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高雁垃圾填埋场内几种常见植物重金属Cu含量比较与分析
垃圾堆放场主要杂草对重金属的富集特点

( .C l g f ni eig N ni cl rl n e i , aj g203 ,h a 1 o eeo g er , aj gA ut a U i rt N n n 10 C i ; l E n n n u v sy i 1 n 2 o eeo eore n ni n et Suh et nvrt, hnqn 0 1 , hn ) .C l g f sucs dE v om n, ot s U esy C ogig 0 7 6 C ia l R a r w i i 4 A s atQ atav e r iaoso haym tsi s l t o i ge Ql grbi eoi B ie J g ge rb bt c: unit edt mnt n 4 ev e i pa s nJ bi i n b hdps , e i i a bi u- r ti e i f l a n x n n a o u s t b nn
摘
要: 通过测定重庆江北祺龙垃圾场、 北碚金刚碑垃圾 场、 九龙坡二郎垃圾 场中 6种植 物中 4 重金属( d c 、n P ) 种 c 、 u z 、b
的含量, 发现灯笼草和鹅儿肠对 4种重金属的吸收和 富集能力较 强, 杂草对重金属 的富集 能力与土壤 中重金属 的背景值有一
定 的相 关性 。
H O, N 摇动, 使其与样 品充分混匀 。置 电热板上保持微
沸, 直至溶液近干 , 再小心加入 5m L浓 H O , N ,继续微沸 至全部可见的有机物彻底分解 , 时溶液开始清亮。继 此 续煮沸至红棕色的烟雾产生为止。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5种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富集作用

5种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富集作用唐欢欢;曹学章;李小青;张赶年【摘要】根据野外试验采样调查研究,通过5种植物对江西定南县钨矿废渣地土壤的重金属含量的吸收试验,定量分析矿区狗牙根(Cynodondactylon)、弯叶画眉草(Eragrostiscurvula)、百喜草(Paspalumnotatum)、多花木兰(Indigoferaamblyantha)、高羊茅(Festucaarundinacea)5种草本植物对钨矿废渣地重金属As、Zn、Cu的吸收与富集作用各有特点.结果表明:①钨矿废渣地受到As、Zn、Cu的污染严重,狗牙根等植物对As、Zn、Cu作用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富集;②不同植物类型对重金属吸收与富集作用因重金属种类、植物类型和部位的不同而各异,植物根部对As和Cu的富集作用比根部以上(地上部分)突出,而对Zn相反;③多花木兰地上部分生物量最大,对污染土壤的生物净化能力比其他植物更显著.【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5(015)015【总页数】5页(P103-106,110)【关键词】土壤;重金属;迁移系数;富集系数;生物量【作者】唐欢欢;曹学章;李小青;张赶年【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南京210044;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4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南京21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31.3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
研究表明,在所有的重金属污染中,矿山的开采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最为严重[1]。
矿山开采会直接导致植被大规模破坏,产生的废水、废弃矿石以及尾矿砂等固体废弃物,占据着大量土地面积,是污染矿区周边环境的主要原因[2]。
矿山开采不仅破坏周边植被,污染当地土壤和下游河流,且土壤中有害重金属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会对土壤-植物系统产生危害,导致土壤的退化,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还会通过径流和淋洗作用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恶化水文环境,危及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命[3—7]。
浅析固体废物焚烧厂周边土壤和植物叶片中重金属含量水平与来源分析

浅析固体废物焚烧厂周边土壤和植物叶片中重金属含量水平与来源分析摘要:当前,固体废物焚烧厂的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区域周边的土壤以及植物都受到了一定的重金属污染,严重降低了环境生态的基础质量。
因此,相关人员应当针对重金属含量情况和来源进行深入分析,为相关污染的治理提供可靠的指引。
本文以某地区的三种固体废物焚烧厂为例,通过研究周边区域的土壤以及植物叶片,得出了相应的重金属含量情况,并深入研究了可能的来源,以供参考。
关键词:固体废物焚烧;周边环境;重金属水平引言:通常情况下,重金属具有严重的毒性效果,会对生物体产生富集作用,导致正常生态功能无法继续进行性,不利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同时,重金属污染能够通过多种传播途径,最终汇聚到人体内部,导致个体发生中毒现象,严重损害了社会稳定性。
因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了社会的关注重点。
在固体废物焚烧厂应用的过程中,由于气体排放等原因,周边生态区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本文将某区域的周边土壤以及植物样品作为研究对象,1材料和方法1.1区域情况本次研究区域基础地理位置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太阳照射时间较长,整体气象条件较为平缓,极端情况出现次数少。
区域内部风向为由东至北的趋势,整体地理条件平缓,基础高度25米,周边山地区域高度处于40~280米之间,内部存在三座不同类型的固体废物焚烧厂。
1.2 固体焚烧应用类型三座固体废物焚烧厂类型具有差异化特征,生活废物焚烧厂所采用的的设备为MSWI热度分解型,极限处理规模处于300t/d左右,废气排放管道高度为50m。
