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沉池

合集下载

二沉池的设计计算

二沉池的设计计算

二沉池设计计算本设计采用机械吸泥的向心式圆形辐流沉淀池,进水采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

1.沉淀时间1。

5~4。

0h ,表面水力负荷)/(5.1~6.023h m m •,每人每日污泥量12~32g/人·d ,污泥含水率99.2~99.6%,固体负荷)/(1502d m kg •≤2.沉淀池超高不应小于0。

3m3.沉淀池有效水深宜采用2.0~4.0m4.当采用污泥斗排泥时,每个污泥斗均应设单独闸阀和排泥管,污泥斗的斜壁与水平面倾角,方斗宜为60°,圆斗宜为55°5.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二次沉淀池污泥区容积宜按不大于2h 的污泥量计算,并应有连续排泥措施6.排泥管的直径不应小于200mm7、当采用静水压力排泥时,二次沉淀池的静水头,生物膜法处理后不应小于1.2m ,活性污泥法处理池后不应小于0。

9m 。

8、二次沉淀池的出水堰最大负荷不宜大于1.7L /(s·m). 9、沉淀池应设置浮渣的撇除、输送和处置设施。

10、水池直径(或正方形的一边)与有效水深之比宜为6~12,水池直径不宜大于50m 。

11、宜采用机械排泥,排泥机械旋转速度宜为1~3r /h,刮泥板的外缘线速度不宜大于3m /min 。

当水池直径(或正方形的一边)较小时也可采用多斗排泥.12、缓冲层高度,非机械排泥时宜为0。

5m;机械排泥时,应根据刮泥板高度确定,且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0.3m 。

13、坡向泥斗的底坡不宜小于0.05. 2。

2设计计算设计中选择2组辐流沉淀池,每组设计流量为0.3253m 。

1、沉淀池表面积2'max 7805.12360065.0m nqQ F =⨯⨯==式中 Q --污水最大时流量,3m s ;'q ——表面负荷,取321.5m m h ⋅; n —-沉淀池个数,取2组。

池子直径: m FD 52.3114.378044=⨯==π 取32m 。

2、实际水面面积222'25.8044324m D F =⨯==ππ实际负荷)/(45.1322360065.0442322max h m m D n Q q •=⨯⨯⨯==ππ,符合要求。

二沉池工作原理

二沉池工作原理

二沉池工作原理二沉池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设备,它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式,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质沉降下来,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二沉池通常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等场所,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

二沉池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沉降和澄清。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二沉池是如何实现沉降的。

当污水进入二沉池时,由于水流速度的减缓,固体颗粒和悬浮物质开始逐渐沉降到水底。

这是因为根据斯托克斯定律,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的直径和密度有关,而在二沉池中,通过合理设计池体结构和控制水流速度,可以使颗粒在短时间内充分沉降到池底,从而实现初步的固液分离。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二沉池的澄清过程。

在固体颗粒和悬浮物质沉降到池底后,清水则会从二沉池的上部慢慢流出。

这时,由于沉降后的清水中仍然含有微小的悬浮物质,因此需要通过澄清的过程来进一步净化水质。

二沉池通常会设置澄清区域,通过对澄清区域的设计和排水系统的设置,可以让澄清后的清水从二沉池的上部流出,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总的来说,二沉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水流速度和合理设计池体结构,使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质在二沉池中沉降和澄清,从而实现水质的净化。

在实际应用中,二沉池还可以结合化学药剂等辅助手段,以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二沉池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清理池底的沉淀物,并且要根据污水的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进行合理的操作和管理,以确保二沉池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综上所述,二沉池作为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设备,通过沉降和澄清的工作原理,可以有效地净化污水,达到环保和健康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合理设计和操作二沉池,以充分发挥其处理污水的效果。

污水处理的二沉池和各类沉淀池知识点大全

污水处理的二沉池和各类沉淀池知识点大全

污水处理的二沉池和各类沉淀池知识点大全污水处理是指将污水中的各类杂质、污染物通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去除或转化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的工艺过程。

