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反义复词研究1

合集下载

反义复合词的“低频”现象及其“高频词素”的分析

反义复合词的“低频”现象及其“高频词素”的分析

反义复合词的“低频”现象及其“高频词素”的分析双音反义复合词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究其原因,一是丰富的研究成果未能及时地用于课堂教学,二是在《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中,80%以上的反义复合词为超纲词。

本文对收集在《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中的312个反义复合词进行了考察。

超纲字不是习得反义复合词的主要障碍。

同时还发现:有60.8%的复合词词素是《大纲》中的甲级字和乙级字;而这些汉字复合成词后绝大部分成为超纲词。

通过分析反义复合词及其构词词素在《大纲》中的等级、及其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频度状况,探讨习得反义复合词的方法,降低课堂习得反义复合词的难度。

如果能够把多媒体技术用于课堂教学,将有利于缩短科研成果用于课堂教学的“周转行程”;在研究成果与课堂教学之间、在教材中“高频字”与“低频词”之间建立起桥梁,缓解两两脱节所造成的课堂习得反义复合词的障碍。

标签:频度高频词素低频词习得策略前言反义复合词已经引起不少研究者的关注;然而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特别是在课堂词汇教学中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存在研究成果与课堂教学脱节的情况。

考察双音反义复合词在对外汉语教材中出现频度,属于“低频词”。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是编写对外汉语教材词汇选择的依据,该《大纲》中的甲、乙、丙、丁四个等级的字、词,左右着编写对外汉语教材所选词汇的初、中、高的等级。

双音反义复合词在《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中,甲级词7个、乙级词12个,丙级词21个、丁级词19个,共59个。

很显然,除这59个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出现的反义复合词外,其余均为超纲词。

即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出现的反义复合词占本文统计的反义复合词总数的18.9%;有80%的反义复合词为超纲词。

这一项考察说明,学习者通过教材从课堂上习得汉语反义复合词的机会很少。

对312个双音反义复合词的词素在《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中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其中的超纲字只有44个,仅占反义复合词词素的8%;如果除去其中的9个因多音字超纲的词素,只占6.4%;312个复合词词素中的甲级字和乙级字竟占了所有反义复合词词素的60.8%。

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反义复合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

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反义复合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

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反义复合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也称对立词、反义合成词或反义相成词。

反义词表示的是相反或相对的意义,突出的是事物具有的对立特征,而当两个长期连用的反义词词汇化为反义复合词之后,它所突出的便不再是对立特征,而是事物内在的统一性。

这类词的词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几乎所有的非偏义反义复合词的词义都不是其构词语素意义的简单汇合,也就是说,这类词在语素生成词的过程中词的意义发生根本性的质变。

中文摘要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反义复合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

在反义复合词中,非偏义反义复合词约占95%以上。

学术界对数量很少的偏义反义复合词关注较多,至今尚未见到系统研究非偏义反义复合词的成果。

非偏义反义复合词这一术语是我比照偏义复合词这一名称独创的。

据我的统计,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双音节反义复合词有近三百个。

除了近十个偏义复合词以外,其余的词都是非偏义反义复合词。

这些词是本论文的研究对象。

通过对二百多个非偏义反义复合词的深入研究,我发现了这类词的词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几乎所有的非偏义反义复合词的词义都不是其构词语素意义的简单合,也就是说,这类词在语素生成词的过程中词的意义发生根本性的质变。

例如:“左右这个非偏义反义复合词中所包含的“身边跟随的人”这项意义与其构词语素“左”和“右”的本义比较相去甚远。

非偏义反义复合词在词义生成过程中所发生的这一变化不同于偏义反合词,偏义复合词中总有一个语素的意义被完整保留下来;也不同于某些近义复合词,它们的词义往往是两个语素义的简单汇合。

