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

合集下载

第12课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

第12课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
了什么话?对他有什么启发? 2、后来他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为什么不可以把木塞压进去呢?”妈妈 说。
“是啊,为什么不反过来试一试呢?” “把‘扫灰尘’变成‘吸灰尘’,也许 就不会扬起灰尘了。”
他又想到最近发生的一场龙卷风,把地 面上的房屋和树木都“吸走”的情景。
看看布斯在干什么?画出描写布斯动作 的词语,体会人物的品质。
2、在研制中,布斯遇到什么困难?
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布斯终于研制出 了一台新的扫地机。可令人失望的是,这 台扫地机虽说比火车上的那台强了许多, 但也会扬起灰尘。
3、母亲给予他哪些帮助? 慈祥的母亲理解他,很支持她的工作。
学习第三部分(10—15)
思考问题: 1、布斯的研制工作陷入困境的时候,妈妈说
新课导入
逆向思维往往是创新的思路。发明创 造好像很神秘,很复杂,总让人进入“山 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但如果你能进行 逆向思维,很多事情反过来试一试的话, 它们可能就会变得非常简单,让你有“ 柳 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布斯发明吸尘器 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生字全解
我会认
多音字
词语解释
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民 众普遍不满。
研制:研究制造。 困境:困难的的处境。 主妇:家庭里的女主人。 便捷:快而方便。
整体感知
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课文写的是谁? 2.主要讲了他的什么事?
课文写的是英国人布斯,主要写他发 明吸尘器的故事。
课文解读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分为几 个部分,每个部分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1—6): 写布斯决心发明一种不会扬起灰尘的扫地机。 第二部分(7—9): 写布斯研究扫地机的过程。 第三部分(10—15): 写布斯终于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吸尘器。

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说课稿

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说课稿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说课稿定远中心校田洼小学方华《12*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说课定远中心校田洼小学方华各位老师大家好!一、说教材《12*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是略读课,主要写了_课文写的是英国人布斯看到扫地机扫地时会扬起灰尘,想要发明一种不扬起灰尘的扫地机,回到家后经过反复试验也没有成功,后来受到他妈妈的启发,反过来试试,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吸尘器的事。

“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激情”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本文的教学内容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正确朗读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语句,品味重要词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2、技能目标:通过研读课文,培养学生敢于质疑,解决问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初步学会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3、情感目标: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布斯的钻研精神。

由于(本课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感悟布斯刻苦钻研的精神。

2.理解“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的意思。

二、说教法和学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三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1、朗读感悟法: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2、想象感悟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挖掘教材的空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

3、情境教学法:有情有趣是教学。

我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图画、语言、音乐来再现、描绘、渲染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课文语言,享受审美情趣。

4、评价激励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开放的阅读思维空间,只要言而有物,言而有理,都给予认可与鼓励。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为什么不反过来试一试(表格式)_语文S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为什么不反过来试一试(表格式)_语文S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为什么不反过来试一试(表格式)_语文S版12*为什么不反过来试一试主备人导者课型新授课使用时间课标要求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积极倡导自主、和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导学目标知识目标1. 对“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这句话的体会。

2.学习本课会认的6个生字,理解它们在词语中的意思。

能力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受到启发。

3. 通过教学培养和增进学生的自渎自学课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导学重难点重点:体会“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这句话。

难点:体会“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这句话。

导法阅读指导、谈话学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导学准备课前预习、练习单教案来源自撰第1课时:导学过程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板书课题2.引导学生读课文,了解文章意思。

鼓励学生自读自学课文,参考提示要求全面了解文章意思。

学生质疑上课开始,利用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创设了阅读的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一、向学生提出的要求:1.课文写的是谁?主要讲了他的什么事?2.要先一段一段地读认真了解每一段的意思,然后再通读全篇。

3.自学生字新词,认清字形,把读音读正确。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默读、大声读、轻声读、)合作学习读熟课文。

(同桌读、小组读、分段读)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一、分段讲读课文。

1.指名一段一段读课文。

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重点写了他的什么事?2、注意课文里的新词语,仔细体会它们在句子里的意思。

三、引导讨论,深入理解课文。

1)什么事情引起了布斯的注意,使他产生了研制扫地机的念头?2)布斯在研制扫地机的教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3)布斯的母亲给予他哪些帮助?母亲的什么话启发了布斯?1.什么事情引起了布斯的注意,使他产生了研制扫地机的念头?2.布斯在研制扫地机的教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3.布斯的母亲给予他哪些帮助?母亲的什么话启发了布斯?学生讨论交流分组说一说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语文S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语文S版

【教学目标】1.认识“怨、载、罢”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感受。

4.体会布斯的钻研精神。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感悟布斯刻苦钻研的精神。

2.理解“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的意思。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启发质疑1.板书课题,质疑。