其中二沉池和各类沉淀池是常用的污水处理设备。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二沉池和各类沉淀池的知识点,包括定义、功能、分类、设计要点等,以提供相关领域的知识常识。

一、二沉池1.定义二沉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一种设备,通过减慢水流速度,使污水中固体颗粒沉降,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

二沉池通常由进水槽、沉淀区和排泥器等组成。

进水槽用于接纳进入的污水,沉淀区用于固液分离,排泥器则将沉淀的污泥排除。

2.功能(1)固液分离:二沉池通过缓慢流动的水流促使污水中的固体物质沉淀,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

(2)排泥:排泥器可以将沉淀到底部的污泥进行排除,以保证水流通畅。

3.设计要点(1)水力设计:根据进水水质和流量确定二沉池的有效体积,水流速度一般控制在0.3-0.6m/min。

(2)污泥输出:设置合理的排泥器设计,保证排泥的及时有效。

(3)排出口设置:排出口要位于水面处,以确保沉降的固体不会被扰动。

二、各类沉淀池1.沉砂池(1)定义:沉砂池是一种用来去除污水中悬浮物和沉沙的设备。

它通过减慢水流速度,使砂粒等沉积到底部,从而达到沉砂的目的。

(2)功能:沉砂池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砂粒和沉积物,预处理工序中常用于除砂。

2.沉淀池(1)定义:沉淀池是一种用来处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浮游物质的设备。

它通过减慢水流速度和添加化学药剂,使固体物质和浮游物质沉淀到底部,从而进行分离。

(2)功能:沉淀池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质、浮游物质和胶体物质,使污水更加清洁。

3.混凝沉淀池(1)定义:混凝沉淀池是一种通过添加混凝剂使悬浮物质凝聚并沉淀的设备。

它将污水与混凝剂混合后进入沉淀池,通过混凝剂与悬浮物质的作用使其聚集成较大的团块,从而更易于沉淀分离。

(2)功能:混凝沉淀池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胶体、颗粒物质和浮游物质等,提高沉淀效果。

二沉池的设计尺寸及维护措施

二沉池的设计尺寸及维护措施

二沉池的设计尺寸及维护措施一、二沉池的尺寸设计1、 沉淀池的面积公式:A=-qq:表面负荷,二沉池的表面负荷在 1~2m3/m2. h一般设计采用1.5m3/m2.hQ:最大设计流量(m3/h )Qmax=369m3/d=15.4m3/hq=1.5m3/m2.h把上述数据代入公式Q 15.4A=Q =TT=10.27m2q 1.52、 沉淀区有效水深公式:h2=qt t:废水沉淀区的有效面积,二沉池为 1.5~2.5h 采用h2=qt=1.5X 2 = 3m3、 沉淀区长度与宽度L :沉淀池的长 B:沉淀池的宽L:B=(4~7):1 采用 L:B=5: 1设B 为x, L 为5x5x2=10.27在此处键入公式2hX=1.43m 5x=7.15B=1.43, L=5X1.43=7.154、沉淀池的容积V=HRT X Q=2h x 369m3/d=三x 369m3/d24=30.75m3 5、污泥部分所需容积设T=0.028h, S=0.5L/p・ d, N max=3666660 (人)SNT 0.5 X 366660 X 0.028 - 24V= = 0.21m31000 10006、污泥斗容积污泥底采用500mm x 500mm,上口采用400m X 3400mm,污泥斗3400 - 1000-500 - 1000oh"4= --------------- tan60° =2.51m2污泥斗容积1 1 /V1=- h"4( f1+f2+vf1f2) =- X 2.5X (0.52X 3.42+5.52 X 3.42) =11.263 3(m3)7、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污泥容积设池底坡度为0.01,梯形部分高度h‘ 4=(7.15+033.4) X0.01 = 0.041(m)污泥斗以上部分污泥容积V1= 竺h‘ 4X b27.15+3.4 X 0.041 X1.43=5.28 X 0.041 X 1.43=0.318 污泥斗和梯形部分污泥容积V1+V2=11.26+0.3仁11.57(m3) >0.21 (m39、池子总高度设缓冲层高度为h3=0.5, 超高为h1=0.3m,h2=3mH二h1+h2+h3+(h‘ 4+ h"4)=0.3+3+0.5+(0.041+2.51)=3.8+2.54=6.34(m)二、二沉池的运行管理及维护措施1 、刮泥和排泥操作( 1 )刮泥通过刮泥机械将池底的污泥刮至泥斗,有的刮泥机同时将池面浮渣刮入浮渣槽。

