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微型计算机实验报告三
中南大学计算机实践报告

中南大学计算机实践报告中南大学计算机实践报告中南大学计算机实践报告一.任务内容要想制作好一个网页,首先要在整体上规划好自己网站的主题和内容,确定自己需要传达给访问用户的主要信息,然后仔细斟酌,把自己所有要表达的意念合情合理地组织起来;其次,是设计一个富有个性的页面式样,务求尽善尽美。
这样制作出来的主页才会清晰、明了、内容充实。
我从6岁就开始学习古筝,从小对古筝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并且对古筝的各方面的情况有较深的理解,因此我把这次计算机实践课程的主题定为了“唯美古筝”。
主题实践报告以古筝为线索展开介绍,内容包括古筝的结构、古筝的历史、中国著名古筝曲、当代中国著名的古筝家及中外联系之桥等五大项内容:1)在“古筝的结构”一大内容中,介绍了古筝从拔弦古古筝、击弦古古筝到手拨式键盘乐器到现在乐器大家族之中的“公主”的演变过程,并简述了古筝诞生、发展的重大意义。
2)在“古筝的历史”这部分内容中,着重写了筝的来由,命名以及各种关于古筝的典故,并让大家对古筝发展有所认识。
3)在“中国古筝名曲”中,展示出了中国古筝界风斐之作和中国的一些经典民族乐曲。
例如《高山流水》、《广陵散》和贺渌訂名曲《梅花三弄》等。
4)“中国当代著名古筝家”内容中则介绍了包括中国著名青年古筝家袁莎和任洁的几个古筝名家风采。
让古筝家的魅力感染古筝爱好者学习古筝,关注古筝界的热情。
5)在“中外联系之桥”这一内容中,我介绍了敦煌莫高窟里美丽的壁画,这些事古筝存于古今的证明。
这五大内容的介绍,旨在对唯美古筝做一个全面的解释和分析。
二.设计步骤首先确定了“唯美古筝”的主题后,我策划将网页的风格定为轻快明丽、简洁清新.主题分为确定的五大内容(即古筝的结构,古筝的历史,中国当代古筝家简介及中国古筝名曲,中外联系之桥展示等方面)来分别介绍,这份设计实践项目在首页之下分五大分块。
按照计算机实践的任务要求,也为了使网页制作及设计精美,我在项目中运用了5个网页,制作了15张幻灯片(十五张幻灯片为一个统一整体介绍五大内容之一),从网上搜集丰富的资料添入网页和幻灯片中,并且在首页中加入了两个简易动画以增添艺术效果,首页与其它网页之间,首页与幻灯片之间用超链接联系起来,使得整个项目结构紧凑,衔接紧密。
微型计算机实验一实验报告

微型计算机实验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微型计算机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熟悉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了解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和工作原理,并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组装和调试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我们对计算机系统的认识和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设备与工具1、计算机主机箱、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等硬件设备。
2、螺丝刀、镊子、防静电手环等工具。
三、实验内容1、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打开计算机主机箱,观察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等硬件设备的外观和安装位置。
学习各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如 CPU 负责运算和控制,内存用于临时存储数据,硬盘用于长期存储数据等。
2、计算机硬件组装戴上防静电手环,防止静电对硬件设备造成损坏。
首先安装 CPU,将 CPU 对准主板上的插座,轻轻放下,然后扣紧CPU 插座的扳手。
安装内存,将内存插槽两端的卡扣掰开,将内存条对准插槽,用力按下,直到两端的卡扣自动扣紧。
安装硬盘,将硬盘固定在机箱的硬盘架上,然后连接数据线和电源线。
安装显卡,将显卡插入主板上的 PCIE 插槽,并用螺丝固定。
安装声卡和网卡,根据主板的接口类型,将声卡和网卡插入相应的插槽。
连接机箱前面板的线缆,包括电源按钮、重启按钮、指示灯、USB 接口等。
3、计算机硬件调试检查各硬件设备的安装是否牢固,连接是否正确。
接通电源,按下电源按钮,观察计算机能否正常启动。
如果计算机无法启动,根据报警声和指示灯的提示,查找故障原因并进行排除。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清理实验台,将所需的硬件设备和工具摆放整齐。
阅读计算机硬件组装的相关资料,了解组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2、硬件组装按照上述步骤,依次安装 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等硬件设备,并连接好线缆。
3、硬件调试检查组装完成的计算机,确保没有遗漏的部件和连接错误。
接通电源,按下电源按钮,观察计算机的启动情况。
如果计算机无法启动,首先检查电源是否正常,然后检查各硬件设备的连接是否松动。
