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美中艺术交流展新闻稿

合集下载

优质社团新闻稿(通用24篇)

优质社团新闻稿(通用24篇)

优质社团新闻稿(通用24篇)优质社团新闻稿(通用24篇)篇一20xx年9月9日,化妆协会新老会员齐聚n楼227,在欢声笑语中,举行了第一次换届仪式。

换届仪式上,前任会长对上一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在肯定了协会所取得的成功的同时,也总结了各部一年工作中的不足,并希望大家对社团今后的工作发展提出宝贵意见。

随后,前会长带领原各部部长与新领导团体进行了职位交接。

正如大家所了解的,第一届化妆协会在原会长的带领下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而今,这个社团交到下一届之后,又会有怎样的命运呢?提到这一问题的时候大家都很严肃,他们交接的不仅是职务,更是责任和重托。

而作为新鲜血液的新一届领导团队在交接仪式上也纷纷发言,表示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重托。

我们相信,在新的领导团队的带领下,化妆协一定会秉承原有的优秀,发展新未来的辉煌!优质社团新闻稿(通用24篇)篇二2010年10月15日8:00,黄淮学院乒乓球协会参与了社团联合会举办的集体招新活动。

在活动现场,我们摆放的两张展板,分别介绍了乒乓球协会的基本情况和上学期开展的主要活动,协会会长张仓,总教练闫龙飞和部分协会干部在现场组织招新活动,积极向新会员介绍协会。

此外,还摆放了一张球案,有总教练闫龙飞和部分乒协老会员进行现场技术展示,现场气氛极其活跃。

突出展示了协会每周两次的高活动频率。

同时,很多对乒乓球协会感兴趣的同学纷纷加入,现场填写当场加入乒乓球协会,还好有不少新会员与老会员展开了富有启发性的交流。

至10月17日17:00止,招新工作圆满成功。

下一步,乒乓球协会将尽快组织新老会员见面会,完善协会人员的编制,以推动协会的发展。

优质社团新闻稿(通用24篇)篇三2011年9月15日,艺术学院青志协在南区艺术楼三楼召开了新生的招新面试活动。

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是东华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第一届青年志愿者协会,比起其他学生组织,她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组织,更是一个拥有朝气的组织。

为了更好的宣传,艺术院青志协从开学就摆出了宣传版,向新生介绍了青志协的活动和开办意义,并于9月10日晚上向新生各宿舍分发宣传传单,以便让更多有志加入志愿者行列的新生借助青志协的平台塑造自我,增加为社会服务的志愿能力。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介绍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介绍
艺术是人类至为可贵的精神财富,艺术节是文明之窗、友谊之桥。 衷心祝愿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越办越好,努力成为富有创意、极具魅力 的世界知名艺术节,为上海文化大都市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预祝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取得圆满成功。
上海市市长 韩正 2008年9月23日
A: 艺术节是中国规格最高的艺术盛会
•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 国家级的重大节庆活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以吸收世 界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为 宗旨。
孙家正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 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 前艺术节组委会主任
国人说读书辛苦,叫做十年寒窗;说读书用心,叫做面壁十年。十年是历练,是成熟,也是 财富。艺术节十年也正是经历了这样一番辛苦而有成效的历程。十年实践,十年打造。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非常重要和主要的平 台,成为国际艺坛极具影响力的著名艺术节之一,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 标志性工程和国际知名品牌。
1、2005年国际节庆协会(IFEA)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十大节庆活动(奖牌) 2、2007年国际节庆协会(IFEA)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十大节庆活动任务奖(奖杯)
• 艺术节在上海近20个场馆演出100多场精彩剧目,近十 个展馆举行规模宏大的展览,同时还在众多开放式的
3、中国节庆产业年度评选活动组委会(CFIC) “中国十大文化艺术类节庆”
官方的权威、 唯一性和国 际性影响力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高端平台
坚实的基础和影响力 迎世博契机和规模优势 优越的艺术平台和资源
自 1999 年 至 今 , 已 成 功 此届艺术节将主题定为 本届艺术节拟将演出100 举办了十届。十年来,共 “艺术节·世博情”, 多台优秀剧目,多数都为 邀请了来自五大洲50余个 并会成为迎世博的重大 国内外顶级艺术团体和艺 国家及中国各省市艺术表 活动之一,社会知晓度 术家参与;艺术资源和借 演团体,献演了各类剧节 都为最高的一次;同时 此建立的艺术平台将空前 目 400 余 台 , 2 万 余 名 中 在宣传规模上成为艺术 强大。 外艺术家参加了演出,进 节史上最为庞大的一次, 剧场的观众人数达240余 在 为 期 一 个 月 时 间 万。展览博览有80余项, ( 2009 年 10 月 至 11 参观者超过四百万人次; 月),宣传周期历时已

