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 试卷应用

合集下载

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行为与心理过程B. 动植物生态C. 化学反应D. 物理现象答案:A2. 下列哪位学者被认为是心理学之父?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冯特D. 达尔文答案:C3. 心理学中的“认知”指的是什么?A. 个体的情感和情绪B. 个体的知觉、记忆、思考等过程C. 个体的社交行为D. 个体的生理反应答案:B4. 根据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人格由哪些部分组成?A. 本我、自我、超我B. 意识、前意识、无意识C. 情感、认知、意志D. 感觉、知觉、记忆答案:A5.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的是:A. 行为的可观察性B. 内在潜能和自我实现C. 心理疾病的治疗D. 统计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答案:B二、填空题1. 心理学的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实验、________和调查等。

答案:案例研究2.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________。

答案:身份认同3. 在心理学研究中,________效应指的是由于实验者期望而对结果产生的影响。

答案:实验者期望4. 情绪智力(EQ)的概念是由心理学家________提出的。

答案:戈尔曼5.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以________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

答案:认知三、简答题1. 简述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的区别。

经典条件作用是指通过重复的配对刺激,使得原本中性的刺激能够引发特定的反应。

例如,巴甫洛夫的狗通过铃声与食物的多次配对,最终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而操作条件作用涉及到奖励和惩罚,通过强化或削弱某种行为来改变其发生的概率。

斯金纳通过鸽子按压杠杆获得食物的实验,展示了如何通过奖励来增加某种行为的发生。

2. 描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基础的生理需求到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

这五个层次依次是:生理需求(食物、水、睡眠等)、安全需求(安全、稳定、健康等)、社交需求(友谊、爱情、归属感等)、尊重需求(自尊、他人尊重等)和自我实现需求(个人潜能的实现、创造力的发挥等)。

心理学基础知识测试

心理学基础知识测试

心理学基础知识测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涵盖广泛的领域。

本文将进行心理学基础知识测试,帮助读者巩固对心理学的了解。

以下是一系列问题,每个问题后面都有四个选项,请选择正确的答案。

1. 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什么的科学?a) 动物学b) 大脑科学c) 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d) 社会学2. 谁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a) 亚里士多德b) 斯宾塞c) 弗洛伊德d) 惠特默3. 下面哪个是心理学的分支领域?a) 物理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分子心理学d) 体育心理学4.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是什么?a) 人类的认知过程和思维b) 人类的行为与环境的关系c) 心理障碍和疾病d) 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5. 什么是经典条件作用?a) 个体学习到一种特定的刺激与特定的结果之间的关联b) 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并从中学习c) 个体对刺激的反应逐渐消失d) 个体学习到积极或消极的结果使其行为增加或减少6.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什么?a) 人们如何思考和决策b) 人们如何与他人发生关系c) 人们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差异d) 人类的智力和认知能力7. 哪种研究方法用于观察和描述人类行为?a) 实验研究b) 问卷调查c) 自然观察d) 个案研究8. 下面哪个概念解释了人们在特定情境下会遵从权威的指令?a) 集体无意识b) 社会规范c) 权力对比效应d) 斯坦福监狱实验9. 当人们暴露于长期压力的情境中,身体会产生什么物质?a) 血浆素b) 肾上腺素c) 血红蛋白d) 血沉10. 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到什么的影响?a) 基因和遗传b) 社会文化环境c) 无意识冲动和欲望d) 学习和经验答案解析:1. c) 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帮助我们理解人们是如何思考、感受和行为的。

2. c)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他提出了很多对心理学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理论和观点。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回忆不起在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称为( )。

A.逆行性遗忘B.顺行性遗忘C.不完全遗忘D.临时l生遗忘正确答案:A解析:顺行性遗忘:回忆不起在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件,近期事件记忆差,不能保留新近获得的信息,而远期记忆尚保存。

逆行性遗忘:回忆不起在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过去的信息丢失,但能形成新的记忆。

不完全遗忘是能再认,不能回忆。

临时性遗忘是指一时不能再认或回忆。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2.记忆过程包括下列基本环节( )。

