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习题精选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计算题100道(58页)

中考数学计算题100道(58页)

中考数学计算题100道(58页)一、选择题1.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2.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3.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4.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5.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6.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B. 负数C. 07.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8.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9.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10.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11.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12.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B. 不是C. 不一定13.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14.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15.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16.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17.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18.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19.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20.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21.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22.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23.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24.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B. 不是C. 不一定25.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26.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27.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28.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29.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30.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B. 不是C. 不一定31.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32.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33.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34.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35.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36.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37.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38.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39.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40.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41.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42.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B. 不是C. 不一定43.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44.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45.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46.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47.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48.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B. 不是C. 不一定49.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50.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51.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52.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53.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54.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55.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56.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57.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58.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59.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60.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B. 不是C. 不一定61.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62.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63.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64.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65.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66.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B. 不是C. 不一定67.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68.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69.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70.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71.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72.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73.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74.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75.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76.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77.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78.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B. 不是C. 不一定79.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80.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81.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82.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83.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84.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B. 不是C. 不一定85.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87.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88.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89.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90.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91.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92.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93.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94.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95.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96.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97.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98.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99.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100.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中考数学计算题100道(58页)二、填空题1.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 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 一个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5.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6. 一个正方体的边长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7.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8.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9.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0.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1.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2.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3.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4.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5.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6.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7.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8.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9.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0.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1.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2.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3.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4.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5.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6.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7.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8.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9.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0.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1.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2.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3.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4.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5.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6.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7.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8.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9.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0.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1.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2.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43.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44.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45.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46.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47.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8.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9.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50.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51.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52.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53.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54.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55.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56.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57.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58.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59.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60.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61.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62.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63.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64.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65.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66.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67.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68.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69.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70.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71.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72.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73.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74.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75.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76.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77.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78.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79.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80.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81.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82.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83.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84.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85.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87.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88.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89.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90.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91.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92.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93.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94.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95.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96.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97.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98.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99.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00.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历年中考数学试题题库(含解析)

历年中考数学试题题库(含解析)