危险类型废物处理使用HWI回转型,整体处理规模极限为,能够分解多达18种不同类型的危险废物,废气排放管道高度为55m。
医疗固体废物分解厂采用MWI 热度分解型,处理极限为300t/d,废物排放管道高度为40m。
1.3采样布点范围在焚烧炉周围存在12个焚烧炉,通过设置相关采样点进行分析,能够得出基础分部状态,如图1所示。
植物重金属含量标准

植物重金属含量标准
植物重金属含量是指植物体内所含有的镉、铅、汞等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的含量。
这些重金属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会被吸收和富集,如果超过一定的标准,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制定植物重金属含量标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针对不同类型的植物,制定了不同的重金属含量标准。
一般来说,蔬菜类的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较强,因此其重金属含量标准相对较低。
而谷类作物和果实类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较弱,其重金属含量标准相对较高。
这样的区分能够更好地保障不同类型植物的生长和人们的饮食安全。
其次,植物重金属含量标准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到地域因素。
不同地区的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不同,这直接影响了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情况。
因此,针对不同地域的土壤情况,需要制定相对应的植物重金属含量标准,以保证植物生长和人们的饮食安全。
此外,植物重金属含量标准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健康需求。
儿童和老年人对重金属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他们对植物重金属含量的需求标准也相对较低。
而青壮年人群对重金属的耐受能力较强,因此他们的植物重金属含量标准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植物重金属含量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植物类型、地域因素和人群健康需求等多方面因素。
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植物重金属含量标准,才能更好地保障植物生长和人们的饮食安全。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植物重金属含量的监测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贵州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重金属分布和迁移特征

贵州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重金属分布和迁移特征唐贵才;刘明;袁廷香【期刊名称】《生态环境学报》【年(卷),期】2016(025)004【摘要】为了探明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重金属分布和迁移特征,采集贵州遵义市3个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场的进场垃圾、渗滤液、飞灰、底渣和烟气样品,采用ICP-AES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各组分中Cu、Pb、Zn、Ni、Cd、Cr和Hg重金属含量,研究其重金属的分布和迁移特征,为实现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提供基础数据。
研究结果表明,(1)生活垃圾渗滤液中Zn、Ni、Cu 和 Pb 含量较高,各重金属含量基本表现为垃圾场二>垃圾场一>垃圾场三,各组分重金属含量基本表现为Zn>Cu>Ni>Pb>Cr>Cd>Hg。
(2)底渣中Cu、Zn、Cr含量较高,Cd 和Hg含量较低,飞灰中Cu、Zn、Pb、Cr含量较高,Hg含量较低。
(3)底渣和飞灰重金属浸出含量均未超标,其中Pb和Cu属于潜在污染,烟气排放含量低于0.2 mg·kg-1,Cr、Cu、Ni和Zn重金属在烟气中均无检出。
(4)重金属向渗滤液的迁移相对较弱(低于1%),底渣、飞灰和烟气等与焚烧相关的产物是重金属的主要迁移途径,Cu、Ni、Cr、Zn主要迁移至底渣中,Pb和Cd主要迁移至底渣和飞灰中,Hg主要迁移至飞灰和烟气中(27.1%~34.6%随烟气排出),综上可知,生活垃圾中Hg的治理和脱毒仍需要进一步提高。
【总页数】6页(P686-691)【作者】唐贵才;刘明;袁廷香【作者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工程管理系,重庆 401331;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工程管理系,重庆 401331;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贵州遵义 56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08;X779.3【相关文献】1.广东某大型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9种重金属的迁移特征 [J], 赵曦;李娟;黄艺;陆克定2.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重金属迁移规律的思考 [J], 陈燕3.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重金属迁移、分布和形态转化研究 [J], 赵曦;喻本德;张军波4.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铅的迁移特性探究 [J], 胡济民;王瑟澜;徐浩然;吴亭亭5.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 Cu、Pb 迁移特性研究——以烟台润达生活垃圾焚烧厂为例 [J], 毕研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种类蔬菜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差异

