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波振荡器设计multisim(DOC)
用Multisim软件模拟正弦波振荡器电路

正弦波振荡器电路的设计一.设计要求1.要求振荡器的工作频率在30MHZ附近。
2.频率的稳定度为1%—5%。
二.设计原理正弦波振荡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正反馈原理构成的反馈振荡器,它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类振荡器。
另一类是负阻振荡器,它是将负阻器件直接连接到谐振回路中,领用负阻器件的负电阻效应去抵消回路中的损耗,从而产生出等幅的自由振荡。
本次实验采用负反馈振荡器产生正弦波。
原理框图如下:1、平衡条件与起振条件(1)振荡的过程当接通电源时,回路内的各种电扰动信号经选频网络选频后,将其中某一频率的信号反馈到输入端,再经放大→反馈→放大→反馈的循环,该信号的幅度不断增大,振荡由小到大建立起来。
随着信号振幅的增大,放大器将进入非线性状态,增益下降,当反馈电压正好等于输入电压时,振荡幅度不再增大进入平衡状态。
(2)起振条件——为了振荡起来必需满足的条件由振荡的建立过程可知,为了使振荡器能够起振,起振之初反馈电压Uf 与输入电压Ui 在相位上应同相(即为正反馈);在幅值上应要求Uf >Ui ,即:起振条件:2T K F n ψψψπ=+=|()|1T jw KF => (3)平衡条件——为维持等幅振荡所需满足的条件振幅平衡条件:|()|1T jw KF == 相位平衡条件 :2T K F n ψψψπ=+=其中n=0,1,2,3…2、稳定条件振荡器工作时要处于稳定平衡状态,既要振幅稳定,而且相位要稳定。
振幅稳定条件:AF 与Ui 的变化方向相反。
相位稳定条件:相位与频率的变化方向相反三. 设计步骤 1.选定电路形式。
选择电容反馈式的改进型振荡器——克拉泼振荡器。
下图是克拉泼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
它是用电感L 和电容C3的串联电路构成,且C3<<C1,C2。
C1C2L1C3.此回路的总电容C 只要由C3决定,因为C1,C2和并联对电路总电容的影响很小。
所以电路的振荡角频率为10311LC LC ωω≈== 反馈系数12C F C = 振荡器频率取32MHZ ,则C3电容取50PF ,电感L1取500nH 。
基于Multisim的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发生器

课程:Multisim课程设计班级:10电信本2班姓名: 6 2 2学号:*********教师:***课程设计----基于Multisim的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发生器一.设计目的1.掌握电子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2.掌握模拟IC器件的应用3.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能力4.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5.熟悉常用仪表,了解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二.设计要求能够同时显示出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
三.设计原理函数发生器一般是指能自动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及锯齿波、阶梯波等电压波形的电路或仪器。
根据用途不同,有产生三种或多种波形的函数发生器,使用的器件可以是分立器件(如低频信号函数发生器S101全部采用晶体管),也可以采用集成电路(如单片函数发生器模块8038)。
为进一步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及实验调试技术,本课题采用由集成运算放大器与晶体管差分放大器共同组成的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方案有多种,如首先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再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也可以首先产生三角波—方波,再将三角波变成正弦波或将方波变成正弦波等等。
本课题采用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将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的电路设计方法,本课程设计中函数发生器电路组成框图如下所示:由比较器和积分器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到正弦波的变换电路主要由差分放大器来完成。
差分放大器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等优点。
