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八年级(下)物理 6.6探究滑轮的作用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66探究滑轮的作用

〔2〕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F=G总/n=〔G物+G动〕/n, s=nh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情境引入新课
学校升旗仪式时,站在地面 上的人向下拉绳子,国旗就徐 徐升起来。国旗顶端安装了一 个什么装置可以帮助他把国旗 升上去呢?
国旗顶端安装了一个叫滑轮的装置
滑轮的应用
认识滑轮
框
轴 轮
这种周边有槽、绕轴心转动的圆轮叫做滑轮。
一、动滑轮和定滑轮
要把钢材、木料、水泥等建筑材料运到楼上, 通常会怎样做呢?
(G物+G轮)
在不记摩擦的情况下,滑轮组中同一条绳上各处 拉力大小相等。
滑轮组的特点
①滑轮组集中了动滑轮 和定滑轮的优点,既能省力, 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②判断滑轮组绳子的股数 的方法:“横线切割法〞
F
=
1
n
G
G
③拉力 F(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 是物体上升 高度 h 的 n 倍,即:s=nh。
滑轮组的绕法
轮轴实质可看做是一个 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
rR
F1 F2
2、斜面 斜面也是一种省力机械。
将玩具车升高 20cm,甲最费力,丙最省力。
甲
盘山公路就是根据这一原理修建的。
乙
丙
20cm
20cm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6节《探究滑轮的作用》知识点总结精讲-同步练习 - 答案解析

6.6探究滑轮的作用【联系生活】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
由可绕中心轴转动有沟槽的圆盘和跨过圆盘的柔索(绳、胶带、钢索、链条等)所组成的可以绕着中心轴旋转的简单机械叫做滑轮。
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
由可绕中心轴转动有沟槽的圆盘和跨过圆盘的柔索(绳、胶带、钢索、链条等)所组成的可以绕着中心轴转动的简单机械叫做滑轮。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能区分定滑轮与动滑轮。
②会组装简单实验装置。
③会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①通过观察,了解滑轮的构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②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研究物理的正确方法。
③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升旗”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②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并善于探索的学习品质。
③通过小组间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定、动滑轮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用已知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难点:动滑轮的支点和它的工作原理。
【学习目标】1、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特点、实质及其作用;2、理解滑轮组的作用及滑轮组的装配图。
【要点梳理】要点一、动滑轮和定滑轮在工作过程中,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在工作过程中,轴的位置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要点诠释:1、定滑轮:如下图甲所示,我们可把一条直径看成杠杆,圆心就是杠杆的支点,因此,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定滑轮的特点是它的转轴(支点)不随货物上下移动。
2、动滑轮,如下图乙所示,特点是它的转动轴会随物体上下移动,它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它的转动轴是阻力作用点。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使用定滑轮虽然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给工作带来方便。
新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6.6 探究滑轮的作用