启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预设:什么叫反过来试试?反过来试什么呢?)2.过渡:究竟课文说反过来试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瞧瞧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字典,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画出生字词。

2.出示生字卡,检查字音。

3.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4.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三、合作学习,细读课文1.细读全文。

2.你通过自学,弄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弄懂的。

(如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同学讨论等。

)3.你从文中了解到哪些东西?4.分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并汇报。

5.教师适当指导学生重点理解好如下问题:①布斯为什么想发明扫地机?②布斯的研制工作陷入困境的时候,妈妈说的哪句话对他有很大的启发?后来他又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③再说说自己对“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这句话的体会。

④用自己的话说说布斯是怎样发明扫地机的。

⑤你从布斯发明扫地机这件事受到什么启发?四、再读课文,拓展思维1.让学生再读课文,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思维拓展:布斯能发明扫地机,只要你有决心,你一样也可以发明东西的,请想想,你准备发明什么?五、教师总结。

小学三年级语文《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课⽂写的是英国⼈布斯看到扫地机扫地时会扬起灰尘,想要发明⼀种不扬起灰尘的扫地机,回到家后经过反复试验也没有成功,后来受到他的妈妈的启发,反过来试试,发明了世界上第⼀台吸尘器的事。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原⽂ 1910年的⼀天,英国⼈布斯坐⽕车回家度假。

晚上,忽然⼀阵呜呜的响声打破了车厢(xiāng)的宁(níng)静。

布斯往车厢的⾛道望去,只见⼀台扫地机正在⼯作,周围弥漫着浓浓的尘雾。

扫地机“打扫”后的地⾯虽然⼲净了许多,但旅客们却浑⾝沾满了尘⼟:⼈们怨(yuàn)声载(zài)道: “这叫什么扫地机,还不如扫帚(sào zhou)呢!” “这哪能叫扫地机,应该叫‘灰尘搬运机’。

它只不过把地上的灰尘‘搬’到⼈的⾝上罢(bà)了。

” “是啊,这种扫地的机器太差劲⼉了!”布斯⼼想,“有没有不扬起灰尘的扫地机呢?” 回家以后,布斯向有关专家打听扫地机的研制情况。

专家们告诉他,⽕车上使⽤的那种扫地机是⽬前最先进的;⽽且还说,要扫地,扬起灰尘是难免的。

“我⼀定要发明⼀种不会扬起灰尘的扫地机!”倔强(jué jiàng)的布斯暗暗下定决⼼。

他原本想假期多陪陪母亲,可扫地机的研制⼯作改变了他的计划。

他⼏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研制扫地机上。

慈祥的母亲理解他,很⽀持他的⼯作。

很长⼀段时间过去了,布斯终于研制出了⼀台新的扫地机。

可令⼈失望的是,这台机器虽说⽐⽕车上的那台强了许多,但也会扬起灰尘。

布斯的研制⼯作陷⼊了困境。

看到⼉⼦苦闷的样⼦,母亲⼗分焦急,她怕布斯的⾝体吃不消。

⼀天,她特意去买了⼀瓶葡萄酒,准备让布斯放松放松。

吃晚饭的时候,布斯想打开酒瓶,可软⽊塞怎么也拔不出来。

“为什么不可以把⽊塞压进去呢?”妈妈说。

导学案(12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

导学案(12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

1上思县思阳镇中心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主备人: 苏欣设 授课时间:10月29日 班级: 小组: 学习小主人: 课题 12、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 课时 1【联系生活 拓展思维】生活中你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想用哪句名言来激励你呢?请你写下来,并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名言的。

●导学航线: 1.独学 2.小组群学,交流、讨论,准备展示3.组内展示4.全班展示【自我评价】1.我展示了( )2.我补充了( )3.我质疑了( )4.我点评了( )课型学+展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受到思想启发。

2、增进学生的自读自学课文的能力。

3、会认:宁、怨、载、罢、沾、捷、悦。

【挑战自己 初露锋芒】1.写出下列生字的音序。

宁( ) 怨( ) 捷( ) 悦( ) 沾( ) 2、课文写到了谁?( )主要写是是谁?( ) 主要讲了他的什么事。

( )●导学航线: 1.独学 2.对学 3.组内分享学习成果【挑战难关 展示自我】1、 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想想是什么事情引起了布斯的注意,使他产生了研制扫地机的念头。

2、 乘客看到扫地机在工作,表现出了怎样的不满?找出有关的词语,试着填空: 人们( ),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3、 读课文第7——9自然段,思考:布斯在研制扫地机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5.从布斯发明吸尘器的过程中,我得到的启发是:温馨提示: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句式仿写、表演等方式进行展示。

