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2015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基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青海省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逻辑思维能力试题

青海省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逻辑思维能力试题

青海省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逻辑思维能力试题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掌握知识,系统地论述并解决问题而激发的学习需要,按照奥苏伯尔的说法属于。

A:附属内驱力B: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归属内驱力2.罗森塔尔效应是指。

A:教师的表达能力影响学生B:教师的外表影响学生C:教师期望的效应D:教师的人格效应3.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对教育实践具有相当重要的应用价值的动机分类方法是。

A: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B:近景的动机与远景的动机C:直接性动机和间接性动机D: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4.由于过去的反复经验而使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具有某种倾向性或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即。

A:定势B:顺应C:变式D:同化5. 学习质量与能量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6. 道德情感和。

A:道德理念B:道德行为C:道德品质D:道德意识7. 下列不属于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的区别的是。

A:专家教师的课是计划以学生为中心,细节考虑周到B:专家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C:专家教师注重回顾先前知识D:专家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8. 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认可并获得一定的地位,这是人的。

A:生理的需要B:归属的需要C:尊重和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9. 给学生分配座位,最值得教师关注的是。

A:减少课堂的混乱B:照顾优秀学生C:对人际关系的影响D:照顾后进学生10. 认同和。

A:内化B:行为C:实行D:反馈11. 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A:教师B:学生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12. 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A:2岁C:6岁D:8岁13. 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有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14.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他认为人格最原始的部分是。

【精品】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统考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

【精品】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统考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

)。
A. 项目清单
B.
两栏文本
C.
标题幻灯片
D.
空白
28. 下列选项中,与“植物不可能都是多年生的”意思相同的是(
)。
A. 植物可能都不是多年生的 C. 有的植物必然是多年生的
B. 有的植物有可能是多年生的 D. 有的植物必然不是多年生的
29. 甲、乙、丙分别是北京、上海、重庆人,分别学习金融、法律、外语。已知:①乙是重庆人;②学外语的是北
当下午放学前王老师把作业本发下去时,同学们一改以往看也不看便塞进书包的习惯,而是迫不及待地翻开 作业本,品味着老师批改的一字一句。借此时机,王老师指导学生把“自设作业”和语文学习结合起来。
以后的日子,“自设作业”竟在许多学生的作业中生了根,王老师发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了。
问题: 请以学生观的角度,谈谈你从材料中获得的启示。(
A. 汉朝 B. 晋朝
C.
唐朝
D.
宋朝
)。
20. 下列作品,不属于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的是(
)。
A. 《童年》 B. 《在人间》
C.
《母亲》 D. 《我的大学》
21. 下面这首古诗的作者是(
)。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A. 白居易
B.
贾岛
C.
欧阳修
D.
袁枚
22.《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的“融”指的是(
)。
A. 团结协作 B. 教学创新 C . 循循善诱 D. 终身学习
15. 小红怀疑同桌小刚偷了她新买的文具盒,并报告了老师,老师让班干部搜查小刚的书包和抽屉,小刚再三辩
白,拒绝被搜,该老师的做法( A. 错误,应该充分尊重信任小刚

青海省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

青海省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

青海省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对同一问题,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越高。

A:流畅性B:变通性C:独创性D:特异性2.苛勒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从而提出了完形—顿悟说,与这个理论相对立的理论是。

A:操作性条件作用论B:尝试—错误说C:认知—结构学习论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3.关于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测验的可靠性是。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4.能自我控制”属于哪种气质类型?A:抑郁质B:黏液质C:胆汁质D:多血质5.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A:50%~60%B:60%~70%C:70%~80%D:80%~90%6. 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

A:常模参照评价B:正式评价C:标准参照评价D:非正式评价7. 小学生的主导活动是。

A:游戏B:运动C:工作D:学习8. 平衡而不灵活的神经类型称为。

A:安静型B:抑制型C:兴奋型D:活泼型9. 比奈一西蒙量表和斯坦福一比奈量表都可以用来测量。

A:意志B:情绪C:智力D:行为10. 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11. 下列能够促进创造力发展的是。

