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6采面过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Microsoft Word 文档
采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

采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随着煤炭资源开发的加速,采矿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煤矿行业面临的危险也越来越多。
其中,在煤矿采面过程中,地质构造带是产生危险事故的主要地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采面过地质构造带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采面过地质构造带的危险因素动力危险地质构造带内部构造不规则,存在裂隙、断层等不稳定因素,采煤过程中存在多种采空区与支护区的交错及覆盖,使地质构造带的稳定性受到极大的影响。
地质构造带容易发生滑移、断裂、崩坍等动力灾害。
瓦斯危险采面过程中,采空区以及煤体与岩体的接触面等区域容易发生积瓦斯现象。
一旦发现瓦斯超限或瓦斯浓度不稳定等现象,将会对矿井的安全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
顶板危险采煤过程中,采煤机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对顶板进行支撑撑压,当顶板板层、板矸等在撑压下承受不了作用力时,会发生顶板失稳等灾害。
同时,工作面下方的坑道、回采路等位置也会受到顶板失稳的影响。
围岩控制危险路基的差异性、不适当的支架角度以及围岩松散等都会对围岩稳定性造成影响。
围岩的不稳定,不仅对安全生产造成影响,同时也会降低矿区的整体开采水平。
安全技术措施采空区治理采空区是地质构造带内部容易造成矿井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对采空区进行治理是有效的安全措施。
主要治理方法有《煤矿采空区治理规程》和《露采摘槽法》等。
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治理工作不能止步于表面,必须深入地下进行封堵、添强等处理,才能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瓦斯抽采对于瓦斯超标的控制,应对瓦斯超标区域进行抽采处理。
对瓦斯走向和瓦斯含量的监测是很必要的,喷水、调整瓦斯抽采量、控制水平和垂直分段等方法都可以有效的控制瓦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辅助支护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虽然有高强度的钢材支撑,并采用联合支护、软硬结合等支护技术,但精确的测量、计算支撑力度与支撑速度仍然是尤为重要的。
同时,钢材支撑件的质量也要加以重视,确保钢支撑的质量,以增强煤矿防护措施。
围岩控制对于围岩的控制,我们需要使用如“多点精确定位”技术和“3D数字化工程技术”。
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措施

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措施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时,煤层的走向倾向和厚度都往往发生变化,顶底板不平整,岩石松散破碎,断层面岩石胶结性差,煤层裂隙多,煤质变软,有淋水与瓦斯涌出量增大等现象。
这种现象最容易发生顶板和透水事故。
因此,采煤工作面国地质构造要采取以下措施,在采煤工作面回采前要查明该采区的有关地质构造情况,以及该构造的水文地质,煤层的走向倾向变化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安全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采煤工作面在接近地质构造前要查清该构造带的水文地质情况,防止发生透水事故,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安全措施在采煤工作面回采的过程中可能遇到未预见的地质构造,因此,在正常的回采过程中,要加强工作面的探放水工作和矿压观测工作,根据矿压变化情况决定控制顶板的方法和支护方式,避免发生顶板事故。
根据涌水量的变化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发生透水事故。
二.采煤工作面过断层的安全措施采煤工作面回采前要查清工作面与断层走向的夹角,夹角越小,工作面越危险,冒顶的可能性越大。
因此,要调整工作面面方向,及时使用超前支护和加强支护的形式。
对落差小的断层工作面可以采取挑顶和卧底的方法直接过去。
对落差大影响大的断层,工作面通过困难较大时。
可另开切眼进行回采。
如果探明工作面断层淋水较大或者断层与上部含水层形成输水通道时,要可另开切眼进行回采,并在断层两端留有足够的防水隔离煤柱.由于断层附近煤质松软破碎,用挑顶的方法国断层时,要丢顶煤,支柱要穿鞋。
防止下沉。
卧底方法过断层时要丢顶煤,为了防止顶媒落下造成空顶,留顶煤处顶要刹严刹紧。
