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地理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课件(2)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件(共42张PPT)

B.北方过去农村住房多就地取土,用土坯垒墙,南方旧式
居民的建筑材料多用砖瓦、竹木
C.南方房屋的层高比北方小,屋顶坡度也比北方小
D.“南船北马”是我国传统交通地理的显著特色
8.开发早期,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业发展缓慢的自 然因素是:
①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
②交通落后
③河、湖广布,水系稠密
④地势低平,土质粘重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阅读课本P3结合以上地理条件的分析完成下列表格
长江三角洲
耕地
区 农 类型
域
业
农作物 熟制
经 济
工 业
发
松嫩平原
展 商业
长江三角洲的农作物
松嫩平原上的大豆、春小麦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耕地 水田耕作业、 旱地耕作业、畜牧业
区 域
农 类型 水产业
经纬度位置:位于43°N~ 48°N, 125°E 海陆位置:地处东北地区 的中部 松嫩平原
长江三角洲
2.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水热组合状况不如长三角, 尤其热量不足。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 热同期,水热组合状 况好。
2.气候条件:
思考:为什么松嫩平原的水热条件较差? 热量:纬度、冬季风; 降水:海陆位置、地形
三、土地条件:
黑土 ①黑土分布广泛 ②多为旱地 ③集中连片 ④人均耕地面积多
松嫩平原
长水江稻三土角洲 ①水稻土为主 ②耕地多为水田 ③土地较为分散 ④人均耕地少
4、矿产资源条件: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矿产资源贫乏
①都是平原地区, 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位于北纬30°附近,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 部,长江入海口
人教课标版地理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课件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粮食单产高,为何
商品率低?
参考答案 一、1.地理差异 空间单位 发展方向 (2) 亚热带季风
人 教 版 地 理
2.区位特征
相对一致
北纬 43°~ 48° 黑土 旱地
二、1.生产、生活特点 2 . (1) 北纬 30° 温带季风 大陆性 水田 石油 (3)水稻土 (4)贫乏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人 教 版 地 理
测中的应用。
4.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5.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 (GIS)在城市管
理中的功能。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内容概要 区域是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区域研究是地理 学研究的核心和特色。从这一认识出发,在初中区域地理 和高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学习的基础上,安排了以区域 整治和区域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本模块教材。本章内容主要
人 教 版 地 理
(6)其他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 自主探究 ]
资源丰富的地区是否一定能发展成工业
人 教 版 地 理
区,并形成工业城市?为什么?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 平原为例)
人 教 版 地 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 自主探究 ]
人 教 版 地 理
1 .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 ____________ 、区域的发
展水平、______________。 2.个案分析(以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为例):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长江三角洲 (1)地理位 置 (2)气候条 件 地 (3)土地条 理 件 环 境 (4)矿产资 差 源 异 (5)农业生 产活动 位于________附近,地处我 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 地处____________气候区,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以________为主,耕地多为 ________,人均耕地面积小 矿产资源________ 发展____________,主要种 植________,熟制为 ______________,水产业发 达 商业贸易发达,是我国重要 的________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 大致位于________,地处我 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地处____________气候区,雨 热同期,但________稍强 ________分布广泛,耕地多 为________,人均耕地面积 大 有较丰富的________等矿产 生产活动差异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种植________、春小麦、 大豆,熟制为________,西 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基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1章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共46张PPT[可修改版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1章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共46张PPT[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abe653a8ddccda38366baf8b.png)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北方墙体利于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则利于在夏季通 风透气。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 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屋顶坡度增大。
对保温要求降低、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
活动2:从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看地理 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我国沿海航线的中 枢,长江入海门户, 对内外联系方便, 商业贸易发达
活动1:从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看地 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浙江民居
陕西西柏坡民居
活动1:从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看地 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 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 修3第1章第1节地理 环境对区域发展的
影响共46张PPT
区域地理的研究内容
• 五个“W”: 1、where 位置的描述 2、what 区域里有什么 3、why 原因、原理 4、when 时间的变化 5、how 怎样发展—人地关系
高频考点巧突破
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 1、对区域进行定位 2.分析各区域发展的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植被、水文 、资源等。 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人口、经济、文化、 历史等。 3.进行区域差异的比较:包括区域发展条 件、优势、限制条件等。
区域的发展水平、 发展方向等差异
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对比为例:
1、导致长三角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纬度差异。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降水量分布各呈什么规律?形成这 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降水量:长江三角洲由南向北减少,原因是受季风气候影响; 松嫩平原则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原因是受季风气候和地形的影响。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河网密度差异,对农业会产生哪 些影响?