A.保持和遗忘B.再认和回忆C.识记、保持和遗忘D.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正确答案:D解析:记忆包括三个过程:识记、保持、再现。

再现的方式又分为再认和回忆。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3.容易保持和恢复的记忆是( )。

A.形象记忆B.语义记忆C.情景记忆D.动作记忆正确答案:D解析:梁宁建《心理学导论》:动作记忆与其他记忆类型相比,其信息的保持和提取一般比较容易,也不容易遗忘。

动作记忆一旦形成,保持的时间往往很久。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4.学习某种动作,掌握动作要领的记忆是( )。

A.陈述性记忆B.程序性记忆C.情景记忆D.语义记忆正确答案:A解析:学习某种动作,掌握动作要领的记忆是陈述性记忆,而经过练习把知识变成运动技能的记忆是程序性记忆。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5.记忆的SPI理论试图将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统一到一个更综合的框架中,它是由( )提出来的。

A.拉什利B.布洛卡C.图尔文D.艾克尔斯正确答案:C解析:图尔文1995年提出记忆的SPI理论。

该理论试图将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统一到一个更综合的框架中。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6.斯们林用局部报告法证明了( )的存在。

A.短时记忆B.长时记忆C.感觉记忆D.内隐记忆正确答案:C解析:斯伯林用局部报告法证明了感觉记忆的存在,这个是心理学常识。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测验及其应用)模拟试卷3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测验及其应用)模拟试卷3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测验及其应用)模拟试卷3(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编制心理测验一般不需要经过( )过程。

(分数:2.00)A.编制测验项目B.预测与项目分析C.测验标准化D.评估常模√解析:解析:编制心理测验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确定测验目的;制定编题计划;编辑测验项目;预测与项目分析;合成测验;测验标准化;鉴定测验;编写测验说明书。

2.为了对测验的分数进行解释,需要测验的是( )。

(分数:2.00)A.信度B.效度C.长度(题目数量)D.常模√解析:解析:测验分数的解释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看待测验分数的意义;二是如何将测验分数的意义告诉受测者。

这两点都需要常模的参与。

其他几个选项是在编制测验时需要考虑的,在分数解释的时候都不是必需的。

3.将整个测验按照测验题目材料的性质分为若干分测验,同一分测验的题目按照其难度由易到难排列,这种测验的排列方式是( )。

(分数:2.00)A.混合螺旋式B.交叉式C.并列直进式√D.递进式解析:解析:常见的测验项目的排列方式是并列直进式和混合螺旋式。

混合螺旋式是指先将各类测验项目依难度分成若干不同层次,再将不同性质的测验项目予以组合,作交叉式的排列,其难度则逐渐上升。

并列直进式将整个测验按照测验题目材料的性质分为若干分测验,同一分测验的题目按照其难度由易到难排列。

4.能力与测验焦虑呈( )。

(分数:2.00)A.正相关B.负相关√C.倒U型D.无相关解析:解析:测验焦虑是指被试因接受测验而产生的一种忧虑和紧张情绪,它会影响测验结果的真实性。

心理学的研究证实:①能力与测验焦虑呈负相关。

②抱负水平与焦虑呈正相关。

③竞争性测验的测验焦虑高,经常接受测验的人焦虑低一些。

④轻微的测验焦虑会增强测验效果。

5.抱负水平与测验焦虑呈( )。

(分数:2.00)A.正相关√B.负相关D.无相关解析:解析:测验焦虑是指被试因接受测验而产生的一种忧虑和紧张情绪,它会影响测验结果的真实性。

心理学基础知识与应用练习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心理学基础知识与应用练习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心理学基础知识与应用练习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称为( )。

A.记忆过程B.知觉过程C.心理过程D.思维过程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心理学基础知识与应用2.情绪和情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并通过一定的( )表现出来。

A.行为反应B.表情C.事物D.观点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心理学基础知识与应用3.按思维时是否遵循明确的逻辑形式和规则,可将思维分为逻辑思维和( )。

A.创造性思维B.常规思维C.聚合思维D.直觉思维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心理学基础知识与应用4.感觉中的视觉包括对色彩、( )和灰度的感觉。

