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竞赛浮力、压强经典题目大全

合集下载

初二物理浮力压轴题40道

初二物理浮力压轴题40道

初二物理浮力压轴题40道1. 一块体积为10立方厘米的木块,浸入水中后,受到的浮力是多少?(水的密度为1 g/cm³)。

2. 一个密度为2 g/cm³的物体在水中浸没后,有一部分露在水面上。

如果物体的总重为20 N,求浮力。

3. 一块质量为500克的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求它受到的浮力。

4. 一艘船的排水量为2000 kg,当船上乘客总质量为1500 kg时,问船的浮力是多少?5. 一个半径为5 cm的球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求它受到的浮力。

(取水的密度为1 g/cm³)。

6. 有一个密度为0.8 g/cm³的塑料球,体积为500 cm³,问它在水中浮沉状态如何?7. 一根长2 m、直径为4 cm的圆柱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求它受到的浮力。

8. 一个体积为1000 cm³的物体密度为1.2 g/cm³,求该物体在水中的浮力。

9. 一块表面积为0.1 m²的长方体浸入水中,求其浮力。

(水的密度为1000 kg/m³)。

10. 一艘船的总质量为5000 kg,船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为2 m³,求船受到的浮力。

11. 一块重10 N的金属块在水中,浮力为多少?若金属块的密度为8 g/cm³,求其体积。

12. 一个人站在一块浮冰上,浮冰的体积为0.5 m³,求浮冰的浮力。

13. 一桶水的质量为10 kg,求桶里水的浮力。

14. 一根长5 m、直径为3 cm的铁棒完全浸没在水中,求其浮力。

15. 一个密度为0.5 g/cm³的物体在水中,部分浸没。

求物体的浮力和重力关系。

16. 一艘船在水中,排水量达到8000 kg,问它能承载的最大重量是多少?17. 一个体积为200 cm³的球体,在水中部分浸没,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如何?18. 一个球体在水中,密度为1 g/cm³,体积为300 cm ³,求浮力。

八年级物理浮力压强专题经典计算题(含标准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浮力压强专题经典计算题(含标准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浮力压强经典计算题1、如图15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已知水重200N,水深为0.5m,木块的体积为4dm3,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试求:(1)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是多少?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2)若绳子断了,最终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第(1)问中的大还是小?ﻫ2、用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甲,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情况,求:(g取10N/kg)(1)圆柱体受的最大浮力。

(2)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3)圆柱体的密度。

3、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质量55g,放入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5N的水。

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物体悬浮为止。

g=10N/kg)求:(1)物体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2)物体的体积:(3)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

4、(9分)一根木头重为1600N,体积为0.2m3,漂浮在水面上,g取10N/kg.求:(1)木头的质量;(2)木头的密度;(3)木头受到的浮力.5、一带阀门的圆柱形容器,底面积是300cm2,装有13cm深的水。

正方体A边长为12cm,重25N,用细绳悬挂放入水中,有1/6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11所示。

试求:(1)A受到的浮力,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若细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4.92N,通过阀门K缓慢放水,当绳子刚要被拉断的瞬间,容器中液面下降的高度。

(取g =10N/kg)6、如图所示的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2N.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1N向下的压力时,木块有2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求木块的密度.(g取10N/kg)7、密度是0.6×103kg/ m3的木块,体积是4 m3当它浮在水面上时,取g=10 N/kg,求:(1)木块重力; (2)木块受到的浮力;(3)木块排开水的体积;(4)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8、如图所示,水面上漂有一块体积为2米3的浮冰,露出水面的体积为0.2米3,。

最新初中物理竞赛浮力压强经典题目大全

最新初中物理竞赛浮力压强经典题目大全

提高内容一、 基本概念1、 流体静压强:静止流体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

p设微小面积A ∆上的总压力为P ∆,则 平均静压强:A P p ∆∆= 点静压强:A P p A ∆∆=→∆lim 0 即流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垂直于该表面上的力。

