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及应用技术
骨水泥及应用技术

骨水泥及应用技术骨水泥是一种专门用于骨科手术中的生物医用材料,也称为骨固定材料。
它通常由粉末和液体混合而成,其中粉末由钙磷化合物制成,液体是一种双组份单体。
混合后,骨水泥可以迅速固化和硬化,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可塑性。
骨水泥不仅用于骨折固定,还可以填充骨缺损、修复骨肿瘤等。
骨水泥的主要组成是钙磷化合物,最常用的一种是氢氧化三钙(HAP)和磷酸三钙(TCP)。
这两种化合物是与骨骼组织相似的结构,可以在体内迅速与周围骨组织结合,形成牢固的生物活性附着面。
此外,骨水泥中的液体成分通常是甲基丙烯酸酯和二氧化硅等单体,这些单体可以与钙磷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强大的粘接力和耐久性。
骨水泥的应用技术主要有两种:手术外置法和内置法。
手术外置法是将患者的骨折或骨缺损区域暴露出来,然后将骨水泥直接涂抹在骨表面,用力压实,使其与骨组织牢固结合。
这种技术适用于一些较小的骨折和骨缺损修复。
然而,由于骨水泥的密度较高,刺激骨髓腔,患者可能会感到一定的疼痛和不适。
内置法是将骨水泥注射到骨髓腔中,通过外科手术或穿刺注射的方式进行。
内置法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患者的骨骼功能。
这种技术适用于骨折的治疗和骨肿瘤的修复。
在骨肿瘤修复中,骨水泥可以填充肿瘤空腔,固定受损的骨骼,并有效减轻疼痛。
总的来说,骨水泥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与周围的骨组织紧密结合,减少了植入物被人体排斥的风险;其次,骨水泥固化速度快,可以迅速修复骨折和骨缺损,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此外,骨水泥还可以填充肿瘤空腔,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骨水泥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骨水泥的刚性较大,缺乏弹性,可能导致植入处的骨骼负荷失衡,增加了骨折附近骨折的风险;其次,骨水泥的耐久性较差,容易发生龟裂和脱落,需定期进行检查和修复。
在使用骨水泥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骨水泥材料和应用技术。
骨水泥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

病例 进行 为期 3 0个 月 的 随 访 .椎 体 成 型 术 的 总 有 效 率 达 9 6 %, 关节 置换 术 患 者 没 发 生 感 染 . 在 对 其 它 骨 科 患 者疾 病 的
治疗 中 . 有 3例 患 者 出 现 和 骨 水 泥 相 关 的感 染 . 没 有 发 生 过
引 发 的 骨折 . 这 些 患 者 都 采 用 骨水 泥 技 术 。
瘤细胞 杀死 . 还能使疼 痛得到有 效缓解 , 对 病 理 性 骨 折 有 一
定 的 预 防作 用 . 使 肿 瘤 复 发 率 大 幅 降低 [ 2 ] 。在 本 组 患 者 中 , 通
过 应 用 骨 水 泥 治 疗 技 术 .全部 患者 都达 到 了 预期 的 效 果 , 对
骨 科就诊 的并应用 骨水泥治 疗的患者 6 O例 . 其 中女 2 2例 。 男 3 8例 。 年龄 2 5 ~ 8 2 ( 5 4  ̄ 1 2 ) 岁, 其中3 0例 患 者 为 椎 体 病 理 性 压缩骨折 ; 2 8例 患 者 为 髋 关 节 疾 病 : 2例 患 者 为 骨 质 疏 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性 压 缩 骨折 3 0例 患 者 应 用 显 影 骨 水 泥 填 充 .施 行 了经 皮椎 体 成型 术 . 2 8例 患 者 使 用 骨 水 泥 进 行 关 节 假 体 置 换 手 术 . 2
例患者对局部骨缺损应用骨水泥进行修复。
2 结 果
通 过 应 用 骨 水 泥 治疗 技 术 . 全 部 患 者 都 达 到 了预 期 的 效
