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南十校2014届高三开年第一考理综试题
2010-2014年安徽省名校高考模拟江南十校高三联考理科综合试题汇编物理部分(含答案)

O O1 O2 B2 Q
P θ B1
X
2 3h 3
2 3 )h ----------------------------------- (2 分) 3 mv 2mv0 2 又 r1 进入 B2 后,由几何关系得: 2r2 cos 30 OQ OP 3h eB1 eB1 3
-------- (2 分) ,又 r2
“嫦娥二号”卫星于 2010 年 10 月 1 日发射成功,它经过三次近月制动后,在近月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 15. 动(运动半径可看作月球半径) 。若地球质量为 M,半径为 R,第一宇宙速度为 ;月球半径为 r ,质量 为 m 。则“嫦娥二号”在近月轨道上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A. ) D.
mr v MR
23、解: (1)电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
2011 江十
(2)画出电子在磁场中运动-----(1 分) h at 2 -------(1 分) -------(1 分) 3 2 m 2 3mv0 解得: ; E ------------------------------(2 分) 2eh Y x v0 t
∴ r2
2 h 3
B1 r2 3 3 1 (或= )-- --(2 分) B2 r1 6 3 3 24、 (20 分)解(1)设乙与甲碰前瞬间速度为 v1 ,碰后瞬间速度为 v2 ,甲乙一起返回到 D 时速度为 v3 . 1 2 乙从 B 到 D 有 mgR umgL1 mv1 ①-------(2 分) 2 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得 ②-------(2 分) mv1 2mv2 1 1 2 2 甲 乙从 D 到 E 再回到 D 有 2mg 2 L2 2mv3 2mv2 ③-------(3 分) 2 2 1 乙从 D 到 C 有 ④-------(3 分) mgL1 mv32 2 R 联立解得 5 L1 8 L2 2mv0 eB2
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淮物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4分。
)1、如图是力学中的三个实验装置,这三个实验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A.极限的思想方法B.放大的思想方法C.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D.猜想的思想方法2、如图为内燃机中的连杆传动装置部分示意图。
当气缸中高压气体以力F推活塞时,某时刻连杆OA与BO的夹角为θ,不计活塞重力和一切摩擦作用,则此气缸对活塞的作用力为()A.FsinθB. FcosθC. FtanθD. Fcotθ3、近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万有引力常量G在缓慢减小,设想地球引力突然消失,而地球自转却不会停止,则位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相对地面将会()A.由西向东方向飞去B.向上并偏东方向飞去C.向上并偏西方向飞去D.竖直向上飞去4、如图所示,AB为半圆环ACB的水平直径,C为环上的最低点,环半径为R。
一个小球从Aυ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点以速度υ越大,小球落在圆环时的时间越长A.oυ取值不同,小球掉到环上时的速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也相同B.即使oυ取值适当,可以使小球垂直撞击半圆环C.若oυ取何值,小球都不可能垂直撞击半圆环D.无论o5、如图所示,物体从B处下落然后压缩弹簧,最大动能为E k1,此时弹簧性势能为E1;若物体从A处下落,最大动能为E k2,此时弹簧性势能为E2,则有()A. E k1<E k2E1= E2B. E k1<E k2E1<E2C. E k1= E k2E1<E2D. E k1=E k2E1 = E26、1990年5月,紫金山天文台将他们发现的第2752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若将此小行星和地球看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小行星密度与地球相同,已知地球与小行星的半径之比为k,则地球与小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 A.k B.2k C.k1D.k7、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 为测速仪,A 为汽车,两者相距335m ,某时刻B 发出超声波,同时A 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 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 相距355m ,已知声速340m/s ,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20m/s 2B. 10m/s 2C.5m/s 2D. 无法计算8、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从静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t 1末关闭发动机在地面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t 2末静止。
2014年江南十校高三联考数学试题及答案理科

2014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数学(理科)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解析:()()1,,3,1∞-=-=N M2. A.解析:()()0222212=-⇒+--=+-a i a a i ai3.C 解析:由题知2,13,322==⇒==b a e c ,这样的双曲线标准方程有两个4.D 解析:由7662a a +=得65=a ,所以54959==a S5.B 解析:值域[]1,2-,3=-a b6.D 解析:将多面体分割成一个三棱柱和一个四棱锥7.B 解析:回归直线不一定过样本点8.C 解析:由b a //知332=+y x ,则()849123132233123≥⎪⎪⎭⎫⎝⎛++=+⎪⎪⎭⎫ ⎝⎛+=+y x x y y x y x y x . 9.B 解析:根据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动点P 的轨迹是以OC OB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其面积为BOC ∆面积的2倍.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cos a b c bc A =+-,代入数据解得7=BC ,设ABC ∆的内切圆的半径为r ,则()11sin 22bc A a b c r =++,解得263r =,所以36736272121=⨯⨯=⨯⨯=∆r BC S BOC ,故动点P 的轨迹所覆盖图形的面积为36142=∆BOC S 10.C 解析:()11sin ,3sin sin )(2≤≤-=-++=t x t aa x a x x f 令,则()aa at t t g 32-++=,对任意 0)(,≤∈x f R x 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0321)1(0311a a g a g ,解得a 的取值范围是(]1,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横线上。