北方墙体利于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则利于在夏季通 风透气。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 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屋顶坡度增大。
对保温要求降低、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
活动2:从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看地理 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我国沿海航线的中 枢,长江入海门户, 对内外联系方便, 商业贸易发达
活动1:从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看地 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浙江民居
陕西西柏坡民居
活动1:从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看地 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 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 修3第1章第1节地理 环境对区域发展的
影响共46张PPT
区域地理的研究内容
• 五个“W”: 1、where 位置的描述 2、what 区域里有什么 3、why 原因、原理 4、when 时间的变化 5、how 怎样发展—人地关系
高频考点巧突破
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 1、对区域进行定位 2.分析各区域发展的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植被、水文 、资源等。 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人口、经济、文化、 历史等。 3.进行区域差异的比较:包括区域发展条 件、优势、限制条件等。
区域的发展水平、 发展方向等差异
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对比为例:
1、导致长三角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纬度差异。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降水量分布各呈什么规律?形成这 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降水量:长江三角洲由南向北减少,原因是受季风气候影响; 松嫩平原则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原因是受季风气候和地形的影响。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河网密度差异,对农业会产生哪 些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1章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共24张PPT)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 地理环境的差异研究方法
地理位置
区域 地理 环境
气候条件 土地条件
矿产条件
决定 区域
发展水平 发展方向 生产生活特点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
相同点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平原、东部季风区
地理位置
30°N附近,东部沿海地区中部, 43°N~48°N,东北地区的中
(1)可变性 (2)整体性 (3)差异性 (4)层次性
区域界线的明确与模糊性;主观性 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同等级不同区域之间是有差异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又可以划 分为下一级区域
典题例析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 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 A.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B.人们是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C.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 D.因研究的需要,区域是发展变化的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04:59:4504:59:4504:598/11/2021 4:59:45 A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1.8.1104:59:4504:59Aug-2111- Aug-2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共36张PPT[可修改版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共36张PPT[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912c9761e87101f69e3195ca.png)
一年两熟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
问题2:比较江苏省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活动的差异
种植业 一年两熟
冬小麦、水稻、 棉花
畜牧业、绿洲农业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
小麦、棉花
江苏省是我国传统种棉大省,新 疆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问题3: 据图比较分析A、B两地种植棉花的有利 的自然条件,并指出限制性因素。(12分)
(1)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 的差异是( )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B.甲区域降水较少 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高温多雨
(2)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 )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 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 修3第一章第一节地 理环境对区域发展 的影响共36张PPT
区域差异综合分析
——以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
资料一:
淮 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石油 天然气
地理 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相对位置
气候:气候类型+特征
南京
问题1:比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两省区自然地理环境差异
纬度位置:中纬度,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岸,东 临太平洋 相对位置:我国东部沿海
纬度位置:中纬度,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内部 相对位置:我国西北部
以平原为主
山脉盆地相间分布
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湖众多
红、黄壤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矿产资源贫乏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多为内流河,河流少,水量 小
【深度探究】
资料二: 近年来,江苏省棉花种植面积连年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1章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课件[可修改版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1章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课件[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7f44b02f9b89680202d825a3.png)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 修三第1章第1节地 理环境对区域发展
的影响ppt课件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 目标导航 2 课前自主预习 3 重难疑点探究 4 典型例题剖析
5 知识网络构建 6 课堂巩固训练 71.了解区域的含义,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 平原两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 动的区域差异。
旱地耕作业
玉米 一年一熟
综合性
重化工业
•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 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地理环境
能力低下 耕作农业
增强 生产技术
桑蚕 棉花
密集
小
低
• 1.有人说区域的划分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 的双重特点。你赞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 2.南米北面体现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地域差 异,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水稻种植的条件 有哪些?