作为一 种填充材 料 . 骨 水 泥 可使 骨 强 度 增 加 , 并 可 使 顽 固性 疼痛得到有效缓解 . 对 椎 体 高 度 起 到 恢 复 和 矫 形 的 作 用 。 同
OSTEOPAL@V骨水泥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OSTEOPAL@V骨水泥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的应用研究简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普遍的老年疾病,其中许多人患有椎体骨折。
随着寿命的延长,综合征和功能障碍的风险增加。
治疗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然而,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因此,本文将研究OSTEOPAL@V骨水泥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的应用,分析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原理OSTEOPAL@V骨水泥成形术是一种内固定手术方法,通常用于椎体洞性骨折和压缩性骨折。
操作过程中,医生先通过观察X光,CT或MRI对骨折部位进行定位和评估。
在麻醉和局麻下,医生会将骨水泥经过针头注入椎体骨折部位,从而恢复骨的强度。
研究结果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是一种常见的病理性骨折,其治疗挑战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具有很弱的抗拉强度。
许多研究已经表明,OSTEOPAL@V骨水泥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关键研究的总结:临床疗效一项研究对91名女性进行了OSTEOPAL@V骨水泥成形术的治疗,其中90%的病人在术后联合治疗(坐姿/走路锻炼、物理疗法和/或药物)后疼痛症状有所改善。
在接下来的2年中,其中87%的病人恢复了自己的独立行走能力。
这项研究表明,OSTEOPAL@V骨水泥成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预防再次骨折OSTEOPAL@V骨水泥成形术不仅可以治疗椎体骨折,还可以减少患者再次受到骨折的概率。
一项研究发现,由于骨水泥填充了洞性骨折的空隙,因此椎体的压缩性质明显改善,病人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降低了30%。
这个结论表明,OSTEOPAL@V骨水泥成形术在预防再次骨折方面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术后安全性研究表明,OSTEOPAL@V骨水泥成形术的术后安全性很高,其中大多数问题都是暂时性的。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在170例手术中,只有2例出现了术后感染,且均在4周内完全恢复。
此外,OSTEOPAL@V骨水泥成形术对于椎体结构的破坏也很小,不会对周边神经和软组织造成太大的影响。
骨水泥及应用技术

04 骨水泥的优点与局限性
骨水泥的优点
01
02
03
04
高粘合性
骨水泥与骨骼之间具有极高的 粘合性,能够提供良好的固定
效果。
快速固化
骨水泥在混合后能够在短时间 内迅速固化,缩短手术时间。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骨水泥与人体骨骼组织相容性 好,不易引发排异反应。
强度高
骨水泥的强度高,能够承受较 大的负重。
骨水泥的局限性
02
骨水泥在混合后呈现粘稠的糊状 ,可以注入骨骼或关节腔内,起 到固定、填充或垫高的作用。
骨水泥的组成
骨水泥主要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粉末和液态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组成。
PMMA粉末由聚合物微球和交联剂组成,交联剂使聚合物微球相互连接,形成网状 结构。
