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港口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探究浮力的大小学案 (沪粤版)

合集下载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二】9、2探究浮力的大小第二课时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二】9、2探究浮力的大小第二课时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二】9、2探究浮力的大小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浮力的大小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

及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有关、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

2、用阿基米德原理及物体的沉浮条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知道浮力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2、通过收集、交流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2.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浮力的大小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

及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教学难点: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及物体的沉浮条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1、浮力产生的原因2、物体的沉浮条件3、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4、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请同学们自己小结一下求浮力大小的方法(学生讨论后回答)。

二、新课教学(一)、计算浮力的方法F浮 = G — FF浮=F向上-F向下F浮 = G排(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1、体积是50dm3的氢气球在地面附近受到的浮力是多少?(ρ氢气=0.09Kg/m3,ρ空气=1.29Kg/m3)2、把重为38N、体积为5×10-4m3的实心金属球浸没在盛满水的容器内,溢出水的重为多少N,金属球所受浮力的大小为多少N.3、一名潜水员需到水下打捞体积为5×10-3米3的物体,当他潜入。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港口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探究浮力的大小学案 (新版)粤教沪版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港口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探究浮力的大小学案 (新版)粤教沪版

9.2 探究浮力的大小一、情景引入相传阿基米德在浴桶里洗澡时,找到国王给他问题的答案,我国古代的曹冲利用船只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说明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符合了“处处留心皆学问”的说法,到了现代,人们又是如何去测量、计算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呢?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积极思考、认真实验,什么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二、教材研究问题1——阿基米德原理是怎样的?1、用弹簧测力计和烧杯等器材做有关浮力的实验,如图1所示,请你按测量时的数据填入表中。

(弹簧测力计每伸出一个格子表示拉力增加0.5N)空桶的重力(N)物体重力(N)物体在水中时测力计数(N)物体受到的浮力(N)物体排开的水重(N)分析表中的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如何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所受的浮力?2、做研究浮力的实验中(1)测量浸没在水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步骤如图①用细线把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24所示,测出该物体所图1受重力G=1.2N。

②把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如图25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_______;③该物体所受浮力F浮=_______(2)按上述方法测定两组共8个实心物体浸没往水中所受浮力的实验数据如表1、表2①为了研究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根据表1数据,在以G为横坐标、F浮为纵坐标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②甲同学根据图线得出“一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皆相等”的结论,乙同学根据表2数据得出“一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的结论,请你从两位同学的结论中任选一个判断其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③假如将体积为100cm3的铅块浸没在水中,它将受到多大的浮力?三、典例分析【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C.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D.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解析】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为:F浮=ρ液gV排,公式表明了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根据公式分析题目叙述的内容,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A选项:物体浸没在水中无论深度如何,V排不变,水的密度不变,F浮不变.A选项不正确.B选项: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B选项不正确.C选项:重力的大小对物体所受的浮力无影响.例如:大铁块比小铁块要重一些,但将两者浸没于水中,大铁块受的浮力反而大些,因为大铁块的V排大.C选项不正确.D选项: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于水中,V排相同,ρ水相同,F浮铁=F浮木,铁块和木块受的浮力一样大.注意:物体所受的浮力跟物体自身的重力、自身的密度、自身的形状无关.【答案】D。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 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设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 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设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基本概念和表达方式;•掌握计算物体浮力和沉没条件的方法;•能够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 教学准备•教师:本节课主讲教师需熟悉阿基米德原理的相关知识,并准备好相关实例;•学生:学生需提前预习相关知识,准备好纸和笔。

3. 教学过程3.1 导入新知引导学生回顾前一课所学的浮力概念,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浮力?•浮力与物体的重力、体积、液体密度有什么关系?3.2 阐述阿基米德原理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引入阿基米德原理的概念: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液体对物体所产生的向上浮力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说明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达方式:•浮力的大小等于被排开的液体的重量;•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3 计算物体浮力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例题掌握计算物体浮力的方法:•浮力的大小等于被排开液体体积乘以液体的密度;•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4 计算物体沉没条件的方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物体沉没与浮力与物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例题掌握计算物体沉没条件的方法:•若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物体将沉没;•若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物体将浮在液体表面;•若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物体将悬浮在液体中。