三. 采煤工作面国褶曲时,如果褶曲平缓,工作面可用加强支护的办法采过去。
如果变化大就要挑顶或卧底并在附近打木垛。
如果顶煤留不住,则要及时挑顶,并在支架上用小木垛接顶,留底煤时要穿鞋。
四. 工作面过节里时,由于煤层节理常与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作用而形成的才动影响形成楔形岩块,很容易冒顶,所以,必须及时敲帮问顶,挑落活矸及时支护.如果工作面节理推进,则有冒顶危险,要注意观察顶板及时支护,并打木垛管理,保证安全.五.对于层理发育的顶板,因受采动影响会产生离层现象,所以要经常敲帮问顶,如发现离层,要立即加强支护棚梁间要打支撑木,防止大面积垮顶事故.审批意见:总工程师:安全矿长:生产矿长区长:队长:编制人:刘树廷。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1. 引言综采工作面是煤矿开采的核心区域,为了保证矿井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针对不同的地质构造带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本文将介绍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的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矿井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的危害地质构造带在煤层中常常伴随着断层、褶皱等地质现象,其存在会给综采工作面的开采带来许多危害。
首先,地质构造带容易导致煤层的断裂和变形,影响采煤工作面的稳定性。
其次,地质构造带常常存在瓦斯和煤尘积聚的区域,增加了矿井的瓦斯和煤尘爆炸的风险。
最后,地质构造带的存在还会增加矿井的水害风险,使采煤工作面的水文条件复杂化。
3. 安全技术措施之支护技术为了保证综采工作面的稳定性,需要针对地质构造带采取相应的支护技术措施。
首先,可采用钢支撑和锚杆支护技术加强综采工作面的支撑能力。
钢支撑可以增加工作面的支护强度,防止煤层的断裂和变形。
锚杆支护技术可以进一步加强钢支撑的固定性能,提高综采工作面的稳定性。
其次,还可以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将混凝土喷射到地质构造带的周围,形成坚固的支护墙体,增加综采工作面的支护能力。
4. 安全技术措施之瓦斯抽采技术地质构造带常常存在瓦斯积聚区域,增加了矿井的瓦斯爆炸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瓦斯抽采技术。
瓦斯抽采技术主要包括负压抽采和正压抽采两种方式。
负压抽采的原理是通过在矿井上部设置瓦斯抽采设备,利用负压吸引地质构造带中的瓦斯,将其抽到地面进行处理。
而正压抽采则是通过在矿井下部设置瓦斯抽采设备,利用正压驱动地质构造带中的瓦斯,将其抽到地面进行处理。
通过瓦斯抽采技术,可以降低矿井的瓦斯浓度,减少瓦斯爆炸的风险。
5. 安全技术措施之煤尘防治技术地质构造带常常伴随着煤尘积聚区域,增加了矿井的煤尘爆炸的风险。
为了防止煤尘爆炸的发生,需要采取相应的煤尘防治技术。
首先,可以采用湿式喷雾降尘技术,通过喷洒水雾将空气中的煤尘湿化,减少煤尘的扬尘量。
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及收尾的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及收尾的安全技
术措施
一、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的安全技术措施
1、采煤面遇到断裂带时,必须采取架棚背顶支护,支架要与裂隙方向带垂直,支架的规格、质量应符合要求。
2、支护要及时,严禁空顶作业,支架必须架设牢固,并有防倒柱措施。
3、断裂带较破碎时,必须沿断裂带走向留不小于5米的保安煤柱,并沿煤壁打点柱背帮支护。
4、在断裂带附近作业时,要尽量减少爆破。
确需爆破时,炮眼布置要合理,装药量要适当。
5、出现透水预兆时,要立即撤离人员,待查明断裂带与积水区域的情况后,方可作业。
6、严格执行上班前、放炮后严格进行敲帮问顶、支架验收、交接班和顶板分析等制度。
二、采煤工作面收尾的安全技术措施
1、由于采面接近收尾时,顶板压力增大,应加强工作面和工作面出口支护,必要时可采用架棚、木垛等特殊支护方式支护。
2、切实做好运输巷道、切眼(小井)支护。
3、留足保安煤柱,不得随意开采保安煤柱。
4、加强工作面局部通风,确保工作面有足够的新鲜风
流。
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及收尾的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及收尾的安全技术措施背景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然而煤炭采掘过程中存在的地质构造带问题,给煤炭采掘安全带来很大的挑战。
煤炭在形成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的影响而形成断层煤、夹层煤等,这种地质构造带的存在对采掘不仅会产生破坏,而且会引起渗水、冒顶、突水等危险。
