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基础课-王良静

合集下载

药理学“慕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药理学“慕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药理学“慕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于剑光
【期刊名称】《科教导刊》
【年(卷),期】2016(000)026
【摘要】“慕课”是一种新型的在线课程,凭借其资源多元化、课程易于使用、
受众面广和参与自主性大的独特魅力迅速引起广泛的关注。

本文从授课教师的角度,对药理学“慕课”教学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总页数】3页(P80-81,163)
【作者】于剑光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 200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4
【相关文献】
1."慕课"教学法在临床药理学教学中的探索 [J], 王韵;高明奇;白洋;王怀良
2.案例分析、翻转课堂联合慕课教学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J], 吕良;段小群;李勇文;戴支凯;陈毅飞;韦京辰;周越菡
3.慕课环境下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导图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J], 黄丽萍;刘波;屈飞;陈银芳;殷玉婷;李姗姗
4.微课、慕课及翻转课堂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J], 高青;付金芳
5.《药理学》中慕课教学模式探讨及优化方案 [J], 黄家璇;赵晓琪;敖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药治疗进展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药治疗进展

1 5 2 4・
光 明中医 2 0 1 3年 7月 第 2 8卷 第 7期
C J G MC M J u l y 2 0 1 3 . V o l 2 8 . 7
增生的研 究 进展 [ J ] . 北 京 中 医药 大 学 学报 ( 中医『 临床 版 ) ,
2 0 1 0 , 1 7 ( 6) : 3 7 - 4 0 .
( 1 ) : 6 2 - 6 3 .
[ 1 2 ] 孙志宇. 慢 性 萎 缩 性 胃炎 的 证 候 学 研 究 [ D] . 南京 : 南 京 中 医 药
大学 , 2 0 0 8 .
[ 2 8 ] 徐江雁 , 高尚社 , 杨建宇 , 等. 中 医药 治 疗 慢 性 萎 缩 性 胃 炎 近 况
志, 2 0 0 7 , 2 1 ( 1 ) : 1 9 - 2 0 .
[ 3 0 ] 王茵萍 , 潘华峰 , 李任先, 等. 活血 化 瘀 药 对 慢 萎 胃黏 膜 血 液循 环
的影 响 [ J ] . 中药 新 药 与 临床 药 理 , 2 0 0 3 , 1 4 ( 1 ) : 6 7 - 6 9.
[ 2 4 ] 赵霞 , 型 研 究 进 展 [ J ] . 安
徽 中 医学 院 学 报 , 2 0 0 4 , 2 3 ( 6 ) : 5 5 - 5 6 .
[ 1 O ] 王萍. 慢 性 萎 缩性 胃炎 中 医 证 治 规 律 探 讨 及 l 临床 疗 效 评 价 研 究
[ J ] . 现 代 中 西 医结 合 杂 志 , 2 0 0 7, 1 6 ( 1 4) : 2 0 1 9 . 2 0 2 1 .
[ 3 4 ] 张越 , 谢胜. 中 医 非 药 物 疗 法 治 疗 慢 性 萎 缩 性 胃 炎 的 研 究 进 展 [ J ] . 环球中医药 , 2 0 1 1 , 4 ( 5 ) : 3 9 6 . 3 9 9 . [ 3 5 ] 胡 向林 , 查炜. 针 灸 治 疗慢 性 萎 缩 性 胃炎 的临 床 研 究 进 展 [ J ] . 针 灸临床杂志 , 2 0 0 9 , 2 5( 6 ) : 5 1 . 5 2 .

2006年度省级精品课程教秘高200653 号2007年度省级精品课程

2006年度省级精品课程教秘高200653 号2007年度省级精品课程

柯道平 省级一般
2004 年度省级精品课程(教秘高〔2004〕70 号)
课程名称 药理学 流行病学 皮肤性病学 妇幼保健学 病原生物学
课程负责人 陈志武 叶冬青 张学军 陶芳标 沈继龙
2005 年度省级精品课程(教秘高〔2005〕66 号)
课程名称 临床药理学 卫生管理学
课程负责人 李俊 胡志
1.3 校级项目列表
朱梅福
医学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内容及体系的建设与改革
王兆良
人文 论据式法律教育研究与实践
杨芳
学院 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内容体系调整研究与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 樊嘉禄
医学院校暑期实践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程孝文
医学生实践教学立体管理研究
陈宏凯
学教互评系统的设计和软件实现
张蔚
网上选修课程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职能
JXYJ2008049 JXYJ2008050 JXYJ2008051 JXYJ2008052 JXYJ2008053 JXYJ2008054 JXYJ2008055 JXYJ2008056 JXYJ2008057 JXYJ2008058 JXYJ2008059 JXYJ2008060 JXYJ2008061 JXYJ2008062
JXYJ2008013
组织胚胎学网络辅助教学的构建及应用
JXYJ2008014
以临床病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基础药理教学中应用研究
JXYJ2008015
我省普通医学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JXYJ2008016
妇幼保健医学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JXYJ2008017
毕业生追踪调查优化妇幼卫生专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础 《药理学》双语教学的构建与多媒体运用