合唱团和艺术团互相交流演出新闻稿

合唱团和艺术团互相交流演出新闻稿

合唱团和艺术团互相交流演出新闻稿今天,我很高兴为大家带来合唱团和艺术团互相交流演出的新闻稿。

这次的活动将会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不同形式艺术的碰撞与融合,为大家提供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盛宴。

1. 活动背景在当今社会,各种形式的艺术交流与碰撞越来越受到重视。

合唱团和艺术团的互相交流演出就是这样一种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观众不仅能够欣赏到合唱团和艺术团各自的精彩表演,还可以感受到不同形式艺术的碰撞与融合,为大家带来前所未有的艺术体验。

2. 活动内容这次的互相交流演出将包括合唱团和艺术团分别进行表演,以及合唱团和艺术团的合作演出。

合唱团将会呈现经典的合唱作品,展现出团队的凝聚力和专业水准;而艺术团将会带来精彩纷呈的舞蹈、音乐和戏剧表演,让观众感受到不同形式艺术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合唱团和艺术团还将进行合作演出,将合唱、舞蹈、音乐和戏剧相互融合,为观众呈现一场充满创意和惊喜的表演。

3. 活动意义这次的互相交流演出不仅是合唱团和艺术团之间的一次合作,更是为观众带来了一次艺术上的盛宴。

通过不同形式艺术的碰撞与融合,让观众在欣赏表演的也能够体会到艺术的无穷魅力。

这次活动还将为合唱团和艺术团之间的交流搭建评台,促进彼此之间的艺术成长和提高。

这次的合唱团和艺术团互相交流演出将会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艺术盛宴,让观众感受到不同形式艺术的碰撞与融合,为大家带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艺术体验。

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合唱团和艺术团之间的合作将会更加紧密,为观众带来更多的精彩表演和艺术体验。

个人观点:合唱团和艺术团互相交流演出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通过不同形式艺术的碰撞与融合,既可以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也可以促进合唱团和艺术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越来越多地举办,让更多的观众能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通过这篇新闻稿的撰写,相信您能更深入地了解合唱团和艺术团互相交流演出的重要意义,并期待在未来的活动中,能有更多精彩的表演为您带来惊喜和感动。

中国美协展览开幕式致辞稿

中国美协展览开幕式致辞稿

中国美协展览开幕式致辞稿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开幕式,让我们携手共同见证这一盛大的时刻。

我谨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向各位领导和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的举办,不仅是对中国美术界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对当代中国艺术创作的一次深入探讨。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艺术的力量,感受到艺术带来的美好和思考。

中国美术家协会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当代美术发展,为艺术家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了中国美术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此,我还要特别感谢所有支持和关注中国美术事业的各界人士和爱好者,正是有了你们的支持和鼓励,中国美术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也要感谢所有参展艺术家们,正是你们的精彩作品,让本次展览更加精彩纷呈。

