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及其临床应用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杨贞勇谢学斌郭汉霖Yang Zhen-yong Xie Xue-bin Guo Han-li澳门镜湖医院影像中心Department of Imaging, Kiang Wu Hospital, Macau SAR, China中图分类号:R81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8-0086(2010)04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6~2010.2期间139例行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病例,男75 例,女64 例,年龄43~76岁。
图像品质评价分4级:优秀(4分),无伪影,完全可进行影像学分析;良好(3分),轻微伪影,有良好的诊断品质,可进行影像学分析;尚可(2分),中度伪影,能满足诊断分析;差(1分),严重伪影,不能满足诊断分析。
狭窄程度评价方法:血管狭窄程度=(狭窄血管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径-狭窄处直径)/狭窄近心端血管直径×100%;冠状动脉狭窄分级:轻度为管径狭窄<50%,中度为≥50%且≤75%,重度≥75%,血管闭塞(100%)。
结果139例冠状动脉成像,137例显示良好(2分以上),符合诊断要求。
CTA成像成功率98.6%,发现血管异常85例,其中冠状动脉斑块所致狭窄70例,冠状动脉肌桥32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5例(4例为右冠状动脉异位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1例为冠状动脉起源于冠状动脉窦上方),主动脉瓣结节1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例,双侧上腔静脉1例。
同时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病人17例,符合率94%。
结论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能提供满意的图像及可靠的诊断结果,以其无创性优势可作为冠心病的首要筛选检查方法之一关键字:冠状动脉;双源CT;血管造影术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DSCTCA). Methods Between June 2009 and February 2010, 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DSCTCA) was performed in 139 cases (male 75, female 64, age from 43 to 76 years). Image quality degrees: excellent (Score 4): no artifact; good (Score 3): a little artifact that does not affect the diagnosis; satisfaction (Score 2): moderate artifact that does not affect the diagnosis significantly; poor (Score 1): serious artifact that affect the diagnosis significantly. Stenosis degrees: mild stenosis<50%,50%≥moderate stenosis≤75%, serious stenosis≥75%, occlusion (100%). Results The images of 137 of 139 cases (98.6%) are satisfied or above. There are 85 abnormal cases of 139 found. Among them, stenoses are found in 70 cases, myocardial bridging in 32 cases, abnormal arising position in 5 cases (RCA originates from left coronary sinus in 4 cases, both RCA and LCA originate from the points above coronary sinus in 1 case), nodule at aortic valve leaflet in 1 case, both RCA and LCA -PA fistula 1 case, both SVC in 1 case. 94% got the same diagnosis in 17 cases that were also examined by conventional coronary angiography (CAG). Conclusion Dual-source computed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DSCTCA) can provide satisfied images and diagnosis. It can be one of the best screening methods for coronary disease.Key words:Coronary artery;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DSCT; Angiography冠状动脉的无创性成像一直是放射学家孜孜追求的目标之一。
双源CT在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

搭桥术后 l 4例 , st 像 结 果 可 显 示 搭 桥 血 管 ; 状 动 脉 Dc 成 冠 斑块 、 窄 1 狭 O例 , st 像 结 果 可 见 血 管 斑 块 , 窄血 管 。 D c成 狭
3 讨 论
化 积 分 测 定 , 后 使 用 团 注 法 ( s ou ) 试 患 者 循 环 时 然 TetB ls测
出血等并发症_。 5 ]
作 者 简介 : 亚玲 , ,1 6 吴 女 9 0年 5月 生 , 管技 师 , 北 医 药 主 湖
学 院 附属 人 民 医院 ,4 0 0 4 2 0
从 我 们 的 观 察 结 果 来 看 , F 治 疗 腹 膜 后 淋 巴 结 转 HIU
双源 C T在 心脏 冠状 动 脉血 管 成像 中 的临 床 应用
建 为 层 厚 0 7 . 5mm, 隔 0 5mm 的 薄 层 图 像 并 传 递 到 工 间 .