微机原理及应用中南大学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实验一单片机仿真开发机操作和MCS-51指令系统应用一、实验目的1、熟悉MCS-51单片机仿真开发机和开发调试软件的操作使用和调整;2、学会编写和输入汇编语言源程序、对输入的源程序进行汇编;3、掌握程序的调试和运行的各种方法。
二、实验说明1.输入给定程序,配置选项,调试并运行程序,观察程序控制下寄存器的变化。
2.选中此项keil为纯软件仿真。
3.编写程序上机调试通过,实验报告要求提交程序流程图及源程序。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完成分值:60分)本实验秩序运行Keil uVersion2程序,设置为keil为纯软件仿真(不需要连接仿真器就可以仿真)。
1.新建工程项目2.设置工程文件参数3.编写新程序事例4.调试程序直至能够运行出结果。
四、参考实验程序AJMP MAINORG 0030HMAIN: MOV R0,#20HMOV R2,#0FHMOV A,#00HA1: MOV @R0,AINC R0INC ADJNZ R2,A1MOV R0,#20H ;暂停,观察并记录!MOV DPTR,#7000HMOV R2,#0FHA2: MOV A,@R0MOVX @DPTR,AINC R0INC DPTRDJNZ R2,A2MOV R0,#030H ;断点,观察并记录!MOV DPTR,#7000HMOV R2,#0FHA3: MOVX A,@DPTRMOVX @R0,AINC R0INC DPTRDJNZ R2,A3DO: LJMP DOEND ;内部存储器数据块赋值,搬运数据块到外部存储器,再搬运回内部数据存储器。
五、附加题(完成分值:10分/单个附加题,附加题要求当场给指导老师检查结果,否则无效。
其中1、2、3附加题要求写在实验报告上)1.将光标移到想要暂停的地方,MOV R0,#20H所在行,选择“执行到光标处”功能,程序快速执行到光标所在行。
观察运行情况,并记录下表。
R0 R2 A 20H 21H 22H 23H 24H 25H2FH 00H 0FH 00H 01H 02H 03H 04H 05H26H 27H 28H 29H 2AH 2BH 2CH 2DH 2EH06H 07H 08H 09H0AH 0BH 0CH 0DH 0EH2.在MOV R0,#0A0H行设置断点,全速执行,暂停后观察并记录以下单元内容R0 DPL 7000H 7001H 7002H 7003H 7004H 7005H 7006H2FH 01H 0FH 01H 02H 03H 04H 05H 06H7007H 7008H 7009H 700AH 700BH 700CH 700DH 700EH07H 08H 09H 0AH 0BH 0CH 0DH 0EH3.画出程序流程图4.修改程序,实现新功能(例如搬运数据时实现倒序,变成对应的BCD码,请自行考虑与别人不同的功能,同组同学已经实现过的功能不算新功能)答:由程序可知,子程序Al产生数据,子程序A2将产生的数据搬运至7000H开头的地址,子程序A3将7000H开头的地址搬运至30H开头的地址。
微机基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微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微机基本操作,包括启动、关闭、使用键盘和鼠标等。
3. 学习微机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文件管理、程序管理、系统设置等。
4. 培养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1. 硬件环境:微机一台、显示器一台、键盘一个、鼠标一个。
2. 软件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常用办公软件等。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微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观察微机外部结构,了解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
(2)打开微机,观察启动过程,了解微机自检和启动顺序。
(3)学习微机内部结构,了解CPU、内存、硬盘、显卡等部件的功能。
(4)了解微机工作原理,包括指令执行过程、数据传输过程等。
2. 微机基本操作(1)学习启动和关闭微机的方法,了解安全关机的重要性。
(2)学习使用键盘和鼠标进行基本操作,如打开、关闭程序、切换窗口等。
(3)学习使用快捷键提高工作效率。
3. 微机操作系统基础知识(1)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界面和功能。
(2)学习文件管理,包括创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等操作。
(3)学习程序管理,包括安装、卸载、运行程序等操作。
(4)学习系统设置,包括显示设置、声音设置、网络设置等。
4. 实验练习(1)练习使用Windows自带的画图软件,绘制简单的图形。
(2)练习使用Word文档编辑功能,制作一份简单的文档。
(3)练习使用Excel表格处理功能,制作一份简单的表格。
