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报告最新
大学力学演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力学演示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力学现象的展示,加深对力学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掌握以下内容:1. 力的合成与分解;2. 物体的平衡条件;3. 杠杆原理;4. 惯性现象;5. 动态平衡与振动。
二、实验原理1. 力的合成与分解: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可以将两个共点力合成一个合力,也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
2. 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受到的合力为零,即处于平衡状态。
3. 杠杆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4. 惯性现象:物体具有保持其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
5. 动态平衡与振动:物体在受到周期性外力作用下,会发生周期性振动。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力学实验台2. 力传感器3. 测力计4. 滑轮组5. 杠杆6. 惯性小车7. 震动平台8. 秒表9. 直尺10. 计算器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力的合成与分解实验- 使用两个力传感器分别测量两个共点力的方向和大小。
- 将两个力传感器连接到力学实验台上,使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点上。
- 使用测力计测量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 将合力传感器连接到力学实验台上,使合力作用在同一点上。
- 比较两个力的合力与实际测量值,验证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
2. 物体的平衡条件实验- 将物体放置在力学实验台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
- 使用力传感器测量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 改变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和方向,观察物体是否保持平衡。
- 分析物体在不同合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
3. 杠杆原理实验- 将杠杆放置在力学实验台上,使其处于平衡状态。
- 使用力传感器测量杠杆两端所受的力大小。
- 使用测力计测量杠杆两端所受的力臂长度。
- 计算杠杆两端所受的力矩,验证杠杆原理。
4. 惯性现象实验- 将惯性小车放置在力学实验台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
物理实验报告基本力学(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力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实验技巧。
2. 学习使用力学实验仪器,如天平、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
3. 通过实验验证力学基本定律,如牛顿运动定律、胡克定律等。
4. 培养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和总结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1. 牛顿运动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 F=ma。
2. 胡克定律: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 F=kx,其中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 为弹簧的伸长量。
3.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即F浮 = G排= ρ液体gV排,其中ρ液体为液体的密度,g 为重力加速度,V 排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三、实验仪器1. 天平: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
2. 弹簧测力计:用于测量力的大小。
3. 刻度尺: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
4. 金属小球:用于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5. 弹簧:用于验证胡克定律。
6. 烧杯:用于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7. 水和盐:用于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四、实验步骤1.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1)将金属小球放在水平面上,使用天平测量小球的质量。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小球所受的重力。
(3)改变小球的质量,重复步骤(2),记录数据。
(4)根据 F=ma,计算小球的加速度。
2. 验证胡克定律(1)将弹簧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连接弹簧测力计。
(2)逐渐增加弹簧的伸长量,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 k。
3.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1)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将金属小球浸入水中,使用天平和刻度尺测量小球的质量和体积。
(2)将金属小球浸入盐水中,重复步骤(1),记录数据。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小球在水和盐水中所受的浮力。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物体质量:m = 0.2 kg重力:F = 1.96 N加速度:a = F/m = 9.8 m/s²2. 验证胡克定律弹簧伸长量:x = 0.1 m弹簧测力计示数:F = 0.98 N劲度系数:k = F/x = 9.8 N/m3.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水中浮力:F水 = G排= ρ水gV排 = 0.98 N盐中浮力:F盐 = G排= ρ盐水gV排 = 1.02 N1. 实验验证了牛顿运动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加速度成正比。
力学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力学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力学知识的教授与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力的基本概念、物体的运动规律以及相互作用力等基本力学原理。