历年中考数学试题题库(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下列四个实数中,无理数是()A.2 B.C.0 D.﹣1【考点】26:无理数.【分析】根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可得答案.【解答】解:A、2是有理数,故A错误;B、是无理数,故B正确;C、0是有理数,故C正确;D、﹣1是有理数,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无理数,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2.(3分)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4个小正方体搭成,则它的主视图是()A.B.C.D.【考点】U2: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分析】根据主视图是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可得答案.【解答】解:从正面看第一层两个小正方形,第二层左边一个小正方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主视图是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3.(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3+a3=a6B.a3•a3=a9C.(a+b)2=a2+b2D.(a+b)(a﹣b)=a2﹣b2【考点】35:合并同类项;46:同底数幂的乘法;4C:完全平方公式;4F:平方差公式.【分析】直接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分别判断得出即可.【解答】解:A、a3+a3=2a3,故此选项错误;B、a3•a3=a6,故此选项错误;C、(a+b)2=a2+2ab+b2,故此选项错误;D、(a+b)(a﹣b)=a2﹣b2,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合并同类项、平方差公式等知识,正确应用乘法公式是解题关键.4.(3分)下列选项中能由左图平移得到的是()A.B.C.D.【考点】Q1: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图形只是位置变化,其形状与方向不发生变化进而得出即可.【解答】解:能由左图平移得到的是:选项C.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正确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是解题关键.5.(3分)如图,点A、B、C是⊙O上,∠AOB=80°,则∠ACB的度数为()A.40°B.80°C.120°D.160°【考点】M5:圆周角定理.【分析】直接根据圆周角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OB与∠ACB是同弧所对的圆心角与圆周角,∠AOB=80°.∴∠ACB=∠AOB=4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圆周角定理,熟知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哥哥的身高比弟弟高是必然事件B.今年中秋节有雨是不确定事件C.随机抛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都是正面朝上是不可能事件D.“彩票中奖的概率为”表示买5张彩票肯定会中奖【考点】X1:随机事件;X3:概率的意义.【分析】根据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可区别各类事件.【解答】解:A、哥哥的身高比弟弟高是随机事件,故A错误;B、今年中秋节有雨是不确定事件,故B正确;C、随机抛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都是正面朝上是随机事件,故C错误;D、“彩票中奖的概率为”表示买5张彩票可能中奖,可能不中奖,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随机事件,解决本题需要正确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7.(3分)甲、乙两个同学在四次模拟试中,数学的平均成绩都是112分,方差分别是S甲2=5,S乙2=12,则成绩比较稳定的是()A.甲B.乙C.甲和乙一样D.无法确定【考点】W7:方差.【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解答】解:∵甲、乙两个同学的平均成绩都是112分,方差分别是S甲2=5,S 乙2=12.∴S甲2<S乙2.∴成绩比较稳定的是甲;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8.(3分)如图,地面上有三个洞口A、B、C,老鼠可以从任意一个洞口跑出,猫为能同时最省力地顾及到三个洞口(到A、B、C三个点的距离相等),尽快抓到老鼠,应该蹲守在()A.△AB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B.△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C.△ABC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D.△ABC三条中线的交点【考点】KG: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专题】12:应用题.【分析】根据题意,知猫应该到三个洞口的距离相等,则此点就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解答】解:∵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猫应该蹲守在△AB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心的概念和性质.熟知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9.(3分)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A.一B.二C.三D.四【考点】F7: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分析】根据k,b的符号确定一次函数y=x+2的图象经过的象限.【解答】解:∵k=1>0,图象过一三象限,b=2>0,图象过第二象限.∴直线y=x+2经过一、二、三象限,不经过第四象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k>0,b>0的图象性质.需注意x的系数为1,难度不大.10.(3分)如图,设他们中有x个成人,y个儿童根据图中的对话可得方程组()A.B.C.D.【考点】99: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为:1、大人数+儿童数=8;2、大人票钱数+儿童票钱数=195,据此求解.【解答】解:设他们中有x个成人,y个儿童,根据题意得:.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目中找到两个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1.(3分)a的相反数是﹣9,则a=9.【考点】14:相反数.【分析】根据相反数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a的相反数是﹣9.∴a=9.故答案为:9.【点评】此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为互为相反数,其中的一个数是另一个的相反数.12.(3分)如图,直线a∥b,∠1=70°,则∠2=70°.【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1=∠2=70°.【解答】解:∵a∥b.∴∠1=∠2.∵∠1=70°.∴∠2=70°.故答案为:7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3分)茂名滨海新区成立以来,发展势头良好,重点项目投入已超过2000亿元,2000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103亿元.【考点】1I: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2000=2×103.故答案为:2×103.【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4.(3分)如图,小丽荡秋千,秋千链子的长OA为2.5米,秋千向两边摆动的角度相同,摆动的水平距离AB为3米,则秋千摆至最高位置时与最低价位置时的高度之差(即CD)为0.5米.【考点】KQ:勾股定理;M3:垂径定理的应用.【分析】由题意知,秋千摆至最低点时,点C为弧AB的中点,由垂径定理知AB ⊥OC,AD=BD=AB=1.5米.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OD即可.【解答】解:∵点C为弧AB的中点,O为圆心由垂径定理知:AB⊥OC,AD=BD=AB=1.5米.在Rt△OAD中,根据勾股定理,OD==2(米).∴CD=OC﹣OD=2.5﹣2=0.5(米);故答案为0.5.【点评】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的应用,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几何问题是解题的关键.15.(3分)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摆成如图所示的塔状图形,按此规律,第4次所摆成的周长是16,第n次所摆图形的周长是4n(用关于n的代数式表示)【考点】38: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分析】由题意可知:第一次1个小正方形的时候,周长等于1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4=4;第二次3个小正方形的时候,一共有4条边被遮挡,相当于少了1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所搭图形的周长为2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2×4=8;第三次6个小正方形的时候,一共有12条边被遮挡,相当于少了3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所搭图形的周长为3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3×4=12;…由此得出第几次搭建的图形的周长就相当于几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4n,由此规律解决问题.【解答】解:第一次所摆图形周长是1×4=4;第二次所摆图形的周长是2×4=8;第三次所摆图形的周长是3×4=12;…第n次所摆图形的周长是n×4=4n.第4次所摆成的周长是4×4=16.故答案为:16,4n.【点评】此题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可,关键在观察、分析已知数据,寻找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探寻其规律,解决问题.三、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75分)16.(7分)计算:|﹣2|﹣()0+(﹣1)2014.【考点】2C:实数的运算;6E:零指数幂.【专题】11:计算题.【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第二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最后一项利用乘方的意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2﹣1+1=2.【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7.(7分)解不等式组:.【考点】CB: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首先计算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大小小大中间找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答】解:由①得:x>1.由②得:x<2.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关键是掌握解集的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18.(7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在AB边上,点F在BC边的延长线上,且AE=CF(1)求证:△AED≌△CFD;(2)将△AED按逆时针方向至少旋转多少度才能与△CFD重合,旋转中心是什么?【考点】KD: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LE:正方形的性质;R2:旋转的性质.【分析】(1)由正方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AD=CD,∠A=∠DCF=90°,再由SAS就可以得出结论;(2)由∠ADC=90°就可以得出△AED按逆时针方向至少旋转90度才能与△CFD 重合,旋转中心是点D.【解答】解:(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CD,∠A=∠DCB=∠ADC=90°.∴∠A=∠DCF=90°.在△AED和△CFD中..∴△AED≌△CFD(SAS);(2)∵∠ADC=90°.∴△AED按逆时针方向至少旋转90度才能与△CFD重合,旋转中心是点D.【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运用,旋转的旋转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19.