因此,在进行采掘作业时,针对地质构造带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的安全技术措施采煤工作面的过地质构造带的保护措施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1.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的选擇选择采煤工作面位置时要避免选择落在地质构造带上的位置,或避免在地质构造带上直接进行采煤作业。
如果无法避免落在地质构造带上,需要在采煤前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调查,对地质构造带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地质构造带所带来的风险和可能造成的伤害。
同时协调地质、采掘等部门,多方面共同研究制定合理的采掘方案,采用较安全、有效的方式逐层逐台采掘,保证人员安全。
2.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的加固措施在采煤过程中,采煤工作面遇到地质构造带后,需要进行加固措施,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搭设支架:在地质构造带上设置支架,并进行固定,可以起到一定的加固作用,防止地质构造带断裂。
•充填填充:在地质构造带中采取加固材料进行充填和填充,使地质构造带整体变硬,增加强度,以免引起滑动、断裂等现象。
•封闭隔离:对于一些严重的地质构造带,可以采取进行封闭隔离的措施,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采掘工作面的破坏,可保证采掘面的整体稳定。
采煤工作面的收尾安全技术措施收尾过程是指采煤工作面对煤层进行采掘后的场所管理,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带的联合处理、煤柱稳定等工作。
1.地质构造带的联合处理在采煤面开采结束后,采完期内的支架及其它设备必须及时进行清理。
针对遇到的地质构造带,需使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联合处理,可以选择填充加固、固定支架等方式加以处理。
在处理后,应按照要求进行复验,确保处理效果良好,防御地质灾害的发生。
1601工作面过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

水城县大田煤矿1601综采面过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单位:大田煤矿技术科日期:2014年3月12日会审记录名称:会审地点会审时间主持人参加会审单位及领导安全科通风科技术科机电科施工单位调度室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总工程师矿长会审意见:贯彻签字表措施名称:贯彻人贯彻地点贯彻时间学习人签名:1601综采工作面过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160综采工作面现揭露一构造带,机巷长35米,工作面揭露5#预计会沿工作面继续增加,为指导工作面顺利推进此构造带,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技术措施1、在保证支架支护高度和煤机过机高度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割顶或割底(高度应控制在2.0m~2.2m左右,以减少出矸量,并且放慢速度减少采动对顶板的影响。
2、机头构造段若岩石坚硬时要及时打眼放炮推进。
3.构造段要及时拉架,超前拉架。
4.工作面机巷的工字钢要及时替打,保证巷道高度.宽度。
5.保证工作面机头段降低采高的同时与巷道平行交叉。
6.指定专人观察构造段的变化情况,及时汇报队部。
二.安全措施1.工作面移支架时必须停止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采煤机。
2.工作面遇有片帮、漏顶地段必须用棚板勾紧背实,保证支护效果。
3.加强工作面端头超前和支架的支护质量,保证初撑力,必须符合《1601工作面作业规程》规定。
4. 煤层及岩层较为松软地段直接采取机采的方法,岩层较硬地段采用打眼爆破松动然后机采的方法。
5. 采煤机司机割煤时要距离滚筒3m以外使用遥控器作业,以免滚筒甩出矸石伤人。
6.当班瓦检员必须蹲守现场,随时观测瓦斯情况,发现瓦斯异常情况,必须立即撤出工作面作业人员到进风巷中。
7.当班所有管理人员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检仪,随时测量构造段的瓦斯变化情况。
8. 过构造段期间工作面两巷必须备有一定数量的支护材料。
9. 过构造段期间,泵站出口压力控制在30MPa,支架初撑力不得小于规定值。
10.三、爆破方法及爆破图表1、采用串联正向微差爆破,每次放炮眼数不超过5个。
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专项安全措施

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专项安全措施采煤是对地质构造的一种巨大挑战,特别是在过地质构造带的过程中。
地质构造带指的是地球上不同板块的碰撞和隆起形成的地质区域。