我所关注的这类词,当它们的语素凝结为词以后,几乎都会产生全新的义位。

我把这一现象称为“非偏义反义复合词的语义变异特征”。

为了清楚地揭示这一语义变异现象,采用了义素分析法。

分析的结果是:少量的非偏义反义复合词,其词义的构成义素与语素义的构成义素相比较,部分义素发生了变化。

这类词约占我所统计的反义复合词的四分之一。

汉语词义反向引申研究

汉语词义反向引申研究

汉语词义反向引申研究
汉语词义反向引申技术日益成为调研政务民生活动的重要方法。

按照这项技术,研究者从人们的思维方式出发,从表义推断出隐含义,从而挖掘语篇中反映出的隐含知识和潜在价值,以便对政务民生活动作出具体调查和分析。

如果从汉语词义反向引申的角度解读一些政务民生的案例,存在的不同层面和
效果也会深入探索出来。

比如,城市环境卫生,表达为“城市保洁”,本质上是建设文明城市、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目的,而城市内街道塑料袋污染“除袋夜行”细则,则表达出对于城市环境卫害的把控,维护城市环境、保护大气质量,从而实现精细管控的目的。

再如,社会治安环境,表达为“和谐安宁”,其本质上表达的是要严肃认识社
会治安的重要性,回归和谐安宁的主题,进而营造出愉悦安康的社会环境。

对于社会青少年朋辈吸烟,强调预防与早期干预,即“远离烟草行动”其本质是提高青少年吸烟的意识,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青少年不吸烟,进而发挥出社会治安的作用。

从汉语词义反向引申的角度看,政务民生活动可以理解为表达一种改造思想及
社会服务目标的文化内涵。

它可以从形而上的角度来理解,也可以从形而下的角度来深入挖掘其中隐藏的潜在价值。

而只有真正洞若观火,发现政务民生活动本质上所呈现出来的价值,以及潜藏在背后的话语,才能给予政务民生活动更加深刻的洞察力,做出更有效的研究。

《世说新语》反义复词试探

《世说新语》反义复词试探

《世说新语》反义复词试探世说新语》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它收集了许多有趣的用语和俚语。

其中许多词汇都是反义复词,这些词汇有时候可以带来趣味和幽默的效果。

但是现在我们试探一下,如果在写作中使用反义复词,是否会带来一些有趣的效果呢?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反义复词。

反义复词是指在语言中,由两个相反的词组成的复合词。

这些词有时候可以带来很有趣的效果,例如“黑白颠倒”、“高矮不平”、“同床异梦”等等。

如果在写作中使用反义复词,可以对叙事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写作中,一些经典的反义复词可以为故事增添更多的情感元素,例如“深情脉脉”、“冷酷无情”、“悲欢离合”等等。

这些反义复词所表达的情感,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的心理和情感状态,加深故事中的情感冲突。

同时,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反义复词也可以增加一些幽默和娱乐的效果。

例如,一个写作中使用“醒目蒙蔽”的语句,可以让读者感到语言的幽默,同时也能让读者想到这个矛盾的场景,从而产生一种游戏感。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反义复词在写作中可以用来嘲讽某些人或者某些事,例如“贫贱夫妻”、“恩爱夫妻”等等,这些词汇的语言嘲讽效果可以让读者眼前一亮。

另外,使用反义复词也可以给写作增添一些独特的美感。

例如,“淡泊名利”、“卑微高贵”、“光阴似箭”、“岁月静好”等等,这些反义复词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可以为写作增色不少。

眼下,写作逐渐成为一门艺术,选用反义复词也是提升文学作品质量的一种方式。

综上所述,反义复词可以在写作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这些词汇能够为故事增加情感元素,增添幽默娱乐效果,嘲讽某些人或者某些事,同时还能增加文学作品的独特美感。

