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及应用技术
骨水泥及应用技术

骨水泥及应用技术骨水泥是一种专门用于骨科手术中的生物医用材料,也称为骨固定材料。
它通常由粉末和液体混合而成,其中粉末由钙磷化合物制成,液体是一种双组份单体。
混合后,骨水泥可以迅速固化和硬化,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可塑性。
骨水泥不仅用于骨折固定,还可以填充骨缺损、修复骨肿瘤等。
骨水泥的主要组成是钙磷化合物,最常用的一种是氢氧化三钙(HAP)和磷酸三钙(TCP)。
这两种化合物是与骨骼组织相似的结构,可以在体内迅速与周围骨组织结合,形成牢固的生物活性附着面。
此外,骨水泥中的液体成分通常是甲基丙烯酸酯和二氧化硅等单体,这些单体可以与钙磷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强大的粘接力和耐久性。
骨水泥的应用技术主要有两种:手术外置法和内置法。
手术外置法是将患者的骨折或骨缺损区域暴露出来,然后将骨水泥直接涂抹在骨表面,用力压实,使其与骨组织牢固结合。
这种技术适用于一些较小的骨折和骨缺损修复。
然而,由于骨水泥的密度较高,刺激骨髓腔,患者可能会感到一定的疼痛和不适。
内置法是将骨水泥注射到骨髓腔中,通过外科手术或穿刺注射的方式进行。
内置法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患者的骨骼功能。
这种技术适用于骨折的治疗和骨肿瘤的修复。
在骨肿瘤修复中,骨水泥可以填充肿瘤空腔,固定受损的骨骼,并有效减轻疼痛。
总的来说,骨水泥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与周围的骨组织紧密结合,减少了植入物被人体排斥的风险;其次,骨水泥固化速度快,可以迅速修复骨折和骨缺损,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此外,骨水泥还可以填充肿瘤空腔,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骨水泥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骨水泥的刚性较大,缺乏弹性,可能导致植入处的骨骼负荷失衡,增加了骨折附近骨折的风险;其次,骨水泥的耐久性较差,容易发生龟裂和脱落,需定期进行检查和修复。
在使用骨水泥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骨水泥材料和应用技术。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简介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是一种用于治疗脊椎疾病的外科手术器械。
该器械由骨水泥和椎弓根螺钉组成,可以通过固定和加固脊椎结构,达到治疗和稳定脊柱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的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风险。
原理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的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点:1.切除椎弓根突:手术中会切除部分椎弓根突,以提供插入螺钉的通道。
2.插入螺钉:通过特殊的手术工具,将椎弓根螺钉螺旋地插入到椎弓根内部。
3.注射骨水泥:通过注射器将骨水泥注入到椎弓根内部,填充空隙并强化螺钉的稳定性。
4.固定脊椎:骨水泥固化后,会形成一个坚实的骨结构,增加螺钉与椎骨之间的力学连接,从而稳定脊椎,达到治疗效果。
使用方法以下是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的使用方法:1.手术准备:患者需要进行骨密度检查,确保骨质良好。
术前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案。
2.手术操作:患者在全身麻醉下,通过背部切口进入手术部位。
医生根据预先设计的手术方案,依次进行切除椎弓根突、插入螺钉和注射骨水泥。
3.恢复和康复: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和功能锻炼。
患者需遵医嘱,避免剧烈活动和劳累。
临床应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在脊椎外科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以下情况:1.椎体压缩骨折:在老年人中,由于骨质疏松等原因,容易发生椎体压缩骨折。
使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进行治疗,可以减轻疼痛、稳定脊柱。
2.脊柱肿瘤:肿瘤可以破坏椎骨的结构,导致脊柱不稳定。
利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可以固定脊柱,减少疼痛,延缓病情进展。
3.脊柱侧凸:脊柱侧凸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会导致脊柱曲度增加,影响身体形态和功能。
通过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进行矫正手术,可以稳定脊柱并减轻症状。
优势和风险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相比传统的手术方法具有以下优势:•微创性手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快速疼痛缓解:骨水泥填充后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
骨水泥及应用技术

04 骨水泥的优点与局限性
骨水泥的优点
01
02
03
04
高粘合性
骨水泥与骨骼之间具有极高的 粘合性,能够提供良好的固定
效果。
快速固化
骨水泥在混合后能够在短时间 内迅速固化,缩短手术时间。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骨水泥与人体骨骼组织相容性 好,不易引发排异反应。