不同种类蔬菜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差异韩峰;高雪;陈海燕【摘要】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planting vegetaldes on the land with heavy metal content above the national standard,a field contras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contents of heavy metals (Cd,Hg,As,Pb)in 12 vegetable variety samples planted in soils with heavy metals exceed standard,and the pollution levels were evaluated in the paper.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ucumber had the strongest enrichment capacity for Cd,celery had the strongest enrichment capacity for Hg,all vegetables had weak enrichment capability on As and Pb.Single factor pollution index Cd in cucumber,cabbage,lettuce, radish and kidney beans were 3.260,3.140,2.900,2.520,and 1.900,respectively,which were moderate and above pollution level.Hg reached severe and above polluted in celery,radish,carrot,eggplant, lettuce loofah,and cabbage.Whereas,both As and Pb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quality in different vegetable varieties,which reached clean level.Therefore,it was suggested that under the detection of heavy metal contents in the soil,an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of heavy metal absorption in different vegetables,selectively plant different vegetables types to avoid the exceed of heavy metal contents,and to expand the planting areas of vegetables in Guizhou.%为探索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耕地种植蔬菜的可行性,通过田间种植对比试验,分析了Cd、Hg、As、Pb 超标土壤上12个蔬菜品种中的重金属含量,并对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
3种植物对重金属富集能力的比较

( 江 万 里 学 院 生 物 与 环境 学 院 , 江 宁 波 3 5 0 ) 浙 浙 1 1 0
摘
要: 以菖 蒲 ( o u aa sLin ) 金 叶 菖 蒲 ( o u r mie s‘ o ’ 和 散 尾 葵 ( h y a io Ac r s lmu n . 、 c Ac r sg a n u Og n ) C r sld -
W【 ,Yu y e an , 【 LI ,X i i n , 0 N G n ula H Fe g
( o lg f oo ya d E vr n n ,Zh a gW a lUnv ri C l eo lg n n i me t e Bi o  ̄in ni iest y,Nig o, h ja g 3 5 0 n b Z ein 1 1 0,Chn ia)
i t h o lte t d b h r i ca e v t l s c s Cu, n, n b Th e u t h we h t t e r o s o n o t e s i r a e y t e a t ii l a y me as u h a f h Z Cr a d P . e r s l s o d t a h o t f s t r e k n s o ln s h d a h g e a a i t o a c mu a e Cu Cr a d P h n t er s e n e v s e c p n h e id fp a t a i h r c p b l y t c u lt , n b t a h i t ms a d la e x e t Z . i M e n i ,i wa lo f u d t a h e i d fpa t l h d t e h g e tc p b l y a d a s r t n r t o a c mu a wh l t sa s o n h tt r e k n so l n sa l a h i h s a a i t n b o p i a e t c u — e i o lt gZ a i n,wh l h e s b o p in a u ta d r t o . Th r f r ,i wa h we h t t e e t r e k n s o n i t e la ta s r to mo n n a e f r Pb e e eo e t ss o d ta h s h e id f
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植物种类

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植物种类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有多种植物种类被广泛应用。
这些植物主要通过吸收、富集和转化重金属来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植物种类:1. 印度芥菜:这种植物能够吸收铅、镉、锌等重金属,并将其储存在叶片和根部。
印度芥菜生长迅速,生物量大,因此具有较高的修复效率。
2. 柳树:柳树对多种重金属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和富集能力,如铅、镉、铜等。
柳树生长迅速,根系发达,可以吸收大量的重金属。
