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重点】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八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交汇题型过关练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二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精选教案

第二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基础知识·系统化]知识点一 反射与反射弧知识点二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知识点三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结构基础2.传递的过程及特点知识点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知识点五人脑的高级功能[基本技能·问题化]1.据图回答有关反射与反射弧的问题(1)在图中填出空白处的内容。
(2)反射是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下列实例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bc,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de。
(填字母)a.望梅止渴 b.膝跳反射c.眨眼反射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e.学生听到铃声向教室奔跑2.据图完成有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问题(1)连线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表现及形成机理:(2)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局部电流及兴奋传导的方向。
提示:3.据图回答兴奋在突触中传递的相关问题(1)写出图甲中A、B突触的类型:A:轴突—胞体型;B:轴突—树突型(2)写出图乙中标号代表的结构名称:①轴突,②线粒体,③突触小泡,④突触前膜,⑤突触间隙,⑥突触后膜。
(3)在图丙箭头处给予适宜刺激,可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有b、c、d、e,但_a_处不能检测到。
说明兴奋在突触间单向传递,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4.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据图甲回答:饮酒过多会导致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分别与③④②内中枢受到影响有关。
体温、血糖、水盐等调节中枢位于①;排尿、缩手及膝跳反射等中枢位于⑤。
(填图甲中序号)(2)据图乙连线人脑的高级功能:考点一反射与反射弧1.明辨关于反射与反射弧的五个易误点2.正确区分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3.理清反射弧各部分结构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对点落实]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反射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2)直接刺激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发生相应的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3)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4)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2.(2017·武汉模拟)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解析:选B 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但排尿反射是非条件反射,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也能完成。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八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交汇题型过关练

专题八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理交汇题型过关练1.(2017 ·海南高考改编) 以下与人体神经调理有关的表达, 错误的选项是()A.神经递质的开释表现生物膜的功能特征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C.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惹起突触前膜开释神经递质且神经递质的开释耗费能量D.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喜悦传达给突触后神经元【分析】选A。
蛋白质类神经递质的开释, 表现生物膜的构造特征, 拥有必定的流动性,A 项错误 ;在特别状况下, 突触前膜开释的神经递质能使肌肉缩短, 这说明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B 项正确 ; 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传到突触小体时, 可惹起突触前膜开释神经递质, 使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 , 神经递质的开释为胞吐 , 耗费能量 ,C 项正确 ; 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喜悦传达给突触后神经元 , 使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 , 再转变成电信号 ,D 项正确。
2. 在寒意阵阵的严冬天节人们既感觉到严寒又简单感觉到饥饿, 但人体的体温却保持相对稳固,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当严寒刺激温度感觉器时, 受刺激的部位以辅助扩散的方式改变膜电位B. 当人体感觉到严寒时, 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都会增添C. 当人体感觉到严寒时, 线粒体的活动会增强D. 当人体感觉到严寒时, 下丘脑某些细胞内高尔基体的活动不会增强【分析】选D。
受刺激的部位因为Na+经过辅助扩散进入膜内使细胞膜变成动作电位,A 项正确 ; 甲状腺激素有促使新陈代谢的作用, 使物质氧化分解加速, 产热增添 ,B 项正确 ; 在严寒时 , 有氧呼吸会加速从而产生更多的热量保持体温恒定,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C 项正确 ; 当人体感觉到严寒时 , 下丘脑遇到刺激后, 会大批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开释激素( 蛋白质 ), 故高尔基体的活动会增强 ,D 项错误。
3. 如图表示惹起肌肉缩短的神经调理过程表示图,a 、 b 为刺激位点 ,c 、 d 是置于神经细胞膜外的电极。
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8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名师精编课件

【答案】(1)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大脑皮层 (3)轴突 细胞体 【解析】(1)结合题干观察图形,题干表明深吸气后肺扩张,感 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所以可以判断出b 为传入神经,a为神经中枢,c为传出神经,d为对应的效应器。 (2)屏住呼吸属于条件反射,所以其调控中枢为图中的大脑皮层。 (3)观察图(a),我们可以看到神经元①的细胞体在大脑皮层,所 以突触小体是由该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形成;而观察图(b)我 们可以看到突触小体是与神经元②的细胞体直接接触的,所以 突触后膜是位于该神经元的细胞体上。
专题八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频考点一 神经调节 高频考点二 激素调节
考纲原文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2)神经冲动 的产生、传导和传递(Ⅱ);(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4)脊 椎动物激素的调节(Ⅱ);(5)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Ⅰ);(6)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3.(2016课标全国Ⅰ,1)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 误的是( ) 选B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答案】B 【解析】神经元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和线粒体内膜,A说法正确;神经递质在体液中随着体液的 运输而移动,不消耗ATP,B说法错误;突触后膜上有与递 质结合的受体蛋白,其合成需要消耗ATP,C说法正确;神 经细胞兴奋后恢复静息状态,需要消耗ATP,D说法正确。
【真题印证】(2016课标全国Ⅱ,30)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 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08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案含解析

