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路》_正弦波振荡器(1)

合集下载

正弦波振荡器实验报告(高频电路)

正弦波振荡器实验报告(高频电路)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实验报告组员:学号:班级: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名称:正弦波振荡器指导教师: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和晶体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其各元件的功能;2.掌握LC振荡器幅频特性的测量方法;3.熟悉电源电压变化对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的影响;4.了解静态工作点对晶体振荡器工作的影响,感受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高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V ,1.用示波器观察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输出波形,测量振荡器输出电压峰-峰值p p并以频率计测量振荡频率;2.测量LC振荡器的幅频特性;3.测量电源电压变化对振荡器的影响;4.观察并测量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晶体振荡器工作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插装好正弦振荡器与晶体管混频模块,接通实验箱电源,此时模块上电源指示灯和运行指示灯闪亮。

用鼠标点击显示屏,选择“实验项目”中的“高频原理实验”,然后再选择“振荡器实验”中的“LC振荡器实验”,显示屏会显示出LC振荡器原理实验图。

说明:电路图中各可调元件的调整,其方法是:用鼠标点击要调整的原件,模块上对应的指示灯点亮,然后滑动鼠标上的滑轮,即可调整该元件的参数。

利用模块上编码器调整与鼠标调整其效果完全相同。

用编码器调整的方法是:按动编码器,选择要调整的元件,模块上对应的指示灯点亮,然后旋转编码器旋钮,即可调整其参数。

我们建议采用鼠标调整,因为长时间采用编码器调整,可能会造成编码器损坏。

本实验箱中,各模块可调元件的调整,其方法与此完全相同,后面不再说明。

2、LC振荡实验(为防止晶体振荡器对LC振荡器的影响,应使晶振停振,即调2W3使晶振停振。

)(1)西勒振荡电路幅频特性测量用铆孔线将2P2与2P4相连,示波器接2TP5,频率计与2P5相连。

开关2K1拨至“p”(往下拨),此时振荡电路为西勒电路。

调整2W4使输出幅度最大。

(用鼠标点击2W4,且滑动鼠标滑轮来调整。

)调整2W2可调整变容管2D2的直流电压,从而改变变容管的电容,达到改变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变容官上电压最高时,变容管电容最小,此时输出频率最高。

高频电子线路复习题一答案

高频电子线路复习题一答案

高频电子电路第一章(一)填空题1、语音信号的频率范围为,图象信号的频率范围为,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为。

(答案:300~3400Hz;0~6MHz;20Hz~20kHz)2、无线电发送设备中常用的高频电路有、、、。

(答案:振荡器、调制电路、高频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3、无线电接收设备中常用的高频电路有、、、。

(答案:高频放大器、解调器、混频器;振荡器)4、通信系统的组成:、、、、。

(答案:信号源、发送设备、传输信道、接收设备、终端)5、在接收设备中,检波器的作用是。

(答案:还原调制信号)6、有线通信的传输信道是,无线通信的传输信道是。

(答案:电缆;自由空间)7、调制是用音频信号控制载波的、、。

(答案:振幅;频率;相位)8、无线电波传播速度固定不变,频率越高,波长;频率;波长越长。

(答案:越短;越低)(二)选择题1、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低频信号可直接从天线有效地辐射。

B)低频信号必须转载到高频信号上才能从天线有效地辐射。

C)高频信号及低频信号都不能从天线上有效地辐射。

D)高频信号及低频信号都能从天线上有效地辐射。

(答案:B)2、为了有效地发射电磁波,天线尺寸必须与相比拟。

A)辐射信号的波长。

B)辐射信号的频率。

C)辐射信号的振幅。

D)辐射信号的相位。

(答案:A)3、电视、调频广播和移动通信均属通信。

A)超短波B)短波C)中波D)微波(答案:A)(三)问答题1、画出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框图。