这些构造带不仅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且对矿井的安全运营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采取专项安全措施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减轻较大程度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一、地质构造带的影响地质构造带是煤矿采煤过程中的一大难点,过地质构造带的采煤往往存在很多风险,如顶板冒落、巷道、坑壁垮塌等。
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二、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专项安全措施1.钻孔测量与监测:在采煤工作面前,必须进行钻孔测量以确定地质构造带的厚度、形状与位移。
2.采掘方式:对不同形态的地质构造带,采取不同的采掘方式,如支撑、控制矸石等。
3.支护方式:采取合理的支护方式,如加强固定钢撑的数量、密度和长度设置,设立控制矸石的捕捉器,避免控制矸石对矿井设备和人员的破坏。
4.瓦斯检测:地质构造带中的煤层易于发生裂隙和瓦斯赋存,必须定期对瓦斯进行检测,加强通风措施,确保矿井安全运营。
5.防止冲击地压:地质构造带中的构造力量巨大,导致冲击地压现象十分常见,必须设置合理的支护和加固构造带,避免因冲击地压引发的安全事故。
6.防止涌水:地质构造带也是涌水的重要区域,必须建立合理的涌水预警机制,并采取合适的排水和加固工作,以保证矿井安全运营。
三、结论地质构造带是煤矿采煤过程中一个非常复杂和危险的因素,需要采取专项安全措施,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必须通过科学地采集和解释地质情报,以建立底板稳定的模型,从而实现对地质构造带的精细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支护、加固和防控措施,尽可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专项安全措施(通用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专项安全措施(通用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专项安全措施(通用版)回采工作面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在未探明和已探明的地质变化中,将会遇到无炭柱、断层、倾角化等地质条件,为了确保工作面安全顺利推进,保障职工生命安全,特制定以下措施:一、无炭柱:1、当遇到无炭柱时,根据无炭柱大小,采取合理适宜的推进方式。
2、压低开帮煤高度一般为1.6米为宜,只推进出矸石,不放顶矸。
3、加强连网质量,如顶板破碎时可密连。
4、梁距可缩小,加强支护质量和推进进度。
5、当推进完矸石,方可恢复正常作业。
二、小断层1、当遇到小断层时,根据断层方向,选择适当方法进行推进。
2、加强断层处的连网质量。
3、加强断层处的支护质量和数量,必要时可加设戗柱进行密集支护。
4、为了使工作面的支架保持一线,过断层时可采取留底煤和推矸石的方法进行推进。
5、地板软时支柱必须穿柱鞋。
三、煤层倾角大:1、当遇煤层倾斜度比较大时,工作面必须加强工作面连网质量。
2、必须加大工作面支护的初撑力量。
3、工作面支架移动时,主、付梁必须采取打中柱的方法进行推进。
4、工作面后排支柱,迎山合理,选择最佳的迎山角度。
云博创意设计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06采面过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
矿长:何登祥
总工程师:何春萍
编制:文放明
日期:2010年9月21日
1606采面过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1606采面在回采过程中,采面中段遇到构造带,给工作面回采及顶板管理带来一定困难,为切实搞好顶板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1、采面构造带支护应紧贴构造地段,及时使用好铰接顶梁配单体液压支柱,并采用木板背严密顶板进行支护牢固,严禁空顶作业。
2、构造带附近,顶板破碎,压力大,应及时采用铰接顶梁配单体支柱,柱距应缩小到0.6米,确保基本支柱、密集支柱、贴帮柱齐全,并在构造带位置靠切顶排采用1.5m×0.1m×0.1m方木料架设牢固的“#”字型落地木垛,所有架设的支护迎山有劲,牢固可靠。
3、构造带附近打眼放炮工作过程中及放炮后要加强敲帮问顶工作,严防落矸伤人。
4、所有支护应架设牢固,严禁架在浮煤浮矸上,脚窝深必须深入底板100~150mm。
5、过构造带时,采用放小炮,严禁放大炮,对放炮崩倒、崩坏的支柱必须及时修复、架设牢固。
6、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加强构造带附近的瓦斯检查管理,严禁瓦斯超限作业。
7、采面必须设专人重点加强对构造带附近的支护检查维护工作,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确保所有支柱必须架
设迎山有劲,严防垮冒事故的发生。
8、其他仍按《1606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