(4)练习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功能,制作一份简单的演示文稿。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熟悉了微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了微机基本操作,学习了微机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实验分析(1)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微机的基本操作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熟练掌握键盘和鼠标操作,能够使我们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
(2)在文件管理方面,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计算机中的数据。
中南大学微机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学生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____指导教师目录第一部分软件实验 (4)DEBUG 的使用 (4)第二部分硬件实验 (8)实验一使用ADC0809的A/D转换实验 (10)实验二使用DAC0832的D/A转换实验(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使用DAC0832的D/A转换实验(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部分实验总结. (13)第一部分软件实验DEBUG 的命令及其操作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debug的常用命令,学会用debug来调试程序。
2.深入了解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存取方法及堆栈中数据的压入与弹出。
3.掌握各种寻址方法以及简单指令的执行过程。
二、实验内容1.进入和退出DEBUG程序2.本实验只要求在DEBUG调试状态下进行,包括汇编程序,调试程序,执行程序3.掌握一些DEBUG的基本操作三、实验环境Windows系统下从进入命令行窗口。
四、实验的基本原理a 汇编d显示内存单元内容e修改单元内存内容g执行命令t单步(或多步)调试n指定文件路径文件名(含扩展名)u反汇编r查看寄存器值及修改l加载程序w写盘命令五、实验步骤1.用DEBUG调试简单程序例1 -A CS:0106MOV AX,1234MOV BX,2345MOV CX,0ADD AX,BXMOV CX,AXINT 20运行程序(注:执行程序时IP应指向要执行的指令,需要修改时-RIP当前值输入需要值该处为0106当然也可以在T或G命令中指出程序起始地址)-R 显示各寄存器当前内容及首条指令-T3 跟踪执行三条赋值传送指令,观察寄存器及标志位变化-T2跟踪执行相加及送和数指令,观察寄存器及标志位变化-G 执行软件中断指令INT 20,机器将显示“程序正常终止”的信息,并显示“-”,表明仍处在DEBUG的调试控制状态下,注意未用T命令,因为我们不想进入到20H中断处理程序中去,P命令也可实现相同操作实验现象记录:观察每条指令执行后各相关寄存器值及标志位状态2.在windows系统下按WIN+R键,在弹出窗口下输入cmd,进入命令行窗口,然后再窗口下输入debug,进入debug程序。
微型计算机实验报告

目录实验一 A/D与D/A转换 (2)实验二数字滤波器 (5)实验三离散化方法研究 (8)实验四数字PID调节器算法的研究 (13)实验五串级控制算法的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六解耦控制算法的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七最少拍控制算法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八具有纯滞后系统的大林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九线性离散系统的全状态反馈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模糊控制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一具有单神经元控制器的控制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二二次型状态调节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三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四步进电机转速控制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五单闭环温度恒值控制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六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A/D与D/A转换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实验系统的结构与使用方法;2.通过实验了解模拟量通道中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的实现方法。