【2019最新】精选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08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案含解析1.从考查内容上看,血糖平衡调节、水平衡调节、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及激素的生理作用是命题高频知识点。
2.从考查角度上看,多结合人体健康及相关病例考查血糖平衡调节和水平衡调节;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以实验探究形式考查激素生理作用及应用。
3.从命题趋势上看,预计2016年高考命题仍趋向以图表曲线为知识载体考查血糖平衡,水平衡调节,以实验探究形式对激素的生理作用进行命题考查。
4.从考查内容上看,对“反射与反射弧”和“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考查最为突出。
5.从考查角度上看,常联系具体反射活动,以反射弧各部分的作用及异常分析为落脚点,对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进行命题;也会以实验分析与探究形式进行考查。
6.从趋势预测上看,预计2017年高考命题仍会对神经冲动产生与传导、反射、反射弧进行考查,极可能将其与人脑高级功能相联系进行综合命题考查。
一、兴奋的产生和传导(1)静息电位的形成:①电位:内负外正。
②机理:K +外流。
(2)动作电位的形成:①电位:内正外负。
②机理:Na +内流。
(3)兴奋的传导:①传导形式:局部电流。
②传导特点:双向传导。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传递(1)突触类型:①轴突——胞体型:②轴突——树突型:(2)突触的结构:(3)传递过程:(4)传递特点:单向传递。
【重点突破】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1)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
(2)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为单向,取决于突触部位兴奋的单向传递。
2.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分析(1)兴奋传导方向: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
(2)局部电流方向⎩⎪⎨⎪⎧ 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3.有关神经递质的分析(1)递质: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种化学信使物质,对相应受体的神经细胞产生特异性反应(兴奋或抑制)。
会考专题八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会考专题八—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会考知识点】(一)生长素的发现1、1880年,达尔文父子研究了植物的向光性(P2)实验一:植物幼苗(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时,总是向光源____;说明植物具有______。
实验二:切去植物幼苗的尖端,用锡箔小帽罩住植物幼苗的尖端,植物幼苗________。
实验三:用透明罩子罩住植物幼苗的尖端或用不透明的锡箔套住植物幼苗尖端下面一段,植物幼苗仍然弯向光源生长。
他们的结论是:_________是感光部位;由于弯曲部位在________________,他们推测:。
①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哪些组________________。
②显微镜观察表明,幼苗弯曲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13年,波森和詹森实验(P3)是为了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是:插有明胶片的幼苗,插有云母片的幼苗;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实验(P4)温特在实验前进行了假设,假设的内容是什么?图1-4中,反映了_____组对照实验?温特的实验充分证明了苗尖中确实存在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的名称是,它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是由合成的。
①试验中幼苗弯曲的方向总是______琼脂块,其原因是琼脂块中生长素向下扩散,使幼苗茎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放琼脂的一侧比未放的一侧浓度高,结合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______生长。
②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也是由于茎的背光面生长的块,说明单侧光作用是,使幼苗尖端的生长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其它植物激素1、目前已经确定有五大类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他们是:生长素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乙烯。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纲要求: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4.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Ⅱ)5.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Ⅱ)构建网络考点1神经调节的结构与机制1.兴奋的产生与传导(1)兴奋的产生(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观察传导图示作出分析)(3)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观察图示作出分析)①传递特点:____________。
②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为____________。
③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其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维辨析】(1)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为前导( )(2)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分泌到胞外( )(3)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其调节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4)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 )(5)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6)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 )(7)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8)引起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Na+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突触后膜内( )(9)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10)降低环境中的Na+浓度,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峰值会降低( )考点2动物激素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注:TR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
1.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2.扩展—性激素也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典例】右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
回答下列问题:(1)A、B和C三种激素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时,血液中C的含量增加,则机体的产热量会_______,成年个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_________。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第9讲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3.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相关试题的解题策略 (1)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定方法 ①根据是否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②根据突触结构: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 相连 的为传出神经。 ③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粗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 后角 (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可谐音记忆为“粗—出”。 ④根据切断实验法判断: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 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
3.有关动物激素 (1)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和起催化作 用, 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2)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时,并非是促进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 而 是负反馈的抑制作用减弱。 (3)食物缺碘时,成年人会患大脖子病,其原因是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 分 泌减少,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增多,从而促进甲状腺生长、发育。 (4)胰腺分为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外分泌部分泌含多种消化酶的胰
答案 A 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及其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 都 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和 腺体 等组成的,说明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B正确;神经 纤 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从而使电信号→化学 信 号,C正确;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 从 而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完成兴奋的传递,D正确。
辨一辨 ( ) 1.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2017海南单科,15B) ( ) 2.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2017课标Ⅱ,5B) ( ) 3.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2016课标Ⅰ,4 D) ( ) 4.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2017课标Ⅱ,5A) ( ) 5.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2016课标Ⅱ,3 A) ( ) 6.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2016课标Ⅱ ,3B) ( ) 7.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2016课 标Ⅱ,
全国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PPT文档资料