2、画出用正弦波进行调幅时已调波的波形。

3、画出用方波进行调幅时已调波的波形。

第二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一)填空题1、LC选频网络的作用是。

(答案:从输入信号中选出有用频率的信号抑制干扰的频率的信号)2、LC选频网络的电路形式是。

(答案:串联回路和并联回路)3、在接收机的输入回路中,靠改变进行选台。

(答案:可变电容器电容量)4、单位谐振曲线指。

(答案:任意频率下的回路电流I与谐振时回路电流I0之比)5、LC串联谐振电路Q值下降,单位谐振曲线,回路选择性。

正弦波振荡器原理

正弦波振荡器原理

正弦波振荡器原理
正弦波振荡器是一种产生正弦波信号的电路或设备,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反馈回路和谐振现象。

首先,正弦波振荡器通常由放大器和反馈网络组成。

放大器负责提供信号的放大,而反馈网络则将一部分输出信号返回输入端,从而使电路产生振荡。

具体来说,当正弦波振荡器开始工作时,放大器会放大输入信号。

将一部分放大后的信号通过反馈网络返回到放大器的输入端,与输入信号相叠加。

这就形成了一个反馈回路。

在反馈回路中,存在向前传输的放大路径和反馈传输的路径。

放大路径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而反馈路径则将一部分输出信号返回输入端。

在理想情况下,放大路径和反馈路径的增益相等,从而使得回路保持稳定。

当反馈回路的增益满足特定的条件时,回路会产生谐振现象。

也就是说,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在回路中互相加强,形成一个持续不衰减的振荡。

为了保持回路稳定,正弦波振荡器会引入一些稳定元件,如电容和电感。

这些元件能够提供适当的频率选择和谐振调节,以确保输出信号的频率稳定和准确。

总之,正弦波振荡器通过反馈回路和谐振现象来产生稳定的正弦波信号。

合适的放大器、反馈网络和稳定元件的组合能够实
现不同频率范围内的正弦波振荡器。

这在电子通信、信号处理、声音合成等许多应用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高频电子电路参考答案

高频电子电路参考答案

第1章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给定串联谐振回路的0 1.5MHz f =,0100pF C =,谐振时电阻5R =Ω,试求0Q 和0L 。

又若信号源电压振幅1mV ms U =,求谐振时回路中的电流0I 以及回路上的电感电压振幅Lom U 和电容电压振幅Com U 。

解:(1)串联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为061200112122 1.510100105Q C R ωπ-==≈⨯⨯⨯⨯⨯根据0f =40212221200111.125810(H)113μH (2)100104 1.510L C f ππ--==≈⨯=⨯⨯⨯⨯ (2)谐振时回路中的电流为010.2(mA)5ms U I R === 回路上的电感电压振幅为02121212(mV)Lom ms U Q U ==⨯=回路上的电容电压振幅为02121212(mV)Com ms U Q U =-=-⨯=-在图题所示电路中,信号源频率01MHz f =,信号源电压振幅0.1V ms U =,回路空载Q 值为100,r 是回路损耗电阻。

将1-1端短路,电容C 调至100pF 时回路谐振。

如将1-1端开路后再串接一阻抗x Z (由电阻x R 与电容x C 串联),则回路失谐;C 调至200pF 时重新谐振,这时回路有载Q 值为50。

试求电感L 、未知阻抗x Z 。

图题1.2xZ u解:(1)空载时的电路图如图(a)所示。

(a) 空载时的电路 (b)有载时的电路u u根据0f =42122120112.53310(H)253μH (2)10010410L C f ππ--==≈⨯=⨯⨯⨯ 根据00011L Q C r rωω==有: 6120101115.92()21010010100r C Q ωπ-==≈Ω⨯⨯⨯⨯(2)有载时的电路图如图(b)所示。

空载时,1100pF C C ==时回路谐振,则0f =00100LQ rω==;有载时,2200pF C C ==时回路谐振,则0f =050L xLQ r R ω==+。

高频电子线路-第4章--习题答案

高频电子线路-第4章--习题答案

第4章 正弦波振荡器4.1 分析图P4.1所示电路,标明次级数圈的同名端,使之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并求出振荡频率。