单位:N/m 2 (Pa)2、 总压力:作用于某一面上的总的静压力。

P单位:N (牛)3、流体静压强单位:国际单位:N/m 2=Pa物理单位:dyn/cm 21N=105dyn ,1Pa=10 dyn/cm 2工程单位:kgf/m 2混合单位:1kgf/cm 2 = 1at (工程大气压) ≠ 1atm (标准大气压)1 at=1 kgf/cm2 =9.8×104Pa=10m 水柱1atm =1.013×105Pa =10.3 m 水柱二、 流体静压强特性1、 静压强作用方向永远垂直并指向作用面——方向特性。

2、 静止流体中任何一点上各个方向的静压强大小相等,而与作用面的方位无关,即p 只是位置的函数——大小特性。

(各向相等)3、静止流体中任一点的压强p 由两部分组成,即液面压强p 0与该点到液面间单位面积上的液柱重量h γ。

推广:已知某点压强求任一点压强 h p p ∆+=γ124、静止流体中,压强随深度呈线性变化用几何图形表示受压面上压强随深度而变化的图,称为压强分布图。

大小:静力学基本方程式方向:垂直并且指向作用面(特性一)例题:ΔAΔP5、 同种连续静止流体中,深度相同的点压力相同。

连通器:三、测压计1、分类:根据适用范围、适用条件的不同,分为液式、金属式、电测式。

2、液式测压计 原理:h p p γ+=0 (p 、p 0的标准必须一致,用表压)方法:找等压面 (性质5:两种互不相混的静止流体的分界面必为等压面)特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简单,常用于实验室中。

a. 液面计b. 测压管A A h p γ=c .U 形管测压计 122211h h p p h p h p Hg Hg γγγγ-⋅=⇒⎭⎬⎫=⋅=+抽真空002121<⋅--=⋅++=h h p h h p Hg Hg γγγγd .组合式U 形管测压计 ()132321h h h p h h h p Hg Hg Hg γγγγγ-+⋅=⋅=⋅-+e .U 形管压差计()212211h h p h p h p -=∆-=-γγγf .组合式U 形管压差计先找等压面 : a —a 面、b -b 面写出等压面压力表达式:a -a 面上hh p h p Hg ∆+-=-γγγ2211 所以 ()1221h h h p p Hg --∆=-γγ当两测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时: 12h h h -=∆所以 ()h p p p Hg ∆-=-=∆γγ21四、静止流体的浮力1、 潜体:完全潜没在流体当中的物体。

初中物理压强浮力综合题8道(含答案和解析)

初中物理压强浮力综合题8道(含答案和解析)