液态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是低粘度有机单体,与PMMA粉末混合后发生聚合反应, 形成坚硬的固体。
牙周病治疗
在牙周病治疗中,骨水泥可用于 牙槽骨重建,改善牙齿稳固度。
其他领域
整形外科
在面部整形和修复手术中,骨水泥可 用于填充和固定,如鼻梁、下颌等部 位的整形。
耳鼻喉科
在耳、鼻、喉等部位的手术中,骨水 泥可用于修复骨骼结构和固定植入物 。
03 骨水泥的制备与使用方法
骨水泥的制备
骨水泥的组成
骨水泥由聚甲基丙烯酸甲 酯(PMMA)粉剂和甲基 丙烯酸甲酯(MMA)液体 组成。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1
02
03
人工关节置换
骨水泥常用于固定人工关 节,如髋关节和膝关节置 换,提高关节稳定性和使 用寿命。
脊柱外科
在脊柱外科手术中,骨水 泥可用于固定椎体,治疗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和椎 体肿瘤等。
骨水泥总结

骨水泥技术任中义骨水泥及其应用技术骨水泥是一种用于填充骨与植入物间隙或骨腔并具有自凝特性的生物材料。
化学名称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也称丙烯酸骨水泥。
自从1958年Charney首次应用骨水泥固定股骨假体成功施行全髋关节置换以来,骨水泥己广泛应用于骨科临床,骨水泥固定可保证术后假体的即时稳定,在骨组织-骨水泥-假体界面上无任何微动,允许术后早期负重,疗效肯定。
第一代骨水泥技术假体松动率为29%-40%,除了假体设计方面的因素之外,主要是存在于假体和骨质两个界面之间的PMMA微粒(直径≥100um)引起的假体周围骨溶解和骨水泥界面的老化、破裂,最终导致假体的远期无菌性松动,即所谓“骨水泥病”。
采用改进后的第二代骨水泥技术假体松动率为3%(术后3年),第三代骨水泥技术假体松动率为3%(术后20年)。
非骨水泥固定或称生物固定解决了一些由骨水泥带来的问题,但术后10年的远期随访发现与骨水泥固定相似,同样存在假体周围的骨溶解和松动现象,因此认为,骨水泥身并不是人工关节置换术的薄弱环节,而使用方法不当才是真正的薄弱环节。
本文对骨水泥的发展历史、骨水泥的特点、骨水泥技术、抗生素骨水泥等与临床应用的相关问题作一复习。
PMMA于1927年由Hill和Crawfold发明,1937年在医学上首先用于口腔科。
1953年由Haboush首先用于髋关节双杯置换术,1958年经过Charnley系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被骨科医生广泛接受。
一、组成成份常用的五种品牌骨水泥成份比较见文末附表。
骨水泥包括两部分灭菌包装。
第一部分是PMMA颗粒粉剂(直径10-150um),含有10%不透X线的硫酸钡(BaSO4)或氧化锆(ZrO2)、1%二甲基甲苯胺(DMPT)引发剂和微量过氧化苯酰(BP)抑制剂。
第二部分是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液体,含有3%DMPT和减少单体自发聚合的微量BP。
二、理化性质按照骨水泥单体与粉剂混合后的流动性的流动性、渗透性的高低及聚合后每一时相所占时间的不同,可将骨水泥分为高粘性和低粘性两类。
骨水泥在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及医护人员职业防护体会 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

骨水泥在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及医护人员职业防护体会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骨水泥是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医用材料,由于它的部分物理性质以及凝固后外观和性状颇像建筑、装修用的白水泥,便有了如此通俗的名称。
其实,其主要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由于其本身具有较强的硬度和黏合度,因而能增加骨骼的耐压强度,有灭活局部肿瘤组织,缓解疼痛以及恢复骨骼结构和功能的作用。
