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学词学句
第一册“看图学词学句”教学谈

第一册“看图学词学句”教学谈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一册“看图学词学句”部分共6课,包括38个生字,34个词语,28句话。
编者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的目的出发,把6课分成了两组,第一组是纯拼音句子和汉字注拼音的句子混排在一起的短文,第二组是汉字注拼音的短文,这体现了教材的过渡性特点,即由纯拼音句子向汉字注音句子的过渡。
此外,在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基础上借助拼音阅读短文,学生要在看图的基础上借助拼音阅读短文,学习句子,理解词语,认识生字,这个过程体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原则,同时学生还能初步认识到生字组成了词语,词语组成了句子,句子连成了短文,了解到字、词、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是教材的第二个特点,即联系性特点。
针对教材的这两个特点,教学建议如下。
一、重视看图,在观察图画中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
教材中的插图是短文内容具体形象的反映,是帮助学生理解短文和词句的凭借。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从图入手理解词句,有助于在观察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认真看图,了解图意,让图中具体鲜明的形象清晰地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之后再和语言文字联系起来。
教材中的插图根据短文的内容而各具特色。
第1课、第4课以景物为主,指导整体看图可设问:(1)图上都有什么?谁能按顺序说说。
(2)你能看出这是什么地方?第1课观察的重点是国旗,可问:五星红旗是什么样?她在图中哪个位置上?第4课的关键是让学生看明白图上画的是农村。
第2、3、5课有人物、有环境,指导看图可以从人物入手:画面上都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深入观察时可设问:仔细观察画面中的人物,说说他们有什么表情,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第6课插图上画的是动物,指导看图时要抓住动物的特点,重点要抓住尾巴的形状进行观察,可设问:(1)说说图上都有哪些动物?(2)仔细观察它们的尾巴,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在观察中比较,在比较中发展思维。
)“看图学词学句”中的看图,目的是了解图意,为理解词句做准备,所以学生看明白、说清楚就可以了,不要求说得很好,这是与看图说话的根本区别。
看图学词学句说课稿

说课稿聋校语文第三册第十三课看图学词学句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十三课的一篇看图学词学句的课文。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作用及教材处理本课包括9幅图,13个生字,9个新词和一个句子。
前8幅图画的是百货商店、服装店、食品店、菜市场、新华书店、文化用品商店、理发馆、照相馆,从图下的名称、橱窗的布置以及人们采购的物品中可了解某商店是卖什么的或干什么的。
商店的名称是要学的新词,句子中的“买”也是新词。
另一幅图画的是一个男孩和妈妈到菜市场买菜,图下的句子表达了图的内容。
这个句子是复杂的单句,句式是“谁到哪儿做什么”。
课文中所涉及到的几种商店都是学生平时所熟知的,但是他们所见到的东西和文字并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材用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可以借助直观的图画理解词语的意思,本课的词句也为学生说话、写话提供了帮助。
在词语后面,本课中出现“谁到哪儿做什么。
”的句式,教材由词到句,由浅入深的编排顺序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本课我准备用四课时完成。
前两课时学习生字词,初步理解句子的意思。
本节课是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为仿写句子。
2.学情分析本课的教育对象是二年级的4名聋生。
他们个体差异较大,智力情况不同,其中郝梦月和朱国栋理解能力强,接受新知识快;刘超凡理解能力比较强,周新迎理解力较差,可进行简单的模仿。
3.本课时的学习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对本课时的要求及聋生语言发展实际,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能力:知道到哪儿去做什么,并会用手语和书面语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观察、表达(3)情感、态度、价值观:愉快的学习,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买东西时要有礼貌。
4.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针对由于聋生双耳失聪导致语音、语义脱节的现状,我将本节课教学重点确定为能联系实际仿说仿写句子。
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一样,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提高语言实践能力。
学习兴趣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语言的质量,而且关系到某些潜在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本课的关键点。
看图识字、组词、学句

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 )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 旁)组合而成,如“河”、“
梧”。
提高识字能力的技巧
阅读
通过大量阅读,增加孩 子与文字的接触机会,
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识字量。
互动游戏
利用识字游戏、卡片等 互动方式,激发孩子的
学习兴趣。
重复练习
通过反复练习,加强孩 子对汉字的记忆与书写
能力。
创造语境
将所学汉字融入实际语 境中,让孩子在具体情
03
学句
句子的基本结构
主语
句子中的主要成分,表明 动作的执行者或状态的表 现者。
谓语
句子中的核心成分,表示 动作或状态。
宾语
句子中动作的接受者或状 态的表现对象。
句子的基本结构
状语
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的成分,表示时间、 地点、方式等。
补语
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成分,使句子更加完 整。
定语
修饰名词的成分,对名词进行限定或描述。
境中运用所学词汇。
02
组词
常见词语的组合规则
01
02
03
04
名词+动词
如“看书”、“写字”
形容词+名词
如“美丽的花”、“可爱的小 狗”
副词+动词
如“快速地跑”、“慢慢地走 ”
介词+名词
如“在桌子上面”、“从家里 出发”
词语的词性分类
名词
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如“书”、“花 ”
动词
表示动作或行为的词,如“看”、“ 写”
定位信息
训练孩子快速定位关键信息的能 力,避免迷失在大量文字中。
分析推理
鼓励孩子根据所给信息进行分析 和推理,得出正确答案。
看图学词学句

