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百虫对异育银鲫(Carassais auratus gibebio)毒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射阳县异育银鲫池塘养殖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1 病 原 .
异 育 银 鲫暴 发 性 出 血 病 , 近 年 来 异育 银 是 鲫 人工 养 殖 中 广 为 流行 、 害较 大 的 一 种传 染 危
指 环 虫病 是 一 种 常 见 的多 发 性鳃 病 。 末夏初 , 大量 寄生 可 使 鱼苗 鱼 种 大 批死 亡 。
技 术推 广 站 )
5 6一
紫致富指南 2 19 0— 1
的量添加孢虫绝杀对该病有很好 的治疗效果 。 ( 旦发现鱼 已经感染孢子虫病 . 则可采
用 外用 加 内服 的方 案 进 行 治疗 。据 报 道 , 环烷 酸 铜 对孢 子 虫 具有 一 定 的 杀 灭作 用 , 内服 可 每
1病 原
为坏鳃指环虫及小鞘指环虫等。
2 病 症 .
大 量 寄生 指环 虫 时 。 鱼 鳃 丝粘液 增 多 , 病 妨 碍鱼 的呼 吸 , 丝部 分 或全 部变 成苍 白色 。 丝 鳃 鳃 浮肿 , 盖张 开 , 鱼 游动缓 慢, 至死亡 。 鳃 病 直
3 流 行病 学 .
10k 0 0 g饲料 加 5 %盐 酸氯 苯胍 5 0 l0 g 0 0一O0,
养殖密度过大 , 水质调控不得力, 造成 水体环境的恶化,间接导致鱼体体质下降 , 滋
一
、
会形成孢囊 。此外 , 在肝胰脏 、 膀胱 、 鳃丝、 、 肾 肠、 心脏、 输尿管 、 生殖腺等内脏器官均发现有 孢子存在 。 粘体虫外面有一层寄主上皮细胞形 成 的孢囊壁 . 常见有充血现象。 粘孢子虫则寄生于鱼的腹腔内, 造成腹腔 堵塞, 压迫脏器。 严重感染时 , 解剖腹腔可见豆 腐渣样虫体将腹腔完全填充 , 脏器萎缩 , 大 呈“
射 阳县异育银鲫池塘养殖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常见孢子虫病及异育银鲫的组织病理变化

鲢碘泡虫引发鲢鱼的疯狂病:主 要寄生在脑、脊髓、脑颅腔的 拟淋巴液内 ,病鱼极度消瘦,体 色暗淡丧失光泽,尾巴上翘, 在水中狂游乱窜,打圈子或钻 入水中复又起跳,似疯狂状态 。
有些原来被认为是低致
病性的种类,近年来却有出 现严重病害的报道,如日本 发现的光滑单级虫寄生于鲤 上导致的严重出血病。
(一)粘孢子虫的形态结构
患病异育银鲫鱼体表,孢囊刚出现时很小,位于皮肤 之下,因此只可见皮肤微微隆起,而不像发病高峰期时能 观察圆形突起的孢囊随着病情发展,孢囊逐渐增大,并开 始在皮肤上凸显出来,孢囊近球形或椭圆形。孢囊饱满呈 乳白色,表面分布由黑色素细胞形成的黑色素小点(图1) ,孢囊内存在大量成熟孢子。
3、孢囊内部形态变化
部分孢囊附近存在一种团状物,该团状物具有能被伊红染 成红色的较厚的外层物质和能被苏木素染色的内部物质(图7 ),孢囊膜与初期时的类似。孢囊内存在大量而密集的成熟孢 子,但孢囊膜附近仍存在一定数量的产孢体(图8),部分孢 囊内部存在空隙。
单极虫应因属于是以孢囊形式而营组织寄生,由寄主的上 皮细胞和各种不同结缔组织形成孢囊膜。孢囊使得附近的结 缔组织、黑色素细胞和毛细血管增生,但未导致附近组织变 形、出血和炎症反应等病理变化,因此该单极虫寄生导致的 局部组织病变不是非常严重,然而就病鱼整体而言,巨大的 孢囊需要大量营养,因此使得正在生长发育中的鱼苗因缺乏 营养而身体消瘦、生长缓慢,孢囊还使得寄生处鳞片弯曲, 肌肉层和脊椎受挤压,导致鱼体畸形,游动困难,从而最终 导致了患病鱼苗大量死亡。
(二)发病初期的症状和组织病理变化
1、症状和孢囊形态
孢囊刚出现时很小,位于皮肤之下,因此只可见皮肤微 微隆起,通过孢囊寄生部位的组织病理切片可见,孢囊位 于皮肤真皮层的疏松结缔组织中,表皮层之下,鳞片下方 和两片重叠鳞片之间均可能存在(图2)。
四种药物对异育银鲫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

《 河北渔  ̄)0 8年 第 1 总第 19期 ) )0 2 期( 6
o 研究探 讨
四种 药 物对 异 育银 鲫鱼 苗 的急性 毒 性试 验
严 美姣 严 爱青
( 州大 学 动 物 科 学 与 技 术 学 院 . 苏 扬 州 250 ) 扬 江 209
摘 要 采 用 常 温 静 水 实 验 法 , 讨 几 种 药 物对 异 育 银鲫 鱼苗 的急 性 毒 性 效 应 。 结果 表 明 : 百 虫 2 、 探 敌 4h 铝 h 7 、2h和 9 半 数 致 死 浓 度 分 别 为 02 gL、 . g L、 .8m / 6h . m / 0 2m / 0 1 gL和 0 1 gL 安全 浓 度 为 0 06m / 2 . m/ , 6 .1 g L 溴 氮海 因 2 、8h7 和 9 ; 4h4 、2h 6h半 数 致 死 浓度 分 别 为 5 3m / 、 . g L09 gL和 0 9 g L 安 全 浓 . g L2 6m / 、 . m / 6 .6m / , 度 为 0 O6m / ; 氮 异 氰 尿 酸 2 、8h7 .9 g L 三 4h 4 、2h和 9 数 致 死 浓 度 分 别 为 2 6 gL 2 1 m / 、 . g L 6h半 .7m / 、 .3 g L0 6m / 和 06m / ,安全 浓度 为 00 g L 溴 氰 菊 酯 2 、8h7 . gL . m/ ; 6 4h 4 、2h和 9 半 数 致死 浓度 分 别 为 5 1 0 m / 、 6h .3 1一 gL X 17 ~ m / 、 . 1 m / .8 1 X0 gL 16 X 0 8 g L和 16 一 m / . 全 浓度 为 16 一 m / 。 异 育 银 鲫 鱼苗 对 这 几 .8X1 0 gL 安 .8X1 0 gL 种 药 物 的敏 感 性 强 度 依 次 为 : 氰菊 酯 >敌 百 虫 >三氮 异 氰尿 酸 >溴 氮 海 因。 溴