11.223-12.1=a 解析:它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 ()2626611---+-=a x C T r rrr ,则2x 项的系数是15226=-a C,又0>a ,则1=a13.2解析: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124sin +=⎪⎭⎫⎝⎛+πθρ,可化为22+=+y x , ∴圆心C (1,1)到直线l 的距离为122211=--+=d ,又∵圆C 的半径为2=r , ∴直线l 被曲线C 截得的弦长2222=-dr .14⎥⎦⎤⎢⎣⎡27,49解析:根据题意作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可行域为ABC ∆及其内部,又因为212252+++=+++x y x y x ,而12y x ++表示可行域内一点(),x y 和点()2,1P --连线的斜率,由图可知PA PB k x y k ≤++≤21,原不等式组解得()()0,2,2,0B A ,所以232141≤++≤x y ,从而2725249≤+++≤x y x 。
江南十校2014联考理综试卷物理部分

2014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4.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在神州十号飞船中由女航天员王亚平执教,在太空中王亚平演示了一些奇特的物理现象,授课内容主要是使青少年了解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
如图所示是王亚平在太空仓中演示的悬浮的水滴。
关于悬浮的水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环绕地球运行时的线速度一定大于7.9 km/s B .水滴处于平衡状态 C .水滴处于超重状态 D .水滴处于失重状态15.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半圆形区域内分布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半圆的左边垂直x 轴放置一粒子发射装置,在-R ≤y ≤R 的区间内各处均沿x 轴正方向同时发射出一个带正电粒子,粒子质量均为m 、电荷量均为q 初速度均为v ,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均忽略不计,所有粒子都能到达y 轴,其中最后到达y 轴的粒子比最先到达,y 轴的粒子晚Δt 时间,则A .粒子到达y 轴的位置一定各不相同B 、磁场区域半径R 应满足mv R Bq≥C .m R t qB v θ∆=-,其中角度口的弧度值满足sin BqRmvθ= D .m Rt qB vπ∆=- 16.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有一物体M ,物体上有一光滑的半圆弧轨道,轨道半径为R ,最低点为C ,两端A 、B 等高,现让小滑块m 从A 点静止下滑,在此后的过程中,则A.M 和m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B.M 和m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不守恒C.m 从A 到C 的过程中M 向左运动,m 从C 到B 的过程中M 向右运动D .m 从A 到B 的过程中,M 运动的位移为mR M m+17.如图,在一半经为R 的球面顶端放一质量为m 的物块,现给物块一初速度v 0,则A .若0v =A 点B .若球面是粗糙的,当0v <段,再斜抛离球面C .若0v <A 点为RD .若移0v ≥A 点至少为2R18.如图所示,两束细平行单色光a 、b 射向置于空气中横截面为矩形的玻璃砖的下表面,设玻 璃砖足够长,若发现玻璃砖的上表面只有一束光线射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其中有一束单色光在玻璃砖的上表面发生了全反射B .在玻璃中单色光a 的传播速率小于单色光b 的传播速率C .单色光a 的折射率小于单色光b 的折射率D .若单色光a 为黄光,则单色光b 可能为红光19.如图所示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的边界由x 轴和2sin2y x π=曲线围成(x ≤2m ),现把一边长为2m 的正方形单匝线框以水平速度v =l0m/s水平匀速地拉过该磁场区,磁场区的磁感应强度为0.4T ,线框电阻R =0.5Ω,不计一切摩擦阻力,则A .水平拉力F 的最大值为8NB .拉力F 的最大功率为12.8WC .拉力F 要做25.6J 的功才能让线框通过此磁场区D .拉力F 要做12.8J 的功才能让线框通过此磁场区20.一均匀带正电的半球壳,球心为O 点,AB 为其对称轴,平面L 垂直AB 把半球壳一分为二,且左右两侧球壳的表面积相等,L 与AB 相交于M 点。
2014年高考理科综合安徽卷(含详细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38页)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38页)绝密★启用前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第1页至第7页,第Ⅱ卷第8至第16页。
全卷满分300分。
考生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帖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 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第Ⅱ卷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时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 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相对原子质量:Li —7 O —16 F —19 P —31 S —32 Fe —56第Ⅰ卷(选择题 共120分)1. 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的高B. 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C. 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D. 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的基部2. 下图为氨基酸和+Na 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
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 ( )3. 分别用-β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和丙酮酸激酶(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基因的片段为探针,与鸡的成红细胞、输卵管细胞和胰岛细胞中提取的总RNA 进行分子杂)A. 在成红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卵清蛋白基因处于关闭状态B. 输卵管细胞的基因组DNA 中存在卵清蛋白基因,缺少-β珠蛋白基因C. 丙酮酸激酶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维持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很重要D. 上述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理功能差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4. 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4届高三3月联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4届高三3月联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S-32 Si-28 Fe-56 Cu-647.去年下半年我省雾霾天气十分严重。
PM2.5细颗粒物含有的毒性物质之一是汽车尾气排放。