特别是作为直流放大器时,可以有效地抑制零点漂移,因此可将频率很低的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
波形变换的原理是利用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曲线的非线性。
图1 原理框图方波发生电路工作原理此电路由反相输入的滞回比较器和RC 电路组成。
RC 回路即作为迟滞环节,又作为反馈网络,通过RC 冲、放电实现输出状态的自动转换。
设某一时刻输出电压Uo=+Uz ,则同相输入端电位Up=+Ut,Uo 通过R3对电容C 正向充电,如图中箭头所示。
正弦波振荡器

正弦波振荡器设计者 … 指导教师 …摘要 根据工作原理划分有反馈型和负阻型振荡器,根据输出波形划分有正弦波,三角波,矩形波等振荡器,根据选频网络划分有LC,RC ,晶体振荡器等。
此设计选择LC 正弦波振荡器。
关键词 正弦波振荡器 考毕兹振荡器 克拉波振荡器 西勒振荡器引言 在电子技术领域,广泛使用各种各样的振荡器。
在广播,电视,通信设备,测控仪器,各种信号源中,都是它们的必不可少的核心组件。
1 设计任务与要求(1)要求设计一个正弦波振荡器,输出频率7KHz 。
(2)利用三端式振荡器原理产生正弦波信号,采用的具体电路不限。
要求给出所选电路的优点和缺点并通过测量值进行证明。
也可以进行不同三端式振荡器的性能比较。
2 方案设计与论证LC 振荡器的电路种类比较多,根据不同的反馈方式,又可分为互感反馈振荡器,电感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其中互感反馈易于起振,但稳定性差,适用于低频,而三点式振荡器稳定性好,输出波形理想,振荡频率可以做得较高。
选择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而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又分为考毕兹振荡器,克拉波振荡器,西勒振荡器。
振荡器是一种能量转换器,由晶体管等有源器件和具有选频作用的无源网络及反馈网络组成,其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振荡器框图方案一:三种振荡器输出信号波形全部用Multisim 仿真软件得出;方案二:考毕兹振荡器的输出波形由仿真软件得出,其余两种振荡器由计算得出频率,画出相应的波形。
经比较用仿真软件得出的波形比较直观简单而且准确,即选择方案一。
3 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1考毕兹振荡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又称考毕兹振荡器)如图2所示。
输出R55.1kV112 V考毕兹振荡器理论计算振荡器的频率为f ≈21212)(21C C C C L +π≈7MHz观察到的振荡波形如图3所示图3 考毕兹振荡器输出信号波形从波形看出其震荡极不稳定,测试其波形频率为f ≈9101551-⨯=6.5MHz 调解C 1C 2改变频率时,反馈系数也改变[4]电容三点式改进型“克拉泼振荡器”如图4所示。
基于Multisim的RC正弦波振荡电路仿真分析

基于Multisim的RC正弦波振荡电路仿真分析摘要:采用multisim 10为工作平台对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讨论起振条件、稳幅环节,并通过仿真示波器观察了起振过程和振荡波形,仿真的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说明将multisim 软件应用在电子技术教学中,可使教学更生动形象,利于学生对抽象原理的理解,提高课堂理论教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multisim rc桥式振荡电路仿真分析中图分类号:tn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11-0206-02振荡电路是在无外加输入信号的情况下,能自动产生一定波形、一定频率和振幅的交流信号的一类电路,按振荡波形可分为正弦波振荡电路和非正弦波振荡电路两大类[1]。
正弦波振荡电路是一种基本的电子电路,广泛应用于量测、遥控、通讯、自动控制、热处理和超声波电焊等加工设备之中,也作为模拟电子电路的测试信号[2]。
无论对于哪种振荡电路,用传统方法精确分析起振、振幅、振荡频率的大小都是十分困难的,而用multisim软件则可灵活方便的进行仿真分析。
下面用multisim软件对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进行仿真分析[3]。
1、multisim软件的特点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以eda技术已经成为电子学领域的重要学科。
eda工具摒弃了靠硬件调试来达到设计目标的繁琐过程,实现了硬件设计软件化。
ni multisim 10是美国国家仪器公司推出的multisim最新版本。
ni multisim 10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集成一体化的设计实验环境,建立电路、仿真分析和结果输出在一个集成菜单中可以全部完成,仿真手段切合实际,元器件和仪器与实际情况非常接近。
