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第三单元复习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综合复习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综合复习课件
意义: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 国人民的斗志。
武昌 起义
辛亥 革命
主力:湖北新军中倾向革命的士兵 时间:__1_9_1_1_年10月10日
湖北军政府
概况: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10月11日成立___湖__北__军__政__府___,
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发展: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过程:1907年夏,_徐__锡__麟__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最终失败 响应:_秋__瑾___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
1907年,_孙__中__山__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最终失败
黄花岗七十 二烈士墓
过程:1910年,孙中山同黄兴、赵声等人商讨在广州举行起义。 1911年4月,_黄__兴___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提前举事,最终失败, 很多革命党人牺牲(“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八 年 级 历 史 上 册
第 三 单 元
通过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 活动、武昌起义及中华民国成立的史事,认识辛亥 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阀 的统治。
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兴中会、中国同盟会 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
走向民主共和

宣传革

命思想
主要革命活动 在檀香山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筹划广州起义
在日本东京成立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 会,并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 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发动二次革命,兴师讨袁 号召发起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 指导地位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
揭开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争论 思考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 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 议有哪些?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 转折意义的会议有:
1、遵义会议:
2、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考题: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 道路上经受了三次历史性巨变, 三次巨变依次发生于20世纪的前 期、中期和后期,三次巨变产生 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宏大人物。 据此请答复:
4、以下选项中,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的是〔 B 〕
A、公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作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 放的宏大决策
C、提出要订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为历史冤案平反 D、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心领导集体
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D 〕
2、农业合作化运动: 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
3、人民公社化运动: 严峻挫伤了生产者的乐观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乐 观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进 展。
A、新中国成立
B、”文化大革命“的完毕
C、社会主义改造根本完成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召开
6、在我国改革开放中,首先进展改革的是〔 B 〕
A、国有企业 B、农村 C、机关 D、学校
7、我国经济特区的,对外开放的“窗口”是〔B 〕 A、珠海 B、深圳 C、汕头 D、厦门
8、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A 〕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 中 建统治,完毕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山
其次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完毕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毛 泽 东
第三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 邓 开头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小

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复习课件(共41张ppt课件)

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复习课件(共41张ppt课件)

长征
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时间: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出发地点: 瑞金 结束标志: 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 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长征路线: 瑞金出发 —— 突破四大封锁线 —— 改道贵州 —— 解放遵义 ——遵义会议 — 四渡赤水 ——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 爬雪山——过草地 —— 到达吴起镇
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时间:1928年4月 人物:毛泽东与朱德 会师部队: 秋收起义的部队与南昌起义的部分部队 建军:两军会师后,改编为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 ______ 朱德 任军长,_______ 毛泽东 任党代表,__________ 彭德怀 任政治部主任。 1931年 首都是 第一个红色政权 :建立时间是 _______ 瑞金 毛泽东 任主席,________ 朱德 任红军总司令。 ______,_______
中共一大
1.时间: 1921年 2.地点: 上海 3.中共一大的内容: 通过了党纲;确定了党的名称和奋斗目标; 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4.中共一大的代表: 毛泽东、董必武 5.中国一大的意义: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中共二大
• 时间: 1922年 地点: 上海 • 内容: 确定党的最低纲领好最高纲领 意义: 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 最早提出彻底反帝反封纲领的会议是: • 中共二大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又称大革命时期或第一次国民革命时期 (1924年 –1927年) 这一时期的大是有: 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建立、北伐战争 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的标志是:
国民党一大
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的破裂的标志是:

八年级历史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一、中世纪的王国与帝国
1、从法兰克王国到查理曼帝国
(5世纪末——9世纪) 800年 教皇为查理加冕标志着:
查理曼帝国诞生
这位几乎统治整个西欧的国王,为什么 要跪在教皇面前接受加冕? 意味着上帝对查理称帝的认可,意味着查 理负有传播和捍卫基督教的义务,标志着教 权与王权之间相互利用的关系及其联盟的 建立.
古希腊人善于思辨 古希腊人把最多 的财力和最好的技 术用于神庙建筑
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都善于吸收别 人的特点并大胆创新
各叙己见
古希腊、古罗马为什么会有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呢?
发达的经济是文化繁荣的基础。
海洋交通的开拓,便于交流和吸收别人的长处 人民的辛勤劳动是文化的源泉 文人学者、艺术家与科学家刻苦钻研与总结人 民群众实践形成了伟大的成就 接近古老的东方文明
教堂广场
中国南方戏台
中国北方戏台
观察图片,试分析中 国和西方宗教景观布 局上有何不同?原因 又是什么呢?
中西宗教建筑比较,中国的寺庙对面建 有戏台,是因为中国古代有演戏酬神的传 统,戏台是属于寺庙的。西方人往往在剧 场里演戏,教堂前的广场是用来游行的。 从中国南北方宗教建筑的差别看,由 于两地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原因,戏台建筑 和神位的摆放也有明显不同。南方多雨, 所以戏台建在屋里。
罗马的历史
公元前700年左右罗马建立
王政时代(约经历200年)
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 “元首”,罗马帝国建立
罗马人的民族特性: 尚武
教育上: 青年兵 壮年兵 后备兵 工兵 机械兵 骑兵
三个战列
军事上:军团
三个兵种
《雅典学院》拉斐尔(意大利)
西方文化之根
苏格拉底 柏拉图 • 哲学: 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 西 亚里士多德 方 自然科学: 古希腊的阿基米德 近 古希腊-欧洲的戏剧之乡 人文科学: 戏剧 — 代 史学— 古希腊的希罗多德-西方 科 历史之父 学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 法律 — 的 -罗马法和欧洲法学的 渊源,成为西方近代 源 各国法律体系的基 头 建筑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复习完整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复习完整ppt课件