《实验针灸学》教学大纲(共5篇)

《实验针灸学》教学大纲(共5篇)

《实验针灸学》教学大纲(共5篇)第一篇:《实验针灸学》教学大纲《实验针灸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10602004 课程名称:实验针灸学(含科研基本功)(Experi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课程性质: 必修课总学时: 72 讲课学时:36 实验学时:36 学分: 4 适用对象: 五年针灸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参考教材:1、验针灸学,李忠仁主编,中国人民卫生出版社,21世纪课程教材2、王本显:国外关于经络研究的概况,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北京3、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进展,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北京4、张笑平:针灸作用机理的研究,安徽科技出版社,1981,合肥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实验针灸学是在中西医学科学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学基础理论、刺灸效应和机理,探索针灸对人体生命活动影响规律的一门新学科,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系统讲授经络与针灸作用原理方面已有肯定结果的实验研究成果,客观地评价各科学术观点,使学生对这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基本的了解。

同时,有选择性地重复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藉以印证理论,设计一些综合性实验,培养新世纪中西医学科学研究,具有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复合型、高素质、高水平及多学科全面发展的针灸专业人才。

本课程的教学范围以教材为主,教学方法分理论讲授和实验两部分。

理论课和实验课比例为1:1.4。

理论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部分内容自学。

本课程为考试课,其中理论考试占60%,实验考核占40%。

二、课程基本要求1、了解实验针灸学的研究内容、方法任务、作用及发展概况2、握穴位电子探测(电阻探测)的测定方法、意义及影响因素握循经感传现象3、.熟悉循经性感觉障碍和可见的经络现象4、实验动物学的有关基础知识5、熟悉针灸实验常用的动物(大鼠、小鼠、家兔)的特点6、掌握实验动物、品种、品系、动物级别等一些基本概7、握穴位的病理反应,穴位低电阻点的产生机制8、熟悉针感的形成机制9、掌握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10、影响针灸的五个因素:穴位特异性、得气、针灸灸法刺激参数、个体差异、时间因素。

临床检验基础实训课程标准

临床检验基础实训课程标准
2
学时
5
血片的制作与染色
掌握血涂片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一张良好的血涂片
掌握瑞氏染色原理、染色方法及注意事项。
·具备小组协作能力。
1.静脉采血
2.血片的制作
3.瑞氏染色
·通过教师讲解和示教,学生进行操作训练,学会制备血涂片及染色方法。
·学生动手操作
·归纳总结
染色架1个、载玻片20个、瑞氏染液50ml、记号笔1个、碘伏50ml、75%酒精50ml、真空管(EDTA-K2)4个、止血带2个、50ml滴瓶3个
掌握浆膜腔积液理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掌握浆膜腔积液显微镜检查,包括有核细胞计数和分类的内容、方法。
掌握浆膜腔液粘蛋白定性(李凡他试验)的方法。
1.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
2.脑脊液显微镜检查
3.脑脊液蛋白定性检查
4.浆膜腔积液一般性状检查
5.浆膜腔积液显微镜检查
6.浆膜腔积液粘蛋白定性检查
通过对脑脊液的一般性状检查、显微镜检查、使学生能熟练操作相关体液的一般检查。通过对CSF潘氏试验等使学生熟悉相关体液的生化检查。
显微镜4台、5ml吸量管2个、1ml吸量管2个、试管架1个、吸量管架1个、吸耳球2个、计数板4个、试管12个、一次性滴管4个、胶吸头4个、微量吸管4个、载玻片8个、盖玻片4个、计数板4个、碳酸氢钠50克、甲醛10ml、生理盐水50ml
2学时
19
综合技能训练
掌握血液标本的采集
掌握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
掌握微量吸管的使用
2学时
10
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
掌握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的方法。
·具备小组协作能力。
·1.毛细血管采血
2.微量吸管的使用
3.计数板构造观察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湖北中医学院研究生处二○○四年八月前言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是研究生指导教师和授课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学法规,是检查与评估研究生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的重要文件。

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规范研究生课程教学,根据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需要,在修订了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修订了23门学位课程和21门非学位课程的教学大纲。

希望各学科专业研究生指导教师和授课教师认真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组织教学和考核,保证“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的实施。