• C.这些生态功能区都具有一定的面积、形 状、范围和界线
• D.每个生态功能区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 【答案】 (1)A (2)B
• 【解析】 第(1)题,区域划分的指标可以 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区域划分的 目的是为区域发展服务的,可使人们进一 步了解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 开发利用,并非为了引导人口流动、有计 划地施加影响和明确区域归属。第(2)题, 根据区域的特点可知,区域有明显的区位 特征,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区域有 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故A、C、 D都是正确的。有的区域界线明确,如行政 区,而有的区域则没有明确的界线,一般 的自然区之间往往界线不明确,具有过渡 性特征。生态功能区之间既有差异性,也
•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___生__产_、__生_活__特_点____、
的影响ppt课件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 目标导航 2 课前自主预习 3 重难疑点探究 4 典型例题剖析
5 知识网络构建 6 课堂巩固训练 71.了解区域的含义,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 平原两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 动的区域差异。
旱地耕作业
玉米 一年一熟
综合性
重化工业
•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 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地理环境
能力低下 耕作农业
增强 生产技术
桑蚕 棉花
密集
小
低
• 1.有人说区域的划分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 的双重特点。你赞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 2.南米北面体现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地域差 异,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水稻种植的条件 有哪些?
• C.这些生态功能区都具有一定的面积、形 状、范围和界线
• D.每个生态功能区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 【答案】 (1)A (2)B
• 【解析】 第(1)题,区域划分的指标可以 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区域划分的 目的是为区域发展服务的,可使人们进一 步了解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 开发利用,并非为了引导人口流动、有计 划地施加影响和明确区域归属。第(2)题, 根据区域的特点可知,区域有明显的区位 特征,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区域有 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故A、C、 D都是正确的。有的区域界线明确,如行政 区,而有的区域则没有明确的界线,一般 的自然区之间往往界线不明确,具有过渡 性特征。生态功能区之间既有差异性,也
•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___生__产_、__生_活__特_点____、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优质课件共71张PPT[可修改版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优质课件共71张PPT[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89aedcd669dc5022aaea00bf.png)
对保温要求降低、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
活动2:从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看地理 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 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因为北方建筑墙体厚,用料相对较多。
——建同样高度的多层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因为北方的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而南方纬度较低,
旱地为主,黑土
矿产资 源差异
贫乏
石油
相同点
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 东部季风气候区
• 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区 域
地理 环境
耕作业 土地 农作 类型 物
熟 制
其他 部门
长江
三角 洲
良好的水 热条件, 河湖水面 广
水田为 主的耕 地
水稻 油菜 棉花
一年 水产业 两熟 较为发
达
松嫩 水热条件 旱地为 玉米 一年 西部发
A、长江三角洲
B、松嫩平原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 土壤、矿产资源等方面
32° 31° 30°
48° 43°
A、长江三角洲
B、松嫩平原
A、长江三角洲 B、松嫩平原
阿尔泰山脉
小兴安岭
长 白 山 脉
0℃和800mm
亚热带季风气候
20℃ 0℃
温带季风气候
3400℃
太阳高度角大。
P4 活动
哈尔滨 内蒙古锡林郭勒
山西太原 江苏南部 江西井冈山 云南西双版纳
雾淞 草原美景 千沟万壑 江南水乡 亚热带森林 热带森林
冰雕 蒙古包 晋祠、窑洞 古典园林 革命遗址 竹楼、佛塔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长江中下游的环境特点: 河湖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活动2:从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看地理 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 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因为北方建筑墙体厚,用料相对较多。
——建同样高度的多层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因为北方的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而南方纬度较低,
旱地为主,黑土
矿产资 源差异
贫乏
石油
相同点
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 东部季风气候区
• 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区 域
地理 环境
耕作业 土地 农作 类型 物
熟 制
其他 部门
长江
三角 洲
良好的水 热条件, 河湖水面 广
水田为 主的耕 地
水稻 油菜 棉花
一年 水产业 两熟 较为发
达
松嫩 水热条件 旱地为 玉米 一年 西部发
A、长江三角洲
B、松嫩平原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 土壤、矿产资源等方面
32° 31° 30°
48° 43°
A、长江三角洲
B、松嫩平原
A、长江三角洲 B、松嫩平原
阿尔泰山脉
小兴安岭
长 白 山 脉
0℃和800mm
亚热带季风气候
20℃ 0℃
温带季风气候
3400℃