在知识目标上,学生应能理解并运用牛顿三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力学现象。
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通过实验操作,学会使用基本的物理测量工具,培养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着重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并通过对力学原理的学习,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一节,力的概念与测量;第二节,牛顿第一定律;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第四节,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第五节,摩擦力。
每节课的内容都将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入,接着是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力学原理,最后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运用讲授法向学生系统地传授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其次,通过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实验现象,培养其合作与交流能力;再次,利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运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加深对力学原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资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本课程将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选择内容新颖、插图丰富、实验设计合理的教科书作为主教材;参考书方面,推荐学生阅读与力学相关的拓展书籍;多媒体资料方面,利用视频、动画等形式为学生展示复杂的力学现象;实验设备方面,准备力学实验套件,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亲自动手进行实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学生的平时表现、作业、以及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
作业方面,将布置理论作业和实验报告,以此来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期末考试将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实验分析题,全面评估学生对力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评估方式将力求客观、公正,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力学实习报告范文3篇

力学实习报告范文3篇导读:本文是关于力学实习报告范文3篇,希望能帮助到您!1实习方向:工程力学认识实习2实习目的: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书本与实践的结合打下基础。
实习中,将所学知识和实习内容互相验证,并对一些实际问题加以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对建筑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有一个良好的感性认识,了解专业概况,为后续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使学生对本行业的工作性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强化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巩固专业思想。
通过实习让我们对建筑物的规模,作用及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
3实习过程(一)实习时间:06月22日实习地点:**大学建筑技术示范基地在实践基地有各种建筑模型,散水,排水管,屋面桁架,植被屋面,保温墙的三种做法等等。
种植屋面:在屋面防水层上付土覆土或铺设锯末、蛭石等松散材料,并种植植物,起到隔热作用的屋面。
钢筋直螺纹接头优点:接头抗拉强度高,质量可靠,不烧伤钢筋不减少有效截面面积,工序简单,成本较低,施工安全,不污染环境。
受气候影响。
能做到连续工作。
施工工艺:购入成螺纹连接套筒并验收合格,钢筋断料,断头切平。
钢筋螺纹滚压成型钢筋现场螺纹直接。
空心砌块砖:煤渣、煤矸石、尾矿渣、化工渣或天然砂、海涂泥等(以上原料的一种或数种)作为主要原料,不经高温煅烧而制造的一种新型墙体材料称之为免烧砖。
由于该种材料强度高、耐久性好、尺寸标准、外形完整、色泽均一,具有古朴自然的外观,可做清水墙也可以做任何外装饰。
因此,是一种取代粘土砖的极有发展前景的更新换代产品。
(二)实习时间:06月23日实习地点:****再建商业区建筑总面积为6300平方米。
工程期三年零六个月,施工以基本完成,正在进行装修阶段。
建筑采用框架结构,受力方式为梁板承重结构。
花岗岩钢架固定式贴墙,外观美观,坚固耐用。
外墙是玻璃幕墙具有良好的隔声﹑隔热及保温的功能。
力学实习报告总结

力学实习报告总结一实习目的通过这五天的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得东西,宏观、理性的认识了工程力学在机械、土木建筑、航天航空以及新材料研制中的应用情况。
同时结合与石油有关的专业,了解了工程力学专业在钻井机械、采油机械、修井设备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通过在校内和校外参观抽油机、钻井机等机械设备和有特点的刚性桁架建筑,熟悉了在油田和建筑领域中的一些力学问题和原理;参观大庆油田科技馆、铁人纪念馆和油田历史陈列馆。
我了解了力学在石油行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了对知识的渴望性和探求知识的好奇心,认识了理论和时间相结合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习的热情,锻炼了自己实践的能力。
二实习项目1 实习安全教育2 观看力学应用视频3参观大庆科技馆、铁人纪念馆和历史陈列馆三实习内容1校内实习力学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一)承载能力设计机械零件或构件的习用强度计算法,是按工作状态最大载荷进行静强度计算;按非工作状态最大载荷及特殊载荷(安装载荷、运输载荷及冲击载荷等)进行静强度验算,对于受变载荷作用的机械零件或构件,应力变化循环次数足够多时,应按工作状态正常载荷(等效载荷)进行疲劳强度计算。
在服役期间,飞机不断重复着起飞、飞行与降落这一过程,而在每次起飞、飞行与降落过程中,飞机的结构都承受着各种各样反复作用是疲劳载荷。
这些疲劳载荷主要包括:(1)跑道上颠簸的地面滑行载荷;(2)行中大气紊流(乱流)引起的“突风载荷”;(3)飞机作仰俯、偏航以及侧身等动作时的机动载荷;(4)飞机着陆时的撞击载荷:气密座舱飞机舱内增压一卸压的所谓“地—空—地”循环载荷;(二)机械振动力学机械振动对于大多数的工业机械、工程结构及仪器仪表是有害的,它常常是造成机械和结构恶性破坏和失效的直接原因。
例如,1940年美同的Tacoma Narrow 吊桥在中速风载下,因卡门漩涡引起桥身扭转振动和上下振动而坍塌。
1972年日本海南电厂的一台66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在试车中因发生异常振动而全机毁坏,长达51米的主轴断裂飞散,联轴节及汽轮机叶片竟穿透厂房飞落至百米以外。