通过排气管加装催化装置,可有效减少CO和NO的排放,催化装置内发生的反应为:NOx+CO—催化剂→N2+CO2,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所涉及元素的第一电离能:N>O>CB.当x=2时,每生成1molN2,转移电子数为4molC.等物质的量N2和CO2中, 键的个数比为11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NOx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8.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相应气体后,各离子还能大量存在的是A.氯气:K+Ba2+ SiO32-NO3-B.二氧化硫:Na+NH4+SO32-C1-C.氨气:K+Na+AlO2-. CO32-D.甲醛:Ca2+Mg2+MnO4-NO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离子会发生反应:Ba2+ +SiO32-= BaSiO3↓,不能大量共存。
错误。
B.若通入SO2,会发生反应:SO2+H2O+ SO32-=2HSO3-。
不能大量共存。
错误。
C.离子无论是否通入氨气,都不会发生任何反应。
可以大量共存。
正确。
D. 甲醛有还原性,而MnO4-有强氧化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错误。
考点:考查离子共存的知识。
9.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少量液体甲逐滴加入到固体乙中,试管中试剂为丙,则下表中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10.下图所示装置I是一种可充电电池,装置Ⅱ为电解池。
离子交换膜只允许Na+通过,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闭合开关K时,b极附近先变红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有0.01 mol Na+通过离子交换膜时,b电极上析出112 mL的气体B.负极反应为3Br--2e-= Br3-C.闭合K后,b电极附近的pH变小D.闭合K后.a电极上有氯气产生11.一定温度下,将1 mol A和1 mol B气体充入2L恒容密闭容器,发生反应A(g)+B(g)xC(g)+D(s),t1时达到平衡。
2014安徽省高考理综生物试卷(附答案)

2014安徽省高考理综生物试卷(附答案)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word精校高清重绘版解析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的高 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C.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 D.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的基部【答案】C2.右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
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选项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细胞管腔中Na+ →上皮细胞上皮细胞中氨基酸→组织液 A 主动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B 被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 C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 D 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答案】D3.分别用β-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和丙酮酸激酶(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基因的片段为探针,与鸡的成红细胞、输卵管细胞和胰岛细胞中提取的总RNA进行分子杂交,结果见下表(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探针细胞总RNA β-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丙酮酸激酶基因成红细胞 + - + 输卵管细胞 - + + 胰岛细胞 - - + A.在成红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卵清蛋白基因处于关闭状态 B.输卵管细胞的基因组DNA中存在卵清蛋白基因,缺少β-珠蛋白基因 C.丙酮酸激酶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维持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很重要 D.上述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理功能差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答案】B4.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 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答案】A5.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
2014年高考理综生物试卷及答案(安徽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9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的高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C.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D.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的基部2+3.分别用β-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和丙酮酸激酶(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基因的片段为探针,与鸡的成红细胞、输卵管细胞和胰岛细胞中提取的总RNA进行分子杂交,结果见下表(注:“+”A.在成红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卵清蛋白基因处于关闭状态B.输卵管细胞的基因组DNA中存在卵清蛋白基因,缺少β-珠蛋白基因C.丙酮酸激酶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维持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很重要D.上述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理功能差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4.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5.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
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
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
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A.甲为AAbb,乙为aaBB B.甲为aaZ B Z B,乙为AAZ b WC.甲为AAZ b Z b,乙为aaZ B W D.甲为AAZ b W,乙为aaZ B Z B6.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
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29.(24分)Ⅰ.(10分)某课题小组研究红光与蓝光对花生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