豆粕对异育银鲫(方正银鲫♀×兴国红鲤♀)生长性能及肠道形态的影响

收稿日期:2009-10-29;修订日期:2010-01-27.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发展基金资助项目(BS2007140;BS2006021).作者简介:张伟(1982-),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产增养殖和水产动物营养研究. E -mail:skyzhang820706@ 通讯作者:蔡春芳,副教授. E -mail:szcfcai@豆粕对异育银鲫(方正银鲫♀×兴国红鲤♂)生长性能及肠道形态的影响张伟1,王文娟1,蔡春芳1,夏燕美1,Åshild Krogdahl 2,马红1,叶元土1(1. 苏州大学 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2. Aquaculture Protein Centre,Norway )摘要:以初始体质量约35 g 的异育银鲫(Allogynogenetic silver crucian carp )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Cyprinus carpio ♂)为研究对象,以鱼粉为对照饲料,研究了摄食含30%豆粕饲料8周后的生长性能及实验前(0周)、3周和8周后肠道显微结构的变化。
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30%豆粕显著降低鲫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 < 0.05);2)组织切片显示:摄食30%豆粕3周后鲫鱼前、中、后肠较0周时黏膜皱襞受损,边缘糜烂,出现缺刻,皱襞间质变宽且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黏膜上皮细胞核排列紊乱,肌层明显变薄;3) 扫描电镜显示:较0周时前肠和后肠黏膜皱襞间距明显变宽,黏膜皱襞间可见脱落组织,中肠黏膜皱襞间距未见明显变化,但黏膜上皮结构糜烂。
8周后肠道受损症状却有所减轻。
上述结果表明,异育银鲫对豆粕中致敏因子比较敏感,但随着作用时间延长可产生一定的适应性。
本研究旨在为异育银鲫人工饲料配方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水产科学,2010,17(4):791-797]关键词:豆粕;异育银鲫;肠道;组织切片;扫描电镜中图分类号:S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737-(2010)04-0791-07豆粕是植物蛋白中来源最广泛的饲料原料,蛋白含量比较高,已经在水产饲料中广为应用,过世东等[1]报道,豆粕部分替代鱼粉、菜籽粕和棉籽粕后,在保持相同蛋白水平的前提下,水产饲料的原料成本可下降3%,并使水产饲料的氨基酸组成更趋合理,饲料蛋白利用率更高;潘庭双等[2]报道,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饲料中豆粕对鱼粉蛋白的适宜替代量最大为17.5%,替代量大于35%时对斑点叉尾生长有抑制作用。
CpG-DNA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免疫细胞活性的诱导作用

CpG-DNA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免疫细胞活性的诱导作用张柳;曹丽萍;丁炜东;熊传喜;殷国俊【摘要】探索含CpG基序的未甲基化寡脱氧核苷酸(ODNs)对鱼类的免疫调节,将人工合成的鱼免疫刺激剂寡脱氧核苷酸序列1670(含一个CpG基序)、1670-D(含两个CpG基序)加入到离体培养的异育银鲫的头肾巨噬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中.采用MTT法测定其对鲤外周血白细胞增殖的影响,NBT还原法和Griess试剂显色法测定对头肾巨噬细胞的呼吸爆发的影响.结果显示,1670可显著(浓度为20.0μg·mL-1)或极显著(浓度为0.1、1.0、10.0μg·mL-1)提高异育银鲫巨噬细胞的氧呼吸爆发活性,但对氮呼吸爆发活性和外周血白细胞的增殖无显著作用;1670-D可显著(浓度为0.1μg·mL-1)或极显著(浓度为1.0、10.0、20.0 μg·mL-1)增强异育银鲫巨噬细胞的氧呼吸爆发活性和外周血白细胞的增殖.且可极显著(浓度为1.0、10.0、20.0 μg·mL-1)提高异育银鲫巨噬细胞的氮呼吸爆发活性.