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耳保健操
聪耳丸的功能主治

聪耳丸的功能主治聪耳丸的简介聪耳丸是一种中药制剂,由多种草药组成,具有一定的功能和主治。
它是通过中药配方的精心组合和独特制备工艺制成的。
聪耳丸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并在中医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聪耳丸的功能聪耳丸具有多种功能,可以帮助改善耳部健康和听力问题。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1.促进血液循环:聪耳丸能够促进耳部血液循环,增加耳部的供氧量和营养供应,从而改善耳部组织的功能。
2.消炎止痛:聪耳丸中的一些草药具有良好的消炎和镇痛作用,可以缓解耳部疼痛和炎症。
它们可以减少耳部的不适感和疼痛。
3.清热解毒:聪耳丸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可以有效消除耳部的热毒,改善耳朵的症状。
4.滋养滋润:聪耳丸中的草药成分可以滋养和滋润耳部组织,增加耳蜗的润滑,提高听力的敏感度。
聪耳丸的主治聪耳丸主要用于以下耳部问题的治疗和改善:1.耳鸣:聪耳丸可改善耳蜗血管营养不良而引起的耳鸣问题。
它能够调理耳蜗,提高听力和减轻耳鸣症状。
2.耳聋:由于耳蜗血液循环不良、耳部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轻度至中度的耳聋,聪耳丸可以帮助改善听力,增强听觉功能。
3.耳疾:聪耳丸对耳疾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外耳炎、中耳炎和内耳炎等。
4.耳痛:聪耳丸中的消炎止痛成分可以缓解耳朵的疼痛和炎症,适用于耳朵发热、红肿疼痛的情况。
5.耳源性头痛:由于耳部问题引起的头痛,聪耳丸可以通过改善耳部的健康状况来缓解头痛。
6.耳涨噪音:聪耳丸可用于治疗因耳蜗供血不足引起的耳涨噪音问题。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使用聪耳丸时请注意以下事项:•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使用聪耳丸,遵循正确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口服聪耳丸时,最好在饭后服用,并用温水送服。
•注意药物过敏史,对聪耳丸成分过敏者慎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聪耳丸。
•如果在使用聪耳丸时出现不适感或不良反应,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意见。
请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具体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总结聪耳丸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改善耳部健康和听力问题的功能。
做平衡养生操意念口诀1

最后:
全身呼吸,提肾缩肛12遍。
二、颈肩部:
1、按摩脖项,口诀: 心脑畅通,全身健康。
2、仙鹤点水,口诀: 汕鹤点水,健康颈椎。或仙鹤点水,强身健体。
3按摩肩井,口诀: 按摩肩井,肩周畅通。
三、腰背部(包括交叉按摩、用手背上下按摩、捶背),口诀: 洗肾xx肾,永远年轻。
四、浴胸:
1、按摩膻中,口诀: 按摩膻中,脏腑平衡。
2、点按天突穴,口诀: 点按天突,食道气管畅通。
3、按摩两肺,口诀:
xx肺强肺,xx保洁肺。
4、按摩心脏,口诀: 强心健心,xx。
5、按摩肝脏,口诀:
xx肝固肝,xx肝。
6、按摩脾脏,口诀: 健脾固脾,xx脾。
7、按摩xx,口诀:
按摩XX,脏腑协和。
8、按摩膀胱,口诀: 按摩膀胱,尿路通畅。
9、按摩腹股沟,口诀: 按摩腹股沟,上下都畅通。
10、按摩任脉,口诀:
做平衡养生操意念口诀
头面部:1Biblioteka 百会,口诀: 按摩百会,通天通地。
2、干梳头:
口诀:
xx变黑发,满头生秀发。
3、搓两耳。
4、捏耳轮。
5、鸣天鼓。
6、震耳鼓。
7、按摩血压槽,口诀: 血压平衡不高不低。
&按摩XX, 口诀:
按摩XX,头脑健康。
9、按摩xx,口诀:
按摩XX,XX明亮。
10、按摩睛明,口诀:
按摩睛明,两眼XX。
11、按摩眼框,口诀: 按摩眼框,美容漂亮。