A.亮度B.空间C.环境D.温度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心理学基础知识与应用5.心理过程通常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其中,( )是基本的心理过程。

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知觉过程D.意志过程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心理学基础知识与应用6.从有无目的性来划分,可将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 )。

A.创造想象B.幻想C.再造想象D.有意想象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心理学基础知识与应用7.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 )。

A.反映B.集中C.反应D.理会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心理学基础知识与应用8.人的思维属于认识的理性阶段,是更复杂、更高级的认识过程。

思维具有间接性和( )。

A.规律性B.直接性C.概括性D.复杂性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心理学基础知识与应用9.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和不同的思维形态,可将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 )。

A.抽象思维B.逻辑思维C.聚合思维D.常规思维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心理学基础知识与应用10.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的心理过程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它主要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三个方面,其中以( )为核心。

JC03心理学概论单元学习作业题考生适用带答案

JC03心理学概论单元学习作业题考生适用带答案

JC03心理学概论单元学习作业题考生适用带答案1. 介绍心理学概论1.1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涉及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方面的研究。

1.2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

1.3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包括教育心理学、工业组织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等。

2. 知觉和注意2.1 什么是知觉?知觉是指个体通过感觉器官对外界刺激进行解释和理解的过程。

它包括感觉、辨别和组织刺激的能力。

2.2 知觉的组成要素知觉包括感觉过程、注意过程和感知过程。

2.3 什么是注意?注意是指主动选择性地集中精力于某个刺激或任务上的过程。

注意可以帮助我们过滤无关信息,集中注意力于重要信息。

2.4 注意的特性注意有有限性、选择性和可分配性等特性。

3. 记忆和学习3.1 什么是记忆?记忆是指个体获取、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和核心。

3.2 记忆的类型记忆可以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等类型。

3.3 学习的定义学习是指个体通过经历和实践获取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3.4 学习的类型学习可以分为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作用和认知学习等类型。

4. 情感与情绪4.1 什么是情感?情感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或事件产生的心理体验,包括喜怒哀乐等情绪体验。

4.2 情绪的定义情绪是指个体对某种刺激或事件产生的临时的、有意识的主观体验。

4.3 情感和情绪的关系情感是情绪的中心和根源,情绪是情感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

4.4 情绪的分类情绪可以分为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两类。

5. 个体差异和发展心理学5.1 什么是个体差异?个体差异指不同个体之间在心理特征、能力和兴趣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5.2 个体差异的原因个体差异的形成受到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5.3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生命周期中心理状态和行为的变化。

5.4 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包括爱因斯坦的认知发展理论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发展理论等。

071102应用心理学考题

071102应用心理学考题

071102应用心理学考题应用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的学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比如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压力应对等等。

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更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一、情绪管理是应用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情绪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情绪过于激烈或者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会对个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应用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如何认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比如通过自我观察和情绪表达来减轻负面情绪。

此外,学会情绪管理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相处,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二、人际关系是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应用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情绪,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比如,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需求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冲突和误解。

此外,应用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如何有效地解决人际关系中出现的问题,比如通过沟通和妥协来解决矛盾。

三、压力管理是现代社会中许多人都会面临的问题。

应用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应对压力,避免压力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比如,学会放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压力,保持身心的平衡。

此外,学会设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管理压力,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

总之,应用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更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通过学习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有效地应对压力。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应用心理学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基础心理学练习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基础心理学练习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基础心理学练习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2.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单项选择题1.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为()。

A.人格结构B.人格发展C.人格适应D.人格动力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基础心理学2.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

A.荣格B.阿德勒C.弗洛伊德D.埃里克森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基础心理学3.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

A.现实性焦虑B.神经性焦虑C.道德性焦虑D.防御性焦虑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基础心理学4.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

A.压抑B.否认C.自居作用D.投射作用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基础心理学5.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

B.阿德勒C.卡特尔D.弗洛伊德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基础心理学6.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

A.弗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埃里克森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基础心理学7.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的作用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