现临床上主要用于人工关节的固定以及骨缺损的再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肿瘤等疾病的椎体成形术;骨髓炎、人工关节术后感染等与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作为一名骨科专科护士,在参加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中经常会接触到骨水泥,现就骨水泥在手术中的应用及如何做好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谈谈体会。
骨水泥的历史骨水泥的化学名称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也称丙烯酸骨水泥。
PMMA 于1927年由Hill和Crawfold发明,1937年在医学上首先用于口腔科。
1953年由Haboush首先用于髋关节双杯置换术,1958年经过Charnley系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被骨科医生广泛接受并主要用于关节置换中。
其作用是将人体关节和关节假体之间做牢固连接,即便保持的时间很长也不会松动。
骨水泥的发展大体分为3个阶段。
笫1代骨水泥技术应用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其假体松动率29%~40%,除了假体本身在设计方面存在缺陷之外,主要是因为位于假体和骨质两个界面之间的PMMA微粒(直径≥100um)会引起的假体周围骨溶解和骨水泥界面的老化、破裂,最终导致假体的远期无菌性松动;第2代骨水泥技术产生在70~90年代,改进后的第2代骨水泥技术假体松动率在术后3年3%;而第3代骨水泥技术假体松动率在术后20年仅3%。
随着骨水泥技术的发展,骨水泥中加入了适当比例的骨粒,人体骨骼组织可慢慢长入骨水泥内部,可达到自身固定的目的,不易松动。
骨水泥在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它是一种无色液体,易燃易挥发,融点-48℃,沸点100~101℃,相对密度0.9440(20/4℃),折射率1.4142。
骨水泥及应用技术课件

01
02
03
04
混合与搅拌
将骨水泥的粉末和液体部分按 照比例混合,使用搅拌器搅拌 均匀,直至无颗粒状物质。
填充与塑形
将搅拌好的骨水泥填充到需要 固定的部位,并根据需要进行
塑形。
固化与固定
骨水泥在人体内会逐渐固化, 形成稳定的固定结构。
注意事项
使用骨水泥时应避免接触水、 血液等物质,以免影响固化效
果。
的压力。
骨水泥的局限性
易脆
骨水泥的脆性较大,容易在受到外力时发生 断裂。
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极少数人可能对骨水泥中的某些成分产生过 敏反应。
难以塑形
骨水泥的塑形性较差,难以适应复杂的骨骼 形状。
不适合所有骨折类型
骨水泥并不适用于所有骨折类型,如粉碎性 骨折等。
如何克服局限性
配合使用其他固定材料
在骨水泥的基础上,可以配合使用钢 丝、钢板等其他固定材料,提高骨折 固定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骨水泥的强度和韧性等性能还 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满足更复 杂、更高要求的手术需求。
骨水泥与生物活性物质的结合 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以提高植入物的生物相容性 和长期稳定性。
06
CATALOGUE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一:骨水泥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结词
骨水泥在骨科手术中应用广泛,成功案例多,效果显著。
详细描述