(7分)2014年3月31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某校全体学生参加了“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专题活动,学习了游泳“五不准”,为了了解学生对“五不准”的知晓情况,随机抽取了200名学生作调查,请根据下面两个不完整的统计图解答问题:(1)求在这次调查中,“能答5条”人数的百分比和“仅能答3条”的人数;(2)若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估计该校能答3条不准以上(含3条)的人数.【考点】V5:用样本估计总体;VB:扇形统计图;VC:条形统计图.【分析】(1)能答5条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得出能答5条”人数的百分比;用总人数乘以“仅能答3条”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仅能答3条”的人数;(2)用该校的总人数乘以能答3条不准以上(含3条)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解答】解:(1)“能答5条”人数的百分比是×100%=20%.“仅能答3条”的人数是200×40%=80(人);(2)根据题意得:2000×(1﹣5%﹣10%)=1700(人).答:该校能答3条不准以上(含3条)的人数是1700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0.(7分)小聪计划中考后参加“我的中国梦”夏令营活动,需要一名家长陪同,爸爸、妈妈用猜拳的方式确定由谁陪同,即爸爸、妈妈都随机作出“石头”、“剪刀”、“布”三种手势(如图)中的一种,规定:“石头”胜“剪刀”,“剪刀”胜“布”,“布”胜“石头”,手势相同,不分胜负(1)爸爸一次出“石头”的概率是多少?(2)妈妈一次获胜的概率是多少?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加以说明.【考点】X4:概率公式;X6: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分析】(1)由随机作出“石头”、“剪刀”、“布”三种手势,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2)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妈妈一次获胜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爸爸一次出“石头”的概率是:;(2)画树状图得:∵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妈妈一次获胜的有3种情况.∴妈妈一次获胜的概率是:.【点评】此题考查了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1.(8分)如图,某水上乐园有一个滑梯AB,高度AC为6米,倾斜角为60°,暑期将至,为改善滑梯AB的安全性能,把倾斜角由60°减至30°(1)求调整后的滑梯AD的长度;(2)调整后的滑梯AD比原滑梯AB增加多少米?(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41,,≈2.45)【考点】T9: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分析】本题中两个直角三角形有公共的边,那么可利用这条公共直角边进行求解.(1)求AD长的时候,可在直角三角形ADC内,根据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求解.(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求得AB的长后用AD﹣AB即可求得增加的长度.【解答】解:(1)Rt△ABD中.∵∠ADB=30°,AC=6米.∴AD=2AC=12(m)∴AD的长度为12米;(2)∵Rt△ABC中,AB=AC÷sin60°=4(m).∴AD﹣AB=12﹣4≈5.1(m).∴改善后的滑梯会加长5.1m.【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利用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有公共的直角边求解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基本出发点.22.(8分)如图,矩形OABC的边OA、O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且OA=3,OC=2,将矩形OABC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矩形O1A1B1C1.(1)若反比例函数y=和y=的图象分别经过点B、B1,求k1和k2的值;(2)将矩形O1A1B1C1向左平移得到O2A2B2C2,当点O2、B2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时,求平移的距离和k3的值.【考点】G5: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Q2:平移的性质.【分析】(1)将B(3,2)代入y=,即可求出k1的值;将B1(3,6)代入y=,即可求出k2的值;(2)设将矩形O1A1B1C1向左平移a个单位得到O2A2B2C2,根据向左平移,横坐标相减,纵坐标不变得到点O2(﹣a,4),B2(3﹣a,6),由点O2、B2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得出k3=﹣4a=6(3﹣a),解方程即可求出a与k3的值.【解答】解:(1)∵矩形OABC的边OA、O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且OA=3,OC=2.∴B(3,2).∵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分别经过点B.∴k1=3×2=6;∵将矩形OABC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矩形O1A1B1C1.∴B1(3,6).∵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B1.∴k2=3×6=18;(2)设将矩形O1A1B1C1向左平移a个单位得到O2A2B2C2,则O2(﹣a,4),B2(3﹣a,6).∵点O2、B2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k3=﹣4a=6(3﹣a).解得a=9,k3=﹣36.【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平移的性质,难度适中.利用数形结合与方程思想是解题的关键.23.(8分)网络购物越来越方便快捷,远方的朋友通过网购就可以迅速品尝到茂名的新鲜荔枝,同时也增加了种植户的收入,种植户老张去年将全部荔枝按批发价卖给水果商,收入6万元,今年的荔枝产量比去年增加2000千克,计划全部采用互联网销售,网上销售比去年的批发价高50%,若按此价格售完,今年的收入将达到10.8万元.(1)去年的批发价和今年网上售价分别是多少?(2)若今年老张按(1)中的网上售价销售,则每天的销量相同,20天恰好可将荔枝售完,经调查发现,当网上售价每上升0.1元/千克,每日销量将减少5千克,将网上售价定为多少,才能使日销量收入最大?【考点】HE:二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设去年的售价为x元,则今年的售价为(1+50%)x元,去年的产量为y千克,则今年的产量为(y+2000)千克,根据条件建立方程组求出其解即可;(2)由(1)的结论可以求出今年的产量,就可以求出日销售量,设日销售利润为W元,网上售价为a元,由利润问题的数量关系表示出W与a的数量关系,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就可以求出结论.【解答】解:(1)设去年的售价为x元,则今年的售价为(1+50%)x元,去年的产量为y千克,则今年的产量为(y+2000)千克,由题意,得.解得:.则今年的售价为(1+50%)x=9元.答:去年的售价为6元,则今年的售价为9元;(2)由题意,得今年的产量为:10000+2000=12000千克.则网上日销售量为:12000÷20=600千克.设日销售收入为W元,网上售价为a元,由题意,得W=a(600﹣).W=﹣50a2+1050aW=﹣50(a﹣)2+.∴a=﹣50<0.∴a=时,W=.最大∴网上售价定为10.5元,才能使日销量收入最大为元.【点评】本题考查了列二元二次方程组解实际问题的运用,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的运用,二次函数的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的运用,解答时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关键.24.(8分)如图,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且OA=OB,CA=CB,OA交⊙O于点E.(1)证明:直线AB与⊙O相切;(2)若AE=a,AB=b,求⊙O的半径;(结果用a,b表示)(3)过点C作弦CD⊥OA于点H,试探究⊙O的直径与OH、O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考点】MR:圆的综合题.【分析】(1)利用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OC⊥AB,进而得出答案即可;(2)利用勾股定理得出OC2+AC2=OA2,进而得出⊙O的半径;(3)首先得出△HOC∽△COA,进而得出OC2=OH×OA,即可得出⊙O的直径与OH、OB之间的数量关系.【解答】(1)证明:如图所示:连接CO.∵OA=OB,AC=BC.∴OC⊥AB.∵OC为⊙O的半径.∴直线AB与⊙O相切;(2)解:在直角三角形OAC中用勾股定理就可以了.设半径为r,则OC=r,OA=a+r.AC=AB= b.在Rt△AOC中.OC2+AC2=OA2.则r2+b2=(a+r)2.解得:r=﹣;(3)d2=4OH×OB.理由:∵OA⊥CD,OC⊥AC.∴∠OCA=∠OHC.∵∠HOC=∠COA.∴△HOC∽△COA.∴=.即OC2=OH×OA.∵OC垂直平分AB.∴OA=OB.设直径为d,则OC=.∴()2=OH×OB.即d2=4OH×O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圆的综合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HOC∽△COA是解题关键.25.(8分)如图,在△ABC中,AB=AC,且点A的坐标为(﹣3,0),点C坐标为(0,),点B在y轴的负半轴上,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和点C(1)求b,c的值;(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AC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P是线段AO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交AB于点E,探究:当点P在什么位置时,四边形MEBC是平行四边形,此时,请判断四边形AECM的形状,并说明理由.【考点】HF: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直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解析式得出即可;(2)利用当AQ=QC,以及当AC=Q1C时,当AC=CQ2=2时,当AQ3=AC=2时,分别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即可;(3)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首先得出BC的长,进而表示出线段ME的长,进而求出答案,再利用梯形的判定得出答案.【解答】解:(1)∵点A的坐标为(﹣3,0),点C坐标为(0,),点B在y 轴的负半轴上,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和点C.∴.解得:;(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存在点Q,使得△ACQ为等腰三角形.当AQ=QC,如图1.由(1)得:y=﹣x2﹣x+=﹣(x+1)2+.即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1,则QO=1,AQ=2.∵CO=,QO=1.∴QC=2.∴AQ=QC.∴Q(﹣1,0);当AC=Q1C时,过点C作CF⊥直线x=﹣1,于一点F.则FC=1.∵AO=3,CO=.∴AC=2.∴Q1C=2.∴FQ1=,故Q1的坐标为:(﹣1,+);当AC=CQ2=2时,由Q1的坐标可得;Q2(﹣1,﹣+);当AQ3=AC=2时,则QQ3=2,故Q3(﹣1,﹣2),根据对称性可知Q4(﹣1,2)(Q4和Q3关于x轴对称)也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Q点的坐标为:(﹣1,0);(﹣1,+);(﹣1,﹣+);(﹣1,﹣2),(﹣1,2);(3)如图2所示,当四边形MEBC是平行四边形,则ME=BC.∵AB=AC,且点A的坐标为(﹣3,0),点C坐标为(0,).∴B(0,﹣).则BC=2.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e.故.解得:.故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设E(x,﹣x﹣),M(x,﹣x2﹣x+).故ME=﹣x2﹣x++x+=﹣x2﹣x+2=2.解得:x1=0(不合题意舍去),x2=﹣1.故P点在(﹣1,0),此时四边形MEBC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ECM是梯形.理由:∵四边形MEBC是平行四边形.∴MC∥AB.∵CO=,AO=3.∴∠CAO=30°.∵AC=AB,AO⊥BC.∴∠BAO=30°.∴∠BAC=60°.∴△ABC是等边三角形.∵AC=BC,ME=BC,所以AC=ME.∴四边形AECM是等腰梯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应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梯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利用分类讨论以及数形结合得出是解题关键.。