作站( 支架 患 者 采 用 Ken B 6重 建 法 , 他 患 者 用 B 6重 re4 其 2
建法) 。采 取 图像 后 处 理 方 式 根 据 需 要 可 采 用 多 平 面 重 建
间 , 射 1 注 5 mL对 比剂 + 1 . %氯 化 钠 注 射 液 , 得 5mL 0 9 测
随着冠心病的发病 率越来 越 高, 目前 临 床 诊 断 主 要 采 用 C G, A 其检 查 方 法 具 有 创 伤 性 和 潜 在 的 危 险 性 , 多 老 很
山西医药杂 志 2 1 0 2年 5月第 4 1卷第 5期上半月 S a x Me ! hn i d』
( R 、 大 密 度 投 影 ( P) 容 积 重 建 ( T) 对 心 脏 MP ) 最 MT 、 VR ,
双源炫速CT临床应用

双源炫速CT扫描——高心率
炫速双源CT 炫速采集. 至微辐射.
时间分辨率. 75 ms 准直. 128 x 0.6 mm Spatial res. 0.33 mm 270 ms for 120 mm 旋转时间: 0.28 s
100 kV,200 mAs
HR 101
炫速双源CT扫描模式三
回顾门控螺旋采集模式
训练病人屏气: 多次重复训练,每次幅度相当,保证胸壁和腹部不动
观察病人心率及心律,确保病人心律平稳,无须控制心率 检查前3分钟舌下含服(喷服)硝酸甘油5~10mg
炫速双源CT扫描—显示冠脉异常起源
炫速双源CT扫描——显示冠脉异常起源
最常见的伪影 ...
心脏CTA图像上大多数伪影是由于
心电编辑,删除早搏
冠脉、心肌活性评估
双能量CTA检查,一站式完成了冠脉及 心肌灌注(活性)的评估
炫速双源CT扫描
支架植入术后复查
炫速双源CT 炫速采集. 至微辐射.
时间分辨率. 75 ms 准直. 128 x 0.6 mm Spatial res. 0.33 mm 270 ms for 120 mm 旋转时间: 0.28 s
冠心病筛查
心功能评估
胸痛三联征
心脏CT成像临床应用
冠脉成像 • 冠心病 • 冠状动脉变异
心腔成像的临床应用 心脏占位性病变 心脏瓣膜病
• 冠状动脉支架放置术后 心包疾患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胸部大血管病变
心脏CTA检查扫描前的准备
向病人解释检查过程,核实病人有无禁忌症 消除其恐惧心理 ,告之如何配合检查
Lung Vessels
Heart PBV
Optimum Contrast
《双源CT及其临床应》课件

04
CHAPTER
双源CT的优缺点
双源CT的优势
高效率
双源CT可以同时采集两 组不同角度的图像,提 高了扫描速度和诊断效
率。
低辐射剂量
通过优化扫描参数和算 法,双源CT可以在较低 的辐射剂量下获得高质
量的图像。
高稳定性
双源CT具有较高的设备 稳定性和图像质量,减
骨骼肌肉疾病
双源CT可用于诊断骨折、骨肿 瘤、关节病变等骨骼肌肉疾病
。
临床应用经验分享
提高诊断准确性
双源CT能够提供高分辨率 、低辐射剂量的图像,有 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优化治疗方案
通过双源CT的精准定位和 诊断,医生可以制定更加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降低医疗成本
双源CT的高效性和精准性 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 误诊,从而降低医疗成本 。
扫描过程
根据定位扫描结果,进行常规 扫描,包括平扫和增强扫描。
数据处理
将扫描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进 行图像重建和后处理。
常见病例分析
心血管疾病
双源CT可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狭 窄、心肌缺血和心肌桥等心血
管疾病。
肺部疾病
双源CT可用于诊断肺部结节、 肺癌、肺栓塞等肺部疾病。
腹部疾病
双源CT可用于检查肝、胆、胰 、脾等腹部脏器的病变。
02
CHAPTER
双源CT的硬件结构
扫描系统
双源扫描头
双源CT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其双源扫 描头,它由两个X射线管和两个探测 器组成。这两个源可以同时或分别发 射X射线,提高了扫描速度和图像质 量。
动态扫描范围
双源CT的扫描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 调整,从较小的局部扫描到较大的全 身扫描都能实现。
双源64层CT在心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脏 结 构 的 关 系。 D C S T冠 状 动 脉 成 像 能 以容 积 再 现 ( R) 最 V 、
死增 长 4 6 % , 死 率 亦 由 18 年 的 3 ./ 0 万 上 升 至 .0 病 90 86 1
大密度投影( P 、 MI ) 多平 面重 建( P 、 M R) 曲面重 建( P C R)等 多种重建方式对冠脉及其分 支进行全面观察 , 了解冠脉管径 情况及异常走行 的冠脉与周 围大血管的相对位置 关 系, 对其
orpy C G) gah , A 虽然是 诊断 冠心病 的金 标 准, 存在 着 一定 但
的 创伤 和风 险 , 因此 冠 状 动 脉 的 无 创 性检 查 一 直 是 临床 的 迫
切 需 求 。 多 层 螺 旋 C ( hs c o p t o orpy T mu ii cm u d tm gah , le e M C ) 出现 和发 展 , ST 的 尤其 是 6 4层 螺 旋 C T的 应 用 , 时 间 其
