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公式速记------中考考前速记公式表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公式速记

初中物理公式速记

初中物理公式速记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一、力学部分
1.速度:v = s / t (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2.重力:G = mg (重力等于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g = 9.8N/kg)
3.压强:p = F / S (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4.浮力:F浮 = \rho液gV_排(浮力等于液体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排开液
体的体积)
5.动量:p = mv (动量等于质量乘以速度)
6.动能:E_k = \frac{1}{2}mv^2 (动能等于二分之一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
7.势能:E_p = mgh (势能等于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高度)
二、电学部分
1.电流:I = Q / t (电流等于电荷量除以时间)
2.欧姆定律:I = V / R (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3.焦耳定律:Q = I^2Rt (热量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乘以时间)
4.电功率:P = UI (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5.电能:W = Pt (电能等于电功率乘以时间)
6.电容:C = Q / V (电容等于电荷量除以电压)
三、热学部分
1.热量:Q = cm\Delta T (热量等于比热容乘以质量乘以温度变化)
2.热效率:\eta = Q{有用} / Q{总} (热效率等于有用热量除以总热量)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 (压强乘以体积等于物质的量乘以气体常数乘以温度)
四、光学部分
1.折射率:n = \sin\theta_1 / \sin\theta_2 (折射率等于入射角正弦值除以折
射角正弦值)
2.焦距:f = v / (v - u) (焦距等于像距除以像距减物距)
3.镜面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最新完整初中中考物理公式汇总

最新完整初中中考物理公式汇总

最新完整初中中考物理公式汇总以下是初中中考物理公式的最新完整汇总:一、力学部分:1.速度公式:速度=位移/时间2.加速度公式:加速度=(末速度-初速度)/时间3.运动距离公式:位移=(初速度+末速度)/2×时间4.动能公式:动能=1/2×质量×速度²5.动量公式:动量=质量×速度6.力的大小公式:力=质量×加速度7.牛顿第二定律:力=质量×加速度8. 功公式:功=力× 位移× cosθ9.功率公式:功率=功/时间二、热学部分:1.热传导公式:热传导=热传导系数×温度差×面积/厚度2.热平衡公式:传热=发热量3.比热容公式:热量=质量×比热容×温度变化4.热膨胀公式:长度变化=初始长度×热膨胀系数×温度变化三、光学部分:1.光速公式:光速=光程/时间2.光程公式:光程=光速×时间3. 折射定律:n₁ × sinθ₁ = n₂ × sinθ₂4.成像公式:1/焦距=(1/物距)+(1/像距)四、电学部分:1.电流公式:电流=电量/时间2.电阻公式:电阻=电压/电流3.电功率公式:电功率=电流×电压4.欧姆定律:电流=电压/电阻5.串联电阻公式:总电阻=电阻₁+电阻₂+⋯6.并联电阻公式:总电阻=1/(1/电阻₁+1/电阻₂+⋯)五、其他部分:1.谐振频率公式:频率=1/时间周期2. 机械功公式:机械功=力× 位移× cosθ3.压强公式:压强=力/面积4.电功公式:电功=电量×电压5.精密度公式:精密度=中值±允差6.杠杆平衡公式:力₁×力臂₁=力₂×力臂₂以上是初中中考物理公式的最新完整汇总。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解释和推导过程,请参考物理教材或参考书籍。

初中物理公式及顺口溜

初中物理公式及顺口溜

初中物理公式及顺口溜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及其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物理公式。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初中物理公式及对应的顺口溜:1.动能公式:动能=1/2×质量×速度的平方速度加倍,动能成倍。