12、捏揉眼球,口诀: 揉园眼球,远近清楚。或睛明眼亮(5次)。
13、xx到睛明,口诀:
xx到睛明,增强勉疾功。
14、按摩人中,口诀: 按摩人中,xx年轻。
岳母的健耳操

保健方法好 , 他们就照学 哪种 方法 , 结果常常 因为个人的体 质不同 出现 “ 健 而不当 ” 甚至是 “ 健 而受伤 ” 。 于是 , 她根据 自己多年的工作经 验, 细细琢磨 , 研究 出一种适 合老年人保健 的
“ 耳保健操” 。 肾是人体重要脏器之一 , 是先天之本。 肾
二指 沿耳轮上下来 回推摩 ,直至 耳轮充血发
道, 独辟蹊径 ” ! 岳母 曾是医院护士长 ,退休以后被 当地 老干部 大学聘 为保健 系“ 客座 教授 ” , 每 周到
的作用。中 医五行学说认 为 , 肾主藏精 , 开窍
于耳 , 医治 肾脏疾病 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所 以经常做 “ 耳保健操 ” , 可 起到健 肾壮腰、 养身 延年 的作用 。为了验证 “ 耳保健 操 ” 的保健作 用, 岳母 自己试做 了耳操
文/ 钱 国宏
身受其益 , 不但耳聪 目明 , 而 且过去 曾困扰她
多年的神经衰弱 、 高血压 、 胸 闷等病 症都有所 减轻 , 尤其 是神 经 衰 弱症 , 现 在基 本 “ 绝迹”
了! 走路有劲 , 记忆力也提高了。 七十多岁了 , 两个冬 天居然 没有得一场感 冒,没有吃一 片
识缺 乏 , 多半是 “ 照抄 书本 ” ——书 上说 哪种
拉, 手法由轻到重 , 牵拉 的力量 以不感疼 痛为
限, 每 次 3~5分钟 。 这节操主要是活动双耳 , 可辅助治 疗头痛 、 头 昏、 神经 衰 弱、 耳 鸣等疾 病。 第二节 : 手摩 耳轮。 双手握空拳 , 以拇 、 食
耳廊尖端 , 向上提揪 、 揉、 捏、 摩擦 1 5 ~2 0次 , 使局部发热 发红 。这节操主要是激活耳尖部
蕊 蹲
位, 促进血 液循环 , 可起 到镇静 、 止痛 、 清脑 、 明 目、 退 热、 抗过敏 、 养 肾等作用 , 持 久锻炼 , 可防治高血 压、 失眠、 咽喉炎和皮肤病 。 第四节 : 搓弹双耳。 两手 分别轻捏双耳的 耳垂 , 再搓摩至发红发热 。 然后揪住耳垂往 下 拉, 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 天两三次 , 每次 2 0 下。这节 操主要是全面促进耳朵 的血液循环 , 以起到健 肾壮腰 的功用。 试做“ 耳保 健操 ” 两年来 , 岳母 可以说是
耳朵 中医养生“必争之地”

耳朵中医养生“必争之地”*1 耳朵的养生保健耳朵为听觉器官,能够分辨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并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肾开窍于耳,故耳的听觉功能与肾的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肾精充足,髓海得养,则耳的听觉功能正常。
如果人的肾中精气虚衰,髓海空虚,则听力减退,或有耳鸣、耳聋等,故中医用补肾法以治耳功能减退。
1.日常生活的耳养生保健方法:平时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保护耳的功能。
在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噪声对耳的损伤,周围环境的噪声不要超过65分贝。
如果在噪声超过65分贝的环境下工作,要适当采取措施(如戴耳塞或耳罩)以保护听力,否则将会引起永久性的听力减退。
洗澡或游泳时,要注意防止污水进入耳道,避免诱发耳道感染。
如果有污水进入耳道,要用消毒棉签将水吸干,必要时可用少许酒精消毒。
尽量不要挖耳屎,因为耳屎对耳道有保护作用,并可以自行排出,如耳屎过多堵塞耳道时,要请耳科医生检查处理。
*耳朵养生派预防感冒:用拇指、食指相对压迫耳廓上的耳屏,重点按压外鼻、内鼻、咽喉等对应穴位,要求一压一松,用力适中均匀,有一定痛感,每部位做10~30次,双耳交替进行,4~7天为一疗程。
或借助钝头的小木棒或火柴棒,面对镜子,按照耳穴图触压耳廓上的外鼻、耳尖、感冒、枕穴等,以能耐受为度,其它同拇指按摩法。
具有很好的预防感冒的作用,特别对于那些体弱多病的朋友。
失眠:用拇指、食指相对,对压耳廓上的三脚窝、对耳屏、对耳屏后沟等处,重点按压神门、晕点、脑点、失眠等穴位,每部位揉按10~30次,每日2~4次,尤以入睡前最为重要,双耳交替进行,4~7天为一疗程。
或用火柴棒代替手法按摩。
此法对于改善睡眠有显著效果,在睡前按压效果尤其显著,往往在揉按中就进入梦乡了。