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12. 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A:时快时慢B:不快不慢C:先慢后快D:先快后慢13. 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对于一般的学习来说,最佳的动机水平是。

A:中等偏低的强度B:中等强度C:中等偏高的强度D:越高越好4.强、平衡而不灵活的神经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2015年青海省小学教师教师资格证真题

2015年青海省小学教师教师资格证真题

2015年青海省小学教师教师资格证真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学是()。

A、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B、人类与动物共有的活动C、现代社会特有的活动D、人类与其他高等动物独有的活动2.社会模仿由()提出A皮亚杰B班杜拉C布鲁纳D彼得?麦克费尔3.体谅模式由()提出A皮亚杰B斯金纳C布鲁纳D彼得?麦克费尔4.”隐性课程”是由教育家()在《教室的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

A、贾克森B、斯宾塞C、杜威D、赫尔巴特5.以下属于二级课程的是()。

A、基础型课程B、学校课程C、地方课程D、国家课程6.教学中应用最广因为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A讨论法B讲授法C谈话法D问答法7.”我要是谈了我朋友的隐私,他准会大发脾气;我朋友没有大发脾气”由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A.我谈了我朋友的隐私B.我朋友是个温和的人C.我没有谈我朋友的隐私D.我朋友为人倒是挺不错8.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9.”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有主要影响的是()。

A、环境B、遗传C、教育D、主观努力10.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B.尊重学生个性发展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D.引导学生协调发展11.下列选项中,一举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历史事件是()。

A.金田起义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12.使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时,如果要插入图片,下列不能完成该项操作的是()。

青海省2015年小学教师资格证基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考试试题

青海省2015年小学教师资格证基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考试试题

青海省2015年小学教师资格证基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考试试题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性内部动机B:近景性外部动机C:远景性内部动机D:远景性外部动机3.广义的学习是反映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下列现象不属于学习的是。

A:艺术鉴赏B:幼儿做游戏C:生理成熟D:练习游泳4.”狗”、“鼠”等概括为“动物”的学习属于。

A:信号学习B:言语联结学习C:辨别学习D:概念学习5. 下列哪项不是认知策略?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计划策略D:组织策略6. 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这出现在哪个时期?A:青年期B:青年初期C:少年期D:成年期7. 掌握知识,系统地论述并解决问题而激发的学习需要,按照奥苏伯尔的说法属于。

A:附属内驱力B: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归属内驱力8. 以下属于关系概念的是。

A:皮衣B:艺术家C:高低D:铅笔室9. 在时期,自我意识从仿效他人的评价发展到独立地进行道德评价。

A:幼儿B:小学C:中学D:大学10. 道德情感和。

A:道德理念B:道德行为C:道德品质D:道德意识11. 由先前影响所造成的比较固定而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叫做。

A:功能固着B:定势C:习惯D:认知风格12. 知识保持和。

A:知识巩固B:知识运用C:知识提取D:知识迁移13.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教师自编测验的主观题题型?A:问题解决题B:论述题C:简答题D:选择题14. 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A:位置记忆法B:关键词法C:缩简法D:视觉想象15. 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

2015年下半年青海省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备考简要考试试题

2015年下半年青海省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备考简要考试试题

2015年下半年青海省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备考简要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学习策略中的一种——元认知策略,包括制订认知计划(计划策略)、监视计划执行(监视策略)和。

A:调节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实施策略D:价值性2、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的教育内容主要为()A:“六艺”B:“七艺”C:“四书”“五经”D:文雅教育3、复制当前窗口到剪贴板的操作是。

A:按PrintScreen键B:按Ctrl+PrintScreen键C:按Shift+PrintScreen键D:按Alt+PrintScreen键4、创设小学英语教学情境时要考虑贴近学生生活,形式新颖,简而易行。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应能()A:宣传英语民族文化B:反映所学材料的社会环境C: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材料的内容D: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有所获5、有位学生将几片纸屑随意扔在走廊上。