展览开幕式是一个隆重的仪式,更是一个祝福的时刻。

在此,让我们共同祝愿中国美术事业蒸蒸日上,让更多的优秀艺术家涌现出来,让中国的美术事业在国际舞台上更加辉煌!预祝本次展览圆满成功,展览精彩纷呈!谢谢大家!祝愿大家在展览中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美的魅力!感谢大家!谢谢!第二篇示例: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展览开幕式上,共同见证这一盛大的时刻。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对各位领导、嘉宾和朋友们的莅临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展览是一种文化交流、审美体验的方式,它是文化的载体,是表达艺术家情感的载体,更是推动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途径。

本次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将展示我国当代艺术的风采,呈现艺术家们的创作魅力,让观众近距离感受艺术的力量。

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够激发更多人对艺术的热爱,推动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作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美术团体之一,拥有一批优秀的艺术家。

他们不仅是艺术创作的先锋,更是文化传承的守护者。

中美艺术家作品交流展

中美艺术家作品交流展

中美艺术家作品交流展展览名称:中美艺术家作品交流展展览时间:2007年6月30日至7月9日2007年6月30日至7月9日,由中国对外展览公司主办、北京山水之间文化艺术发展中心承办的“中美艺术家作品交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这个展览以“对应?”这样的字符图形为展标,对此,学术主持刘骁纯解释说:这个图形“用以象征中西文化交流中互相应对的对应性,和应对与对应的艰难性”。

“现代艺术是全面开放的艺术。

西方人在向日本、非洲、中国、印度、原始部落……的开放中创造着自己的现代艺术,中国在上世纪末开始向西方全面开放,同时也开始了现代艺术的全面起步。

”“这是在相互对应中的一次文化的大交流和大融合,同时又是空前规模的民族文化的自我检视。

当触及到民族文化的‘根性’的时候,我们又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了应对与对应的艰难。

”六朵和十朵墙花(木和金属)詹姆斯?苏尔思(James Surls)175cm×313cm×45cm2006年冲动的潜能(综合材料)查尔明?鲁克(Charmaine Locke)岁月的记忆(综合材料)张元180cm×200cm2006年冥谷/天渊(板上油画)曹吉冈218cm×62cm×21996年本次中美艺术家作品交流展,是一次民间的艺术对话、交流活动。

