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卜商帖

合集下载

欧阳询的著名书法作品

欧阳询的著名书法作品

欧阳询的著名书法作品
欧阳询的书法作品代表作有:
1、张翰思鲈帖:
《张翰帖》,又名《张翰思鲈帖》《季鹰帖》,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纸本行书作品。

《张翰帖》内容记叙晋人张翰因秋风起而思念家乡的故事。

该帖为唐人钩填本,笔墨厚重,锋棱稍差,章法注重行气的贯通,字体修长严谨,笔力刚劲挺拨,字距较小,行距较大,风格平正中见险峻之势,给人以清新整饬之感。

2、皇甫诞碑:
皇甫诞碑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书写的,《皇甫诞碑》用笔紧密内敛,刚劲不挠。

点画重在提笔刻入,此为唐初未脱魏碑及隋碑的瘦劲书风所特有的笔法特点。

3、虞恭公碑:
《虞恭公碑》又称《温公碑》,《温彦博碑》,是《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的简称,唐贞观十一年刻,岑文本撰,欧阳询书。

宋时碑石下半截断裂,又有牧童嬉戏,下截多漫泐,昭陵诸碑多如此。

4、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六年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

《九成宫醴泉铭》结体修长,中宫收紧,四边开张,左敛右纵,化险为夷。

字形随势赋形,左右结构作相背之势,上下结构上窄下宽,间架开阔稳定,气象庄严。

其布白匀整,字距、行距疏朗,为九宫最准者,全碑血脉畅通,气韵萧然。

5、梦奠帖:
《仲尼梦奠帖》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纸本行书书法作品,《仲尼梦奠帖》书法笔力苍劲古朴,用墨淡而不浓,以秃笔疾书,转折自如,无一笔不妥,无一笔凝滞。

上下脉络映带清晰,结构稳重沉实,运笔从容,气韵流畅,体方而笔圆,妩媚而刚劲,为欧阳询晚年所书,清劲绝尘,诚属稀世之珍。

历代法帖名称大全

历代法帖名称大全

历代法帖名称大全
古代的法帖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参考和学习对象,每一代的书法大家都留下了许多著名的法帖。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历代法帖名称:
1. 《九成宫醴泉铭》(楷书):
- 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书法艺术的经典之作。

2. 《兰亭序》(行书):
- 王羲之的又一代表作,内容为兰亭宴会的序文,被誉为中国书法的巅峰之作。

3. 《颜氏家庙碑》(楷书):
- 唐代颜真卿的代表作,其字体遒劲有力,影响深远。

4. 《祭侄文稿》(行书):
- 唐代柳公权的作品,以其豪放、磅礴的气势著称。

5. 《邺城碑》(楷书):
- 唐代欧阳询的代表作,书法端庄刚劲。

6. 《唐太宗碑》(楷书):
- 唐代颜真卿所书,字迹工整、遒劲有力。

7. 《乾隆御制圣旨》(篆书):
- 清代乾隆所书,是篆书的代表作之一。

8. 《苏文忠公碑》(楷书):
- 晋代苏昭的代表作,以其刚劲有力的笔墨著称。

这些法帖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代表着各个时期书法发展的高峰和特色,对后世书法家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发。

盘点中华十大传世名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盘点中华十大传世名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盘点中华十大传世名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华十大传世名帖是中国书法艺术瑰宝的代表,记录了中国悠久历史中一些杰出的书法家的作品,无论是笔法、用纸、墨迹还是题字,都堪称经典之作。

这些名帖以其出色的艺术价值、独特的字体风格和传世收藏的价值,成为了世人所公认的艺术珍品。

这篇文章旨在盘点中华十大传世名帖,通过对每一张名帖的传世背景及其特点的介绍,展示中国书法的卓越成就和无穷魅力。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名帖,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千年前的文化遗产,更可以体验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本文中,我将依次介绍十张传世名帖,并探讨它们的背景故事、字体特点以及在书法史中的地位和贡献。

通过对这些名帖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书法家在不同时期所倡导的书法理念和技法,并从中感受到中国书法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韵味。

最后,本文将总结这些传世名帖的共同特点,探讨它们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意义和影响。

这些名帖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典范,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名帖,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并在当代书法创作中汲取灵感,传承发展中华书法艺术的瑰宝。

1.2 文章结构一、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组织内容:1. 引言部分:对中华十大传世名帖的重要性进行概述,并介绍本篇文章的目的。

2. 正文部分:依次介绍中华十大传世名帖。

每个名帖的介绍包括背景介绍和名帖特点。

2.1 传世名帖1:介绍该传世名帖的历史背景、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接着,详细描述该名帖的特点、题词、书法风格等相关内容。

2.2 传世名帖2:介绍该传世名帖的历史背景、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接着,详细描述该名帖的特点、题词、书法风格等相关内容。

2.3 传世名帖3:介绍该传世名帖的历史背景、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接着,详细描述该名帖的特点、题词、书法风格等相关内容。