二、实验设备1.THBDC-1型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平台2.THBXD数据采集卡一块(含37芯通信线、16芯排线和USB电缆线各1根)3.PC机1台(含软件“THBDC-1”)三、实验内容1.输入一定值的电压,测取模数转换的特性,并分析之;2.在上位机输入一十进制代码,完成通道的数模转换实验。
微机实习报告

微机实习报告第一篇:微机实习报告计算机上机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上机实习的目的是使同学们熟悉office软件。
1、能用WORD做基本的文档录入和编辑。
会设置常见的文字格式和版式。
2、能用ppt做基本的幻灯片。
会设置常见幻灯片效果和格式。
会播放幻灯片。
3、会使用Excel录入数据,会设置数据格式。
会基本的表格统计和分析。
二、实习任务:1、选定一个主题,收集资料,整理成为一篇综述性报告;2、假定为某班班主任,根据本班成绩进行成绩分析,撰写一篇班级成绩分析报告;3、制作一个以第一题的主题为演讲内容的演示文稿;4、选做题:利用PS进行平面艺术创作;5、将以上操作所产生的文件打包压缩成一个文件上交;6、写一份关于本次上机实习的实习报告。
三、实习总结:1、第一大题的论文内容不是很完美,但总体上,成绩分析表将学生的加权平均分、名次、各分数段人数、优秀生名单等分析到位,运算到位。
演示文稿花了很多心思去做,用来很多效果,出来还是不错的。
2、此次实习时间虽不是很长,但我学会了许多东西,特别是一些课堂上没弄懂的问题,实习中通过操作将其弄懂了。
另外,我也学会了如何调试word文档,总而言之,实际操作比课堂上更容易掌握知识,课堂上老师讲的很好,可我一次并不能消化多少,而上机操作则不同,不会就不能进行下一步,必须弄懂才能做接下来的工作,而且能够掌握得更好。
3、此次实习收获最大的并不是对office的掌握,而是对学习方法的认识,实习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虽然能帮助我解决一部分,但最终还是需靠自己,多动脑,多思考,再加上细心,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4、对于意见和建议的话,我只想说由于早上第一节上机就要对着大频幕台式电脑会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希望以后上机实习中能将时间更好的科学安排好。
第二篇:微机实习报告微机控制系统实习报告微机实习是我们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实习课,也是大学期间最后的一门实习课,实习的目的是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基本掌握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掌握收集、分析、应用资料的基本方法,通过技术方案的选择论证、硬件设计、程序设计,掌握自控原理、微机原理、单片机、计算机控制等课程理论知识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方法,掌握基于微型计算机的自动控制装置、自动测试仪器等的设计方法与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中南大学自动化微机课程设计报告(DOC)

第一章绪论1.1 概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益更新。
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加以完善。
交通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
1.2 设计目的《微机应用系统设计与综合实验(实践)》课程设计是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设计,让学生对微机系统有一个较全面的理解,对典型数字接口电路的应用技术有一个较深入的掌握,并对应用系统进行硬件原理和软件编程进行分析、设计和调试,达到基本掌握简单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软硬件的设计方法,提高项目开发能力的目的。
要求同学独立完成课题,写出课程设计说明书,画出电路原理图,说明工作原理,画出电路印制板图,编写设计程序及程序流程图。
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课程设计任务书,认真查阅资料,完成好上机调试,圆满完成本次课程设计。
1.3 设计任务和内容设计题10:交通灯控制功能设计(限2-3人)设计要求:(1)、编程语言为C语言和汇编语言;(2)、硬件电路基于80x86微机接口;(3)、程序功能要求:小键盘给定、数码管(屏幕)显示;(4)、具备急救车应急响应功能和时间倒计时显示功能。
实验仪器与设备(1)TPC-H通用微机接口实验系统1台。
(2)IBM-PC微型计算机1台。
第二章总体设计及核心器件简介2.1总体设计通过采用8086、8255、I\O接口电路、键盘、LED数字灯显示、发光二极管组成交通灯演示系统。
利用8255与键盘扫描单元,编写程序完成按键扫描功能,并将倒计时时间显示在数码管上。
按键可以完成置数功能和各种控制功能,同时利用8086重复刷新数码管产生一秒延时,延时一秒之后,将倒计时时间减少一秒,并利用刷新数码管显示出当前剩余时间,到倒计时时间为零,通过利用I\O 接口电路将控制信号传送给发光二极管,使之发光或者熄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VPEDE,AX
