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蓬街私立中学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三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22 乙烯
高中化学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29酯、油脂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2(2021学年)

浙江省台州市高中化学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29 酯、油脂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省台州市高中化学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29 酯、油脂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省台州市高中化学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29酯、油脂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酯油脂【学习目标】1、知道油脂的存在、及用途,掌握油脂的分子结构、主要性质。
【知识链接】1、写出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在反应时的断键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知识要点】活动探究一:酯1、酯的存在2、酯的结构官能团举例3、(1)分别写出乙酸乙酯在稀硫酸和NaOH溶液的存在下发生水解反应的方程式,并比较二者反应时的不同。
(2)思考乙酸乙酯在水解时是如何断键的?活动探究二:油脂的组成和结构1、我们日常食用的油和脂肪的来源是什么?2、油脂的物理性质3、油脂的用途【交流与讨论】1、油脂与矿物油有什么不同?2、酯和脂是一回事吗?它们是什么关系?活动探究三:皂化反应1、阅读课本P72由油脂制得肥皂的过程思考:(1)加入乙醇和最后加入饱和NaCl溶液的作用分别是什么?(2)如何判断油脂是否完全水解?试写出硬脂酸甘油酯发生皂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过程叫皂化反应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高级硬脂酸和甘油C.油脂是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D.为了提高肥皂的产量,油脂应在酸性条件下水解2.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苯、乙酸、四氯化碳 B.乙醇、乙醛、乙酸C.乙醛、乙醇、硝基苯 D.硝基苯、乙醇、甘油3.除去乙酸乙酯中乙酸最好的方法是()A.用水洗B.用盐酸洗C.用氢氧化钠溶液洗 D.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4.下列属于油脂的用途是①人类的营养物质②制取肥皂③制取甘油④制取高级脂肪酸⑤制取汽油 (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5.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 ( )A.反应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 D.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6.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 ,现有①水;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③乙醇;④纯碱溶液;⑤酸性KMnO4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组合是( )A.只有②④⑤B.只有②③⑤ C.只有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7.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水解后的一种共同产物是( )A.硬脂酸B.甘油 C.乙酸D.乙醇8。
高中化学必修2苏教《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150教案教学设计

简单有机物的合成江山市滨江高中高吉龙《简单有机物的合成》从有机物合成的背景为切入点,介绍了乙烯合成乙酸乙酯的路线,并拓展了其他的合成路线。
本课编排在有机专题的第三单元,在学习了化石燃料和食品中的有机物单元之后,不仅是对有机物知识的进一步和系统学习,而且为下一课时《有机高分子的合成》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纵观2015-2017年浙江学(选)考卷第26题——有机推断题皆是围绕(乙酸乙)酯的合成拓展开来。
题型稳定,但在稳的前提下,涉及考点的能力要求逐次提高。
一、教学目标1.在认识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水解反应、氧化反应等简单的有机反应的基础上,分析从乙烯制取乙酸乙酯的合成路线,了解有机物合成的路线和方法;2.通过乙烯制备乙酸乙酯的可能合成路线的设计,了解确定实际生产中最佳合成路线的方法。
二、评价目标表1《简单有机物的合成》对应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素养水平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水平1能运用化学符号描述常见简单物质及其变化水平3能运用化学符号说明物质的组成及其变化素养水平素养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水平1能归纳物质及其变化的共性和特征水平2能从质量守恒的观点看待和分析化学变化水平4能对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变化作出解释和预测,能运用化学变化的规律分析说明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化学变化素养水平素养5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水平1能列举事实说明化学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主动关心与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形成与环境和谐共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水平2具有“绿色化学”观念,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探讨某些化学过程对人类健康、社会可持续发展可能带来的双重影响水平3在实践中逐步养成节约成本、循环利用、保护环境等观念水平4能依据“绿色化学”思想和科学伦理对某一个化学过程进行分析,权衡利弊,做出合理的决策三、教学与评价思路图1《简单有机物的合成》教学与评价思路四、教学过程运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了解简单有机物的合成反应。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2)若CH4、C2H6、C3H8、C4H10四种烃各为1g,在足量O2中燃烧,消耗O2最多的是_