强度高
骨水泥的强度高,能够承受较 大的负重。
骨水泥的局限性
02
骨水泥在混合后呈现粘稠的糊状 ,可以注入骨骼或关节腔内,起 到固定、填充或垫高的作用。
骨水泥的组成
骨水泥主要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粉末和液态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组成。
PMMA粉末由聚合物微球和交联剂组成,交联剂使聚合物微球相互连接,形成网状 结构。
液态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是低粘度有机单体,与PMMA粉末混合后发生聚合反应, 形成坚硬的固体。
牙周病治疗
在牙周病治疗中,骨水泥可用于 牙槽骨重建,改善牙齿稳固度。
其他领域
整形外科
在面部整形和修复手术中,骨水泥可 用于填充和固定,如鼻梁、下颌等部 位的整形。
耳鼻喉科
在耳、鼻、喉等部位的手术中,骨水 泥可用于修复骨骼结构和固定植入物 。
03 骨水泥的制备与使用方法
骨水泥的制备
骨水泥的组成
骨水泥由聚甲基丙烯酸甲 酯(PMMA)粉剂和甲基 丙烯酸甲酯(MMA)液体 组成。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1
02
03
人工关节置换
骨水泥常用于固定人工关 节,如髋关节和膝关节置 换,提高关节稳定性和使 用寿命。
脊柱外科
在脊柱外科手术中,骨水 泥可用于固定椎体,治疗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和椎 体肿瘤等。
骨水泥在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及医护人员职业防护体会 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

骨水泥在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及医护人员职业防护体会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骨水泥是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医用材料,由于它的部分物理性质以及凝固后外观和性状颇像建筑、装修用的白水泥,便有了如此通俗的名称。
其实,其主要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由于其本身具有较强的硬度和黏合度,因而能增加骨骼的耐压强度,有灭活局部肿瘤组织,缓解疼痛以及恢复骨骼结构和功能的作用。
现临床上主要用于人工关节的固定以及骨缺损的再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肿瘤等疾病的椎体成形术;骨髓炎、人工关节术后感染等与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作为一名骨科专科护士,在参加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中经常会接触到骨水泥,现就骨水泥在手术中的应用及如何做好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谈谈体会。
骨水泥的历史骨水泥的化学名称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也称丙烯酸骨水泥。
PMMA 于1927年由Hill和Crawfold发明,1937年在医学上首先用于口腔科。
1953年由Haboush首先用于髋关节双杯置换术,1958年经过Charnley系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被骨科医生广泛接受并主要用于关节置换中。
其作用是将人体关节和关节假体之间做牢固连接,即便保持的时间很长也不会松动。
骨水泥的发展大体分为3个阶段。
笫1代骨水泥技术应用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其假体松动率29%~40%,除了假体本身在设计方面存在缺陷之外,主要是因为位于假体和骨质两个界面之间的PMMA微粒(直径≥100um)会引起的假体周围骨溶解和骨水泥界面的老化、破裂,最终导致假体的远期无菌性松动;第2代骨水泥技术产生在70~90年代,改进后的第2代骨水泥技术假体松动率在术后3年3%;而第3代骨水泥技术假体松动率在术后20年仅3%。
随着骨水泥技术的发展,骨水泥中加入了适当比例的骨粒,人体骨骼组织可慢慢长入骨水泥内部,可达到自身固定的目的,不易松动。
骨水泥在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它是一种无色液体,易燃易挥发,融点-48℃,沸点100~101℃,相对密度0.9440(20/4℃),折射率1.4142。
磷酸钙骨水泥技术要求

磷酸钙骨水泥技术要求一、引言磷酸钙骨水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骨科和牙科领域的生物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生物学特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磷酸钙骨水泥在各个方面的技术要求,以确保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材料的物理性能1.黏稠度:磷酸钙骨水泥应具有适宜的黏稠度,以便于操作和填充。
2.固化时间:固化时间应适中,以满足临床应用的需求。
通常需要在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内完成固化。
3.抗压强度:磷酸钙骨水泥应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以支撑身体重量和活动。
4.弹性模量:与周围骨组织相匹配的弹性模量,降低应力遮挡效应。
三、生物相容性磷酸钙骨水泥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引起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或毒性反应。