表明特定序列、特定作用剂量的CpG-DNA可增强体外培养的异育银鲫巨噬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期刊名称】《广东海洋大学学报》【年(卷),期】2009(029)003【总页数】5页(P24-28)【关键词】CpG-DNA;异育银鲫;巨噬细胞;外周血白细胞;免疫活性【作者】张柳;曹丽萍;丁炜东;熊传喜;殷国俊【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湖北武汉43007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水生动物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无锡21408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水生动物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无锡21408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水生动物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无锡214081;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湖北武汉43007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水生动物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无锡214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2.5自从1984年Tokunaga 最先发现结核分支杆菌的核酸具有抑制肿瘤的功能以来[1],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很多细菌、病毒、非脊椎动物的 DNA 均有激活NK细胞和诱导干扰素分泌的生物学活性[2]。
5种杀虫药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

5种杀虫药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商宝娣;张效平【摘要】为探明甲苯咪唑、敌百虫、吡喹酮、辛硫磷和狼毒大戟5种杀虫药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为金鱼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采用96 h静态生物测试法,进行5种杀虫药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甲苯咪唑、辛硫磷、敌百虫、吡喹酮和狼毒大戟乙酸乙酯提取物的96 h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29 mg/L、5.49 mg/L、27.55 mg/L、29.22 mg/L和13.65 mg/L,安全浓度(SC)分别为0.029 mg/L、0.549 mg/L、2.755 mg/L、2.922 mg/L和1.365 mg/L.根据化合物对鱼类毒性等级评价标准,甲苯咪唑对金鱼属于高毒药品,辛硫磷属于中毒药品,敌百虫、吡喹酮和狼毒大戟乙酸乙酯提取物属于低毒药品.【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43)009【总页数】4页(P138-141)【关键词】金鱼;急性毒性;狼毒大戟提取物;杀虫药物【作者】商宝娣;张效平【作者单位】贵州省水产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25;贵州省水产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8金鱼(Carmsim auratus)隶属鲤科鲫属,是我国饲养的主要观赏鱼之一,其色彩绚丽鲜艳,姿态优美奇异,备受人们喜爱。
金鱼具有体型较小、生命力强、饲养简便等一系列作为实验动物的优良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鱼病学[1-2]、鱼类遗传学[3-4]、亲缘关系进化[5]、环境科学[6]等领域的研究。
一般金鱼的养殖密度较高,容易产生病害,每年都会因为疾病爆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7-8],成为制约其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中,指环虫病是金鱼养殖中高发、常见的疾病之一。
据福建省金鱼协会统计,每年由指环虫病引发的病害与死亡数占金鱼总病害与死亡数的37%,已成为制约金鱼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甲苯咪唑、敌百虫、吡喹酮和辛硫磷等都是农业部渔用药品手册中登记的驱虫药物[9],已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过程中寄生虫病的防治,尤其是对单殖吸虫病的防治。
养殖水体中敌百虫残留限量的确定——敌百虫在鲤鱼及鲫鱼体内的积累实验

养殖水体中敌百虫残留限量的确定——敌百虫在鲤鱼及鲫鱼
体内的积累实验
吴京蔚;卢彤岩;王荻;刘红柏
【期刊名称】《水产学杂志》
【年(卷),期】2007(20)2
【摘要】鲤鱼及鲫鱼种分别置于敌百虫浓度为0.2、0.3、0.4、0.5、1.0ppm的水体中,并于实验开始后的5、10、15、20、30、40及60d取实验鱼肌肉进行高效气相色谱分析,检测鱼肉中敌百虫含量,结果表明:此检测方法下线性范围为0.02~5.00μg/mL,测定限量为0.02 mg/kg,且回收率和精密度均符合检测要求,从实验结果中可看出,养殖水体中敌百虫低于0.5ppm时,鱼体中的敌百虫残留量均符合卫生标准,可安全食用.
【总页数】4页(P54-57)