关于二沉池的详解

关于二沉池的详解

关于二沉池的详解导读:污水经过生物处理后,必须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澄清后的达标处理水才能排放,同时还要为生物处理设施提供一定浓度的回流污泥或一定量的处理水,因此二沉池的工作性能对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效果有直接关系。

污水经过生物处理后,必须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澄清后的达标处理水才能排放,同时还要为生物处理设施提供一定浓度的回流污泥或一定量的处理水,因此二沉池的工作性能对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效果有直接关系。

1、二次池的概念及作用(1)二沉池的定义按照在污水处理流程中所处的位置,沉淀池可分为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两种。

初次沉淀池一般设置在污水处理厂的沉砂池之后、曝气池之前,二次沉淀池设置在曝气池之后、深度处理或排放之前。

污水经过生物处理后,必须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澄清后的达标处理水才能排放,同时还要为生物处理设施提供一定浓度的回流污泥或一定量的处理水,因此二沉池的工作性能对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效果有直接关系。

二沉池的型式有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辐流沉淀池、斜板沉淀池等。

(2)二次池的作用二沉池的作用是泥水分离使经过生物处理的混合液澄清,同时对混合液中的污泥进行浓缩。

二沉池是污水生物处理的最后一个环节,起着保证出水水质悬浮物含量合格的决定性作用。

如果二沉池设置得不合理,即使生物处理的效果很好,混合液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含量已经很少,混合液在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的效果不理想,出水水质仍有可能不合格。

如果污泥浓缩效果不好,回流到曝气池的微生物量就难以保证,曝气混合液浓度的降低将会导致污水处理效果的下降,进而影响出水水质。

2、二沉池的分类及要求(1)二次沉淀池的设置要求1)水力负荷一般为0.5—1.8m3/(m2·h),处理工业废水时,活性污泥中有机物比例较大,曝气池混合液的SVI偏高,与其配套的二沉池宜采用较低的表面水力负荷。

2)为保证污泥能在二沉池得到足够的浓缩,以便供给曝气池所需浓度的回流污泥,二沉池的固体表面负荷为150kg/(m2·d),斜管(板)二沉池的固体表面负荷可扩大到192kg/(m²·d)。

污水处理的二沉池和各类沉淀池知识点大全

污水处理的二沉池和各类沉淀池知识点大全

全所属行业:水处理关键词:污水处理活性污泥二沉池污水经过生物处理后,必须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澄清后的达标处理水才能排放,同时还要为生物处理设施提供一定浓度的回流污泥或一定量的处理水,因此二沉池的工作性能对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效果有直接关系。

二沉池的型式有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辐流沉淀池、斜板沉淀池等。

什么是二次沉淀池?按照在污水处理流程中所处的位置,沉淀池可分为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两种。

初次沉淀池一般设置在污水处理厂的沉砂池之后曝气池之前,二次沉淀池设置在曝气池之后、深度处理或排放之前。

污水经过生物处理后,必须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澄清后的达标处理水才能排放,同时还要为生物处理设施提供一定浓度的回流污泥或一定量的处理水,因此二沉池的工作性能对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效果有直接关系。

