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与反思
高中生物_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一.课时计划:1课时二.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二)能力目标1.收集资料,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2.对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分析问题、阐明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奥妙,激发学生更加热爱自然,珍爱生命2.认同生物现象被人类仿生利用的价值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难点: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五.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探究教学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2.化学信息3.行为信息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学情分析学生通过高中接近一年的学习,在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
其次,他们对生态系统中的多种信息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与了解,加之前两节学习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生能较容易的理解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内容,但学生仍处于思维的发展阶段,缺乏对信息种类的科学系统分类,对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认识很肤浅,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及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会有一定的困难。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效果分析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因此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法、探究教学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索、创新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案+反思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案例与反思【摘要】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反思者,研究者。
根据生物学科的特殊性,本案例大胆尝试了让学生自我探究总结,并结合生活实例学以致用的方法,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同时课后认真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信息传递教学案例教后反思志着教学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它为我们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向全体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教师对自我教学的反思,它可以反思某一节课,也可以反思某段教学。
本人从信息传递这一节课进行了反思。
一、教学目标在课程标准中,对该节内容的描述是“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该条内容标准属于了解水平,要求同学们能够对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举出例子,能从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角度出发,说出信息传递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并能把信息传递与农业生产相联系,说出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这样就能从宏观的角度,表述出信息传递的功能,进而体现它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要和前边所学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联系,说明它们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三、教学设计思路课题的引入:通过一个有关蚂蚁通讯的短片和对“问题探讨”中资料的分析与讨论,启发学生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是怎么传递的?进一步设问:你能举出在生活中生物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例子吗?这样我们就很自然的把课题引入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设问:你知道在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有哪些吗?请同学们看课本,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并思考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主要有哪些种类?你怎样去辨别这些信息属于哪种信息类型?2.你能举出这些信息类型的其他实例吗?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多提供几个案例,要求学生从教师所给的案例中,分析它们各属于哪种信息类型,你是怎么判断的?以加深对本部分知识的理解。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剖析习题,要求学生从中得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摘要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生态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信息传递,生态系统内的生物体能够感知和响应环境的变化,保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因此,在生态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探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机制,引导学生了解信息传递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演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相关的主要概念和理论,并介绍了一种针对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教学设计方案,希望能为生态学教师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提供参考。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概念和理论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概念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物学和环境学的概念,它包括了生物体、环境因素、营养网络等各种因素。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和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信息传递系统。
信息传递可以是一个生物体对其周围环境变化的响应,也可以是生物体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
在生态系统中,通过信息传递,生物体能够感知和响应环境变化,以保持系统的平衡。
2.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两种模式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有两种模式,即传递媒介内信息传递和非传递媒介内信息传递。
其中,传递媒介内信息传递是指以介质为媒介进行消息传递的一种方式。
例如,声音、气味、电磁波等。
而非传递媒介内信息传递则是指不存在媒介,直接进行信息传递的方式。
例如,触点接触、光线采集等。
3.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重要性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媒介之一。
生物体之间通过信息传递交流其利益,维持物种间和生态系统内的平衡。
例如,草食性动物之间的警告叫声可以帮助其它动物避开天敌,从而保护整个物种的繁荣。
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教学设计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步骤:1. 理论学习首先,教师需要通过课堂讲授,引导学生对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概念、原理、模式进行深入了解。
通过所选用的教材和案例进行巩固。
2. 实验操作其次,教师可以设计简单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基本情况。
例如,可以设计小组实验,观测不同生物体之间的信号传递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
《第5章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2. 掌握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
3. 理解信息传递在生物种间、种内干系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双向作用,如增进种群繁殖、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等。
2. 教学难点:通过实例分析,理解信息传递在生物种间、种内干系中的具体作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生态系统的图片和视频,以帮助学生理解信息传递的实际应用。
