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同步练习:2.3《常见天气系统》4 Word版含答案.pptx
精校版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同步检测2.3《常见的天气系统》

精品地理资料·精校版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一、课标要求: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从标准的要求看,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本条标准时,不必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而应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
并从资料中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教材内容:( 1 )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 2 )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 3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三方面说明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材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
?过程与方法:( 1 )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有关的气候资料,并将气候变化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 2 )从不同温度带的代表性气候变化,去发现问题,并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探究解决目前气候变化的应变措施与对策( 3 )利用网络表达、交流在“全球气候变化”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不同纬度(热带、温带、极地)气候变化的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四、教学设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建立一个“全球气候变化”的学习网页,内容包括:资料区;问题讨论区;成果展示区和信息交流区。
资料区:( 1 )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 2 )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关资料说明:学生分小组将收集资料并及时整理后放在网页上问题讨论区:( 1 )如何看待全球气候变化( 2 )如何预防和适应近现代气候变暖的形势说明:学生分小组将收集气候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理后放在网页上的讨论区成果展示区:( 1 )分小组将收集的资料放在资料区( 2 )可将收集到的资料(资料区及讨论区的内容)通过讨论后制作成图表、小论文、谩画、演示文稿、动画等。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配套练习:2.3常见天气系统含解析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下图为某同学通过网络获得的某城市未来三天的天气预报(部分),阅读天气符号图,完成第1~3题。
1.周一时,与该城市在某天气系统中的位置相似的最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2.下面描写天气的语句与影响该城市这三天的天气系统一致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D.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3.下面各图与该城市三天来气温、气压变化相符的是()B.乙C.丙D.丁解析第1题,根据天气符号和三天来气温的变化可知,该地经历一次冷锋降雨,周一时为阴雨天气,说,与甲地的位置相符。
第2题,四句诗句依次描写的是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雪的天气;我国南方地区春季受暖锋影响而出现降雨;C、D两项均为春雨的到来,其是暖锋过境形成3题,周一,该城市处于冷锋过境时,到周三处于冷锋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答案 1.A 2.A 3.D11月28日、4~5题。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力天气状况11月28日2211微风秋高气爽11月30日72北风3级小到中雨12月2日92微风晴4.11月28日、11月30日、12月2日天气分别大致对应“天气系统示意图”(上图)中的序号是()A.①②③B.④⑤⑥C.⑥⑤④D.③②①5.12月2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A.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结了一层薄薄的白霜B.中午,迷雾层层,仍未散尽C.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压降低D.由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昨日有所升高解析第4题,11月28日,气温较高,天气晴朗;11月30日,阴雨天气,降水较多,气温下降;12月2日,气温较低,天气转晴,说明冷锋已过境,受冷气团影响,三日分别对应③②①。
第5题,12月2日在单一冷气团的控制下,天气晴朗,气压升高,此时正值冬季,降水之后空气湿度大,早晨乒乓球台上会有白霜。
答案 4.D 5.A下图是中国某兴趣小组绘制的“反映气旋和反气旋的水平与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示意图”。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同步练习2.3《常见的天气系统》(4)

常见天气系统同步练习(四) 1.下面为南北半球的气旋和反气旋,其中属于南半球的气旋的是( )2.下图表示反气旋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的曲线的是()3、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西北太平洋台风的是()4.北半球的气旋和南半球的气旋相比,其共同点是:()A、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相同B、气旋的东部都吹偏南风C、中心地带常有阴雨天气D、过境时常造成大风洪涝灾害5.形成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的天气系统一般是()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6.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是()A.冷锋过境时的天气 B.冷锋过境后的天气C.暖锋过境时的天气 D.暖锋过境后的天气答案:1.C 2.B 3.D 4.C 5.D 6.D第2套日期日期日期日期1.有关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B.