在长期体内植入应用中,应保持与周围组织的相容性。
四、生物活性磷酸钙骨水泥应具备一定的生物活性,促进与周围骨组织的结合以及新骨的形成。
这有助于提高材料的骨整合效果,降低排异反应和炎症反应。
五、安全性磷酸钙骨水泥在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无毒、无致畸、无致突变等不良反应,保证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六、稳定性磷酸钙骨水泥在体内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易被降解或吸收,以维持长期的植入效果。
同时,材料应具备抗腐蚀、耐磨损等特性,以适应体内环境的变化。
七、填充效果磷酸钙骨水泥应具有良好的填充效果,能够充分填充缺损部位,与周围骨组织形成良好的接触,支撑和固定作用。
填充后的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形态和尺寸稳定性,不易变形或移位。
八、操作便捷性磷酸钙骨水泥应具有简便的操作流程,方便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进行混合、搅拌和注射等操作。
同时,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可塑性和适应性,以适应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骨缺损。
九、持久性磷酸钙骨水泥在体内应具有良好的持久性,能够维持长期的有效植入,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
在长期的体内应用中,材料应保持稳定,不易出现老化、降解或失效等问题。
十、结论磷酸钙骨水泥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在骨科和牙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严格遵守各项技术要求,从材料的物理性能、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安全性、稳定性、填充效果、操作便捷性和持久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和控制。
骨水泥及应用技术课件

01
02
03
04
混合与搅拌
将骨水泥的粉末和液体部分按 照比例混合,使用搅拌器搅拌 均匀,直至无颗粒状物质。
填充与塑形
将搅拌好的骨水泥填充到需要 固定的部位,并根据需要进行
塑形。
固化与固定
骨水泥在人体内会逐渐固化, 形成稳定的固定结构。
注意事项
使用骨水泥时应避免接触水、 血液等物质,以免影响固化效
果。
的压力。
骨水泥的局限性
易脆
骨水泥的脆性较大,容易在受到外力时发生 断裂。
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极少数人可能对骨水泥中的某些成分产生过 敏反应。
难以塑形
骨水泥的塑形性较差,难以适应复杂的骨骼 形状。
不适合所有骨折类型
骨水泥并不适用于所有骨折类型,如粉碎性 骨折等。
如何克服局限性
配合使用其他固定材料
在骨水泥的基础上,可以配合使用钢 丝、钢板等其他固定材料,提高骨折 固定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骨水泥的强度和韧性等性能还 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满足更复 杂、更高要求的手术需求。
骨水泥与生物活性物质的结合 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以提高植入物的生物相容性 和长期稳定性。
06
CATALOGUE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一:骨水泥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结词
骨水泥在骨科手术中应用广泛,成功案例多,效果显著。
详细描述
骨水泥在骨科手术中主要用于固定人工关节和骨折复位,其 良好的粘附性和抗压性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和固定效果,促 进骨骼愈合。通过合理的手术操作和骨水泥选择,可以有效 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成功案例二:骨水泥在牙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结词
骨水泥在牙科手术中应用广泛,能够提高牙齿修复的稳定性和效果。
骨水泥知识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骨水泥简介 • 骨水泥的应用 • 骨水泥的优缺点 • 骨水泥的制备方法 • 骨水泥的安全性 • 骨水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01
骨水泥简介
定义和成分
定义
骨水泥是一种用于骨科手术中的医用材料,由粉末和液体制 剂混合而成,可塑性强,短时间内可达到牢固粘合。
成分
骨水泥的粉末成分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A)和可聚合 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液体制剂的主要成分是MMA 。
使用后的骨水泥可进行妥善处理
使用后的骨水泥可以进行妥善处理,如焚烧或填埋等,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
06
骨水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行业规模与增长
0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骨水
泥行业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国内外市场差异
02