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

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C.荣格D.阿德勒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基础心理学8.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A.卡特尔B.艾森克C.奥尔波特D.马斯洛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基础心理学9.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范大学2005–2006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 C )1、下列心理学家中,被称为科学心理学之父的是____________。

A.詹姆士B.华生C.冯特D.巴甫洛夫( A )2.能够确定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

A.实验法B.个案研究法C.调查法D.观察法( D )3.___________的功能是将一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神经元。

A.树突 B.髓鞘 C.细胞体 D.突触( B )4.绿草丛中的红花比绿草丛中的青蛙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是刺激物的__________产生的作用。

A.强度 B.对比 C.运动和变化 D.新颖性( B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是感觉的___________现象。

A疲劳 B.适应 C.融合 D.对比( B )6.下列“少女和老妇”的双关图,最能说明知觉的___________。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C )7.一般来说,由大脑左半球主管的功能是____________。

A.感知形状 B.感知方位 C.言语活动 D.感知音乐( A )8.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说明了动机和行为效果之间的关系,如图:________线反映的是完成简单任务时动机和行为效果之间的关系。

( A )9.“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这是__________冲突。

A.双趋B.双避C.趋避D.多重趋避( C )1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一种__________。

A.情调B. 激情C. 心境D.应激( D )11.下列不属于人的基本情绪的是___________。

A.悲哀 B.恐惧 C.愤怒 D.自豪( B)12.对________的学生,教师要让他学会抑制自己,耐心地帮助他养成自制、坚韧的习惯,平稳而镇静地学习和工作。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B)13.心理学家___________将人格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艾森克 D.考斯塔( D )14.“观察学习、替代强化”是___________的核心概念。

A.条件反射理论B.人格特质理论C.人格因素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 C )15.心理学家阿特金森认为,具有力求成功动机的人倾向于选择成功概率为__________的任务。

A.10%B.20%C.50%D.100%( B )16.一般认为智商在____________以下为智力落后。

A.50B.70C.90D.110( D )17.当视觉刺激物停止作用后,视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滞留一瞬间,这种现象叫A.相互作用B.联觉C.幻觉D.后像( A )18.在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中,遗传因素___________。

A. 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B.和大脑、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无关C.规定了心理发展的现实性D.包括胎内环境( C )19.___________提出了二因素的智力理论。

A.瑟斯顿B.加德纳C.斯皮尔曼D.斯腾伯格( B )20.某5岁小孩在斯坦福—比奈量表智力测验中智商为120,他的智力年龄为A.5岁B.6岁C.7岁D.8岁(ACD )1.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和条件有___________。

A.刺激物的强度B.明确的目的C.刺激物的新异性D.个人的兴趣(BC )2.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可以用___________来解释。

A.消退B.前摄抑制C.倒摄抑制D.线索丢失( BCD )3.场依存型的人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是外部定向者,其特点是A.表现出较大的独立性和较少的受暗示性B.喜欢并善于人际交往,社会工作能力较强C.偏爱社会学科D.倾向于进行小组学习( ABD )4.个体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为___________。

A.连续性和阶段性B.方向性和不可逆性C.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BCD )5.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

A.个体的年龄特征B.个体成败的直接经验C.个体成败的替代性经验D.个体的归因方式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描述和测量、____解释和说明______、预测和控制。

2、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与特定功能相连,其中枕叶是____视觉_____中枢。

3、学习一种材料,达到一次完全正确背诵后仍继续学习,称为____过度学习。

4、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称为_____错觉_____。

5、人的行为的一切动力均源于___需要_______,它是行为动力的源泉。

6、一般认为EQ的主要因素有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情绪控制、__人际沟通、挫折承受能力五个部分。

7、发散思维的特征或品质是:___流畅性______、变通性和独特性。

8、心理学家通常根据测验方式将人格测验分为自陈式测验和___投射式测验9、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部分,分别为____本我_____、自我和超我。

10、学习是学习者因___经验____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1.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客观反映。

a)错。

客观反映改为:主观反映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进程是先慢后快。

a)错。

先慢后快改为:先快后慢3.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

对4.气质、性格、认知风格都可以表现出个体的差异,因而都没有好坏之分。

a)错。

因而都没有好坏之分改为:其中气质和认知风格没有好坏之分,性格则有好坏之分5.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对1.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