太阳高度角大。
P4 活动
哈尔滨 内蒙古锡林郭勒
山西太原 江苏南部 江西井冈山 云南西双版纳
雾淞 草原美景 千沟万壑 江南水乡 亚热带森林 热带森林
冰雕 蒙古包 晋祠、窑洞 古典园林 革命遗址 竹楼、佛塔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长江中下游的环境特点: 河湖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优质课件2共34张PPT[可修改版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优质课件2共34张PPT[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64150099f705cc175427092f.png)
对保温要求降低、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
活动2:从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看地理 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 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因为北方建筑墙体厚,用料相对较多。
——建同样高度的多层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因为北方的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而南方纬度较低,
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 响,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存在差异,区域
的发展方向、发展水平也存在不同
思考:
区域发展应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发展 生产,使人类活动与环境相协调,最
终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们生活有什么影响?请举例说明
汉族砖瓦房
我国江南水乡的民居
我国南方降水量较 多,所以大多数民 居依水而建,地基 较高,且多为石头 砌成,防止过多的 雨水浸泡。房顶较 陡,以便迅速排水 。
修3第一章第1节地 理环境对区域发展 的影响优质课件2共
34张PPT
傣族竹楼
陕西窑洞
蒙古包 广州骑楼
江南水乡 因纽特人的冰屋
【想一想】不同地区居住建筑景观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
一.区域
1.概念: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 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一.区域
区位特征
2.特征:
水网稠密、 耕地破碎
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
生产规模小
商品率低
粮仓地位被取代
〖小结〗
通过长江中下游平原地理环境对不 同阶段农业发展的不同,使我们认识到 地理环境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区域发展的 影响是不同的,而不是说随着人类改造 地理环境的能力加强了,地理环境的影 响就会变得越来越小,关键要看区域在 一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协调程度。
活动2:从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看地理 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 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因为北方建筑墙体厚,用料相对较多。
——建同样高度的多层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因为北方的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而南方纬度较低,
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 响,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存在差异,区域
的发展方向、发展水平也存在不同
思考:
区域发展应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发展 生产,使人类活动与环境相协调,最
终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们生活有什么影响?请举例说明
汉族砖瓦房
我国江南水乡的民居
我国南方降水量较 多,所以大多数民 居依水而建,地基 较高,且多为石头 砌成,防止过多的 雨水浸泡。房顶较 陡,以便迅速排水 。
修3第一章第1节地 理环境对区域发展 的影响优质课件2共
34张PPT
傣族竹楼
陕西窑洞
蒙古包 广州骑楼
江南水乡 因纽特人的冰屋
【想一想】不同地区居住建筑景观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
一.区域
1.概念: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 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一.区域
区位特征
2.特征:
水网稠密、 耕地破碎
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
生产规模小
商品率低
粮仓地位被取代
〖小结〗
通过长江中下游平原地理环境对不 同阶段农业发展的不同,使我们认识到 地理环境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区域发展的 影响是不同的,而不是说随着人类改造 地理环境的能力加强了,地理环境的影 响就会变得越来越小,关键要看区域在 一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协调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嫩平原位于东北腹地,东靠长白山地,西接科尔 沁草地,北枕大小兴安岭,南至辽河干流以北,跨黑龙江、 吉林、辽宁三省,共辖53个县(市)。土地总面积19.5万 平方千米,1990年年末人口3466万,分别占东北区的 20.4%和34.6%。
1.地理位置差异: (2)纬度位置(3)海陆位置
2.气候条件差异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江汉 平原 宜昌
苏皖沿 江平原
里下河 平原
1.长江中 下游平原 地区地理 环境
长江三角 洲平原 洞庭湖 平原 湖口 鄱阳湖 平原
2.不同时期地理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1)农业社会期间
自然状 开发时 地理环境对农业生 况 期 产活动的影响
稠密的 水系 早期
交通的阻隔 交通的天然水道
原因分析
人们利用和改造 自然能力地下 船作为交通工具 被广泛使用 人们利用和改造 自然能力地下 农业生产工具的 改进和生产技术 的提高
中后期
早期
黏重的 土壤
开垦困难,耕作业 发展缓慢 不再是限制条件, 农业发展较快
中后期
2.不同时期地理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工业发展以后-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
自然 状况
商业贸易发达
-方法指导-
如何比较两个区域差异:
1、自然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 地形、植被、水文、土壤、矿产资源等。 2、人文地理环境: 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商业、 科技、文化、市场、历史基础等
-学以致用-