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内市场发展相对较晚
3
3. 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使用骨水泥
填充
将调制好的骨水泥搅拌均匀后 ,将其填充到所需的部位,如
牙槽骨、鼻窦等。
塑形
让骨水泥在所需部位自行塑形 ,通常需要等待几分钟,待其
凝固。
完成
待骨水泥完全凝固后,即可完 成手术或治疗过程。
05骨水泥的安全性源自对人体安全性的影响骨水泥植入后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THANKS
骨水泥在植入人体后,对人体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骨水泥植入对人体无致癌风险
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践表明,骨水泥植入不会增加患者的癌症发病率,对人 体无致癌风险。
对环境安全性的影响
骨水泥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骨水泥及其应用技术.doc_骨水泥是一种用于填充骨与植入物间隙或_硬化胶

骨水泥及其应用技术.doc_骨水泥是一种用于填充骨与植入物间隙或_硬化胶骨水泥及其应用技术骨水泥是一种用于填充骨与植入物间隙或骨腔并具有自凝特性的生物材料.化学名称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丙烯酸骨水泥.自从1958年Charney首次应用骨水泥固定股骨假体成功施行全髋关节置换以来,骨水泥己广泛应用于骨科临床,骨水泥固定可保证术后假体的即时稳定,在骨组织-骨水泥-假体界面上无任何微动,允许术后早期负重,疗效肯定.第一代骨水泥技术假体松动率为29%-40%,除了假体设计方面的因素之外,主要是存在于假体和骨质两个界面之间的PMMA微粒引起的假体周围骨溶解和骨水泥界面的老化、破裂,最终导致假体的远期无菌性松动,即所谓”骨水泥病”.采用改进后的第二代骨水泥技术假体松动率为3%,第三代骨水泥技术假体松动率为3%.非骨水泥固定或称生物固定解决了一些由骨水泥带来的问题,但术后10年的远期随访发现与骨水泥固定相似,同样存在假体周围的骨溶解和松动现象,因此认为,骨水泥身并不是人工关节置换术的薄弱环节,而使用方法不当才是真正的薄弱环节.本文对骨水泥的发展历史、骨水泥的特点、骨水泥技术、抗生素骨水泥等与临床应用的相关问题作一复习.PMMA于1927年由Hill和Crawfold发明,1937年在医学上首先用于口腔科.1953年由Haboush首先用于髋关节双杯置换术,1958年经过Charnley系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被骨科医生广泛接受.组成成份常用的五种品牌骨水泥成份比较见文末附表.骨水泥包括两部分灭菌包装.第一部分是PMMA颗粒粉剂,含有10%不透X线的硫酸钡或氧化锆、1%二甲基甲苯胺引发剂和微量过氧化苯酰抑制剂.第二部分是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液体,含有3%DMPT和减少单体自发聚合的微量BP.理化性质按照骨水泥单体与粉剂混合后的流动性的流动性、渗透性的高低及聚合后每一时相所占时间的不同,可将骨水泥分为高粘性和低粘性两类.低粘度骨水泥有利于渗透到骨小梁中,更好地发挥微观绞锁作用,并且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时间.在所有骨水泥产品中,CMW 的粘度最高,以至于难以装入骨水泥枪管中,因此常用于手工填塞骨水泥的浅表部位;LVC、AKZ和Sulfix-6属于低粘度骨水泥,适合用骨水泥枪注入,其中LVC的聚合物颗粒直径小,分子量低,粘度最低,保持液态时间最长;Simplex P的的粘度中等.Palacos R分子量高,意味着含有长链结构,也属于高粘度骨水泥,混合后保持液态时间相对较短,更适合在面团前期或面团期手法使用.Palacos R混合后5分钟的硬度是Simplex P的2倍、CMW的1/3.其粉剂颗粒形状不规则有利于添加抗生素后药物的释放.由于在粉剂中有聚合引发剂,液体中有激活剂,因而骨水泥聚合及固化过程中不需要加热和额外压力,属于自固化或称冷固化.骨水泥固化影响因素,固化时间与:品牌,气温,湿度,单体及粉未的温度,单体与粉未的比例的不同相关聚合后的骨水泥承受压力的强度大于抗张力或剪力强度.PALACOS R的弹性模量为2.3 Gpa.常用骨水泥的力学性能品牌压力四点弯曲Simplex P 100 74Zimmer Regular 77 48Palacos R 84 66Palacos G 86 61CMW 87 61CMW 3 100 65Sulfix-6 102 66有学者对Simplex P、Osteobond、Regular和Palacos R四种品牌的骨水泥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结论如下:PR有着所有标本中最好的弹性模量;除了SP在37度时,PR在所有骨水泥中及在任何温度下都有最大的抗拉强度;PR的断裂韧度在所有温度都是最高的;尽管PR是唯一一种用手搅拌的骨水泥,但它的孔隙率始终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不受温度影响,仅在37度、50度略高于SP.作用机理骨水泥不是胶,没有粘合性质,与骨和假体之间无化学连接,它是填充空间并通过机械连接传递载荷的材料,现代概念认为: 良好的固定需要同时依靠微观绞锁和容积填充两种作用机制.微观绞锁固定指骨水泥浸入松质骨内形成界面上的交织嵌顿.有助于将骨水泥与骨表面间的剪切应力转化为压应力,使界面强度明显提高,还可避免假体在界面上的微动.容积填充是将骨水泥完全均匀分布在假体与骨质之间,起到应力传导作用.如果没有骨水泥,假体与骨床之间通过少数点状接触传导载荷,将造成接触部位的局部应力增高.实现微观绞锁需要满足下面三个条件:骨表面保留缝隙.低粘性骨水泥.维持加压.骨水泥容积充填要满足下列条件:彻底清洗髓腔.减少髓腔出血.均匀、充分填充.通常认为骨水泥的最佳厚度不少于2mm,薄于1mm 或厚于3mm均可能出现断裂,尤其过薄的骨水泥层在应力下更容易断裂,美国和英国多数医生赞同这个观点.