初三数学试卷(含答案)

初三数学试卷(含答案)

初三数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若a²4a+4=0,则a的值为()A. 2B. 2C. 0D. 2或22.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b)²=a²+b²B. (a+b)³=a³+b³C. (a+b)²=a²+2ab+b²D. (a+b)³=a³+3ab²+b³3.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b)²=(a+b)(a+b)B. (a+b)³=(a+b)(a+b)(a+b)C.(a+b)⁴=(a+b)(a+b)(a+b)(a+b) D.(a+b)⁵=(a+b)(a+b)(a+b)(a+b)(a+b)4. 若a²4a+4=0,则a的值为()A. 2B. 2C. 0D. 2或25.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b)²=a²+b²B. (a+b)³=a³+b³C. (a+b)²=a²+2ab+b²D. (a+b)³=a³+3ab²+b³6.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b)²=(a+b)(a+b)B. (a+b)³=(a+b)(a+b)(a+b)C.(a+b)⁴=(a+b)(a+b)(a+b)(a+b) D.(a+b)⁵=(a+b)(a+b)(a+b)(a+b)(a+b)7. 若a²4a+4=0,则a的值为()A. 2B. 2C. 0D. 2或28.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b)²=a²+b²B. (a+b)³=a³+b³C. (a+b)²=a²+2ab+b²D. (a+b)³=a³+3ab²+b³9.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b)²=(a+b)(a+b)B. (a+b)³=(a+b)(a+b)(a+b)C.(a+b)⁴=(a+b)(a+b)(a+b)(a+b) D.(a+b)⁵=(a+b)(a+b)(a+b)(a+b)(a+b)10. 若a²4a+4=0,则a的值为()A. 2B. 2C. 0D. 2或2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 若a²4a+4=0,则a的值为______。

初三中考数学试卷计算题全

初三中考数学试卷计算题全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若方程x^2 - 5x + 6 = 0的解为x1和x2,则x1 + x2的值为()A. 2B. 3C. 5D. 62.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为()A.(-2,3)B.(2,-3)C.(-2,-3)D.(2,3)3. 若a、b是方程x^2 - 4x + 3 = 0的两个根,则a^2 + b^2的值为()A. 7B. 8C. 9D. 104.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底边BC的长度为8,腰AC的长度为6,则三角形ABC的面积为()A. 24B. 18C. 14D. 125. 若x + y = 5,x - y = 1,则x^2 - y^2的值为()A. 24B. 16C. 12D. 8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6. 若方程2x - 3 = 5的解为x = 4,则方程3x - 6 = y的解为y = _______。

7. 在等边三角形ABC中,若AB = AC = BC = 5,则三角形ABC的周长为 _______。

8. 若函数f(x) = 2x - 1的图象经过点P(3,f(3)),则点P的坐标为 _______。

9. 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且AC = 10,BD = 8,则三角形AOD的面积为 _______。