骨水泥在骨科手术中主要用于固定人工关节和骨折复位,其 良好的粘附性和抗压性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和固定效果,促 进骨骼愈合。通过合理的手术操作和骨水泥选择,可以有效 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成功案例二:骨水泥在牙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结词
骨水泥在牙科手术中应用广泛,能够提高牙齿修复的稳定性和效果。
骨水泥增强技术研究新进展

骨水泥增强技术研究新进展摘要老年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增加了骨折和骨科手术的难度。
本文综述了骨水泥增强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在皮质骨轨迹(CBT)螺钉中的应用。
研究表明,骨水泥增强技术通过提升螺钉的稳定性和拔出强度,在骨质疏松患者中展现出显著的临床和生物力学优势。
创新的螺钉设计和新材料的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固定效果,降低了并发症的风险,为骨质疏松患者提供了更安全和有效的固定方案。
传统固定技术对于骨质疏松患者,选择合适的固定技术尤为重要。
骨水泥增强技术通过填充骨孔和裂隙,提供了额外的支撑,从而提升螺钉的稳定性和拔出强度。
水泥增强技术1.Vicryl网布增强:Vicryl网布结合骨水泥显著提高了螺钉的拔出强度,并减少了水泥外溢的风险。
2.磷酸钙水泥(CPC)增强:CPC增强技术提升了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拔出强度随时间逐渐增加。
创新螺钉设计1.骨水泥桥接螺钉系统:新型骨水泥桥接螺钉系统提供了更好的稳定性,降低了水泥松动或位移的风险,相比传统的固定方法效果更佳。
2.可扩展椎弓根螺钉:可扩展椎弓根螺钉结合水泥在骨质疏松骨中提供了显著更大的保持力。
机械优势研究表明,滞后螺钉的水泥增强可提高固定稳定性,维持压缩力,并允许重新拧紧而不影响固定。
新型骨水泥桥接螺钉系统Wang等开发了一种新型骨水泥桥接螺钉系统,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相关疾病。
研究显示,这种系统在与传统固定术结合使用时,骨水泥的稳定性显著提高,松动或位移的风险最低。
皮质骨轨迹螺钉(CBT)增强1.CBT增强的临床效果:在治疗骨质疏松相关疾病的研究中,新的骨水泥桥接螺钉系统与传统固定术结合使用,显著增加了骨水泥的强度,避免了松动和位移。
2.水泥增强CBT螺钉在脊柱中的应用:Wang等研究了使用CBT螺钉在腰椎邻近节段退变翻修手术中的可行性,结果显示CBT螺钉在不同腰椎节段的准确性和成功率较高。
生物力学研究1.骨水泥增强CBT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能:Wang等进行了一项研究,评估了骨水泥增强CBT螺钉在骨质疏松脊柱中的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热速度与骨组织结构和人工关节的材料有关。 散热速度与骨组织结构和人工关节的材料有关。
12
骨水泥聚化过程
粥状期: 粥状期:粉剂与液剂混合反应呈稀粥状
粘糊期:混合物变稠----牵拉能出丝 粘糊期:混合物变稠 牵拉能出丝
面团期:混合物开始不粘手套, 面团期:混合物开始不粘手套,温度增高
固化期:温度激剧升高, 固化期:温度激剧升高,MMA消耗完毕 消耗完毕
39
骨水泥调制中的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粉液比例。 严格掌握粉液比例。液剂或固剂的不足均能影响 骨水泥的最终于机械性能。 骨水泥的最终于机械性能。 避免骨水泥中夹杂进血液或骨屑。 避免骨水泥中夹杂进血液或骨屑。 掌握好骨水泥充填的时间,不能过早或过晚。 掌握好骨水泥充填的时间,不能过早或过晚。 充填骨水泥时要用一定的压力, 充填骨水泥时要用一定的压力,使其渗入松质骨 中。 人工假体插入到位后,要保持该位置 人工假体插入到位后,要保持该位置5~10 min不 不 动。
2
骨水泥应用简史