2. 准备一些相关的案例和实例,以便在教室上讨论和讲解。
3. 准备一些练习题,以帮助学生稳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底下我们按照知识点分课时来进行。
第一课时主要是理论学习,实验安排在下一节课。
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同砚们理解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基本观点和过程。
1. 导入:起首,我会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通过信息传递解决问题的例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同砚们对新课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我会详细诠释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基本观点、类型、过程和作用。
为了帮助同砚们更好地理解,我会结合一些生动的例子,如蜜蜂的舞蹈、鸟类的鸣叫等。
同时,我也会强调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它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小组讨论:讲解结束后,我会组织同砚们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思考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通过讨论,同砚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 反馈与答疑: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邀请同砚们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并回答他们的疑问。
通过反馈和答疑,我可以了解同砚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说明。
5. 作业与预习:最后,我会安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同砚们回家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同时,我也会提醒同砚们在平时生活中注意观察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现象。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高二化学精品教案)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节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对于本节内容的的具体要求是:“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相比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要求层次低。
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可以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一起将生态系统的各组分联系为一个整体,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稳定。
本节教学内容易懂,脉络清晰,大致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信息的类型;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各环节逻辑关系比较强,符合认知规律。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可以对常见实例做出准确判断。
②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加深对生态新系统稳定性的理解。
2、能力目标①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培养分析资料、处理信息和提炼新知的能力②通过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探讨与学习,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对自然现象本质的揭示、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爱生命。
②感受大自然的奥妙,领悟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远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信息传递的种类以及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四、教学策略本节涉及很多生物现象的描述,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信息传递的图片、视频资料,加深学生的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生态新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及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这些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以学生为主体,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导入:(情景导入)展示BBC《生命》系列之鸟类精美求偶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自然界中的信息传递。
其实在自然界中,信息传递的种类多种多样,今天这节课将带领同学们走进自然界其他生物的信息传递。
教学过程环节一:分析资料,学生讨论总结信息的种类给出以下八种生物现象,尝试让学生们总结每种现象属于哪种信息?1、菊花在秋天开放2、蜜蜂跳舞3、黄鼠狼放臭屁4、海豚回声定位5、鸟类迁徙6、蚂蚁通过触角接触交流信息7、孔雀开屏8、狗狗撒尿标记领域学生尝试讨论总结完信息的种类之后,再分别通过实例介绍每种信息及它的来源环节二:依次详细介绍每种信息及其来源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光、声、温度、湿度和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教案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与思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五章第4节的内容。
研究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生态学新的研究领域。
目前人们只能模糊地认识自然界的这种“对话”,这一领域尚有许多问题有待发现和深入研究。
本节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并不难。
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信息在自然界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
教师启发学生从物理、化学、行为等方面对所举的实例进行分类,由此进行生态系统信息的种类的教学。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看课本资料分析并联系实际,要求学生从中得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可以得出结论,这时教师要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站在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去分析信息传递,并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联系在一起,说明它们都是生态系统各组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指出信息传递是长期的生物进化的结果。
学生了解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后,教师适时让学生举出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例,并对提出的实例进行讨论,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知识的兴趣。
本节共1课时。
二、教学目标在课程标准中,对该节内容的描述是“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该条内容标准属于了解水平,要求同学们能够对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举出例子,能从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角度出发,说出信息传递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并能把信息传递与农业生产相联系,说出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这样就能从宏观的角度,表述出信息传递的功能,进而体现它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据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如下:(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归纳出信息传递的种类;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收集资料,使学生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2.组织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讨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阐明问题的能力;3.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案设计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案设计一、教材及学习任务分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新课程标准教材(人教版)必修三板块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着重讲述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类型和信息传递在生物之间的意义。