二、邓小平理指导地位的确立
2、 “南巡讲话”历 史意义:
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
的思想。
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产生了 深远影响。
二、邓小平理指导地位的确立
──2004年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选
上 海 浦 东 金 融 贸 易 区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知识要点
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二.邓小平理指导地位的确立
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实行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后,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经济发展三步走。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内容: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自主经营。
5、目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6、意义(结果和作用): (1)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 产力,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2)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 辟了一条新路。
1、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 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两个凡是 ”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2、目的:纠正“文化大革命”以来“左”的错误。
3、结果: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 真理的唯一标准。
4、意义(影响):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 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意义: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 深远意义的转折。 ②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 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③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课件:第三单元复习 (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课件:第三单元复习 (共23张PPT)

巩固练习
• 1、1927年7月下旬,贺龙向周恩来表示: “完全听共产党的话,要我怎样干,就怎样 干”。贺龙等准备“干”的是
• A.武昌起义 C.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D.百团大战
五四爱国运动 黄埔பைடு நூலகம்—校—的新创民建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国民革命的发展 北伐的胜利进军 南京国—民—国政府民成革立命达到高潮 南昌—起—义标志国民革命失败
皖系军阀吴佩孚 (20万)
广州国民革命政 府(10万)
奉系军阀张作霖 (35万)
直系军阀孙传芳 (20万)
走进宝典
三、“四一二”政变(转折) 时间: 1927年4月12日 地点:上海 发动者: 蒋介石 影响: 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出现转 四、南京国民折政府成立(失败) 时间: 1927年4月18日 地点: 南京
井—冈—山打会响师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走进宝典
意义或结果: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
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
武装斗争的开始。
井冈山会师
时间: 1928年4月 地点: 井冈山 简领况导:者: 毛泽东、朱德
南昌起义部队在广东失败后,朱、陈率部向赣粤边界 转移,并对部队两次进行整编。1928年1月,在当地党组织和 农民武装配合下,发动湘南暴动,胜利后分两路向井冈山转 移,与毛泽东部会师。并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全军1万 余人。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
分别兼任10、11、井12冈师山师长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
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 各地革命根据地的 建立
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 根据地_____________, 井中冈共山找革到命一根条据以地 _农__村__包__围__城__市__、______ 武__装__夺__取__政__权的适合中 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人物一:生平简介和影响
生平简介
孙中山,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出生于1866年,经历 了清末民初的动荡时期。他早年从事反清革命活动,组织兴中会 ,提出三民主义思想,成为辛亥革命的理论基础。
影响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和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领导的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启了中国近代民 主政治的开端。他的思想和贡献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 响。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 课件