1、人类的主要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⑴生理的需要指对阳光、水、空气、食物、排泄、求偶、栖息和避免被伤害等需要。

1分⑵安全的需要指对生活在无威胁、能预测、有秩序的环境中的需要。

1分⑶归属与爱的需要指对友伴、家庭的需要。

对受到组织、团体认同的需要,它表明人渴望亲密的感情关系,不甘被孤立或疏离。

1分⑷尊重的需要包括“人尊”和“自尊”两方面,前者指希望获得别人的重视、赞许等,后者指自信、自强、好胜、求成等。

1分⑸自我实现的需要指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和潜力的需要。

1分2.简述毕生发展观的基本思想。

(1)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

2分(2)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2分(3)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1分3.人格的定义中应包含哪些基本的含义?人格是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及其相应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2分这一界定包含三层含义:(1)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模式。

1分(2)一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

1分(3)是一种蕴蓄于中,形诸于外的统一体,这种统一体往往由一些特质所构成。

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问题的表征 1分(2)迁移的作用 1分(3)原型启发 1分(4)定势的作用 1分(5)情绪与动机状态 1分5.如何合理地组织复习?⑴及时复习1分⑵合理分配复习的时间1分⑶尝试重现和反复识记相结合1分⑷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动员多种感官参加复习1分⑸活动有助于记忆6.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情绪的动机性功能。

2分情绪的信号性功能。

2分情绪的感染性功能。

1分1试述创造力的特征及其培养途径与方法。

创造力的特征: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洞察性。

3分培养途径与方法:4分(1)创设有利于个体创造力发展的环境。

(2)实施教育创新。

(3)开发创造力的具体方法。

适当联系实际。

3分2.试述韦纳的归因理论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同时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5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主要有三:(1)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

(2)根据行为者当前的归因倾向预测其以后的动机。

(3)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5分华中师范大学2005–2006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卷)( B )1、人的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深入地了解人的心理活动,通常将个体心理现象分为___________两个方面。

A.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B.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C.性格和气质D.性格和能力( D )2、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___________来进行的。

A.细胞体 B.细胞核 C.树突 D.突触( D )3、心理学家已初步探明,人类行为的一切动力都起源于___________。

A.情绪B.动机C.思维D.需要( C )4、“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反映了注意的___________。

A.稳定性 B.广度 C.分配 D.转移( C )5、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因周围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现象称为A.真动知觉 B.似动知觉 C.诱导运动 D.自主运动( B )6、___________否认遗传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反应的学习过程,是由环境和教育塑造出来的。

A.成熟势力说 B.行为主义观C.精神分析论 D.相互作用论( C )7、当学习程度为___________时,记忆的效果最好。

A.50% B.100% C.150% D.200% ( B )8、人格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区分为___________。

A.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B.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C.稳定特质和不稳定特质D.外倾特质和内倾特质( C )9、在认识上抽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是___________。

A.分析B.比较 C.抽象 D.概括( A )10、先前学习的内容对后续学习内容所产生的干扰作用叫___________。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超限抑制 D.侧抑制( B)11、“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一种___________。

A.紧张B.心境C.激情D.应激( B )12、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是___________。

A.斯坦福—比奈量表 B.比奈—西蒙量表C.韦克斯勒量表 D.瑞文测验( D )13、耶克斯—多德逊定律反映了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A.动机与需要 B.动机与生理C.动机与目标D.动机与行为效果( C )14、___________气质的典型特点是沉默寡言,反应迟缓,善于忍耐,沉静。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B )15、既怕考试不及格又怕吃苦是___________冲突。

A.双趋 B.双避 C.趋避 D.多重趋避( B)16、某5岁小孩在斯坦福—比奈量表智力测验中智商为120,他的智力年龄为A.5岁B.6岁C.7岁D.8岁( A )17、下列不属于人的基本情绪的是___________。

A.自豪 B.恐惧 C.愤怒 D.悲哀( D )18、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