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教材教学6
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程标准:1.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
2.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课标解读:1.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更替及统治。
2.从“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角度认识隋唐盛世局面的表现及出现的原因。
3.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少数民族在边疆开发中的作用。
一、隋唐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
(2)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近400年的分裂局面。
文帝死后次子杨广即位,就是隋炀帝。
2.隋朝的建设(1)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
(2)隋炀帝兴建东都洛阳城。
(3)开通大运河。
3.隋朝灭亡(1)原因:隋炀帝自恃强盛,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又3次大举征伐高丽。
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
留守太原的隋朝贵族李渊也趁机起兵。
(2)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1.唐的建立和统一: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隋后,唐军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知识点拨] 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示意图2.贞观之治(1)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2)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3.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4.唐朝的民族政策: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1)与突厥的关系①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在不改变原有部落组织、风俗习惯的情况下,委派突厥贵族管辖。
②大败西突厥,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
(2)与吐蕃的关系:唐太宗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3)与靺鞨的关系: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
2023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学考达标练进阶训练第一层知识点一隋朝兴亡1.元朝史学家马端临曾感叹:“古今称国内之富有者莫如隋。
”然而隋朝却短命而亡,这主要是由于( )A.漠视农业发展条件 B.国富而不与民共享C.文化专制钳制思想 D.统治阶层争权夺利2.下列诗句中,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一致评价是( )①唐李益《汴河曲》“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②唐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③唐李敬芳《汴河直进船》“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④当代冰雪红豆《七绝大运河》“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A.耗费国力 B.激化矛盾C.加速隋亡 D.促进交流知识点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3.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根据所示内容判断与他整理的笔记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隋炀帝 B.唐太宗C.唐玄宗 D.武则天4.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君主,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以下的政策或措施与他无关的是( )A.增设节度使,稳定边防B.轻徭薄赋,劝课农桑C.吸取隋亡教训,戒奢从简D.知人善任,虚怀纳谏5.唐朝迁居长安的少数民族有几十万之多,仅突厥贵族被唐政府任命为将军、中郎将等五品以上官吏的就多达百余人,民众对于“胡装胡骑”习以为常。
材料说明唐朝( ) A.各民族和同一家 B.封建制度的成熟C.治世的繁荣景象 D.社会经济的发展6.唐代以前,中国女子衣装严裹,行不露足笑不露齿。
到了唐代,作了大胆的尝试,女子开始穿短袖,积极地穿男装、骑马郊游。
这说明当时( )A.社会氛围多元开放B.少数民族文化的强大吸引力C.男女社会地位平等D.大众审美标准呈现出多样化7.经考古证实,含嘉仓是唐玄宗时期全国规模最大的一座粮仓,被称为“天下第一粮仓”。
从考古发掘情况来看,含嘉仓的储粮主要来自于苏州、徐州、楚州(江苏省中部)、润州(江苏镇江)等地。
这表明当时( )A.北方经济水平落后 B.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C.南方农业经济发达 D.国家重视修建储粮仓8.唐以前,耕犁是长直辕犁,回转困难。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教案)

第三篇章:全球的联系
老师先展示一幅地图,提出问题:除了①②③④这些航路,你还知道哪些其他航路?这些航路有什么共同的新特点?最后展示表格,让学生填写归纳完整。
课堂拓展:梁启超的困惑。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说,哥伦布以后,有无数量哥伦布,维哥达喜马(即达·迦玛)以后,有无数量达喜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简笔画
观察,思考
通过形象的画面和文字让学生对全球航路的开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讲授新课
通过三个篇章来讲解:
第一篇章:东方的诱惑老师展示图片,再通过设计情景,探究历史。这一环节老师将通过史料和问题来一一引导,让学生答出新航路开辟的动因。(见PPT8-11)
教师再提问:假如你就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你才能够进行远洋航行呢?
最后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做归纳。
链接:请思考指南针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世界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二篇章:勇者的探索亲身体验
重走新航路让学生看着地图指出四位航海家航行的路线,老师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加深对路线的记忆。
老师节取《哥伦布航海日记》的部分内容。结合这两则材料来看,哥伦布个人体现了十分明显的时代烙印,宗教、金钱,这是推动哥伦布走上发现美洲之路的强大动因。
同学们,我们一起做一个无畏的勇敢者吧!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去探索未知的文明世界吧!