6.6 探究滑轮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能区分定滑轮与动滑轮。
②会组装简单实验装置。
③会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①通过观察,了解滑轮的构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②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研究物理的正确方法。
③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升旗”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②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并善于探索的学习品质。
③通过小组间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定、动滑轮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用已知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2.难点:动滑轮的支点和它的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升旗引入滑轮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使用过滑轮?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赏、有目的的思考、回答从而引入本课,板书课题:探究滑轮的作用。
二、教学新课:[引入]:从具体的事例中引出滑轮的分类:定滑轮和动滑轮[演示]:用定滑轮提升钩码,让学生观察定滑轮在使用过程中有些什么特点?然后演示动滑轮提升钩码,让学生观察动滑轮在使用过程中有些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定滑轮的概念。
教师板书:滑轮的轴心位置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滑轮的轴心位置随提升的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演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定滑轮提升钩码时的拉力,抽学生到讲台前读出拉力的大小,改变拉力的方向让学生读出拉力的大小,引导学生总结使用定滑轮的的好处。
教师板书上: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的方向。
[演示]:同样方法师生共同探究使用动滑轮的作用。
教师板书: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讲授]:使用滑轮时的理论分析:在黑板上画课本P30图6—54和图6—55、图6—56,引导学生找出定滑轮、动滑轮上的支点、力臂,分析动力臂与阻力臂之间的关系,理解定滑轮不能省力的原因和动滑轮能省力的原因。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 6.6探究滑轮的作用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 6.6 探究滑轮的作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滑轮的作用及原理;2.掌握滑轮的使用方法;3.能够分析滑轮对力的作用结果。
二、教学内容1.滑轮的作用及原理;2.滑轮的分类;3.滑轮的使用方法;4.滑轮对力的作用结果。
三、教学重点1.滑轮的作用及原理;2.滑轮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识(10分钟)1.引入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滑轮吗?使用滑轮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什么不同?2.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的作用是什么?它是如何起作用的?3.导入新知识: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从而减小或增强施力的效果。
步骤二:学习滑轮的作用及原理(20分钟)1.讲解滑轮的作用原理:滑轮由轮轴和与之相连的滑轮筐组成。
轮轴是固定的,而滑轮筐可以随意滑动。
当我们施加力拉动滑轮筐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以得知,滑轮筐会向相反方向施加同样大小的力,从而减小或增强原始施力的效果。
2.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滑轮的作用原理。
步骤三:了解滑轮的分类(15分钟)1.分类介绍:滑轮按照滑轮的数量和组合方式可以分为固定滑轮和移动滑轮。
固定滑轮指的是滑轮筐固定在一个地方,移动滑轮指的是滑轮筐可以自由滑动。
2.通过图示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对滑轮的分类有更直观的认识。
步骤四:学习滑轮的使用方法(30分钟)1.教师演示:在黑板上绘制示意图,演示使用滑轮的方法和步骤。
2.学生操作:将学生分组,分发滑轮和绳子,让学生自己使用滑轮完成一系列实验操作。
3.学生讨论:学生互相交流实验结果和心得,讨论滑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步骤五:探究滑轮对力的作用结果(25分钟)1.学生实验:给学生提供一系列实验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分析滑轮对力的作用结果。
2.学生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总结滑轮对力的作用结果,并结合滑轮的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通过在生活中观察和寻找滑轮的应用场景,进一步加深对滑轮作用原理的理解;2.学生可以设计更多的实验来验证滑轮对力的作用结果,拓展对滑轮的认识。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6探究轮滑的作用课件

定滑轮虽然能改变力的方向,使我们工作方便, 但不能省力;而动滑轮虽然能省一半力,但不 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时经常感觉不便。于是 人们就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把它 们各自的优点结合起来,这样就组成了滑轮组。
感悟新知
•滑轮组
•把一个定滑轮与一个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讨论一下, 你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
感悟新知
例2 如图是家用手摇晾衣架,A、B 两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 是____B____( 填“A”或“B”);若衣服和晾衣架的总重 为120 N,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静止时绳的拉 力为___3_0___N。
感悟新知
导引:由图可知,手摇晾衣架上有2 个动滑轮,动滑轮上 绳子的股数n=4,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静 止时绳的拉力: F=G 总/n=120 N/4=30 N。
感悟新知
1.关于滑轮组,下列说法较全面的是( C ) A.一定省力,且能改变力的方向 B.一定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有时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有时可以省力, 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D.肯定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省力与否要具体分析
感悟新知
2.【2021·庆阳】用图示的滑轮或滑轮组,将同一物体匀 速提高h,滑轮重和摩擦不计,最省力的是( D )
感悟新知
总结
用虚线将滑轮组隔开, 看动滑轮和重物由几根绳子 拉着,则绳子股数即为几。
感悟新知
给滑轮组绕线 关键是确定绳子的固定端,可分为两种情况 (1)动滑轮和定滑轮个数相等时,“奇动偶定”,即n为奇
数时,固定端在动滑轮上,n为偶数时,固定端在定滑 轮上。 (2)动滑轮和定滑轮个数不相等时,只有一种绕法,固定 端一定在个数较少的滑轮上。
感悟新知
疑难解析 动滑轮在使用时要竖直向上拉,如果弹簧测力计斜向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6.6 探究滑轮的作用_ 教案

