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上《狼》word导学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语文七上《狼》word学案3篇(1)

苏教版语文七上《狼》word学案3篇(1)

课型:新授主备:李红卫审核:初一语文组[教学目标]1.能比较流利地熟练地朗读课文。

2.能对照注释掌握一些实词,读懂文章的意思。

3.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4.能从文中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教学重点]树立人的智慧战胜一切的思想是本课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学会本文典型文言实词是本课教学难点。

[媒体设计]ppt课件[导学步骤]前置预习:1、作家作品回顾蒲松龄,字,一字,号居士,朝山东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据说,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文思枯竭,难以下笔。

他知道自己缺乏写作素材,便变卖家产,在路口摆下席子,煮绿豆汤、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

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讲一则故事。

之后,他把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写成小说。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

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郭沫若也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写出与“狼”有关的成语:课堂学习: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由于他过分“仁慈”,险些丧命,幸亏有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

今日屠夫又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那么屠夫是否从东郭先生身上汲取了教训,或又重蹈旧辙?狼也许变善良了?那么究竟如何,现在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狼》这篇课文。

二、读一读1、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课文。

对于读不准的字词或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字词做上标记,然后在课堂提出。

2、个别学生朗读课文。

(学生注意听并做评价)3、教师范读课文或视频范读。

(注意紧张感和生动)4、学生自由读并齐读。

三、译一译四人小组合作疏通文意,对于有分歧或有疑惑的地方做上标记。

然后课堂提出并解决。

四、问一问(落实重点字词及句子的翻译)顾野有麦场(瞻前顾后) 场主积薪其中(杯水车薪)眈眈相向(虎视眈眈) 意暇甚(目不暇接)屠自断其股(悬梁刺股) 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见如故)目似瞑(死不瞑目) 乃悟前狼假寐(梦寐以求止有剩骨一狼洞其中投以骨复投之狼不敢前屠乃奔倚其下方欲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五、说一说。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狼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狼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狼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狼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蒲松龄及小说的文学常识。

2、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及句式,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3、理清故事基本脉络,理解小说详略安排的特点。

4、反复诵读,尽可能当堂背诵,并注意理解性背诵和默写。

教学重点:1、了解有关蒲松龄及小说的文学常识,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及句式,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2、反复诵读,尽可能当堂背诵,并注意理解性默写。

教学难点:疏通文意,理清故事基本脉络,理解诗歌详略安排的特点,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没见过狼,但在我们所接触过的文学作品和影视资料中,一声狼嗥会让人毛骨悚然。

狼是凶残、狡猾、贪婪的,似乎所有贬义词用在它身上都不为过,狼真是不可战胜的吗,相信学习了今天的课文会对你有所启示。

二、介绍作者,复习旧知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人,清代著名文学家。

《狼》选自他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

三、听读课文,整理重点字词,翻译课文1、听课文朗读,把握朗读停顿及节奏。

2、归纳重点字词,提示重点句子。

屠大窘(副词,表程度,很,非常)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副词,表示一方对一方的关系)狼不敢前(上前)一狼洞其中(打洞)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意:意暇甚(名词,神情)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动词,想,打算)敌: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攻击)盖以诱敌(名词,敌人)以:以刀劈狼首(介词,用)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连词,来)投以骨省略宾语,即“投(之)以骨”;状语后置,即“以骨投(之)”。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专题狼教学方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专题狼教学方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专题《狼》教学方案沧海一粟苏教版教材设计了一个全新的板块——专题。

教材设计专题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在专题学习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包括知识积累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

因此,对于专题的教学,教师需要把专题中所有的内容结合起来,并且补充大量相关的课外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完成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教育目标。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专题《狼》预计教学时间4课时,同时还需要大量的课余时间。

教学过程我分为“阅读积累”、“思索质疑”、“拓展迁移”三个层次进行。

阅读积累:教学内容:《狼》、《母狼的智慧》以及课本上的“参考资料”教学目标:1.学习《狼》,掌握常见文言虚词。

2.了解《狼》大意,理解作者蒲松龄的思想感情。

3.学习《母狼的智慧》,了解大意,把本文中狼的形象与蒲松龄笔下狼的形象作对比。

4.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馆和网络等手段搜集资料(关于狼的传说、谚语、成语等),提高资料的搜集能力,注重知识的积累。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清朝有个人在路口的树下摆了个茶摊,给过往的行人解渴。

他不收分文,只希望别人讲一讲各地的奇闻。

久而久之,那些听来的故事加上他自己的创作就汇成一部书。

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这人就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