[解] (a) 同名端标于二次侧线圈的下端601260.87710Hz 0.877MHz 2π2π3301010010f LC--===⨯=⨯⨯⨯(b) 同名端标于二次侧线的圈下端606120.77710Hz 0.777MHz 2π1401030010f --==⨯=⨯⨯⨯(c) 同名端标于二次侧线圈的下端606120.47610Hz 0.476MHz 2π5601020010f --==⨯=⨯⨯⨯4.2 变压器耦合LC 振荡电路如图P4.2所示,已知360pF C =,280μH L =、50Q =、20μH M =,晶体管的fe 0ϕ=、5oe 210S G -=⨯,略去放大电路输入导纳的影响,试画出振荡器起振时开环小信号等效电路,计算振荡频率,并验证振荡器是否满足振幅起振条件。

[解] 作出振荡器起振时开环Y 参数等效电路如图P4.2(s)所示。

略去晶体管的寄生电容,振荡频率等于0612Hz =0.5MHz 2π2π2801036010f LC--==⨯⨯⨯略去放大电路输入导纳的影响,谐振回路的等效电导为5661121042.7μS 502π0.51028010e oe oe o G G G G S S Q Lρω--=+=+=⨯+=⨯⨯⨯⨯⨯由于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电流EQ I 为12100.712330.6mA 3.3k EQV I ⨯⎛⎫-⎪+⎝⎭==Ω所以,三极管的正向传输导纳等于/0.6/260.023S fe m EQ T Y g I U mA mV ≈===因此,放大器的谐振电压增益为o muo eiU g A G U -==而反馈系数为f oU j M M F j L LU ωω-=≈=-这样可求得振荡电路环路增益值为60.023203842.710280meg M T A F G L -====⨯ 由于T >1,故该振荡电路满足振幅起振条件。

第0506章振荡电路与高频电路

第0506章振荡电路与高频电路

2.电路组成
高频输入电路、非线性元件、高频滤波电路。
35
第六章 高频电路
第四节 调频与鉴频
一、调频的基本概念
二、调频电路
三、鉴频电路
36Leabharlann 第六章 高频电路一、调频的基本概念
调频或调相:使高频载 波的频率或相位按照低 频调制信号的规律作相 应的变化。 (a)为调制信号; (b)为高频载波; (c)为调频波。
石英晶体的电特性: 石英晶体的电特性用图(b)所示的等效电路表示。 图中C0是晶片与金属极板之间构成的静电容,L为石 英谐振器的等效电感,C为石英谐振器的等效电容, R为表示晶体振动时因磨擦损耗造成的电阻。
26
第五章 振荡电路
图(c)是石英晶体的电抗-频率特性曲线:
两个谐振频率f1和f2将电抗频率特性分为三个区域: (1)当外加频率 f <f1 时,电路电抗表现为电容性。 (2)当 f1<f <f2 时,晶体相当于一个电感元件。 (3)当外加频率 f >f2 时,电路电抗又表现为电容性。 晶体串联谐振的频率f1为:
自激振荡现象:扩音系统 在使用中有时会发出刺耳的啸 叫声。
3
扩音机 扬声器 话筒
一、正弦波振荡器的基本原理 自激振荡 Xi
+

Xd
基本放大 电路A 反馈电路
Xo
Xf F
改成正反馈
Xd = Xi - X f
Ui Uo Ui= Uf Uf
+
只有正反馈电路才能产生 自激振荡。
4
Xi
+
+
Xd
基本放大 电路A
反馈电路
Xo
Xf
F
如果:X f X i , 则去掉 X i , 仍有信号输出。

高频电子线路课件:第一章

高频电子线路课件:第一章
2f 0.7 Q0 f0
2f 0.7 BW0.7

BW0.7 BW0.1
f0 通频带:BW0.7 0.7 Q0
f0 1 1 0.7 1 BW0.7 N ( 0.7 ) Q0 2 1 0.7
BW0.1 0.1 矩形系数:K 0.1 BW0.7 0.7 1 1 N ( 0.1 ) 2 0.1 10 K 0.1 10 10 1 0.1
若 Ig 0 则输出电压相位: arctan
V0 1 归一化谐振曲线:N ( ) 2 V0 m 1
电路参数: 与串联谐振回路完全一样!
f0 通频带: BW0.7 Q0