二沉池的型式有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辐流沉淀池、斜板沉淀池等。

二次沉淀池的作用是什么二沉池的作用是泥水分离使经过生物处理的混合液澄清,同时对混合液中的污泥进行浓缩。

二沉池是污水生物处理的最后一个环节,起着保证出水水质悬浮物含量合格的决定性作用。

如果二沉池设置得不合理,即使生物处理的效果很好,混合液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含量已经很少,混合液在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的效果不理想,出水水质仍有可能不合格。

如果污泥浓缩效果不好,回流到曝气池的微生物量就难以保证,曝气混合液浓度的降低将会导致污水处理效果的下降,进而影响出水水质。

设置二次沉淀池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水力负荷一般为0.5—1.8m。

/(m2dot;h),处理工业废水时,活性污泥中有机物比例较大,曝气池混合液的SVI偏高,与其配套的二沉池宜采用较低的表面水力负荷。

(2)为保证污泥能在二沉池得到足够的浓缩,以便供给曝气池所需浓度的回流污泥,二沉池的固体表面负荷为1.50kg/(m2dot;d),斜管(板)二沉池的固体表面负荷可扩大到192kg/(m2dot;d)。

(3)二沉池池边水深宜采用2.5〜4m,具体值与池体的大小有关,二沉池直径越大,池边水深也应当适当加大,否则二沉池的水力效率将降低、有效容积将减小。

二沉池

二沉池

4.5二沉池4.5.1沉淀池的类型及选择沉淀池是分离悬浮固体的一种常用构筑物,二沉池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泥水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浓缩和回流活性污泥。

沉淀池常按池内水流方向不同分为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和辐流式沉淀池三种。

本设计中二沉池采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沉淀池[3]。

辐流式沉淀池多呈圆形,池的进水在中心为止,出口在周围。

水流在池中呈水平方向向四周辐射,由于过水断面面积不断变大,故池中的水流速度从池中心向池四周逐渐减慢。

泥斗设在池中央,池底向中心倾斜,污泥常用刮泥机(或吸泥机)机械排除。

其主要的特点是采用机械排泥,运行较好;排泥设备有定性产品[3]。

4.5.2辐流式二沉池的设计参数 辐流式二沉池的设计参数如下[1]:(1)池子直径(或者正方形的一边)与有效水深的比值大于6; (2)池径不宜小于16m ;(3)池底坡度一般采用0.05~0.1m ;(4)一般采用机械刮泥,也可附有空气提升或净水头排泥设施;(5)当池径(或正方形的一边)较小(小于20m )时,也可采用多斗排泥; (6)停留时间2.5~3h ;(7)表面负荷:0.6~1.5m 3/(m 2·h )。

4.5.3设计计算辐流式二沉池的设计计算过程如下[1]: (1)沉淀部分水面面积 nqQF 式中:Q —设计日平均流量m 3/h ;池数(个)—n ,本设计设置2座沉淀池;q —表面负荷,m 3/(m 2·h),本设计取1.5m 3/(m 2·h)23333.31111.1m 2 1.5Q F nq ===⨯ (2)池子直径37.62m D ===采用周边传动吸泥机,为了符合型号规格,取直径为m 37=D ,由《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版)》第11册P592查知(D >20,采用周边传动的刮泥机),选取周边传动吸泥机37-ZBG ,其性能参数如下表8示:表8 35-ZBG 性能参数(3)实际水面面积222m 67.10744374=⨯=='ππD F实际负荷 323222443333.3m /m h 1.6m /m h 237Q q n D ππ⨯==•=•⨯⨯()() (4)沉淀区有效水深qt h =2 式中:2h —沉淀区有效水深,m ;t —沉淀时间,1.5~4.0h ;取3.0h 2 1.6 3.0m 4.8m h qt ==⨯= (5)校核径深比2377.74.8D h ==,在6—12内,符合要求 (6)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333333.3'3m 4999.95m 2Q V t n ==⨯=(7)沉淀区的容积 nSNTV 1000= 式中:S —每人每日污泥量,L/(人·d )一般为0.3~0.8,取=S 0.8 L/(人·d ) N —设计当量人口数,=N 25万T —两次清除污泥像个时间,d ;取h 2=T n —沉淀池座数,2=n430.8251028.3m 10001000224SNT V n ⨯⨯⨯===⨯⨯ (8)污泥斗的容积设 60a m 1m 221===,,r r ,则m 73.160tan 12a tan )(215=⨯-=-= )(r r h ,取1.7m 。

二沉池.