质量加倍,动能加倍。

2.电阻公式:电阻=电阻系数×长度/面积表面积大,电阻小。

长度加倍,电阻加倍。

阻力大,电阻大。

3.位移公式:位移=速度×时间速度越大,位移越远。

时间加倍,位移成倍。

4.功率公式:功率=功/时间工作快,功率大。

时间加倍,功率减半。

5.加速度公式:加速度=变化的速度/变化的时间速度减少,加速度负。

时间越短,加速度越大。

6.简单机械公式:机械优势=输出力/输入力重力堆积,机械优势增加。

输入力加倍,机械优势加倍。

7.等时下落公式:下落时间=2×下落高度/重力加速度下落高度大,下落时间长。

重力加速度越大,下落时间越短。

8.阻力公式:阻力=摩擦系数×法向力摩擦系数大,阻力大。

法向力加倍,阻力加倍。

9.能量转化公式: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高处积能,动能变势能。

动能越大,机械能越大。

10.焦耳定律:功=能量转化×时间一秒一焦能量转化。

这些公式及顺口溜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物理知识,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可以通过配合实例和反复练习,加深对这些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初中物理还涉及到一些常见的物理定律,例如: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若无外力作用,速度保持不变。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3.牛顿第三定律:对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作用在第一个物体上的力等于作用在第二个物体上的力,且方向相反。

这些定律为我们理解和分析物理现象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通过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然界中的规律,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初中物理常见公式速记表

初中物理常见公式速记表

竖直方向上,重力做 功或克服重力做的 功。
W Pt t W
P
P —功率( W ) W —总功( J ) t —时间( s )
4
基本公式
变形 公式
物理量符号、含义及国际单位
备注
P Fv
F P P —功率( W )
v v P
F
F —力( N ) v —速度( m / s )
W总 W有 W额
W总 —总功( J ) W有 —有用功( J ) W额 —额外功( J )
机械效率用百分率表示;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
(m) n —动滑轮上绳的股数
= G G G动
G F浮 nF
G动 —动滑轮重力( N ) —机械效率 G —物体重力( N ) F浮 —浮力( N ) n —动滑轮上绳的股数 F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N ) G动 —动滑轮重力( N ) —机械效率
Gh Gh Fl斜 Gh fl斜
h —物体上升的高度( m )
斜面的机械效率;
F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N )
机械效率用百分率表示。
l斜 —物体在斜面上移动的距离( m )
f斜 —斜面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 N )
5
基本公式
IQ t
I U R
I I1 I2 In
电学
变形公式 物理量符号、含义及国际单位
Q mq Q Vq Q有用
Q总
变形公式
物理量符号、含义及国际单位
c= Q mΔt
Δt= Q cm
m= Q cΔt
Q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J )
c —比热容[ J / kg C ]
m —质量( kg ) t —温度差( C )
qQ m
mQ q

中考物理重点必背计算公式

中考物理重点必背计算公式
物理量单位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物理量单位s动力通过的距离n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物理量单位w动力做的功物理量单位p功率单位换算
中考物理重点必背计算公式
1、速度公式:
公式变形:求路程—— 求时间——
2、重力公式:
G=mg
3、合力公式:F=F1+ F2[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F=F大力– F小力[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W=UIt结合I=U/R→→W= t
17、电热公式
Q=I2Rt(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如电热器。)
18、电功率公式:
P=W/t
P=U I
4、密度公式:
求质量:m=ρv求体积:V=m/ρ
5、浮力公式:
F浮=G–F
F浮=G排=m排g
F浮=ρ水gV排
F浮=G
6、压强公式:p=
7、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8、帕斯卡原理:∵p1=p2∴ 或
9、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10、滑轮组:
F= G物
s=nh
11、机械功公式:
W=F s
12、功率公式:
P=
13、机械效率:
×100%
14、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燃料燃烧时放热
12、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Q放=mq
1、焚烧处理垃圾的优缺点是什么?
15、欧姆定律:
16、电功公式:
W=UIt
W=UIt结合U=I R→→W=I2Rt

八年级物理公式大全(中考必备)

八年级物理公式大全(中考必备)