(7)⑥的化学方程式是。
(8)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芳香Y可以合成紫外线吸收剂BAD。
已知:G不能发生银镜反应,B遇FeCl3溶液显紫色,C到D的过程为引入羧基(—COOH)的反应。其中BAD结构简式为:
BAD的合成路线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A.重结晶B.过滤C.蒸馏D.萃取
(4)在该实验中,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25 mL B.50 mL C.250 mL D.500 mL
五、计算题
25.某烷烃和某单烯烃的混合气体2.24 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完全通过浓硫酸,浓硫酸质量增加4.50 g,剩余气体通过碱石灰,碱石灰质量增加了7.70 g,另取该混合气体2.24 L(标准状况),通过足量溴水,溴水质量增加了1.40 g,试通过计算回答:
上述反应过程中被破坏的化学键的类型是____________。
(4)H2O2可作为矿业废液消毒剂,有“绿色氧化剂”的美称。消除采矿业废液中的氰化物(如KCN), 经以下反应实现:KCN+H2O2+H2O=A+NH3↑,写出KCN的电子式:_____;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_____。
(5)X、Y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相邻的两种元素,化合物Cu2X和Cu2Y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 (其中D是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
浙江省台州市蓬街私立中学苏教版高中化学二: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27乙醛缺答案

序号:27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醛编制:彭小文时间:5月9日使用:高一(1。
2。
3)班级:姓名:小组编号:【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乙醛样品,闻乙醛的气味,阅读教材,认识乙醛的主要物理性质。
2.通过观察乙醛的球棍模型,比例模型,认识乙醛的结构特点。
3.分析乙醛的结构,类比烯烃与氢气的反应,正确书写乙醛与氢气的反应方程式。
通过分析乙醇与乙醛的相互转化,认识有机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4.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认识乙醛的氧化反应,并能正确书写乙醛的催化氧化反应方程式、乙醛的银镜反应方程式、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方程式以及配制银氨溶液的反应方程式.进一步学习实验操作技能与实验观察方法,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及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
【知识链接】回忆相关知识,并填写下列空格.1.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反应。
2.乙醇转化为乙醛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从分子组成上分析,乙醇转化为乙醛,相当于乙醇失去_______原子转化为乙醛.3.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活动一:观察乙醛样品,闻乙醛气味,阅读教材,填写下列空格。
一.乙醛的物理性质:乙醛是_______色、具有__________气味的_______体,密度比水_______,沸点_______(高、低),_______(难、易)挥发,能跟__________________等互溶。
二.乙醛的分子结构观察乙醛的球棍模型,填写下列空格。
化学式为___ 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官能团:。
三.乙醛的化学性质⑴还原反应:分析乙醛的分子结构特点,参照烯烃与H2的反应,写出乙醛与氢气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必修2苏教《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125教案教学设计

简单有机物的合成设计思想本节的教材运用生产生活中的事例,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简单有机物的合成反应。
教材通过交流与讨论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从乙烯制取乙酸乙酯的合成路线,初步认识人们是怎样合成有机物的,巩固对前面学过的几种有机基本反应类型。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安排在学习了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几种反应类型(取代、加成、氧化、水解、酯化反应)之后,对于前面有机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的知识只是一些零散的,没有系统的知识,对于实际生活及生产中如何来合成我们所需要的产品这是本节内容所提出的问题,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就能比较好的把前面的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整理。
并且通过引导引导让学生总结得出有机合成的一般方法。
教材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情感,通过对乙酸乙酯合成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合成新物质成功的喜悦。
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首先要了解有机物合成的重要意义及在生产及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
另外,教师可以通过交流与讨论活动,用事例进一步说明有机合成的重要性,可以把中国的现状与国外先进的事例做比较。
对于乙酸乙酯的合成教学:首先,通过乙酸乙酯、乙酸、乙醇分子结构的对比和变化,让学生理解化学家设计合成有机物的思考方法。
然后联系已学的有机反应知识,讨论由乙烯合成乙酸乙酯的合成路线。
总而言之,本课时由于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把握教材,利用各种素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与技能1、在认识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水解反应、氧化反应等简单有机反应的基础上,分析从乙烯制取乙酸乙酯的合成路线,了解简单有机物合成的一般方法。
