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
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统计学原理》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统计学原理》参考答案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统计学原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A. 平均数2. B. 中位数3. C. 众数4. D. 标准差5. A. 变量6. B. 变量值7. C. 数据8. D. 样本9. A. 定量数据10. B. 定性数据11. C. 离散数据12. D. 连续数据13. A. 频数14. B. 频率15. C. 累积频率16. D. 百分比17. A. 茎叶图18. B. 条形图19. C. 直方图20. D. 饼图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平均数 __均值__2. 中位数 __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__3. 众数 __出现次数最多的数__4. 标准差 __方差的平方根__5. 变量 __可以取不同值的量__6. 变量值 __变量的具体取值__7. 数据 __描述观察结果的数值__8. 样本 __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__9. 定量数据 __可以量化的数据__10. 定性数据 __不能量化的数据__11. 离散数据 __取值有限制的数据__12. 连续数据 __取值无限制的数据__13. 频数 __某个数值出现的次数__14. 频率 __某个数值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例__15. 累积频率 __某个数值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累积比例__16. 百分比 __某个数值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百分比__17. 茎叶图 __一种用于展示数据分布的图表__18. 条形图 __一种用于展示分类数据的图表__19. 直方图 __一种用于展示定量数据分布的图表__20. 饼图 __一种用于展示各部分占总体的比例的图表__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正确2. 错误3. 正确4. 错误5. 正确6. 错误7. 正确8. 错误9. 正确10. 错误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及其应用场景。
《统计学原理》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解答参考

《统计学原理》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解答参考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A. 总体- B. 个体- C. 样本- D. 均值答案:D. 均值2.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A. 频数与频率分布- B. 图表法- C. 假设检验- D. 概率论答案:D. 概率论3. 以下哪个不是集中量数?- A. 众数- B. 中位数- C. 几何平均数- D. 方差答案:D. 方差4. 以下哪个不是离散程度的度量?- A. 极差- B. 四分位差-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答案:D. 变异系数5. 以下哪个不是概率分布的主要类型?- A. 离散型概率分布- B. 连续型概率分布- C. 偏态分布- D. 正态分布答案:C. 偏态分布二、填空题1.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____、____和____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
答案:数据、信息、知识2. 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个体是组成总体的每一个____。
答案:元素3.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包含的____个数。
答案:个体4. 描述统计学主要通过____和____来描述数据。
答案:图表、统计量5. 推断统计学主要通过____和____来推断总体特征。
答案:样本、假设检验三、简答题1. 简述总体、个体和样本的概念及其关系。
答案: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个体是组成总体的每一个元素。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个体和样本是总体的两个层次,样本是个体的一部分,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来推断总体特征。
2. 简述集中量数和离散程度的概念及其应用。
答案:集中量数是用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主要包括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等。
离散程度是用来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主要包括极差、四分位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
集中量数和离散程度都是描述统计学中的重要概念,用于对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解释。
3. 简述概率分布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统计学原理》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答案详解

《统计学原理》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答案详解一、选择题答案详解1. A解析: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2. B解析:标准差是描述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一项指标。
3. C解析:概率是指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它的取值范围是0到1之间。
4. D解析:置信区间是指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对某一参数的估计范围。
5. E解析: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上用来检验一个样本数据是否支持某个命题的方法。
二、简答题答案详解1. 描述统计是对一组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的过程,主要包括数据的频数、频率、众数、平均数、中位数等统计量。
2. 概率是指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它的取值范围是0到1之间。
事件的概率越大,它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3. 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上用来检验一个样本数据是否支持某个命题的方法。
它包括提出假设、构造检验统计量、确定显著性水平和临界值、做出决策等步骤。
4. 回归分析是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统计方法。
它主要包括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等类型。
5. 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调查方法。
它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类型。
三、案例分析题答案详解假设某城市有家餐饮企业,我们对其中100家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它们的营业额情况。
我们发现这100家企业的平均营业额为100万元,标准差为30万元。
现在我们需要根据这些数据对整个城市的餐饮企业营业额进行估计。
1. 首先,我们可以用样本的平均营业额100万元来估计整个城市的餐饮企业平均营业额。
2. 其次,我们可以用样本的标准差30万元来估计整个城市的餐饮企业营业额的离散程度。
3. 然后,我们可以构造一个置信区间,例如95%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为(90, 110)万元,表示我们对整个城市的餐饮企业平均营业额的估计有95%的把握落在90万元到110万元之间。
4. 最后,我们可以进行假设检验,例如检验整个城市的餐饮企业平均营业额是否大于100万元。
《统计学原理》课后练习答案

