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新高考1版生物一轮课件:第8单元 第25讲 人体的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PPT2021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

二、体液免疫
少数直接刺激
【1】体液免疫的过程 清除血液中的病毒:
抗原
9. 怎样才能促进共享单车的良性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1的0“.句杜中甫化《境登”。高》中集中表吞现噬了夔细州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
(2)人体的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启发学生思考,找人回答。
我们看不到,就连诗中的我也看不到。因为,姑娘打着一把油纸伞。我想请同学们注意这把油纸伞。(板书:油纸伞)大家最早听说 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
一4.包。写导远括语望:所__见扁_,_用桃_传_神_体之_笔_描_写、凄冷__江淋_色_和巴_长_江_结气_势_的_、句子_是_:_无胸_边_落_腺木_萧_萧_下_、,不_尽_长_江_滚脾_滚_来_。___、___骨__髓_____。
HIV入侵T细胞并增殖的过程:
【资料】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引起的。已知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 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数量的变化关系。 (9)科学家最新研制的一种黏膜疫苗可以提高针对艾滋病病毒的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免疫能力,但疫苗效果难以持久,原因是 ____H__IV__是__R__N_A__病__毒__,___变__异__率__高_______________。
胞表面受体结合,从而引起免疫反应。
异物性 一般是进入机体的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 花粉等。
特异性 每种抗原表面都有特定的化学基团,称之为 抗原决定簇。
三、细胞免疫 【1】细胞免疫的过程 裂解被病毒入侵的细胞
2021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免疫调节 课件(94张)

返
三
首
页
考
点
一
②来源:只有 浆细胞 能够产生。
课
考
③作用
后
限
点
与病毒结合,使病毒失去与寄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能力;与
时 集
二
抗原结合,使其形成 沉淀或细胞集团 ,进而被 吞噬细胞
训
处理消化。
考
点
返
三
首
页
考
2.细胞免疫
点
一
课
考
后
限
点
时
集
二
(1)①: T细胞 ;②: 效应T细胞 。
训
考
(2)结果:效应 T 细胞可以_与__靶__细__胞__密__切__接__触__,__使__其__裂__解__死__亡___,
课
考 应,即很快分裂、分化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 后 限
点 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时 集
二
训
(2)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应快、强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
考
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可用如图表示:
点
返
三
首
页
考
点
一
课
考
后
限
点
时
集
二
训
考
点
返
三
首
页
考
点
一
课
考
后
1.辨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点
释放出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
返
三
首
页
考
点
一
1.抗体产生于浆细胞内,但抗体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 √ )
课
考
(人教版)高考生物创新课件:第8单元-第25讲-免疫调节

▪ 3.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细胞名称
来源
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吞噬抗体 -抗原结合体
B细胞
造血干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 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 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体感×染( )
▪ (4)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B细胞( )
▪ (5)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 期HIV复制能力较弱( )
▪ (6)HIV病毒主要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 重
缺陷( )
√
▪ (7)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出HIV这× 种病
毒( )
√
▪ (8)感染HIV的人称为AIDS患者,应√ 尽快治疗 √ ()
▪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 胞免疫
▪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 主细胞
▪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 胞发育成的
▪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 激的B细胞增殖
▪ 解析 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后,可参与细 胞免疫而形成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靶细胞 可以为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故A项和B 项正确;造血干细胞产生的淋巴细胞分别在 骨髓和胸腺中发育成熟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 细胞,C项正确;体液免疫过程中,T淋巴细 胞除了能给B细胞呈递活化信号外,而且能 释放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进一步大量增殖, 从而增强对抗原的免疫清除,故D项错误。
联系
①抗原侵入机体后,首先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②抗原一旦侵入宿主细胞内部,就必须通过细.胞.免疫将抗 原暴露,再由抗体消灭和清除 ③若细胞免疫不存在时,体液免疫将大幅度降低
高考生物复习课件 第8单元 稳态与调节 第25讲 免疫调节

概念检测 1.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通过体液免疫和细 胞免疫,抵御和消灭病原体的侵袭,识别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异常的细 胞,具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等三大功能。判断下列叙述的正 误。 (1)淋巴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 (2)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 作用。( ) (3)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就可以活化进行增殖、 分化。( ) (4)辅助性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呈递细胞的信息并传递信息,还能合成分泌 细胞因子。( )
3.细胞免疫
细胞毒 性T细 胞
细胞因子
名师提醒(1)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称为靶细胞。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 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并被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2)细胞因子能 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的 过程。(3)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在体液中循环并识别、接触、裂解 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4)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 抗体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
对象 对多种病原体都具有防御功能
对某一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 作用
特点
作用范围广、无特异性、作用弱
出现慢、范围小、有特异性、 作用强、时间长
基础 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特异性免疫的形
联系 成过程又反过来增强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两者共同担负着机
体的防御功能
细菌等病原体也带有各自的身份标签。当它们侵入人体后,能被免疫细胞
表面的 受体 识别出来。
(2)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组成:主要是众多的 淋巴 细胞。“作战方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5讲 人体的免疫调节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案