[理解—深化探究] 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 (1)请写出图中大写字母表示反射弧的各个环节。 【提示】 E——感受器,D——传入神经,C—— 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A——效应器。 (2)C 位于脊髓中,据此可判断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 属于哪类反射? 【提示】 由于脊髓中的神经中枢属于低级的神经中枢,该反射弧完成的反 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所以为非条件反射。
(2)若在上述图中的箭头处施加一定强度的刺激,则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双向传导 还是单向传导?请说明原因。 单__向__传__导__。__因__为__兴__奋__在__神__经__元__之__间__的__传__递__是__单__向__的__,__所__以__在__反__射__弧__中__,__神__经____ 冲__动__是__单__向__传__导__的___。
B [根据神经中枢中的突触结构,可判断出①是效应器、②是传出神经、③ 是传入神经、④是感受器,A 正确;兴奋在突触间传递是单向的,所以中间神 经元 B 的兴奋只能传到 A,不能传到 C,B 错误;C 点接受刺激后,该部位的 膜上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大量内流,导致膜内电位变化由负电位变为正 电位,C 正确;Ⅱ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的结合, 使下一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D 正确。]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 对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考查 (2018·武汉市高三调研)生理学家将声音刺激与喂食结合呈现给狗,狗便会获得 对声音的唾液分泌反应,如图是对声音刺激形成唾液分泌性食物条件反射机 制。回答下列问题。
(1)单独给狗喂食,会使其分泌唾液,该反射属于________(填“条件”或“非 条件”) 反射。 (2)单独给狗铃声,其耳部传入神经末梢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导至大脑皮 层乙处形成听觉,此时还不会引起唾液分泌。这一过程________(填“属于” 或“不属于”)反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先给铃声再给食物的训练,狗的大脑皮层中甲、乙两处会建立暂时性 联系。理论上,狗听到铃声引起唾液分泌所需要的时间比食物刺激引起唾液 分泌所需要的时间________(填“长”、 “短”或“相等”),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交汇题型过关练
1.(2017·海南高考改编)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且神经递质的释放消耗能量
D.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
【解析】选A。
蛋白质类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项错误;在特殊情况下,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能使肌肉收缩,这说明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B项正确;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传到突触小体时,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使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神经递质的释放为胞吐,消耗能量,C项正确;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使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D项正确。
2.在寒意阵阵的隆冬季节人们既感觉到寒冷又容易感觉到饥饿,但人体的体温却保持相对稳定,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寒冷刺激温度感受器时,受刺激的部位以协助扩散的方式改变膜电位
B.当人体感觉到寒冷时,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都会增加
C.当人体感觉到寒冷时,线粒体的活动会加强
D.当人体感觉到寒冷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内高尔基体的活动不会加强
【解析】选D。
受刺激的部位由于Na+通过协助扩散进入膜内使细胞膜变为动作电位,A项正确;甲状腺激素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使物质氧化分解加快,产热增加,B项正确;在寒冷时,有氧呼吸会加快从而产生更多的热量维持体温恒定,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C项正确;当人体感觉到寒冷时,下丘脑受到刺激后,会大量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蛋白质),故高尔基体的活动会加强,D项错误。
3.如图表示引起肌肉收缩的神经调节过程示意图,a、b为刺激位点,c、d是置于神经细胞膜外的电极。
请回答:
(1)图中有__________个神经元参与调节过程。
刺激b时,此处神经纤维膜内的电位变化为
________________,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离子的跨膜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刺激a时,电流计将发生________次偏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肌肉收缩的神经调节过程中,当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乙酰胆碱以胞吐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与肌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进而引起肌肉收缩。
在神经骨骼肌接头上存在分解乙酰胆碱的胆碱酯酶,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若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肌肉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症状。
【解析】(1)由图示可知,图中共有3个神经元。
b处受刺激时,由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导致Na+大量内流,其方式为协助扩散,神经纤维膜内的电位由负变正。
(2)刺激a时,兴奋传到c 处,c处变为负电位,d处仍为正电位,c、d间形成电位差,指针发生1次偏转或由于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兴奋只能由a传到c,不能传到d,指针偏转只发生1次。
(3)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故若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肌肉会出现持续收缩症状。
答案:(1)3 由负变正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大量内流协助扩散
(2)1 刺激a时,兴奋传至c处,c、d间形成电位差,指针发生1次偏转(或由于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兴奋只能由a传到c,不能传到d,指针偏转只发生1次)
(3)持续收缩。