10. 若x,y是方程x^2 - 2x - 3 = 0的两个根,则x^2 + y^2的值为 _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1)若方程x^2 - 2x - 3 = 0的两个根为a和b,求a + b和ab的值。

(2)若方程x^2 - mx + n =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m和n的值。

12. (1)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为B,求点B的坐标。

(2)若直线y = 2x + 1与y轴的交点为C,求点C的坐标。

13. (1)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的长度为8,腰AC的长度为6,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精选试卷】(必考题)中考数学专项练习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精选试卷】(必考题)中考数学专项练习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 的顶点A ,B 在反比例函数ky x=(0k >,0x >)的图象上,横坐标分别为1,4,对角线BD x ∥轴.若菱形ABCD 的面积为452,则k 的值为( )A .54B .154C .4D .52.下列二次根式中,与3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18B .13C .24D .0.3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某工程队承接了60万平方米的荒山绿化任务,为了迎接雨季的到来,实际工作时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5%,结果提前30天完成了这一任务.设实际工作时每天绿化的面积为x 万平方米,则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 .606030(125%)x x-=+ B .606030(125%)x x-=+C .60(125%)6030x x ⨯+-=D .6060(125%)30x x⨯+-= 4.如图,直线//AB CD ,AG 平分BAE ∠,40EFC ∠=,则GAF ∠的度数为( )A .110B .115C .125D .1305.某公司计划新建一个容积V(m 3)一定的长方体污水处理池,池的底面积S(m 2)与其深度h (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0S Vh h=≠,这个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6.已知直线y =kx ﹣2经过点(3,1),则这条直线还经过下面哪个点( ) A .(2,0)B .(0,2)C .(1,3)D .(3,﹣1)7.如果√(2a −1)2=1−2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12 B .a ≤12 C .a >12 D .a ≥128.甲种蔬菜保鲜适宜的温度是1℃~5℃,乙种蔬菜保鲜适宜的温度是3℃~8℃,将这两种蔬菜放在一起同时保鲜,适宜的温度是( ) A .1℃~3℃B .3℃~5℃C .5℃~8℃D .1℃~8℃9.将一个矩形纸片按如图所示折叠,若∠1=40°,则∠2的度数是( )A .40°B .50°C .60°D .70°10.将一块直角三角板ABC 按如图方式放置,其中∠ABC =30°,A 、B 两点分别落在直线m 、n 上,∠1=20°,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可使直线m ∥n( )A .∠2=20°B .∠2=30°C .∠2=45°D .∠2=50°11.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3,M 是CD 上的一点,将△ADM 沿直线AM 对折得到△ANM ,若AN 平分∠MAB ,则折痕AM 的长为( )A.3 B.23C.32D.612.如图,某小区规划在一个长16m,宽9m的矩形场地ABCD上,修建同样宽的小路,使其中两条与AB平行,另一条与AD平行,其余部分种草,如果使草坪部分的总面积为112m2,设小路的宽为xm,那么x满足的方程是()A.2x2-25x+16=0B.x2-25x+32=0C.x2-17x+16=0D.x2-17x-16=0 13.甲、乙二人做某种机械零件,已知每小时甲比乙少做8个,甲做120个所用的时间与乙做150个所用的时间相等,设甲每小时做x个零件,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1201508x x=-B.1201508x x=+C.1201508x x=-D.1201508x x=+14.如图,由5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成一个立体图形,它的左视图是()A.B.C.D.15.如图,将▱ABCD沿对角线AC折叠,使点B落在B′处,若∠1=∠2=44°,则∠B为()A.66°B.104°C.114°D.124°16.肥皂泡的泡壁厚度大约是0.0007mm,0.000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7×10﹣3B.7×10﹣3C.7×10﹣4D.7×10﹣5 17.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2 B.15 C.12或15 D.1818.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2个B.3个C.4个D.5个19.老师设计了接力游戏,用合作的方式完成分式化简,规则是:每人只能看到前一人给的式子,并进行一步计算,再将结果传递给下一人,最后完成化简.过程如图所示:接力中,自己负责的一步出现错误的是()A.只有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20.如图,⊙O的半径为5,AB为弦,点C为AB的中点,若∠ABC=30°,则弦AB的长为()A.12B.5C.532D.5321.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如图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A.15°B.22.5°C.30°D.45°22.如图所示,已知A(12,y1),B(2,y2)为反比例函数1yx图像上的两点,动点P(x,0)在x正半轴上运动,当线段AP与线段BP之差达到最大时,点P的坐标是()A.(12,0)B.(1,0)C.(32,0)D.(52,0)23.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是1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A.9B.8C.7D.624.下列四个实数中,比1-小的数是( ) A .2-B .0C .1D .225.若直线1l 经过点()0,4,直线2l 经过点()3,2,且1l 与2l 关于x 轴对称,则1l 与2l 的交点坐标为( ) A .()6,0- B .()6,0 C .()2,0- D .()2,026.在数轴上,与表示6的点距离最近的整数点所表示的数是( ) A .1B .2C .3D .427.如图是由5个相同大小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则它的俯视图是( )A .B .C .D .28.下列几何体中,其侧面展开图为扇形的是( )A .B .C .D .29.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顶点O 在坐标原点,边OA 在x 轴上, OC 在y 轴上,如果矩形OA′B′C′与矩形OABC 关于点O 位似,且矩形OA′B′C′的面积等于矩形OABC 面积的14,那么点B′的坐标是( )A .(-2,3)B .(2,-3)C .(3,-2)或(-2,3)D .(-2,3)或(2,-3)30.如图,⊙C 过原点,且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 、点B ,点A 的坐标为(0,3),M 是第三象限内OB 上一点,∠BMO=120°,则⊙C 的半径长为( )A.6 B.5 C.3 D.32【参考答案】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答案**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D2.B3.C4.A5.C6.A7.B8.B9.D10.D11.B12.C13.D14.B15.C16.C17.B18.C19.D20.D21.A22.D23.A24.A25.D26.B27.B28.C29.D30.C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解析【参考解析】**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设A(1,m),B(4,n),连接AC交BD于点M,BM=4-1=3,AM=m-n,由菱形的面积可推得m-n=154,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的特性可知m=4n,从而可求出n的值,即可得到k的值.【详解】设A(1,m),B(4,n),连接AC交BD于点M,则有BM=4-1=3,AM=m-n,∴S菱形ABCD=4×12 BM•AM,∵S菱形ABCD=452,∴4×12×3(m-n)=452,∴m-n=154,又∵点A,B在反比例函数kyx ,∴k=m=4n,∴n=54,∴k=4n=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等,熟记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是解题的关键.2.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ABC =D 故选B .3.C解析:C 【解析】分析:设实际工作时每天绿化的面积为x 万平方米,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结合提前 30 天完成任务,即可得出关于x 的分式方程.详解:设实际工作时每天绿化的面积为x 万平方米,则原来每天绿化的面积为125%x+万平方米,依题意得:606030125%x x-=+,即()60125%6030x x⨯+-=. 故选C .点睛: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A解析:A 【解析】 【分析】依据AB//CD ,EFC 40∠=,即可得到BAF 40∠=,BAE 140∠=,再根据AG 平分BAF ∠,可得BAG 70∠=,进而得出GAF 7040110∠=+=. 【详解】 解:AB//CD ,EFC 40∠=,BAF 40∠∴=, BAE 140∠∴=,又AG 平分BAF ∠,BAG 70∠∴=,GAF 7040110∠∴=+=,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理解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解:由题意可知:00v h >>, , ∴ (0)v s h h=≠中,当v 的值一定时,s 是h 的反比例函数, ∴函数 (0)v s h h=≠的图象当00v h >>,时是:“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分支. 故选C.6.A解析:A 【解析】 【分析】把点(3,1)代入直线y =kx ﹣2,得出k 值,然后逐个点代入,找出满足条件的答案. 【详解】把点(3,1)代入直线y =kx ﹣2,得1=3k ﹣2, 解得k =1, ∴y =x ﹣2,把(2,0),(0,2),(1,3),(3,﹣1)代入y =x ﹣2中,只有(2,0)满足条件.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悉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特点是解此题的关键.7.B解析: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1可知:√(2a −1)2=|2a −1|=1−2a ,即2a −1≤0故答案为B.a ≤12.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8.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1℃~5℃”,“3℃~8℃”组成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求解.【详解】解:设温度为x ℃,根据题意可知1538x x x x ≥⎧⎪≤⎪⎨≥⎪⎪≤⎩ 解得35x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将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与数学思想联系起来,读懂题列出不等式关系式即可求解.9.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折叠的知识和直线平行判定即可解答.【详解】解:如图可知折叠后的图案∠ABC=∠EBC ,又因为矩形对边平行,根据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2=∠DBC ,又因为∠2+∠ABC=180°,所以∠EBC+∠2=180°,即∠DBC+∠2=2∠2=180°-∠1=140°.可求出∠2=70°.【点睛】掌握折叠图形的过程中有些角度是对称相等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2=∠ABC+∠1,即可得出结论.【详解】∵直线EF ∥GH ,∴∠2=∠ABC+∠1=30°+20°=5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1.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MAN=∠DAM,再由AN平分∠MAB,得出∠DAM=∠MAN=∠NAB,最后利用三角函数解答即可.【详解】由折叠性质得:△ANM≌△ADM,∴∠MAN=∠DAM,∵AN平分∠MAB,∠MAN=∠NAB,∴∠DAM=∠MAN=∠NAB,∵四边形ABCD是矩形,∴∠DAB=90°,∴∠DAM=3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及折叠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折叠的性质求得∠MAN=∠DAM, 12.C解析:C【解析】解:设小路的宽度为xm,那么草坪的总长度和总宽度应该为(16-2x)m,(9-x)m;根据题意即可得出方程为:(16-2x)(9-x)=112,整理得:x2-17x+16=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运用,弄清“草坪的总长度和总宽度”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3.D解析:D【解析】【分析】首先用x表示甲和乙每小时做的零件个数,再根据甲做120个所用的时间与乙做150个所用的时间相等即可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详解】解:∵甲每小时做x个零件,∴乙每小时做(x+8)个零件,∵甲做120个所用的时间与乙做150个所用的时间相等,∴1201508x x=+,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14.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从左面看易得第一层有2个正方形,第二层最左边有一个正方形.故选B.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15.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和折叠性质得∠BAC=∠ACD=∠B′AC=12∠1,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详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CD=∠BAC,由折叠的性质得:∠BAC=∠B′AC,∴∠BAC=∠ACD=∠B′AC=12∠1=22°∴∠B=180°-∠2-∠BAC=180°-44°-22°=11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BAC的度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6.C解析:C【解析】【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解:0.0007=7×10﹣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计数法,难度不大.17.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要分情况讨论:①、3是腰;②、3是底.必须符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解:①若3是腰,则另一腰也是3,底是6,但是3+3=6,∴不构成三角形,舍去.②若3是底,则腰是6,6.3+6>6,符合条件.成立.∴C=3+6+6=15.故选B.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8.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对图中的图形进行判断.解:图(1)有一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图(2)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条直线,使它沿这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不符合题意;图(3)有二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图(3)有五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图(3)有一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故轴对称图形有4个.故选C.考点:轴对称图形.19.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乘除运算步骤和运算法则逐一计算即可判断.【详解】∵22211x x x x x -÷--=2221·1x x x x x ---=() 2212·1xx xx x----=()()221·1x x xx x----=()2xx --=2xx-,∴出现错误是在乙和丁,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乘除法,熟练掌握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0.D解析:D【解析】【分析】连接OC、OA,利用圆周角定理得出∠AOC=60°,再利用垂径定理得出AB即可.【详解】连接OC、OA,∵∠ABC=30°,∴∠AOC=60°,∵AB为弦,点C为AB的中点,∴OC⊥AB,在Rt△OAE中,53∴AB=53,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圆周角定理,关键是利用圆周角定理得出∠AOC=60°.21.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如图,过A点作AB∥a,∴∠1=∠2,∵a∥b,∴AB∥b,∴∠3=∠4=30°,而∠2+∠3=45°,∴∠2=15°,∴∠1=15°.故选A.考点:平行线的性质.22.D解析:D【解析】【分析】求出AB 的坐标,设直线AB 的解析式是y=kx+b ,把A 、B 的坐标代入求出直线AB 的解析式,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出在△ABP 中,|AP-BP|<AB ,延长AB 交x 轴于P′,当P 在P′点时,PA-PB=AB ,此时线段AP 与线段BP 之差达到最大,求出直线AB 于x 轴的交点坐标即可.【详解】∵把A (12,y 1),B (2,y 2)代入反比例函数y=1x 得:y 1=2,y 2=12, ∴A (12,2),B (2,12), ∵在△ABP 中,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AP-BP|<AB ,∴延长AB 交x 轴于P′,当P 在P′点时,PA-PB=AB ,即此时线段AP 与线段BP 之差达到最大,设直线AB 的解析式是y=kx+b ,把A 、B 的坐标代入得:122122k b k b ⎧+⎪⎪⎨⎪+⎪⎩==, 解得:k=-1,b=52, ∴直线AB 的解析式是y=-x+52, 当y=0时,x=52,即P(52,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和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P点的位置,题目比较好,但有一定的难度.23.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计算即可.详解:.答: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9.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熟练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A.﹣2<﹣1,故正确;B.0>﹣1,故本选项错误;C.1>﹣1,故本选项错误;D.2>﹣1,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25.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1l与2l关于x轴对称,可知2l必经过(0,-4),1l必经过点(3,-2),然后根据待定系数法分别求出1l、2l的解析式后,再联立解方程组即可求得1l与2l的交点坐标.【详解】∵直线1l经过点(0,4),2l经过点(3,2),且1l与2l关于x轴对称,∴直线1l经过点(3,﹣2),2l经过点(0,﹣4),设直线1l的解析式y=kx+b,把(0,4)和(3,﹣2)代入直线1l的解析式y=kx+b,则4342 bk=⎧⎨+=-⎩,解得:24kb=-⎧⎨=⎩,故直线1l的解析式为:y=﹣2x+4,设l2的解析式为y=mx+n,把(0,﹣4)和(3,2)代入直线2l的解析式y=mx+n,则324m nn+=⎧⎨=-⎩,解得m2n4=⎧⎨=-⎩,∴直线2l的解析式为:y=2x﹣4,联立2424y xy x=-+⎧⎨=-⎩,解得:2xy=⎧⎨=⎩即1l与2l的交点坐标为(2,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即两直线的交点坐标问题,熟练应用相关知识解题是关键.26.B解析:B【解析】【分析】的大小,即可得到结果.【详解】46 6.25<<,2 2.5∴<<,的点距离最近的整数点所表示的数是2,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以及算术平方根,熟练掌握各自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7.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详解】从上边看第一列是一个小正方形,第二列是一个小正方形,第三列是两个小正方形,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从上边看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28.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特殊几何体的展开图逐一进行分析判断即可得答案.【详解】A、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故A错误;B、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故B错误;C、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故C正确;D、三棱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三个三角形拼成的图形,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熟记特殊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是解题关键.29.D解析:D【解析】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的连线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那么这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