2
矩形系数:K 0.1 10



2

N ( )
1
2
1 幅频特性
arctan
第一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一、概述 高频宽带放大器 高频窄带放大器 高频窄带放大器作用:
从所接收的众多电信号中,选出有用信 号并加以放大(或对已调制信号放大),而 对其它无用信号、干扰与噪声进行抑制,以 提高信号的质量和抗干扰能力。
应用:广播、电视、 通信、雷达、测量等 设备中。
主要性能指标: 增益(电压增益、功率增益) 通频带
互感耦合谐振 耦合系数:
电容耦合谐振
耦合系数:
Cm k (C1 Cm )(C2 Cm )
k
M ( L1 M )( L2 M )
Cm为耦合电容
为了简化分析和计算,假设初次级 回路完全一样,即: L L L C1 C2 C Rp1 Rp2 Rp
1 2
Cm C
R Rp

高频电子线路第四版第7章正弦波振荡器

高频电子线路第四版第7章正弦波振荡器

Av
Av 0 1
1
jQL
0
0
arc
tanQ
0
0
图 7.5.4 并联谐振回路的 相频特性
7.6.1 互感耦合振荡器 7.6.2 电感反馈式三端振荡器
(哈特莱振荡器)
7.6.3 电容反馈式三端振荡器 (考毕兹振荡器)
7.6.4 LC三端式振荡器相位平衡条件 的判断准则
放大器与振荡器本质上都是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交 流电能,不同之处在于:放大器需要外加控制信号而 振荡器不需要。因此,如果将放大器的输出正反回输 入端,以提供控制能量转换的信号,就可能形成振荡 器。
被保留,成为等幅振荡输出信号。(从无到有)
然而,一般初始信号很微弱,很容易被干扰信号淹没,不 能形成一定幅度的输出信号。因此,起振阶段要求
起振条件 A(0 ) F (0 ) 1 (由弱到强)
A (0 ) F (0 ) 2nπ
当输出信号幅值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要限制它继续增加。 稳幅的作用就是,当输出信号幅值增加到一定程度时,
如果由LC谐振回路通过互感耦合将输出信号送
回输入回路,所形成的是互感耦合振荡器。
由互感耦合同名端定义可判知,反馈网络形成 正反馈,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如果再满足起振条件, 就符合基本原理。射基(集)同名
三极管,LC谐振回路
变压器
如果正反馈网络由LC谐振回路中的电感分压电路将输出信号
送回输入回路,所形成的是电感反馈式三端振荡器。
而对于基频和3次泛音频率来 说,回路呈感性,振荡器不满足相 位平衡条件,不能产生振荡。而对 于7次及其以上的泛音频率,回路 呈容性,但其电容量过大,负载阻 抗过小,以致电压增益下降太多, 不能起振。
图 7.8.5 泛音晶体振荡器 交流等效电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6.1 6.6.2 6.6.3
互感耦合振荡器 电感反馈式三端振荡器 (哈特莱振荡器) 电容反馈式三端振荡器 (考毕兹振荡器) LC三端式振荡器相位平衡条件 的判断准则
6.6.4
1. 采用互感耦合电路作为反馈网络,即通过变压器互感耦合 将输出信号送回输入回路(形成正反馈),所形成的电路是 互感耦合振荡器。
2.根据LC选频网络接于晶体管电极的不同,分为c极调谐型 (调集)、e极调谐型 (调 发) 和b极调谐振型( 调基)电 路。 3. 判断是否满足相位条件:瞬时极性法(正反馈) N1、N2各有一端交流接地,则其它两端的相位关系: 若为同名端,则相位相同,若互为异名端,则相位相反。对 于有抽头的绕组(绕组有一端接地),其中间抽头的相位与 不接地的绕组端相位相同。
Vf
反馈网络F
反馈振荡电路必须在一个外加信号激励下,电路才能正常振荡,这显 然不符合实际要求,那么在没有外加信号的条件下,电路是否能起振?
Vi
放大电路AV