因此,使用反义复词可以让写作更具吸引力,使读者更加喜欢和欣赏作品。

在本文中,我们就《世说新语》中反义复词的运用进行了一番探讨,并试探了一下在写作中使用反义复词的效果。

首先,文章介绍了什么是反义复词,并探讨了在写作中使用反义复词所能对叙事产生的影响。

反义复词能够为故事增添情感元素,增加情感冲突,深化角色的心理和情感状态,使读者对故事更加投入,增加阅读的乐趣。

汉语反义复合词构词理据和语义变化的认知分析

汉语反义复合词构词理据和语义变化的认知分析
卢卫中 (2005) 讨论了汉语部分复合词成分的排序 规律 ,提出了并列复合词所遵循的若干时间和空间规 律 ,但未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更高层次的支配原则 。
丁喜霞 (2006)《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 ·418 ·
变研究》, 以中古时期成词的常用并列双音词为主要研 究对象 ,在典型个案描写的基础上 ,探讨常用双音词成 词的途径 、演变的机制和规律 。该研究对探究并列双 音复合词的组合规律和词义特点提供了很好的历时视 角 ,但并未就这类语言现象的产生原因和认知规律做 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
a . 晨昏 、早晚 、旦夕 、昼夜 、日夜 、先后 ; b . 产销 、传承 、承传 、录放 、问答 、授受 、教学 ; c . 首尾 、因果 、伯仲 、姐妹 、序跋
2) 利弊准则 在反义复合词义素的排列顺序上 , 表示积极意义
的语素 ,如“存 、生 、胜 、荣 、利 、廉 、优 、喜 、褒 、奖 、赏”等 , 倾向于置前 ; 而表示消极意义的语素 , 如“亡 、死 、败 、 辱 、害 、耻 、劣 、丧 、贬 、惩 、罚”等 , 则倾向于置后 。这类 复合词数量很多 , 如 : 存亡 、生死 、胜败 、荣辱 、利害 、廉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020429 (2008) 0620418205
一 、引言
双音并列复合词是汉语构词的重要方式之一 , 而 双音并列复合词主要由同义和反义 (或称相对 ,本文用 “反义”作为一个上义词 ,概括各类意义相对的情况) 语 素组合 起 来 , 如“道 路”“( 道”和“路”同 义) 、“路 径” “( 路”和“径”同义) 、“是非”“( 是”和“非”反义) 、“睡觉” “( 睡”和“觉”反义) 等 。
1) 空间和时间准则 (1) 空间方位准则 由上到下 、由左到右是汉民族空间定位的习惯 , 这

古汉语专书词汇研究中反义关系的确定方法

古汉语专书词汇研究中反义关系的确定方法

古汉语专书词汇研究中反义关系的确定方法古汉语词汇研究对于深入研究古代汉语有着极大的价值,其中反义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掌握它的表达能力和语义特征。

我们往往要从研究目前已有的古汉语文献中找出反义关系。

而如何确定反义关系从而获得更客观的结论则是古汉语专书词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针对古汉语专书词汇研究中反义关系的确定,我们可以利用结构分析方法,即从词语的文字搭配结构中来提取出反义关系。

结构分析的过程可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步从古汉语文献中找出所有出现的反义词及其相关的语义,并针对不同的文本记录下来。

第二步仔细分析文献中的反义词的搭配结构,包括位置、排列、以及词语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一步,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反义关系。

第三步分析反义关系,以加深对反义关系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语言语义。

另外,除了结构分析,还可以利用概念化方法对古汉语专书词汇研究中反义关系进行研究。

概念化方法是通过将古汉语中的反义词进行概念抽象,从而分析古汉语专书词汇的反义关系。

概念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抽象,根据古汉语文献中的反义词,将其抽象出反义概念,并对其进行概念抽象,找出其之间的反义关系。

第二步是比较,比较不同概念之间的差异,找出它们之间的反义关系。

第三步是重新组合,根据反义关系组合出新的反义概念,从而得到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基于本文提出的结构分析和概念化方法,可以针对古汉语专书词汇研究中反义关系的确定提出更具体的探讨。

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汉语的语法和语义。

总之,要想深入研究古汉语专书词汇中反义关系,就需要利用本文提出的结构分析和概念化方法,从而确定古汉语专书词汇中反义关系,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古汉语文献。

这对于古汉语词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熟悉古汉语文献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汉语词义反向引申研究

汉语词义反向引申研究

汉语词义反向引申研究现代汉语的发展有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汉语词义反向引申的作用。

字面上的汉语词义反向引申,指的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将原有词义理解为反义词义,用以表达不同的意义。

例如,汉语“贫”,指的是缺乏,但是也有时候会被理解为富有,表达富裕的意义。

汉语词义反向引申的作用,既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学习汉语的效率,也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表达方式。