13 看图学词学句 百货商店 服装店
长阳特殊教育学校
覃琳
百货商店
服装店
菜市场
新华书店
文化用品商 店
理发馆
句式:谁 和 谁
到哪儿 做什么。
我和妈妈 到菜市场 买 菜。
说一说:
请大家运用句式“谁和谁到菜市场买什么 菜”说句子,看谁说得句子好。
演一演,请同学们按 “谁和谁到哪儿做什么”的 句式把意思说一说。
看谁运用句式“谁和谁到哪儿做什么” 说的句子又对又快.
百货商店
服装店
菜市场
新华书店
文化用品商店
理发馆
水果店
说一说: 请同学们运用句式“谁和谁到哪儿做什么” 说句子。
请大家记住: 蔬菜和水果都是我们的身体成长的好朋友。 平时不管是自己喜欢吃的、还是不喜欢的蔬菜和 水果,我们每样都要吃点。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 长得棒棒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册“看图学词学句”教学谈

第一册“看图学词学句”教学谈[作者] 北京康静涵[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一册“看图学词学句”部分共6课,包括38个生字,34个词语,28句话。
编者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的目的出发,把6课分成了两组,第一组是纯拼音句子和汉字注拼音的句子混排在一起的短文,第二组是汉字注拼音的短文,这体现了教材的过渡性特点,即由纯拼音句子向汉字注音句子的过渡。
此外,在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基础上借助拼音阅读短文,学生要在看图的基础上借助拼音阅读短文,学习句子,理解词语,认识生字,这个过程体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原则,同时学生还能初步认识到生字组成了词语,词语组成了句子,句子连成了短文,了解到字、词、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是教材的第二个特点,即联系性特点。
针对教材的这两个特点,教学建议如下。
一、重视看图,在观察图画中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
教材中的插图是短文内容具体形象的反映,是帮助学生理解短文和词句的凭借。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从图入手理解词句,有助于在观察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认真看图,了解图意,让图中具体鲜明的形象清晰地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之后再和语言文字联系起来。
教材中的插图根据短文的内容而各具特色。
第1课、第4课以景物为主,指导整体看图可设问:图上都有什么?谁能按顺序说说。
你能看出这是什么地方?第1课观察的重点是国旗,可问:五星红旗是什么样?她在图中哪个位置上?第4课的关键是让学生看明白图上画的是农村。
第2、3、5课有人物、有环境,指导看图可以从人物入手:画面上都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深入观察时可设问:仔细观察画面中的人物,说说他们有什么表情,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第6课插图上画的是动物,指导看图时要抓住动物的特点,重点要抓住尾巴的形状进行观察,可设问:说说图上都有哪些动物?仔细观察它们的尾巴,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看图学词学句”中的看图,目的是了解图意,为理解词句做准备,所以学生看明白、说清楚就可以了,不要求说得很好,这是与看图说话的根本区别。
谈“看图学词学句”教学

谈“看图学词学句”教学作者:来源:《学习报·教育研究》2021年第48期编号:H1(2021)22-01-02作者:徐晓娜“看图学词学句”教材,对句子的编排是很有规律的,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相继出现了几种典型的句式。
如《我是中国人》一课,出现的句式是:“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样”(纯拼音句)和“谁是什么”“谁怎么样”(注音句)。
这是几个最基本的完全句式。
教师要指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把句子读准确,读顺当;并结合看图,把句子读懂。
在初知句意的基础上,结合思想教育和情感素质的培养,通过范读、领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把句子读熟、读好。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共有几句话?你是怎么知道的?在学生认识句号的同时,提问引读:第一句讲什么是什么?第二句讲什么怎么样?第三句讲谁是什么?第四句讲谁怎么样?最后引导学生感知完整句的两个特点,使学生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
一、学生字、学词语、学句子要从词语中提出生字学习。
例如,认读“五星红旗”一词后,谈话:我们要认识“五星红旗”的“星”字,出示带拼音的字卡“星”认读。
然后把“星”板书在田字格内。
先教新部首“曰”,在此基础上还可讲解“星”字的本意。
句子是从短文中提出来的,词语是从句子中提出来的。
使学生从实际中认识生字、词语和句子。
二、句中学词,词中识字,进行整体训练“看图学词学句”中的生字是随同词、句出现的,体现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精神。
教学时,要把识字和学词学句统一起来,指导学生从句中学词,又从词中学字,以加强字、词、句的整体训练。
要特别注意字、词、句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感知组字成词,组词成句的规律。
本课中的“我”“是”“爱”,一个字就是一个词。
“国”和“星”两个字,分别和学过的熟字或本课不要求掌握的生字组成“中国”“五星红旗”等词语。
无论是一个字构成的词,还是由几个字构成的词,都在具体句子中出现,表示一个特定的意思。
三、揭示规律,教给方法,培养识字能力“看图学词学句”中的识字,是“看图读拼音识字”的继续。
最新-第二册第一单元看图学词学句教学建议 精品