但对于压配型假体的植入,以Postel为代表的法国学者使用薄层骨水泥技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Skinner 等总结比较了这两种骨水泥技术的远期临床效果,常规组92例,股骨扩髓较假体柄直径大2mm,压配组97例,股骨扩髓与假体柄直径相等,两组均为同一手术组医生施行的初次全髋置换.10年后存活率常规组∶压配组为97.2%∶98.8%,术后5年假体垂直微动距离常规组∶压配组为1.8mm∶1.0mm,X线片显示假体周围透亮线常规组明显高于压配组,结果提示压配型假体结合正确的骨水泥使用技术,可以得到更好的远期效果.该技术目前在法国已广为应用.如用于填充骨缺损,骨水泥厚度不宜超过5mm,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注意由于骨水泥自身机械强度的弱点,不能用于填充大块、节段性骨缺损,特别慎用于年轻患者.使用方法及技术分代骨水泥单体与粉剂自混合到完全固化,可分为湿砂期、粘丝期、面团期、固化期四个时相.按照骨水泥调制及使用方法,可将骨水泥技术大致分为三代.笫一代骨水泥技术手工搅伴骨水泥保留髓腔松质骨髓腔冲洗和吸引髓腔内放置排气管用手将面团期骨水泥填塞入髓腔内用手维持假体柄中立位假体柄外形对骨水泥有切割第二代骨水泥技术骨水泥手工搅拌后倒入骨水泥枪管内去除髓腔内松质骨重视股骨髓腔的冲洗、吸引和保持干燥髓腔远端使用髓腔塞使用骨水泥枪自髓腔深部逐步后退填充骨水泥用手或早期中位器维持假体柄中立位假体柄材料和外形对骨水泥有切割笫三代骨水泥技术真空或离心调配骨水泥后装入骨水泥枪管内去除髓腔内松质骨重视股骨髓腔的冲洗、吸引、含肾上腺素海绵填塞止血和保持干燥髓腔远端使用髓腔塞使用骨水泥枪自髓腔深部逐步后退填充骨水泥并维持加压假体柄远端和近端特殊纹理或预涂处理,有利于应力经过骨水泥传递到骨质调制骨水泥时产生孔隙有两种原因:大的孔隙源于进入的空气,小孔隙是由于单体的挥发.手工搅拌的骨水泥孔隙率可达9-27%.不同方法制备的骨水泥、张力与疲劳寿命和孔隙率之间的相关性并不精确,但对多数品牌的骨水泥而言,孔隙率会减少骨水泥的疲劳寿命,500mmHg条件下真空搅拌可将孔隙率自7.1%降到0.1%,2500转/分离心60秒也可以减少孔隙率,加载测试离心后骨水泥标本,经过1*108循环未见异常,未离心骨水泥标本同等条件下有70%发生断裂.注意事项1.骨水泥对全身的影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全髋置换术中与骨水泥有关的并发症高达33%-100%,主要是血压降低,目前已减少到4.8%.少见的并发症是心脏骤停.曾认为骨水泥中的单体与心血管并发症有关,但术中实际测得血液中单体峰值远低于动物实验结果,并且有动物实验表明,静脉注射5倍常规剂量的单体未引起任何心血管并发症,100倍剂量时可导致心脏骤停.单体进入血液循环后很快被清除,血液中峰值持续约3分钟.股骨髓腔内注入骨水泥后可出现血压下降,而髋臼侧使用骨水泥则无明显影响,目前多认为一过性低血压或猝死与单体的关系不大,而是与脂肪、骨髓或空气造成的肺栓塞或心脏栓塞有关.在髋人工关节手术中,经食道放置B 超探头,作心脏超声波检查.可在右心见到一些较小和较大的超声反射波,前者称为”暴风雪”现象,后者可长达5cm左右,全髋人工关节手术死亡病例的尸体解剖在肺血流中见有脂肪和骨髓成份栓子,这是由脂肪注射器注入股骨髓腔和假体柄插入骨髓腔内时,挤压骨髓,可诱发肺脂肪栓塞.过敏可能是导致低血压的另一个原因.有学者比较了骨水泥组和非骨水泥组插入股骨假体后,前者补体蛋白水平和活力降低,与过敏有关的C3a和C5a升高.过敏可导致血管通透性升高,因此推断其与循环系统变化有关.目前大量临床和动物实验表明股骨髓腔内容物微粒栓塞肺毛细血管是低血压的明显因素.手术中髓腔内注入骨水泥的高压峰值可达575mmH.股骨髓腔内容物微粒包括空气、脂肪和骨髓等,肺栓塞后由于栓子的机械作用和化学作用可以引起多种病理反应.动物实验发现,假体插入3分钟内,平均血压显著下降,伴有肺血管床阻力明显升高.假体植入5分钟后,心输出量明显降低.通过对接受骨水泥型长柄股骨假体和全膝置换术中出现心脏骤停患者的监护,已在临床上证实也存在上述血液动力学改变.临床上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常发生在使用骨水泥30分钟之内,最常见的是一过性动脉氧分压降低,持续10分钟左右后恢复.肺动脉分流现象高达28%,并可持续到术后48小时.低血压较少见,约占骨水泥型全髋置换病例的5%,与高龄、既往患有心脏疾病、肺部疾病或恶性肿瘤等有关高压脉动冲洗去除髓腔内碎屑与微粒,有利于骨水泥与松质骨的微观绞锁固定,更重要的是避免髓腔内容物引起肺栓塞后导致的循环系统紊乱,与未作高压脉动冲洗相比,脂肪微粒数量减少了1/4.补充血容量以维持动脉氧分压.在脊柱外科施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中,注入骨水泥也可能导致肺栓塞及心血管并发症.2.骨水泥对局部的影响骨水泥聚合过程中,由于碳双键断裂并被单键取代,会产生聚合热130卡/克,20克液态单体最多克产热2600卡.产热主要在面团期和固化期,聚合热的高低与周围组织结构、环境温度、骨水泥初始温度、体积大小、厚度等因素有关.实验测定Simplex P骨水泥3mm 和10mm厚样本的聚合热峰值分别为60℃和107℃,各种常用品牌骨水泥6mm厚的样本产热范围在66℃-82.5℃.虽然骨水泥聚合热较高,但临床上使用的骨水泥层较薄,加之髓腔相对湿润,有实验发现骨水泥界面温度40℃-43℃,低于组织蛋白热凝固的温度,因此聚合热并非是导致假体松动的主要原因.当髋臼有裂隙时,骨水泥可以穿过髋臼壁进入盆腔,骨水泥聚合反应释放热可能影响临近的血管和导致血栓形成.安装假体后,未清除过剩的骨水泥,硬化后的骨水泥边角可以侵蚀紧邻的、搏动的动脉管壁发生假性动脉瘤和血栓形成.新型骨水泥重复施加载荷时,骨水泥在脆性和抗张力方面较为薄弱.为提高骨水泥强度,可添加纤维材料以增加内部链接,可共选择的材料有碳纤维、玻璃纤维、聚乙烯、钛等.因为添加的材料易于聚集,影响骨水泥进入骨质间隙的流动性,从而改变了骨水泥的处理方式和特性,上述添加材料的骨水泥未能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还没有添加纤维改进材料特性的商业骨水泥.骨粒骨水泥:骨水泥中加入150--300um的骨粒,骨粒可以相互接触,骨水泥--骨界面强度在5个月达到3倍,疲劳强度达到10倍.陶瓷骨水泥:聚合热大大降低,费用升高.抗生素骨水泥:Buchholz首先在Palacos R中加入庆大霉素,利用局部高浓度抗生素治疗关节感染和预防初次人工关节置换感染.抗生素释放量与抗生素种类、表面积、骨水泥成份、使用方法等有关.