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附子的治病功效及食疗方

附子的治病功效及食疗方
附子,又名乌头,苗高三四尺,茎为四棱,叶子像艾叶,花为紫青色,呈穗状,果实黑色,像桑葚,一般情况下,冬天采摘的叫附子,春天采摘的叫乌头。
中医认为,附子味辛,性温,无毒,具有回阳复脉、温里散寒、助阳发表的功效,能治疗阳虚水肿、脾虚阳虚、腰膝冷弱、呕吐泄泻、阳痿滑精、阳气衰弱、等症。
治病功效
1、治经水不调
熟附子去皮,取等份当归一起,每次服用三钱,加水煎服即可。
2、治小便白浊
取熟附子,研末,每次取两钱,加姜三片,水一盏,煎至六分,待温热后服用。
3、治小便虚闭
取附子一个,炮去皮脐,用盐水浸一段时间,取泽泻一两,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灯心半茎,煎服即可。
4、治十指疼痛
感到手指麻木,可以取生附子,去皮脐,取等份木香,五片生姜,加水煎服。
食疗方
附子熟地甲鱼汤
材料:附子15克,肉桂5克,当归20克,枸杞10克,山药20克,熟地黄10克,甲鱼一只
调味料:鸡油,料酒,姜片,胡椒粉,味精,盐
做法:
1、将肉桂、附子、当归、枸杞、山药和熟地黄过水洗,然后用纱布袋装起来,口扎紧;
2、宰杀甲鱼,去头尾和肠杂,洗净,;
3、将甲鱼和药袋放入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加姜片,大火煮沸小
火煲一小时,然后加胡椒粉、盐、味精、鸡油、料酒调味即可。
功效:温补五脏,填精健脾,补肾壮阳。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附子的正确吃法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附子的正确吃法白附子附子有一定毒性,需要水煮1小时以上,附子始载于《本经》,因附于乌头(母根)而生长,故名附子。
因此,一般都认为乌头为母根,附子为子根。
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
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01、附子的功效与作用1、补益阳气如果是肾阳不足、畏寒的人群,可以服用附子进而改善,由于附子的属于辛热性,可以通行身体的经道,尤其是补益肾阳,具有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
2、改善血液流通附子对于血压还有血管都有改善的功效,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液的流通,对于血压的影响,能随着个人体质升压降压。
3、驱寒止痛如果是患有关节炎或者周身骨节疼痛的人群,会特别怕寒。
附子的药性温热,能祛除寒湿,对于有风湿病痛的人群能有良好的驱寒作用,附子可以搭配桂枝等食品合用,效果更佳。
4、抗缓心律失常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有显著的抗缓慢型心律失常作用。
5、抑制炎症用附子煎剂饮用,对于急性炎症模型有明显抑制作用。
如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之症,又可用附子配合益气温脾的的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等药同用。
02、附子的正确吃法1、经方四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半炙甘草二两2、破格救心汤:附子30~100~200克,干姜60克,甘草60克,高丽参10~30克,山萸净肉60~120克,生龙骨牡蛎粉,磁石粉各30克,麝香0.3-0.5克。
3、附子粥:制附子10克,炮姜15克,粳米100克。
二药研为细末,每次用5克,与粳米加水煮粥食。
亦可将二药减半,煎水取汁,入粳米煮粥。
源于《圣惠方》。
本方以附子温里散寒、止痛,炮姜温中散寒、止泻。
用于里寒腹痛、腹泻,大便表稀。
附子粥4、附片薏苡粥:制附片10克,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
附片煎取汁,入薏苡仁、粳米,加水煮至粥熟。
中医当归四逆汤加附子治疗——痛经张某...