各章训练参考答案第一章统计概述一.填空题1.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工作2.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统计工作3.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4.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信息职能5.统计设计统计数据采集统计数据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分析统计数据采集统计数据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分析6.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同质性7.总体单位名称总体单位8.品质标志数量标志标志值9.可变的数量标志连续型变量离散型变量10.数量指标质量指标11.统计指标体系12.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范畴具体数值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二.单项选择题1.B 2.B 3.B 4.C 5.C 6.B 7.D 8.D 9.C 10.C 11.D 12.C 13.C 14.B 15.C三.多项选择题1.A E 2.ABCDE 3.ACD 4.ABDE 5.BCEF6.ACDE 7.DE 8.BDF 9.BC 10.ACE四.判断题1.错2.对3.对4.错5.错6.错7.对8.对9.对10.对五.论述题1.答:对统计指标进行分类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从指标所反映现象的数量性能方面,可以将统计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反映现象的总规模或总水平,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从指标的计算形式方面,可以将统计指标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从指标的作用和功能方面,可以将统计指标分为描述性指标、评价性指标和预警性指标三种。
2.答:指标和标志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所有统计指标都是可量的,而标志未必都可量,其中品质标志就不可量。
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其承担者是统计总体;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其承担者是总体单位。
③指标具有综合性,反映总体的综合特征;而标志一般不具有综合性能。
指标和标志的联系主要表现在:①指标的数值以总体单位的标志表现为基础,是由总体单位的标志表现经过综合汇总而得到的,没有单位的标志表现,就没有总体的指标数值。
国开2024年《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1答案

国开2024年《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1答案一、选择题(17道题,每小题4分,总共68分)1.以下关于统计含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4 分)A.统计思维与数据思维是有区别的B.统计是围绕数据展开研究的C.统计研究的是确定性关系D.统计的应用场景丰富2.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质量的好坏,则产品等级作为一种变量属于()。
单选题 (4 分)A.时间变量B.数值变量C.分类变量D.连续变量3.在下列分组中,按照取值大小分组的是()。
单选题 (4 分)A.班级学生按照性别分组B.鸢尾花按照叶片形状分组C.家庭按照年消费水平分组D.人口按照受教育程度分组4.按照连续变量的定义,()一定不属于连续变量。
单选题 (4 分)A.分类变量B.数值变量C.实数变量D.可积变量5.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
单选题 (4 分)A.运动员获得的奖牌数B.雇员的年收入C.病人的常住地D.单位时间内浏览店铺的顾客数6.下列变量中,()属于数值变量且属于离散变量。
单选题 (4 分)A.资产的类别B.产量C.销售额D.净利润7.假设某地区有80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个体是()。
单选题 (4 分)A.800家工业企业B.每个工业企业C.全部工业产品D.每一件工业产品8.下列属于时间序列数据的是()。
单选题 (4 分)A.股票的每日收盘价B.2021年不同地区的GDPC.全国70个城市的新房价格D.2010-2021年所有直辖市的GDP数据9.假设你是一家公司的数据分析员,下列数据来源中属于一手数据的是()。
单选题 (4 分)A.其他公司提供的经营数据B.统计年鉴数据C.市场调查公司提供的数据D.在公司内部通过调查得到的数据10.工厂对生产的一批零件进行检查,通常采用()。
单选题 (4 分)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随机抽样调查11.()描述了变量在不同观测值或不同观测值区间上出现的频数或频率。
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引言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
它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学和工程等。
统计学原理是统计学的基础,它涵盖了统计学的核心概念和方法。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总体和样本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我们希望了解的所有个体或对象的集合。
样本是从总体中选取的部分个体或对象的集合。
我们通过对样本进行分析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样本是对总体的一种代表性抽象,它应具有合适的样本量和随机性,以确保统计推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数和统计量参数是总体的数值特征,如平均值、标准差或相对频率等。
统计量是样本的数值特征,用来估计总体参数。
例如,样本平均值是估计总体平均值的统计量。
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统计量,并从中推断总体的参数。
变量和数据类型在统计学中,变量是我们感兴趣的测量特征。
它可以是定量变量或定性变量。
定量变量可以以数字形式表示,如身高、温度或收入等。
定性变量是以类别或描述性方式表示,如性别、品牌偏好或教育程度等。
数据类型通常分为两种:数值型数据和分类型数据。
数值型数据是用数字表示的数据,可以进行各种数学运算和统计分析。
分类型数据是描述性的,无法进行数学运算,只能进行频数统计和比较分析。
数据收集和抽样数据收集方法在统计学中,数据收集是研究的第一步。
数据收集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调查问卷、实验设计等方式进行。
直接观察是指直接记录个体的特征或行为。
调查问卷是通过向被访者提问来获取数据。
实验设计是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来观察变量之间的关系。
抽样方法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抽样是常用的技术。
抽样是从总体中选择一个子集作为样本的过程。
常见的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等。
简单随机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随机选择固定数量的个体作为样本,每个个体被选择的概率相等。
系统抽样是指按照一定规律选择个体,如每隔k个个体选择一个。
分层抽样是将总体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并从每个层级中随机选择样本。
《统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统计学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科学研究、决策和管理中。
本课程旨在介绍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统计思维。
二、教学目标1.熟悉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知识;2.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和技术;3.培养数据分析和统计思维的能力;4.学会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统计学基本概念与原理1.1统计学的定义和目的1.2统计学的发展历程1.3数据类型和变量分类1.4抽样和抽样方法1.5统计学中的概率概念2.描述统计学2.1数据的整理和图表展示2.2中心趋势的度量2.3数据的离散程度度量2.4相关与回归分析3.概率与概率分布3.1概率基本概念3.2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3.3常见概率分布(正态分布、二项分布等)4.统计推断4.1抽样分布与估计4.2假设检验4.3方差分析4.4回归分析与预测五、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和课堂讨论,介绍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研究,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统计软件实践: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进行统计学相关领域的深入阅读和研究,提升综合学习能力。
六、考核方式1.平时作业(20%):对课后作业进行评分,包括理论问题和数据分析题目。
2.实验报告(30%):完成统计学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3.期中考试(20%):对第一、二章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
4.期末考试(30%):对整个课程的知识点进行综合考核。
七、参考教材1.王小莫,《概率与统计》2.林超仁,《大数据统计学》3.高路凯,《统计学基础》八、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共15周,按以下进度进行教学:第1-2周:统计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第3-5周:描述统计学第6-8周:概率与概率分布第9-13周:统计推断第14-15周:复习和期末考试以上是《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大纲。
《统计学原理》教案