初中物理【压强浮力综合】8道精选题(含答案和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零,然后将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按实验操作规范将溢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 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变小.B. 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变大.C. 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D. 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若电子秤示数不变,则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答案:D.解析:A. 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溢水杯中水的深度不变,根据公式p=ρgh可知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不变,根据公式F=pS可知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不变,故A错误.B. 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溢水杯中水的深度不变,根据公式p=ρgh可知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不变,故B错误.C. 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的重力和浮力之差,故C错误.D. 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若电子秤示数不变,则说明铝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水重,则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故D正确.故选D.考点:力学——压强——液体的压强.浮力——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2. 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B. 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C. 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D. 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答案:C.解析:A. 由题意可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由图可知V 甲<V 乙.根据ρ=m v 可知ρ甲>ρ乙.故A 错误.B. 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由图可知h 甲<h 乙.根据p =ρgh 可知ρ甲> ρ乙.故B 错误.C. 液体压强相等,两容器底面积相等.由p =F S 可知甲、乙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即F 甲=F 乙·····①. 采用割补法(如下图所示),分别把容器两侧半球部分补上同种液体,此时液体为圆柱形.割补后深度不变,液体密度不变,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又因为容器底面积不变,所以割补前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变,且此时液体为圆柱形(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总重力).所以,F甲=G甲总·····②,F乙=G乙总·····③.两容器完全相同,则补上的液体体积相等,设补充的液体体积为V.由①②③可得:G甲总=G乙总.即m甲g+ρ甲gv=m乙g+ρ乙gv·····④.由B选项可知ρ甲>ρ乙,所以由④式可得m甲−m乙=(ρ乙−ρ甲)V<0.所以m甲<m乙,故C正确.D. 由A选项可知ρ甲>ρ乙,由割补法可知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m甲g+ρ甲gv.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乙=m乙g+ρ乙gv,而m甲=m乙,ρ甲>ρ乙,所以F甲>F乙.又因为两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所以根据公式p=FS 可知p甲>p乙,故D错误.故选C.考点:力学——压强——液体的压强.3.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A. 用抽气筒从b管向外抽气,瓶内气球会膨大起来.B. 用手指盖住上孔,水就停止流出,手指一松开,水又从下孔流出.C. 将带有玻璃管的空试管加热后,倒插入水中,水会进入试管.D. 往容器中注入水,水静止时,容器各部分中的水面保持相平.答案:D.解析:A. 用抽气筒从b管向外抽气,瓶内的气压减小,气球会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大,故A错误.B. 堵上小孔,瓶子里的水由于受到外界气压的作用倒不出来,故B错误.C. 将带有玻璃管的空试管加热后,倒插入水中,试管内的空气会变冷,气压减小,水会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试管,故C错误.D. 连通器里面的水不流动时,水面保持相平,不能证明大气压是存在的,故D正确.故选D.考点:力学——压强——大气压强.二、填空题4.一艘航母的总质量为6.4×104吨,当航母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是N,此时航母排开水的体积为m3(g=10N /kg,ρ=1.0×103kg/m3).答案:(1)6.5×108.(2)6.5×104.解析:(1)航母的重力为:G=mg=6.5×104×103kg×10N/kg=6.5×108N.因为航母漂浮在水面上,所以,航母受到的浮力:F=G=6.5×108N.(2)由F浮=ρ液gV排可得此时航母排开水的体积:V 排=F浮ρ水g= 6.5×108N1×103kg/m3×10N/kg=6.5×104m3.故答案为:6.5×108,6.5×104.考点:力学——浮力——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5.“背漂”是儿童练习游泳时常佩戴的一种救生装置.某科技小组的同学为测量背漂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底部装有定滑轮的圆台形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后,再静放在水平台秤上(如图甲),台秤的示数m1为6kg,然后把质地均匀的长方体背漂浸入水中,用一轻质的细线通过定滑轮缓慢地将背漂拉入水中,拉力F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当背漂的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如图乙),台秤的示数m2为5kg,当背漂的全部体积浸没在水中时,台秤的示数m3与m2相比变化了2kg,则(不考虑滑轮的摩擦,在整个过程中水始终没有溢出,背漂不吸水、不变形,且未与容器接触,取g=10N/kg,ρ水=1.0×103kg/m3).(1)容器、水和滑轮的总重力为N.(2)台秤的示数m3为kg.(3)为确保儿童游泳时的安全,穿上这种背漂的儿童至少把头部露出水面,若儿童头部的体积占人体总体积的十分之一,儿童的密度取1.08×103kg/m3,则穿着此背漂游泳的儿童体重不能超过kg(结果保留整数).答案:(1)60.(2)3.(3)21.解析:(1)图甲中台秤的示数m1为6kg,即容器、水和滑轮的总质量为6kg.则容器、水和滑轮的总重力:G1=m1g=6kg×10N/kg=60N.故答案为:60.(2)由于台秤的示数显示了物体对其产生的压力,把容器、水、滑轮和背漂看做一个整体,则受竖直向下的总重力G背漂+G1,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和支持力F支的作用.如图所示:所以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G背漂+G1=F拉+F支.当背漂的全部体积浸没在水中时,背漂受到的浮力变大,则通过定滑轮的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变大,所以支持力减小,即容器对台秤产生的压力变小,台秤的示数减小,故m3<m2.已知m3与m2相比变化了2kg,所以m3=5kg-2kg=3kg.故答案为:3.(3)当背漂的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台秤的示数m2为5kg,则容器受到的支持力:F 支=F压=G2=m2g=5kg×10N/kg=50N.设背漂的重力为G背漂,体积为V.当背漂的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以背漂为研究对象,受力情况如图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绳子的拉力:F1=F浮1−G背漂=ρ水gV排1−G背漂=ρ水g12V−G背漂·····①.把容器、水、滑轮和背漂看做成一个整体,如图1所示,则受竖直向下的总重力G背漂+G1,受竖直向上的拉力F1和支持力F支的作用.由于容器静止,则:G 背漂+G 1=F 1+F 支·····②.①代入②可得:G 背漂+G 1=ρ水g 12V −G 背漂+F 支.代入数据有:G 背漂+60N =ρ水g 12V −G 背漂+50N . 整理可得:2G 背漂=ρ水g 12V −10N ····· ③.当背漂的全部体积浸没在水中时,则容器受到的支持力:F′支=F′压=G 3=m 3g =3kg ×10N/kg =30N .由图2可得,此时的拉力:F 2=F 浮2−G 背漂=ρ水gV 排2−G 背漂=ρ水gV −G 背漂·····④.此时整体受竖直向下的总重力G 背漂+G 1,竖直向上的F 2和支持力F ’支的作用.由于受力平衡,则:G 背漂+G 1=F 2+F′支·····⑤.由④、⑤并代入数据可得:G 背漂+60N =ρ水gV −G 背漂+30N .整理可得:2G 背漂=ρ水gV −30N ·····⑥.联立③⑥解得:V =4×10−3m 3,G 背漂=5N.设儿童的最小质量为m 人,由于儿童和背漂的整体漂浮,所以F 浮总=G 总.即:F 浮人+F 浮背=G 人+G 背漂.则:ρ水g (1−110)V 人+ρ水gV =ρ人gV 人+G 背漂.整理可得: V 人=ρ水gV−G 背漂ρ人g 910ρ水g = 1.0×103kg/m 3×10N/kg×4×10−3m 3−5N 1.08×103kg/m 3×10N/kg×910×1.0×103kg/m 3×10N/kg =1759×10−3m 3.则儿童的最小质量:m 人=ρ人V 人=1.08×103kg/m 3×1759×10−3m 3=21kg 。