第25讲 人体的免疫调节单科命题备考导航核心素养解读命题趋势(1)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 (2)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1)能够运用结构与功能观、稳态与平衡观阐释免疫调节机制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重要作用(2)举例说明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引起疾病,特别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题型内容: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免疫异常与免疫应用◆考查形式:常通过免疫过程模型或实验分析来考查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免疫系统的组成【归纳提醒】名称 来源功能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吞噬、处理和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T 细胞 造血干细胞(胸腺中发育) 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分化为效应T 细胞、记忆细胞 B 细胞 造血干细胞(骨髓中发育) 识别抗原,分化为浆细胞、记忆细胞 浆细胞 B 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效应T 细胞T 细胞或记忆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2.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项目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形成先天就有后天接触病原体后获得特点无特异性有特异性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及其附属物、分泌物第三道防线:包括体液免疫和细组成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胞免疫3.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分类(1)防卫功能: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2)监控功能:及时发现机体衰老、病变的细胞。
(3)清除功能: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抗原清除掉。
1.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属于特异性免疫。
(✕)2.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3.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4.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但分化场所不同,T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成熟,B细胞在胸腺中分化成熟。
(✕)5.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6.体内衰老细胞和癌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高中生物 高三一轮免疫调节课件

免疫细胞分布于血浆、淋巴、 淋巴结等。
淋巴因子 补体:酶活性的蛋白质
人体的三道防线
吞噬细胞
第一道防线
补体由巨噬细胞和肝脏合成
5.(15.16.)下图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 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 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D
与人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人体,引起肺
炎。图1为病毒侵入后,人体内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单
克隆抗体可阻断病毒的粘附或入侵,故抗体药物的研发已成为
治疗新冠肺炎的研究热点之一。图2为筛选、制备抗S蛋白单克
隆抗体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人体内抗
原递呈细胞吞噬病毒,
放出来;释放出的抗原与_抗__体___结合而被消灭。可见,体液免 疫和细胞免疫,既各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又_相__互__配__合__,共同发 挥免疫效应。 _B__细__(胞2_)_、体__T液_细_免_胞_疫_、_和_效_细_应_胞_T_细免__胞疫__、中__记能__忆够__细特__胞异__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应用
1.病原体检测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 2.单克隆抗体制备:一个效应B细胞只产生一种抗体 3.免次接触该种抗原时,能 迅速增值分化为效应T细胞,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
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 细胞免疫的作用是_使__靶__细__胞__裂__解__、__死__亡_____,使抗原释
A.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细胞黏着 B.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ATP C.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穿过血管壁进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免疫调节(共58张PPT)