【作者】吴京蔚;卢彤岩;王荻;刘红柏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市,15007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市,15007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市,15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4
【相关文献】
1.养殖水体中敌百虫的残留检测和降解分析 [J], 葛筱琴;沈美芳;耿雪冰;高钰一;朱晓华;吴光红
2.农产品中敌百虫残留限量标准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J], 孟娣;宋怿;付晓苹;许玉艳
3.敌百虫在动物体内残留动态的研究Ⅳ敌百虫在奶牛乳中残留动态的研究 [J], 谢占武;刘瑞凝;严隽端
4.农产品中敌百虫残留限量标准及其检测方法 [J], 庞辉
5.敌百虫胁迫对异育银鲫鱼体中4种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J], 徐维娜;谢国驷;刘文斌;王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异育银鲫体内阿维菌素血脑屏障渗透性及组织残留

异育银鲫体内阿维菌素血脑屏障渗透性及组织残留阮记明;胡鲲;杨先乐;章海鑫;王祎;周爱玲;赵依妮【摘要】Using tissue homogenate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methods, the blood-brain barrier permeability and residual tissue characteristics in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were examined under different Avermectin (AVM) concentrations. AVM was detected in the C. auratus gibelio brain under the 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s (LC50= 0.127 mg/L, 0.071 mg/L, and 0.039 mg/L)) at 24 h, 48 h, and 96 h, respectively and the safety concentration (SC:0.003 9 mg/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brain AVM contents among the three 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s were observed(P<0.05). The brain AVM content was highest at 24 h LC50 [(0.292±0.005)μg/g]. The above results show that AVM can penetrate the blood-brain barrier into the C. auratus gibelio brain unde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Furthermore, the brain AVM content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itial drug concentration. In addition, the AVM concentration-time data in the brain, liver, kidney, and muscle were all in line with the non-compartmental method in the DAS 3.0 pharmacokinetics software under the safe concentration (0.0039 mg/L). The main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were as follows: (1) Tmax: muscle<brain< liver<kidney;(2) Cmax: liver>kidney>muscle>brain; (3) T1/2z:liver>brain>kidney>muscle; (4) AUC: liver>kidney> brain>muscles.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ture fish blood-brain barrier research, and AVM nerve toxicity mechanism investigations and itsapplication in aquaculture.%采用脑组织匀浆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体内不同浓度下阿维菌素(Avermectin, AVM)血脑屏障渗透性及其组织残留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江苏 南京 2 09 ) 10 5
摘