像 ( o ue o or h ni rpy C A)逐 渐 成 为 可 cmptd t ga y ag gah , T m p o
能∞ 。20 ] 05年底西 门子公 司推 出的双 源计算机 断层成像 系
统 ( ul o re o p tdtm g p y D C ) 它 通 过 2个射 d a—suc m ue or h , S T , c o a
预 后 作 出初 步 判 断 , 于 C G。 心肌 桥 属 于冠 状 动 脉 走 行 异 优 A 常, 多见 于 左 前 降 支 。 C G 因 术 中发 现 冠 状 动 脉 的 “ 牛 A 挤
20 00年的 7 ./ 0万。经导管冠 状动脉造 影 (oo a ni 13 1 crnr ag y —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

心 脑 血
・
33 ・
・
诊治分 析 ・
双源 C T冠状 动 脉成 像 的临 床应 用
牟彩 云 , 刘 [ 摘 要] 目的 铁
30 1) 103 ( 浙江 医院放射科 , 浙江 杭州
探讨 双源 C 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 临床应用 。方法 r
C mp td T mo rp y D C — — S AT M e nt n o ue o ga h S T) 0M 0 D f io i i
除 1 因严 重呼 吸伪 影 影 响 冠 脉 成 像 外 ,35 5例 26 例 均 显 示 良 好 符 合 诊 断 要 求 , T 成 像 成 功 率 CA 9 .% 。26 中发现 血管 异 常 12 。其 中冠状 93 30例 2 0例 动脉 狭窄 17 。轻 中度狭 窄 79支 , 00例 4 重度 狭 窄 47 3 支, 闭塞 9 支 。位 于 右 冠状 动脉 ( C ) 7 , 主 8 R A 3 8支 左 干 ( M)2支 , 前 降支 ( A ) 5 3 , L 9 左 L D 的 9 支 回旋支 ( x C) 21 ( 1 。冠 状 动 脉 支架 术 后 再 狭 窄 11 , 2支 表 ) 0 例 其 中支架腔 内狭窄 6 , 6例 支架 两端 再狭 窄 的 3 。冠 5例 状动 脉搭桥术 后再 狭 窄 的 4诊 断。分析 冠状 动脉狭 窄 时 , 采用 国际通 用 的 目 测直 径法 , 算公 式 : 计 血管狭 窄程 度 =( 狭窄 血管近 心 端正 常血管 直径 一 窄处直 径 )狭 窄近 心端 血管 直径 狭 / ×10 , 状 动 脉 狭 窄 分 级 : 度 为 管 径 狭 窄 < 0% 冠 轻 5%, 0 中度 为管径 狭 窄 ≥5 %且 ≤7% , 0 5 重度 为 管径 狭 窄 ≥7 % , 管闭塞 (0 % ) 5 血 10 。
双源CT临床应用新进展

双源CT临床应用新进展黄远彬【摘要】双源CT进行2种不同能量的X线同步扫描,可获得双能量图像,具有成像速度快,辐射剂量低,图像质量高的优点。
双源CT进行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不再受患者心率过快、不规则以及屏气困难的影响,能获得可靠的冠状动脉图像,是目前无创性左室功能检查评价最具价值的检查方法之一。
双源CT扫描时间缩短辐射剂量降低,有效克服部分患者移动伪影及呼吸伪影,适用于儿童患者及躁动患者的检查,为急性胸痛患者快速诊断提供安全有效手段。
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在头部、胸部、腹部疾病检查中已得到良好运用。
双源CT在两种不同能量状态下的数据采集可对物质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拓宽了CT的应用范围,具有较好临床价值。
%Dual source CT for 2 different energy X-ray scanning, can obtain the dual energy images, has fast imaging speed, low radiation dose, the advantages of high image quality. Dual source CT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image quality is not affected by the patient’s heart rate too fast, irregular and breath dififcult, can obtain the coronary artery image reliable;it is one of the current inspection method without evaluation and examination of the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most value. Dual source CT scan can reduce the time of radiation dose, effectively overcome some patients moving artifact and respiratory artifacts, suitable for children patients and agitation of patients, to provide safe,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rapid