CONTENCT

• 单元概述 • 重要历史事件 • 历史人物分析 • 历史概念解析 • 单元总结与思考题 • 复习资料与拓展阅读
01
单元概述
单元主题
02
01
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史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单元目标
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史发展脉络和重大 事件。
02
重要历史事件
事件一:历史背景和影响
01
02
03
04
历史背景
19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发 展,欧洲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 强,对海外殖民地的需求也日 益增长。
经济
欧洲国家通过殖民地获取了丰 富的资源和市场,进一步推动 了工业化进程。
政治
殖民地成为欧洲大国争夺势力 范围和霸权的战场,国际关系 日趋紧张。
3. 答案
学生可以选择两个历史事件,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影响。例如,可以选择五四运动和新 文化运动,分析它们对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06
复习资料与拓展阅读
复习资料目录
01
02
03
04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 课件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格 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 地区等。 局 内地:在边疆省区设立开放城市
学案导学,自主梳理
板块三:进一步发展
时间: 中共十二大: 主要内容: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 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 的路,建设 。 时间: 理 中共十三大:主要内容:邓小平阐明了 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即以 为中心,坚持 ,坚 持 。邓小平被誉为改革开放和社 会主义现代建设的 。
整体感知,进入复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开始产生
十一届 三中全 会
逐步发展
改革 开放
进一步发展
1982年党 的十二大 1987年党 的十三大
走向成熟
1992年党 的十四大 1997年党 的十五大
法制建设
学案导学,自主梳理
板块一:开始产生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背 (1)结果:使人们认识到只有 景 真理的唯一标准。 (2)性质:这是一场 时间 、地点 。 才是检验 运动。
直击中考,拓展提升—检测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提高农村生产力,调 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采取的正确措施有(B) ①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该改革法》 ②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首次使用是在( ) C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七大
意 义
学案导学,自主梳理
板块二:逐步发展
时间: 农 村 形式:实行 作用:提高了 展。 时间 重点: 企业 年 会议以后。 制。 的生产积极性,促进 (1)共同发展 城 市 经济的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的交通工具
现代的交通工具
结合以上的图片谈谈你的感受
根据学过的知识和上图填下表:
古代的交通工 近代的交通 具 工具 现代的交通工具
古代的交 近代的交 现代的交通 通工具 通工具 工具 帆船、畜 汽车、轮 电力火车、 力车、轿 船、火车、 超音速飞机、 子等 自行车、 磁悬浮火车 摩托车等 等
C ⑷“侯氏制碱法”以侯德榜的姓氏命名主要是因为: A、第一个发明了纯碱 B、打破了外国人对纯碱制造工艺的垄断 C、制碱的工艺在世界上领先 D、中国第一个使用纯碱的人 ⑸魏源的思想和严复的思想分别在什么事件中得到实 践: C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B、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D、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 ⑹对废除科举制度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D A、魏源B、严复C、陈独秀D、张之洞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作者是 B A、田汉 B、聂耳C、冼星海D、郑律成
成功原因
严复
崇高的爱国精 神; 良好的道德品 《海国图志》 质; “师夷长技以 强烈的创新意 制夷” 识 译著《天演论》 侯氏制碱法
简述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A、出现时期:洋务运动开始时1862年。 B、建立中国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 馆。 C、建立中国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京师大学堂 D、1905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废除科 举制度
根据学过的知识和上图填下表:
古代的通 近代的通 现代的通 讯工具 讯工具 讯工具
古代的通 近代的通 现代的通 讯工具 讯工具 讯工具 驿站送信、 有线电话、 手机(无 烽火台等 无线电报 线电话)、 等 传真、电 子邮件等
结合自己 所看的影视和 书籍,谈谈近 代以前人们的 娱乐活动主要 有哪些?
听说书、看杂 耍、看戏、赶 庙会等
近代的精神生活
现代的精神生活
看了此图你有什么感受?
近代以前服装
近代的旗袍和西装
现代的时装表演
中国时装表演
芬兰时装表演
法国时装表演
清朝前期的北京城
上个世纪初期的上海街道
现代繁华的大都市
想一想:他们的主要成就各是什么?
人物 詹天佑 侯德榜 魏源
成就 自行设计和建 成京张铁路
二、问答题: 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历程,并简述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历程: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洋务运动时期——甲午 战争后期 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 民族工业受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抗日战争结束 民族工业缓慢发展: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 原因:中国近代由于受到西方国家的侵略,加快了封建经济 的解体,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但是在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制度下,它内受封建势力的排挤,外受帝国主义 的压榨,中国的民族经济不可能得到自由的发展,而只能随 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在曲折中发展。
中国近代的文化成就
类别 姓名 代表作
文学
艺术
美 术 音 乐
近代民 族工业 曲折发 展
近代科 技艰难 发展
社会习 俗不平 衡变化
西方 的侵 略
萌发学 习西方 的新思 潮
单元练习题
1、单项选择题: 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最主要 原因是 D 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B、北洋军阀分裂 C、海外华侨大量投资于国内 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⑵下列哪一项变化不是从外国传入的 A、电报B、照相C、剪辫D、报纸 C ⑶中国人自己设计并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是: A A、詹天佑B、侯德榜C、魏源D、严复
简要叙述两位近代的实业家艰 苦的创业历程。从中你有什么启示?
简要叙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并分析原因。 国民党内战、官 僚资本主义压迫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民族工业 萌芽
黄 金 时代再度 受挫源自发展缓慢外国的 侵略
帝国主 义国家 忙于一 战
一战后帝 国主义卷 土重来
古 代 的 交 通 工 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