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考真题试卷语文全国卷3含答案.docx

合集下载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3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3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3)语文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郭城镇,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是“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哲学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三答案

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三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共2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甲】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情感作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从远古的祖先到现代的人类,情感始终伴随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情感具有以下特点:1. 情感是人类的基本心理需求,与人类的基本生理需求相辅相成。

2. 情感具有多样性,包括喜、怒、哀、乐等。

3. 情感具有传递性,能够影响他人的情感。

4. 情感具有调节性,有助于人们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乙】随着社会的发展,情感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以下是一些关于情感的作用:1. 情感有助于建立人际关系。

情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和连接的纽带。

2. 情感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情感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3. 情感有助于心理健康。

情感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4. 情感有助于个人成长。

情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实现自我提升。

1. 简述情感的特点。

(3分)答案:情感的特点包括:是人类的基本心理需求,具有多样性,具有传递性,具有调节性。

2. 请列举两个情感的作用,并简要说明。

(6分)答案:情感的作用包括:有助于建立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情感可以让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情感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提高生活质量。

3.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情感的认识。

(6分)答案:情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具有多种特点,如多样性、传递性和调节性。

情感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助于建立人际关系、提高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情感,学会合理地表达和调控自己的情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8分)【甲】《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多年,历经磨难,终于回到晋国,成为一代明君。

他深知权力来之不易,因此对国家大事非常重视。

最新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3(含答案)

最新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3(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3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或。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大体看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

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一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的强调空间公共性或片面的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人,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

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

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全国卷3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文档

()全国卷3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文档

绝密★启用前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卷须知: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局部,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工程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工程面临着不容无视的新问题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于艺水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阔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桔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那么,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方,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附答案与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附答案与解析)

语文试卷 第1页(共2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12页)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语 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資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

而不应局限于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考其演出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价值。

这类非物质文化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視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

高考语文真题全国卷3Word版(含答案)

高考语文真题全国卷3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郭城镇,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是“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哲学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语文全国卷3试题及答案

语文全国卷3试题及答案

语文全国卷3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本内容略。

1. 文中提到的“XX”一词,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A. XX1B. XX2C. XX3D. XX42. 根据文本,下列关于“XX”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XX1B. XX2C. XX3D. XX43. 文本中对“XX”的分析,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A. XX1B. XX2C. XX3D. XX4(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文本内容略。

4. 对文中“XX”的描写,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 XX1B. XX2C. XX3D. XX45. 文中“XX”的情节安排,其作用是什么?A. XX1B. XX2C. XX3D. XX46. 作者通过“XX”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或思想?A. XX1B. XX2C. XX3D. XX4(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文本内容略。

7. 根据文本,下列关于“XX”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XX1B. XX2C. XX3D. XX48. 文中提到的“XX”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什么?A. XX1B. XX2C. XX3D. XX49. 对文中“XX”的论述,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A. XX1B. XX2C. XX3D. XX4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文言文内容略。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XX1B. XX2C. XX3D. XX4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翻译:XX。

12. 文章中“XX”的事件,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A. XX1B. XX2C. XX3D. XX4(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

诗歌内容略。

1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XX1B. XX2C. XX3D. XX414. 诗歌中“XX”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XX1B. XX2C. XX3D. XX4(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高考语文全国三试卷及答案

高考语文全国三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贤惠(xián huì)气氛(qì fēn)气贯长虹(qì guàn cháng hóng)B. 踉跄(liàng qiàng)恍惚(huǎng hū)踉踉跄跄(liàng liàng qiàngqiàng)C. 峰回路转(fēng huí luò zhuǎn)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气壮山河(qì zhuàng shān hé)D. 潇洒(xiāo sǎ)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潇洒自如(xiāo sǎ zì rú)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凝聚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C. 在这次比赛中,他虽然表现出了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但最终仍然没有获得冠军。

D.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的课外活动。

答案:B3. 下列各句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B. 那位老教师桃李满天下,深受学生们的尊敬。

C. 这个项目投资巨大,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

D.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成为了公司的重要骨干。

答案:B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读书,因为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B. “你知道吗?昨天晚上我和朋友去了电影院,看了一场精彩的电影。

”C. “他在比赛中跑得很快,很快就冲到了第一名。

”D. “我国科学家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答案:B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卷 3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或。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大体看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6)(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

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一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的强调空间公共性或片面的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人,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

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

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

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

当一个城市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

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

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结果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

B.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

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

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

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辨证意味。

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

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

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题。

微纪元(节选)刘慈欣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

那事已经发生过了。

其实,在他启程时之稔恶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

人类发射了一艘恒星际飞船,在周围 100 光年以内寻找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

宇航员被称为先行者。

飞船航行了 23 年时间,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时间已经去了两万五千年。

船向太阳系深,先行者没再关注的行星,径直回地球。

啊,我的色水晶球⋯⋯先行者起双眼默祷着,了很,才迫自己开双眼。

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的地球。

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的岩石,白色的是蒸后又的海洋。

船入低道,从黑色的大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的越,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迹,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眼烟云。

,船收到了从地面来的一束信号,示在屏幕上。

先行者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像:先看到如林的的高楼群,降下去,出了一个广,广上一片人海,所有的人都在仰望天空。

最后停在广正中的平台上,那儿站着一个漂亮姑娘,好像只有十几。

她在屏幕上冲着先行者手,滴滴地喊:喂,我看到你了!你是先行者?”在旅途的最后几年,先行者的大部分是在虚的游中度的,在游里,算机接收玩者的大信号,构筑一个三画面,画面中的人和物可根据玩者的思想做出有限的互。