3.5 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问题提供一系列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问题。

例如:•一个装在木桶中的物体下沉到水面稍下时停下不动,求木桶顶端与水面相距的高度;•一个装有铁块的船放入水中,水面上升的高度是铁块的体积的一半,求铁块的密度。

4. 活动设计引导学生组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提供问题和所需材料,学生完成相关计算后向全体报告答案。

5. 总结与延伸通过学生的总结和讨论,对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进行总结。

引导学生思考与阿基米德原理相关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与同学展开讨论。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通过阅读相关教材,进一步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并完成相关练习题。

沪粤版初二物理 第九章 浮力与升力教案

沪粤版初二物理 第九章 浮力与升力教案

沪粤版初二物理第九章浮力与升力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教案
 9.1认识浮力(一)教案
 9.1认识浮力(二)教案
 9.2探究浮力的大小(一)教案
 9.2探究浮力的大小(二)教案
 9.3研究物体的沉浮条件(一)教案
 9.3研究物体的沉浮条件(二)教案
 9.4神奇的升力(一)教案
 9.4神奇的升力(二)教案
 第九章复习(一)教案
 第九章复习(二)教案
 9.1认识浮力(一)
 一、课标要求
 1.知道一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受到浮力。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会用弹簧秤法测浮力。

 3.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二、教材分析
 从什幺是浮力,谈到浮力的产生,从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到理论分析公式推导逐步深入。

 三、学情分析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

教。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学案】9、2探究浮力的大小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学案】9、2探究浮力的大小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学案】9、2探究浮力的大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浮力大小的探究过程,理解浮力的大小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2、了解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重视实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浮力的大小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教学难点: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复习回忆请写出物体质量m与其密度ρ、体积V的关系式:m=。

请写出物体所受重力G与其密度ρ、体积V的关系式:G=。

合作探究三、阿基米德原理活动4:探究阿基米德原理1.提出问题上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既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又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由于G=mg=ρVg,那么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2.设计实验要研究“浮力跟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是否有关”,就要想办法把F浮和G排测量出来,进行比较。

思考、讨论:如何测量F浮和G排?你能想出哪些方法?分别需要哪些器材?3.进行实验参照课本图7-23所示的方法进行实验,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课本第129页上部的表格中。

4.分析论证分析你记录的实验数据,比较测得的浮力与排开的水的重力,你发现了什么?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各组使用的石块并不相同,实验结论是否相同?活动5: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完成下列问题:1.浮力用F浮表示,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用G排表示,则阿基米德原理可用公式表示为:。

如果液体的密度为ρ液,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排,则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进一步写出浮力的表达式为:F浮=。

2.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叫轮船的排水量。

有一条轮船的排水量为1000t,则它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2阿基米德原理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2阿基米德原理

教案: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阿基米德原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为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

教材内容包括: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计算浮力的方法、物体的沉浮条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掌握计算浮力的方法,并能够判断物体的沉浮。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阿基米德原理,知道计算浮力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计算浮力的方法。

难点:阿基米德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浮力计、物体、液体等)。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背景。

2.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介绍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讲解计算浮力的方法。

3.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阿基米德原理:1. 定义: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2. 计算方法:F浮 = G排。

3. 应用:判断物体的沉浮。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答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

2. 题目:判断一个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答案:根据物体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判断。

如果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物体下沉;如果物体的重力等于浮力,物体悬浮;如果物体的重力小于浮力,物体上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计算浮力的方法掌握较好,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需要加强。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阿基米德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阿基米德原理导学设计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阿基米德原理导学设计

9.2阿基米德原理
学点1 探究浮力的大小
实验:如何利用弹簧测力计、小桶、水、溢水杯等器材测出小石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实验过程:(1)
G 桶
,如图9-
2-1①②所示。

图9-2-1
(2)将小石块完全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如图③所示。

根据称重法,物体所受浮力F 浮=__G -F ′__。

(3)测出接水后小桶与水的总重G′,如图④所示。

可计算出溢出的水所受的重力为G排=__G′-G桶__。

实验结论:小石块受到的浮力__等于__溢出的水所受的重力,即__F浮=G排__。

归纳总结: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__竖直向上__的浮力,浮力的大小__等于__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__重力__,即__F浮=G排=m排g=ρ液gV排__。