初三数学试卷的试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试卷的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若a、b是方程x² - 5x + 6 = 0的两个根,则a² + b²的值为:A. 1B. 4C. 5D. 62.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A. (2,-3)B. (-2,3)C. (2,-3)D. (-2,-3)3. 若sinθ = 0.8,且θ在第二象限,则cosθ的值为:A. -0.6B. 0.6C. -0.9D. 0.94. 下列函数中,y = x² - 4x + 4的图像是:A. 抛物线开口向上B. 抛物线开口向下C. 直线D. 圆5.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 = AC,若∠BAC = 40°,则∠ABC的度数为:A. 40°B. 50°C. 60°D. 70°6. 若x + y = 5,xy = 6,则x² + y²的值为:A. 17B. 25C. 26D. 357. 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3x > 2xB. 2x < 3xC. 3x ≥ 2xD. 2x ≤ 3x8. 若a、b、c是等差数列,且a + b + c = 15,a² + b² + c² = 45,则ab + bc + ca的值为:A. 15B. 25C. 35D. 459. 在△ABC中,若a = 3,b = 4,c = 5,则△ABC是:A. 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一般三角形10. 若x² - 2x - 3 = 0,则x² - 5x + 6的值为:A. 1B. 2C. 3D. 4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11. 若sinα = 0.6,cosα = 0.8,则tanα = _______。

12. 若等差数列{an}中,a1 = 3,公差d = 2,则第10项an = _______。

中考数学题库(含答案和解析)

中考数学题库(含答案和解析)