探究滑轮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和动滑轮及其特点,能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对滑轮进行理论分析。
(2)知道使用滑轮组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探究两种滑轮的作用和实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简单机械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树立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服务的观念。
【教学重点】定滑轮、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教学难点】滑轮的实质(尤其是动滑轮)和判定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教学过程】一、提问引入。
师:当我们参加升旗仪式时,看到站在地面上的人向下拉绳子,国旗就徐徐升起了。
你知道旗杆顶端有一个什么器件帮助把旗升上去的吗?你了解它的作用与实质吗?你还能举出它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二、动滑轮和定滑轮“活动1”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认识滑轮的结构;二是尝试利用滑轮提起重物,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三是学会区分两类滑轮。
观察滑轮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滑轮主要由几部分组成?轮子周边的槽有什么作用?轮子是绕着什么转动的?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有些学生可能不会缠绕绳子,可以启发学生:绳子是要装在轮子的槽中的,绳子的两端应分别连接什么?钩码如何悬挂?这些都是学生实际操作中容易遇到的问题,教师可让学生互相交流自主解决,同时教师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以2-4人为一组进行活动。
当学生用自己设计的方案(定滑轮和动图6-35滑轮)将钩码提起时,他们一定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并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积极性。
这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比较两种滑轮的不同点,由此得出什么是动滑轮和定滑轮。
三、探究两类滑轮的作用根据前面的“活动1”,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起同一个物体,所用的拉力是否相同?可以让学生先直接用手拉,感觉两次拉力的大小,然后再给各小组发弹簧测力计,进行活动2.“活动2” 的目的有两个:活动A 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好处,活动B 从理论上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6 探究滑轮的作用教案

教案: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6.6 探究滑轮的作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六节,主要讲述了滑轮的原理和作用。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滑轮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滑轮的工作原理;3. 探究滑轮对力的影响;4. 掌握滑轮组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理解滑轮的定义和分类,掌握滑轮的工作原理;2. 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滑轮对力的影响;3. 能够运用滑轮组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滑轮的工作原理;2. 滑轮组的使用方法;3. 探究滑轮对力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组、绳子、重物、支架;2. 学具:笔记本、尺子、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滑轮组的使用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的作用和原理。
2. 知识讲解:介绍滑轮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解释滑轮组的使用方法。
3. 实验探究: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滑轮对力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
4. 例题讲解:讲解滑轮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滑轮组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滑轮组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板书设计:板书滑轮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和滑轮组的使用方法。
7. 作业设计:布置一些有关滑轮组的作业题,包括题目和答案。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让学生反思本节课所学知识,提出疑问,并进行拓展延伸。
六、板书设计滑轮定义:……分类:……工作原理:……滑轮组使用方法:……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想要提升一个重为20N的物体,他可以选择使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请问,小明需要施加多大的力才能将物体提升到目的地?答案:根据滑轮组的原理,小明需要施加的力为F = G/2 = 20N/2 = 10N。
2. 题目:一个物体通过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滑轮组的效率为80%。
如果小明想要提升这个物体,他需要施加多大的力?答案:根据滑轮组的效率公式,η = W有用/W总,可以得到W有用= η × W总= 0.8 × G = 0.8 × 20N = 16N。
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下册:《6.6探究滑轮的作用》教案

