪:将一张纸剪成窄而长的条状,竖直插入直立的另一张纸中,并在底部固定。
-把太阳高度测量仪放在阳光下,通过移动纸条观察和测量太阳的高度。
-引导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太阳高度并记录测量数据。
2.探究实验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由三名学生组成。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例如一周或一个月),每天在正午观察太阳的高度,并记录数据。
-学生可以使用地球仪来推算太阳高度的变化。
每天正午时,通过测量地球与太阳的连线与天赤道的夹角,计算太阳的高度。
-将观察和测量的数据整理成图表,并就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进行讨论。
三、数据分析(15分钟)1.引导学生分析观察到的数据,通过观察图表和测量数据,回答以下问题:-正午太阳高度是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什么因素导致太阳高度发生变化?-太阳的高度变化是否有规律可循?2.学生讨论和回答问题,并共同总结出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四、知识拓展(15分钟)1.通过回顾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太阳高度的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2.使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的过程,解释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
五、总结反思(5分钟)1.简要总结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太阳高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最高点出现在正午。
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各类专业成果报告评审要求及质量等级评分表

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各类专业成果报告评审要求及质量等级评分表附件8-2-1 1:50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成果报告评审要求及矿产填图质量等级评分表附件8-2-2 矿产勘查成果报告评审要求及质量等级评分表附件8-2-3 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报告评审要求及质量等级评分表附件8-2-4 矿产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报告质量等级评分表附件8-2-5 矿产地球物理调查成果报告质量等级评分表附件8-2-11:50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成果报告评审要求及质量等级评分表一、申请评审单位需提交的技术资料包括:1.作者原图2.编稿原图3.地质矿产图;4. 成矿规律及矿产预测图;5. 有关的专题研究图件;6. 主元素地球化学图、综合异常图;7. 异常剖析、查证图件,异常登记卡;8. 物探异常图、遥感异常图;9.主要工程编录图和预测资源量估算图;10.重要的地质和工程剖面图;11.矿点地质草图和采样位置平面图;12.地质报告和地质图说明书;13.按规定整理好的各类原本档案资料;14.实际材料图、各类样品测试及鉴定资料。
二、成果报告评审成果报告评审分专业进行。
(一)矿产填图评审的主要内容有:1.野外验收后补充调查工作的完成情况;2.各项综合资料与原始资料的吻合程度;3.测区的地质新成果、地质报告与地质图说明书的水平;4.地质编稿原图内容、精度及编绘质量;5.各项原始资料归档的质量。
6. 矿产填图质量等级评分标准见附表。
(二)地球化学勘查参考附件8-2-4 矿产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报告质量等级评分表进行。
(三)、地球物理勘查参考附件8-2-5 矿产地球物理调查成果报告质量等级评分表进行。
(四)、矿产检查参考附件8-2-2 矿产勘查成果报告评审要求及质量等级评分表进行。
三、1:50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成果报告总评分矿产地质填图(包括重砂测量、遥感)占55%;矿产检查占20%;地球化学勘查13%;地球物理勘查12%;各专业分数相加做为1:50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成果报告评审得分。
第三章 统计学 数据的图表展示

生成频数分布表(定性数据)
不同类型饮料的频数分布
分类数据的图示—条形图(bar Chart)
1. 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短来表示 各类别数据的图形
2. 有单式条形图、复式条形图等形式 3. 主要用于反映分类数据的频数分布 4. 绘制时,各类别可以放在纵轴,称为条
▪ 8名学生的考试成绩数据
数据排序 (data rank)
1. 按一定顺序将数据排列,以发现一些明 显的特征或趋势,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2. 排序有助于对数据检查纠错,以及为重 新归类或分组等提供依据
3. 在某些场合,排序本身就是分析的目的 之一
4. 排序可借助于计算机完成
数据排序 (方法)
1. 分类数据的排序
328 247
200
一季度 二季度
100
0
联想
IBM
康柏
戴尔 电脑品牌
电脑销售量的对比条形图
分类数据的图示—帕累托图(pareto chart)
1. 按各类别 数据出现 的频数多 少排序后 绘制的柱 形图
2. 主要用于 展示分类 数据的分 布
频数
16
15
12
11
9
9
8
6
4
0 可口可乐 旭日升冰茶 百事可乐
4. 比率(ratio) :不同类别数值个数的比 值
分类数据整理—频数分布表 (例题分析)
【例】一家市场调查公司 为研究不同品牌饮料的市 场占有率,对随机抽取的 一家超市进行了调查。调 查 员 在 某 天 对 50 名 顾 客 购买饮料的品牌进行了记 录,如果一个顾客购买某 一品牌的饮料,就将这一 饮料的品牌名字记录一次
精美论文中的15种类型图表