肥胖症:用拇指、食指相交,对压在耳廓上的三脚窝、耳甲艇、屏间切迹、耳屏等处,重点按压便秘点、大肠、内分泌、饥点、肾上腺等穴位。
要求一压一松,用力适中,均匀。
耳聪目明的奇妙之法

耳聪目明的奇妙之法孔窍四肢皆通于天。
——《淮南子》人病重,往往“七窍流血”而亡。
五脏精气通于孔窍,五脏有病都能从孔窍中看出来!要想健康长寿,就要养好眼、鼻、耳等人体孔窍!要想养生祛病,就要从眼、鼻、耳等孔窍对症治疗!不是门神,也要做金刚怒目状《黄帝内经灵枢》中说:“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表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观察一个人的眼睛,就可以看出体内每个脏器精气的盛衰。
其中肾的精华表现在瞳孔上;肝脏的精华表现在瞳孔外面的黑眼上;心的精华表现在眼的血络上;肺的精华表现在眼白上;脾的精华可以涵盖整个眼部。
所以,一个人要想长寿,首先就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保护眼睛的方法很多,你可以闭目养神,也可以用食物调理,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套简单有效的护眼法,即瞪目、眺目、熨目、运目。
第一步是瞪目、眺目。
两个动作合并到一起,即瞪目远眺,也就是说瞪大双眼,做金刚怒目状,然后向远处眺望。
如果是在户外的话,你的视线要放在远处,能看多远就看多远,然后突然把视线,看自己的鼻尖,这就是一套完整的瞪目、眺目动作。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难道这个动作只可以在户外做吗?我在家里能不能练习?当然可以,躺在床上照样可以做。
此时你需要瞪大双眼,用眼睛瞅着天花板,接着再瞅最远的墙角,然后再把目光拉到自己的鼻尖上。
经常练习瞪目、眺目动作可以缓解眼疲劳,预防老年眼花、白内障、青光眼等眼部疾病。
另外还能预防眼袋出现,让你永远拥有一双明亮清澈的眼睛。
练习这个动作的时候,每次至少要做20下,最好每天坚持练习。
第二步是熨目。
中医《诸病源候论》中说:“鸡鸣,以两手相摩令热,以熨目,三行,以指抑目。
左右有神光,令目明,不病痛。
”这句话的意思是,每天黎明的时候,把双手掌面相对摩擦,两手摩热后,放在两眼之上。
片刻之后,再搓两手掌,搓热后再放于眼上。
让你越来越聪明的大脑保健操怎么做

让你越来越聪明的大脑保健操怎么做保健操真的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吗?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大脑保健操,欢迎大家阅读。
大脑保健操做法星期一:正餐吃海鱼;骑自行车或步行上班,而不要坐公交车。
星期二:从字典里挑出陌生的字词,在与别人交谈时使用。
星期三:练瑜伽、普拉提或参加一堂冥想课;跟不认识的人聊天。
星期四:上班时走不同的路线;做做“脑筋急转弯”。
星期五:不喝咖啡或酒;背诵购物清单。
星期六:用平时不常用的那只手刷牙;闭着眼睛洗澡。
星期日:做纵横字谜游戏;到户外快步走。
研究最后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通过训练记忆力,增加空间感,做些反常态的事情及合理安排饮食等,都可以改善大脑功能,令人变得更加聪明。
”穴位按摩增强智力方法第1种:穴位揉按如果还想进一步增加效果,那么,就得再学习五个头上的穴位,加以按摩。
这已经类似按摩师的头疗了。
这一步也有顺口溜帮助记忆:“神庭、百会,两率谷”。
第一步:“神庭—脑户”。
一手中指按摩神庭,另一手中指按摩脑户。
用点力,按出发木的感觉。
神庭穴。
鼻梁向上,进入头发边里面约一横指远。
一按有发木感觉。
(按平常人的头发边缘算)。
脑户穴。
后头部,头骨下面有一个骨头突起,俗称“反骨”,反骨上边的窝内。
第二步:“百会—风府”。
一手中指按摩百会,另一手中指按摩风府。
用点力,按出发木的感觉。
百会穴。
大体在头顶的最高点。
如头部正直,这里是人身之巅。
风府穴。
“反骨”下边的窝内。
一按有发木感觉。
第三步:“两个率谷”。
两手中指各按一边的率谷。
用点力,按出发木的感觉。
率谷穴。
把耳朵按住,贴到头上,耳尖上面约一横手指的地方,一按有发木感觉。
大家不是专业人员,穴位很难找得准确,大致部位即可。
另外,这一大堆穴位名,也不好记,只按摩大致一带,也就可以。
但是力度控制要得当,必要过大力导致的不必要伤害。
第2种:发梢按摩发梢按摩也是大脑保健的主要动作,分为两种:1、发梢按摩:不损害发型,无论男女,都可以做。
不要认为没有直接接触头皮就效果小,实际上效果是很好的。