王老师路过时顺手捡起并丢进垃圾桶,该学生满脸羞愧。

王老师的行为体现的职业道德是。

A:廉洁奉公B:为人师表C:爱岗敬业D:热爱学生6、测验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的程度,是指测验的A:班级授课制B:个别教学C:小组教学D:合作学习7、美国儿童文学之父是()A:沃尔特?伊利亚斯?迪斯尼B:弗兰克?鲍姆C:乔治?夫汀D:怀特8、搜索引擎按其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全文搜索引擎、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和()A:片段搜索引擎B:资料搜索引擎C:元搜索引擎D:字符搜索引擎9、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经验描述阶段指的是__。

A.18世纪中叶—20世纪20年代B.18世纪50年代—20世纪初C.20世纪20年代—50年代D.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10、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在__年。

A.1903B.1908C.1913D.192411、致力于发展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是__A.社会学习模式B.价值澄清模式C.认知模式D.体谅模式12、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2015年下半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

2015年下半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

2015年下半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1、简述知觉的一般特性。

【答案】【解析】知觉的一般特性主要有以下几点:(1)知觉的整体性。

人们对客体的知觉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来补充当时获得的感觉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

(2)知觉的选择性。

环境是复杂多样的,人们进行知觉时总是选择少数事物作为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

这种把对象从背景中区别出来的特性即是知觉的选择性。

(3)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当前事物的时候,人总是在以往知识经验的参与下,以词为工具,对该对象进行加工,并以概念的形式表示出来。

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之为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依赖于人的过去的知识经验,知识经验愈丰富,知觉愈丰富。

对事物知觉时,也受言语的影响,言语的提示有时宛如知识经验对知觉的影响。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不因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2、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所提出的基本理念。

【答案】【解析】《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的基本理念主要有如下几点:(1)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

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学生为本。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3)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4)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3、某小学四(3)班语文老师要求学生用“如果……就……只能……”的句式来谈谈自己的理想。

青海省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逻辑思维能力考试试卷

青海省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逻辑思维能力考试试卷

青海省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逻辑思维能力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在古代学校中,普遍推行并占主要地位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班级授课制B:分组教学制C:个别教学制D:道尔顿制2、幼儿园是对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二B:三C:四D:五3、(2005年4月)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4、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独,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____ A:胆汁质的儿童B:多血质的儿童C:粘液质的儿童D:抑郁质的儿童5、甲说:我赞成小王和小李都去参加演出。

乙说: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以上如果为真,请问下面哪项一定不符合乙的意见?A:小王和小李都不参加B:小王参加,但是小李不参加C:小王不参加,但是小李参加D:小王和小李都参加6、人力资本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

A:赞科夫B:舒尔茨C:布鲁纳D:昆体良E:卢梭7、”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__A.阶段性B.个别差异性C.顺序性D.不均衡性8、教师提问:“一个四边形,每边边长都是1,面积是否是1?”许多同学都肯定地回答是1。

而一个同学却回答说。

如果把它压扁,变成一条线.面积就差不多成了0。

这体现了发散性思维的。

A:流畅性B:变通性C:独特性D:独立性9、强涮学科本位的课程是__。

A.综合课程B.分科课程C.潜在课程D.活动课程10、以美国“六三三”学制为蓝本确立的()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后。

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壬寅学制11、如果掩蔽音和被掩蔽音都是纯音,那么两个声音____,掩蔽作用越大。

A:频率越接近B:强度越接近C:频率相差越大D:音色相差越大12、通过评价,可以及时发现现行课程与预订目标之间的差距和问题,明确努力方向,提高教育效果,改善今后的教育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2015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基本能力:逻辑思维
能力考试试题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现象属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是。

A:狗见食物分泌唾液
B:铃声与食物经过多次匹配后,单独呈现铃声狗也分泌唾液
C:白鼠由于按压杠杆得到食物奖励而增加继续按压的次数
D:人类的望梅止渴现象
2.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加涅
B:布鲁纳
C:桑代克
D:皮亚杰
3.认同和。

A:内化
B:行为
C:实行
D:反馈
4.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中的遵从集体阶段是。

A:0-6岁
B:6—9岁
C:9—16岁
D:16岁一成年
5. 中、低三个年级段,这遵循的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是。