2、了解有机合成时需要综合考虑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在复习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水解反应、氧化反应等简单有机反应的基础上,分析新物质的合成路线。
2、从综合效益出发,考虑有机合成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创造新的有机分子是有机化学的重要课题”,使学生产生探究学习的渴望。
高中化学必修2苏教《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102教案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乙酸》教学设计德清五中周春光一、教材和学生分析1、从教材安排情况来看,《乙酸》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3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物》一节,前面一节大家对乙醇的学习,知道了有机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为这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节课既是对乙醇知识的巩固、延伸、发展,又是对酯类物质学习的基础,也为以后学习有机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从学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在强弱电解质这一节对乙酸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乙酸是一种弱酸,知道乙酸能电离出氢离子,现在知道乙酸是一种有机酸,知道乙酸有特定的官能团,知道断键方式,学生的认知有了一定的提升。
通过乙醇和本节课乙酸的学习,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也有所提升。
二、教学设计思路从生活中的美食谈起,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认识乙酸,使学生知道乙酸发生化学反应断键的位置,从而掌握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建构酯化反应模型,最后从生活中无“醋”不在结束本节课,将知识和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1、宏观辨识乙酸本节课从大家熟悉的美食西湖醋鱼谈起,学生还提出糖醋排骨、酸辣粉、土豆丝等个种由醋制作的美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知化学来源于生活。
然后展示一瓶乙酸,教室很快散发着酸味,让学生从宏观感受乙酸的物理性质,了解乙酸与人类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价值观。
2、微观探析乙酸结构进一步对乙酸微观结构进行探究。
根据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来写出乙酸的结构式,讨论乙酸有什么官能团。
并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同时会根据所学知识对乙酸的性质进行“大胆假设”,让学生初步拥有“基团间是相互影响的”这一基本观念。
通过对模型认知,了解乙酸的结构,使学生对乙酸的认识从宏观到微观,实现宏微结合。
3、实验探究乙酸化学性质通过合作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学生了解乙酸的酸性,通过碳酸、乙酸的酸性比较,分析比较常见酸的酸性强弱的能力,获取科学探究的方法。
对乙酸的酯化反应进行对比实验。
高中化学必修2苏教《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152教案教学设计

1
《有机合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苏教版必修2专题3《人工合成有机物》
2.达成目标:复习烃及烃的衍生物性质及官能团相互转化的一些方法;了解有机合成基本方法思路;学会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二、学习任务
1、
复习烃及烃的衍生物的官能团和性质。
名称
官能团结构简式
主要化学性质
碳碳双键或叁键
苯环
羟基
醛基
羧基
酯基
2、以含2个碳原子的有机物为例,分别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引入的C=C的方法有哪些?
(2)引入卤原子的方法有哪些?
2
(3)引入的-OH的方法有哪些?
(4)引入的-CHO的方法有哪些?
(5)引入的-COOH的方法有哪些?
(6)有机物成环的方法有哪些?
3、根据视频所给题目,以逆向思维方法写出下列两个有机合成的流程图。
(1)合成乙二酸二乙酯
3
(2)合成乙二酸乙二酯
4、苯甲酸苯甲酯
可用作香料、食品添加剂及一些香料的溶剂,还可用于塑料、涂料的增塑剂。
以甲苯为原料合成苯甲酸苯甲酯,写出合成流程图。
(无机原料任选,至少写出2种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方法三。
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教学设计整体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巩固甲烷、乙烯、苯等烃的主要性质;明确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简单高分子材料的合成,知道一些高分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本课时主要采用的是讨论、比较、归纳法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本专题我们学习了一些烃的知识,了解了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了解了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下面我们对这些内容作一回顾。
推进新课【提问】什么样的有机物称为烃?我们学习了哪些烃?它们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回答]仅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烃。
我们学习了以甲烷为代表的烷烃、以乙烯为代表的烯烃、乙炔、苯等。
烷烃的结构中碳原子都以碳碳单键相连且形成链状,其余的价键均用来和氢原子结合,所以烷烃又称为饱和烃。
烯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且形成链状。
乙炔分子中含有碳碳叁键。
苯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共价键,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提问】独特的结构决定了它们的性质,甲烷、乙烯、乙炔、苯分别具有哪些主要的化学性质?[回答] 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有燃烧、可以和氯气等发生取代反应、受热分解。