MOVOUTPUT,AX
MOVIE,AX
MOVBL,01H
JMPFINISH
PID:DECBL;采样周期到否
JNZFINISH
CALLCY;PID程序
MOVAX,AEK
MOVDX,TD
CALLML
MOVCL,TK
MOVCH,00H
IDIVCX;计算微分项
ADDAX,EKK
(3)若动态性能不好,则需加入微分作用。整定时,使微分时间TD从0变大,并相应的改变比例系数和积分时间,逐步凑试,直到满意结果。由于PID三个参数有互补作用,减小一个往往可由几个增大来补偿,因此参数的整定值不唯一,不同的参数组合完全有可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三、仪器设备
PC机一台,TD-ACS实验系统一套或“TD-ACC+实验系统一套+i386EX系统板一块”。
5.运行程序,将积分分离值设为最大值7FH (相当于没有引入积分分离),用示波器分别观测输入端R和输出端C。
6.如果系统性能不满意,用凑试法修改PID参数,直到响应曲线满意,并记录响应曲线的超调量和过渡时间。
7.修改积分分离值为20H,记录此时响应曲线的超调量和过渡时间,并和未引入积分分离值时的响应曲线进行比较。
MOVIE,AX
MOVDX,AX
TESTDH,80H
JZDD1
MOVAX,0F000H
ANDAL,AL
SBBDX,AX
JG DD2
MOVDX,0F000H
JMP DD4
DD1:MOV AX,0FFFH
ANDAL,AL
SBB DX,AX
JG DD3
DD2:MOV DX,IE
JMP DD5
DD3:MOV DX,0FFFH
DD4:MOV IE,DX
DD5:MOV AX,PEDE;计算比例项
ADDAX,DX
MOV DX,KP
CALLML
CALL OUT_PUT
MOV BL,TK
JMP FINISH
DD6:MOVDX,0000H
JMPDD4
;乘法子程序,
;适用范围: 被乘数为符号数,乘数为无符号数,16位乘法
;参数:被乘数AX,乘数DX
TESTDH,80H;判溢出
JZL7
MOVBX,0F000H
SUBDX,BX
JGL8
MOVDX,0F000H
JMPL9
L7:MOVBX,0FFFH
SUBDX,BX
JGL10
L8:MOVDX,OUTPUT
JMPL11
L10:MOVDX,0FFFH
L9:MOVOUTPUT,DX
L11:MOVCL,03H
MOVAL,076H
OUTDX,AL
MOVDX,0F041H
MOVAL,10H
OUTDX,AL
MOVDX,0F041H
MOVAL,27H
OUTDX,AL
INAL,21H;开7号中断
ANDAL,7FH
OUT21H,AL
MOVDX,DA1_ADDR
MOVAL,80H;D/A输出零
OUTDX,AL
MOVBL,01H
8.将6和7中的较满意的响应曲线分别保存,在画板、PHOTOSHOP中处理后粘贴到WORD中,方便形成实验报告。
实验程序如下:
PUBLICTK
PUBLICEI
PUBLICKP
PUBLICTI
PUBLICTD
AD_ADDR EQU0600H
DA1_ADDR EQU0640H
DIN_ADDR EQU0F860H
为了便于实验参数的调整,下面讨论PID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1)增大比例系数KP一般将加快系统的响应,在有静差的情况下有利于减小静差。但过大的比例系数会使系统有较大的超调,并产生振荡,使系统稳定性变坏。(2)增大积分时间参数TI有利于消除静差、减小超调、减小振荡,使系统更加稳定,但系统静差的消除将随之减慢。(3)增大微分时间参数TD有利于加快系统响应,使超调量减小,系统稳定性增加,但系统对扰动的抑制能力减弱,对扰动有较敏感的响应。在调整参数时,可以使用凑试法。参考以上参数对控制过程的影响趋势,对参数实行“先比例,后积分,再微分”的步骤。
POPBX
RET
;采样子程序
;功能:从A/D读取采样值,并进行变换,采样值大于80H,表示0~-5V,采样值小于80H,表示0~+5V
;并计算偏差EK,和偏差变化量AEK,分别将其扩大32倍,为了保证计算精度
;返回值:返回值存在相应的变量中
CY:MOVDX,AD_ADDR
INAL,DX;采样
SUBAL,80H
MOVEKB,AL;计算EK
MOVAH,00H
MOVCL,08H
SALAX,CL
MOVCL,03H
SARAX,CL
MOVEKK,AX;计算AEK
SUBAX,EKK_1
MOVAEK,AX
MOVAX,EKK
MOVEKK_1,AX
RET
;控制量输出子程序
;功能:控制量判溢出,放大8倍后输出
OUT_PUT:MOVOUTPUT,DX;控制量输出值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积分分离法PID控制
系
专业
班
姓名
学号
授课老师
预定时间
实验时间
实验台号
一、目的要求
1.了解PID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学习凑试法整定PID参数。
3.掌握积分分离法PID控制规律
二、原理简述
图3.2-1是一个典型的PID闭环控制系统方框图,其硬件电路原理及接线图可设计如下,图中画“○”的线需用户在实验中自行接好,对象需用户在运放单元搭接。
;返回值:结果的高16位在DX中,低16位在AX中
ML:CMPDX,7FFFH
JAML1
IMULDX
RET
ML1:PUSHBX
PUSHCX
PUSHAX
SUBDX,7FFFH
IMULDX
MOVBX,
MOVCX,AX
POPAX
MOVDX,7FFFH
IMULDX
ADDAX,CX
ADCDX,BX
POPCX
STACK1 SEGMENTSTACK
DW 256 DUP(?)