A: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
B:发展是跳跃的
C:发展是平均进行的
D:发展是有个别差异的
6. 被称为“教育测验之父”,拉开了美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测验运动的序幕。

A:桑代克
B:斯金纳
C:泰勒
D:梅伊
7. 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

A:类属学习
B:总结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
8. 下面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A:信念
B:兴趣
C:动机
D:气质
9. 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的本质特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10. 一般认为,小学儿童思维的主要形式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关键年龄是。

A:8—9岁
B:9—10岁
C:10一11岁
D:11—12岁
11. 苛勒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从而提出了完形—顿悟说,与这个理论相对立的理论是。

A: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B:尝试—错误说
C:认知—结构学习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12. 下列归因因素中,属于外部而稳定的因素是。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13. 小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为。

A:培养自主性
B:培养勤奋感
C:培养主动性
D:培养自我同一性
14.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15. 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16. 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有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17. 即使不给予强化或奖励,学习也能够发生。

这种学习被称为。

A:替代学习
B:潜伏学习
C:试误学习
D:意义学习
18. 下列哪项不是认知策略?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计划策略
D:组织策略
19. 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为。

A:0.25~2秒
B:0.2~0.5秒
C:2秒~1分钟
D:5秒~2分钟
20. 由先前影响所造成的比较固定而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叫做。

A:功能固着
B:定势
C:习惯
D:认知风格
21.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A:50%~60%
B:60%~70%
C:70%~80%
D:80%~90%
22. 某人在判断行为的好坏时,关注的是行为的具体结果或与自身的利害关系。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这种道德判断水平属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普遍伦理水平
23.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
24. 想了解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把问题“你喜欢数学吗”印在纸上,进行调查了解,这种方
法属于。

A:访谈法
B:开放式问卷
C:封闭式问卷
D:实验法
25. 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26.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的人属于。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27.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是。

A:1879年
B:1905年
C:1907年
D:1903年
28.鲜明的印象,以致掩盖了对他的其他品质和特征的判断。

这种现象称为。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投射效应
D:刻板效应
29.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叫。

A:个性
B:气质
C:能力
D:性格
30. 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
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31. 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是。

A:社会风气
B:认知失调
C:态度定势
D:道德认识水平
32. 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A:1岁
B:3岁
C:5岁
D:7岁
33. 将考试成绩的好坏归因于内部可控因素,指归因于。

A:任务难度
B:身心状态
C:努力程度
D:能力高低
34. “梨”等概念后,再学习“水果”的概念,新学习的概念就具有了意义,这种学习叫做。

A:派生归属学习
B:相关归属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35. 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

A:定性评价
B:考察性评价
C:定量评价
D:形成性评价
36. 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组织能力是。

A:组织知识结构的能力
B: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
C:组织教材内容的能力
D:组织教学的能力
37. 同一目标对个人既有利又有弊,利害得失难于权衡,从而使当事人左右为难,这时产生的动机冲突叫。

A:趋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双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38. 普遍迁移也叫。

A:顺向迁移
B:负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非特殊迁移
39. 道德行为的依据是。

A:道德动机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品质
40. 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41. 某生的智力年龄为10岁,实际年龄为8岁。

按照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的智商计算公式,该生的智商为。

A:80
B:100
C:125
D:81
42. 由于过去的反复经验而使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具有某种倾向性或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即。

A:定势
B:顺应
C:变式
D:同化
43. 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44. 成就动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班杜拉
B:马斯洛
C:维纳
D:阿特金森
45. 新学习的概念是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即上位概念的一个特例,它完全可以由上位概念派生出来而获得意义。

这种概念学习形式被称为。

A:关系类属学习
B:总括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派生类属学习
46. 情感具有。

A:不稳定性
B:可控性
C:深刻性
D:社会性
47.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A:7±1组块
B:7±2组块
C:7±3组块
D:7±4组块
48. 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应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属于。

A:道德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49. 儿童因有改正错误的行为表现,所以家长取消了限制儿童看电视的禁令,这种手段称为。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50.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