初中物理竞赛——压强和浮力

初中物理竞赛——压强和浮力

压强和浮力1.试计算下述几种情况下各封闭气体的压强,已知大气压P0,水银的密度为ρ,管中水银柱的长度均为h。

均处于静止状态2.计算下图中各种情况下,被封闭气体的压强。

(p0=76cmHg,图中液体为水银)3.如图二所示,在一端封闭的U形管内,三段水银柱将空气柱A、B、C封在管中,在竖直放置时,AB两气柱的下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另两端的水银柱长度分别是h1和h2,外界大气的压强为p0,则A、B、C三段气体的压强分别是多少?4.如图三所示,粗细均匀的竖直倒置的U型管右端封闭,左端开口插入水银槽中,封闭着两段空气柱1和2。

已知h1=15cm,h2=12cm,外界大气压强p0=76cmHg,求空气柱1和2的压强。

5.三个长方体容器中被光滑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

如图五所示,M为重物质量,F是外力,p0为大气压,S为活塞面积,G为活塞重,则压强各为:6.如图所示,活塞质量为m,缸套质量为M,通过弹簧吊在天花板上,气缸内封住了一定质量的空气,而活塞与缸套间无摩擦,活塞面积为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0为大气压强)( )A、内外空气对缸套的总作用力方向向上,大小为MgB、内外空气对缸套的总作用力方向向下,大小为mgC、气缸内空气压强为P0-Mg/SD、气缸内空气压强为P0+mg/S水银 h7.将一只有底圆柱形筒开口朝下慢慢压入水中,筒受到的浮力F 随筒口深度x 的变化如图中的曲线所示,图中直线表示筒的重力不随深度x 变化,两线交于A 、B 两点。

若用图甲表示筒在起始点O 时的正视图,则请你用类似的图形分别表示出筒在A 、B 点的正视图。

并写出桶底所受压强p 随深度x 的变化情况。

8.将一根质量可忽略的一端封闭的塑料管倒插入液体中,塑料管在竖直向下的力F 作用下保持平衡,如图所示,那么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H 的大小将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 .管子的半径 B .液体的密度 C .大气压的大小 D .力F 的大小9.如图所示,长为1米的直玻璃管横截面积为2厘米2,重为5牛。

中考浮力和压强必考题型(经典)附答案)

中考浮力和压强必考题型(经典)附答案)

中考浮力和压强必考题型(经典)附答案例1、装有液体甲、乙两烧杯,如图9,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