ni multisim 10元件库中不仅有数千种电路元器件、虚拟测试仪器可供选用,而且与较常用的电路分析软件pspice提供的元器件完全兼容。
multisim还提供了丰富的分析功能,可对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分别进行仿真,也可进行数模混合仿真,尤其是新增了射频(rf)电路的仿真功能;因此功能强大的multisim仿真软件非常适合电子类课程的教学和实验[4、5]。
高频课设报告-采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高频正弦波振荡器设计

高频课设报告-采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高频正弦波振荡器设计洛阳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20XX届通信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报告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专业通信工程班级xxxxxxx学号xxxxxxxxx姓名xxxxxxxx完成日期20XX年12月26日指导教师xxxxxx评语:成绩:批阅教师签名:批阅时间:第一章高频正弦波振荡器1.1任务和设计要求:1.1.1设计内容在本次课程设计中采用了Multisim仿真软对高频正弦波振荡器进行设计及绘制,并模拟仿真。
从理论上对电路进行了分析。
选择合适的预案器,设计出满足要求的高频正弦波振荡器。
1.1.2设计要求设计一个高频正弦波振荡器,要求振荡频率为5MHz,相对准确对≤2‰。
1.2高频正弦波振荡器工作原理及系统框图由LC谐振回路作反馈电路的反馈型正弦波振荡器。
其放大电路主要由晶体管或电子管构成,自振频率基本上决定于谐振回路的电感L和电容C,振荡幅度主要受制于有源电子器的非线性和电源电压的幅度。
LC振荡器因谐振回路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即使放大器工作在非线性区,振荡电压仍非常接近正弦形。
但因它的谐振元LC之值限于体积不宜过大,振荡频率不宜太低,一般为几百千赫到几百兆赫。
频率稳定度墹f/f一般为10-2~10-4量级,略优于RC振荡器,但比石英晶体振荡器要低几个数量级。
谐振元L或C 的数值调节方便,可借以改变振荡频率,因而为广播、通信、电子仪器等电子设备所广泛采用。
LC振荡器依L、C在电路中的接法不同而有调集振荡器、哈特莱振荡器、科皮兹振荡器等主要类型。
正弦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图如下:图1系统原理框图1.3系统电路设计该高频正弦波振荡器是不需要输入信号控制就能自动地将直流电转换为特定频率和振幅的正弦交变电压(电流)的电路。
它由四部分组成:放大电路,选频网络,反馈网络和稳幅电路。
常用的正弦波振荡器有电容反馈振荡器和电感反馈振荡器两种。
后者输出功率小,频率较低;而前者可以输出大功率,频率也较高。
Multisim仿真振荡器,修改晶振频率

Multisim仿真振荡器,修改晶振频率Multisim自带元件库中,晶振位于MasterDataBase -> Misc -> CRYSTAL目录中,参数只有少数几种。
如果需要其他频率的晶振,需要自己创建原件,或者,修改已有的晶振。
修改之前,首先要了解晶振的电路模型。
下面是《模拟电路基础》课程时间:晶体具有串联谐振的特性。
在完整等效电路中,Cq1、Lq1、Rq1串联,表示其基音特性。
其他的为其各次谐波泛音。
C0是晶振的静态电容,是以石英为介质,两个基板为电极构成的电容,其引脚、支架产生的电容也一并计入。
C0远大于Cqn。
晶体具有很大的Lq,约为及时毫亨;具有很小的Cq,小于0.01pF;以及很高的Q值,常大于10的五次方。
在Multisim中,采用基频等效电路来模拟晶振,LS,CS,RS和CO四个参数分别就是基频等效电路中的Lq,Cq、Rq和C0。
于是,您应该已经了解该如何修改了,根据串联谐振频率公式,修改LS和CS两个参数,就可以改变其频率修改后的晶振即可用于仿真。
如下所示:以上内容谢绝各商业网站转载======================分割线========================================- - ->> Multisim仿真振荡器:让电脑多算一会振荡器仿真要让机器多算一会,起振需要时间。
某日需仿真一晶体振荡器。
精心计算原件参数后送入Multisim10仿真。
开始运行后,许久,振荡输出一直是一条直线。
故以为电路设计有问题。
实际上,晶体振荡器从上电到稳定输出振荡信号需要一个过程,我设计的电路中,根据Multisim的计算,大约需要0.2毫秒。
而本人1000块钱的二手笔记本电脑算完这0.2毫秒的瞬态响应需要将近一分钟的时间。
所以,不是电路设计有问题,应该让仿真多跑一会,不要手工计算的结果缺少信心电路原理图↑↑↑电源那个100R电阻线连错了,请自行纠正。
【multisim】正弦波-三角波-方波转换电路

【multisim】正弦波-三角波-方波转换电路正弦波-三角波-方波转换电路是一种电路设计,可以将输入的正弦波
信号转换为三角波信号或方波信号。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电路设计:材料:
- 电源供应
- 运算放大器
- 电阻
- 电容
- 开关
步骤:
1. 将电源供应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正极和负极。
2. 将一个电阻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负极,并将另一个电阻连接到运算
放大器的输出端。
3. 将这两个电阻连接到一个开关上。
4. 将一个电容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到运算放大器
的负极。
5. 将开关设置为关闭状态。
6. 连接输入的正弦波信号到运算放大器的正极。
7. 连接示波器或者峰值检测器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以输出转换后
的波形。
工作原理:
当开关关闭时,输入的正弦波信号通过电阻和电容组成的RC网络,经
过滤波后形成三角波信号。
当开关打开时,电容的充电和放电过程,
使输出信号变为方波信号。
通过控制开关的打开和关闭状态,可以在
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之间切换。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示例电路设计,实际的电路设计可能会根据具体的
需求和材料进行调整和改进。
使用电路设计软件(如Multisim)可以
帮助进行电路模拟和优化。
《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教案 第六章 正弦波振荡器

出反馈支路;再次用反馈极性的判别法(瞬时极性法)确定是否是正反馈; 最后观察电路的交直流通道是否各行其道,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
上一页 返回
6. 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 6. 1. 2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
• 在自激振荡电路中,为获得某一频率的正弦信号,必须在环路中加入 特定的选频电路,使所选频率的信号满足振荡条件,产生自激振荡, 而其他不符合振荡条件的频率不能形成自激振荡。正弦波振荡电路必 须由四个组成部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 1 振荡电路的基本概念
当开关S在1端时放大电路加入外部输入信号经放大后输出。若将输 出信号的一部分通过反馈电路反馈至输入端,而反馈电压的大小和相 位又完全与外部输入信号一致,这样当开关S由1端切换至2端时,反 馈放大器已成为一个自激振荡器。振荡器稳定持续的振荡输出信号是 由它本身反馈至输入端得以维持的。自激振荡器实质是正反馈放大器 的一种变形,振荡器明显的电路特征是没有信号输入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 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 6. 2. 4振荡频率可调的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电 路
• 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以RC串并联电路作为选频网络和正反馈网络, 以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为放大环节,具有振荡频率稳定、带负载 能力强、输出电压失真小等优点,因此获得广泛的应用。
• 图6一14给出了一个频率连续可调的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原理电路。 • 表6一1给出了波段开关各个挡位的典型的频率值。
• 6. 2. 3RC正弦波振荡器电路仿真
• 1.观察起振的过程 • 首先按图6一11 (a)连接电路,调整Rf的值,观察起振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自激式振荡器是在无需外加激励信号的情况下,能将直流电能转换成具有一定波形、一定频率和一定幅值的交变能量电路。
正弦波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频率稳定、幅度不变的正弦波输出。
基于频率稳定、反馈系数、输出波形、起振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本次课程设计采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
根据静态工作点计算出回路的电容电感取值,得出输出频率与输出幅度有效值以达到任务书的要求。
关键词:电容三点式;振荡器;multisim;目录1、绪论 (1)2、方案的确定 (2)3、工作原理、硬件电路的设计和参数的计算 (3)3.1 反馈振荡器的原理和分析 (3)3.2. 电容三点式振荡单元 (4)3.3 电路连接及其参数计算 (5)4、总体电路设计和仿真分析 (6)4.1组建仿真电路 (6)4.2仿真的振荡频率和幅度 (7)4.3误差分析 (8)5、心得体会 (9)参考文献 (10)附录 (10)附录Ⅰ元器件清单 (10)附录Ⅱ电路总图 (11)1、绪论振荡器是不需外信号激励、自身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装置。