diagnosis and emergency classiifcation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hest pain. Dual energy CT virtual scan has been well used in the head, chest, abdominal disease examination. Dual source CT for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components in twodifferent energy state of the data acquisition, and widen the application range of CT, with good clinical application.【期刊名称】《现代仪器与医疗》【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5页(P17-21)【关键词】双源CT;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双能量虚拟平扫【作者】黄远彬【作者单位】百色市中医医院放射科,5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CT技术从低端向高端不断发展。
双源CT的成像原理及在冠状动脉和双能量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管 电压 和 电流 为 8 V、8 A, 另 一球 管 的 为 10k 6 0k 10m 而 4 V、O mA, 样 2个 球 管 输 出 的 x线 能 量 不 一 样 , 行 双 能 量 数 据 这 进 采 集 , 利 于 组 织 的 区分 定 性 。 有
2 D C S T的 技 术优 势
来 , E T技 术 在 临 床 的 应 用 再 次 成 为研 究 的重 点 。D C DC E T是
建 。而通过 D C S T扫描仪 , 每组 x射线源, 探测器组合只需要 转动 9 。 可以采集到质量卓越 的心脏图像。 0就 由于 D C S T可提 供 8 的时间分辨率 , 3ms 使患者不必控制心率 , 就可 以获得 比 以往更好 的心脏 图像。由于这些特点 , S T不仅在冠状动脉 DC
粥 样 硬化 型心 脏 病 的诊 断 方 面具 有 优 势 ,而且 它 的扫 描 速 度
利用具有 2 种能谱 的 C T数据以显示解 剖和病变 ,鉴别组织 成分的技术 。最近利用 D C S T进行的 D C E T研究获得了大量
的 临床 经 验 , 辟 了很 多新 的应 用 范 围 , 开 比如肺 灌 注 和 通 气成
பைடு நூலகம்
世之初… 由于早期 C 。 T设备的空间分辨率低 、 计算机 重建 成 像 系统不稳定 、低管电压球管不能提供足够 的量子输出及完
成一 次扫描所需时 间较 长等因素 , E T技术在 临床 的应用 DC
一
2I 心脏成像和 双能量 C . T血管 成像 ( E C A) D — T 临床适应 证 增加 : 理想的心脏成像最好是在心动周期 的舒张期 , 而心率越 快, 舒张期则越短 。如果使用 单源 C , T X射线源, 控测器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层螺旋CT的球管旋转时间为每圈0.375s, 时间分辨率提高到188ms,双扇区重建可达到 95ms 以亚毫米层厚覆盖整个心脏的时间为15~20s,能 够完成对冠状动脉轴样硬化斑块的检测 对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但心 率仍是影响其成功的主要因素
最新的64层螺旋CT使Z轴的分辨率进一步提高到 0.4mm 同时球管旋转时间达到0.33s,时间分辨率提高到 165ms,在5~10s内能完成整个心脏扫描 对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 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达到90%、95%、93%、93%。
右冠脉
与左冠脉相连之桥血管
与右冠脉相连之桥血管
附壁血栓
假性室壁瘤
4维动态清晰显示心脏瓣膜及室壁运动情况
异常心律病人心脏CTA检查时, 需要心电编辑功能(ECG-Edting):
病例6: 男性, 65岁.心悸伴有胸前疼痛.
ECG编辑后
End Systolic
原始ECG
心电编辑功能: 去除期外收缩影响
MIP图像
冠脉MPR重建
心电门控心脏CT扫描 4层CT的时间分辨率为250ms,在心率不超过 65bpm的情况下,以4X1mm或4X1.25mm获得 冠状动脉成像 但覆盖整个心脏范围的扫描时间为40s 其成功率、诊断的正确性都相对较低,大多数患者 图像质量达不到诊断要求
左前降支分为近段(LAD 1)、中段(LAD 2) ,远段 (LAD 3)、
左回旋支分为近段(CX 1) ,远段(CX 2)
ACC 1999
RCA
11
1 19 18 12 20 2 15 13
LCX
LCA LAD
3
4
14
近端 中段 远端 主干 近端 中段 远端 对角支 1 近端 远端 边缘支 1
双源CT的双路数据采集系统使
得每个球管只需旋转90°就能 得到高质量的心脏成像,时间 分辨率提高到单扇区83ms,因 此不需要对心率控制就能完成 冠状动脉成像。
90bpm双扇区重建 160ms
70bpm、双扇区重建 140ms
双源CT能提供具有诊断价值的
冠状动脉、瓣膜和心功能的高 质量图像 .