STACK1 ENDS
DATA SEGMENT
TK DB05H;采样周期
EI DB 7FH;积分分离值
KP DW8000H;比例系数
TI DW0018H;积分系数
TD DW0008H;微分系数
EKK_1DW0000H;上一次偏差值
EKB DB00H;当前偏差值(字节)
AGAIN:STI
HLT
JMPAGAIN
IRQ7:MOVDX,DIN_ADDR;判同步信号到否
INAL,DX
ANDAL,01H
JZPID
MOVDX,DA1_ADDR
MOV AL,80H;D/A输出零
OUTDX,AL
MOVAX,0000H;变量清零
MOVEKB,AL
MOVEKK,AX
MOVEKK_1,AX
MOVDS,AX
PUSHDS
XORAX,AX
MOVDS,AX
MOVAX,OFFSET IRQ7 ;填写7号中断入口地址
MOVSI,003CH
MOV[SI],AX
MOVAX,CS
MOVSI,003EH
MOV[SI],AX
CLI
POPDS
CALLSYSINTI;系统初始化
MOVDX,0F043H;初始化定时器1 定时10ms
四、线路示图
五、内容步骤
1.编写实验程序,检查无误后编译、链接。
2.按照实验线路图3.2-2接线,检查无误后开启设备电源。
3.调节信号源中的电位器及拨动开关,使信号源输出幅值为2V,周期10S的方波。确定系统的采样周期以及积分分离值。
4.装载程序,将全局变量TK (采样周期)、EI (积分分离值)、KP (比例系数)、TI (积分系数)和TD (微分系数)加入变量监视,以便实验过程中观察和修改。
RET
CODEENDS
ENDSTART
六、数据处理
未引入积分分离:
引入积分分离:
七、分析讨论
由上图可以看出,引入了积分分离法后,降低了系统输出的超调量,并缩短了调节时间。
EKK DW 0000H;当前偏差值(字)
AEKDW0000H;偏差的变化量
PEDE DW0000H;比例项(EK)和微分项的和
IE DW0000H;积分项的值
OUTPUT DW0000H;控制量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MOVAX,DATA
上图中,控制计算机的“OUT1”表示386EX内部1#定时器的输出端,定时器输出的方波周期=定时器时常,“IRQ7”表示386EX内部主片8259的7号中断,用作采样中断,“DIN0”表示386EX的I/O管脚P1.0,在这里作为输入管脚用来检测信号是否同步。这里,系统误差信号E通过模数转换单元“IN7”端输入,控制机的定时器作为基准时钟(初始化为10ms),定时采集“IN7”端的信号,并通过采样中断读入信号E的数字量,并进行PID计算,得到相应的控制量,再把控制量送到数模转换单元,由“OUT1”端输出相应的模拟信号,来控制对象系统。本实验中,采用位臵式PID算式。在一般的PID控制中,当有较大的扰动或大幅度改变给定值时,会有较大的误差,以及系统有惯性和滞后,因此在积分项的作用下,往往会使系统超调变大、过渡时间变长。为此,可采用积分分离法PID控制算法,即:当误差e ( k )较大时,取消积分作用;当误差e ( k )较小时才将积分作用加入。图10.2-3是积分分离法PID控制实验的参考程序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