正确拉耳朵保健操的顺序

正确拉耳朵保健操的顺序拉耳朵能保健最佳时间是在清晨,清晨拉耳朵事半功倍,长期坚持效果明显。
经常按摩耳朵,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理脏腑功能的作用,对预防和缓解头痛、神经衰弱、高血压以及耳聋等都有较好的效果。
有个按摩手法,选最适合自己的一种1、按摩耳轮双手握空拳,用拇指和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按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下拉耳垂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耳垂向下拉,手法由轻到重,每次15到20下。
推摩耳根食指放在耳前,拇指放在耳后,沿耳根由下向上推摩,每次40至50下。
推后感觉耳部发热,面部、头部也会有发热的感觉。
上拉耳廓用右手绕过头部拉住左耳廓上沿向上拉20次,再用左手以同样的方法拉右耳廓20次。
2、每天清晨睡醒后,不忙起床,静卧5分钟,坐起后先叩齿(上下牙相互叩齿),两腮作漱口状,使唾液满口,然后咽下;同时鼻吸气后闭气一刻,右手从头上牵拉左耳14次,左手从头上牵拉右耳12次。
双手拉耳法左手过头顶向上牵拉右侧耳朵数十次,然后右手牵拉左耳数十次。
这一锻炼还可促进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减轻喉咙疼痛,治慢性咽炎。
双手掩耳法两手掌掩两耳廊,手指托后脑壳,用食指压中指弹击24下,可听到“隆隆”之声,回击“天鼓”。
此刺激可活跃肾脏,有健脑、明目、强肾之功效。
“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于耳,所以人体某一脏腑和部位发生病变时,可通过经络反映到耳廓相应点上。
经常按摩耳能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理脏腑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专家告诉大家,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以不感觉疼痛、耳廓发红发热为限,每次3~5分钟,清晨起床和晚上睡前可各做一次,长期坚持,可见效果。
如果耳部有慢性炎症、皮肤病、冻疮等,不要尝试。
当然,耳聪延年不是仅依靠几个简单的动作,而重要的是机体的调理。
清晨净三窍也是很好的机体调理方法。
一净气窍:拉耳之后,伸3次懒腰,使关节充分舒展活动,同时大打哈欠3~5次,随即起床到僻静宽敞处,伸臂踮足连续进行10次深呼吸运动,尔后,哈哈大笑(总共4分钟左右)。
儿童中医穴位按摩保健操

儿童中医穴位按摩保健操1、开天门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功效: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等作用。
用治感冒,头痛,惊风等症。
动作要领: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如果是从眉心推到囟门,则称为大开天门。
】30~50次。
2、按摩迎香穴位置:鼻翼外缘中间的凹陷功效:经常揉按迎香穴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各种呼吸道疾病,增强肺部等呼吸系统的抵抗力。
同时对幼儿排便也非常有好处。
动作要领:双手食指螺纹面置于迎香穴上,从轻到重,由浅而深,按照一定的方向按压,切忌用力过猛。
3、按摩耳轮位置:耳廓周围的软骨,弯折的皮肤边缘。
功效:耳轮上有很多穴位,与人体脏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动作要领:双手握空拳,用拇指与弯曲成弓状的食指中节一侧助力,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摸,直至耳轮充血发热则可。
4、按摩四神聪位置:在头顶部,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处。
两耳与头顶中穴交汇处为百会穴。
功效:为中医的经络奇穴,经常轻轻敲按能促进人体智力,提神醒脑,可促进儿童智力发育。
动作要领:采用点击法刺激。
双手五指弯曲呈弓状,食指、中指、无名指置于左右神聪穴上点击,以穴位感觉酸胀为止。
5、运板门位置:掌测大鱼际平面。
功效:治疗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暧气等。