中考数学题库(含答案和解析)一、填空题(每题3分)1.(3分)(2016•杭州)=()A.2 B.3 C.4 D.5【分析】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依此即可求解.【解答】解:=3.故选:B.【点评】考查了算术平方根.注意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a有双重非负性:①被开方数a是非负数;②算术平方根a本身是非负数.2.(3分)(2016•杭州)如图.已知直线a∥b∥c.直线m交直线a.b.c于点A.B.C.直线n交直线a.b.c于点D.E.F.若=.则=()A.B.C.D.1【分析】直接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求解.【解答】解:∵a∥b∥c.∴==.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3.(3分)(2016•杭州)下列选项中.如图所示的圆柱的三视图画法正确的是()A.B.C.D.【分析】根据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可得答案.【解答】解:该圆柱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均为矩形.左视图为圆.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实物体的三视图.在画图时一定要将物体的边缘、棱、顶点都体现出来.看得见的轮廓线都画成实线.看不见的画成虚线.不能漏掉.4.(3分)(2016•杭州)如图是某市2016年四月每日的最低气温(℃)的统计图.则在四月份每日的最低气温这组数据中.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14℃.14℃B.15℃.15℃C.14℃.15℃D.15℃.14℃【分析】中位数.因图中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只要找出最中间的一个数(或最中间的两个数)即可.本题是最中间的两个数;对于众数可由条形统计图中出现频数最大或条形最高的数据写出.【解答】解:由条形统计图中出现频数最大条形最高的数据是在第三组.14℃.故众数是14℃;因图中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最中间的环数是14℃、14℃.故中位数是14℃.故选:A.【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的能力.注意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5.(3分)(2016•杭州)下列各式变形中.正确的是()A.x2•x3=x6B.=|x|C.(x2﹣)÷x=x﹣1 D.x2﹣x+1=(x﹣)2+【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和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分别化简求出答案.【解答】解:A、x2•x3=x5.故此选项错误;B、=|x|.正确;C、(x2﹣)÷x=x﹣.故此选项错误;D、x2﹣x+1=(x﹣)2+.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和分式的混合运算等知识.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6.(3分)(2016•杭州)已知甲煤场有煤518吨.乙煤场有煤106吨.为了使甲煤场存煤是乙煤场的2倍.需要从甲煤场运煤到乙煤场.设从甲煤场运煤x 吨到乙煤场.则可列方程为()A.518=2(106+x) B.518﹣x=2×106 C.518﹣x=2(106+x)D.518+x=2(106﹣x)【分析】设从甲煤场运煤x吨到乙煤场.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设从甲煤场运煤x吨到乙煤场.可得:518﹣x=2(106+x).故选C.【点评】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7.(3分)(2016•杭州)设函数y=(k≠0.x>0)的图象如图所示.若z=.则z关于x的函数图象可能为()A. B.C.D.【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以及z=.即可找出z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再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一象限可得出k>0.结合x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y=(k≠0.x>0).∴z===(k≠0.x>0).∵反比例函数y=(k≠0.x>0)的图象在第一象限.∴k>0.∴>0.∴z关于x的函数图象为第一象限内.且不包括原点的正比例的函数图象.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以及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解题的关键是找出z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分式的变换找出z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是关键.8.(3分)(2016•杭州)如图.已知AC是⊙O的直径.点B在圆周上(不与A、C重合).点D在AC的延长线上.连接BD交⊙O于点E.若∠AOB=3∠ADB.则()A.DE=EB B.DE=EB C.DE=DO D.DE=OB【分析】连接EO.只要证明∠D=∠EOD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连接EO.∵OB=OE.∴∠B=∠OEB.∵∠OEB=∠D+∠DOE.∠AOB=3∠D.∴∠B+∠D=3∠D.∴∠D+∠DOE+∠D=3∠D.∴∠DOE=∠D.∴ED=EO=OB.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圆的有关知识、三角形的外角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添加除以辅助线.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9.(3分)(2016•杭州)已知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m和n(m<n).过锐角顶点把该纸片剪成两个三角形.若这两个三角形都为等腰三角形.则()A.m2+2mn+n2=0 B.m2﹣2mn+n2=0 C.m2+2mn﹣n2=0 D.m2﹣2mn﹣n2=0【分析】如图.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得m2+m2=(n﹣m)2.整理即可求解【解答】解:如图.m2+m2=(n﹣m)2.2m2=n2﹣2mn+m2.m2+2mn﹣n2=0.故选:C.【点评】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关键是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勾股定理得到等量关系.10.(3分)(2016•杭州)设a.b是实数.定义@的一种运算如下:a@b=(a+b)2﹣(a﹣b)2.则下列结论:①若a@b=0.则a=0或b=0②a@(b+c)=a@b+a@c③不存在实数a.b.满足a@b=a2+5b2④设a.b是矩形的长和宽.若矩形的周长固定.则当a=b时.a@b最大.其中正确的是()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分析】根据新定义可以计算出啊各个小题中的结论是否成立.从而可以判断各个小题中的说法是否正确.从而可以得到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解答】解:①根据题意得:a@b=(a+b)2﹣(a﹣b)2∴(a+b)2﹣(a﹣b)2=0.整理得:(a+b+a﹣b)(a+b﹣a+b)=0.即4ab=0.解得:a=0或b=0.正确;②∵a@(b+c)=(a+b+c)2﹣(a﹣b﹣c)2=4ab+4aca@b+a@c=(a+b)2﹣(a﹣b)2+(a+c)2﹣(a﹣c)2=4ab+4ac.∴a@(b+c)=a@b+a@c正确;③a@b=a2+5b2.a@b=(a+b)2﹣(a﹣b)2.令a2+5b2=(a+b)2﹣(a﹣b)2.解得.a=0.b=0.故错误;④∵a@b=(a+b)2﹣(a﹣b)2=4ab.(a﹣b)2≥0.则a2﹣2ab+b2≥0.即a2+b2≥2ab.∴a2+b2+2ab≥4ab.∴4ab的最大值是a2+b2+2ab.此时a2+b2+2ab=4ab.解得.a=b.∴a@b最大时.a=b.故④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整式的混合运算、二次函数的最值.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二、填空题(每题4分)11.(4分)(2016•黔东南州)tan60°=.【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直接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tan60°的值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记各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4分)(2016•杭州)已知一包糖果共有5种颜色(糖果只有颜色差别).如图是这包糖果分布百分比的统计图.在这包糖果中任意取一粒.则取出糖果的颜色为绿色或棕色的概率是.【分析】先求出棕色所占的百分比.再根据概率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棕色所占的百分比为:1﹣20%﹣15%﹣30%﹣15%=1﹣80%=20%. 所以.P(绿色或棕色)=30%+20%=50%=.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概率的知识.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3.(4分)(2016•杭州)若整式x2+ky2(k为不等于零的常数)能在有理数范围内因式分解.则k的值可以是﹣1(写出一个即可).【分析】令k=﹣1.使其能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解答】解:令k=﹣1.整式为x2﹣y2=(x+y)(x﹣y).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4.(4分)(2016•杭州)在菱形ABCD中.∠A=30°.在同一平面内.以对角线BD为底边作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BDE.则∠EBC的度数为45°或105°.【分析】如图当点E在BD右侧时.求出∠EBD.∠DBC即可解决问题.当点E 在BD左侧时.求出∠DBE′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B=AD=BC=CD.∠A=∠C=30°.∠ABC=∠ADC=150°.∴∠DBA=∠DBC=75°.∵ED=EB.∠DEB=120°.∴∠EBD=∠EDB=30°.∴∠EBC=∠EBD+∠DBC=105°.当点E′在BD左侧时.∵∠DBE′=30°.∴∠E′BC=∠DBC﹣∠DBE′=45°.∴∠EBC=105°或45°.故答案为105°或45°.【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画出图形.考虑问题要全面.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5.(4分)(2016•杭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3).B(0.1).C (3.1).若线段AC与BD互相平分.则点D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5.﹣3).【分析】直接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D点坐标.进而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点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A(2.3).B(0.1).C(3.1).线段AC与BD互相平分.∴D点坐标为:(5.3).∴点D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5.﹣3).故答案为:(﹣5.﹣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关于原点对称点的性质.正确得出D点坐标是解题关键.16.(4分)(2016•杭州)已知关于x的方程=m的解满足(0<n<3).若y>1.则m的取值范围是<m<.【分析】先解方程组.求得x和y.再根据y>1和0<n<3.求得x的取值范围.最后根据=m.求得m的取值范围.【解答】解:解方程组.得∵y>1∴2n﹣1>1.即n>1又∵0<n<3∴1<n<3∵n=x﹣2∴1<x﹣2<3.即3<x<5∴<<∴<<又∵=m∴<m<故答案为:<m<【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题时需要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根据x取值范围得到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7.(6分)(2016•杭州)计算6÷(﹣).方方同学的计算过程如下.原式=6+6=﹣12+18=6.请你判断方方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你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分析】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面的.再根据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方方的计算过程不正确.正确的计算过程是:原式=6÷(﹣+)=6÷(﹣)=6×(﹣6)=﹣36.【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除法.用到的知识点是有理数的除法、通分、有理数的加法.关键是掌握运算顺序和结果的符号.18.(8分)(2016•杭州)某汽车厂去年每个季度汽车销售数量(辆)占当季汽车产量(辆)百分比的统计图如图所示.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第一季度的汽车销售量为2100辆.求该季的汽车产量;(2)圆圆同学说:“因为第二.第三这两个季度汽车销售数量占当季汽车产量是从75%降到50%.所以第二季度的汽车产量一定高于第三季度的汽车产量”.你觉得圆圆说的对吗?为什么?【分析】(1)根据每个季度汽车销售数量(辆)占当季汽车产量(辆)百分比的统计图.可以求得第一季度的汽车销售量为2100辆时.该季的汽车产量;(2)首先判断圆圆的说法错误.然后说明原因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2100÷70%=3000(辆).即该季的汽车产量是3000辆;(2)圆圆的说法不对.因为百分比仅能够表示所要考查的数据在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并不能反映总量的大小.【点评】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19.(8分)(2016•杭州)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AED=∠B.射线AG分别交线段DE.BC于点F.G.且.(1)求证:△ADF∽△ACG;(2)若.求的值.【分析】(1)欲证明△ADF∽△ACG.由可知.只要证明∠ADF=∠C即可.(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由此即可证明.【解答】(1)证明:∵∠AED=∠B.∠DAE=∠DAE.∴∠ADF=∠C.∵=.∴△ADF∽△ACG.(2)解:∵△ADF∽△ACG.∴=.又∵=.∴=.∴=1.【点评】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记住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中考常考题型.20.(10分)(2016•杭州)把一个足球垂直水平地面向上踢.时间为t(秒)时该足球距离地面的高度h(米)适用公式h=20t﹣5t2(0≤t≤4).(1)当t=3时.求足球距离地面的高度;(2)当足球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0米时.求t;(3)若存在实数t1.t2(t1≠t2)当t=t1或t2时.足球距离地面的高度都为m(米).求m的取值范围.【分析】(1)将t=3代入解析式可得;(2)根据h=10可得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即可;(3)由题意可得方程20t﹣t2=m 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由根的判别式即可得m的范围.【解答】解:(1)当t=3时.h=20t﹣5t2=20×3﹣5×9=15(米).∴当t=3时.足球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5米;(2)∵h=10.∴20t﹣5t2=10.即t2﹣4t+2=0.解得:t=2+或t=2﹣.故经过2+或2﹣时.足球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0米;(3)∵m≥0.由题意得t1.t2是方程20t﹣5t2=m 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2﹣4ac=202﹣20m>0.∴m<20.故m的取值范围是0≤m<2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背景下的求值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根的判别式.根据题意得到相应的方程及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是解题的关键.21.(10分)(2016•杭州)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DEFG为正方形.点E在线段DE上.点A.D.G在同一直线上.且AD=3.DE=1.连接AC.CG.AE.并延长AE交CG于点H.(1)求sin∠EAC的值.(2)求线段AH的长.【分析】(1)作EM⊥AC于M.根据sin∠EAM=求出EM、AE即可解决问题.(2)先证明△GDC≌△EDA.得∠GCD=∠EAD.推出AH⊥GC.再根据S△AGC=•AG•DC=•GC•AH.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作EM⊥AC于M.∵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C=90°.AD=DC=3.∠DCA=45°.∴在RT△ADE中.∵∠ADE=90°.AD=3.DE=1.∴AE==.在RT△EMC中.∵∠EMC=90°.∠ECM=45°.EC=2.∴EM=CM=.∴在RT△AEM中.sin∠EAM===.(2)在△GDC和△EDA中..∴△GDC≌△EDA.∴∠GCD=∠EAD.GC=AE=.∵∠EHC=∠EDA=90°.∴AH⊥GC.∵S△AGC=•AG•DC=•GC•AH.∴×4×3=××AH.∴AH=.【点评】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等知识.添加常用辅助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会用面积法求线段.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2.(12分)(2016•杭州)已知函数y1=ax2+bx.y2=ax+b(ab≠0).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1)若函数y1的图象过点(﹣1.0).函数y2的图象过点(1.2).求a.b的值.(2)若函数y2的图象经过y1的顶点.①求证:2a+b=0;②当1<x<时.比较y1.y2的大小.【分析】(1)结合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出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得出结论;(2)①将函数y1的解析式配方.即可找出其顶点坐标.将顶点坐标代入函数y2的解析式中.即可的出a、b的关系.再根据ab≠0.整理变形后即可得出结论;②由①中的结论.用a表示出b.两函数解析式做差.即可得出y1﹣y2=a(x﹣2)(x﹣1).根据x的取值范围可得出(x﹣2)(x﹣1)<0.分a>0或a<0两种情况考虑.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由题意得:.解得:.故a=1.b=1.(2)①证明:∵y1=ax2+bx=a.∴函数y1的顶点为(﹣.﹣).∵函数y2的图象经过y1的顶点.∴﹣=a(﹣)+b.即b=﹣.∵ab≠0.∴﹣b=2a.∴2a+b=0.②∵b=﹣2a.∴y1=ax2﹣2ax=ax(x﹣2).y2=ax﹣2a.∴y1﹣y2=a(x﹣2)(x﹣1).∵1<x<.∴x﹣2<0.x﹣1>0.(x﹣2)(x﹣1)<0.当a>0时.a(x﹣2)(x﹣1)<0.y1<y2;当a<0时.a(x﹣1)(x﹣1)>0.y1>y2.【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结合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系数;(2)①函数y1的顶点坐标代入y2中.找出a、b间的关系;②分a>0或a<0两种情况考虑.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时.利用配方法找出函数y1的顶点坐标.再代入y2中找出a、b间的关系是关键.23.(12分)(2016•杭州)在线段AB的同侧作射线AM和BN.若∠MAB 与∠NBA的平分线分别交射线BN.AM于点E.F.AE和BF交于点P.如图.点点同学发现当射线AM.BN交于点C;且∠ACB=60°时.有以下两个结论:①∠APB=120°;②AF+BE=AB.那么.当AM∥BN时:(1)点点发现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求出∠APB的度数.写出AF.BE.AB长度之间的等量关系.并给予证明;(2)设点Q为线段AE上一点.QB=5.若AF+BE=16.四边形ABEF的面积为32.求AQ的长.【分析】(1)由角平分线和平行线整体求出∠MAB+∠NBA.从而得到∠APB=90°.最后用等边对等角.即可.(2)先根据条件求出AF.FG.求出∠FAG=60°.最后分两种情况讨论计算.【解答】解:(1)原命题不成立.新结论为:∠APB=90°.AF+BE=2AB(或AF=BE=AB).理由:∵AM∥BN.∴∠MAB+∠NBA=180°.∵AE.BF分别平分∠MAB.NBA.∴∠EAB=∠MAB.∠FBA=∠NBA.∴∠EAB+∠FBA=(∠MAB+∠NBA)=90°.∴∠APB=90°.∵AE平分∠MAB.∴∠MAE=∠BAE.∵AM∥BN.∴∠MAE=∠BAE.∴∠BAE=∠BEA.∴AB=BE.同理:AF=AB.∴AF=+BE=2AB(或AF=BE=AB);(2)如图1.过点F作FG⊥AB于G.∵AF=BE.AF∥BE.∴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AF+BE=16.∴AB=AF=BE=8.∵32=8×FG.∴FG=4.在Rt△FAG中.AF=8.∴∠FAG=60°.当点G在线段AB上时.∠FAB=60°.当点G在线段BA延长线时.∠FAB=120°.①如图2.当∠FAB=60°时.∠PAB=30°.∴PB=4.PA=4.∵BQ=5.∠BPA=90°.∴PQ=3.∴AQ=4﹣3或AQ=4+3.②如图3.当∠FAB=120°时.∠PAB=60°.∠FBG=30°.∴PB=4.∵PB=4>5.∴线段AE上不存在符合条件的点Q.∴当∠FAB=60°时.AQ=4﹣3或4+3.【点评】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本题的关键是用勾股定理计算线段.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HJJ;gsls;三界无我;sjzx;sd2011;1987483819;曹先生;弯弯的小河;zgm666;lantin;星期八;sks;szl;星月相随(排名不分先后)。