《统计学原理》教案教案书名:统计学原理适用年级:高等教育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基本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3.学会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4.提高学生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4.统计学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理论基础;2.统计学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统计学原理》教材;2.多媒体设备。
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第一课绪论1.介绍统计学的定义、产生背景和应用领域;2.分析统计学在科学研究、管理决策和社会调查中的作用;3.讲解统计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
第二课描述性统计1.介绍描述性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讲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汇总方法;3.通过实例演示数据的展示和分析方法。
第三课概率论基础1.解释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探讨概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3.分析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第四课数理统计基础1.介绍统计推断的基本原理;2.讲解抽样方法和抽样分布的概念;3.分析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基本方法。
第五课参数估计1.讲解点估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探讨点估计的性质和评估方法;3.分析置信区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第六课假设检验1.介绍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2.探讨假设检验中的统计量和抽样分布;3.分析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和应用。
第七课方差分析1.讲解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3.通过实例演示方差分析的应用。
第八课相关分析1.介绍相关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探讨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的评估方法;3.分析相关系数的性质和应用。
第九课回归分析1.讲解简单线性回归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介绍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的应用;3.分析回归模型的评价指标和应用。
第十课非参数统计方法1.介绍非参数统计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步骤;2.讲解秩和检验、符号检验和卡方检验;3.分析非参数统计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商品广告的概念和心理功能;商品定价心理。
难点:商品定价的基本技巧。
P232阅读理解第4题。P2ຫໍສະໝຸດ 3案例分析。《统计学原理》
教材版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三版)作者:高巍
自学时间:201年月---月
章次
基本要求
学习内容
重点、难点
作业
第一章
总论
1.了解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重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难点: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P22简答题第4、5题。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1.了解分布数列。
2.掌握变量数量的编制。
3.掌握统计数据的搜集。
4.掌握统计数据的整理。
统计数据的搜集;统计数据的整理;分布数量;数据显示;运用Excel进行统计数据整理。
重点:变量数列的编制。
难点:变量数列的编制。
P88五、计算题1、2
1.掌握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的计算。
2.掌握时间序列的速度指标的计算。
3.掌握时间序列的趋势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概述;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时间序列的速度指标;时间序列的趋势分析。
重点: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
难点:时间序列的趋势分析。
P256计算题第5题。
第八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1.掌握一元线性相关分析。
P183计算题4、5题。
第六章
统计指数
1.掌握统计指数的的概念。
2.掌握统计指数的编制。
3.掌握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
统计指数的概念和种类;综合指数的编制和应用;平均指数的编制和应用;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
重点:综合指数的编制、平均指数的编制、因素分析。
难点:指数体系。
P218计算题6、8题。
第七章
时间序列分析
2.掌握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的一般问题;一元线性相关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重点: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难点:一元线性相关分析。
P287第5题。
第九章
营销因素与消费者行为(下)
1.掌握商品广告的概念和心理功能。
2.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
3.了解影响商品价格的心理因素。
4.掌握商品定价的基本技巧。
第三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
1.掌握总量指标的概念、计算。
2.掌握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计算。
总量指标;相对指标。
重点:总量指标、相对指标的计算。
难点:相对指标的计算。
P106计算题1。
P107计算题3。
第四章
变量数列分析
1.掌握集中趋势的测度。
2.掌握离散程度的测度。
集中趋势的测度;离散趋势的测度;偏态与峰度的测度。
重点:集中趋势的测度。
难点:离散趋势的测度。
P146计算题5。
P146计算题7
第五章
抽样推断
1.掌握抽样推断的概念。
2.掌握抽样误差、抽样估计、样本容量的概念和计算
3.掌握的抽样组织形式。
抽样推断概述;抽样误差;抽样估计;样本容量的确定;抽样的组织形式。
重点:抽样误差、抽样估计、样本容量的计算。
难点:抽样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