(1)图示a、b两地中位于珠江 三角洲的是__________ 。 b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 什么是区域 二.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区域的含义
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在地理差异的基 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我国三大自然区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
划分依据:气候和地貌
划分依据: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
(夏季风、地形)
长江三角洲 共性 地理位置
地 理 气候条件 环 境 差 异 土地条件 矿产条件
松嫩平原
①都是平原地区, 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位于北纬30°附近,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 部,长江入海口 北纬43°~48°,地处我 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温带季风气候区 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 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 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 ①黑土分布广泛 ②多为旱地 ③集中连片 ④人均耕地多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2)填写下表,说明应从哪些 方面比较长江三角洲与珠江 三角洲的区域差异。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差异 (只需列出比较的要素)
自然环境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人类活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 人口、交通、农业、工业、城市
P4活动
• (1)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 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 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 方强。 •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用在冬季保温御 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 气。 • 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 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随着对保温要求 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民居的屋檐 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一年两熟至三熟 水产业较为发达
活 动 其 差 他 异 生
产 活 动
工业
商业
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 业基地 ①轻工业:依托当地 发达农业基础发展 ②重工业:从国内外 运入矿产资源发展 我国沿海航线的中 枢,长江入海门户, 对内外联系方便,
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周 围地区的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思考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 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纬度位置差异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 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 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 大致从南向北递减 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基 本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 减的规律。
三大自然区
干旱 区 半干 旱区
半湿 润区
湿润 区
二、区域特性 • 整体性(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区 域内部特征相对一致.) • 差异性(具有与其他区域不同的特点) • 开放性(与其他区域有联系) • 层次性 (等级之分) •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边界
明确的边界 不明确的边界 如行政区 如干湿区
民宅墙壁自西向东越来越厚
请大家讨论一下这些民居差异的原因。
傣族竹楼
作业
• 1、查找相关资料完成P4第2题。 • 2、完成P13的问题研究,体会新加坡地理 环境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不同区域因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故 其发展方向、水平、特点等也有所不同 同一区域因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其 所处的地理环境也会有所不同,故其发 展方向、水平、特点等也会有所差异。 案例 区域发 展受当 地、当 时的地 理环境 影响
三、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差异
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
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长江三角洲
VS
松嫩平原
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 东到海边,包括江苏、浙江两省部分地区和整个上海市, 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只有少数小 山丘像孤岛一样矗立在平原之上。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 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①水稻土为主 ②耕地多为水田 ③土地较为分散 ④人均耕地少 矿产资源贫乏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旱地耕作业 玉米、春小麦、大豆等 一年一熟 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 畜牧业
耕作方式 主要粮食 农 作物 业 作物熟制 人 其他 类
水田耕作业 水稻(主) 油菜、棉花等
(2)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 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
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
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 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 北向南逐渐减小。
探索1
看图欧洲不同地区传统民居墙壁 厚度的变化,说明其原因是什么?
冬季气温自西向东越来越低
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