二沉池.
π1.6
⨯=
⨯单==
进水竖井
进水井径采用1.5m ,出水口尺寸0.45×1.5m 2,共6个沿井壁均匀分布出水口流速20.658v 0.162m /s,0.15~0.2m /s0.451.56
=≈⨯⨯属于之间。
出水系统设计
采用周边集水槽,单侧集水。安全系数k取1.2,单边90°三角堰出水槽集水,出水槽池壁环形布置,环形槽中水流由内侧流入出水口,厚i=0.1m。单池流量
污泥斗高度:
h 5=(r1-r 2×tan Θ=(2-1×tan600=1.73m
r 1、r 2分别为污泥斗上、下部分的半径,取r 1=2m, r 2=1m
α—沉淀池底面与污泥斗壁的夹角,角度应大于550
,此处取α=600
。污泥斗容积
V 2=∏ ×h 5×(r12
+r22
+r1×r 2 ÷3=12.7m3
h 3—缓冲层高度,当直径大于20m时,采用机械排泥,取h 3=0.5m h 4—沉淀池底坡落差; h 5—污泥斗高度。
h
1
h 2
h 3h 4
h
5
图四:辐流式沉淀池
沉淀池池边高度123H ' h h h 0.3m 3.0m 0.5m 3.80m =++=++=径深比:
2
D 34m 11.33h 3.0m

图三:中心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沉淀池
Q=50000 m3 /d=2083.33 m3/h=578.70L/s。经计算,时变系数K z =1.3,但给出的安全系数为1.5故Q max =578.70L/s ×1.5=868.05 L/s=3124.98m3/h
池体的设计计算
二沉池的表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1)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比选,并对工艺构筑物选型做说明;(2)主要处理设施二沉池的工艺计算;(3)确定污水处理厂平面和高程布置;(4)绘制主要构筑物图纸。

二、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1)确定合理的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并对所选择工艺构筑物选型做适当说明;(2)确定主要处理构筑物二沉池的尺寸,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3)绘制主要处理构筑物二沉池的设计图纸。

目录1 总论 (2)1.1设计任务和内容 (2)1.2 基本资料 (2)1.2.1 处理污水量及水质 (2)1.2.2处理要求 (2)1.2.3 气象及水文资料 (2)1.2.4 厂区地形 (2)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确定 (3)2.1污水厂选址 (3)2.2确定污水处理方案的原则 (3)2.3污水处理方案的确定 (4)3 处理构筑物的设计 (5)3.1二沉池 (5)3.1.1 辐流式沉淀池基本原理 (5)3.1.2 辐流式沉淀池设计要求 (5)3.1.3 辐流式沉淀池设计参数 (6)3.2辐流式沉淀池的计算 (7)3.2.1 尺寸的设计计算 (7)3.1.5 容积的设计计算 (8)3.1.6 进水口设计计算 (9)3.1.7 出水口设计计算 (10)4 污水厂高程布置 (11)4.1 高程布置的设计计算 (13)4.1.1 高程计算的基本原则 (13)4.1.2 高程计算的基本内容.............................................. .. (13)4.2 高程布置的注意事项 (15)结论 (16)参考文献 (17)1 总论1.1 设计任务和内容设计任务:(1)确定合理的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并对所选择工艺构筑物选型做适当说明;(2)确定主要处理构筑物二沉池的尺寸,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3)绘制主要处理构筑物二沉池的设计图纸。

设计内容:(1)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比选,并对工艺构筑物选型做说明;(2)主要处理设施二沉池的工艺计算;(3)确定污水处理厂平面和高程布置;(4)绘制主要构筑物图纸。