这对于我们整体性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为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基础。
是学生理解生态系统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生态系统相关的知识基础,对于信息的了解也从各个渠道有所涉猎。
因此,在学习本节内容时,遇到的学习障碍也会相对较低。
同时,学生对于丰富多彩的生物行为也比较感兴趣,这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来说是一个天然的优势。
三、学习目标的确立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例子。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说明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力目标:能够分析资料,利用已有信息传递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学会感受大自然的奥妙。
四、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五、教学思路本节课着重在于学生对于教材资料的分析了解,因此,准备学习资料供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体会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是十分有效的教学策略。
六、教学准备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各种实例与资料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详细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我们现在处在信息社会,我们的身边有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文字,语言,书画,视频,手势等等不一而足。
那么在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生物之间会不会存在信息的交流呢?生物和非生物的环境之间有没有信息交流呢?教师活动:信息交流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这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我们通过电视,报纸,等方式可以获取信息,也会通过文字,图片将信息传递出去。
请大家举例一些常见的,除人类以外,其他动物的信息交流的方式。
学生活动:学生举例,蜜蜂的跳舞,孔雀的开屏,村庄里狗吠。
【通过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的对比,让学生充分理解生物之间信息传递的作用。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教案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教案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教案篇一: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标签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当你思念远方的朋友你是如何表达你的思念?去看她/他?写信?打电话?发E-mail?……什么是信息?信息:一般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
信息传递的一般过程(一般信息传递有三个基本环节):信源(信息产生);信道(信息传输);信宿(信息接收)。
多个信息过程相连就使系统形成信息网,当信息在信息网中不断被转换和传递时,就形成了信息流。
信息只有通过传递才能体现其价值,发挥其作用。
(二)、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以“问题探讨”讨论:一只蜜蜂在找到蜜源之后,如何告诉巢中的其他同伴蜜源的位置呢?通过跳圆圈舞来传递这一信息。
1.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在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有哪些吗?你怎样去辨别这些信息属于哪种信息类型?[来源:你能举出这些信息类型的其他实例吗?组织学生看课本,然后讨论交流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以下案例:案例:雌性虫类释放性外激素(化学信息);蜜蜂通过跳圆形舞和8字舞来告知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远近(行为信息);羚羊为了雌性搏斗(行为信息);在繁殖季节,公蜥蜴具有“大红脖子”来引诱母蜥蜴交配,孔雀通过“开屏”来展示自己的美丽(行为信息);蜘蛛网震动(物理信息);雄性萤火虫放光(物理信息);昆虫的警戒色(物理信息);黄鼬的臭气(化学信息);青蛙叫(物理信息);等等。
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判断上述实例分别是什么信息?巩固知识。
2.讲解(1)物理信息:①概念: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与反思
辽宁省营口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孟献莉
一、内容分析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的内容。
研究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生态学新的研究领域,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方式多种多样,它的作用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一样,都是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且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但是目前人们只能模糊地认识自然界的这种“对话”,这一领域尚有许多问题有待发现和深入研究。
二、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有关信息传递的知识,他们缺少的是将知识系统化。
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教材仅作简要的概述和举例,并安排了一个“思考与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动物是如何进行信息的传递的。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归纳出信息传递的种类;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收集资料,使学生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2.组织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讨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阐明问题的能力;
3.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感受大自然的奥妙,激发学生更加热爱自然,珍爱生命;
3.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信息的种类: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难点: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五、教法
讨论教学法;迁移比较法;图形直观教学法
六、学法
构建发现式和分组讨论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思维迁移;联系实际法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手机、电脑、报纸,信息从各种渠道涌来,充满着我们生活周围。
有人说:谁掌握信息,谁就掌握了权威。
可是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究竟什么是信息呢?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观看《斯若登事件》视频。
斯诺登事件是美国情报局通过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情报的事件。
我们将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一般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
那么这些信息作用的对象是谁呢?(人)
事实上,信息也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而且时常发挥着奇妙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板书)
(二)展示实例,明确信息的分类
师:展示图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问:鸭子如何感知初春的到来?展示图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问:春天到来了,小鸟为什么鸣叫呢?
问:同学们想一想生态系统中还存在着哪些信息?
师:及时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将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这些例子之中的某几个例子是存在共性的,看看你能不能找出它们的共性呢?下面开始小组讨论对这些例子归类,一会我会请同学来阐述一下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板书: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小组合作,尝试归类。
小组汇报,老师点评,总结。
在生态系统中我们确实把信息分为这三种的。
分别引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的概念,分别展示生物之间传递信息的例子,学生比较各类信息的特征,找出它们的本质区别。
在整个活动中,学生都表现得积极活跃,让我深受启发:学生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体,学
生能做的,你就应放手让他们去做,学生能说的,你就应放心让他们说,给他们搭建一个平台,他们能做得很好!