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

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选自这部书。

2. 学生自读课文一遍,给难字注音,标解释,了解课文大意。

重点掌握以下实词、虚词:缀:原意是连结,文中意是紧跟。

惧:恐惧。

七上部编版语文《狼》导学案_.doc

七上部编版语文《狼》导学案_.doc

⑷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1)缀行甚远( )3) 而两狼之并驱如散(4) 屠大窘( )6)场主积赴其中( )8)弛担持刀( )18.《狼》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文;2、 能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积累课文中的文言词语,培养语感。

【学习重难点】是 ____________ 。

【设问导读】1. 自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圈画疑难字词。

2. 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2) —狼仍丛())( )5)顾野有麦场( ) 7)苫蔽成丘( ) 9)眈眈相向( )11)目似H ,意暇甚(13)又数刀蚩之())( )3.词类活用1) 一狼迥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翻译以下句子。

1)骨己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2)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译:3)其一犬坐于前。

译:【当堂检测】1.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其一犬坐于前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 /犬坐于前C.其/ 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18.《狼》第二课时导学案能利用注释和工具书, 自主翻译课文, 积累课文中的文言词语,培养语感。

缀行( ) 屠大着() 芦蔽成丘( 眺咗相向( ) 目似嗽 ) 隣入(2.文学常识填空蒲松龄,字,一字,别号,世称【自主学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

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

“聊斋”是蒲松龄的.) 弛担持刀() 狼亦影矣()_______ 代山东淄川人,《 ____________ :志”是 _______ 的意思,“异”【学习目标】《醉翁亭记》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陈涉世家》恐前后受其敌(醉翁之意不在酒( 卜者知其旨意(狼不敢前( )《伤仲5) 【拓展延伸】1.发挥想象,将本文改写一则白话故事。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狼导学案 苏教版 .doc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狼导学案 苏教版 .doc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狼导学案苏教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学会收集和整理材料,能从多种角度来看狼,能对狼有客观、科学的了解;2、通过对资料的归纳分析,总结出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特点,人们对狼的情感态度及变化及其原因,并说出狼给人的启示;3、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的态度;4、通过讨论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5、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愿望。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朗诵文言课文,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缀.()窘.()苫蔽..()()奔倚.()数刀毙.之()隧.()入尻.()尾 chí()担持刀 dān dān()()相向目似míng()意xiá()甚狼亦xiá()矣假mèi()2、填空。

《狼》的作者,是朝著名文学家,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者的名,“志异”的意思是。

3、对照书底注释解释字词句,并将有疑问的写在下面。

4、请写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5、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惧狼→()→()学习研讨:朗读全文并思考:1、本文的情节结构是什么?蒲松龄笔下的狼具有什么特点?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并加以分析。

2、本文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当堂检测:一、积累与运用1.填空题。

《狼》的作者是_________,他是_________朝人,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解释划线的字。

①缀行甚远()②一狼仍从()③屠大窘()④顾野有麦场()⑤积薪其中()⑥苫蔽成丘()⑦目似暝()⑧又数刀毙之()⑨一狼洞其中()⑩止露尻尾()⑾乃悟前狼假寐()⑿狼亦黠矣()3.辨析下列一词多义。

①敌恐前后受敌()盖以诱敌()②以以刀劈狼首()盖以诱敌()③前狼不敢前()其一犬坐于前()④意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4.请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狼》专题教案(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狼》专题教案(新版)苏教版

狼课前准备及预习要求: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狼》导学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狼》导学案

《狼》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及其用法。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小说曲折的情节,揣摩语言,认识狼的本性。

3、深刻领悟文章主旨,背诵课文。

自学部分一、自学内容及要求:1、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其工具书读准字音、停顿。

(5)2、识记有关蒲松龄的文学常识,搜集积累有关狼的成语。

(10)3、了解并且记忆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15)二、自学检测(15)(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缀()窘()苫蔽()()奔倚()数刀毙之()()隧()入尻()尾chí()担持刀dān dān()()相向目似míng()意xiá()甚狼亦xiá()矣假mèi()(二)填空《狼》的作者________,是____朝著名文学家,初一上学年时我们曾学过其文章《》,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者()名,“志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狼→惧狼→()狼→()狼(三)解释文言词语:1、止()有剩骨2、缀()行甚远3、并驱()如故()4、屠大窘()5、恐前后受其敌()6、顾()野有麦场7、弛()担持()刀8、眈眈()相向9、一狼径()去()10、其一犬()坐于前11、意()暇()甚12、屠暴()起13、以()刀劈狼首14、一狼洞()其中1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15、假寐()16、盖()以()诱敌()16、狼亦黠()矣17、几何()(四)翻译句子: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自学反思:课堂延伸一、知识拓展(10)(一)总结归纳增加文言知识储备(知识如珍宝,放入你记忆宝库吧!)1、通假字(只有一个,自己找出并解释)2、词类活用:(1)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意思是()2、一狼洞其中(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3、一词多义:敌1、恐前后受其敌()2、盖以诱敌()意1、意将隧入()2、意暇甚()3、以养父母收族为意()4、意少舒()以1、以刀劈狼首()2、盖以诱敌()3、投以骨()4、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七年级语文上册《狼》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狼》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狼》导学案学习目标:、掌握重要实词虚词(“之”“其”“以”)的用法和意义。