1.2 基本资料1.2.1处理污水量及水质表1 处理污水及水质1.2.2 处理要求污水经二级处理后应符合以下具体要求:COD Cr≦70mg/L BOD5≦20 mg/L SS≦30 mg/L1.2.3 气象及水文资料风向:多年主导风向为北北东风;气温:最冷月平均为5℃;最热月平均为32.5℃;极端气温,最高为41.9℃,最低为-1℃,最大冻土深度为0.05m;水文:降水量多年平均为每年728 mm;蒸发量多年平均为每年1210 mm;地下水水位,地面下5-6m。

1.2.4 厂区地形污水厂选址在64-66m之间,平均地面标高为64.5m。

平均地面坡度为0.3%-0.5%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厂区征地面积为东西长380m,南北长280m。

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确定2.1 污水厂选址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任意排放,不仅会对水体产生严重污染,而且直接影响城市发展发展和生态环境,危及国计民生。

所以,在污水排入水体前,必须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

而且工业废水排入城市批水管网时,必须符合一定的排放标准。

最后流入管网的城市污水统一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水体。

在设计污水处理厂时,选择厂址是一个重要环节。

厂址对周围环境、基建投资及运行管理都有很大影响。

选择厂址应遵循如下原则:1.为保证环境卫生的要求,厂址应与规划居住区或公共建筑群保持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一般不小于300米。

2.厂址应设在城市集中供水水源的下游不小于500米的地方。

3.厂址应尽可能设在城市和工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方。

4.要充分利用地形,把厂址设在地形有适当坡度的城市下游地区,以满足污水处理构筑物之间水头损失的要求,使污水和污泥有自流的可能,以节约动力。

5.厂址如果靠近水体,应考虑汛期不受洪水的威胁。

6.厂址应设在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

7.厂址的选择要考虑远期发展的可能性,有扩建的余地。

2.2确定污水处理方案的原则污水处理的目的主要有两个:其一是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因此处理后出水要达到水质标准;其二是污水会用,处理后出水用于农田灌溉、城市中水和工业生产等,为此处理水要满足相应的用水要求,《水处理工程师手册》对工艺流程的选择给出了以下的原则和要求,所以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也要按照下面的原则和要求进行。

1.城市污水处理应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要求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出水水质好;保证良好的出水水质,效益高;2.污水厂的处理构筑物要求布局合理,建设投资少,占地少;自动化程度高,便于科学管理,力求达到节能和污水资源化,进行回用水设计;3.为确保处理效果,采用成熟可靠的工艺流程和处理构筑物;提高自动化程度,为科学管理创造条件;4.污水处理采用生物处理,污泥脱水采用机械脱水并设事故干化厂;污水采用季节性消毒;5.提高管理水平,保证运转中最佳经济效果;充分利用沼气资源,把沼气作为燃料6.查阅相关的资料确定其方案。

最佳的处理方案要体现以下优点:1.保证处理效果,运行稳定;2.基建投资省,耗能低,运行费用低;3.占地面积小,泥量少,管理方便。

2.3污水处理方案的确定根据测量的水量、水质和环境容量降低的结论确定污水及污泥处理应达到的标准,本节对其处理工艺流程进行方案筛选,并通过论证选择合理的污水及污泥处理工艺流程。

我们选择了传统活性污泥法作为此次设计的主要处理工艺,工艺流程图如下:图1 处理工艺流程图特点:1. 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组成,程序简单,设备要求不高;2. 污水中的可溶性有机污染物为活性污泥所吸附,并为存活在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群体所分解,使污水得到净化;3. 处理效果好;4. 废水处理程度灵活,可高可低。

存在问题:1. 池内流态呈推流式,首端有机污染物负荷高,耗氧速率高;2. 污水和回流污泥进入曝气池后,不能立即与整个曝气池混合液充分混合,易受冲击负荷影响,适应水质、水量变化的能力差;3. 混合液的需氧量在长度方向是逐渐下降的,而充氧设备通常沿池长是均匀布置的,这样会出现前半段供氧不足,后半段供氧超过需要的现象。