及时反馈
1、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功能之一。
下列现象中,与物理信息相关的是
( A )
A、候鸟南飞
B、豪猪遇敌竖起体刺
C、花香引蝶
D、警犬嗅毒
2、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一只椿象杀死,尽管做得干净无声,也引起了其它椿象的逃跑。
此现象是因为在椿象之间传递了( B )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语言信息
这些信息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例子来了解信息传递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探究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案例一:蝙蝠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取食与飞行几乎完全依赖声波,对目标进行回声定位。
思考:1、离开了声波,蝙蝠还能生活吗?
2、在这个案例中信息传递起怎么样的作用?
小组讨论研究
小组汇报,老师点评,总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案例二:自然界中,植物开花需要光信息刺激,当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够开花。
许多动物都能在特定时期释放用于吸引异性的信息素。
经过科学家的收集、分离和测定,现已确定了200余种昆虫信息素的化学结构和性质,其中大部分是用来传递性信息的。
思考:1、光照时间和信息素对这些生物有什么意义?
2、在这个案例中信息传递起怎么样的作用?
小组讨论研究
小组汇报,老师点评,总结: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案例三:科学家们在研究植物与草食性昆虫之间的关系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烟草植株受到蛾幼虫攻击后,能够产生和释放一种可挥发的化学物质,白天可以吸引蛾幼虫的天敌──捕食者,夜间又能够驱除夜间活动的雌蛾,使它们不能停留在叶片上产卵。
思考:1、案例三中的信息素能够将哪几种生物联系起来?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烟草释放的信息素在白天与夜间是否都使它本身受益?还有谁受益?谁最吃亏?
3、在这个案例中信息传递起怎么样的作用?
小组讨论研究
小组汇报,老师点评,总结: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及时反馈
3、森林中,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子,兔子也同样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
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D )
A、可以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B、可以维持生物种群的繁衍
C、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四)角色扮演,探究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也涉及很多信息传递的例子,我们都可以用到本节内容来解决。
情境1:假如你开办了一个养鸡场,随着冬天的到来,日照时间越来越短,鸡产蛋越来越少,你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研究
小组汇报,老师点评。
措施:增加日照时间
总结: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情境2:假如你是一位农业专家,一位农业人员向你反应了如下情况:由于雨水过多,李树上挂满袋蛾护囊,造成李树枝条皮层被啃食,而且还有扩散趋势。
思考:你如何利用信息传递的知识控制袋蛾的数量,以提高李树的产量呢?
小组讨论研究
小组汇报,老师点评。
措施:1、诱杀成虫:利用袋蛾趋光性,用黑光灯捕杀成虫。
2、利用性引诱剂(性外激素)灭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
3、引入天敌。
4、喷洒农药。
总结: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目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等这些方法各有各的优点,但是目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没有环境污染的生物防治。
(五)归纳提升
1、下列关于信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A、信息是指标及在通讯系统或计算机上的信号,在生态系统中没有信息
B、信息是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在生态系统中也偶尔存在
C、信息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且时常发挥着奇妙的作用
D、生态系统的信息就是指蜜蜂的舞蹈
2、金龟子遇敌害后装死,从植株上滚落地下,属于哪种信息( C )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其他信息
3、生物能接受光的信息并产生相应的行为。
下列生命现象主要与光照变化有关的是(A )
①菊的秋季开花②动物的换毛③鹿的繁殖④飞蛾扑火⑤青蛙的冬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不可能发生在(A )
A、细胞与细胞之间
B、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
C、种群与种群之间
D、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5、一只昆虫撞上了蜘蛛网,引起蜘蛛网的振动,对此的描述正确的是(D)
A、蜘蛛网的振动频率,对于这只昆虫来说就是信息
B、蜘蛛网的振动,向蜘蛛传达了昆虫的行为信息
C、上述种类的信息,只能来源于生物
D、蜘蛛网的振动频率,是一种物理信息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D)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八、教学反思
丰富的多媒体教学素材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在平时要注意收集这些素材,适当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引导学生分析资料时,要注意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尊重学生,鼓励学生。
学生答对了要及时表扬,答错了也不要急于批评,发掘答案的合理性,给予充分肯定,然后再进行讲评分析,使学生乐于接受。
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