中医当归四逆汤加附子治疗——痛经张某...
中医当归四逆汤加附子治疗——痛经
张某,女,21岁,初诊::病人自述病史8个多月,月经来时腹痛,无大汗淋漓,为求治疗,电话求诊。
刻诊:痛经,月经量少、血色暗红,有血块排出,白带多,色白,平时四肢发凉,困倦,头晕,无口干饮水心烦,大便1天3次左右、稀溏,小便正常,阴道有不少豆腐渣样分泌物排出。
舌质淡红,苔白。
辨证:太阴少阴合病。
处方:当归四逆汤加附子2两。
当归45g,桂枝45g,白芍45g,北细辛45g,大枣25枚,通草30g,炙甘草30g,熟附片30g。
2剂,每日1剂,先煮熟附片、细辛半小时,然后加入其他药,煮40分钟,去掉药渣,药汁约450毫升,分成3份,在饭后半小时温服。
二诊:服完第一剂药之后,以前的大便稀溏变成干结,2剂之后,干结的大便自行解出之后,大便变成正常,头晕、困倦消失,白带减少,四肢发凉明显减轻,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苔白。
病人自述小腹有点微痛,可能要来月经。
故暂停中药,观察月经情况。
三诊:病人自述经时腹痛轻微,血量比以前有所增加,色淡红,排出血块,明显比以前少,出现背部冷,四肢仍有发凉,大小便正常,未见阴道豆腐渣样分泌物。
舌质淡红,苔白。
守方再进2剂。
四诊:病人自述上述症状消失,舌底血瘀消失,舌也红润起来,二便正常。
守方再进3剂。
五诊:病人自述无任何不适,病愈,不处方。
经随访,病人月经、白带均正常。
此方是效不更方,一方到底,尽显经方魅力。
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附子汤大家食用过吗?肯定很多人都没有服用过吧,附子汤是很好的中药方剂,对人体的好处也有很多,那么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
附子汤大家食用过吗?肯定很多人都没有服用过吧,附子汤是很好的中药方剂,对人体的好处也有很多,那么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芍药(一两)、甘草(炙.一两)、麻黄(去根节.一两)、白术(一两)、防风(去叉.一两半)、防己(一两半)、附子(炮制.去皮脐.一枚)、人参(一两)、黄芩(去黑心.一两)、桂心(一两)、独活(去芦.一两)、川芎(一两)、天雄(炮制.去皮脐.一枚)
【功能主治】治中风欲死,身体缓急,目不得开,舌强不能语。
【用法用量】上挫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切,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日午夜卧各温服,如人行五里,以熟生姜粥投之,微汗出,慎外风。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干姜(炮)、甘草(炙)、防风(去叉)、独活(去芦),各一两半。
石膏(碎)、白茯苓(去皮)、白术、川芎、柴胡(去苗)、当归(酒浸.切焙)、人参,各一两。
杏仁(去皮尖.炒研)二十枚。
细辛,一两。
【炮制】上挫如麻豆。
【功能主治】治风亸曳,手足不随,身体不能俯仰。
【用法用量】每服五钱匕,水酒共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三。
嬴瘦者只用水煎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生活常识分享。
附子汤

附子汤伤寒名医验案精选陈明、张印生【方药】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15克),茯苓三两(9克),人参二两(6克),白朮四两(12克),芍药三两(9克)【煎服】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304)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305)【解说】本证为阳虚寒湿内侵,以身体骨节疼痛、肢冷背寒、脉沉为特征。
附子汤参附合用,以峻补元阳之虚;朮附合用,以去寒湿之邪;加芍药以监附子之悍。
共奏温经扶阳,除湿止痛之功。
背恶寒乃少阴阳气虚衰之险兆,临床当急用灸法以救阳气,随后用汤,方不误事。
【运用】一、脾肾虚寒俞长荣医案:陈某,男,30岁。
初受外感,咳嗽,愈后但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微怕冷,偶感四肢腰背疫痛。
自认为病后元气未复,未即就医治疗。
拖延十余日,天天如是,甚感不适,始来就诊。
脉象沉细,面色苍白,舌滑无苔。
此乃脾肾虚寒,中阳衰馁,治当温补中宫,振奋阳气,附子汤主之。
处方:炮附子9克,白朮12克,横纹潞9克,杭芍(酒炒)6克,茯苓9克.服1剂后,诸症略有瘥减,次日复诊,嘱按原方续服2剂。
过数日,于途中遇见,病者愉快告云:前后服药3剂,诸症悉愈'现已下田耕种。
按语:脉证所现,里虚寒证无疑,与少阴悠关,断以附子汤取效。
二、胸痹(高血压心脏病)唐祖宣医案:唐某某,男,51岁,1980年6月24日入院治疗。
平素伏案少动,经常熬夜,长期失眠。
血压持续在190~170/120~100毫米汞柱之间。
1979年冬季以来,常阵发心前区刺痛。
1980年5月20日,因劳累过度,情志不舒,骤发胸背剧痛,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手足青紫,处于昏迷状态。
急送某院诊以心肌梗塞,经吸氧,输液等抢救措施,3日后脱险。
但仍神志模糊'稍一劳累,心绞痛即发作,于1980年6月24日,入我院住院用中药治疗。
附子汤原方组成、医案条文、用法剂量与方解方论

附子汤原方组成、医案条文、用法剂量与方解方论[原方组成]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二枚(10克),茯苓三两(9克),人参二两(6克),白术四两(12克),芍药三两(9克)。
[服用方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治则方解]病机:里阳不振,阴寒外盛,水寒浸渍。
治则:温暖肾阳,驱逐寒湿。
方义:本方重用炮附子,温经扶阳,祛寒除湿,而止疼痛。
人参大补元气。
白术燥湿益气,助附子驱散寒湿。
茯苓健脾渗湿,使湿得以下行。
芍药和营血,通血痹,与附子相用,温阳以益阴,并制附子之燥性。
[辨证要点]附子汤功能温经扶助阳气,散寒除湿止痛,临床以身体骨节疼痛,肢冷背寒,脉沉为特点。
《伤寒论》用之治疗少阴阳虚寒湿凝滞经脉肌肉骨节之恶寒厥逆、身疼骨痛、口和不渴、脉沉之证。
真武汤与附子汤相相类,附子汤偏于寒湿凝滞肌肉筋骨,以身体疼重,骨节疼痛或里有腹中冷痛,腹胀为主。
真武汤偏于阳虚饮泛,以小便不利,腹痛,心悸为主。
用药方面,附子汤以人参大补元气而温散寒湿,真武汤则以生姜辛温走泄而宣化水饮。
本方与甘草附子汤相比较。
本方重在阳气虚衰,通过温补而散寒除湿;甘草附子汤重在风寒湿邪阻滞而兼阳虚,除湿散寒之外有祛风之效。
附子汤与白虎加人参汤均可治“背恶寒”。
白虎加人参汤证有高热,烦渴,引饮,脉洪大等阳明热盛,属热邪内陷之证,而附子汤无热,口中和,脉沉微,为阳虚于里,失于温煦所致,二者一实一虚,一寒一热。
[仲景方论条文]《伤寒论》第304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炙之,附子汤主之。
《伤寒论》第305条: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注家方论]1.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辛以散之,附子之辛以散寒;甘以缓之,茯苓、人参、白术之甘以补阳;酸以收之,芍药之酸以扶阴。
所以然者,偏阴偏阳则为病,火欲实,水当平之,不欲偏胜也。
2.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附子汤,少阴固本御邪之剂,功在倍用生附,力肩少阴之重任,故以名方。
附子用法略述