双源CT(DSCT)由两套球管和相对
应的两组探测器构成的两套数据采 集系统组成 两套数据采集系统呈90°交叉安 装在旋转的机架上 1+1>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在美国其发病率约200~300 人/10万人口. 在我国其发病率约为150~ 200人/10万人口。
State of Art
CT已经成为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广泛用于身体 各部位病变的检查和诊断。 在心脏冠状动脉的成像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限制. 单能量X线CT在鉴别不同的组织上仍有一定的缺陷, 不能充分显示病变的组织特性,使临床诊断存在一 定的难度。 双源CT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和方法,…..适应范围扩大。
End Diastolic
心电编辑前:冠脉及心脏结构有错层
MIP
VRT
VRT
MIP
心电编辑后:冠脉及心脏结构正常显示
VRT
病例7. 心脏CTA与DSA对照: 男性, 78岁, 因反复胸闷心悸入院, 临床怀疑冠心病. 2007-01-02行DSCT 心脏CTA检查.
脂质浸润前期.血管内膜改变.常有内皮细胞损伤; 脂点、脂纹和粥样斑块形成,血管内膜上局灶性点 一片状黄色隆起; 粥样斑块发展成纤维斑块.此时有钙化发生; 复合性斑块.斑块中央脂质坏死.内膜破溃形成粥样 溃疡.血小板聚集.可形成血栓。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管腔狭窄一般分四级
◦ ◦ ◦ ◦ Ⅰ级:狭窄<25%。 Ⅱ级:狭窄25%一50% Ⅲ级:狭窄51%一75% Ⅳ级:狭窄>75%。
左前降支 右冠脉支架
左前降支 第一对角支 左旋支
VRT图像
支架腔内未见明显狭窄
CMPR
横断面
病例5 冠脉搭桥术后复查, 心率不齐 男性,79岁. 临床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冠脉搭桥术后. 扫描时心率:52-76bpm
原左右冠脉均已明显钙化狭窄; 而静脉桥血管内造影剂密度与主动脉内相同,管腔未见狭窄,闭塞.
患者心率84-89bpm
心内膜垫缺损
心内膜垫缺损,肺动脉狭窄,大动脉转位。
主动脉
肺动脉
右心室
左心室
双源CT检查结果:
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
心内膜垫缺损,肺动脉狭窄,大动脉转位, 合并右冠脉起源异常,来自于左冠脉主干。
病例4: 支架置入术后,有房颤、脑梗史. 男性, 73岁. 反复胸闷胸痛2月;06-11-07右冠置入 支架1枚.扫描期间心率56-103bpm
(1) (2) (3) (11) (12) (13) (14) (15) (18) (19) (20)
64层CT对严重钙化(积分>400)的冠状动脉明显 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3%、 67% 、93%和67%, 双源CT则为96%、 95% 、86%和99 %[9]。
病例2: 男性,41岁. 心前区闷痛1年左右,无放射痛,有高血压史。 为排除冠状动脉病变,进行CT心脏检查。 检查时心率 92-100 bpm (平均96 bpm), 亦未用降心率药物
病例3: 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
女性, 18岁, 自幼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口唇紫绀18年。 临床诊断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狭窄分级 轻度(管径狭窄小于等于50%): 中度(管径狭窄大于50 %但小于等于75%): 重度(管径狭窄大于75%): 血管闭塞(100%)。
右冠状动脉主干分为近段(RCAl)、中段(RCA 2) ,远段(RCA3)
左冠状动脉分为左主干(LM)、左前降支
和左回旋支
DSCT 心脏CTA
病例1:
男性,82岁: 反复胸痛心悸10年余。 临床诊断: 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
首次16层CT心脏检查失败; 在未用β受体阻滞剂的条件下,利用DSCT再次检查.
心脏VRT图像
For internal use only / Copyright © Siemens AG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