教案: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下册:《6.6 探究滑轮的作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的第六章第六节,主要涉及滑轮的分类、特点和应用。
教材内容包括:1.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滑轮组的概念及其省力特点;3. 探究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区分定滑轮和动滑轮,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特点;2. 掌握滑轮组的组成及其省力特点;3. 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滑轮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滑轮组的省力特点。
难点: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的探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滑轮组模型、绳子、重物、多媒体设备学具: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滑轮组吊起重物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滑轮是如何工作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特点和工作原理,并通过滑轮组模型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滑轮的工作过程。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有关滑轮组的例题,让学生通过滑轮组模型进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给出几道有关滑轮组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选取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探究滑轮的应用,并展示成果。
7.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有关滑轮组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6.6 探究滑轮的作用定滑轮: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定义: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特点: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定义: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系统特点:能省力,并能改变力的方向应用实例:吊车、升国旗等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一个重200N的物体,使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吊起,若滑轮组的绳子段数为3,求人所需施加的力。
答案:人所需施加的力为约133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滑轮
起
重
窗帘轨道上的滑轮
机
第六章 力和机械
6.6 探究滑轮的作用
滑轮:周边有槽,绕固定轴转动的圆轮。 滑轮组成
框
轴 轮
动滑轮和定滑轮
活动1:用滑轮把钩码提起 来
(1)观察滑轮,请说 出它的 结构
(2)请用滑轮、细线、 铁架 台等设计两种不同 方案,要求利用滑轮把 钩码提起 来
活动2:两类滑轮的比较
A:使用定滑轮有什么好处
先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每一个钩码重,再按图6-52 那样拉弹簧测力计,比较每次拉力和钩码重力的大小, 并从刻度尺上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绳子端点移动 的距离S的有关系,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
定滑轮的特点: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 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 拉力的方向。
议一议:
使用定滑轮为什么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 方向?
定滑轮的实质:
等臂杠杆, 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O
l2
l1
F2
F1பைடு நூலகம்
议一议: 滑轮实际上还是杠杆的模型。
使用动滑轮为什么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 向?
动滑轮的实质:
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F1
l1 O
l2
F2
1. 使用动滑轮可以( ) A.改变力的方向 B. 省一半力 B. C. 不省力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如图所示,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 )
A.沿1方向拉力最小B.沿2方向拉力最小
C.沿3
D.沿三个方向拉力
相同
3
2
1
3.如右图所示,甲、乙两同学利用滑 轮将两块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到某一 高度,若重物的重为50N,滑轮的重、 滑轮轴的摩擦、细绳的重均忽略不计, 则甲需要用力 N,乙需要用力
N.
4.关于滑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方 向
C.500N D.400N
小结:
定滑轮
定义: 使用中滑轮的轴不动 特点: 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
实质: 等臂杠杆
动滑轮
定义: 使用中滑轮的轴随物移动
特点: 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费距
离
实质: 省力杠杆
作业:
1、课下认真复习和巩固定滑轮和动 滑轮的知识。 2、完成课时作业第一课时。
谢 谢 大 家 !
B.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还能改变 动力的方向
C.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D.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 倍的杠杆
5用图2所示的动滑轮提起200N的水
箱,绳子B承受的拉力为
,人
拉绳子A的动力为 N(不计绳重
和摩擦)。
6.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拉起一袋重 1000N的粮食,若滑轮、绳子重力和 摩擦均忽略不计,则人需要多大力把 粮食拉起( ) A.1000N B.2000N
活动1:用滑轮把钩码提起来
动滑轮和定滑轮
使用滑轮工作时,根据轮轴的位置是否移动,可 将滑轮分成动滑轮和定滑轮两类
使用时滑轮的轴可以随物 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使用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动滑轮 定滑轮
动滑轮
定滑轮 动滑轮
探究两类滑轮的作用
上面两种方案中,用定滑轮和用动滑轮提起同一个 钩码,拉力是否相同?
活动B:使用动滑轮有什么好处
先用测力计测出两个钩码和滑轮的总重,再按下图的 方法用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读出测力计的示数, 并记下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绳子端点移动的距离s
学生活动: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费距离。
活动C:使用滑轮时的理论分析
➢ 比一比
动滑轮
定滑轮
请说一下,动滑轮和定滑轮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