3. 杨树:杨树对铅、镉等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可以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
杨树生长迅速,生物量大,可以持续吸收和富集重金属。
4. 芦苇:芦苇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可以用于修复受重金属污染的湿地和水体。
芦苇对铅、镉等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吸收和富集能力。
5. 紫云英:紫云英是一种草本植物,对铅、锌等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
紫云英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使用,提高土壤质量,降低重金属含量。
6. 狗牙根草:狗牙根草是一种常见的草坪草种,对铅、镉等重金属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和富集能力。
狗牙根草可以用于修复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和水体。
7. 苎麻:苎麻对铅、锌等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可以用于修复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
苎麻生长迅速,生物量大,可以持续吸收和富集重金属。
8. 狼尾草:狼尾草对多种重金属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和富集能力,可以用于修复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和水体。
狼尾草生长迅速,根系发达,可以吸收大量的重金属。
除了上述植物种类外,还有多种其他植物也被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中,如向日葵、油菜等。
这些植物种类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进行修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62017年第4期生态产业
1.前言
重金属污染指的是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污染源主要有采矿,废气排放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其中重金属Cu的污染就是备受关注的一种。
随着垃圾填埋场被普遍应用于各类垃圾的处理,使其周围的土壤和植物倍受诸如重金属Cu等重金属的污染。
本研究通过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分析比较垃圾填埋场10-20米(m)距离常见植物的重金属Cu含量,力求从中初步筛选出对重金属Cu具有较强富集能力(含量较大)的植物,以期为垃圾场周边乃至其他地区受到重金属Cu污染的土壤进行植物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参考。
2.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样品处理
2.1.1 实验材料
土壤样品:土壤样品分别从填埋堆核心区和填埋堆山脚取样;植物样品:本研究的10份植物样品(每份材料包含5株样本,分别在10-20米的不同区域采集获得)全部采集于垃圾填埋堆10-20米(m)范围内。
详见表1。
2.1.2 样品处理
植物样品处理:先将每份样品(每份样品含同一物种的5株材料)用自来水洗干净,再用去离子水冲洗若干次,并于常温下干燥晾干水分;将植株置于烘箱中35℃-70℃下烘干,再将样品用磨草机粉碎过100目尼龙筛,装入密封袋保存备用。
土壤样品处理:将土样平铺于准备好的牛皮纸上,置于通风干燥的地方使其自然风干,风干后清理一下土样中的杂质,然后将土样用研钵磨成粉末状,再过100目筛,再将过完筛的土样装入密封袋中,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保存备用。
2.2 研究方法
先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对不同浓度的重金属Cu标液进行分光光度法测量获取相应的数据并获得标准曲线;再精密称取样品配制供试品,其浓度记为C0(mg/L),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得的浓度记为C0(mg/L),最后通过公式(见下)计算出各样品中Cu的含量C1(mg/kg);
C1(mg/kg)=(C0-T)/(m1/V1)
C0:通过仪器测定的Cu含量浓度(mg/L),T:通过仪器测定的空白值浓度(mg/L),
m:样品称样量(g),V:稀释体积(mL)
2.3 样品中Cu含量的测定
植物样品:将处理好的植物样品倒入烧杯中,在50℃下的烘箱中烘15分钟,取出恢复至室温,然后准确称取样品0.200g,置于聚四氟乙烯消解罐中,加入HNO3-H2O2酸化(5mL HNO3、2mL H2O2),放入APL微波消解仪中消解至完全后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100mL,摇匀后静置10分钟,再转移至15mL离心管中低温保存,最后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重金属Cu的含量进行测定。
土壤样品:将处理好的土壤样品倒入烧杯中,在50℃下烘箱中烘15分钟,取出恢复至室温后,准确称取0.100g土壤样品于聚四氟乙烯消解罐中,加入HNO3-HF酸化(7mL HNO3、4mL HF),放入APL微波消解仪中消解至完全,消解完全后转移至25mL容量瓶中,稀释至25mL,摇匀后静置10分钟,再转移到15mL离心管中低
贵阳市高雁垃圾填埋场内几种常见植物重金
属Cu含量比较与分析
林鹏炜 祝小龙
(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摘 要:目的:比较分析垃圾填埋场10-20米范围内几种常见植物中重金属Cu的含量,以期初步筛选出对重金属Cu具有较强富集作用的植物,为垃圾场周边乃至其他地区受到重金属Cu污染的土壤进行植物修复;方法:通过火焰(乙炔)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对所研究的土壤和植物中Cu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植物的Cu含量与检测土壤的Cu是含量呈正相关,重金属Cu的含量在植物中由低到高的顺序为:狗尾草<毛轴蕨<龙葵<一点红<蒲公英<千里光<飞廉<苦苣菜<空心莲子草<苋菜,其中苋菜对Cu的富集能力最强,达到34.64mg/kg;结论:结合所研究的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初步认为苋菜可以作为受Cu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材料。