中方艺术家由著名批评家刘骁纯组织,美方艺术家由著名艺术家詹姆斯组织,双方围绕主题各邀请约10位艺术家参展。

在中美两国巡回展览的同时,将展开同步的学术思想的交流与对话,以期在交流中进一步互相感应和进一步确认自我。

这次展览的民间性突出表现在它的筹展过程当中。

这个展览的中方活动由油画家曹吉冈、张元和张晋发起,最初的想法是要搞一次学友交流展。

展览的美方活动由常驻北京的美国撰稿人查尔斯、查尔斯的朋友美国科罗拉多州的艺术家詹姆斯?苏尔思发起。

詹姆斯靠他的威望和学术影响力,联系了科罗拉多州、得克萨斯州、纽约的既有学术影响力又相互投合的10位艺术家。

美术工作坊展演新闻稿

美术工作坊展演新闻稿

美术工作坊展演新闻稿
尊敬的各界朋友:
我们荣幸地宣布,将于今年举办一场令人期待的美术工作坊展演活动。

这是一个独特的机会,能够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在工作坊中所创作的精彩作品。

我们热忱邀请您参与这场展演,一同领略艺术的魅力。

该展演将于日期在地点举行,时间持续数天。

届时,您将有机会亲眼目睹多位艺术家借助工作坊平台所创作的作品。

这些艺术家们将带来各种类型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等。

他们将借此机会与观众们分享各自的创作灵感和技巧。

除了展览之外,我们还将安排一系列令人兴奋的活动。

参与者们可以参加讲座,与艺术家们互动并了解他们的艺术背后的故事。

此外,还有艺术工作坊供大家参与,让您亲自动手体验艺术的魅力。

您将有机会尝试不同的艺术技巧,通过与艺术家们交流获得专业指导。

我们坚信,这场展演将成为一个真正令人难忘的艺术盛宴。

不仅能够观赏到来自全球各地的杰出艺术家们的作品,更有机会与他们面对面交流。

这将是一个增进艺术理解、丰富个人审美视野的绝佳机会。

感谢您对本次美术工作坊展演的关注与支持。

我们期待着您的光临,并与您一同共享这一艺术盛宴。

届时,请带上您的家人和朋友一同来参加,共同领略艺术的无尽魅力!
有关展演活动的更多详细信息,请随时关注我们与我们联系。

敬请保持关注,敬请期待!
最诚挚的问候,
美术工作坊名称。

展现中国文化和杭州风情

展现中国文化和杭州风情

展现中国文化和杭州风情作者:栗子来源:《文化交流》2011年第12期近日,由杭州市文廣新局吴锡根副局长带队的杭州艺术学校访美演出团载誉归来。

他们将西湖烟雨的浪漫情调带到了太平洋彼岸的天使之城——洛杉矶。

至此,杭州艺术学校的首个海外孔子课堂正式落户美国洛杉矶并顺利开课。

一见到这些访美归来的女孩子,她们就你一句我一句说开了:“我觉得洛杉矶的房子都很低,环境很好,道路也特别宽敞。

”“和我们相比,美国的同龄人看起来显得比较成熟,他们很开朗很活泼,在马路上就能和着音乐跳起舞来,特别来劲。

”“参观美国的学校,我发现他们教室走廊、过道口的地上都很干净,学生们就坐在地上吃饭、聊天,自由自在的很舒服。

”一位随行的舞蹈老师和笔者说:“这次合作设立的孔子课堂,其实就是打开了一扇窗,我们的学生和美国的孩子有了近距离的交流和沟通。

同时那些美国的青少年也看见了来自中国江南的文化,更形象具体地感受到了天堂杭州的魅力。

”今年9月份,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孔子学院院长亲自带队的20余位学区教育行政署官员及校长来杭,共同探讨关于杭州艺术学校在美国洛杉矶建立首个孔子课堂的有关事宜。

美方孔子学院致力于在他们的课程设置上面向国际化,并希望通过对中国语言和文化艺术的学习丰富他们学生的学习生活,而杭州艺术学校以其“艺术表演中的中国元素和江南特色”为亮点,吸引着他们的眼球。

与杭州艺术学校对接的是洛杉矶艺术高中,在美国该校被认为是最好的公立艺术高中之一。

它是一所坐落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里面的表演和可视艺术高中,专门从事音乐、戏剧、舞蹈、可视艺术以及电影的教学和训练,与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分享所有的设施,但是两校的活动完全是各自独立的。

10月2日至12日,杭州相关主管领导和杭州艺术学校25名师生,专程赶赴美国加州大学孔子学院参加活动,10月3日举行了盛大的孔子课堂揭牌仪式,当地教育行政署官员、加州大学校长、孔子学院院长、洛杉矶艺术高中校长等主要领导都盛装出席,杭州艺术学校校长宋家明在揭牌仪式上致辞。

论中国传统绘画对当代油画的影响

论中国传统绘画对当代油画的影响

论中国传统绘画对当代油画的影响发表时间:2011-08-02T09:23:24.513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6月上供稿作者:刘中美[导读] 人类美术史的发展不是某个或几个优秀民族的事,也不能说是某几个民族优秀文化影响的现象刘中美(西安美术学院09级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陕西西安 464000)中图分类号:J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0000-01摘要:中国传统绘画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对中国现代艺术产生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成为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可取代的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传统绘画当代油画中西文化融汇人类美术史的发展不是某个或几个优秀民族的事,也不能说是某几个民族优秀文化影响的现象。