凡是可以完成这一目的的装置都可以作为振荡器。
一个振荡器必须包括三部分:放大器、正反馈电路和选频网络。
放大器能对振荡器输入端所加的输入信号予以放大使输出信号保持恒定的数值。
正反馈电路保证向振荡器输入端提供的反馈信号是相位相同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振荡维持下去。
选频网络则只允许某个特定频率0f能通过,使振荡器产生单一频率的输出。
振荡器能不能振荡起来并维持稳定的输出是由以下两个条件决定的;一个是反馈电压U和输入电压i U要相等,这是振幅平衡条件。
二是f U和i U必须相位相同,这是相位f平衡条件,也就是说必须保证是正反馈。
一般情况下,振幅平衡条件往往容易做到,所以在判断一个振荡电路能否振荡,主要是看它的相位平衡条件是否成立。
本次课程设计我设计的是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也叫考毕兹振荡器,是自激振荡器的一种,这种电路的优点是输出波形好。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是由串联电容与电感回路及正反馈放大器组成。
因振荡回路两串联电容的三个端点与振荡管三个管脚分别相接而得名。
本课题旨在根据已有的知识及搜集资料设计一个正弦波振荡器,要求根据给定参数设计电路,并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仿真验证,达到任务书的指标要求,最后撰写课设报告。
报告内容按照课设报告文档模版的要求进行,主要包括有关理论知识介绍,电路设计过程,仿真及结果分析等。
主要技术指标:输出频率9 MHz,输出幅度(有效值)≥5V。
2、方案的确定正弦波振荡器分为LC振荡器、R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等类型。
其中LC和晶体振荡器用于产生高频正弦波,RC振荡器用于产生低频正弦波。
LC振荡器是一种能量转换器,由晶体管等有源器件和具有选频作用的无源网络及反馈网络组成LC振荡器的电路种类比较多,根据不同的反馈方式,又可分为互感反馈振荡器,电感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其中互感反馈易于起振,但稳定性差,适用于低频,而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稳定性好,输出波形理想,振荡频率可以做得较高。
由课程设计的技术指标来看本次正弦波振荡器课程设计选择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
电容反馈的三点式振荡器主要是通过电容反馈,所以可减弱高次谐波的反馈,使振荡产生的波形得到改善,且频率稳定度高,又适用于较高波段工作,目前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本振,调频,VCD压控振荡器等高频电路中。
3、工作原理、硬件电路的设计和参数的计算3.1 反馈振荡器的原理和分析反馈振荡器原理方框图如图3.1所示。
反馈型振荡器是由放大器和反馈网络组成的一个闭合环路,放大器通常是以某种选频网络(如振荡回路)作负载,是一个调谐放大器。
图3.1反馈振荡器方框图为了能产生自激振荡,必须有正反馈,即反馈到输入端的自你好与放大器输入端的信号相位相同。
定义A (S )为开环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S U S U S A i o =F(S)为反馈网络的电压反馈系数:)()()('S U S U S F o i =)(S A f 为闭环电压放大倍数:)()(1)()()()(S F S A S A s U s U S A i o f ⋅-==在振荡开始时,由于激励信号较弱,输出电压的振幅o U 则比较小,此后经过不断放大与反馈循环,输出幅度o U 开始逐渐增大,为了维持这一过程使输出振幅不断增加,应使反馈回来的信号比输入到放大器的信号大,即振荡开始时应为增幅振荡,即:1)(>jw T因此起振的振幅条件是:1..>⋅F A起振的相位条件是:πϕϕn F A 2=+要使振荡器起振必须同时满足起振的振幅条件和相位条件。
其中起振的相位条件即为正反馈条件。
3.2. 电容三点式振荡单元该单元由放大器、反馈网络和选频网络组成,放大单元由2N2923三极管构成放大电路,将反馈信号放大,反馈网络起正反馈,将信号反馈到放大单元输入,进一步放大,选频网络根据自身参数,在复杂的频谱中选取与自身谐振频率相同的频率将其反馈,所以此信号得以不断放大最终由输出端输出。
其单元电路图如图3.2。
图3.2振荡电路3.3 电路连接及其参数计算如图3.3为电容反馈三点式原理电路,图中L,C4和C5组成振荡器回路,作为晶体管放大器的负载阻抗,反馈信号从C5两端取得,送回放大器输入端。