这就是著名的__阿基米德原理__,该原理也适用于__气体__。

学点2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思考:密度大于水的钢材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回答:我们要使由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做成的物体浮于水面,可采用__“空心”__的办法,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从而__增大__浮力,使物体浮于水面,用钢铁做成轮船就是根据这一原理。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阿基米德原理-学案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阿基米德原理-学案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 阿基米德原理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主要讲述阿基米德原理。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1. 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及公式;2. 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3.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及公式,能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 掌握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能运用该关系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及公式,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难点:阿基米德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包括浮力计、物体、液体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轮船的浮力原理,引出阿基米德原理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及公式,并通过PPT展示相关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3. 实验演示: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展示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4. 例题讲解:讲解几个关于阿基米德原理的例题,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并分享讨论成果。

7. 板书设计:板书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公式及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8. 作业设计:布置一些有关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设计:1. 请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

2. 一物体在空气中的浮力为5N,放入水中后浮力变为10N,求物体的密度。

3. 一艘船受到的浮力为2000N,船的自重为1500N,船最多能载多重?答案:1. 轮船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其排水体积等于船的体积,所以浮力等于船的重力,使船能浮在水面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 探究浮力的大小
一、情景引入
相传阿基米德在浴桶里洗澡时,找到国王给他问题的答案,我国古代的曹冲利用船只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说明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符合了“处处留心皆学问”的说法,到了现代,人们又是如何去测量、计算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呢?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积极思考、认真实验,什么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二、教材研究
问题1——阿基米德原理是怎样的?
1、用弹簧测力计和烧杯等器材做有关浮力的实验,如图1所示,请你按测量时的数据填入表中。

(弹簧测力计每伸出一个格子表示拉力增加0.5N)
分析表中的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如何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所受的浮力?
2、做研究浮力的实验中
(1)测量浸没在水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步骤如图
①用细线把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24所示,测出该物体所受重力G=1.2N。

②把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如图25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_______;
图1
③该物体所受浮力F浮=_______
(2)按上述方法测定两组共8个实心物体浸没往水中所受浮力的实验数据如表1、表2
①为了研究
体积相同的
不同物体,浸
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根据表1数据,在以G为横坐标、F 浮为纵坐标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
②甲同学根据图线得出“一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皆相等”的结论,乙同学根据表2数据得出“一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的结论,请你从两位同学的结论中任选一个判断其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③假如将体积为100cm3的铅块浸没在水中,它将受到多大的浮力?
三、典例分析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
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
C.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
D.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
【解析】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为:F浮=ρ液gV排,公式表明了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根据公式分析题目叙述的内容,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A选项:物体浸没在水中无论深度如何,V排不变,水的密度不变,F浮不变.A选项不正确.
B选项: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B选项不正确.
C选项:重力的大小对物体所受的浮力无影响.例如:大铁块比小铁块要重一些,但将两者浸没于水中,大铁块受的浮力反而大些,因为大铁块的V排大.C选项不正确.
D选项: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于水中,V排相同,ρ水相同,F浮铁=F浮木,铁块和木块受的浮力一样大.注意:物体所受的浮力跟物体自身的重力、自身的密度、自身的形状无关.
【答案】D。

【例2】质量为79g的铁块,密度是7.9g/cm3,这个铁块的质量是多少?重多少?将这个铁块浸没于水中,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少?所受浮力是多少?(g取10N/kg)
【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计算物体重力和计算浮力的公式的区别.
计算物体重力:G=ρ物gV物
计算物体在液体中受的浮力:F浮=ρ液gV排.可以说:从计算的方法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计算的结果却完全不同.
【解答】m铁=0.079kg
G铁=m铁g=0.079kg×10N/kg=0.79N
V排=V铁=m铁/ρ铁=10 cm3
m排=ρ液V排=1g/cm3×10 cm3=10g=0.01kg
F浮=G排=m排g=0.01kg×10N/kg=0.1N
从上面的计算看出,铁块的重力和铁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大小完全不同,但计算方法很相似,关键是区别ρ液和ρ物,区别V排和V物,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计算,而不是死记硬背,乱套公式。