在通往美术文化的进程中,各个民族都有独特的贡献。

中国传统绘画以其重言志抒情、讲究意境美、哲学化的独特审美倾向,曾经在过去的若干年里对中国各种艺术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在当今艺术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传统绘画的身影似乎慢慢淡出艺术舞台,但中国传统绘画所特有的追求形象之外的意,流畅的线条与超然的色彩,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更能充分表达现代人的主观情感。

中国传统审美中的尚意、领悟,对真实物体的理解是对应人情思之后“升华了的真实”这一独特本质,使其在现代艺术中仍然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人画油画决不能用西方人的思想观念来表达中国人的感情,如果这样,尽管你外在形式多么中国也是徒劳,反之,只要你是在认认真真的研究中国文化,研究中国的传统绘画,并贯注到你的油画创作中去,即或是外在形式上是西方的,它仍然是中国油画”。

中国油画自五四以来,始终面对着西方艺术的传统影响和中国本土社会的文化要求。

前者导致中国油画家一代又一代不懈地向西方(包括前苏联)学习,并引进各种风格流派进行实验;后者促使中国油画家关注现实生活,努力满足中国人的精神需求。

如何找到恰当的艺术语言,表现中国人的气质和审美情趣,又不失油画艺术的本色?-----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发展道路成为当代中国当代油画的重要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12月3日至2012年2月10日,“美中艺术交流展”将在上海美中艺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

展览经过一年多的酝酿与筹备,终于与大家见面了。

这次展览由美中商业协会主办,中国雕塑杂志、华港文化交流基金会协办。

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美中两国艺术家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和成就。

中国雕塑杂志、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推荐了四十多位中外艺术家携五十二件优秀雕塑作品参展,作为本次展览雕塑部分的主力军,为这次艺术交流增色增彩。

被誉为“小毕加索”的美国艺术家阿比奥拉-阿金杜拉将展出近作十余件雕塑和四十多幅综合媒体绘画。

这位曾经获得美中艺术杰出贡献奖的美国艺术家,为了配合这次别开生面的艺术交流活动,在中国蛰居一年,潜心创作,艺术成就斐然。

同时展出的还有著名岭南画派山水画家郝鹤君在台湾写生创作的四十二幅经典山水作品。

台湾籍中华传统工艺美术大师林明德创作的六十余件精美艺术陶瓷,为本次展览增添了浓郁的中国特色,赋予美中艺术交流活动十足的“中国味”。

更精彩的是上海收藏家茅健平的仿明清古典家私,做工精湛、品种齐全,为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居室文化的精湛魅力。

这次展出的三百多件作品,每件都是精品,代表着中美艺术家为了探究艺术孜孜以求的精神;为世界文化相互交流所作出的贡献;为世界和平友好所赋予的真诚!
这次交流展从汇聚中西文化精华的上海开始,明年将陆续在美国纽约、华盛顿、芝加哥和旧金山展出,最后落幕中国北京。

美中商业协会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得到了大洋两岸的艺术界、
外交界、媒体和企业的鼎力支持。

在此,我们特别感谢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何慕文、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中国《雕塑》杂志和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给我们技术细节上的指导和优秀人才的推荐!中国中央电视台、美国新闻周刊和华尔街日报对我们的活动给予有力的支持。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黄星原大使对这次活动十分关心和支持并多次给出积极的建议。

世界著名艺术家贾斯伯-琼斯、弗兰克-斯特拉、黄永玉和韩美林等多次顾问此次活动。

美国杰出外交家、美中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美中商业协会终生荣誉董事基辛格博士为这次展览发来了贺信。

上海收藏家茅健平、大汉窑创建人林明德、《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以及华港文化艺术基金凌嘉莲女士、北京收藏家仝冰雪和广州收藏家吴融川对这次美中文化艺术交流给予了大力支持并作出了非凡的贡献。

因为他们的鼎力相助,本次活动将更加完美灿烂。

美中商业协会代表所有艺术家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涓涓不壅,终为江河。

今天我们为美中艺术交流奉献的点点滴滴,终将汇聚成滔滔江河,成为影响美中和平友谊的巨大洪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