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对它们的判断正确的是()(巴中08)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例2、把—个质量为40g,体积为60cm3的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溢出水的质量为4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B.溢出水的质量为4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C.溢出水的质量为6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D.溢出水的质量为6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例3、如图所示,将边长是10 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水槽内。

待木块静止时,从水槽中溢出了550 g水,g取10N/kg,求:(1)木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大小;(2)术块的密度;(3)木块静士时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大小。

例4、(09台州)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严重变形。

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伞面被向下“吸”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例5、例6、冬天,把自来水笔从室外带到室内,有时会有墨水流出.这主要是因为( )(江苏无锡09)A.墨水受热膨胀,流出来了B.笔囊受热膨胀,把墨水挤出来了C.笔囊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把墨水挤出来了D.笔尖处的缝隙受热膨胀,把墨水漏出来了例7、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先后按甲、乙两种方式将物体a和小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

设甲、乙两图中物体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例8、发生在山区的大地震,往往会形成很多的堰塞湖(如图14所示),这些堰塞湖随时有溃堤的可能,严重的威胁着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全。

浮力压强30道计算题(解析)

浮力压强30道计算题(解析)

浮力压强30道计算题1.物体A的体积是2×10﹣3m3,将它放入水中,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整个体积的四分之一,物体下表面距液面0.15m,如图所示.(g取10 N/kg)求:(1)物体A所受的浮力是多少?(2)物体A的密度是多大?(3)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有多大?(4)在A上放一个多重的物体可以使A刚好全部浸入水中?2.将边长是10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水槽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水槽中溢出了600g 水,g取10N/kg,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的密度;(3)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3.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3m3、重6N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

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求:(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剪断细线后,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多大(3)木块露出水面处于静止后,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减小了多少解:4.如图所示,不计外壁厚度且足够高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150cm2.现将一边长为0.1m、质地均匀的正方体物块放在容器底部,当缓慢持续地向容器中注入400cm3的水时,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恰好为零.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少?(2)物块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3)再次向容器中缓慢注水,当容器中水的深度达到12cm时停止注水,第二次注入水的质量是多少?解:5.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1米和0.2米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甲和物体乙的质量均为6千克.求:①物体甲的密度.②物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③小明设想在保持物体甲、乙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分别在甲和乙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减小量为△P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减小量为△P乙.则△P甲:△P乙= (写出计算过程).6.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方连有正方体木块A,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个由阀门B 控制的出水口,当容器中水深为20cm时,木块A有3/5的体积浸在水中,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状态,即没有发生形变(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不计弹簧所受的浮力,g取10N/kg)(1)求此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2)求木块A的密度;(3)先向容器内缓慢加水,直至木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此时弹簧对木块的作用力为F1,再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直至木块A完全离开水面时,再关闭阀门B,此时弹簧对木块A的作用力为F2,求F1与F2之比。

【初中物理】压强与浮力计算题20题(附答案)

【初中物理】压强与浮力计算题20题(附答案)

【初中物理】压强与浮力计算题20题(附答案)计算题(共20小题)1.(2020昌平二模)将物块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2.7N。

如图所示,将物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1.2N,盛有水的圆柱=1.0×103kg/m3,形平底容器在水平桌面上静止,容器中水的深度h=0.2m,已知水的密度ρ水g取10N/kg。

求:(1)物块受到的浮力;(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2023石景山二模)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柱型容器,底面积为S=2×10-2m2,容器内水的重力为G=10N,深度为h=0.2m。

一个实心球A(不吸水)的体积V=60cm3,质量水m=30g,取g=10N/kg。

求:(1)实心球A未放入水中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实心球A放入水中,静止后受到的浮力大小。

3.(2019北京中考)将物块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1=2.6N,将物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1.8N,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ρ水=1.0×103 kg/m3, g取10N/kg求:(1)物块受到的浮力.(2)物块浸在水总的体积。

4.(2020朝阳一模)如图所示,重1N、底面积为1×10-2m2、高为0.1m的柱形玻璃方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装有饮料,饮料的高为0.06m,密度为1.0×103kg/m3,g=10N/kg。

求:(1)方杯底部受到饮料的压强p1;(2)方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2;(3)把一块质量为9g的冰放入饮料中(冰的密度为0.9×103kg/m3,不考虑冰块熔化)①冰块在饮料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F;浮。