汉语词义反向引申,不仅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汉语词义,还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理解汉语文化,从而更好地使用汉语进行表达。

汉语词义反向引申的研究,在当今汉语学术界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着手研究这一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功。

例如,朱建新教授在《汉语词义反向引申研究》一书中,详细分析了汉语词义反向引申的理论和实践,阐述了汉语词义反向引申的具体做法。

从理论上讲,汉语词义反向引申的研究主要分为三大部分:汉语词汇反向引申的语义层面,社会语言学层面和文体层面。

首先,在语义层面,研究主要以概念、领域和范畴为界,来解释汉语词义反向引申的发生机制。

其次,社会语言学层面,研究分析汉语词义反向引申在社会交往中的影响,以及发生反向引申的原因,如社会背景、语言习惯等。

最后,文体层面,研究主要分析汉语词义反向引申在不同文体中的表达方式,以及它的特点。

此外,汉语词义反向引申的研究还要考虑反向引申词语的语义扩展及同义扩展,以及词语反向引申在实际社会口语中的应用等现实效果。

传统上,这些现象都被认为是汉语词义反向引申的特殊形式,因而被视为汉语词义反向引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践中,要深入研究汉语词义反向引申,首先需要从汉语字义的角度出发,对汉语词义反向引申现象进行实证研究。

同时,还要深入分析汉语词义反向引申的社会情境、语言习惯以及文体层面的因素,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它的发生机制。

最后,还要注意分析汉语词义反向引申在实际应用中包含的含义,并将其用于语言教学和相关领域。

综上所述,汉语词义反向引申的研究,对于了解汉语词义形成、汉语表达方式和汉语文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汉语反义复合词词表2

现代汉语反义复合词词表2

A 安危
B 褒贬褒贬(bian) 彼此(丙)标本(丁)宾主薄厚冰炭本末捭阖跋涉伯仲
C 裁缝(丙)裁缝(feng)操纵(丙)产销长短唱和沉浮晨昏成败乘除出入(丁)春秋雌雄粗细(丁)存亡出没出纳朝野迟早传习
D 大小旦夕弟兄(丙)东西(甲)东西(xi)动静(丙)得失多寡多少(甲)多少(shao)答问
E 恩怨儿女(丙)
F 反正(乙)方圆肥瘦夫妻(丙)俯仰父母夫妇(丁)
浮沉
G 甘苦纲目高矮高低公婆公私供求购销贵贱高下供销(丁)供需规矩广袤
H 寒暑寒暄好歹好赖好恶黑白(丁)横竖横直厚薄
呼吸(乙)缓急毁誉呼应行列晦明晦朔寒热J 吉凶奖惩将士教学(乙)教(jiao)学军民姐妹今昔交接进出进退巨细稼樯经络绝续
K 开关(丁)枯荣快慢宽窄考妣
L 来回(丙)来去来往(丙)来往(wang)劳资老少老小老幼冷暖离合利弊(丁)利钝利害(乙)利害(hai)录放劳逸
M 买卖(乙)矛盾(乙)明灭卯榫
N 男女南北内外浓淡
P 平仄铺盖前后(丙)亲疏轻重曲直取舍乾坤去就
R 任免人物(乙)日月日夕日夜(丙)荣辱
S 僧尼僧俗赏罚上下(丙)伸缩深浅(丁)升降生死始终始末时空士女是非(丙)是否收发首尾授受输赢死活商贾参商松紧夙夜损益水火手足手脚睡觉(甲)舒卷溯望锁钥
T 天地(丁)听讲吞吐天渊天壤题跋庭院
W 往返(丁)往还往来(丙)忘记(乙)文武问答(丁)往复万一(丙)外出(丁)
X 翕张遐迩先后向背消长兴衰兴亡行藏兄弟(乙)兄弟(di)休戚修短虚实序跋轩轾消息行止Y 源流妍媸炎凉异同抑扬因果阴阳隐现幽明远近盈亏依违宇宙(丙)原委言行
Z 臧否早晚(丙)皂白增删瞻顾朝夕正误中外昼夜主次主从装卸子女姊妹纵横左右作息中西珠玑质量(乙)凿枘正误真伪赠答涨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