关于力学实习报告4篇

力学实习报告关于力学实习报告4篇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力学实习报告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力学实习报告篇1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学习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书本与实践的结合埋下伏笔。
实习中,将所学知识和实习内容互相验证,并对一些实际问题加以分析和讨论,面对困惑向带队老师请教,使我自己对工程力学与机械制造和建筑工程的密切联系有一个良好的认识,了解专业概况,为后续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实习过程:9月4号,我们的实习地点是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学院前面的人工湖和焦作市中华瀚园施工地,在这里通过老师一些生动的描述和贴切的比喻,我对建筑中的一些结构有了清晰地印象和客观地认识。
地基是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
基础是将建筑物承受的各种荷载传递到地基上的下部结构!根据埋深不同分浅基础和深基础浅基础一般指基础埋深小于基础宽度或深度不超过5m的基础。
1、独立基础:也叫“单独基础”,最常用的是柱下基础。
2、条形基础:条形基础是墙下最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当柱下独立基础不能满足要求时,也可以使用条形基础。
故按上部结构的的形式,可以将条形基础分为:a、“墙下条形基础”;b、“柱下条形基础”;c、“十字交差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若是相邻两柱相连,又称“联合基础”或“双柱联合基础”。
3、筏板基础:按其构造形式可以分为“梁板式”和“平板式”。
4、箱型基础: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和纵横交错的内外隔墙组成。
具有很大的空间刚度和抵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抗震性能好,且顶板与底板之间的空间可以做地下室。
5、壳体基础:其现阶段主要用于筒形构筑物的基础。
深基础一般指基础埋深大于基础宽度且深度超过5m的基础。
深基础是埋深较大,以下部坚实土层或岩层作为持力层的基础,其作用是把所承受的荷载相对集中地传递到地基的深层,而不像浅基础那样,是通过基础底面把所承受的荷载扩散分布于地基的浅层。
力学原理演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力学基本原理,如牛顿运动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摩擦力等。
2. 通过实验演示,加深对力学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1. 实验台:用于放置实验器材和记录实验数据。
2. 力学传感器:用于测量力的大小。
3. 力学天平: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
4. 弹簧测力计:用于测量弹簧的弹力。
5. 力学模型:用于演示力学原理。
6. 数据采集器:用于采集实验数据。
7. 计算机及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实验记录和处理结果1. 实验一:牛顿运动定律演示(1)实验步骤:将小球放在光滑水平面上,通过施加水平力使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记录力的大小和方向;然后改变水平力的大小,观察小球运动的变化。
(2)数据处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计算小球的质量和加速度。
(3)结果分析:通过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
2. 实验二:力的合成与分解演示(1)实验步骤: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分别作用在小球上,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然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
(2)数据处理: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计算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3)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加深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理解。
3. 实验三:摩擦力演示(1)实验步骤:将物体放在水平面上,通过施加水平力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记录力的大小和方向;然后改变水平力的大小,观察物体运动的变化。
(2)数据处理:根据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μN,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3)结果分析:通过实验,验证摩擦力的存在和大小。
四、实验原理和方法1.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的规律。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或将多个分力合成为一个力。
3. 摩擦力:物体在接触面上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验证力学原理的正确性。
五、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处理1. 实验一:牛顿运动定律演示(1)将小球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报告最新

1.力」樹氓件的标距2破坏右试件的标距
3.in载前试件的機截面直径4.破坏后虾口的最小直径
5.试件两端的载荷氐试件在戟荷作用下的变无量
".柯载的速厘s.卸討:的逗度
生弹性模量10.榻向变形因数
11.比例械膿乾荷L2.屈燃祓隈戟荷
强度桩限钱荷14,测试环境的溟度和显度
j~益祷铁拉伸片需郵幢的魏爲(输:\数据前面的苗号,中间用敷的泸隔井)0
(2)
2若佃蒔舸拉韩实验丢冃冒觀直的试件tH当权电匸lUUnum试件瑙截血的直径
⑶
3、压缩试件的形状应采用
[A]球形
[B:细长杆
*[C]短柱
[D]所列三种均可
解皐
[「正禍巻案为
歩忆斡的:^须做城轴托的用我,横竝面可惧是日旳或方羽,包拮止方世或长方形<■
2.11确蓉衰拘;lOinr或2五110
圆也拦仰试件的傑(标距〕与直径之比必倾是⑺诫1泓
4.
||第一粗I上一大题I下一黄题I最后大题II■靈对于任何测量实验,加载方亲均可采用増量法。
5.
灯琲脚辭郴测撚希雜城斑请仙瞅融填遵林躺浪踰旻磔△"鈴•
载荷F (lcN)
AL (tun)
血増前(imi)
200
052
0.25
300
0 77
O2S
400
1.05
0.26
500
1 31
025
600
1.56
AL平均霑量(an)
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报告整理
预习报告
材料的力学性质测定实验;静态应力测试实验
2.
隹力导测童中,对干载苟和怫贰试杵几榔形状祁惭时.为握蓟懂的柞岌常期用测膏法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