2.4 传世名帖4:介绍该传世名帖的历史背景、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接着,详细描述该名帖的特点、题词、书法风格等相关内容。

欧阳询

欧阳询

欧阳询百科名片欧阳询史上著名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楷书《兰亭记》行书有《行书千字文》。

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八诀”。

中文名:欧阳询别名:欧阳率更出生地:衡州出生日期:557年逝世日期:641年职业:太子率更令主要成就: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品:《九成宫醴泉铭》、《兰亭记》目录/view/25404.htm - 1/view/25404.htm - 2/view/25404.htm - 3/view/25404.htm - 4/view/25404.htm - 5/view/25404.htm - 6/view/25404.htm - 7/view/25404.htm - 8生平简介书法造诣常见欧书碑刻相关碑帖相关故事书法理论日本《朝日新闻》报头艺术特色作品欣赏行书千字文展开编辑本段生平简介欧阳询像欧阳询(557一641年),唐代,汉族,潭州临湘(今长沙)人,字信本,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

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欧阳询祖父欧阳颁(498~563年)曾为南梁直阁将军,父欧阳纥曾任南陈广州刺史和左卫将军等职。

因举兵反陈失败被杀,并株连家族。

欧阳询因年幼幸免于难,被父亲好友收养。

欧阳询聪敏勤学,涉猎经史,博闻强记。

隋朝时,欧阳询曾官至太常博士。

因与李渊交好,在大唐盛世累迁银青光禄大夫、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也称“欧阳率更”。

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他的字有多人评论。

欧阳询聪敏勤学,读书数行同尽,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尤其笃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

书法赏析丨欧阳询《卜商帖》

书法赏析丨欧阳询《卜商帖》

书法赏析丨欧阳询《卜商帖》在故宫武英殿陈列的唐欧阳询《卜商帖》。

此帖展开一尺有余,用纸洁白光素,所着墨迹光亮润透,文中书:卜商读书毕,见孔子。

孔子问焉,何为于书。

商曰,书之论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离离如参辰之错行,商所受于夫子者,志之于心,弗敢忘也。

细查其中意思,方知是孔子与其弟子卜商(字子夏)的一段对话,极富韵律与哲理。

欧阳询,子信本,其生卒年代横跨隋唐之际,至初唐时更与虞世南并称“二杰”。

欧阳询楷书八法皆通,尤其以其字体严谨、笔力险峻而著称。

他的存世墨迹仅有四件,分别是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丘尼梦奠帖》和《楷书千字文》,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卜商读书帖》与《张翰帖》。

纸本高25.2cm 横16.5cm 行书六行共五十三字此作虽为唐人双钩廓填本,但所含“欧体”笔意甚是明显,点画首尾强化方折,在“二王”书法体系中又参考碑学精神,以笔作刀,圆畅方挺。

楷书特质与淋漓行气相得益彰,使得作品在笔画结体上尤其舒朗。

再细查帖中所用双钩技法,确与唐人影拓笔路相似,笔画较《丘尼梦奠帖》宽广肥厚,转角方折处也圆润可爱。

总的来说,这也许是一件较为温婉的欧阳询书风的作品。

《卜商帖》又称《卜商读书帖》,前隔水有宋徽宗手书“唐欧阳询书”签,钤双龙、“宣和”连珠印。

帖上有宣和内府诸印和一瘦金体题跋:“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廷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非虚誉也。

”有人认为这是宋徽宗的手笔。

《卜商帖》用墨浓重,行气淹贯,下笔锋利如斩钉截铁。

他楷书中的瘦劲典雅,在这里转化为锋锐的笔痕,似乎还残留着北派书法中的方劲笔法。

但是墨气却极为鲜润,笔画饱满丰腴,起笔简截而少婉约之势,是与当时流行的王羲之或王献之书风大不一样的。

正如清人吴升《大观录》跋:“笔力峭劲,墨气鲜润。

”卜商读书毕,见孔子。

孔子问囗,何为於书。

商曰,书之论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离离如参辰之错行,商所受于夫子者,志之於心,弗敢忘也。

【】欧阳询行书《度尚帖》

【】欧阳询行书《度尚帖》

【 4】枯木朽株耳。 ”亮语主簿张。玄曰 :“此君卧龙不可动也。 ”
【译文】《襄阳跋率更帖》度尚字博平,山阳湖陆人。少早丧父,事母至孝,尽心供养清洁。 为上虞冶政。发峻孝女曹娥,人莫之表,尚出俸粟。使吏旧夫改葬树碑,以彰显之。后遭母丧 人,远东太守平庾亮临江州,闻翟汤之风,束带蹑屐而诣焉。汤见备宾主礼甚恭,而亮十在曰:
后遭母丧襄瘠动人远东太守平庾亮临江州闻翟汤之风束带蹑屐而诣焉
【】欧阳询行书《度尚帖》
【 1】《襄阳跋率更帖》度尚字博平,山阳湖陆人。少早丧父,事母至孝,尽心供养清洁。有文 虞冶政。发峻孝女
பைடு நூலகம்
【 2】曹娥,人莫之表,尚出俸粟。使吏旧夫改葬树碑,以彰显之。后遭母丧,襄瘠动人,远东 亮临江州,闻翟汤
【 3】之风,束带蹑屐而诣焉。汤见备宾主礼甚恭,而亮十在曰 :“君高道世表,仆敢长。甚恭邪 使君忽敬其
表,仆敢长。甚恭邪 ?”汤曰 :“使君忽敬其枯木朽株耳。 ”亮语主簿张。玄曰 :“此君卧龙不可动