②冰块排开饮料的体积V排5.(2020北京中考)排水量是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

一艘排水量为2000t的轮船,装满货物在河水中航行。

河水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gk。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内容一、 基本概念1、 流体静压强:静止流体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

p设微小面积A ∆上的总压力为P ∆,则 平均静压强:A P p ∆∆= 点静压强:A P p A ∆∆=→∆lim 0 即流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垂直于该表面上的力。

单位:N/m 2 (Pa)2、 总压力:作用于某一面上的总的静压力。

P单位:N (牛)3、流体静压强单位:国际单位:N/m 2=Pa物理单位:dyn/cm 21N=105dyn ,1Pa=10 dyn/cm 2工程单位:kgf/m 2混合单位:1kgf/cm 2 = 1at (工程大气压) ≠ 1atm (标准大气压)1 at=1 kgf/cm2 =9.8×104Pa=10m 水柱1atm =1.013×105Pa =10.3 m 水柱二、 流体静压强特性1、 静压强作用方向永远垂直并指向作用面——方向特性。

2、 静止流体中任何一点上各个方向的静压强大小相等,而与作用面的方位无关,即p 只是位置的函数——大小特性。

(各向相等)3、静止流体中任一点的压强p 由两部分组成,即液面压强p 0与该点到液面间单位面积上的液柱重量h γ。

推广:已知某点压强求任一点压强h p p ∆+=γ124、静止流体中,压强随深度呈线性变化用几何图形表示受压面上压强随深度而变化的图,称为压强分布图。

大小:静力学基本方程式方向:垂直并且指向作用面(特性一)例题:ΔAΔP5、 同种连续静止流体中,深度相同的点压力相同。

连通器:三、测压计1、分类:根据适用范围、适用条件的不同,分为液式、金属式、电测式。

2、液式测压计原理:h p p γ+=0 (p 、p 0的标准必须一致,用表压)方法:找等压面 (性质5:两种互不相混的静止流体的分界面必为等压面)特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简单,常用于实验室中。

a. 液面计b. 测压管A A h p γ=c .U 形管测压计122211h h p p h p h p Hg Hg γγγγ-⋅=⇒⎭⎬⎫=⋅=+抽真空002121<⋅--=⋅++=h h p h h p Hg Hg γγγγd .组合式U 形管测压计 ()132321h h h p h h h p Hg Hg Hg γγγγγ-+⋅=⋅=⋅-+e .U 形管压差计()212211h h p h p h p -=∆-=-γγγf .组合式U 形管压差计先找等压面 : a —a 面、b -b 面写出等压面压力表达式:a -a 面上hh p h p Hg ∆+-=-γγγ2211 所以 ()1221h h h p p Hg --∆=-γγ当两测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时: 12h h h -=∆所以 ()h p p p Hg ∆-=-=∆γγ21四、静止流体的浮力1、 潜体:完全潜没在流体当中的物体。

2、浮体:当物体当中的部分浸没在流体中,另一部分露出在自由表面之上时,称为浮体。

3、浮力:浮体或潜体表面所受到流体对它的作用力的合力成为浮力。

浸入部分浮=V F γ4、浮心:浮力的作用点,为V 的几何中心。

五、潜体的稳定与平衡1、受力分析:它受两个力。

重力 Mg =G ,作用点在重心;浮力 F ,作用点在浸水部分的几何中心。

2、潜体平衡的条件:(1) 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G =F(2) 重心和浮心要在一条垂直线上三 练习题一、选择题1.如图24-5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是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立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最大的是A .立方体。

B .长方体。

C .圆柱体。

D .缺少条件,无法判断。

2.U 形管内注入适量的水银,然后在左右两管内分别注入水和煤油。

两管通过水平细管相连,细管中的阀门将水和煤油隔离,两管中的水银面相平,如图24-7所示。

当阀门打开瞬间,细管中的液体会( )A .向左流动。

B .向右流动。

C .不动。

D .水向右流动,煤油向左流动。

3. 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

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 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 2。

( )(A)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1(B)如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2 (C)如甲、乙质星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1 (D)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24. 图6是一个足够长,粗细均匀的U 形管,先从A 端注入密度为ρA 的液体,再从B 端注入密度为ρB 、长度为二的液柱,平衡时左右两管的液面高度差为主。