第二册第一单元看图学词学句教学建议江苏周建高九年制义务教育统编小语第二册第一单元,编者安排的是五篇看图学词学句。
纵观这一单元教材,编者都是从发展学生语言入手,先安排图画和短文,再从短文中提出要学的词,从词中提出要求掌握的生字,课后安排了体现教学要求和教学重点的作业,最后用田字格标明要掌握的生字。
因此,我们在教学这一单元时,除了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外,还要从教材特点出发,遵循看图学词学句的规律,坚持在看图中读句、学词,在读句、学词中看图,同时,加强学法指导,坚持由扶到放,扶、放结合。
现结合本单元教材,具体谈谈我的教学设想。
一、从看图入手,感知画面内容,培养观察能力画面是文字内容形象的反映。
引导学生首先观察画面内容,不仅符合儿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而且有利于学生概括了解画面上的事物,调动其学习的兴趣。
因此,教学看图学词学句时,在揭题后,首先就要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如教学《春天》时,在出示春天彩色挂图后,就可设问1.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季节出现的景色?2.指春姑娘这是谁?你觉得她怎样?从哪里看出她很美?3.春天来了,春姑娘会说些什么呢?对照彩图,说说小河、小草、花儿、树木、远处的山都起了什么变化?4.用几句话连起来把图意说一遍。
又如教学《热爱中国共产党》时,我们可指导学生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图画。
可设问1.请小朋友看图,先看看上边,再看看下边,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2.窗外的花儿开得怎样?为什么开得这么美丽、鲜艳?3.小鸟在哪里飞?它们飞得怎样?小鸟在天空中为什么这么高兴?4.从桌子上摆着的书、本子等文具上,可以看出小朋友们生活得怎样?5.用完整的几句话把图意说一遍。
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对画面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概括的了解,为指导学生读注音句群、理解句群内容创造了条件,而且培养了学生观察图画的能力。
二、借助拼音,读准课文,培养朗读能力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通过朗读,可以了解句群的内容,弄清内容间的前后联系,感知作者表达的感情。
看图学词学句17(第二教时)

看图学词学句17(第二教时)教学内容:父亲是工人,母亲是老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观察图,正确的理解句子的意思,掌握句型什么是什么。
2、结合实际,联系生活,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句子运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学习字词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自主观察、自主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图及联系生活,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掌握句型什么是什么。
教学难点:能正确的知道父亲、母亲的意思,理解句型,会运用。
教学方法:观察法演示法多种形式练习法教学准备:相关图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复习导入1.课件出示第17课的图片(1)请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2)再请生分别读一读。
(3)然后请两生上前试着默写。
2.导入语:这节课我们又要来学习新的内容了,快看看是什么吧!三、教学新授(一)、教学句型“父亲是工人”1. 出示图片,请生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师板书:2. 教学朗读(1)师示范读,夸张口型(2)生跟着学,齐读,(3)指名个别读,师及时正音。
3. 结合图片理解句义。
(1)出示图片,提问父亲是干什么的?父亲是工人。
老师带领学生齐读,个别读,小组读。
(3)再结合实际说说加深对句义的理解。
4. 指导学生书写。
(1)出示田字格:(2)让学生观察书上的“是”是怎么写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让学生注意观察笔顺、笔画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指导学生书空,边书空边指导学生说笔画名称。
(5)指导学生在田格本上书写,教师作个别指导。
(6)教师小结书写情况。
(二)、教学句子“母亲是老师。
”1. 出示图片,请生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师板书:教学句型“母亲是老师”2. 教学朗读(1)师示范读,夸张口型(2)生跟着学,齐读,(3)指名个别读,师及时正音。
3. 结合图片理解句义。
(1)出示图片,提问母亲是干什么的?母亲是老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鸭鹅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三个字词“鸭、兔子”;认识鸟字旁。
2、能读、会写、理解词义,认识鸟字旁。
3、会默写词语。
二、教学重点:
学会这三个生字新词。
正确观察图画,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教具准备:
PPT
五、教学时间: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看看这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鸡)
二、新授。
1、教学词语“鸭”。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联系实际,明白图上画的是鸭子,板
书:
yā
鸭
(2)指导学生读词语。
(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3)指导学生书写。
①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②指导学生分析“鸭”的字形和结构,认识鸟字旁。
③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空。
④指名到黑板上书写,师生评议。
⑤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写,教师巡视并作指导。
⑥教师小结书写情况。
(4)让学生读词语。
2、用同样的方法教学词语“鹅”、“兔子”、“猫”。
(重点指导学生看图,联系实际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
指导书写“鹅”、“兔”、“猫”。
)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看挂图说词语。
2、让学生自由读词语。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词语“鸭”、“鹅”、“兔子”、“猫”,我们要知道这些词语所指的家禽或家畜,课后要把这些词语多读读,并写一写。
五、作业。
1、读生词5遍。
2、写生词5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