加油!老师期待你的精彩展示哦!4、读课文第10——15自然段,想想:在布斯遇到困难的时候,母亲给予了他哪些帮助?母亲的什么话启发了布斯?2。

12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

12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
二、预习反馈
(二)自学生字,初步感知:
1.自学生字新词,认清字形,把读音读正确。
2.抽读字词。
3.检查朗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读准字音。
(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不会的生字也可以问同学。
(2)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突破方式: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
课中
课前预习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思考:妈妈说的话对布斯有什么启发。
一、导入新课,启发质疑
1.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读课文,了解文章意思。
(1)课文写的是谁?主要讲了他的什么事?
(2)一段一段地读认真了解每一段的意思,然后再通读全篇
2.便捷:
——————————————————————
3.倔强:
————————————————————————
三、小组合作Biblioteka 究1.布斯在研制扫地机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
2.“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这句话给你带来什么启示。生活中你有这样做过吗?请举例说明
四、教师总结
教师小结:妈妈无意中说的一句话,却给了布斯巨大的启示。
五、反馈练习,当堂测评
完成课堂作业的课后巩固部分
六、板书设计
12.反过来试试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学生预习
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组合作,共同探究,适时点拨
课后反思
课后分层作业
奋进组
一、写出下列生字的音序
宁( )怨( )捷( )悦( )沾( )载( )

并关学校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教学设计2语文小学三年级下_1

并关学校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教学设计2语文小学三年级下_1

闭问州闯羊市并关学校<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怨、载、罢〞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感受。

4.体会布斯的钻研精神。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感悟布斯刻苦钻研的精神。

2.理解“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的意思。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启发质疑1.板书课题,质疑。

启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预设:什么叫反过来试试?反过来试什么呢?〕2.过渡:究竟课文说反过来试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瞧瞧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字典,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画出生字词。

2.出示生字卡,检查字音。

3.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4.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三、学习,细读课文1.细读全文。

2.你通过自学,弄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弄懂的。

〔如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同学讨论等。

〕3.你从文中了解到哪些东西?4.分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并汇报。

5.教师适当指导学生重点理解好如下问题:①布斯为什么想创造扫地机?②布斯的研制工作陷入困境的时候,妈妈说的哪句话对他有很大的启发?后来他又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③再说说自己对“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这句话的体会。

④用自己的话说说布斯是怎样创造扫地机的。

⑤你从布斯创造扫地机这件事受到什么启发?四、再读课文,拓展思维1.让学生再读课文,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思维拓展:布斯能创造扫地机,只要你有决心,你一样也可以创造东西的,请想想,你准备创造什么?五、教师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3、采集发明小故事。
仇洁琼
小学三年级语文S版下册

1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仇洁琼

1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仇洁琼
德国人卡尔· 佛里特 立奇· 奔驰
1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仇洁琼
美国的莱特兄弟
1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仇洁琼
1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仇洁琼
1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仇洁琼
朗读思考 : 课文写的是谁? 11.1.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2.主要讲了他的 什么事?
1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全班分组说一说。
仇洁琼
布斯“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的念 头,说明他具有灵活多变的思维,做 事善于肯动脑筋,有决心,所以他最 1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后成功了。
仇洁琼
拓展实践
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是否也会碰到像布斯一样 的情况呢?你们都是怎样 解决的?说一说
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罢 沾 捷 悦 11.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车厢 宁静 扫帚 倔强 便捷 喜悦 怨声载道 罢了 仇洁琼
怨(恩怨)(怨气) 载(记载)(下载) 罢(罢工)(罢手) 捷(快捷)(便捷) 悦(喜悦)(悦耳)
1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仇洁琼
思考: 假如你就是一名乘客,你会怎样做?布 斯是怎样想的?
理解句子:“为什么不可以 把木塞压进去呢?”
①、妈妈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1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感受这段内容,体会布斯的执着精 神以及妈妈对儿子的关心。
②、小小的木塞在别人眼里那么不起 眼,为什么给布斯那么大的启示?
仇洁琼
从“木塞”——“龙卷风”——“吸灰 尘”,这一连串的想法,对你有什么 启发?
1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善于观察 善于思考 仇洁琼
看看布斯在干什么? 画出描写布斯动作 的词语,体会人物 的品质。 1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放、找、蒙、 仇洁琼 趴、吸、取
请放声朗读,体会 布斯的执著精神。
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想对布斯 说些什么?
1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我想说: 仇洁琼
讨论交流
讨论:布斯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1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小结:正是这件事引起了 布斯的注意,使他产生了 仇洁琼 研制扫地机的念头。
根据课后的默读提示自学课文:
布斯的研制工作陷入困境的时候,妈 1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妈说的话对他有什么启发?后来他又 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再说说自己 对“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这句话的 仇洁琼 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