中考数学试题真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试题真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试题真题(含答案)中考数学试题真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3,4),点B的坐标为(-2,-1),则线段AB的长度为A. 2B. 3C. 5D. 6答案:C2. 下列各式中,等式成立的是A. 5x + 2 = 3B. 2x + 4 = x - 3C. 7x - 1 = 5x + 3D. 3x + 2 = 2x + 5答案:A3. 若A、B为正数,则以下不等式成立的是A. A × B < A + BB. A × B > A + BC. A^2 + B^2 < 2ABD. A^2 + B^2 > 2AB答案:C4. 已知两边的长度分别为a、b的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度为c,则下列各等式中,成立的是A. a^2 + b^2 = cB. a + b = cC. a × b = cD. a - b = c答案:A5. 若曲线y = x^2关于y轴对称,则其对称轴为A. x = 0B. y = 0C. x = yD. x = -y答案:A二、填空题1. 已知1 + 1/2 + 1/4 + 1/8 + ...的前n项和为______。

答案:2 - 1/2^n2. 已知一扇形的顶角为60°,则它的周长较长的一段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

答案:300°3. 若a是一个整数,且a^2 > a,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答案:a <-1 或者 a > 0三、解答题1. 计算下列等式的值:(2^3) × (3^2) ÷ (2^2) - (5^2) + (6^2) ÷ (2^3)答案:17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1),点B(-1,4),求线段AB的中点坐标。

答案:(-1/2, 5/2)3. 当x = 2时,已知函数y = ax^2 + bx + c的值为0,且当x = 3时,函数值为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习题精选
1.填空题:
(1)已知方程的两根是,则;(2)已知关于x的方程,则,另一根是_______;(3)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是非,则它的另一根是_______,;(4)是方程的两根,则;(5)以0.5和-0.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是1)是__________;
(6)两数和等于8,积等于6,这两数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7)关于x的方程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相等,则;(8)一元二次方程的两实根之差是3,则;
(9)关于x的方程的两实根的平方和是11,则。

2.选择题(四选一)
(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且两根异号,其中正根绝对值大的方程是();
A.B.
C.D.
(2)下列方程中,两实数根的和是2的方程是()
A.B.
C.D.
(3)以和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A.B.
C.D.
(4)设关于x的方程的两实数根是,若,则k的值是();
A.9 B.-13 C.D.
(5)关于x的方程的两实根满足,则的值是()。

A.-5 B.5 C.-9 D.-15
3.解答题:
(1)设是方程的两根,不解方程,求下列各式的值:
①;②;③;④。

(2)求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根分别是方程的两根的平方。

(3)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分别是,求的值。

(4)已知关于x的方程,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m的值:①两根互为相反数;②两根互为倒数;③有一根为零;④有一根为1。

(5)已知是关于x的方程的两个实根,且,求m的值。

(6)已知是关于x的方程的两个实根,k取什么值时,。

(7)当k为何值时,一元二次方程的两实根的绝对值相等,求出与k值相应的实数根。

(8)已知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正实根,求k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1);(2);(3);(4)9,;(5);(6);(7)-1;(8)4;(9)1。

2.(1)C;(2)B;(3)C;(4)D;(5)A。

3.(1)①;②;③;④;(2);(3)或;(4)①;②;③;④1或3;(5);(6)-3;(7)时,时,
时,;(8)(提示:需,两根和大于0,两根积也大于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