1928:骨水泥用于医疗→口腔科齿托。 :骨水泥用于医疗 口腔科齿托 口腔科齿托。 1946:骨水泥用于人工关节领域→人工股骨头 :骨水泥用于人工关节领域 人工股骨头 1951:骨水泥用于人工关节领域→固定全髋关节 :骨水泥用于人工关节领域 固定全髋关节 1958:现代人工关节的开端(Jhon Charnley) :现代人工关节的开端( ) → ♦ 低摩擦人工关节的理论 金属-聚乙烯的配伍 ♦ 金属 聚乙烯的配伍 ♦ 假体的骨水泥固定
差别——添加成分 添加成分 差别 各种品牌的骨水泥其添加成分有极大的差别。 各种品牌的骨水泥其添加成分有极大的差别。 如促进剂、阻抑剂、显影剂、抗生素、抗癌药、 如促进剂、阻抑剂、显影剂、抗生素、抗癌药、骨粉 HA等。 等
8
骨水泥的组成
粉剂 PMMA+苯乙烯 引发剂 苯乙烯+引发剂 苯乙烯 PMMA粉末为 um~130 um直径的小 粉末为5 粉末为 直径的小 球。无气味,性能稳定。 无气味,性能稳定。 液剂 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MMA)+促进剂 促进剂 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 MMA为无色液体,有刺鼻的气味, 为无色液体,有刺鼻的气味, 为无色液体 易挥发性、易燃性、亲脂性、 易挥发性、易燃性、亲脂性、并有细 胞毒性。在一定条件下能自行聚合固 胞毒性。 化成聚合体PMMA 化成聚合体
目前还没有发现很好的方法可以减 少或防止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发生。预 防办法主要是保证骨水泥固定牢固, 去掉不必要的骨水泥外溢部分,避免 此部分与相关连的其他假体部件发生 摩擦和碰撞而产生碎屑。同时,手术 中应将所有碎屑完全彻底地清洗干净。
48
其他并发症
骨水泥的机械压迫和聚合热可引起周围 神经的损伤,Patrick报告坐骨神经损伤 为2%。为了减轻聚合热对周围组织的热 损伤,在骨水泥聚合过程中的第三期和 第四期,向骨水泥及其周围浇水,吸收 部分聚合热,降低聚合温度。其他并发 症还包括接触性皮炎、肠梗阻等。
41
急性全身性反应
低血压:
低血压是最常见的急性全身性反应。
休克: 肺栓塞 心肌梗死和猝死。
42
因使用骨水泥而发生休克、肺栓塞、心肌梗死和猝死 的病例,国内外均有报道。虽然这些并发症极少发生, 但危害极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为了预防和减少骨水泥应用过程中全身性反应的发生 充填骨水泥前,应通知麻醉医师,注意观察血压变化, 必要时可适当地采用升压措施 真空搅拌、脉冲加压冲洗和骨水泥枪由深至浅注 入骨水泥可以减少单体、空气、血凝块和脂肪颗粒 等进入血液,减轻毒性作用和降低栓塞的可能性。
这一热能主要积聚在骨水泥内部, 这一热能主要积聚在骨水泥内部,使其中心 温度瞬间可高达100~110℃ 。 温度瞬间可高达 ℃
骨与骨水泥界面的温度要低很多, 骨与骨水泥界面的温度要低很多,一般在 45~50℃ ,且3~5 min后即可降低。 后即可降低。 ℃ 后即可降低
11
影响骨水泥聚化过程中产热量的因素
23
搅拌对空泡形成的影响----显微镜观 搅拌对空泡形成的影响----显微镜观 ----
24
搅拌对空泡形成的影响----X 搅拌对空泡形成的影响----X线下观 ----
25
骨水泥使用技术的发展
骨水泥本身的组分、 骨水泥本身的组分、理化性能等数十年来没 有根本性的变化
骨水泥调制和填充技术则经过了三代的发展
9
碳键断裂的效应 MMA通过碳键的断裂而相互连接 通过碳键的断裂而相互连接 成PMMA 碳键的断裂会放出热能。 碳键的断裂会放出热能。100g MMA聚化产生 千卡热量。 聚化产生13千卡热量 聚化产生 千卡热量。
10
MMA聚化过程中的产热量 MMA聚化过程中的产热量
临床常用剂量20ml液剂与 液剂与40g粉剂反应时, 粉剂反应时, 临床常用剂量 液剂与 粉剂反应时 释放的热能达10,920 J。 释放的热能达 。
远端中位器
34
第三代骨水泥技术
真空搅拌或离心搅拌
骨髓腔清理, 骨髓腔清理,髓腔刷和脉冲冲洗
远端骨水泥塞
用骨水泥枪由远至近的骨水泥填充
骨水泥的加压填充
远端和近端中位器 远端和近端中位器 近端
35
真空搅拌
36
近端中位器
37
理想的骨水泥充填
38
调制骨水泥前的注意事项
检查包装有无破损 打开液剂时应避开调和容器, 打开液剂时应避开调和容器,以免混进玻璃碎片 戴隐形眼镜者避免接触MMA,以免引起眼部损害 , 戴隐形眼镜者避免接触 有刺激、 因MMA有刺激、易挥发,尽量在通风良好处调制 有刺激 易挥发, 保证恰当的室内温度,因其影响固化时间。 保证恰水泥的机械特性( 骨水泥的机械特性(二)