乙烯因为分子中有C==C双键,具有不饱和性,所以乙烯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可以和溴、氢气、水等发生加成反应,也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
乙炔因为有碳碳叁键,所以也具有不饱和性,也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苯因为它的结构很特殊,所以苯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燃烧、可以和硝酸等发生取代反应。
[总结]1.烃都可以燃烧,生成物均为CO2和H2O。
根据含碳量的不同,在燃烧时分别产生无黑烟、有黑烟、有浓烟等现象,含碳量越高黑烟越多。
因此甲烷燃烧无明显黑烟,乙烯燃烧有少量黑烟,而乙炔或苯在燃烧时有大量黑烟生成。
2.甲烷等烷烃能发生取代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22 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乙烯
编制:彭小文时间:4月25日使用:高一(1.2.3)【学习目标】1.知道乙烯的分子结构,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加成反应。
2.通过乙烯与乙烷结构、性质的比较,认识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理解加成反应原理,并与取代反应相区别。
【重点、难点】乙烯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原理
活动一:乙烯的分子结构
【自主学习】请合课本写出乙烯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和空间构型分子式:结构式:
结构简式:电子式:
空间构型:官能团:
【合作探究】探究乙烯分子结构特点
1.观察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分析乙烯的结构有何特点?
2.乙烯与乙烷的组成、结构相比较,有何差别?
※3.思考并判断丙烯(CH2=CH-CH3)分子中所有原子是否在同一平面内,说明理由。
【预习完成】活动二:乙烯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乙烯为色、味的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资料卡】乙烯的实验室制备
【实验探究】活动三:乙烯的化学性质实验
【归纳整理】乙烯的化学性质:
①氧化反应:
a.燃烧:化学方程式:
现象:
b. (填“能”或“不能”)使酸性KmnO4褪色
②.加成反应:(填“能”或“不能”)使Br2水(或CCl4)褪色
化学方程式: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练习】a.写出乙烯与H2、H2O、HX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
H2O:
HX:
b.甲烷、乙烷等烷烃能否发生加成反应?为什么?
③加聚反应:通过加成反应生成有机高分子的反应
写出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⑴乙烯与甲烷性质相比较,有何区别?为什么有这些性质的不同?
⑵如何鉴别甲烷与乙烯?如何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
【小结】完成下列①----⑥的反应
【巩固练习】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乙烯分子里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B.乙烯属于饱和烃
C.乙烯分子中碳氢键之间的夹角约为120ºC D.乙烯易发生加成反应
2.下列关于乙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
B.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同时有少量黑烟
C.乙烯可作香蕉等水果的催熟剂
D.乙烯易发生加成反应,更易发生取代反应
3.下列变化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反应 B.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
C.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反应 D.乙烯的燃烧反应
4.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是()
A.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 B.将气体进行燃烧
C.通过盛有溴水的洗气瓶 D.通入盛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
5.对比甲烷和乙烯的燃烧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二者燃烧时现象完全相同 B.点燃前不需验纯
C.甲烷燃烧火焰呈淡蓝色,乙烯燃烧火焰较明亮 D.二者燃烧时都有黑烟生成
6.下列关于乙烷和乙烯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烷与乙烯的结构相似
B.乙烷易发生取代反应,乙烯易发生加成反应
C.乙烯能发生氧化反应,乙烷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D.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比乙烷分子中的碳碳单键稳定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无论乙烯与Br2的加成,还是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都与分子内含有碳碳双键有关
B.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都可以鉴别乙烯和乙烷
C.相同质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水的质量相同
D.利用燃烧的方法可以鉴别乙烯和甲烷
9.用乙烷制取一氯乙烷(CH3CH2Cl)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用乙烯制取一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_ _____,两种方法中比较合理的方法是,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0.1mol有机物A能与1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其加成后的产物是2,2,3-三甲基戊烷,则此有机物A 的可能结构简式有。
11.某塑料分解产物为烃,对这种烃进行以下实验:①取一定量的该烃,使其燃烧后气体通过干燥管,干燥管增重7.2g,再通过石灰水,石灰水增重17.6g。
②经测定,该烃(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14倍。
0.1mol该烃能与 mol溴起加成反应,加成产物需要 mol溴蒸气完全
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