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温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合集下载

附子理中汤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附子理中汤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附子理中汤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附子理中汤这个名字我们经常会听到,它是几味中药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在一起制作出来的中药汤剂,对人们的久病不愈、温中补虚等功效,对缓解患者身体的病症有良好的作用,但是附子中含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在服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适量,现在就说说附子理中汤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附子理中汤简介:附子理中汤就是将人参,白术,干姜,附子等药材,加在水中烹煮,一般附子理中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配方,即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身体症状,但是附子理中汤同样也是不能过多食用的,因为这样可能会影响到自身的身体,所以使用附子理中汤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选择,同时也需要根据医生指示使用,避免附子理中汤影响身体。

★附子理中汤的功效和作用:1.附子理中汤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个中药配方,一般附子理中汤但使用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胃肠问题,如果患者出现胃肠不适,同时出现恶心想吐等等问题,那么可以通过附子理中汤控制身体的症状。

2.如果身体出现胃肠疾病,选择附子理中汤,那么就可以有效地控制胃肠疾病,也可以有效地提高胃肠道抗病能力,有效的缓解患者的身体症状,避免肠胃疾病问题影响了患者的身体,诱发其他问题。

3.如果将附子理中汤做成药丸,那么可以有效的治疗窦性心动过速,以及可以有效的控制复发性口腔溃疡等等问题,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患者的身体症状加重,也可以有效的恢复患者的身体健康。

★服用附子理中汤注意事项:1.孕妇禁用。

2.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且需要根据自己的详细情况用药,适当用量,过犹不及,因附子含有毒性成分乌头碱,主要对心肌、迷走神经、末梢神经又兴奋麻痹作用,中毒症状如舌尖麻木、肢体麻木,有蚁走感,头晕、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最严重至危及生命。

附子汤的组成及功能主治

附子汤的组成及功能主治

附子汤的组成及功能主治组成附子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由以下药材组成:1.附子:附子是附子汤的主要药材,具有温阳散寒、祛风止痛的功效。

在附子汤中起到温阳散寒、活络祛风的作用。

2.干姜:干姜是一味辛温的药材,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止痛的功效。

在附子汤中起到温中散寒、温经止痛的作用。

3.茯苓:茯苓是一味甘淡的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益胃的功效。

在附子汤中起到利水渗湿、健脾益胃的作用。

4.桂枝:桂枝是一味辛甘的药材,具有发散风寒、温经止痛的功效。

在附子汤中起到发散风寒、温经止痛的作用。

5.生姜:生姜是一味辛温的药材,具有温中散寒、解表散寒的功效。

在附子汤中起到温中散寒、解表散寒的作用。

功能主治附子汤是一种具有温阳散寒、祛风止痛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以下症状和疾病:1.寒凝气血:附子汤以附子为主要药材,可以温阳散寒,有效改善寒凝气血的症状。

寒凝气血可能引起痛经、胃痛、寒疝等症状,附子汤可以通过温阳的作用缓解这些症状。

2.风寒痛痹:附子汤中的桂枝和生姜具有发散风寒、温经止痛的功效,可以缓解风寒引起的痛痹症状,如风湿性关节炎、寒湿性痛等。

3.寒疝腹痛:附子汤可以调和脾胃,温暖腹部,从而缓解寒疝引起的腹痛症状。

4.中焦寒凝:附子汤中的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益胃的功效,可以改善中焦寒凝引起的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5.失眠多梦:附子汤中的干姜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止痛的作用,可以改善失眠多梦的症状。

总的来说,附子汤具有温阳散寒、祛风止痛的功能,适用于寒凝气血、风寒痛痹、寒疝腹痛、中焦寒凝以及失眠多梦等症状和疾病。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使用附子汤前请咨询医生或中医师,遵循专业医嘱。

附子温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温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温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几种中草药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
混合后制成的产品。

附子温中汤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吗?不清楚的话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
干姜(炮)黑册子(炮,去皮、脐)各21克人参(去芦)甘草(炙)白芍药白茯苓(去皮)白术各15克草豆蔻(面裹,煨,去皮)厚朴(姜制)陈皮各9克
【制法】
上十味,哎咀。

【功能主治】
治脾胃虚寒,腹痛自利,米谷不化,不喜饮食,懒于言语,困倦嗜卧。

【用法用量】
每服15~30克,用水370毫升,加生姜5片,煎取185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
《卫生宝鉴》卷二十三
使用附子温中汤来恢复注定不会是个太快的治疗过程,但是只要积极接受并乐观应对,肯定会有所改善的。