要: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探讨了敌百虫对不 同生长时期异育银鲫 毒性 及其 毒性影 响因素 , 为敌百虫在水产 养殖 中
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试验期间死亡鱼数及死 亡时间 , 用直线 内插法计 算各时 间点的半致死 浓度 L 如 根据 c并
XU e-n W i a,ZHANG n,LI W e Xi U n-bi n
( o eeo A ia Si c n eh o g ,N ni gi lr nvr t, aj g 10 5 C i ) C l g f nm l c neadTc nl y aj gA r ut eU i sy N ni 09 , hn l e o n c u ei n2 a
维普资讯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 0 ,6 增刊 )6 —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72 ( :8 7
Jun lfA r- ni n et c ne ora o E vo m n i c o g r Se
敌 百 虫对 异 育 银 鲫 C rs i a rts i b ( aas s uau b i a g eo 毒 性 及 其 影 响 因 素 的 研 究
4 16 g・ ~。当敌百虫的浓度 在安 全浓度范 围内, 1 .5m L 环境 p H值 为 6 8 水温低于 2  ̄、 6℃时 , 对鱼体 毒副作用较小 ; 随 着p H值增 大, 水温升高, 敌百虫对鱼体毒性增强 , 但环境 p H值小于 6 敌百虫对试验鱼无 明显影响 。 ,
关键词 : 敌百虫 ; 异育银鲫 ; 半致死浓度 ; H值 ; p 温度
Ab ta t n t i e p r n , o ii f rc lr n a d i mp c ig fco sa an t a a s i a rt s i e i e e s de .U sr c :I h s x ei me t tx ct o ih o f n t i a t tr g is r sa s u a u b bo w r t id y t o s n a C g u -
s g te me h d o n a —i tr o ain,a u e tx ct e to r ho fn t a a s i a r tsg b bo wa s b ih d i tt i h t o f i e r ne p lt n l o c t o i i ts ft c lr o C rs as u a u ie i s e t l e n sai y i o a s c w trw t ie e t i sa d i mp ci gf co ft c lr n txc t a e emie t r l yo a a s i a r t s ie ae i d f r n me n si a t tr o i hof ii w sd tr n d wi mot i fC r sas u a u b - h f t t n a s r o o y h at g
中图 分 类号 : 5 2 X9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24 (0 7 增 刊一 0 8 0 17 — 0 3 2 0 ) 06— 4
T x ct fTrc l r o a n t C r s a sa r t sg b b o a d IsI p c i g Fa t r o i i o ih o f n Ag i s a a s i u a u i e i n t m a t c o s y n
g B ) r 8hw s 1.5m L~.T et it o i lr nw ss ogr i n acmet f i e a r H vleo , W f a 6 g・ o 4 41 h x i fr ho o a t ne t ehn e n o e hr t a r o cy tc f r wh t w e p u
死亡鱼数研究 p H值和温度对 敌百虫毒性 的影响 。结果 表 明: 敌百 虫对异 育银鲫 仔鱼 ( . 1 0g±0 3g 4 、2 9 . ) 8 7 、6 h的
L5 c0 分别为 1 11 、0 2 、9 7 g・ ~, 2 .99 .2 5 .8m L 安全浓度为 59 .8mg・ ~; L 对异育银鲫 鱼种( 32g . )8h的 L 5 2 . ±3 6g 4 c0 为
b .T ersl hw dte 8h 7 n 6hL 5( da t l ocnrtn)vle r r ho o gis f grn f i h ut so e , 2had9 C0 mei l h ne t i o e s h4 n e ac ao auso i l fnaant nel g f tc r i i o C rs i arts i b ( . 03gB w r f n e1 11 、0 2 、9 7 g・ aas s uau b i 10g± . W) ee o dtb 2 .9 9 .2 5 .8m L~, epc vl, n e v gte a geo u o rset e addr i i y in h sfycnet t n S ) a .8m L a t ocnr i ( C w s 9 g・ 一.T eL 5vleo r l ee p n f aasia rt i b (3 2g 3 6 e ao 5 h Co au fav vl met rs s u u gb i 2 . ± . l ad o oC a a s 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