附子用法略述附子,又名三七,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温阳散寒、尤其对寒性病证有良好疗效的特点。
在中医药理论中,附子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中药制剂的配方之中。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附子的用法用量、适应症、禁忌以及其一些典型的处方应用。
一、附子的用法用量1. 附子的常用剂型主要包括饮片、浸膏、丸剂、颗粒剂等多种形式。
一般而言,附子的用法用量取决于病症的具体情况以及患者的体质、年龄等因素,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2. 附子饮片每次用量在3~9克左右,一日3次,可入丸、散,或液剂服用;浸膏每次3~6克,一日2次,用蜜或酒调服;颗粒剂的用量可根据病情和药品说明进行调整。
3. 临床上,附子常与其他药物搭配使用,如人参、黄芪、干姜等,以发挥其最佳疗效。
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处方和用药指导来进行合理用药。
二、附子的适应症1. 寒证:附子是一种温性药物,对于因寒邪外束而引起的寒性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如风寒感冒、胃寒痛、寒凝经脉等病症,使用附子可以发挥温阳祛寒的作用,有助于恢复健康。
2. 血瘀:附子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血瘀引起的疼痛、瘀块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在中风偏瘫、胸痹心痛等疾病中,常用附子来理气活血、消肿止痛。
3. 肿瘤:一些研究证实,附子对于一些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减轻肿瘤患者的疼痛和症状。
但在肿瘤治疗中使用附子需要谨慎,必须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4. 其他病症:附子还可应用于高血压、心绞痛、脑梗塞、中风、冠心病等疾病的辅助治疗,尤其在寒证、血瘀等病理机制明显的病症中,其疗效颇为显著。
三、附子的禁忌1. 附子性质温热,有一定毒性,因此在使用时需注意慎重。
2.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3. 幼童、年老体弱者慎用。
4. 脾胃虚弱、阳虚体质者忌用。
5. 心脏病、高血压、癫痫患者不宜使用附子。
6. 对附子过敏者忌用。
7. 使用附子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消化不良、头晕目眩、心悸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向医生咨询。
附子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附子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我们每个人体内其实都有毒素,很多身体问题就是毒素引发的。
面对排毒的风潮和疑问,中医方剂挺身而出,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种对人身体非常
我们每个人体内其实都有毒素,很多身体问题就是毒素引发的。
面对排毒的风潮和疑问,中医方剂挺身而出,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种对人身体非常有好处的方剂附子理中汤。
【处方】人参、白术、干姜(炮)、附子(炮.去皮脐),各二钱。
炙甘草,一钱。
【功能主治】治中寒中湿,呕逆虚弱。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食前服。
如血少加当归(一钱),同煎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大附子(炮,去皮、脐)人参干姜(炮)甘草(炙)白术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下焦虚寒,火不生土,脘腹冷痛,呕逆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煎取160毫升,去滓,不拘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
【处方】茯苓2钱,白芍药2钱,附子2钱,人参2钱,白术4钱。
【功能主治】疮疡,脾胃虚寒,或误行攻伐,手足厥冷,饮食不入,或肠鸣腹痛,呕逆吐泻。
【用法用量】水煎服。
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当归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众所周知,当归附子汤是一种对很多病症都有治疗效果的中药方剂,中医很早就有关于当归附子汤的相关描述。
现代医学也证明了当归附子汤具有很
众所周知,当归附子汤是一种对很多病症都有治疗效果的中药方剂,中医很早就有关于当归附子汤的相关描述。
现代医学也证明了当归附子汤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那么你知道它应该如何食用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良姜各3克
【制法】上十味,哎咀。
【功能主治】主赤白带下,脐下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7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热服。
亦可研为细末,酒面糊为丸,每服6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川芎、当归、熟地、芍药、附子、阿胶、地榆、甘草、干姜、乌梅、赤石脂。
【功能主治】阴症下利脓血。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磨墨调服。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三
通过上文介绍可知当归附子汤是由中药材经过一系列工艺制成的,适合很多疾病的治疗,而且由于当归附子汤为纯中药制剂,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无不良影响,也无其它方面副作用,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