8年级物理公式大全1、速度公式:公式变形:求路程—— 求时间——t=s/v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 = mg3、密度公式:求质量:m =ρV4、浮力公式:F 浮=G 物 – F 示F 浮=G 排=m 排gF 浮=ρ液gV 排F 浮=G 物 = m 物g5、压强公式:P=F/S (固体)t s v =vt s =V m=ρ面积(S)单位换算: 1 cm 2 =10--4m 2 1 mm 2 =10--6m 2注意:S 是受力面积,指有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积单位换算:1kg=103 g 1g/cm 3=1×103kg/m 31m 3=106cm 3 (体积V 换算) 1L=1dm 3=10-3m 3 1mL=1cm 3=10-6m 3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或 N/m 2 F ——压力 N S ——受力面积 m 2物理量 单位F 浮——浮力 NG 物——物体的重力 N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物理量 单位v ——速度 m/s km/h s ——路程 m km t ——时间 s h单位换算: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 1min=60s 1 m/s =3.6 km/h物理量 单位G ——重力 N m ——质量 kg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

物理量 单位ρ——密度 kg/m 3 g/cm 3m ——质量 kg g V ——体积 m 3 cm 3物理量 单位F 浮——浮力 NG 物——物体的重力 NF 示——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物理量 单位F 浮——浮力 N ρ ——密度 kg/m 3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 3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p =ρgh6F 1L 1=F 2L 2或写成:F = Gs =nh对于定滑轮而言: ∵ n =1 ∴F = G物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 ∵ n =2 ∴F=(G物+G 动) s =2 h7、功的W =F s8、功率公式:P =公式变形:W =Pt9×100%1221L L F F =n 121t W 总有用W W =ηm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即竖直方向):W =G h单位换算:1W=1J/s 1kW=103W。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必背公式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必背公式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必背公式1.速度公式速度=位移/时间v=s/t2.加速度公式加速度=变化的速度/变化的时间a=(v-u)/t3.力的公式力=质量×加速度F=m×a4.动能公式动能=1/2×质量×速度的平方Ek=1/2×m×v²5.动能定理动能的变化=力×位移ΔEk=F×s6.位移公式位移=速度×时间s=v×t7.质量公式质量=力/加速度m=F/a8.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总位移/总时间v=Δs/Δt9.能量转化公式A能量=B能量m×g×h=1/2×m×v²10.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总量保持不变11.法拉第定律电流与电流强度之比等于电阻与电阻强度之比I1/I2=R1/R212.电压公式电压=电流×电阻U=I×R13.电流公式电流=电荷/时间I=Q/t14.电阻公式电阻=电压/电流R=U/I15.热胀冷缩公式ΔL=α×L0×ΔT其中,ΔL为长度变化量,α为线膨胀系数,L0为初始长度,ΔT为温度变化量16.压强公式压强=力/面积P=F/A17.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重力的大小18.显微镜倍率公式放大倍率=视觉倍率×物镜倍率V=Vv×Vp19.球面镜公式1/f=1/v+1/u其中,f为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20.光速公式光速=光的路径长度/光的传播时间。