3 二沉池设计3.1 二沉池二沉池是进行泥水分离和污泥部分压缩的处理单元。

主要作用是将二沉池来水中的活性污泥与水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出的污泥大部分泵送回曝气池,小部分泵送去污泥脱水工段。

本设计中二沉池采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二沉池。

3.1.1 辐流式沉淀池的基本原理1. 辐流式沉淀池是一种大型沉淀池,一般为圆形,池径可达100m。

按进出水的形式可分为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周边进水中心出水和周边进水周边出水三种类型。

其中,中心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沉淀池应用最广泛。

2. 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进水部分在池中心,污水从池底进入中心管,中心管周围为入流区,中心管周围均匀地开有配水孔,中心管外有整流套筒,使污水在池内分布均匀,在池的周边设出水集水渠,渠的两边有三角堰板,为保证出水堰的负荷,一般采用双边进水,集水渠外还有挡板,防止浮泥流入集水渠,池内有浮渣收集斗。

因中心导流筒流速大,活性污泥在中心导流筒内难于絮凝,并且这股水流与池内水相比,相对密度较大,向下流动时动能也较高,易冲击池底沉泥。

中心进水、周边排水的形式,使污水平稳均匀地流向沉淀池四周,最后溢入出水槽。

3. 辐流式沉淀池一般采用机械排泥,刮泥板在沉淀池内均匀缓慢地旋转,污泥可用真空或压力排泥设备排出。

机械排泥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排泥可以定时、定量,保证沉淀池内的含量。

3.1.2 辐流式沉淀池设计要求1. 二沉池的进水部分要仔细考虑,应使水均匀并造成有利于絮凝的条件,使污泥絮体结大。

2. 二沉池中污泥絮体较轻,容易被水挟走,因此要限制出流堰处的流速,可在池面设置更多的出水堰槽,使单位堰长的出水量符合规范要求,一般二沉池出水堰最大负荷不宜大于1.7L/(s·m)。

3. 污泥斗的容积要考虑污泥浓缩的要求。

浓缩时间一般不超过2 h。

采用污泥斗排泥时,污泥斗斜壁与水平面夹角,方斗宜大于60°,圆斗宜大于55°。

排泥管直径宜大于200mm。

4. 二沉池应设置浮渣的收集、撇除、输送和处置装置。

5. 沉淀池的直径一般不小于16m,当直径小于20m时,可采用多斗排泥;当直径大于20m时,应采用机械排泥。

6. 沉淀池有效水深大于3m,池子直径与有效水深比值宜为6 ~ 12。

7. 池子超高至少应采用0.3m。

8. 用机械刮泥机时,生活污水沉淀池的缓冲层上缘高出刮板0.3m,工业废水沉淀池的缓冲层高度可参照选用,或根据产泥情况适当改变其高度。

当池径小于20m 时,一般采用中心传动的刮泥机;池径大于20m时,一般采用周边传动的刮泥机。

9. 非机械排泥时宜保持深为0.5m的缓冲层,机械排泥时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0.3m。

3.1.3 辐流式沉淀池设计参数1. 表面负荷q应小于初沉池,本设计取1.5m3/m2.h。

2. 沉淀时间t=1.5~4.0h,本设计取t=2 h。

3. 池底坡度i一般采用0.05。

4. 最大设计流量Q max=13×104m3/d。

5. 计算中心进水管,应考虑回流污泥,且回流比R取大值,本设计中R=0.8。

6. 中心进水管水流速度可选0.2~0.5m/s,本设计取v1=0.4m/s。

7. 配水井水流流速可选0.5~0.8m/s,本设计取v2=0.6m/s。

8. 集水井水流流速可选0.2~0.4m/s,本设计取v3=0.3m/s。

9. 贮泥所需容积按工具书相关公式计算。

10. 说明进出水配水设施。

图2 中心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二沉池图3 辐流式沉淀池计算草图3.2辐流式沉淀池的计算3.2.1 尺寸的设计计算① 二沉池单池的流量设计选用6座辐流式沉淀池,n=6;Q=13×104m 3/d=5.42×103 m 3/h 。