精美论文中的15种类型图表以下这些图表在论文中、汇报中都很适用的!1.柱状图适用场景:适用场合是二维数据集(每个数据点包括两个值x和y),但只有一个维度需要比较。
优势:柱状图利用柱子的高度,反映数据的差异,肉眼对高度差异很敏感。
劣势:柱状图的局限在于只适用中小规模的数据集。
(百分比堆积柱状图)2.条形图适用场景:显示各个项目之间的比较情况,和柱状图类似的作用;优势:每个条都清晰表示数据,直观;3.折线图适用场景: 折线图适合二维的大数据集,还适合多个二维数据集的比较。
优势:容易反应出数据变化的趋势。
4.各种地图适用场景:适用于有空间位置的数据集;优劣势:特殊状况下使用,涉及行政区域;(全国地图,只要有经纬度数据全球地图都能做)(区域地图,通过放大镜可以放大或缩小区域)5.饼图(环图)适用场景:适用简单的占比比例图,在不要求数据精细的情况适用。
优势:明确显示数据的比例情况,尤其合适渠道来源等场景。
劣势:肉眼对面积大小不敏感。
6.雷达图适用场景:雷达图适用于多维数据(四维以上),且每个维度必须可以排序,适用场合较有限。
优势:主要用来了解公司各项数据指标的变动情形及其好坏趋向。
劣势:理解成本较高。
7.漏斗图适用场景:漏斗图适用于业务流程多的流程分析。
优势:在网站分析中,通常用于转化率比较,它不仅能展示用户从进入网站到实现购买的最终转化率,还可以展示每个步骤的转化率,能够直观地发现和说明问题所在。
劣势:单一漏斗图无法评价网站某个关键流程中各步骤转化率的好坏。
8.词云适用场景:显示词频,可以用来做一些用户画像、用户标签的工作。
优势:很酷炫、很直观的图表。
劣势:使用场景单一,一般用来做词频。
9.散点图(调整尺寸大小就成气泡图了)适用场景:显示若干数据系列中各数值之间的关系,类似XY轴,判断两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
优势:对于处理值的分布和数据点的分簇,散点图都很理想。
如果数据集中包含非常多的点,那么散点图便是最佳图表类型。
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测验题库

数据素养1.5单元检测答案1单选(2.5分)教育大数据来源包括。
①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直接产生的数据②在教育管理活动中采集到的数据③在科学研究活动中采集到的数据④在校园生活中产生的数据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2单选(2.5分)教育大数据之“大”,更强调的是______之大A.数量B.类型C.来源D.价值3单选(2.5分)______有望超越计算辅助教学,逐步成为大数据时代主流的教学范式。
A.经验模仿教学B.计算机辅助教学C.数据驱动教学D.信息化教学4单选(2.5分)大数据概念是在_________年由_________首次提出的。
A.1991KevinAshtontB.1956JohnMcCarthyC.1946JohnW.Mauchly&J.PresperEckerD.1998JohnRMasey5多选(2.5分)教育数据采集的技术体系共包括______、______、图像识别技术及______四大类数据采集技术。
A.物联感知技术B.视频录制技术C.平台采集技术D.网评网阅技术6多选(2.5分)教育大数据与其他领域的大数据相比,有什么不同?A.教育大数据的采集呈现高度复杂性B.教育大数据的应用需要高度创造性C.教育大数据不仅注重相关关系,也强调因果关系D.教育大数据的来源非常单一7多选(2.5分)教育数据可以分为四层,由内到外分别是基础层、______、______和______。
A.状态层B.行为层C.资源层D.思维层8多选(2.5分)教育大数据分析模型包含______、教育决策支持模型、______、适应性学习模型、学习预警模型、深度学习分析模型及______七个模型。
A.知识追踪模型B.教育舆情监测模型C.学业评价模型D.学生画像模型9多选(2.5分)教育大数据分析方法主要包含______、______及______三类方法。
A.统计性分析B.诊断性分析C.预测性分析D.描述性分析10多选(2.5分)随着大数据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探索的快速推进,数据驱动教学开始呈现_________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