对于一些疾病我们应该及早预防。

制作附子的功能和用法用量

制作附子的功能和用法用量

制作附子的功能和用法用量附子,又称为制附子、附子粉等,是中药材之一、附子最主要的功能是温补阳气、散寒除湿、祛风通络。

下面将详细介绍附子的功能、用法以及用量。

一、附子的功能:1.温补阳气:附子属于温热之品,能够温补肾阳,增强体内阳气的活力。

尤其适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寒凝疼痛、畏寒肢冷、乏力倦怠等症状。

2.散寒除湿:附子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可以改善寒湿内结所致的疼痛、胀满、腹痛等症状。

尤其适用于寒湿型痹痛、腹痛泄泻等疾病。

3.祛风通络:附子能够活血化瘀,散瘀止痛,对于风寒湿痹、瘀血内阻所致的痛风、痉挛等症状有一定疗效。

4.麻醉剂:附子中含有一种强烈的麻醉成分,粉碱海马碱,具有麻醉作用。

但使用附子作为麻醉剂存在副作用,需谨慎使用。

二、附子的用法:1.煎汤:附子常用于煎煮成汤剂,可以配合其他中药材一起煎服。

需要将附子研磨成细粉状,再放入煎药锅中煮沸,煮出的汤液可口服或外用。

2.花粉服:将附子细粉装入胶囊中,每次服用附子粉末0.1-0.3g,每天2-3次。

此法主要适用于慢性病治疗或补益肾阳。

3.外用:将附子粉末加入适量的植物油中搅拌均匀,涂抹在患处进行外用,可用于痛风、风湿、寒痹、骨折等疾病的局部治疗。

三、附子的用量:1.内服:附子内服需要限定剂量,用量过大可能会引起中毒。

一般情况下,煎汤剂每次用量为1-1.5g,一日2次;花粉服每次0.1-0.3g,一日2-3次。

2.外用:附子外用需要酌情使用,可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际需要来确定用量。

一般情况下,每次使用0.5-1g的附子粉末,涂抹于患处,轻轻按摩至吸收。

需要注意的是,附子属于高毒药物,用量过大或滥用会引起中毒现象。

同时,附子不宜与寒凉草药同用,也不宜与酸性物质同服。

孕妇、哺乳期妇女、高血压患者、心脏病患者、肾脏疾病患者、儿童等人群不宜服用附子。

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附子汤大家食用过吗?肯定很多人都没有服用过吧,附子汤是很好的中药方剂,对人体的好处也有很多,那么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
附子汤大家食用过吗?肯定很多人都没有服用过吧,附子汤是很好的中药方剂,对人体的好处也有很多,那么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芍药(一两)、甘草(炙.一两)、麻黄(去根节.一两)、白术(一两)、防风(去叉.一两半)、防己(一两半)、附子(炮制.去皮脐.一枚)、人参(一两)、黄芩(去黑心.一两)、桂心(一两)、独活(去芦.一两)、川芎(一两)、天雄(炮制.去皮脐.一枚)
【功能主治】治中风欲死,身体缓急,目不得开,舌强不能语。

【用法用量】上挫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切,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日午夜卧各温服,如人行五里,以熟生姜粥投之,微汗出,慎外风。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干姜(炮)、甘草(炙)、防风(去叉)、独活(去芦),各一两半。

石膏(碎)、白茯苓(去皮)、白术、川芎、柴胡(去苗)、当归(酒浸.切焙)、人参,各一两。

杏仁(去皮尖.炒研)二十枚。

细辛,一两。

【炮制】上挫如麻豆。

【功能主治】治风亸曳,手足不随,身体不能俯仰。

【用法用量】每服五钱匕,水酒共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三。

嬴瘦者只用水煎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生活常识分享。

理中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理中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理中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我们知道理中附子汤对人体健康是十分有益处的,市面上也很多理中附子汤,但你知道哪些人适合吃理中附子汤吗?什么时候吃效果会更好?今天就
我们知道理中附子汤对人体健康是十分有益处的,市面上也很多理中附子汤,但你知道哪些人适合吃理中附子汤吗?什么时候吃效果会更好?今天就给大家仔细分析下理中附子汤的相关知识。