最大释放量在第一个24小时内,此后逐渐降低,持续数周.动物实验发现,术后3天在临近假体的血清中含有治疗剂量的庆大霉素,而全身分布剂量最低.苯唑青霉素骨水泥的杀菌水平在伤口周围持续14天,在临近骨质中持续20天. 在Palacos R中加入庆大霉素或其他抗生素的释放能力明显高于Simplex或CMW,这是因为Palacos R中的聚合物颗粒具有类似漏斗的作用,允许抗生素更好的释放出来,而其他骨水泥在孔隙结构上有所不同.因此Palacos R骨水泥常作为抗生素载体用于预防或治疗感染.有学者使用琼脂扩散法对抗真菌药物骨水泥做了研究,通过检测氟康唑、两性霉素和5-氟胞嘧啶添加到骨水泥后生物活性,发现:前二者能够保持活性而5-氟胞嘧啶无活性;可通过增加药物浓度提高活性;Palacos R 骨水泥的药物释放能力高于Simplex P.欧洲使用添加0.5g庆大霉素的Palacos R或添加红霉素和多粘菌素的Simplex P已有数十年历史.美国FDA 未批准商业化的抗生素骨水泥,所以很多医生在手术中自行配制抗生素骨水泥,这时需要注意:每40克包装的骨水泥加入0.5-2克抗生素粉剂,不会损害骨水泥的静止张力和压力强度,但可降低抗疲劳强度10-15%,因此不主张常规加入抗生素.加入大剂量抗生素制成骨水泥串珠或垫片后,骨水泥强度明显下降.水溶液抗生素可抑制PMMA的早期聚合作用而降低强度.骨水泥聚合时产热,因此只有热稳定型的粉剂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万古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和多粘菌素可以应用.使用Palacos R骨水泥中需注意的问题准备一个无菌、平坦的工作台.由巡台护士打开锡箔包装袋,内含两袋粉剂,仍由巡台护士打开粉剂的外层聚已烯包装袋,台上人员将无菌的粉剂包取出.单体应先置于冰箱中预冷,以降低黏度.单体不宜过早打开,以防挥发.搅拌用的器皿、搅拌棍、手套应洁净、干燥.先倒水剂后倒粉剂,搅拌45秒后即可到入枪头中. 手工搅拌即可,不需真空、离心搅拌.8 如有必要而病人经济条件差,可按40g骨水泥:0.5-1g粉剂抗生素的比例制作抗生素骨水泥..搅拌骨水泥前必须征求手术医生同意,开始搅拌时记时.固定过程中每隔1分钟报时一次,并感觉剩余骨水泥热度、硬度的变化.骨水泥固化通常需要8—9分钟. 在骨水泥植入时及以后过程中应仔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生命体征的任何变化都应及时发现并迅速纠正.体内的骨水泥经过几年后会变成淡棕色,不易与骨质区别.PalocosR加入了叶绿素,有利于返修时彻底清除骨水泥.小结采用骨水泥还是非骨水泥方式固定假体取决于患者个体情况及医生的习惯.骨水泥有其自身优势,尤其适用于高龄及明显骨质疏松的患者.2000年瑞典共有11,000初次THR,其中93%使用骨水泥固定.1979-2000年,在全部骨水泥固定的初次和返修手术例数中,返修病例占7.4%;1992-2000年,在全部非骨水泥固定的初次和返修手术例数中,返修病例占27.3%,这解释了瑞典骨科医生不愿意使用非骨水泥固定的原因.65岁以上患者,无论采用那种固定方式,返修率只有6.4%.过去3年里,由于对现代生物固定理解的深入,非骨水泥固定及杂交固定方式的文献报道也在逐渐增加.临床上许多医生非常重视手术技术,而对于骨水泥的应用技术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如文中所述,不同的骨水泥具有各自的特性,只有掌握骨水泥的特点并正确应用,才能避免骨水泥强度下降,从而充分发挥骨水泥固定技术的优势,降低术后远期假体松动和翻修的几率. 附录1:PALACOS R-40骨水泥说明书概述PALACOS R是一种不透X线的快速凝固的骨水泥,它由两种预先分装消毒的成份混合而成.一种成份装在聚已烯涂层的纸袋内,由40克粉剂组成, 含有以下成份:甲基异丁酸—甲基丙烯酸盐共聚物33.8 g苯甲酰过氧化氢0.20 g二氧化锆6.00 g叶绿素0.001 g另一种成份装在琥珀色的安瓿中,由20 ml 液体组成,成份如下:甲基异丁酸18.40 gN.N-二甲基-P-甲苯胺0.40 g叶绿素0.0004g液体单体经滤过消毒,粉剂经环氧乙烷消毒,它们的外包装也经环氧乙烷消毒PALACOS R 呈浅绿色,使得在手术野能被清楚的辨认.注意PALACOS R粉剂是双包装,内层袋经环氧乙烷消毒并被密封于外层包装袋,两层袋密封于未消毒的铝箔保护袋中.装液体单体的安瓿装于塑料包装盒中.当粉剂聚合物与液体单体相混合,液体中的二甲基-P-甲苯胺激化粉剂中的苯甲酰过氧化氢,触发了单体的聚合反应,使得与聚合物颗粒一起变硬,当聚合反应继续进行,5-6分钟后形成面团样物质,再固化为机械性的均匀的固体.聚合反应是一种放热反应,温度可达80度,虽然自然释放的热加速了反应,但聚合反应的这种自我固化在用冷的生理盐水冲洗的情况下也能发生.作用PALACOS R 是一种不透X线的水泥样物质,它能够固化并将假体固定在骨骼上.适应症及使用PALACOS R适用于在髋,膝,或其他关节成形术中将假体局部或全部与骨骼固定,.禁忌症对PALACOS R 中任何成份过敏者禁用,包括对花生油过敏者.警告在使用PALACOS R前,外科医生应彻底熟悉它的性质,操作特点和在关节成形术中的应用.实际使用前医生要仔细查看混合,搅拌,固化的全过程.液体单体是高度挥发及易燃的,因此应引起适当的注意,尤其在手术室中.单体也是强的脂类溶剂,所以不能直接接触身体,也要避免接触橡胶包括外科手套.在混合两种成份时注意避免过度暴露于单体的挥发气体,因其刺激呼吸道、眼睛,并可能对肝脏有害,由于接触单体导致皮肤反应也有报道.隐形眼睛厂家建议在存在此类有害气体的情况下应摘除隐形眼镜.由于它有良好通透性,因此在手术间调配骨水泥时不要戴隐形眼镜.尚不存在可长期持久使用、耐磨并且稳固的聚合骨水泥.对于期望永久使用骨水泥的患者应予认真考虑.骨水泥远期效果尚不确定,因此医生在使用前要权衡利弊,考虑其可能带来的远期不利影响.警惕在植入骨水泥的即刻及以后过程中应仔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生命体征的任何显著变化都应以适当的方法纠正.当骨水泥用于全髋关节置换,在植入前需清理股骨近端髓腔及髋臼,吸净血液并保持干燥.不良反应在开始使用骨水泥和插入假体时经常发生血压暂时下降,极个别病例发生低血压及过敏性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心脏停搏和猝死.