Q i =61042.5n ⨯Q = 902.78 m 2 式中:Q ——最大设计流量,m 3/h ;Q i ——二沉池单池的流量,m 3/h ;n ——沉淀池个数,个。

② 二沉池单池面积A i =q i Q =.5178.902= 601.85 m 2式中:A i ——二沉池单池面积,m 2;n ——沉淀池个数,个;q ——表面水力负荷,q=1.5m 3/m 2.h 。

③ 二沉池单池直径D==⨯=4.1385.60144πiA 27.69 m (本设计中取28m ) 式中:D ——二沉池单池直径,m ;④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h 2=qt=1.5×2=3 m式中:h 2——沉淀部分有效水深,m ;t ——沉淀时间,取2 h ;⑤校核径深比328h 2=D =9.33 (介于6~12之间,故符合要求) ⑥ 沉淀池的坡底落差取池底坡度i=0.05,污泥斗上半径r 1=2 m ,污泥斗下半径r 2=1 m h 4=⎪⎭⎫ ⎝⎛-⨯=⎪⎭⎫ ⎝⎛-⨯222805.02i 1r D =0.6 m 式中:h 4——沉淀池坡底落差,m ;⑦ 污泥斗高度h 6=()()︒=60tan 1-2tan r -r 21α=1.73m式中:h 6——污泥斗高度,m ;α——污泥斗倾角,这里取︒=60α;⑧ 沉淀池总高度H=h 1+h 2+h 3+h 4+h 6=(0.3+3+0.3+0.6+1.73)m=5.93 m式中:H ——沉淀池总高度,m ;h 1——超高高度,一般取0.3m ;h 3——缓冲层高度,机械排泥时取0.3m ;⑨ 沉淀池周边高度H '=h 1+h 2+h 3=(0.3+3+0.3)m=3.6 m式中:H '——沉淀池周边高度,m ;3.2.2 容积的设计计算① 沉淀部分有效容积V=22h 4D π=34282⨯⨯π=1846.32 m 3式中:V ——沉淀部分有效容积,m 3;② 污泥部分所需的总容积C 1=1.8855.601014.978084=⨯⨯=QX M mg/L= 12-1081.85⨯t/m 3 ()()()=⨯⨯⨯⨯⨯⨯⨯⨯=-⨯⨯=''2481.00.21.20100101030-1.885101410010010-612-4621n K T C C Q V Z ργ67.82 m 3式中:V''——污泥部分所需的总容积,m 3;C 1——进水悬浮物浓度,t/m 3;M ——进入二沉池的可溶性悬浮固体量,kg/d ,由曝气池计算得知; X ——可溶性悬浮固体量与总悬浮固体量的比值,一般取0.65; C2——出水悬浮物浓度,t/m 3,一般取30mg/L ;T ——两次清除污泥时间间隔,d ,机械排泥时取0.05-0.2d ,这里取0.2d ; K z ——生活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一般取1.2;γ——污泥浓度,t/m 3,其值约为1;ρ——污泥含水率,这里取99%;③ 污泥斗容积()()12143.7131r r r r h 3122212161+⨯+⨯⨯=++='ππV =12.70m 3式中:'1V ——污泥斗容积,m 3;④ 污泥斗以上圆截锥部分容积 ()()222112422214146.031h 31+⨯+⨯⨯=++='ππr Rr R V = 143.184 m 3 式中:V 2'——污泥斗以上圆截锥部分容积,m 3; R ——二沉池单池半径,m ;⑥ 污泥区总容积'+'='21V V V =12.70+148.184=155.884 m 3 > V '' (故符合要求) 式中:V '——污泥区总容积,m 3;⑦选择ZGB-40型双桥驱动刮泥机3.2.3 进水口设计计算① 配水井中心管径二沉池的进水采用配水井,分别往6座沉淀池均匀进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