初中物理公式速记表

初中物理公式速记表

初中物理公式(一)第二部分初中物理中考必记数值1、15℃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V=340m/s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3、水的比热容是:C=4.2×310J/(kg∙℃)4、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100℃5、气压:1标准气压=760mmHg=1.01×510Pa 6、冰的熔点、凝固点:0℃7、水的密度:ρ=1.0×310- C10Kg/m3=1g/cm3 8、元电荷的电量:e=-1.6×199、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10、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值:220V11、手机电池的电压:3.6V 12、对人体的安全电压值:不高于36V第三部分 初中常用物理量及其单位、单位符号的识记1、长度L :米,m2、速度V :米/秒,m/s ;千米/时,Km/h3、摄氏温度t :摄氏度,℃4、质量m :千克,Kg5、体积V :立方米,3m ;立方厘米3cm6、重力G 、压力F :牛顿(牛),N7、功、内能、热量、机械能:焦耳(焦),J8、压强:帕斯卡(帕),Pa9、功率P :瓦特,W ;千瓦,Kw 10、电荷量Q :库仑(库),C 11、比热容C :焦每千克摄氏度,J/(kg ℃) 12、电流I :安培(安),A 13、电压U :伏特(伏),V 14、电阻R :欧姆(欧),Ω第四部分 初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单位换算一、长度:1km=310m 1m=10dm=100cm=310mm=610μm=910nm 二、速度:1m/s=3.6km/h 1km/h=185m/s 三、质量:1t=310kg 1kg=310g 1g=310mg 四、体积:13m =3103dm 13dm =3103cm 13cm =3103mm 1L=310m ι 1L=1 3dm 1m ι=13cm 五、压强:1MPa=610Pa 1KPa=310Pa六、功率:1Mw=610w 1Kw=310w 1Mw=310kw 七、电流:1A=310mA 1mA=310μA 1A=610Μa八、电压:1kv=310V 1v=310mv 1mv=310μv 1v=610μv 九、电阻:1M Ω=610Ω 1K Ω=310Ω 1M Ω=310K Ω十、面积:12m =1002dm 12dm =1002cm 12cm =1002m m 12m =4102cm第五部分 必记电学元件符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示:1Kg的水上升(或下降)1℃,需吸收(或放出)4.2×103J的热
Q = q m(固态或液态燃料)
= q V(气态燃料)
q:燃料的热值
定义:完全燃烧1Kg的燃料所放出的热量。
电热
Q = I2R t
= U I t = U2t / R = P t
适用于所有电路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11
炉效
η= Q有/ Q总×100%
2

W = F S = P t
1J = 1N·m = 1W·s
做功条件: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运动一段距离。
3
功率
P = W / t = Fυ
1KW = 103W,
υ为平均速度
4
有用功
W有用= G h(竖直提升)= F S(水平移动)= W总– W额=ηW总
5
额外功
W额= W总– W有= G动滑轮h(忽略轮轴间摩擦)= f L(斜面)
1标准大气压= 76 cmHg柱= 1.01×105Pa = 10.3 m水柱
5
浮力
①F浮= F上- F下
②F浮= G – F
③漂浮、悬浮:F浮= G
④F浮= G排=ρ液g V排
⑤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
计算浮力的步骤:
(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
(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
W = W1+ W2+ … + WnP = P1+ P2+ … + PnQ = Q1+ Q2+ …+ Qn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u
成像性质
应用
倒立
正立
放大
缩小
实像
虚象
像距
υ
同侧
异侧
u > 2 f
倒立
缩小
实像
2 f >υ> f
异侧
照相机
u =2 f
倒立
等大
实像
υ = 2 f
异侧
2 f > u > f
倒立
放大
6
总功
W总= W有用+ W额= F S = W有用/ η= W额/(1-η)
7
机械效率
η= W有用/ W总
定义式
η=Gh / Fs= G /(n F)
= G物/(G物+ G动)
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
8
电流
I = U / R(欧姆定律)
9
电功
W = U I t =P t
= I2R t = U2t / R
W有用功= f S物







SF=n S物(n=2)
1、F=1/n G物(不计机械摩擦及机械自重)2、F= (G物+G动)(不考虑机械摩擦)n=2
W有用功= Gh
SF=n S物(n=2)
1、F= f (不计机械摩擦及机械自重)2、F> f(不考虑机械自重)n=2
W有用功= f S物
SF=n S物(n=3)
有用功
W有用功
总功
W总功
机械效率η