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流出C.中心气流下沉增温D.过境时云量增多,常出现阴雨天气2.读图2,四种天气系统中,能形成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台风天气的是()3.当广州东部洋面上形成一比较稳定的气旋时,广州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A.盛行下沉气流,寒冷干燥 B.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多雨C.吹西北风,湿热多雨 D.吹东南风,湿热多雨4.赤道处不易形成气旋和反气旋的主要原因是()A.全年高温多雨 B.空气对流运动强烈C.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D没有地转偏向力5.有关气旋、反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旋在北半球是低压,在南半球是高压B.气旋的气流都是逆时针方向有四周流向中心C.在反气旋影响下的天气多为炎热干燥晴朗D.北半球气旋的西部和反气旋的东部都吹偏北风6.有关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年春秋季节,我国沿海地区频受台风袭击B.台风是形成于西北大西洋的热带气旋C.在南半球为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D.台风是形成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答案:1.D 2.A 3.C 4.D 5.D 6.D。
地理人教版高一必修1练习: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_word版含解析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1.教材第42页活动(1)这段话是描写冷锋天气的。
(2)“连日大风……铁甲如冰”,这是冷锋过境前的天气状况。
此时,此地在干燥的暖气团控制下,大气不稳定,多大风天气。
(3)“彤云压阵……云势越重……降下一天大雪”,描述的是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状况,锋面过境时,天气活动频繁,先是云,后为雪。
(4)“那雪……已没过马膝”,此时降雪过程已经停止,说明冷锋已经过境,天气转好。
(5)根据描写判断,这个冷锋移动速度快,一是天气过程很短,二是强度很大,有“大雪”为证。
2.教材第44页活动(1)气旋中心的气流是辐合上升的,而反气旋中心的气流是下沉辐散的。
(2)假如空气中所含水汽量较大,气旋控制下的地区,会因气流上升形成降水。
(3)冬季,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可能出现寒冷、干燥、晴朗的天气,还可能出现大风降温天气,甚至出现寒潮。
夏季,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则可能出现高温、晴朗的天气。
[课堂小结]学业达标我国的古代诗歌中有不少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有些与天气系统有关。
据此回答1~2题。
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此诗中所描述的天气现象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A.冷锋B.暖锋C.准静止锋D.反气旋解析:依题意,该诗句的大意是:夏日的晴空,忽然乌云翻腾,大雨倾盆,一会儿又风吹云散,雨过天晴,应是阵雨天气,多与冷锋有关。
答案:A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诗句中所描述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另一性质的锋面,该锋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A.降水时间短B.降水强度很大C.持续阴雨D.影响范围很小解析:每年6月中旬,我国锋面雨带移至江淮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锋面在此徘徊形成准静止锋,从而导致该地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诗句中“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正是梅雨季节。
答案:C当地时间2013年9月24日,受飓风“英格丽德”和热带风暴“曼努埃尔”影响,墨西哥出现强风暴雨天气,多地受灾严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常见天气系统》测试题(含答案)

2.3《常见天气系统》测试题图1表示某天气系统经过北京地区的变化过程,读图,完成1~3题。
图11.北京处在①阶段时,天气现象和气压分布状况是 ( )①天气晴朗温暖②气压高③天气阴④气压低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2.北京处在④阶段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冷锋移出本市,天气晴朗②暖锋移出本市,天气晴朗③受冷空气团控制,气温下降④天气已转阴,出现降水迹象A.②④B.①③C.②③ D.①④3.图2的四条曲线,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的是 ( )图2A.① B.②C.③ D.④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对锋面系统的掌握情况,重点考查锋面过境前、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状况。
由示意图我们可获得如下信息:①冷空气向暖空气移动;②锋面类型为冷锋;③北京在暖气团控制区。
第1题,冷锋到来之前,北京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温暖晴朗,气压较低。
第2题,锋面过境后,北京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第3题,读图可知,①为暖锋过境时的气压变化状况,②为反气旋过境时的气压变化状况,③为冷锋过境时的气压变化状况,④为气旋过境时的气压变化状况。
答案:1.D 2.B 3.C图3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读图回答4~5题。
图34.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 )A.北半球、气旋B.北半球、反气旋C.南半球、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5.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则其中心移动的方向通常为()①南②西③北④东南⑤西北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③⑤ D.③④⑤解析:第4题,M点吹东南风,说明水平气流方向为逆时针辐合,故为北半球气旋。
第5题,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则该天气系统为台风,受东南夏季风的影响,向西、向北和向西北方向移动。
答案:4.A 5.C据中央气象台2009年11月8日预报:受东移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东北、华北地区将有5~6级大风,气温将下降8~10℃,伴有降雪。