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勇敢的,为祖国崛起而奋斗的精神。进而渗透家国情怀。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教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认识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二、教材分析《全球航路的开辟》是《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内容上承《中古时期的世界》,下启《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15—16世纪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
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历史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世界各地形成了广泛的直接联系,人类社会进入了全面更新的时代。
本课主要包括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其他航路的开辟三个子目。
讲述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新航路的开辟并非偶然,而是历史发展到一定时空条件下的产物;还介绍了开辟的全球航路,既包括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所开辟的新航路,也包括其他航路。
而将全球航路开辟后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放到了第七课。
三、学情分析本课是高一下半年学习的内容,此时学生已经完成了分科,所以班级总体听课状态较好,学生通过上半年的学习和积累,接受能力较为不错,所以在课程设置中,选取了适当的历史材料作为补充,以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
班级氛围较活跃,可以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
四、重难点分析重点与难点都为:第一子目“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五、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材料研析法、问题教学法、图示教学法学法:史料研析法、图示归纳法六、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15世纪与16世纪的地图,观察16世纪地图与15世纪地图的不同,初步认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更加清晰”。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2、通过材料与图片,总结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及条件,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并非偶然,而是必然的。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3、通过地图与表格,结合老师对全球航路开辟的讲述,了解全球航路开辟的历程,并记忆要点。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4、分析麦哲伦船队相关材料,结合教师讲述,辩证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开辟,理解西班牙和葡萄牙走到了开辟新航路前列的原因,体会世界航路开辟的意义。
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提示] (1)促进吐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开明的民族政策。
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原因、影响 (1)方式 ①设立机构: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机构进行管辖,在新疆 地区设立管理西域的军事行政机构,如唐太宗设置安西都护 府、武则天时期设置北庭都护府来管辖突厥故地。 ②采用和亲等和平方式:如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与吐蕃赞 普松赞干布结婚、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结婚以及唐蕃会盟等。 ③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 怀仁可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属于隋朝史实但与内
C项
错误
容不搭配。
属于唐朝史实也属于
D项
兴衰史实。
正确
[答案] D
探究点二 唐朝时期的民族政策
史料一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 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 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 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五 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赞扬文成 公主的诗歌
4.唐朝的民族政策: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1)与突厥的关系 ①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在不改变原有部落组 织、风俗习惯的情况下,委派突厥贵族管辖。 ②大败西突厥,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分治天 山南北。 (2)与吐蕃的关系:唐太宗把宗室女_文__成__公__主__嫁给松赞干 布。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3)与靺鞨的关系: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 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_渤__海__郡__王__。
④通过战争,挫败少数民族贵族进攻:如唐王朝为消除北 方威胁而攻灭东突厥颉利可汗部的重要作战。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4.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的历史变迁,让学生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分析历史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本章节内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二)讲授新知
1.隋唐盛世:介绍隋朝和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如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重点讲解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以及唐朝的民族关系、中外交往、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知识。
2.五代十国:分析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如军阀割据、武人专权等。对比隋唐盛世,让学生认识到国家繁荣富强与政治稳定的关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此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以下问题:
1.隋唐盛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2.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历史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3.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局势为何如此动荡?这对我们国家的历史发展有何启示?
(四)课堂练习
设计以下课堂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4.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对历史事件有自己的看法。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正确分析历史现象。
5.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历史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隋唐盛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其历史意义;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局势及其影响。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ppt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诠解
学习目标 1.掌握习惯法的 特点、影响,认识 罗马法出现的社会 背景。
学法指导 【重点难点】 1.重点:罗马法发展的 基本史实和主要内容。
2.难点:认识罗马法的 2.了解《十二铜 发展特点及其影响。 表法》的内容、意 义,理解公民法的 含义。 【学法导引】 3.掌握万民法的 1.按罗马法起源、发展
课堂探究研析
•主题一 比较《十二铜表法》与《民法 大全》
1.不同点
项 目 时 间 背 景 目 的 《十二铜表法》 共和国时期 平民与贵族长期 斗争的产物 主要维护贵族利 益 《民法大全》 东罗马帝国时期 查士丁尼为巩固帝 国统治而编纂 协调帝国内部各种 利益关系
2.相同点 (1)都是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2)都是为了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3)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贵族
材料二 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450年 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是一部简单、保 材料二中罗马人可以“携带” 守、代表农业民族的成文法。……尤其是考虑 的两部法律分别是《十二铜表 到当时存在这样的观念:一个民族无论去何 法》和《万国法》,由材料信 处,总携带自己的法律……因而它们制定了一 息“他们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 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他们 人和非罗马人都适用”表明两 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人和非罗马人都适用。 ——《全球通史》 部法律的____________不同。
随堂达标训练课时作业来自前自主学习
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① 1.习惯法 (1)时间:罗马共和国早期。 (2)特点 贵族 ①________垄断着立法和司法大权。 ②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平民 (3)影响:由贵族担任的法官随心所欲地解 释法律,损害________利益。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历史《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获奖说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1、梳理:课本是以几种材料形式呈现内容的?各有几个?(1)照片3个:16世纪的星盘、“马修号”复原船模型、“库克船长”的小屋(2)图片3个:1300年制作的新型航海图、新航路开辟示意图、麦哲伦船队中的“维多利亚号”(3)史料阅读2个:马克·波罗著,冯承钧译《马克·波罗行纪》;哥伦布著,孙家堃译《航海日记》(4)历史纵横1个:麦哲伦船队在太平洋上的艰苦生活(5)学习聚焦3个:15 世纪末,西欧人具备了向远洋进发的动力和技术条件;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船队穿越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完成环球航行,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标志;欧洲人继续进行海上探险,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
全球海路大通,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6)思考点1个:西欧人为什么要进行远洋探险,开辟新航路?(7)探究与扩展:问题探究: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郑和研究资料选;学习拓展:某学者观点(8)课本正文3个: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其他航路的开辟2、找出相应课标,并据课标要求,挑选教学所要内容。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2)概述迪亚士,哥伦布等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史实(3)对与其他航路的开辟有映像3、说出取舍内容的理由。
其他航路的开辟是新增知识点,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所以做大概了解,主要内容还是以往旧课本就强调的内容,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及过程。
4、是否有增加的材料或其它形式的补充材料?说明增补理由。
(1)纪录片《大国崛起》的开头,使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使学生较快进入状态开始新课的学习(2)展示描绘十五世纪欧洲手工工场的图片,进行设问:图片上的女士在做什么,那个高大魁梧、盛气凌人的人可能是什么人?答:纺线、是工场主。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来进行引导:纺线是为了出售,这就反映了十五世纪的欧洲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在社会分工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商品经济产生并发展;通过剖析工场主与受雇者之间的雇佣关系,抛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必修教材教学6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史论共享
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
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希腊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
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
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充分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诸多文化名人创作出许多不朽的作品,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雅典民主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这是其最大的历史局限。
罗马法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从而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
针对国内各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的实际差别,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