【处方】干姜1两,甘草1两,附子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下痢呕逆,胸中闷乱,心腹并痛,手足躁扰,卧不安席,服药但增烦热,利不禁,脉小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鸡峰》卷十四
上文是对理中附子汤的一些相关介绍,我们知道中药是中国传统治病、调养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只要是药物一般情况下都会有副作用,只是大小程度不同而已,理中附子汤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在食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量。

生活常识分享。

加减附子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加减附子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加减附子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季节变化时身体很容易感到“躁动”,口干舌燥、心烦躁动,而中医中的方剂就可以有效的调节身体中的各个机能,缓解心情。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加减附子理中汤这种方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处方】白术9克附子6克干姜6克茯苓9克厚朴6克【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健脾燥湿。

治脾阳不振,寒湿中阻,自利腹满,小便清长,脉濡而小者。

【用法用量】用水5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处方】炙附子3钱,炮姜3钱,木香3钱,焦槟榔3钱,吴茱萸5钱,枳实3钱,广陈皮3钱,厚朴4钱,丁香3钱,桂心3钱。

【功能主治】陈寒结气,合脾湿凝聚而成绕脐腹痛,大便顺利,脉沉紧者。

【用法用量】竹叶1捻为引,水煎服。

【各家论述】其病因寒凝气滞,用附子、炮姜、吴萸、厚朴、桂心祛寒;木香、槟榔、丁香、广皮、枳实破气,少佐竹叶引药下行,其凝滞一开,疼痛自止矣。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五【处方】淡附子2钱,元党参3钱,炮姜8分,制香附2钱,泽泻3钱,白芍1钱5分,天仙藤(即青木香藤)1钱半,川椒3分。

【功能主治】温以和气。

主胀症将起,胸腹微满,食物不运,身重足肿,不耐走动,早间肿消,午后肿甚,属气虚不行于脾者;亦治木乘土而作胀。

【用法用量】加通草8钱,煎汤代水煎药。

【注意】忌食生冷水果等物。

【摘录】《医方简义》卷四以上就是加减附子理中汤的一个介绍, 希望通过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对于这一个养生方剂的选择问题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们运用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去,帮助自己达到养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附子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附子理中汤又称温胃理中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剂,由附子、干姜、大枣、人参、甘草等药物组成。

其主要功效是温胃理中,具有调理脾胃、益气养血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附子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一、温胃理中的功效附子理中汤最显著的功效就是温胃理中,对于胃寒胃冷引起的脾胃功能紊乱有较好的疗效。

胃寒胃冷是指脾胃功能低下,消化吸收功能差,表现为食欲不振、脘腹胀闷、消化不良、大便溏泻等症状。

附子理中汤中的附子和干姜有温阳散寒的作用,能够温暖胃脘,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不良引起的症状。

二、调理脾胃的功效附子理中汤中的人参和甘草具有益气养血的作用,能够调理脾胃,促进气血的运行。

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也是气血的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

附子理中汤能够滋补脾胃,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使食物得到充分的消化吸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对于调理脾胃、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补益气血的功效附子理中汤中的人参和干姜具有温补脾胃、益气生血的功效。

人参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加人体抵抗力,对于调养气血不足的人群有很好的作用。

干姜具有暖胃、理气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气血的运行能力。

附子理中汤中的甘草有温中和胃、调和诸药的作用,能够增强人体气血,使机体各个组织器官得到充分的供养。

四、抗炎止痛的功效附子理中汤中的附子和干姜具有温热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局部的血流量,从而缓解疼痛。

此外,附子理中汤还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并且能够调理脾胃,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对于一些慢性疼痛性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以上是附子理中汤的主要功效与作用。

作为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剂,附子理中汤具有温胃理中、调理脾胃、补益气血、抗炎止痛等多种作用。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附子理中汤属于温热的药方,适用于寒凉体质、胃寒胃冷引起的脾胃功能紊乱的人,对于阴虚体质、肝胃火旺等其他体质的人不适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附子温中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中药方剂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几种中草药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产品。

附子温中汤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吗?不清楚的
中药方剂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几种中草药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产品。

附子温中汤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吗?不清楚的话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吧!
(面裹,煨,去皮)厚朴(姜制)陈皮各9克
【制法】上十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寒,腹痛自利,米谷不化,不喜饮食,懒于言语,困倦嗜卧。

【用法用量】每服15~30克,用水370毫升,加生姜5片,煎取185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二十三
使用附子温中汤来恢复注定不会是个太快的治疗过程,但是只要积极接受并乐观应对,肯定会有所改善的。

对于一些疾病我们应该及早预防。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