行书十大名帖

行书十大名帖

行书十大名帖引言行书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书法艺术形式,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行书以其气势恢宏、书法流畅而著称,被誉为中国书法的顶峰之作。

在众多行书作品中,不乏优秀的名帖,它们以其卓越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而被列为行书十大名帖。

本文将全面、详细地介绍这些名帖,以探讨其独特之处和对中国书法发展的影响。

一、王羲之《兰亭集序》1.简介:《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所书的一篇序文,它以其雄浑大气的笔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行书的经典之作。

2.特点:–健硕有力:王羲之的行书筆势挺拔有力,展現出良好的力度掌握和篆刻般的线条。

–飘逸自然:在力度之外,王羲之的行书又别有一番风韵,自由而灵动,给人一种飘逸自然之感。

–传世之作:《兰亭集序》以其卓越的艺术表现力成为后世模仿学习的对象,对于中国行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1.简介:《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所书的题辞,其独特的风格和气势使其成为行书的经典之作。

2.特点:–横冲直撞:欧阳询笔下的行书横冲直撞,豪放不羁,展现出磅礴的气势和决然的品格。

–笔画丰满:他的字体粗壮而丰满,构图疏密有致,给人一种饱满的感觉。

–影响深远:《九成宫醴泉铭》作为欧阳询的代表作之一,为后世行书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素材,对行书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怀素《战国策》1.简介:怀素的《战国策》是一部以战国时期的著名策略家为主要内容的书籍,怀素以其独特的行书风格成为行书的经典之作。

2.特点:–奔放流畅:怀素的行书作品奔放流畅,独具风采,线条流畅自如,给人一种动感十足的感觉。

–风格多变:怀素的行书风格多变,既有刚健有力的一面,又有柔中带刚的一面,展现出了他的成熟和卓越。

–传世之作:怀素的《战国策》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影响力为后世行书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本。

四、赵孟頫《赵子昂七言诗》1.简介:赵孟頫的《赵子昂七言诗》是他根据唐代诗人赵子昂的名句所书写的行书作品,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行书的经典之作。

欧阳询《卜商读书帖》高清附释文

欧阳询《卜商读书帖》高清附释文

欧阳询《卜商读书帖》高清附释文欧阳询《卜商读书帖》行楷书,6行53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宋代藏于宋徽宗宣和御府,清代归安岐所有,后来成为乾隆皇帝御府的珍品,辑入《法书大观》册中。

宋周密《云烟过眼录》,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吴升《大观录》、安岐《墨缘汇观》等书著录。

此帖墨气鲜润。

从书法上看,笔法严谨又不失生动气韵,点画的起止处强化方切硬折。

欧阳询晚年将北碑用笔特点融于二王书风,而兼容南北正是“欧体”独到之处。

卜商是孔子弟子,字子夏,春秋时卫国人。

他师事孔子,师生间常有议论问答,极富哲理。

释文见于《尚书·大传》,并收入《艺文类聚》卷五五《杂文部·读书》,与史籍相较,帖中个别字有出入。

【释文】卜商读书毕,见孔子。

孔子问焉:何为于书?商曰:书之论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离离如参辰之错行,商所受于夫子者,志之于心,弗敢忘也。

::毕(bì )完成。

::焉(yān )疑问代词。

::何为(hé wéi )为什么,何故。

::昭昭(zhāo zhāo )指明亮;光明。

::参辰(cān chén )参星和辰星,分别在西方和东方,出没各不相见。

辰星也叫商星。

因用以比喻彼此隔绝。

泛指星辰。

::受(shòu ) 受教。

::弗(fú )不。

《卜商读书帖》欧阳询/ 行楷▼【1】卜商读书毕,见孔子。

孔子问焉:何为于书?商曰:书之【2】论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离离如参辰之错行,商所受【3】于夫子者,志之于心,弗敢忘也。

【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卜商帖
卜商是孔子弟子,字子夏,春秋时卫国人。

他师事孔子,师生间常有议论问答,极富哲理。

此帖为唐人双钩廓填本,墨气鲜润。

从书法上看,笔法严谨又不失生动气韵,点画的起止处强化方切硬折。

欧阳询晚年将北碑用笔特点融于二王书风,而兼容南北正是“欧体”独到之处。

此帖宋代藏于宋徽宗宣和御府,清代归安岐所有,后来成为乾隆皇帝御府的珍品,辑入《法书大观》册中。

宋周密《云烟过眼录》,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吴升《大观录》、安岐《墨缘汇观》等书著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