下列不良反应在使用骨水泥时也有报道:血栓形成,切口浅表和深部感染,肺栓塞,出血和血肿,转子分离或滑囊炎,假体松动或脱位.其他:异位骨化,心肌梗死,暂时心脏传导异常,脑血管意外.剂量和准备一个剂量是一包40克的粉剂配合一安瓿20ml的单体.尽管骨水泥用量取决于手术情况和骨水泥技术,1—2个剂量通常能够满足需要.每个剂量都是独立包装.如果采用特殊的骨水泥技术,医生必须熟悉所使用的器械如真空搅拌操作、髓腔屏蔽技术.使用骨水泥前需做以下准备:无菌的工作区无菌的瓷碗或不锈钢碗无菌的瓷制或不锈钢匙聚乙烯的包装袋及安瓿包装盒应由巡回护士打开,无菌的包装袋及安瓿置于无菌台上,并在无菌状态下打开.使用操作有两种不同的调配方法.非真空调配骨水泥:先将液体倒入碗中,然后加入粉剂,缓慢仔细的搅拌混合物30—40秒直到面团样物质形成,此时不应粘手套,在这个阶段团块是可揉捏的并持续4—5分钟,揉捏的时间受温度,湿度,大气压的影响.PALACOS应用的理想黏度最好根据外科医生在调制中的经验,当达到期望的黏度就可使用,为确保足够的固定强度,在骨水泥彻底硬化前假体需安放于牢固的位置不能移动,通常这个过程需7—8分钟,多余的骨水泥要在硬化前清除掉.如在外科手术中需额外的骨水泥,另一包粉剂与安瓿可以按上述方法使用,并在前次骨水泥硬化前使用.因为每包粉剂所含聚合物的量及与之发生化学反应的单体的量是预先计算好的,所以要确保是所有的粉剂与所有的液体相混合.粉剂与单体的混合应充分彻底,至少有4分钟的可揉捏期.因为单体的自然易挥发性,上述过程可导致单体的挥发从而减少需要量.另一方面,如果揉捏时间过长,聚合反应可导致团块不再柔软,使得操作困难.工作时间受温度的影响.聚合反应的最终完成是在患者体内并伴随放热,这种热反应对骨水泥周围组织的远期影响尚不清楚,为尽快消散热量,可用冷生理盐水对聚合反应中的骨水泥进行冲洗.真空调配骨水泥:请遵从真空搅拌器厂家的使用建议.真空调配骨水泥通常需要将骨水泥预冷至4度.为了减少骨水泥中的孔隙,粉剂与单体应预冷后在真空条件下搅拌,时间同样是30秒.上述的面团、应用和固化各时相的持续时间限于23度室温条件下,室温升高或降低可缩短或延长各时相.4度预冷后,骨水泥的工作时间和固化时间均延长.粉剂与单体混合后装入骨水泥枪的工作时间为3-4分钟,真空搅拌骨水泥及假体应在混合后的7-8分钟内植入髓腔.假体植入后应确保位置避免移动,直至骨水泥完全固化,全部过程约14分钟.包装硬纸盒中包括2袋无菌粉剂,每袋40克;2个安瓿,每个安瓿含20ml的无菌液体.储存温度不得高于25℃.储存期PALACOS R的储存期5年.该产品使用期的标识方式为:月-年.责任厂家Schering-Plough Europe, 布鲁塞尔,比利时注册商标所有者古莎贺利氏股份有限公司,德国附:PALACOS R-40骨水泥手工搅拌工作期示意图注:I)搅拌时间II)粘滞期III)工作时间IV)固化时间粘滞期可能有±5秒的变化定型与固化时间可能有±30秒的变化最适工作温度约23℃主要参考文献Callaghan JJ,Rosenberg AG,Rubash HE. The Adult Hip.135-154.Malchau H, Herberts P, Garellick G, et al. Prognosis of total hip replacement. 69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 2002,February 13-17,Dallas, USA.Stricker K, Orler R, Yen K, Takala J, Luginbuhl M. Severe hypercapnia due to pulmonary embolism of polymethylmethacrylate during vertebroplasty. Anesth Analg. 2004 Apr;98:1184-6.Churchill RS, Boorman RS, Fehringer EV, Matsen FA 3rd. Glenoid cementing may generate sufficient heat to endanger the surrounding bone.Clin Orthop. 2004 Feb;:76-9.Liu HT, Chiu FY, Chen CM, Chen TH. The combination of systemic antibiotics and antibiotic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 点
方便获得 自由剪裁 无异物反应 翻修时无需取出
使用方便 尺寸可选
缺 点
制备耗时 栓塞欠严密
翻修时需取出
价格较贵
自体骨骨水泥塞的制备
骨水泥塞
可吸收骨水泥栓塞
42
骨水泥枪
43
由远而近的股骨髓腔填充
44
远端中位器
45
第三代骨水泥技术
• 真空搅拌或离心搅拌
• 骨髓腔清理,髓腔刷和脉冲冲洗
• 远端骨水泥塞
28
搅拌对空泡形成的影响----显微镜观
29
搅拌对空泡形成的影响----X线下观
30
搅拌所产生空泡的数量及大小对比
31
搅拌对固化骨水泥机械性能的影响
32
搅拌对固化骨水泥疲劳寿命的影响
33
骨水泥使用技术的发展
骨水泥本身的组分、理化性能等数十年来没 有根本性的变化 骨水泥调制和填充技术则经过了三代的发展
最大剪应力
(MPa) 25 123 3.9 1720
弹性模量
(GPa) 2 17.2 0.34 200
20
骨水泥的机械特性(二)
固化后的PMMA,抗压强度为420kg/cm2, 抗弯曲与抗拉强度则较低。其弹性模量相当 于皮质骨的1/8, 根据抗压强度、抗弯曲强度、抗拉强度及弹 性模量可知,骨水泥的机械强度高于松质骨 而低于皮质骨及假体。
克林霉素 红霉素 庆大霉素
1.5~3 g
NR 0.5~1 g 1g
NR
4~8 g NR 2~5 g
替卡西林
妥布霉素 万古霉素
NR
1.2 g 1g
5~13 g
2.4~9.6 g 3~9 g
抗生素骨水泥力学性能的差异
骨水泥的不足
假体磨损:不仅可磨损聚乙烯,也能磨损金属假体
假体松动:除与聚乙烯碎屑有关外,还和骨水泥碎屑 有关
国外产品
VersaBond ( S & N)
CMW (Howmedica) (Corin) (Zimmer) (Biomet) (Howmedica) (Zimmer) Coriplast 3 OsteoBond Osteopal Simplex P Sulfix-6 Zimmer LVC
Palacos (Biomet)