选频网络
V0
Vf
反馈网络F
振荡电路是单口网络,无须输入信号就能起振,起振的信号源来自何处?
《高频电路》 第6章
Vi Vf
放大电路AV
选频网络
V0
旁路电容:直流偏置下的放大管将有一个电极交流接地,则该极上接的 电容为旁路电容。 耦合电容:在电源或负载的接入端,为避免直流电位受到破坏,则该处 串接的电容可判为耦合电容。 另外,从电容标的数值来判断,由于振荡电容相对为小电容,因而那些 大电容一般可视为旁路、耦合或去耦电容。
《高频电路》 第6章
三、求反馈系数的方法
V0 P
反馈特性 放大特性
0
Vf=Vi
《高频电路》 第6章
V0
反馈特性
P
Vi
Vf
放大电路AV
选频网络
V0
V03 V02 V01 0 Vi
1
放大特性
反馈网络F
Vf1
Vf2
Vf=Vi
1)在OP段曲线②位于曲线①的上方,表示 A ,即AF>1,满足振幅 F 起振条件。 电源接通的瞬间,设扰动电压中频率为f0的分量电压大小为Vi作为激 励信号,由放大特性可得输出V01,在该电压作用下,由反馈特性又得反 馈量Vf1,而Vf1又作为放大器的输入从而重复上述过程,这样放大与反馈 不断相互激励,V0与Vf(=Vi)不断增大,这一起振过程直到两曲线的交 点P为止,起振到平衡的过程相当短暂,因而可认为一旦接通电源,振荡 即可建立起来。 2)两曲线的交点P,即 A
《高频电路》 第6章
1)振幅稳定条件
A Vom
Vo m Vo mQ
稳定的平衡
0
不稳定的平衡
即表明:在平衡点附近,放大器增益随信 号振幅的变化特性具有负斜率。
实际中,由于工作于大信号状态下的 非线性有源器件正好具有这种特性,自然
具有稳定幅度的功能。
2)相位稳定条件
z w 0
《高频电路》 第6章
过程中一直在释放存储的能量。
b. R 2 L C , 无振荡
i
0
方程: i
V L
e
t
t
t
《高频电路》 第6章
c. 0 R 2
L C
, 衰减振荡
V wL e
t
方程: i
sin wt
但实质LC回路中有损耗,故转换过程 中,一部分能量被损耗电阻所消耗,因而产 生的是衰减振荡,若无能量补充,振荡会衰 减至0,即停止。
6.5.1
6.5.2
振荡器的平衡条件
振荡器平衡状态和稳定条件
振荡器要同时满足起振条件和平衡条件,则要求AF必须具有非线 性特性,即随着振荡电压增大,AF将由大于1减到等于1。 在实际电路中,反馈网络通常由无源线性元件组成(如LC、RC网 络等),其电压反馈系数F为常数,因而要求放大器具有非线性的电压 放大倍数。 环路由起振到平衡的非线性过程可用下图说明。
四、结论
1、LC回路自由振荡是产生等幅振荡的根据 ——内因 2、采用能量补充的方法抵消或补偿回路损耗,维持等幅振 荡 ——外因
《高频电路》 第6章
VCC Rb1
2 1
+
C
L1
L2 vf
-
CB Rb2 Re Ce
+
vs -
1、K接点“1”,则vs经耦合电容CB加到三极管的基极。(谐振放大器) 1) vs正半周时,T导电,ic给C充电 2) vs负半周时,T截止,C通过L放电 3) vs作用下,LC回路获能量产生振荡 注:T 每导通一次,则LC回路可维持等幅振荡,回路的谐频必须调谐在vs 的频率上,才能使回路获得能量补充的时间与回路的振荡“合拍”
d . R 0 , 等幅振荡
若LC回路无损耗,则电磁之间转换就形成等幅振荡。
e . R 0 , 增幅振荡
《高频电路》 第6章
三、等幅振荡的措施与条件
1、措施
1)采用“负电阻”来抵消回路损耗R的“正电阻”。 方法:a. 引入负电阻,如隧道二极管, ——负阻振荡器 b. 引入正反馈
c. 利用有源器件本身的负阻特性。
二、电磁振荡
由于大多数振荡器都是利用LC回路来产生振荡的,因此应首先研究 LC回路中如何可以产生振荡,作为研究振荡器工作原理的预备知识。 所谓“谐振”,就能量关系而言,是指: 回路中储存的能量是不变的,只是在电感与电 容之间相互转换;外加电动势只提供回路电阻 所消耗的能量,以维持回路的等幅振荡。
《高频电路》 第6章
4、振荡器的用途
1)信息传输系统的各种发射机中;