据此完成6~8题。
2020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2.3.4常见的天气系统 Word版含解析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第四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A卷课内练习时间:15分钟满分:40分一、选择题(共24分)读下图,回答1~2题。
1.甲地和乙地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受冷锋影响B.甲地出现连续性降水C.乙地雨急风骤D.乙地受暖气团控制2.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城市P未来的天气变化过程是()A.阴雨—晴朗—阴雨—晴朗B.阴雨—阴雨—晴朗—晴朗C.晴朗—阴雨—晴朗—阴雨D.晴朗—晴朗—阴雨—阴雨答案:1.A 2.A解析:由图中信息判断,甲地受冷锋影响可能出现阴雨、大风天气;乙地正值暖锋过境,处在冷气团控制下,出现连续性降水。
此时城市P位于暖锋锋前雨区范围内,正值阴雨天气,暖锋过境后天气转晴,随后冷锋也会过境,再次出现阴雨转晴的天气变化。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绘制的反映气旋和反气旋的水平与垂直方向上气流运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正确表示气旋与反气旋的是()A.③①B.②④C.③②D.①②答案:C解析:根据气旋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反气旋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中心气流下沉补充,可知①和④错误。
4.容易形成阴雨天气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中心气流上升,温度降低,才有可能形成阴雨天气。
2015年4月5日,台风“美莎克”登陆菲律宾,给当地造成了巨大损失。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可能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是()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空气呈上升运动时,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容易形成降水,故选C项。
6.形成台风的天气系统是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③表示的天气系统是气旋。
下图示意某同学通过网络获得的某城市未来三天的天气预报(部分)。
读图回答7~9题。
7.周一时,该城市在某天气系统中的位置最可能与下图中__________地相似()A.甲B.乙C.丙D.丁答案:A解析:根据该城市未来三天天气的变化可知,该城市经历了一次冷锋降雨,周一时为阴雨天气,说明其正处于冷锋的锋后,与甲地的位置相符。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2.3《常见天气系统》4 Word版含答案

《常见天气系统》同步练习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地区某日气温水平分布模式图”(图中等温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读图回答1~2题。
1.若该地有一锋面活动,则该锋面的位置可能在(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2.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盛行偏南风 B.②③两地可能出现降水C.④⑤两地气压最高 D.③地风力小于⑥地答案 C B在锋面气旋中,由于冷锋的移动速度较快,冷锋追上暖锋而形成的天气系统称为锢囚锋,读下面“锋面气旋与锢囚锋的剖面示意图”,回答3-4题。
3.以下关于图中锢囚锋符号的绘制,正确的是( )4.图中P处未来几日的天气情况可能是( )A.气压会持续降低 B.气温会升高C.持续晴朗 D.出现阴雨天气答案 B D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
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①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②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③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④华北地区干燥少雨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6.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雨滴梧桐秋夜长④清风细雨湿梅花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B B下图为“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7~9题。
7.甲地的气压( )A.小于1012百帕 B.大于1008百帕 C.小于1028百帕 D.大于1032百帕答案 D8.乙、丙两地( )A.受冷锋影响 B.受暖锋影响 C.受气旋影响 D.受反气旋影响答案 C9.与丙地相比,丁地( )A.气温较高B.气压较低 C.风速较大D.云量较多答案 C读10月20日我国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和天气情况实况图,回答10-12题。
2020届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3常见天气系统同步配套练习-含答案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1.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特点是( )A.过境后天气转晴B.过境时气压升高C.降水多发生在锋前D.冷气团在锋面之上解析:不管是冷锋还是暖锋,由于冷气团密度大,冷气团位于锋面以下;锋面过境后,都因受单一气团控制而使天气转晴。
冷锋过境时气压升高,而暖锋反之。
冷锋降水多在锋后,而暖锋降水多在锋前。
答案:A2.下图中能表示形成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暴雪的天气系统是( )解析:我国北方地区暴雪为冷锋过境形成。
A图为冷锋示意图,B图为暖锋示意图,C、D两图存在错误。
答案:A读“江苏某地某年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完成第3~4题。
3.影响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的是( )A.反气旋B.气旋C.冷锋D.暖锋4.这次降水的成因最有可能是( )A.气流下沉B.空气对流上升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D.暖气团被迫抬升解析:读图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使气温下降、气压升高,为冷锋。
冷锋过境时,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被迫抬升,抬升过程中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