现再从A 端注入密度为ρc 液体,且ρc =21ρB ,要使左右两管的液面相平,则注入的液柱长度为( ) (A )32L (B )43L(C) 54L(D)L5、如右图所示A 、B 是两个密闭的球形容器,C 、D 、E 都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它们与容器接口处紧密封接。

容器A 、B 和玻璃管D 、E 内盛有水,各水面高度差如图所示。

则E 管内水面高出B容器水面的高度h 应等于 ( )A 、0.5米B 、1.0米C 、1.5米D 、2.5米6、积雪会造成简易厂房和集贸市场屋顶坍塌事故。

新下的积雪密度约为0.1克/厘米3,一夜积雪厚度为10厘米,则家用轿车车顶积雪的质量约为 ( )A 、4千克B 、40千克C 、400千克D 、4000千克7.统计结果显示一般身材的人的高矮与脚印(面积)大小具有一定的关系。

下列关于刑侦人员为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和体重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获得脚印的大小就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体重(B)只要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深浅就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C)只要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大小和深浅就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和体重(D)由于人的身材千差万别。

刑侦人员根据脚印的大小和深浅无法估计涉案人员的身高或体重。

8、如图所示,连通器左端试管横截面的半径为2R ,右端试管横截面的半径为R 。

左、右水面的高度分别为H 、H 21。

那么打开开关K 后,右管水面能够上升到距离底部的最大高度为 ( )(A)1.5H (B)1.3H (C)1.1H (D)0.9H9、如图18 所示,七块完全相同的砖块按照图示的方式叠放起来,每块砖的长度均为L ,为保证砖块不倒下,6号砖块与7号砖块之间的距离S 将不超过( )A 、1531LB 、2LC 、25LD 、47L10、如图21所示,在一个开口锥形瓶内注入适量水,然后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

此时水对锥形瓶底的压力为3牛;现在锥形瓶内放入一个重为G 1的木块,水对锥形瓶底的压力变为4牛;在锥形瓶内再放入一个重为G 2的木块,水对锥形瓶底的压力变为5牛。

木块与锥形瓶始终不接触,则 ( )A 、G 1<G 2<1牛B 、G 2<G 1<1牛C 、G 1=G 2=1牛D 、G 1>G 2>1牛11.如图2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圆形长直管中,有一个光滑的,可自由移动的活塞刚好把长直管分成左右两部分,且活塞左、右两端面的形状如图。

当左、右两部分中气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时,活塞可停在图示位置不动。

现在同时缓缓增大左、右两部分中气体的压强,使活塞仍然停在图示位置不动。

若左、右两部分中气体压强的变化量Δp1和Δp2。

则下列关于它们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Δp1>Δp2B Δp1<Δp2C Δp1=Δp2D 无法确定12、如图7所示,该装置是某医院内给病人输液的部分装置示意图,乙瓶内液体不断通过Q管输入病人体内,刚开始输液时,甲、乙两瓶内药液量相等,液面相平。

过了一会儿,观察两个输液瓶时会发现(此时两个输液瓶内还有大量的溶液)( )(A)甲瓶中的液面高(B)乙瓶中的液面高(C)甲、乙两瓶中的液面一样高(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13.如右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A为圆柱形,容器B为圆锥形,两容器本身的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装入深度相同的水后,再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木块,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入木块前,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B.放入木块前,由于A容器中的水多于B容器,故A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大于B容器C.放入木块后,两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相等D.放入木块后,B′容器底受水的压力大于A′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力14、如图所示,a、b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的密度大,受的重力大B:a的密度小,受的重力小C:a的密度小,受的重力大D:a的密度大,受的重力小1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等,容器中装有相同高度的水,若将三个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入三个容器中,水不溢出,静止后比较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16、一个形状如图所示的密封容器,其中盛有一些水,现将容倒置过来,这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将()A:压力增大,压强减小B:压力减小,压强增大C:压力不变,压强增大D:无法确定17、如图2所示,烧杯内装有90℃的热水,一物块A正好悬浮在水杯内,当水的温度降至10℃的过程中,物块A将( )(A)下沉(B)悬浮(C)上浮(D)上下振动18.甲、乙两实心球放入足够深的某种液体中平衡后,所受的浮力之比为F甲:F乙=2:5。