2)在超外差式的各种接收机中; 3)电子测试仪器中;
如:高频信号发生器、音频信号发生器、Q表、数字式测量仪表等。 4)工业方面 如:高频加热设备、超声波焊接、感应加热、介质加热。
《高频电路》 第6章
一、机械振荡
位能与动能之间的相互转换。 运动中不受阻力-----等幅振荡 运动中受阻力-----衰减振荡
1)开关 S 打到 1端, C 充电,电场能量
wC
1 2
CV C
2
2)开关 S 打到 2 端,电路振荡
电能→磁能
磁能→电能
C
L
C
L
i
R
a. R 2 L C
方程: i V L
2
R
0
t
, 无振荡
sh ( w0 t )
2
t
w0
e
2
2
可见,i没有出现振荡,说明电容在器
《高频电路》 第6章
1.自激振荡:指没有外加信号的作用下,电路能自动产生交流信号的
一种现象。不需外界激励就能自动地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电 路,就是自激振荡电路。
2.振荡器的分类
正弦波振荡器 波形 非正弦波振荡器 RC振荡器
RC桥式 RC移相 变压器反馈式振荡器 反馈式振荡器 反馈型LC振荡器
2)从外界能源取得一定能量,在适当条件下补偿回路损耗。在实际电 路中,将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经正反馈电路到输入端进行能量补充, 从而产生等幅持续振荡。 ——反馈振荡器
2、条件
1)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储能元件。 2)一个能量来源。 3)一个控制设备(由电子管、晶体管、IC等)和正反馈电路实现。
《高频电路》 第6章
三点式振荡器 :从LC振荡回路引出三个端点分别和晶体管三个电极相连接
① 采用电容分压式反馈网络的电路——电容三点式,又称考皮兹振荡器。 ② 采用电感分压式反馈网络的电路——电感三点式,又称哈托莱振荡器。
一、相位条件的判断 方法一:判断是否满足相位条件:瞬时极性法(正反馈) a. 若电感(电容)的中间抽头交流接地,则首端与尾端的相 位相反; b. 若电感(电容)的首端或尾端交流接地,则电感(电容) 其它两个端点的相位相同。 方法二:射同基反或源同栅反的判别法则 X3 与射极(源极)相接的电抗为同性 X1 电抗,而与基极(栅极)极和集电极 X2 (漏极)相接的电抗为异性电抗。 用方法二来判断振荡电路的类型,就要画等效电路。
《高频电路》 第6章
VCC Rb1
2 1
+ C L1 L2 vf
-
CB Rb2 Re
+
vs -
Ce
2、K接点“2”,使vf= vs ,通过Cb加到T的基极,使放大器自身输出电压取 代 vs,由于要求vf=vs,且同相,则此反馈为正反馈。(反馈放大器)
《高频电路》 第6章
由以上分析可知, 振荡电路具备四大环节:
振荡器
产生机理
负阻式振荡器 低频振荡器 从频率上分
三点式 石英晶体振荡器
电容三点式
电感三点式
高频振荡器
微波振荡器
3、振荡器和放大器的异同
共性:都是能量转换器,都将晶体管集电板直流电源供给能量转换成
交流能量输出。 异性:放大器需外来输入信号激励源 —— 他激振荡器;
振荡器所需电压取自输出电压的一部分 —— 自激振荡器。
放大电路
4)非线性稳幅环节:从AF >1回到AF =1,实现稳幅振荡。
《高频电路》 第6章
反馈振荡器的三大条件为: A 1)振荡从弱到强建立起来的起振条件: F 1
A 2)维持等幅持续振荡的平衡条件: F 1
3)保证得到稳定的稳定条件
1
Vi
2
+
放大电路AV
选频网络
V0
vs -
1) 判断 V f 和 V o 共射极:接在 电抗元件两端电压为 b 、 e 之间的电抗元件两端的 V o;共基极:接在 电压为 V f ,而接在 c 、 e 之间的 电压为 V f ,
e 、 b 之间的电抗元件两端的
而接在 c 、 b 之间的电抗元件两端电
反馈网络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