关键词:高雁垃圾填埋场;常见植物;重金属Cu;含量
文章编号:ISSN2096-0743/2017-04-0126
·126·
2017年第4期127生态产业
温保存,最后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重金属Cu的含量进行测定。
3.结果与分析
3.1 样品中Cu含量测定与分析
将处理好的各样品配置成待测供试品(每份样品三次重复测定),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对应的吸光度,再通过绘制出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重金属Cu的含量,结果取平均值。
根据结果得知,不同种类的植物其所含的重金属Cu的量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狗尾草的含量最低,为12.87mg/kg;苋菜的含量最高,为34.64mg/kg。
同时,研究表明垃圾填埋场附近山顶和山脚土壤中的重金属Cu的含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呈现为山脚土样中Cu的含量高于山顶土样。
3.2 土壤和植物样品中Cu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植物中Cu的含量与土壤中的Cu的含量相关系数为0.61。
说明植物中的Cu含量与土壤中的Cu含量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4.结论
山顶土壤中重金属Cu的含量为43.32mg/kg,而山脚土壤中的含量为132.31mg/kg,约是山顶土样中Cu含量的3倍,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渗漏或是随着雨水冲积作用逐渐在山脚土壤中富集造成;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山顶土样属于II类土壤,山脚土样已超出II类土壤标准值,说明该地区Cu的污染达到中度-重度污染。
植物与土壤之间重金属Cu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通过相关性分析,植物中的Cu含量与土壤中Cu的含量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苋菜中重金属Cu的含量最高,结合其生长特性,可以考虑在垃圾填埋场附近大量种植并集中对植物进行处理,可初步作为垃圾填埋场或者其他土壤重金属Cu吸附的优选植物。
参考文献:
[1]于瑞莲,胡恭任.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源解析研究进展[J].有色金属,2008,01(04):158-165.
[2]池源.安徽铜陵地区土壤和河流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D].南京大学,2013.
[3]涂培.成都长安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及评价[D].四川农业大学,2013.
基金项目: 贵州师范学院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5BS013)。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林鹏炜(1994-),男,海南人,本科在读,贵州师范学院学生,研究方向: 农业资源与环境;祝小龙 (1993-),男,贵州人,本科在读,贵州师范学院学生,研究方向: 农业资源与环境
4.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乌当高雁垃圾填埋场周围土壤重金属镍的含量普遍比较高,山脚和山顶的镍平均含量值分别达到了188.89 mg/kg、177.89 mg/kg,根据国家标准山脚和山顶的重金属镍污染都已经达到了二级污染,山顶镍的含量相对比较差值不大,通过将表6中的数据与正常土壤中的镍含量(我国镍植物的背景值为23-36.2 mg/kg )对比分析,发现山顶和山脚所受到的污染程度相当严重,并且该土壤中重金属镍的浓度已经足以影响周边植物的正常生长。
本研究中涉及的几种植物有空心莲子草、蒲公英、毛轴蕨、狗尾草中镍的平均含量均,分别为4.22 mg/kg,5.67 mg/kg,8.75 mg/kg,而千里光、龙葵、和小黎中镍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8.56 mg/kg,21.39 mg/kg,24.36 mg/kg;可以说明前面4种(空心莲子草、蒲公英、毛轴蕨、狗尾草)植物对环境中镍的吸收和富集能力都较弱,受填埋场重金属镍污染的程度相对较小,换言之比较抗镍污染;而后面3种(千里光、龙葵、小黎)植物对环境中镍的吸收和富集能力都较强,受到重金属镍的污染较大,受镍污染的抗性弱。
通过对垃圾场周边常见的几种植物中镍的含量研究发现,重金属镍已经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曹翠萍,王雪莉. 重金属-镍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预防[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09):78-79.
[2] 赵祥伟, 骆永明, 滕应, 等. 重金属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的微生物群落遗传多样性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25(2):186-191.
[3] 吴建军, 蒋艳梅, 吴愉萍, 等. 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水稻土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08, 45(6):1102-1109
本论文受贵州师范学院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博士项目):姜黄属药用植物鉴别的特异分子标记研究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15BS013。
(上接第128页)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