2、积累文言词汇。

3、能从文中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4、认识狼的另一面,让学生意识到看待事物应该全面学习重点:目标1、3学习难点:目标2、4学习安排:2时第一时导学过程:一、明确目标(齐读目标,明确方向)二、了解作者:作者,字,号,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

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

《》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

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郭沫若也曾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

三、朗读文,正确停顿并给加点的字注音:(预习后每组两名同学拿学案黑板上展示,看谁记得又快又准)缀行屠大窘苫蔽成丘弛担持刀眈眈相向目似瞑隧入狼亦黠矣四、疏通文意并解释加点字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和文下面注释理解)止有剩骨顾野有麦场一狼得骨止狼不敢前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意将隧入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五、注意下列特别词类:(细心比较,一定会有收获)、一词多义:其:恐前后受其敌场主积薪其中屠乃奔倚其下一狼洞其中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屠自后断其股其一犬坐于前之:复投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两狼之并驱如故久之又数刀毙之以:投以骨以刀劈狼首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意:意暇甚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敌: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前:恐前后受其敌狼不敢前2、词性活用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其一犬坐于前。

3、通假字止同“只”第二时六、理解文,思考下列问题:、试翻译文,明确文内容。

可以用两个字的动宾短语对本文内容概括,是___狼,___狼,___狼,___狼。

2、从这篇中,我们可以看出狼的哪些特性?3、上题中狼的特性表现在哪里?(在文中找去相关词语或句子写在下面)七、更上一层楼:、找出文中描写屠户的语句写在下面,想一想这些语句注重于人物的哪方面描写?可看出他有什么性格特点?2、文中写了屠户的哪些动作,从中你能看出他在想些什么吗?(想象一下,选一处动作进行分析)3、作者对这事有什么议论?想通过这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提示:可从狼和屠户两个方面思考)4、讨论: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并找出文中的例句并就例句进行分析)、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狼》导学案
学习目标:
基础目标:了解有关蒲松龄的文学知识,能用自己的话准确的说出文意,理解并积累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

(重点)
核心目标:反复诵读,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难点)
拓展目标:学习屠户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的精神,培养自己同困难作斗争的精神。

学习课时:一课时
知识链接: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人。

蒲松龄不仅擅长小说、诗歌、古文,对经、史、哲学、天文、农桑和医学也有研究。

除代表作《聊斋志异》外,还著有《聊斋文集》4卷、《诗集》6卷、词1卷。

此外,还著有《墙头记》等俚曲14种,《日用俗字》、《农桑经》等杂著多种以及《钟妹庆寿》等戏曲。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志”的意思是记述,“异”指奇异的故事。

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现实意义。

郭沫若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老舍曾评价《聊斋志异》: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学习过程:
一、自学
1、下列加点字注音
缀行大窘苫蔽眈眈暝隧入尻尾黠
2、解释下列字的意思或用法
A 通假字止有剩骨止通,意思
B、一词多义
意: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敌: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
前:恐前后受其敌狼不敢前
止: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
之:又数刀毙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久之两狼之并驱如故
以:投以骨以刀劈狼首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其:恐前后受其敌场主积薪其中
屠乃奔倚其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词类活用
一狼洞其中其一犬坐于前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文言小说,仔细阅读课文后,你能说出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吗?(可以以“狼”为中心词展开)
2、请试着从文中找出交代时间变化的词语。

二、互动
1、分析屠户形象
A、对于文中人物屠户,作者描写了他心理的发展变化,以此来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

屠户对狼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试着从文中找出关键词加以分析。

B、你认为文中的屠户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请说出你的理由
2、分析狼的形象
本文刻画了狼的什么本性?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加以分析。

3、把握主题
A、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请你说说有何作用?
B、“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指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三、检测
填空:1、本文按照屠户,惧狼,,杀狼的顺序叙事,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等行为和“”的神情可以看出狼的狡猾,这个故事更表现了屠户
的。

2、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一句是
3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解释加点的词语
缀行甚远弛担持刀目似暝
屠大窘屠自后断其股狼亦黠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