图3.3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对于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合理地选取振荡器的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器的起振,工作的稳定性,波形质量的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小功率振荡器的静态工作点应选在远离饱和区而靠近截止区的地方。
根据上述原则,一般小功率振荡器集电极电流 I CQ大约在0.8-4mA 之间选取,故本设计电路中选取I CQ=1mA V CEQ=I CQ*R2=0.001*2000=2Vβ=100由图可知发射极与两个同性质电抗相连,集电极与基极间连接一个异性质电抗,满足了相位平衡条件。
技术指标给出f0=9MHz,令L=4μH,通过学习可知电路的振荡频率公式f0为:f0=1/2π[L(C2C1/ (C2+C1)]1/2图3.3中的C4 与C5分别为公式中的C1和C2,通过计算可得出总电容CC = C2C1/ (C2+C1)=7.83*10^-11F令C1 =150pF,则通过公式C = C2C1/ (C2+C1)可以计算出C2 ≈150pF由以上数值可以计算出电路的理论计算振荡器的频率为f0≈9.19MHz引起振荡频率不稳定的原因有谐振回路的参数随时间、温度和电源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晶体管参数的不稳定,以及振荡器负载的变化等。
为了得到稳定的振荡频率,除选用高质量的电路原件、采用直流稳压电源以及恒温等措施外,还应提高振荡回路的品质因数Q值,因为Q值越大,相频特性曲线在0f附近的斜率也越大,选频特性就越好。
4、总体电路设计和仿真分析4.1组建仿真电路运用Multisim软件,在电子平台上组建仿真电路,连接如图4.1所示仿真电路图4.1仿真电路4.2仿真的振荡频率和幅度(2)点击电源开关电路开始进行仿真,双击示波器,显示出如图4.2所示震荡波形。
由波形可知振幅有效值大于5V。
图4.2振荡波形(3)双击频率计,显示如图4.3所示的频率仿真值图4.3频率仿真值电路的理论计算振荡器的频率为计算得出f0≈9.19MHz而仿真的实际频率值f0=8.997MHz4.3误差分析由图4.3与理论值对比发现仿真实验值和理论值间存在一定误差,这可能是由于计算过程中的计算误差和实验仿真过程中的仿真误差造成的,对此我们可以提高计算和仿真精度,在满足工程要求上尽量提高精度。
5、心得体会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
使我的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比,高频电子线路的课程设计具有更大的难度和更强的挑战性。
此次课程设计主要针对各种电容反馈三点式电路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利用仿真软件Multisim来实现自己的设计电路图。
设计中用到了考毕兹振荡器,克拉波振荡器,西勒振荡器电路等在通信电子电路课程中学到的知识。
由于对所学电路不熟悉,导致在设计的过程中无法画出正确的电路图,算不出电路中元器件的参数,使得在设计过程中绕了许多弯路,做了许多的无用功。
但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再加上自己不断的查找相关资料,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最终克服了所有困难。
同时也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对上述振荡器的设计与仿真,了解了正弦波振荡器在结构上的利与弊,是我们在选择正弦波振荡器时更加明确那种振荡器更适合。
这次技能训练,让我们更好的掌握了各种电路的测试与计算;熟悉了电子仿真的工作原理和其具体的使用方法.更深刻的理解课本知识。
总之,从中我学习到了如何对待遇到的困难,增强了对设计电路的思考能力。
在这次的设计中,李老师给了我们很大的自由空间,可自己选择题目,这次课程设计培养了我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提高了我实践能力。
最后要真诚的感谢李老师的指导!9 / 139参考文献[1] 赵相宾主编.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与应用系统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07月[2] 廖常初主编. PLC编程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03月[3] 胡学林主编.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01月[4] 谢自美主编.电子线路设计、实验与测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08月[5] 吴慎山主编.电子线路设计与实践.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年09 月[6] 于洪珍主编.通信电子电路. 清华大学出版,2005 年08 月附录附录Ⅰ元器件清单10 / 1310附录Ⅱ电路总图11 /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