答案:3.C 4.D右图为“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A处吹西北风,B处吹东北风,C处吹东南风,D处吹西南风。
据此完成第5~6题。
5.判断该气压系统为( )A.北半球高压B.北半球低压C.南半球高压D.南半球低压6.判断E地的天气是( )A.很可能是阴雨天气B.很可能是晴朗天气C.不可能有上升气流D.可能有下沉气流解析:依据A、B、C、D四地风向可知,该系统近地面水平气流为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为北半球低压(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答案:5.B 6.A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性质上看,图甲中B是气团,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地。
(2)图甲为锋天气图。
该锋面过境后,E地天气状况是。
(3)图乙中F处是气压中心,该天气系统位于半球,在其控制下多为天气。
答案:(1)冷 C(2)暖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3)高北晴朗能力提升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地某年4月17~20日气温和气压变化情况,读图,完成第1~2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 2:2011 年 1 月初到中旬,我国南方经历了数轮大风雪天气。福建、广东、广西、 湖南、湖北、贵州等地降水丰富;冻雨、大雪、暴雨在不同地区广泛分布。这给工农业生产、 交通、通信造成重大损失,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如图乙) 13.甲图中的 A 地降水发生了四次强弱变化。如下列锋面图所示,其降水由强到弱的排序 正 确的是( )
17.读下面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学无 止 境
(1) 若 A 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地形有关,则该地形可能是( ) A.低矮的山地 B.凹陷的洼地 C.低缓的平原 D.宽敞的高原 (2)
从风向、风速、风的性质等方面比较说明甲、乙两地风的不同特点。
。
(3)图中 B、C 两处锋面中,实际存在的是
学无止 境
16.图中 P1、P2、P3 表示三条不同数值的等压线, A 处的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1) 此天气系统位于 (南或北)半球,判断依据是 。 (2)此系统属于 (高压或低压),从气流的运动状况而言为 (气旋或反气旋)。(3)图中 L1、L2 处若形成锋面,则 L1 为 锋, L2 为 锋。 (4) 如果图中的冷、暖锋面随空气大旋涡的运动而移动,那么 A 地将经历 天气过程, B 地将经历 天气过程。(冷锋或暖锋) (5)如果冷、暖锋面均引起降水现象,那么目前雨区是图中甲、乙、丙、丁的 。 (6)下图 中能正确表示 B 地未来几天气温、气压变化的曲线是( )
学无 止 境
《常见天气系统》同步练习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地区某日气温水平分布模式图”(图中等温线之间的距离相等)。读 图 回答 1~2 题。
1. 若该地有一锋面活动,则该锋面的位置可能在( )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2.关于图中各地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盛行偏南风 B.②③两地可能出现降水 C.④⑤两 地气压最高 D.③地风力小于⑥地
7. 甲地的气压( ) A.小于 1012 百帕 B.大于 1008 百帕 C.小于 1028 百帕 D.大于 1032 百帕 答案
D 8. 乙、丙两地( )
学无止 境
A.受冷锋影响 B.受暖锋影响 C.受气旋影响 D.受反气旋影响
答案 C
9. 与丙地相比,丁地( )
A.气温较高
B.气压较低
C.风速较大
温冻害 D.狂风暴雨
答案 B 12. 与 此 同 时 ( )
A. 太阳直射点向南回归线移动,赤道面和黄道面的夹角逐渐增加 B.在北半球进行日影观测发现日出时日影在西南方向,正午时在南方,日落时在东南方向 C.密西西比河河口的等盐度线向海洋凸出最明显
D.澳大利亚进入小麦收割期 答案 D
学无止 境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 13~15 题。 材料 1:2011 年 7 月 7 日上午 9 时到 11 时,我国东部某区域冷暖气团相遇,冷气流多
答案 C
D.云量较多
读 10 月 20 日我国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和天气情况实况图,回答 10-12 题。
10. 结合气压分布图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天气状况,并推断图中表示当地降水的图例是( ) A.*○ B.● C.○ D.*
答案 B 11. 此 时 南 方 地 区 的 天 气 状 况 大 多 是 ( ) A.阴雨 B.晴朗 C.低
答案 B D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 5~8 个纬度距离处,
学无止 境
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 图”。读图,回答 5-6 题。
5.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 ①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②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③台湾海峡受上 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④华北地区干燥少雨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④③②①
D.①②③④
答案 A
14. 甲、乙两图所示地区降水的天气系统分别为( )
A.冷锋、暖锋 B.反气旋、冷锋 C.冷锋、冷锋 D.气旋、冷锋
答案 C 15. 材料 1、2 中,降水的季节分布说明我国( ) A
. 冬 季 多 雨 B. 北 方 多 雨
C.南方普遍降水丰富 D.气象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答案 D
锋面,说明判断的理由。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 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 ① 清明时节雨纷纷 ②黄梅时节家家雨 ③雨滴梧桐秋夜长 ④清风细雨湿梅花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B 下图为“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7~9 题。
答案 C B 在锋面气旋中,由于冷锋的移动速度较快,冷锋追上暖锋而形成的天气系统称为锢囚锋,读 下面“锋面气旋与锢囚锋的剖面示意图”,回答 3-4 题。
3.以下关于图中锢囚锋符号的绘制,正确的是( )
4.图中 P 处未来几日的天气情况可能是( ) A. 气 压 会 持 续 降 低 B. 气 温 会 升 高 C. 持 续 晴 朗 D. 出 现 阴 雨 天 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