先行者曾在寂寞中构筑从家庭到王国的无数个虚世界,所以在他一眼就看出是一幅的画面,可能来自大灾前留下来的某种自装置。

“那么,在有人活着?”先行者。

“您的人?”姑娘天真地反。

“当然是我的真人,不是你的虚人。

”姑娘两只小手在胸前架着“您是最后一个的人了,如果不克隆的⋯⋯ ⋯⋯” 姑娘捂着哭起来。

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

“您怎么不我是呢?” 姑娘抬仰望着他,又恢复了那副天真神色,好像眼就忘了才的悲。

“我没趣。

”姑娘滴滴地大喊:“我是地球袖啊!”先行者不想再玩起种无聊的游了,他起身要走。

“您怎么!全城人民都在儿迎接您,前,您不要不理我啊!”先行者想起了什么,身来:“人留下了什么?” “照我的指引着,您就会知道”先行者入了着,在那束信息波的指引下开始着。

他戴着一副眼睛,可以从其中一个片上看到信息波来的画面。

画面上,那姑娘唱起歌来:啊,尊敬的使者,你来自宏元!大的宏元,美的宏元,你是烈火中的消逝的梦⋯⋯人海沸起来,所有人都大声合唱:“宏元,宏元⋯⋯”先行者在受不了了,他把声音和像一起关掉。

但了一会儿,当感到着接触地面的振,他生了一个幻:也真的降落在一个高空看不清楚的城市了?他走出着,站在那一望无的黑色荒原上,幻消失,失望使他身冰冷。

先行者打开面罩,一股寒气扑面而来,空气很稀薄,但能持人的呼吸。

气温在氏度下40 度左右。

天空呈一种大灾前黎明或黄昏的深色。

脚下的是凝了两千年左右的大地。

到可岩流的波形状,地面已开始化,仍然很硬,土壤很到。

片波的大地伸向天,其有一些小小的丘陵。

先行者看到了信息波的射源。

一个在岩石中的透明半球面,直径大有一米,下面似乎扣着一片很复的构。

他注意到有几个的透明半球,像地面上的几个大水泡,反射着阳光。

先行者又打开了画面,虚世界中,那个小子仍在忘情地唱着。

广上所有的人都在呼。

先行者麻木地站着,深色的穹中,明亮的太阳和晶的星星在耀,整个宇宙着他——最后一个人。

孤独像雪崩一埋住了他,他蹲下来捂住抽泣起来。

歌声戛然而止,虚画面中的所有人都关切地看着他,那姑娘嫣然一笑。

“您人就么没信心?”中有一种西使先行者身一震,他真的感到了什么,站起身来。

他走近那个透明的半球,俯身向里面看。

那个城市不是虚的,它就像两万五千年前人的城市一真,它就在个一米直径的半球体透明玻璃罩中。

人在,文明在。

“前,微元迎您!”4. 下列文中相关内容和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是( 3 分)()A. 当城市像出后,本文开部分造出的沉郁氛得快,两种氛的更替,者来了一种奇幻的体。

B. 地球领袖是一位十几岁的、天真的、娇滴滴的漂亮姑娘,这一形象来自先行者的大脑信号,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分。

C.先行者着陆后,看到天空是“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孤独的感觉是像被雪崩所埋,这都是以身心感受来写先行者对过去的深刻眷念。

D.姑娘率众在广场等候、迎接先行者“前辈”,间接说明“微纪元”的人们继承了以往的人类文明,科技水平已经很高。

5.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 6 分)6.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的“科学”与“科幻”的关系。

(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2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 题。

材料一:2015 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调研、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

2015 年,图书出版业取得了诸多重要突破,政府部门出台的多项政策、举措更加有力;图书出版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潜力持续显现。

曾一度遭到电子商务冲击的实体书店近一年来,伴随全民阅读的推广开始逆袭。

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一批大型书城,这些大型书城注重“体验”和“服务”,引入亲子阅读、创意生活、数字体验、咖啡餐饮等多元业态,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赋予了实体书店新的生命力。

2015 年,“互联网 +”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及其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是新时代下出版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2014年出台的《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出版社积极打造自身的数字出版与市场的距离更近,如众筹出版、微店卖书及微博、微信营销,改变后的赢利模式也让出版的效率变得更高。

(摘编自陈敏利《图书出版业品牌报告( 2016)》)材料二:(摘编自杨伟《 2015 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发展》)材料三: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图书出版可以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并且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比如电子图书的开发,网上书店的建立,这些新的形式扩大了图书出版的影响范围。

图书出版业的信息获取方式也会发生改变,面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对信息的筛选、分类和加工处理会成为图书出版业新的功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出版的目的是要获得利润。

但是在互联网条件下,许多图书资源可以免费获得,因为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出版业的营销模式,图书出版业需要从其他方面获得利润的增长。

图书具有的版权是图书出版业实现利润的基础,在图书版权原有的营销模式中,版权价值仅局限于版权的转让。

而在互联网条件下,版权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文字,版权可以扩大到视频、游戏等多个不同的领域,可以间接产生更多的利润。

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台,让图书在传播过程中实现增值,比如在互联网传播中可以加载商业广告,产生巨大的效益。

(摘编自顾丽萍《试析“互联网 +”时代的图书出版》)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2015 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主要有实体书店和网店两大渠道,其中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达到 344 亿元,网店渠道达 280 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