固化后的PMMA,抗压强度为420kg/cm2, ,抗压强度为 固化后的 抗弯曲与抗拉强度则较低。 抗弯曲与抗拉强度则较低。其弹性模量相当 于皮质骨的1/8, 于皮质骨的 ,
根据抗压强度、抗弯曲强度、 根据抗压强度、抗弯曲强度、抗拉强度及弹 性模量可知, 性模量可知,骨水泥的机械强度高于松质骨 而低于皮质骨及假体。 而低于皮质骨及假体。
19
骨水泥调制的三种方法
♣ 手工搅拌 ♣ 离心搅拌 ♣ 真空搅拌
20
骨水泥的手工搅拌调制
1,调和杯或碗+搅拌棒 ,调和杯或碗 搅拌棒 2,轻柔搅拌,60次/min ,轻柔搅拌, 次 3,注意所用容器和搅拌棒的 , 材质, 材质,以保证在调制过程 中不会有碎屑脱落而混入 骨水泥
21
骨水泥的离心搅拌调制
骨水泥应用及技术
1
骨水泥在人工关节外科中的作用
髋关节: 的髋臼、 髋关节:10%的髋臼、50%的股骨柄 的髋臼 的股骨柄 膝关节:90%的股骨髁、90%的胫骨平台 膝关节: 的股骨髁、 的胫骨平台 的股骨髁 → 需要用骨水泥固定
在以骨水泥固定的人工关节,骨床、假体、 在以骨水泥固定的人工关节,骨床、假体、骨水 三者中, 泥三者中,后者是最薄弱的环节而最容易出问题 → 骨水泥及应用技术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 的效果至关重要
Palacos (Biomet) ) (Sulzer)
骨水泥产品举例( 骨水泥产品举例(二)
国内产品: 国内产品: TJ骨水泥(天津) 骨水泥(天津) 骨水泥 骨固着剂(四川) 骨固着剂(四川) 高效能骨水泥(上海) 高效能骨水泥(上海) SH-1型骨水泥(上海) 型骨水泥(上海) 型骨水泥 ……
26
第一代骨水泥技术
手工搅拌,指压填充
27
第二代骨水泥技术
手工搅拌
骨髓腔清理, 骨髓腔清理,髓腔刷和脉冲冲洗
远端骨水泥塞
用骨水泥枪由远至近的骨水泥填充
早期的远端中位器
28
髓腔刷
29
髓腔脉冲冲洗装置
30
骨水泥塞
可吸收骨水泥栓塞Plugin’Tech
31
骨水泥枪
32
由远而近的股骨髓腔填充
33
45
假体周围骨溶解
骨水泥可以磨损假体,产生超高分子聚乙烯颗粒和金属颗 粒,同时骨水泥自身也发生碎裂,形成骨水泥碎屑。巨噬 细胞吞噬或包裹异物颗粒,并且本身被激活,释放蛋白溶 解酶和胶原酶、前列腺素E、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 等细胞因子,这些因子再激活破骨细胞和刺激成纤维细胞, 导致假体周围骨溶解和纤维肉芽组织的形成,最终导致假 体的松动。
17
影响骨水泥机械性能的因素
产品本身的特性
骨水泥调制和使用的方法
18
调制方法对骨水泥机械性能的影响
在临床实际使用中,对骨水泥产品的固有特 在临床实际使用中, 性已经无法改变。 性已经无法改变。
然而通过使用不同的调制方法, 然而通过使用不同的调制方法,仍会对骨水 泥固化后的机械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泥固化后的机械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46
假体周围骨溶解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假体松动 由生物性、生物力学和骨质疏松等多 种因素引起。生物性因素主要是磨损 碎屑导致假体周围的骨溶解,这些碎 屑包括聚乙烯、骨水泥和金属等碎屑。 经研究发现,其中聚乙烯碎屑起着最 主要的作用,而骨水泥碎屑的作用介 于聚乙烯和金属碎屑之间。
47
假体周围骨溶解
43
局部并发症
局部感染
骨水泥可能降低局部组织的抗感染能力,而且骨水泥不规 则的表面和单体释放后的局部作用可能间接地促进感染的 发生。骨水泥碎屑引起的异物反应也可招致细菌感染。 感染的发生率极低,多为迟发感染。
44
局部并发症
预防感染的方法 强调无菌原则, 可应用抗菌骨水泥,特别是对于翻修病例。抗菌骨水泥可 由厂家直接提供,也可于调制骨水泥前向骨水泥粉剂中加 入耐热的抗生素粉剂。
加大假体应力传导范围
不良应力减小, 不良应力减小,避免应力集中
对医生技术和骨质允许有一定的偏差容限(tolerance) 对医生技术和骨质允许有一定的偏差容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