本大纲由我院研究生处负责组织汇编,在汇编过程中,难免有疏误之处,请广大指导教师和授课教师批评指正。

湖北中医学院研究生处二○○四年八月一日目录一、公共必修课(01)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101)(博士课程) (5)英语(102)(博士课程) (7)日语(103)(博士课程) (9)自然辩证法(104) (10)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05) (11)英语(106) (13)日语(107) (15)计算机应用(108) (17)医用统计学(109) (18)二、专业学位课(02)超微病理学(201)(博士课程) (20)中医基础理论研究(202) (23)内经研究(203) (25)伤寒论研究(204) (27)温病学研究(205) (29)金匮要略研究(206) (31)中医内科学研究(207) (34)中药学研究(208) (37)中药化学专论(209) (38)病理学(210) (39)层次局部解剖学(211) (42)胸腹盆腔解剖学(212) (45)现代针灸与实验研究(213) (47)针灸医经医籍选讲(214) (49)三、选修课(03)光谱、色谱技术(301) (50)中药炮制学专论(302) (51)中药鉴定学导论(303) (53)中药药剂学导论(304) (55)中医科研设计(305) (57)文献检索(306) (58)中医历代名医选讲(307) (60)中药药理学实验(308) (62)神经生理(309) (64)循环生理(310) (66)生物化学(311) (68)实验动物学(312) (69)免疫学(313) (72)分子生物学(314) (73)高等有机化学(315) (76)实验高等有机化学(316) (77)现代仪器分析(317) (78)专业外语(318) (79)现代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319) (82)GAP系列讲座(320) (84)中医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和治疗(321) (85)一、公共必修课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博士课程)课程编号:206101开课单位:社科部自然辩证法教研室任课教师姓名及职称:宋子良教授授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学时学分:50学时;2.5学分教学方式:课堂授课、分组讨论、外出调查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宋健主编,科学出版社,1994《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教学纲要》,祝世讷编,山东中医药大学印行,2000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进展、成就进行理论总结,对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发展进行理论研究。

___697基础医学基础

___697基础医学基础

___697基础医学基础该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基本医学知识和基础理论。

课程内容涵盖以下方面:解剖学:详细介绍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等。

生理学:讲解人体各个系统的运作原理,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病理学:讨论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帮助学生理解疾病的本质和诊断方法。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对人体各个系统功能的影响,探讨疾病发展与机体反应之间的关系。

药理学:介绍常见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物治疗原理,培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正确使用药物的能力。

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为其未来的临床实践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基础医学领域的知识和能力。

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理解人体的基本解剖结构和器官功能。

掌握人体的生理过程和调节机制。

理解常见疾病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熟悉基本的医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将为将来的医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做好准备。

名称:细胞结构与功能讲授内容: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器以及细胞的功能和活动机制等研究要求: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理解细胞在人体中的作用名称:四大组织的结构与功能讲授内容: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特点等研究要求:掌握四大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理解组织在人体中的作用名称:生物分子与代谢讲授内容: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类)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代谢途径等研究要求:了解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结构、功能和代谢途径,理解生物化学在人体中的作用名称:单基因遗传和分子遗传讲授内容:单基因遗传规律、基因突变、基因工程等研究要求:了解单基因遗传规律和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分子遗传的相关知识名称: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讲授内容: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免疫应答等研究要求: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应答的机制,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知识名称:常见病原生物及其致病机制讲授内容:常见病原生物的分类、结构、生命周期以及致病机制等研究要求:了解常见病原生物的分类和致病机制,理解病原生物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名称: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讲授内容: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药动学和药效学等研究要求:了解不同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理解药物对人体的影响和应用名称:人体生理的基本原理讲授内容:细胞生理、神经生理、心血管生理、呼吸生理、消化吸收与代谢生理等研究要求:掌握人体生理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生理功能,理解生理学在人体正常功能中的作用注:以上为《南方医科大学697基础医学基础》课程的详细大纲,包括每个模块的名称、讲授内容和研究要求。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王良静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王良静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王良静发布时间:2023-05-17T05:33:45.244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06期 作者: 王良静[导读] 摘要:目的 探讨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相关因素以及通过护理干预有效避免或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及照护能力。

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03月—2022年07月在本科收治的25例发生低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治疗中发生低血糖及因低血糖入院的患者),并选同期25例未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对比。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结果 通过循证分析显示,未及时进餐,使用磺脲类药物、使用胰岛素注射、未按要求监测血糖、病程时间长均是治疗过程中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

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将以上人群纳入重点关注人群,加强管理与教育,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安庆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分泌科 246001摘要:目的 探讨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相关因素以及通过护理干预有效避免或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及照护能力。

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03月—2022年07月在本科收治的25例发生低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治疗中发生低血糖及因低血糖入院的患者),并选同期25例未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对比。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结果 通过循证分析显示,未及时进餐,使用磺脲类药物、使用胰岛素注射、未按要求监测血糖、病程时间长均是治疗过程中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

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将以上人群纳入重点关注人群,加强管理与教育,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关键词:2型糖尿病;低血糖;降糖药;影响因素糖尿病患者中以2型糖尿病发病率较高,易出现于高血压、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有心血管疾病史等人群中[1],预后差、并发症多等临床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