在临床实际使用中,对骨水泥产品的固有特 性已经无法改变。 然而通过使用不同的调制方法,仍会对骨水 泥固化后的机械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24
骨水泥调制的三种方法
♣
手工搅拌
♣
离心搅拌
♣
真空搅拌
25
骨水泥的手工搅拌调制
1,调和杯或碗+搅拌棒 2,轻柔搅拌,60次/min
3,注意所用容器和搅拌棒的 材质,以保证在调制过程 中不会有碎屑脱落而混入 骨水泥
心血管系统反应:低血压、猝死等
骨组织损伤:聚合时产热 细胞毒性:主要是单体
降低局部抗感染力,骨-骨水泥界面是细菌易繁殖区
过敏反应:主要是单体
62
骨水泥技术
骨水泥假体成功的
关键
63
Thank You
64
如促进剂、阻抑剂、显影剂、抗生素、抗癌药、骨 粉、HA等。
6
骨水泥的组成
粉剂 PMMA+苯乙烯+引发剂 PMMA粉末为5 um~130 um直径的小 球。无气味,性能稳定。
液剂
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MMA)+促进剂 MMA为无色液体,有刺鼻的气味,
易挥发性、易燃性、亲脂性、并有细
胞毒性。在一定条件下能自行聚合固 化成聚合体PMMA
对医生技术和骨质允许有一定的偏差容限(tolerance)
18
影响骨水泥固定坚固性的因素
在混合过程中不能沾染水
骨与骨水泥之间不能夹杂血液 骨粘合面要富有网孔 应一次填充足量的骨水泥
充填时要施加适当的压力直到固化后
固化期要保持骨和植入体稳定
19
骨水泥的机械特性(一)
最大压应力
(MPa) SIMPLEX P 皮质骨 松质骨 不锈钢 77 166 6.3 N/A
• 用骨水泥枪由远至近的骨水泥填充
• 骨水泥的加压填充
• 远端和近端中位器
46
真空搅拌
47
近端中位器
48
股骨髓腔骨水泥技术
股骨髓腔骨水泥技术
股骨髓腔骨水泥技术
股骨髓腔骨水泥技术
股骨髓腔骨水泥技术
股骨髓腔骨水泥技术
理想的骨水泥充填
55
理想的骨水泥充填
良好的骨水泥柄固定
调制骨水泥前的注意事项
2
骨水泥应用简史
1928:骨水泥用于医疗→口腔科齿托。 1946:骨水泥用于人工关节领域→人工股骨头
1951:骨水泥用于人工关节领域→固定全髋关节
1958:现代人工关节的开端(Jhon Charnley) ♦ 低摩擦人工关节的理论 ♦ 金属-聚乙烯的配伍 ♦ 假体的骨水泥固定
3
骨水泥产品举例(进口)
检查包装有无破损 打开液剂时应避开调和容器,以免混进 玻璃碎片
戴隐形眼镜者避免接触MMA,以免引 起眼部损害 因MMA有刺激、易挥发,尽量在通风 良好处调制 保证恰当的室内温度,因其影响固化时 间。
58
骨水泥调制中的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粉液比例。液剂或固剂的不足 均能影响骨水泥的最终于机械性能。 避免骨水泥中夹杂进血液或骨屑。
(Sulzer)
4
骨水泥产品举例(国产)
国内产品:
TJ骨水泥(天津) 骨固着剂(四川) 高效能骨水泥(上海) SH-1型骨水泥(上海)
……
5
不同品牌骨水泥的差别
相同——基本成分
目前市售的各种品牌的骨水泥其基本成分均是相同 的,即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差别——添加成分
各种品牌的骨水泥其添加成分有极大的差别。
21
影响骨水泥机械性能的因素
产品本身的特性 骨水泥调制和使用的方法
22
产品特点对骨水泥机械性能的影响
Simplex P
Zimmer
Palacos R
CMW 3
Sulfix-6
压应力 (MPa)
100
77
84
100
102
四点折断 (MPa)
74
48
66
65
66
23
调制方法对骨水泥机械性能的影响
骨与骨水泥界面的温度要低很多,一般在 45~50℃ ,且3~5 min后即可降低。
10
MMA聚化过程中的产热量
影响骨水泥聚化过程中产热量的因素
室温每升高1℃,聚化的最高温度约升高2.5℃。
单体比例愈大,聚合时间愈长,聚化温度愈高。 聚合的骨水泥愈厚,产生的聚化温度愈高。
用手揉捏使骨水泥表面更新,加速聚合温度升高。 散热速度与骨组织结构和人工关节的材料有关。
12
骨水泥聚化过程
粥状期:粉剂与液剂混合反应呈稀粥状
出丝期:混合物变稠----牵拉能出丝 成团期:混合物开始不粘手套,温度增高 固化期:温度激剧升高,MMA消耗完毕
13
骨水泥聚化过程、产热与粘性
14
不同品牌骨水泥聚化过程各期的差异
15
不同品牌骨水泥聚化过程各期的差异
骨水泥固定假体的原理
骨水泥 及 应用技术
骨水泥在人工关节外科中的作用
髋关节:10%的髋臼、20%~50%的股骨柄 膝关节:50%~95%的股骨髁、90%的胫骨平台
→ 需要用骨水泥固定
在以骨水泥固定的人工关节,骨床、假体、骨水 泥三者中,后者是最薄弱的环节而最容易出问题 →
骨水泥及应用技术对人工关节
置换术后的效果至关重要
骨水泥在骨与假体之间
▲ 既没有粘合作用
▲ 也不发生化学反应
其固定作用仅靠面团期的塑 形特点,将骨水泥压入骨与假体 之间固化后镶嵌。
17
骨水泥的优点
由于骨水泥向骨小梁中渗透,松质骨得到加固后可以承 受形变力量 使假体-骨之间的应力分布均匀 加大假体应力传导范围
不良应力减小,避免应力集中
34
第一代骨水泥技术
手工搅拌,指压填充
35
第二代骨水泥技术
手工搅拌
骨髓腔清理,髓腔刷和脉冲冲洗 远端骨水泥塞 用骨水泥枪由远至近的骨水泥填充
早期的远端中位器
36
髓腔刷
37
髓腔脉冲冲洗装置
38
骨水泥塞的应用
骨水泥塞的种类
种 类 自体骨 聚乙烯 可吸收材料
使用方便 尺寸可选 无异物反应 植入后可吸收 翻修时无需取出
掌握好骨水泥充填的时间,不能过早或 过晚。 充填骨水泥时要用一定的压力,使其渗 入松质骨中。
人工假体插入到位后,要保持该位置 5~10 min不动。
59
抗生素骨水泥
抗生素 丁胺卡那
先锋唑啉 头孢氨噻肟
固定假体用抗生素骨水泥 1g
NR 3g
Spacer用抗生素骨水泥 2g
4~8 g NR
头孢呋肟
7
MMA → PMMA
MMA
PMMA
8
碳键断裂的效应
MMA通过碳键的断裂而相互连接 成PMMA
碳键的断裂会放出热能。100g MMA聚化产生13千卡热量。
9
MMA聚化过程中的产热量
临床常用剂量20ml液剂与40g粉剂反应时, 释放的热能达10,920 J。
这一热能主要积聚在骨水泥内部,使其中心 温度瞬间可高达100~110℃ 。
26
骨水泥的离心搅拌调制
适用低粘度骨水泥
在将液剂与固剂混合离心前,将液剂置冰浴,可 增加反应时间,有助于离心的进行
目的是使搅拌更均匀,聚合体内更少空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