SF=S物
1、F=G物(不计机械摩擦)2、F>G(考虑机械摩擦)
W有用功= G物h
W总功= FS
=W有+W额
=G物h+G动h
=fS物+W额
η=
×100%
= ×100%
= ×100%
(竖直放置)
= ×100%
(水平放置)
SF=S物
1、F=f(不计机械摩擦)2、F> f(考虑机械摩擦)
(只计动滑轮的重力)
υF= nυG
S= n h
理想滑轮组
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
n为奇数,下接法; n为偶数,上接法;
8
斜面公式
F L = G h
适用于光滑斜面
滑轮种类及
结构装置图
动力F移动距离SF与物体移动距离h(或S物)的关系
力F与物体重力G物(或物体所受摩擦力f关系)及动滑轮的重力G动关系
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1F浮>G上浮至漂浮ρ液>ρ物漂浮
② F浮=G漂浮 悬浮ρ液=ρ物悬浮
③ F浮<G下沉ρ液<ρ物下沉
6
杠杆平衡
条件
F1L1= F2L2
实验前,应先把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方便读取力臂的长度。
7
滑轮组
F = G / n(不计阻力)
F =(G动+ G物)/ n
W有用功= Gh
SF= S(n=2)
1、F=2 f(不计机械摩擦及机械自重) 2、F> n f(考虑机械摩擦)n=2
W有用功= f S物
序号
物理量
计算公式
备注
1
机械能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及物体的速度有关
势能
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及被举高的高度有关
弹性势能:与形变的大小有关
物体的机械能可能为0,但内能不可能为0
适用于所有电路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电功率
P = W / t = U 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I2R = U2/ R;P实=( )2P额
适用于所有电路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10
热量
Q= c m△t(发生热传递时)
吸热:Q吸= c m(t – t0)
放热:Q放= c m(t0– t)
不计热损Q吸= Q放;
c水=4.2×103J/(Kg.℃)
1、F= G物(不计机械摩擦及自重)2、F= (G物+G动)(不考虑机械摩擦)n=3
W有用功= Gh
SF=n S(n=3)
1、F= f (不计机械摩擦及机械自重)2、F> f(不考虑机械自重)n=3
W有用功= f S物
特殊装置
SF= h(n=2)
1、F=2G物(不计机械摩擦及机械自重) 2、F=2G物+G动(不考虑机械摩擦)
实像
υ > 2 f
异侧
幻灯机
u = f
不成像
u < f
正立
放大
虚象

同侧
放大镜
像、物移动时的变化规律
凸透镜成实象时,物距变大(小),像距变小(大),像变小(大)
凸透镜成虚象时,物距变大(小),像距变大(小),像变大(小)
C=λf(电磁波)
2
密度
(属性)
ρ= m / V
m一定时,ρ和V成正比;V一定时,ρ和成m反比。
1 g / c m3= 103Kg / m3
ρ木=0.6×103Kg / m3ρ冰=0.9×103Kg / m3
ρ水=1.0×103Kg / m3ρ铝=2.7×103Kg / m3
ρ铁=7.9×103Kg / m3ρ铜=8.9×103Kg / m3
3
合力
F = F1-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
F = F1+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同
4
压强
p = F / S
P液=ρ液gh深
p = F / S适用于固、液、气(注意F及S的取值)S受力面积:有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积。
(1)p =ρg h可用来计算固体中的柱体的压强
(2)p =ρg h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h深--深度是指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一点的竖直距离。
定义式

电路中基本电量的关系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
I1= I2= …
I = I1+I2+ …
电压
U = U1+ U2+ …
U1= U2= …
电阻
R = R1+ R2+ …
R = n R0(n个等值电阻R0串联)
1 / R = 1 / R1+ 1 / R2+ …
R = R1R2/(R1+ R2)(两个电阻并联)
初中物理公式速记------中考考前速记公式表
序号
物理量
计算公式
备注
1
速度
υ= S / t
V平均速度=S总路程/ T总时间
1m / s = 3.6(18/5) km / h 1km/h=5/18 m/s
声速υ= 340m / s
车过桥、车过洞时,S总路程=S桥(洞)+S车。
光速C = 3×108m /s
R = R0/ n(n个等值电阻R0并联)
分压
U1∶U2= R1∶R2
分流
I1∶I2= R2∶R1
W1/ W2= P1/ P2= Q1/ Q2
= U1/ U2= R1/ R2
串联电路中物理量(I除外)都与电阻正比
W1/ W2= P1/ P2= Q1/ Q2
= I1/ I2= R2/ R1
并联物理量(U除外)都与电阻反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