动作要领:①指揉,称揉板门;②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横纹,或从板门穴推向横纹处,称推板门。
100~300次。
6、按摩足三里位置:小腿前外侧,膝盖外侧窝下方四横指(本人手指)位置,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功效: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可促进人体消化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力,调理脾胃、通经活络,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对于幼儿多发的秋季腹泻,按摩此穴位也有一定的预防保健效果。
动作要领:双手拇指螺纹面分别按压在双腿足三里穴位上,其余手指放在两侧助力。
先轻后重,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按压。
幼儿自行按摩时通常采用拍打的方法,四指并拢,对足三里穴进行敲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耳保健操
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两手自然下垂,眉心舒展,面带微笑,眼帘微垂,排除一切杂念,意想"听力正常,耳鸣消失,气血通畅,痊愈健康".时间1
1-5分钟。
1.养气
两手上下相搭,掌心向上(男左手在上,女右手在上),拇指相对,两掌如托球状,意守下丹田,静养1-10分钟
2.升降采气
两手从自然下垂的最低位起势,从两侧缓缓向上抬起,左右呈一字形后,缓缓下降至原来位置(抬起时吸气,下降是呼气),意守两手心劳宫穴,细心体会手心发胀发热等感觉,如此升降9次(图二)。
3.疏通结闭
运气于双掌,以食指、中指、大拇指点穴按耳周治聋穴(上聋、下聋、听会、听宫、一号穴、五号穴、四号穴、翳风等)每穴点按30秒-1分钟。
4.打躬击鼓
(1)两手心掩耳,两膝微曲,低头过膝,做打躬状,以两手食、中及无名指轻击玉枕部36次,可听到遥远的天边击鼓声。
(2)头抬起,身体慢慢直立,将耳廓反过压住耳孔,用指掌交接处压住耳廓,以食指滑过中指,敲击乳突部100次。
5.拔鼓膜
将食指缓缓插入耳孔,抬头仰面吸气,呼气时,含胸低头,迅速将食指拔出,如此9次(图6、图7)。
6.揉搓耳廓
(1)两手掌心分别捂住同侧耳,做前后搓擦,向前搓时耳廓翻过盖住耳孔,共做100次,耳内觉有热感。
(2)以拇、食指向上牵拉耳尖3次,向后牵拉耳部外缘中部3次,向下牵拉耳垂头丧3次,牵拉力量以感微痛为准。
7.搓擦耳根
用两手食中二指,夹在两耳前后,以指掌用上下搓擦两耳前后各穴,上下搓擦为1次,共做100次。
8.摇头摆尾
右脚向外跨出半步,两手交叉抱于脑后,身体以腰为轴,顺时针方向摇转身躯,幅度越大越好,转9圈,再逆时针旋转9圈,然后身体自然松立,收回左脚,微闭双目,意守丹田片刻。
9.排病气
双目微闭,两臂从身体两侧缓缓抬起,掌心向下,成一字形转掌心向上,屈肘两掌心与双耳相对,至耳侧作抓耳动作,意想将耳内病气吸入劳宫穴,然后两手自然下落,意想两手将病气甩入地下,同时吸气重复上述动作9。
10.赤龙搅海
将舌在口中顺时针搅动36次,再逆时针搅动36次,使唾液不断增生,待吃得唾液满口时,分三口缓缓咽入下丹田,意守下丹田片刻。
11.叩齿咽津
上下叩齿100次将所生唾液分三口缓缓咽入下丹田,意守下丹田片刻。
12.收动
(1)搓热双手。
(2)搓擦面部。
(3)干梳头3-6次。
(4)从前向后拍打头部3-6次。
(5)补气排病气:搓热双手两手劳宫穴对准外耳道,采用逆腹式呼吸,吸气时收小腹,同时两手向内压意想将丹田内的真元之气通过劳宫穴,注入内耳,呼气时,松开两手,意想将两耳的病浊之气排出体外。
(共做3遍,每遍做9次)。
(6)搓大椎穴数次。
(7)用两手劳宫穴摩擦两肾数次。
(8)两手重叠于下丹田,男左手在内,女相反,意守下丹田,意想“听力正常,耳鸣消失,气血通畅,痊愈健康”静养3-5分钟。
练功时间:每日早晚各1次,30-40分钟。
附:常用治聋穴位及取穴方法
耳周围穴:耳周转穴是治疗耳聋的关键,包括耳前组(上聋穴、听宫穴、下聋穴、听会穴),耳下组(四号穴、翳风穴),耳后组(一、二、三、五号穴)。
(1)听宫在耳屏前方凹陷处取穴。
(2)听会在耳屏下切迹前,略向外耳道方向斜1.5-2寸深。
(3)上聋位耳门穴(屏上切迹前方凹陷处)和听宫穴之间,向外耳道方向斜1-2寸深。
华声听力优利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