四、达标训练
知识点1—阿基米德原理
1、某物重为3.5N,把它放在盛水的容器中,溢出的水重为2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
A.一定是2N B.一定是3.5N C.可能是1.5N D.可能是2.5N
2、将一重为80N的物体,放人一盛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了30N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

A.80N B.30N C.50N D. 11ON
3、下列关于浮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越大,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
B. 同一木块分别漂浮在水面和酒精上,在酒精面上受到的浮力小于在水面上的浮力
C. 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由自身的重力决定
D. 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由排开液体的重力决定
知识点2—阿基米德原理应用
4、重14.7N的石挂在弹簧秤下端,将它完全没入水中,这时弹簧秤示数是9.8N,则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_N,石块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m3,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kg/m3。

5、有一个木块,把它浸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从杯中溢出10克水,若把它浸在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会从杯中溢出克酒精。

(酒精密度是0.8×103kg/m3,水的密度是1.0×l03kg/m3,木块的密度是0.5×103kg/m3).
6、将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然后都浸没在水中,发现两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减少了2N,那么这两个物体一定有相同的( )。

A. 密度
B.体积
C. 质量
D.重力
7、两手分别拿着一小木块和一大石块,把它们都浸没到水中,同时松开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则它们受到的浮力( )。

A. 因为木块上浮,所以受到的浮力较大
B.因为石块下沉,所以受到的浮力较小
C. 因为木块体积较小,所以受到的浮力较大
D.因为石块体积较大,所以受到的浮力较大
8、根据下面给出的数据,一定能用阿基米德定律计算出浮力大小的一组数据是( )。

A.物体体积和液体密度 B.物体体积和物体密度
C.液体密度和物体所在处的深度 D. 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所排开液体的体积
五、中考试题
1.)将体积为0.5dm3的球浸没在水中,球受到的浮力为牛,此球排开的水重为牛。

【解析】:本题是考查根据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求其所受浮力,及G排的关系;可以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及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求出答案。

【答案】:5N,5N。

六、课堂测评
1. 物体所受的重力为5N,体积为4×10-4m3,当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N,浮力和重力的合力为____N,方向____。

(g=10N/kg)
2. 把重17.8N的实心钢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5.8N,铜球受到的浮力是____N,铜球的体积是____cm3.(g取10N/kg)。

3.小明同学用一个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薄塑料袋装满水,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后,将其浸没在水中,那么他看到的弹簧测力计读数()
A、小于袋中水的重
B、等于袋中水的重
C、大于袋中水的重
D、等于零
4. 海水密度大干河水密度,在以下情况中,有下画线的物体所受浮力不发生改变的是( ).
A. 河中的木筏漂流人海 B.大江中的石块被冲人大海
C. 海面下的潜水艇逐渐露出水面
D. 给停泊在海港内的油轮输入原油
5.人在齐胸深的海水中行走时,大吸一口气,顿时觉得身体变得轻了一些,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重8.9N的实心铜块,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ρ铜=8.9×103kg/m3,g=10N/kg)
7.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定律,给你:(1)一个铁架台,(2)一个有指针的弹簧,(3)一个金属圆筒(上有提环、下有挂钩),(4)一个小铁块,(5)一个溢水杯,(6)一个盛有水的烧杯,(7)一只小玻璃杯,(8)一根线。

如图所示。

(1)实验步骤是:
第一步:在弹簧下挂小金属圆筒,筒下吊小铁块,放在空气中,记下。

第二步:将水倒入溢水杯中,应使水面。

第三步:将铁块浸入溢水杯中,弹簧将_______,铁块排开的水从溢水管流到小玻璃杯中。

第四步:将流到小玻璃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金属圆筒中,这时弹簧。

结论。

9.2 探究浮力的大小
四、达标训练
1.A
2.B
3.D 4、
4.9 5×10-4,3×1035、10 6、B 7、D 8、D
六、课堂测评
1、4 1 竖直向下
2、2 200
3、D
4、A
5、排开液体体积增大,人受到的浮力增大
6、1N
7、实验步骤是:第一步:弹簧伸长后指针到达的位置。

第二步:与溢水管口相平。

第三步:缩短。

第四步:又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结论: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