径 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要点探究
解析:(1)人体免疫细胞是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的,各
种免疫细胞形态、功能不同是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2)①
要点探究
(4)在再次免疫中,记忆细胞非常重要,然而抗体不是 由记忆细胞产生的,仍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栏 目 链 接
要点探究
【例❷】 的是( )
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
栏
目
链
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接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链
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吞噬 细胞等 接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胸腺 (3)由淋巴细胞到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分化只是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过程③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免疫活性物质:__抗__体____、__淋__巴__因_子_____、溶菌酶等。
基础回顾
2.免疫系统的功能。 (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免疫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形成
高三生物课件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8-25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图中1为毛细血管壁细胞,2 为红细胞,3为血浆,4为细胞内液,5为组织液。人体的 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A错误;氧气主要是 通过红细胞运输的,不是通过组织液,B错误;血浆和组 织液之间可相互渗透,C正确;血浆中的蛋白质为血浆蛋 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答案】 C
【答案】 C
4.(2018·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过关 考试)内环境的稳态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图 为人体内环境部分结构示意图,对该图有关的叙述中正确 的是( )
A.图中的3和5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氧气和养料及代谢废物主要是由5来运输的 C.图中的3和5可以相互转化 D.在3中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4.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各__器___官__、__系__统__协__调__一__致__地__正__常__运__行_, 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5.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目前普遍认为神__经__—__体__液__—__免__疫__ _调__节__网__络__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6.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正__常__生__命__活__动_ 的必要条件。
(2)肌肉注射和打点滴时的药物分别直接进入了图中的 哪种液体?____③__、__②___ (填序号)。
(3)若图为肌肉组织,则①②③中氧分压最高的是__②___ (填序号)。二氧化碳分压最高的是__①___ (填序号)。
(4)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 是图中的__③___ (填序号)。
__血__浆__、__淋__巴__
_血__浆__、__组__织__液__
__组__织__液__、__淋__巴__ ___组__织__液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
栏目索引
答案 C 皮肤中的油脂腺分泌的油脂能抑制某些病原体的生存,A错误;某 些白细胞对抗入侵的病原体属于人体非特异性防卫,某些血浆蛋白如抗体,其 对抗入侵的病原体属于人体特异性免疫,B错误;局部炎症反应会出现疼痛、 发红、肿胀、发热的现象,属于人体非特异性防卫,C正确;皮肤伤口处脓液的 出现,表示身体正在克服感染,D错误。
栏目索引
第25讲 人体的免疫调节
考点一
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免疫系统的组成
栏目索引
【归纳提醒】
名称
来源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胸腺中发育)
B细胞 浆细胞 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
造血干细胞(骨髓中发育) B细胞或记忆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
考点一
栏目索引
功能 吞噬、处理和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分化为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为浆细胞、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2.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项目
非特异性免疫
形成 先天就有
特点 无特异性
组成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 及其附属物、分泌物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 吞噬细胞
考点一
栏目索引
特异性免疫 后天接触 病原体 后获得 有特异性 第三道防线:包括 体液免 和细胞免疫
考点一
3.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分类 (1)防卫功能:抵御 病原体 的攻击。 (2)监控功能:及时发现机体 衰老、病变 的细胞。 (3)清除功能: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 抗原 清除掉。
栏目索引
考点一
栏目索引
1.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属于特异性免疫。 ( ✕ ) 2.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 3.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 ✕ ) 4.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但分化场所不同,T细胞在骨髓中分 化成熟,B细胞在胸腺中分化成熟。 ( ✕ ) 5.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 √ ) 6.体内衰老细胞和癌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 ✕ )
考点一
栏目索引
答案 C 由题图信息可推出,a、b、c、d分别为T细胞、B细胞、效应T细 胞和浆细胞,其中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除a、b、c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外,记 忆细胞也能识别抗原。记忆细胞在接受同一种抗原刺激后,也能分化成产生 抗体的浆细胞。B细胞和T细胞分别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和胸腺中分化、发 育而成,暂时处于不增殖状态,在接受抗原刺激后,才能继续增殖、分化。c、 d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来的,两者的DNA相同,其功能不同的根本 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考向一 考查免疫细胞的来源与作用 1.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考点一
栏目索引
考点一
栏目索引
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各类免疫细胞。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在骨髓 中发育成熟的B细胞和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细胞,普遍分布于血液和淋巴液 中;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以及记忆 细胞等;抗体属于分泌蛋白,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考点一
7.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主要针对体内的抗原。 ( √ ) 8.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 √ ) 9.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 ✕ ) 10.唾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第二道防线。 ( ✕ )
栏目索引
分析概念图,回答问题:
考点一
栏目索引
(1)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吗? (2)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都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吗? (3)吞噬细胞在免疫活动中参与哪几道防线?
考点一
栏目索引
答案 (1)不都能,免疫器官中骨髓能产生免疫细胞,其他属于成熟和分布的 场所。 (2)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淋巴 因子由T细胞产生,但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非免疫细胞产生;抗体和淋 巴因子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而溶菌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3)吞噬细胞可以直接吞噬病原体,是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同时吞 噬细胞又参与第三道防线,能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
题后悟道·方法 判断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三个“根据”
考点一
栏目索引
考点二
考点二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栏目索引
1.抗原与抗体 (1)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 特异性免疫反应 的物质。一般具有异物性、 大分子性的特点。 (2)抗体:机体接受特定抗原刺激后,由 浆细胞 产生的具有免疫活性的一 类 蛋白质 。
考点一
栏目索引
2.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 胞,①和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C ) A.只有a、b、c三类细胞才能识别抗原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 C.①和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c、d功案 B 吞噬作用不具有特异性,不属于特异性免疫;器官移植后产生免疫 排斥反应,主要由细胞免疫参与,属于特异性免疫;头孢胶囊属于外来物质,杀 灭致病细菌的过程不属于免疫;胎盘膜阻止病原体进入胎儿体内,阻止作用不 具有特异性。故选B。
考点一
栏目索引
4.(2019浙江温州普通高中选考)下列关于人体非特异性防卫的叙述,正确的 是(C) A.皮肤角质细胞分泌的油脂能抑制某些病原体的生存 B.某些白细胞和全部的血浆蛋白会产生非特异性的反应 C.局部炎症反应会出现疼痛、发红、肿胀、发热的现象 D.皮肤伤口处脓液的出现表示感染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题后悟道·归纳 巧记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
考点一
栏目索引
考点一
栏目索引
考向二 考查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异同和联系 3.(2019河北邢台第四次月考)下列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B ) A.吞噬细胞吞噬并分解痢疾杆菌 B.器官移植后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C.服用头孢胶囊杀灭致病细菌 D.胎盘膜阻止病原体进入胎儿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