若甲、乙两球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1:2,体积之比V甲:V乙=2:3,则:( )(A)甲、乙都沉底.(B)甲漂浮,乙沉底(C)甲悬浮.乙沉底。

(D)甲、乙都漂浮在液面上。

19. 把一个小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杯中,它将下沉到杯底,从杯中溢出8克酒精,若将该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杯中,它将漂浮在水面上,则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A)大于8克,因为水的密度更大,小球所排开水的质量更多,(B)大于8克,因为所溢出酒精的质量小于小球质量,而所溢出水的质量等于小球质量。

(C)小于8克,因为小球所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所受浮力不变,(D)等于8克,因为小球在酒精和水中所受浮力一样大20. 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盛有质量相等的不同种类的液体,将三个相同的铁球分别下沉到各容器底部,当铁球静止时,试比较三容器底部所受铁球的压力()(A)甲最小,(B)乙最小,(C)丙最小,(D)大小一样。

21.如图13所示完全相同的两根弹簧,下面挂两个质量相同,形状不同的实心铁块,其中甲是立方体,乙是球体.现将两个铁块完全浸没在某盐水溶液中。

该溶液的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均匀增加.待两铁块静止后,甲、乙两铁块受到的弹簧的拉力相比较( )A.甲比较大B.乙比较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22.如图14所示容器内放有一长方体木块,上面压有一铁块,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为h1(图a);用细绳将该铁块系在木块的下面,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为h2(图b);将细绳剪断后(图c),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为( )23.有一个梯形物体浸没在水中,如图15所示,水的密度为ρ,深度为H,物块高度为h,体积为V,较小的下底面面积为S,与容器底紧密接触,其间无水.则该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A. ρgVB. ρ( V- hS)gC. ρ(V-HS)gD. ρgV-(p0+ρgH)S24.铁链条的一端系着质量M=22.8kg,直径D=0.4m的实心球,另一端空着.链条长L=3.4m,质量m=15.6kg,带有链条的球浸没在水池里,如图16所示.球的体积公式为V=πD3/6,本题中设π=3.0当球平衡时,球心离池底的距离为( )A.2.Om B.2.3m C.2.5m D.2.8m25.如右图所示,密度均匀的木块漂在水面上,现沿虚线将下部分截去,则剩下的部分将()A.上浮一些B.静止不动C.下沉一些D.无法确定26.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开口向下插入水银槽中,不计玻璃管的重力和浮力,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着保持平衡,此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如图所示).如果将玻璃管向上提起一段距离,待稳定后,此时的F和h与刚才相比()A.F会增大、h也增大B.F会增大、h却不变C.F会不变、h却增大D.F会不变、h也不变27.如图11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盛水容器放在磅秤上,用细线悬挂质量相同的实心铅球和铝球,全部没入水中,此时容器中水面高度相同,设绳的拉力分别为T1和T2,磅秤的示数分别为F1和F2,则()A.F1=F2,T1=T2B.F1>F2,T1<T2C.F1=F2,T1>T2D.F1<F2,T1>T2二填空题1.如图所示,一根细绳悬挂一个半径为rm、质量为mkg的半球,半球的底面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此容器内液体的密度为ρkg/m3,高度为H m,大气压强为p0Pa,已知球体的体积公式是V=4πr3/3,球面积公式是S球=4πr2,圆面积公式是S圆=πr2.则液体对半球的压力为________.若要把半球从水中拉起,则至少要用________的竖直向上的拉力.2.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蜡烛长l0,它底部粘有一质量为m的小铁块.现将它直立于水中,它的上端距水面h.如果将蜡烛点燃,假定蜡烛燃烧时油不流下来,且每分钟烧去蜡烛的长为Δl,则从点燃蜡烛时开始计时,经时间蜡烛熄灭(设蜡烛的密度为ρ,水的密度为ρ1,铁的密度为ρ2).AB第3题图3.如图所示,大水槽里有不相溶的A、B两种液体,A液体的密度为ρ,B液体的密度为2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